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成女神农-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公子肯送她一间粮店还替她写一封推荐信给朱老先生已经是仁至义尽,犯不着日后还为着她去惹麻烦。相比之下,日后遇上麻烦的时候,能帮她解决麻烦的比较靠谱的人,大约就只有沈耀康了。

    可是沈耀康这样的迁就她,一再的向她示好是为了什么,秦妙不是真的八岁女孩儿,她知道他的心思。

    就是因为直到他的心里,她才要提高警惕。过了这个冬天她也才只有九岁而已,沈耀康不会当真有恋童癖吧?他是真的喜欢她,还是有别的什么想法?总不能够是通过他手下的情报网知道她得了前朝的国师送的暖玉,暖玉得了她的血认了主,开启了空间,想要夺了她的暖玉让空间易主?

    秦妙感觉后背的衣衫湿透了,脑袋有些疼,这次她是真的想多了。虽然不排除有沈耀康知道她得了暖玉的可能,可是她的心里深处是真的不想这个猜想是真的。

    这一刻,她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她居然想让沈耀康喜欢她的事情是真实的。

    什么时候起,她开始这样的在意这位沈少主的?

    沈耀康还要再开口,秦妙却感觉很累了,不想再听他说下去了。按着茶案站起身:“我想起来我还有事,先走一步。”说罢趔趄着出了雅厢,不想再做任何的停留。

    沈耀康想要抬手拉她,可是手臂抬起来的瞬间却停顿下来,有的事情,需要她慢慢的接受。在他不能名正言顺的将她护在身边倾心保护之前,她必须要有足够的自保能力。

    她不仅要保护她自己,还要保护她的家人,所以就算她现在年纪还小,有些事情也得学着去接受去琢磨。其实她已经做得很好了,那些事情他不过是稍加点拨一下,她就立刻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他一直都知道,她是个聪慧伶俐的美丽的好姑娘。自从见她第一面的时候起,他就知道他这辈子其他的任何女子都不可能入得他的眼了。

    秦妙出了万象茶楼,径直回了她的染坊。好在一早就将水墨送到了布庄,现在她可以一个人好好的静一静了。

    当初大哥被朱老先生收做学生的事情让村里的爹娘哥姐很是高兴,他们早已经将大哥当成他们的骄傲,无不盼望着明年大哥能考个好名次,然后一路考下去,直到能进入殿试,被当今圣上亲自授以官职,光耀门楣,衣锦还乡。

    所以让大哥放弃科考去做其他的营生,这个办法不现实。

    那么只能自己在日后的日子里多多筹谋,让大哥日后进了官场之后不会面对那么多的难处,也坚决不让家人因为官场上的倾轧而受到任何的损伤。

    秦妙刻意的避开了沈耀康不去想,她的决定是依靠她自己的能力保护自己的家人,哪怕她现在的力量还很微薄。可是终有一****会强大起来的。

    有空间不是万能的,就比方这次布商不给送货,她就着了大急,因为空间里没有棉布。同样空间里没有很多的东西,不能万能的解决她所有的难题,她只能自己去筹谋,去争取,去为家人开辟一方美满和乐的天地。

    理清楚了这些想法之后,秦妙开始染布。

    眼下已经是冬月,过不了多久就要进入腊月。

    前几天大哥收到家中的来信,说是家里的新院子都盖好了,正准备选个好日子举家搬进去。同时娘在今年下第一场雪的时候生了个女娃娃,长得很是可爱讨喜,不过还没有取名字,就等着家中学问最好的大哥回来给取个名字。

    如此,腊月初秦妙就要和大哥一起回家,天冷路不好走,必须要尽早出发,这样才能赶在搬家之前回到家里。所以手里的这些货必须要尽快的染好。

    水墨不在染坊里,秦妙做起事情来就自由多了。调配好染料,给白棉布上色,然后收进空间的烘干库迅速烘干。不用浪费时间在风干布料上面,这样布染起来就快多了。一夜的时间所有的订货都染好了不说,还多染了十来匹作为布庄里面的柜台存货。

    积压的事情统统做完的感觉很好。染完了这一批的布料之后秦妙倒头睡了个好觉,一觉睡到第二天的晚上。

 第280章 搬新居

    第二天,冯三娘送水墨回来这座宅子的时候发现所有的布料全都染好,顿时高兴得什么似得,终于不用在顾客上门取布的时候赔礼道歉说好话了。立时叫了布店里面雇的伙计,将染好的布拉到了布店去。

