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成女神农-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妙枯坐在床上,一直坐到凌晨时分,果然天开始打雷,不多久哗啦啦的倾盆暴雨开始下了起来。大颗大颗的雨点敲在窗棱上,有丝丝的水汽从窗棱没合拢的缝隙里蔓延进来……

    这时客房的门被敲响,而后狗蛋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妙妙,你醒了吗?”

 第378章 荏苒

    秦妙下床来,走到房门处,开了门,看着门外站着的衣着整齐的狗蛋问:“你找我有事?”

    狗蛋略显局促的笑了一下,指了指外面仍在电闪雷鸣的夜空:“你若是害怕,我可以陪你聊聊天。”

    狗蛋作为唐弈的亲弟弟,相貌和唐弈有些相像,此时此刻秦妙看着狗蛋的面容,思绪嗖的一下就飞到了唐弈的身上。不由想着,若是唐弈这会儿在她身边会怎样?一定会将她紧紧的搂在怀里,然后帮她捂住耳朵,让她听不见窗外惊悚的响雷……

    狗蛋微微叹气,妙妙怎么又走神了呢?他不过就是说了两句极简单的话,她这是又想起了什么?

    既然她不需要他来陪着,那狗蛋便道:“是我唐突了,我这就回房,你快些去休息吧。”

    秦妙被他的声音拉回思绪,想起来什么,对他说:“今夜下了雨,怕是明天不能继续赶路了。”她原计划的是和他一起到了唐县之后,她留在唐县小住一段时间,他则继续从唐县赶路去中州,上州学。

    狗蛋回答说:“中秋之后赶去州学就好,现在才六月,不必急。”

    秦妙点头:“如此便好。不若你也在唐县小住一段时间,入了秋之后再去中州不迟。”

    狗蛋微笑着答应了:“妙妙你不嫌我累赘就好。”

    秦妙忙说:“怎么会,你们这些学子日后都是大有前程了,趁着这个时候巴结巴结,总比日后和别人一起挤破你家门槛的强。”

    狗蛋听了会心一笑,还能开玩笑就好,她的心伤应该在渐渐恢复的吧?

    说话间一道凉风从过道里吹了来,紧接着不知道那间客房里面传来门板被吹开的声音。如此暴雨夜并非说话的好时候,狗蛋叮嘱了秦妙好好休息之后便准备回房去。

    转过身刚走了几步,忽想起来什么,又转过身来对秦妙说:“当初我找了先生念书的时候,先生替我取了名字,单名一个‘渊’字。”

    秦妙念了出来:“唐渊?这名字不错,你先生一定是有大学问的。”

    狗蛋笑了一下:“谬赞了,不过是下场考试的时候能有个名字写在卷头。”

    秦妙被逗乐了:“狗蛋这个名字确实有辱斯文。”

    狗蛋,嗯,该叫他唐渊了,亦被逗笑,笑过之后再次叮嘱了秦妙好好休息,盖好被子,不要着凉云云,见秦妙一一点头答应了这才放心的回房。

    秦妙合上自己房间的房门,重新回到床上,想着唐渊不愧是唐弈的弟弟,有的时候一样的婆妈唠叨。原以为这天夜里会失眠到天明的,不想和唐渊聊了几句之后重新回到床上居然来了困意,外面暴雨哗啦啦的下,秦妙却是很快就睡熟了。

    第二天醒来时,天色已经不早,身上仍有些汗意,可明显的没有前面几天那么炎热了。

    秦妙起床之后离开了客栈去了元色布庄。唐渊因为不着急赶路便跟着她一起去了布庄。

    阔别三年,此番终于再次来了布庄,远远看去,布庄所在的铺面略略旧了一些,可是生意依旧红火,上门买布的顾客络绎不绝。

    站在店门外,能看到冯三娘虽然仍旧笑脸迎客,可是头发却花白不少,脸上的皱纹也加深了几许——她早已经不再年轻。四五十岁的年纪,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个老人了。身上穿着元色布庄的元色布裁出来的衣服,一改当初做媒婆时大红大紫的鲜艳着装风格,如今已习惯了素淡的搭配,整个人竟显出几分端庄贵气来。

    秦妙进了布店,叫了一声:“三大娘。”

    冯三娘循声看向秦妙,惊得丢开手上所有的活儿,看了又看,之后才走到秦妙面前来,激动无比的握住秦妙的手,晃了几下,才开口说:“好丫头,几年没见了,这么快就长大了!”