    那些伙计,多半是县里专门替人跑腿的,平日里只负责帮着冯三娘来拉布,其余的时候店里冯三娘一个人足够应对。

    现在布店里面就只住着冯三娘和冯秋,秦少贤因为明年要下场考试年底的时候特意被朱老先生安顿在了朱家宅子里,没有特别的事情甚少外出,一天里多半的时间都在闭门苦读。毕竟之前将书本丢的太久,想要在明年的时候考个好成绩,非得好好的下一番苦功不可。

    冯三娘离开染坊宅子的时候,秦妙交代说:“年内的订货交出去银子收回来之后,再收订金就要想顾客说清楚,明年春天才能交货。过几日等大哥在朱老先生那里告了假,我就要和大哥一起回家了。”

    “这个是自然,年内的天气不好,而且你和大爷一回去我也要关了店子准备过年,生意都留着明年做好了。”冯三娘答应得干脆。

    所有的事情,在这短短的两三天的时间里面都处置妥当了。秦妙的生活一下子就放松下来,白天的时候和水墨染布,晚上进空间打理一下田地捞一捞鱼,浇浇七色果树再收一收彩色水果之后就开始睡觉。准备养好了精神好赶路回家。

    水墨这个冬天不能跟着秦妙回村,老早的就被秦妙告知这个春节让她和冯三娘母子一起在布店过。

    水墨是个话少的实诚姑娘,认了秦妙做主子,自然是秦妙说什么就是什么。

    对于秦妙几乎一夜之间将之前积压的所有的布料都染好的事情,水墨心里也忍不住奇怪。可是想着自家小主人和沈少主关系不一般,沈少主又是那样的一个能耐人,帮着自家小主人用最短的时间将所有的布都染好也不足为奇吧?

    关于沈少主,水墨被秦妙留在布店里帮着冯三娘料理生意的时候听冯三娘提过,也听前来买不得大婶们阔太们提过,这个沈少主可是个能耐人。那一把算盘打得叫一个炉火纯青,再繁杂的账目,只要过了他的手,一准给理得顺顺当当。

    并且这位沈少主还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曾经有管事欺负他年少,拿了一摞纸烂账来糊弄他,他翻了一遍账本之后就将里面的帐给记了下来,不仅将烂账给理顺了,还将那管事贪墨的银子给一笔笔的算了出来。

    据说,沈少主算账的本事好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人能掐会算,九条命的猫一般,传言朝廷花了不少的力气想抄掉他家的生意,可是他家的生意到了现在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做越红火。

    那样一位能耐的沈少主,是小主人手里的病人,对待小主人尊敬有加,帮着小主人解决一匹来不及染的布,应该不难。

    时间就是这样从冬月来到了腊月初。

    秦少贤向朱老先生告了假,回来染房宅子收拾马车,准备带着秦妙回唐家庄过年去。

    秦妙将最后几天染得料子带了好几匹,又买了一些镇上村里没有点心和一些小玩意儿带了当做给爹娘,二哥,四姐,还有刚出生的小妹妹的礼物。

    几个月来,布店也赚了不少银子,可是没有当初镇上开粮店的时候利润大,因为进白棉布花了成本,而且成品布的价格也不好订太高,净利润只有中间的差价。

    秦妙坐着马车,缓缓出了县城,走上回唐家庄的路时,看着车厢里堆着的给家里人准备年礼,脑子里则琢磨着等明年春天回来县城,其他的两个铺子也该开张做生意才好。

    以前想保持低调不出风头,觉着银子够用就好,不想把生意做太大。可是那天和沈耀康聊了一些事情之后,秦妙发现自家已经在缓缓的想着京城,朝廷,权利的核心纷争中靠近,这个时候,保持低调已经不能避开麻烦,那么就只能迎难而上,变得强大起来。

    随着大哥踏上科举路的脚步,自家其他的实力也要有所提高才是,别的不说,银子已经不是够用就好标准来衡量了,银子要越赚越多才好。有了强大的财力做后盾,大哥的科举路才会越走越顺,今后遇到麻烦时才能处理的从容有度。因为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可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啊!