    秦妙笑了:“可不是,时间过得可真快。”

    冯三娘抬手比划了下:“我记得咱们刚来唐县的时候你才这么高。现在都出落的这样高挑,小大人了。”

    秦妙现在的个头比冯三娘要略高一些,无怪冯三娘会说她高挑。秦妙也记得当初来唐县的时候冯三娘的头上还没有这样多的白头发,脸上的皱纹也没有这样深,岁月无情,几年的时间里,冯三年老了许多。

    冯三娘握着秦妙的手,两人带着重逢的喜悦聊了一阵之后,冯三娘这才见着秦妙的身后还站着位少年,打量了唐渊两眼,问秦妙:“这位是?”

    秦妙回答说:“这是唐渊,我之前在唐家庄的一位朋友。”

    冯三娘的眼底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秦妙知道她不太相信自己刚刚的话,补充说:“他是二狗的弟弟狗蛋,今年春上考中了秀才,要去中州的州学里面继续念书,我正好要回去齐州,便和他一道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如此冯三娘的心中才稍安一些:“原来是位小秀才。年纪轻轻的竟有着这样的功名,以后可是前程无量。”

    也许是得知了唐渊是位秀才,冯三娘对他的好感增加不少,没了当初的猜疑和防备,还笑着对他说:“若是嫌住店麻烦不如就住我这里,不瞒你说,我们家秋儿今春也考上了秀才,你们两个年岁相仿,正好在一处念书做学问。”

    秦妙一旁听着,大惊:“三大娘,秋儿今年也考上了秀才,这可是件大喜事,怎地没听你说起过?”

    冯三娘看向秦妙:“你这丫头去了远房的亲戚家后几年都没有音讯,我那里告诉你啊?再说了,秋儿在朱老先生家里念书,若是考不上秀才那才让人笑话呢。”

    秦妙听罢问:“秋儿这些年一直都在朱老先生家里念书?”

    冯三娘点头:“是啊,一直都承蒙朱老先生照应着。不过这一年多来朱老先生的身体怕是不怎么好,你大哥已经从朱老先生家里搬了出了,住进了城郊的农庄,一面侍弄庄稼一面闭门读书。”

    “我大哥住进了农庄?亏得三大娘你告诉我,不然我等会儿就要去朱老先生家找人了。”秦妙想起来朱老先生,便想起来了当初给朱老先生些推荐信的容公子,然后就会想起来京城中朝野深处的那些党争。

    当年想起来朝廷里面的那些党争只感觉很遥远,对于自己来说最多不过是多赚些银子待大哥入朝为官之后可以不用为银子发愁,现在看来,京城中的那些纷争便是就要到眼前了,一个多月后大哥乡试完毕便要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

    假如能夺得功名,最迟今年冬天就能官袍加身,届时朝廷中的各种争斗便会直接铺呈在眼前,想逃都逃不掉。

    大哥当初考秀才时可是连中三个案首,早已经是唐县乃至中州的风云人物,此番考举人考进士发挥的再差也不太可能会落第。看来唐县里面的安静日子就快要到头了,大家很快就要到京城见大场面了。

    秦妙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冯三娘正和唐渊说话,邀请了他住在这布店的后院,说是去年后院拓宽了不少,特地给建了个小书房,读书写字方便的很。

    唐渊拿不定主意,看向秦妙征求意见。

    秦妙点头:“三大娘一番好意你就住下吧,反正现在离中秋还有好一段时间,住在客栈也不是办法。”

    唐渊得了秦妙的准话便答应了冯三娘。

    冯三娘很是高兴:“我们家秋儿平日里在朱老先生家念书认识的同龄人不多,今儿个正好你跟了妙妙来,正好留下来住着和秋儿做个伴,日后去中州念书也好,进京考进士也罢,都是个帮衬,即便是日后各自成了家也要常来常往,朋友多了路好走不是。”

    冯三娘这一辈子,不管是做媒婆还是后来跟着秦妙做生意,都是常与人打交道的活儿,一双眼睛早就炼了出来,眼前站着这人是个什么脾气秉性,心地好还是坏,她不动声色的观察一番,略略聊上几句就能看出来。这会儿竭力邀请唐渊住到自家,八成是看出来唐渊其人比之其他同龄人要优秀的多,不然也不会将成家之后也要常来常往的话也说出来。

    冯三娘一番盛情,唐渊推辞不过便答应了下来。跟着店里的伙计去了后院,看自己以后的一个多月里要居住的房间。

    很快地铺面上就只剩下秦妙和冯三娘两个。冯三娘这才细细的询问起秦妙家里的情况。

    秦妙回答说:“家里都好着呢,去年举家回了原籍,在那边吃住都挺好,今年春天我娘还开了一间酒坊,我爹和我四姐在酒坊里帮衬着,日子过得还算充实。”

    冯三娘听罢,感慨说:“你看看,这日子啊,就是越过越好。想当初你刚救了我将我收留在家里时,你家那时还只是个穷庄户,不想现在竟这样发达了……”

    这算哪门子的发达?秦妙暗道,冯三娘那是没见过齐州沈家的奢靡。不过这也没什么,沈家再风光又有何用,最后还不是被人算计的啥都不剩?如今沈家的家财姓了谁的姓,谁也说不准。

    “三大娘,别说别人了,你自己的日子不也是越来越好?秋儿如今出息了,你就等着享清福吧。”秦妙回应说。

 第379章 老男人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秋儿今年十一了,再过几年就该定亲娶媳妇了,我也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冯三娘话说的淡,眼里却满是幸福的光芒。这一辈子的煎熬,总算见着了头。

    冯秋今年十一了,唐渊今年十二岁,而秦妙今年十三。三个人的年岁都差不太多。只是秦妙从小就表现的老成,让人感觉她似乎比冯秋大许多。

    冯三娘说完了冯秋,便不自主的想到了秦妙的年岁,女子十三,可不就该着手说亲了吗?如果遇到合适的人选待到明年十四岁的时候就能订下来了,准备个一两年的嫁妆,十五六岁正好出阁。

    于是问秦妙:“你娘可有替你张罗亲事?真要遇着合适的,不要抹不开脸,到时候我替你上门说亲去。”

    这个时代讲究的是高嫁低娶,嫁女要朝着门第高的人家嫁,娶媳要娶门第不如自家的。冯三娘的意思是若是秦妙相中了那家高门大户,李氏面软不好开口,她可以从中说和,争取秦妙能觅得好婆家婚后事事顺遂。

    可是秦妙现在哪里有心思谈婚论嫁,她摆了摆手说:“不用忙了,我这辈子呀不打算嫁人了,自己养活自己又不是养活不了,干嘛非得去别人家受憋屈。”

    冯三娘立即就不同意了:“话可不能这么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而且你不成亲哪里能有孩子,没有孩子到时候谁给你养老送终?”

    秦妙俏皮的反驳:“合着你辛辛苦苦攒银子养了冯秋,供他读书供他科考最后还供他娶媳妇,就是为了让他给你养老送终?若是我,就逍遥自在的过一辈子,死了之后事情爱怎样怎样,反正我也不知道了。”

    冯三娘瞪她:“尽瞎说!”

    一老一少两个掩了店门侃了会儿天。门外不知觉的积累了好些客人,于是冯三娘只得开了门继续做生意,而秦妙有意在布店后院住上一段时间,休息休息,店里热闹,这里的生活应该不会无聊。

    秦妙来了后院,开了自己以前住过的房间的门,发现屋里收拾的很是齐整,并没有什么灰尘,可见冯三娘经常派人打扫。冯三娘也是个有心的,秦妙能感觉得到她是真心待自己好。

    进了房间,掩上房门,往床上一趟,顿时就找到八九岁时住在这里的感觉。当初觉着睡得正合适的床,现在都显得有些小了。一年年的时间过去,自己就这么无声的长大,难道明年之后当真要面对定亲成亲的无法修改的宿命?

    可是唐弈现在没了踪影,秦妙是真的害怕,万一这辈子不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可怎么办?

    如此在屋里躺了一会儿,没有边际的想了许多,最后想的脑仁发闷了决定出门去走走。

    出了布店随便找了饭铺填了肚子,从饭铺里出来的时候六月午后的太阳不是一般的烈,可是秦妙从唐家庄来唐县的路上早习惯了这样的烈阳,行走在唐县里青石板铺的街道上比官道上赶路要好一些,以为沿路有屋檐遮出来的荫凉可以躲。

    如此踩着人屋檐遮出来的荫凉一路沿着街道走到城门口,守城的小兵早不知道哪里躲太阳去了,秦妙出了城门踩着官道两旁不大不小的树木遮出来的树荫一路到了城郊的那处农庄。

    农庄的门紧闭着,秦妙抬手使劲拍了几下,一阵细风拂过,农庄外面的几棵大树上的树叶沙啦啦的响着。秦妙静候了一会儿,见门内没动静,又抬手使劲拍了几下门板。

    这次门内传来动静,不一会儿门从里面打开。

    看到门外站着的秦妙时,秦少贤很有些吃惊:“妙妙,你怎么来了?事先怎么不来封信,我好去接你。”