    是的,明年一开春,就要想办法多赚银子。

    腊月里的道路,被大北风吹得又干又硬。天气晴朗时还好,遇着了雨天雪天道路结了冰,车轮打滑,根本就赶不成路。好在从唐县到唐家庄的官道上沿途村子小镇多,不若那深山周围的村落荒凉。

    回家的路上虽然天冷,可是走走停停的,天气好了就赶路天气不好就找农户借宿,倒也走得轻松自在。

    花了七八天的时间,终于回到了唐家庄。彼时已经是腊月中旬。

    腊月里面不能搬家。可是秦家在腊月之前就摆香案祭拜了天地,办过了搬家仪式。这次秦少贤带着秦妙从县里回来,才正式摆了乔迁的宴席,放了热闹的鞭炮,一家人正式从那个破旧的农家小院搬进了这一片阔气的青砖大瓦房组成的大院子里。

    秦妙借着采买宴席食材的时候去了镇上当初存放粮食的宅子里,将空间里面这好几个月来积攒的干鱼移出来大半,足足装了三四个房间,又将空间里面屯的蔬菜也全移了出来,然后又找了当初镇上菜市上帮她送过蔬菜的那个姓方的菜贩子叫了人将这些鱼都送到了唐家庄,对外只说是县里的朋友送的。

    秦少贤想着县里面沈少主曾送过秦妙不少东西,想着秦妙说的朋友大约是沈少主便没有多问。家里人没有去县里,对县里的情况不了解,也没多想。

    那么多的干鱼和蔬菜,加上镇上采买回来猪肉等其他食材,很是置办了好些宴席,不仅唐家庄的村民,邻村的山清村和张村的不少和秦家有过来往的村民都来吃席。常年吃不上鱼肉甚至连像样的粮食都吃不起的村民这次宴席上终于可以一饱口服,一时间秦家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大善人,大富户。

 第281章 士农工商

    宴席上剩下的菜给村民们分了带回去,借来的桌子板凳碗碟之类清洗好了还回去,整个院子打扫整洁之后,秦家算是彻底的入住了新家。

    秦少贤和秦妙赶着马车回家之后,家里就有了马车用,去镇上置办年货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县里的元色布庄下半年三个多月的盈利有两千两左右,银票由秦少贤交给了秦峰,连带着之前结算的太丰粮店的万余两银子的盈利,一共有一万两千多两的银子交到了爹秦峰的手上。

    一时间秦家的家底成了方圆百里最厚的一家,两万多两银子的家底,就是放到县里那也是富户了。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腊月下旬,再有几天的时间就要过大年了。

    这天天气不错,一大早的大哥和二哥就赶着马车去镇上采办年货了。

    说起来今年的年货也没啥特别需要的,秦妙之前在镇上之前存粮食的那座宅子里移出来许多的干鱼和蔬菜,早先摆宴席的时候全都让人送了来,宴席上没有用完,还剩了不少的干鱼和蔬菜,正好留作过年的年货。

    之后秦妙又暗地里将家里的米缸面缸给装了个满满当当,全都是空间粮库里面的精米细面。家里人口多,再加上娘新生了小妹妹还没出月子,大家不是忙着伺候娘逗弄小妹妹就是忙着采买年货或者村里人的礼尚往来,没人注意到厨房米缸面缸里的存粮,见着粮食堆满了还以为是两个小子采买回来的年货。

    另外布匹也不需要,秦妙和秦少贤从县里回来的时候带了不少的布,一家大小的新衣裳是管够的 。

    所以秦少贤和秦少廉两个去镇上转了一圈就只买了些糕点,猪肉之类。其实糕点也是不缺的,从县里回来的时候就带了不少好糕点,不过还没等到过年就被前来串门道贺的村民给吃光了,所以不得不再买一些。

    说到猪肉,秦家现在早过了吃不起猪肉的光景,一斤猪肉二十文钱,就算年末猪肉涨了价二十五文一斤,一两银子可以买上四十斤猪肉,就是买一整头猪回来也不过几两银子而已。按照秦家现在两万多两银子的家底,都不用记到账上去。

    这天晚上,晚饭做得是猪骨汤浇面条。新院子里面的厨房盖得很是宽敞。除去灶台,菜柜,案桌,堆柴的围子,还剩下许多的空地。

    娘还没出月子,所以做饭的差事就落到了四姐秦妙媛的身上,好在四姐之前跟着何花学过厨艺,现在做的饭菜很拿得出手了。四姐围着娘的围裙炖骨头汤,大哥和二哥镇上采买年货回来便来了厨房烧火取暖,秦妙没啥事做便来了厨房凑热闹,爹到了年底活儿也少了,便也进了厨房和孩子们说话。