    秦妙越过秦少贤,抬脚进了农庄,朝着那一大片种满了作物的土地看了去,还是以前的老样子啊,不过又好像拓宽了一些。

    秦少贤重新锁了门,叫了秦妙进屋喝茶。

    秦妙跟着自家大哥朝屋里走去,边走边说:“齐州城里呆着太没意思,我就给爹娘说了一声,来唐县见老朋友。”离开齐州之后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没必要让大哥知道,省得影响他科考,于是换了话题问:“大哥你刚刚忙什么呢,我拍门那么久你都没听见。”

    秦少贤回答说:“正在写一篇策论,太入神,所以没听见敲门声。”说话间兄妹两个已经进了屋。

    这座房子当初秦妙住过,外面看着简陋,室内是精心修葺过的,墙壁雪白,地板光滑,头上上房顶的木板上还画着富贵的牡丹。

    秦少贤沏了杯凉茶递给秦妙,秦妙接过茶杯来一气喝干,这一路走过来可真是热。连喝了三杯茶之后才感觉体内的暑气下去了不少。于是放下茶杯,来到秦少贤的书桌旁。桌面上果然铺着张写了一半的笺纸。上面未做完的策论秦妙不大感兴趣,她的目光落在书案一角放着的那盒点心上面。

    点心是淡淡的紫色,做成中规中矩的方块,松软惹眼,可是表面一层有些干了,应该在这里放的有一两天了。

    “这样好的点心你为什么不吃?”秦妙看向自家大哥,好奇的问。

    秦少贤瞟了那盒糕点一眼,而后走上前去将那盒糕点拿了起来,走到墙角的柜子旁,从中拿出一个大大的包袱,将糕点盒往包袱里面一塞,然后对秦妙说:“小妹你来的正好,劳烦你将这个包袱替为兄送回去。”

    秦妙接了包袱:“咱们一家人,什么劳烦不劳烦,你说吧,要将这包袱送给谁?”

    秦少贤回答:“你那糕点铺子里面何花。”

    “啊?”秦妙有些摸不着头脑了,大哥几时和何花认识的?这个包袱又是怎么回事?

    好奇之下秦妙打开了包袱看了一眼,见里面也没什么要紧的贵重东西,不过是一些衣服,鞋子,荷包之类的东西,当然还有若干被风干了的糕点。秦妙盯着包袱里面的东西愣神了好一会儿终于算是明白过来,这些针线和糕点都是何花送给大哥的,也就是说何花在倒追大哥?

    秦妙的目光落在秦少贤的脸上,见自家大哥二十出头的年纪,很有一番翩翩卓绝的风姿,长得俊朗不说浑身的气质很是出类拔萃,也难怪了何花姐会动了心思。

    秦少贤被秦妙的目光看得有些不自在,略清了清嗓子,提醒说:“考取功名之前我是不会谈论婚事的。这事我早就和爹娘说清楚了。”

    秦妙听罢,不解:“大哥,以你的才华,娶妻成亲好像不耽误你读书做学问吧?难道说,你的心里已经有了别的人选?”

    秦少贤摇头:“不曾有任何人选。”

    这下秦妙看不下去了:“那你为什么不考虑一下何花姐?人家长得不差吧,针线活和厨艺都很好,你看看你,再不成亲就成了老男人了,真不知道你在固执个什么。”

    秦少贤没料到自家小妹会这样的数落自己,想了一下,数落回去:“沈耀康和我年岁相仿,也是个老男人了。”

    秦妙顿时就被逗笑了,谁说书生多酸腐?她家大哥就挺会开玩笑的。她之所以维护何花,那是因为和何花很早就认识了,且关系要好,心里又非常的佩服何花那一手针线和厨艺,在发现大哥丝毫不理会何花的真心时不由想要替何花辩解。谁知道就惹的大哥不舒坦了。

    于是玩笑说:“大哥你可不老,你这是风华正茂的好年华,等今年秋闱考了功名,自然有许多的女子任你挑选,说不定还能高中状元,将皇帝的女儿娶回家去呢!”

    秦少贤被逗笑了:“你这丫头,尽会贫嘴,什么都敢说,也不知道你在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