    秦家现在的光景好了,大家生活的目标就不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现在家里不缺银子了,爹秦峰的心里,最为遗憾的还是当年因为战祸而不能继续读书,不能读书就不能学而优则仕,蹉跎了这么些年,到了现在也只是乡村里面的一个农民。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的心里最明白。

    这样的遗憾和辛酸,秦峰不愿在自己的儿子们身上上演。之前是家里穷,念书考功名又是一件特别烧银子的事情,只能按下不提。现在不同了,家里底子厚了,小子们虽然错过了开蒙的好时间,可是现在开始念书也不晚。

    于是就特别关心起儿子们的念书情况。

    秦少贤过了年就十七了,虽然拜了朱老先生做师傅,可是到底是年岁有些大了,之前又一直没有念书,功底太薄。秦峰少不得要关心两句:“老大,听妙妙说,你明年就要下场考试,可有准备?”

    秦少贤现在是秦家所有人的希望,自然不敢懈怠,听了父亲的问话,忙放下手上的活儿,规规矩矩的站到爹的面前,郑重其事的回答说:“儿子已经准备好了,爹您尽管放心好了。”

    话是这么说,秦峰的心里还是放不下来,去年秋拜师,到年底,也就只念了三四个月的书,如何就比得过人家自小念书的?不过再一想,早些年战乱,国都灭了,谁还有心事念书,今年春皇帝才刚贴的皇榜说开恩科,之前谁都没料到这北边的蛮子出身的新皇帝会对中原的科举感兴趣。

    说起来明年春天准备下场考试的读书人也都是最近一年才开始念书。既然大家都是最近才开始念书,那水平都差不多,也许,说不定,大儿子当真能考个名次回来呢?

    秦峰坐在厨房里面的平时择菜坐的小凳上,琢磨来琢磨去的,眉头一会儿皱着一会儿展开,秦少贤也不知道老爹的心里都想着什么,只得再次开口劝:“爹,儿子定会刻苦读书,不会让您失望的。”

    秦峰和蔼一笑,连说了两个“好”。

    说罢了大儿子,秦峰的目光便落在二儿子的身上。

    秦少廉这会儿正不亦乐乎的朝着灶下添柴,之前是大哥烧火他凑在一旁取暖,后来大哥被爹叫去问话了,他便坐到了烧火的位置上添柴,烤火。正烤得不亦乐乎,忽听到爹爹的声音道:“少廉,不若明年春你跟你大哥他们一起去县里,看能不能也去朱老先生家里念书。”

    秦少廉被这突如其来的话吓了一跳,添柴的时候碰到火星,手上顿时烫了一个泡。忙站起身来摆手:“别啊,爹,大哥是读书的好材料,我可不是。我看我还是留在家里帮你做农活吧。”

    秦峰正色道:“家里的那两亩地不值什么,男儿大丈夫,学得文武艺,卖入帝王家,这样才能光耀门楣。”

    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位,家里若是不出个做官的,赚再多的银子,也只是虚妄。人家当官的一句话就能让这些家财散尽。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是知府不够清廉,而是有钱人都争着去巴结知府,只要能搭上官家,花多少的银子都值。

 第282章 小妹妹不好了

    秦峰的心里是这么打算的,可是秦少廉的心里并不是这么想。他不爱认字,更不爱念书,让他去县里跟着什么老学究朱老先生念书还不如让他在家里干农活呢。于是对爹说:“爹,我看还是算了。人家朱老先生肯收大哥做学生,未必就肯收我啊。”

    秦峰见秦少廉推辞,知道这个二儿子是个不成器的,当下就下了死命令:“肯不肯收你,明年去了再说。你小妹在县里开铺子,多便利的条件,这个年一过你就跟着你大哥小妹去县里。”

    秦少廉哪里肯呢,正要拒绝,秦少贤这边开口说:“二弟,既然爹发话了,你明年还是跟我们一起去县里吧。不一定非得拜朱老先生做师傅,朱老先生的身边有个大弟子,学问也是一等一的好,让他做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