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把装满的饭盒放进饭盒袋子里,其实是放进了空间,然后就啃着窝窝头去逛街,逛到省图书馆就去办了一张借书证,在省图写假教案到傍晚六点半才回家。
  六月中旬天气炎热。大杂院里各家都在院子里吃饭,李惜文回家端着脸盆去唯一一个水龙头打水,大杂院的“院长”张婶就问她:“小李老师,你白天到哪里去了?”
  “去省图书馆找资料,为了节省时间就没回来。”李惜文对张婶笑笑,“您有事找我呀?”
  “是你们水利学校的沈老师找你。他也住在我们院里,东跨院东厢第一家。找你好几回你家小院都锁着门,问我呢。我说你平时都不出门的,今天不在是不是有事?”
  “还真是有事。明天要上课了,我备课呢,图书馆的阅览室条件好,我就在那儿待着。婶婶,我过去找他去,水盆就搁这儿。”李惜文连水盆都不端了,就在满院子的饭桌中找到同样在外面里吃饭的沈直一家。
  沈直的太太看上去和他差不多大,又黄又肿。两个孩子大的孩子是个女孩,估计也有十三四岁了,特别特别廋,小的是个七八岁的男孩,虽然也廋,看上去倒还好。他们家两张方板凳拼在一起,摆着一个盛稀粥的小脸盆,现在脸盆是空的。一个小筐子,里头也是空的,沈直本人和小男孩手里还捏着窝头,女人和女孩都只捧着粥碗。
  “沈老师,您找我?”李惜文笑盈盈的问。
  “你就是小李老师?”沈直站起来,“久仰久仰,早上没想到是你,吓一跳还以为找错了门。”
  “我以为沈老师还要过两天才能到,也没想到是您。”李惜文也客气,“您找我是学校有事吗?”
  “是我听说小李老师也住在这里,想去拜访,就没想小李老师出去了。”沈直非常客气。
  这个跨院有正房有东西厢,也住着六七户人家呢,家家都在院子里吃饭,就是眼睛没往这边看,耳朵也竖的尖尖的。
  “我那屋特别小,桌椅都挤不开,白天要把桌椅搁院子里又有太阳晒。我憋两天受不了,去省图书馆备课去了。”李惜文笑盈盈的,“不耽误您吃饭了。我明天要上的课还得再准备一下。咱们明天学校办公室见!”
  沈直正想说要看看小李老师的教案,结果小姑娘说明天办公室见。小李老师是个漂漂亮亮的大姑娘,他一定要说晚上去拜访,别说邻居们会误会,就是他爱人也会有看法。他能怎么办啊?他只有顺势说:“那咱们明天再聊聊。我觉得我们要把这门课上好,还需要多交流啊。”
  李惜文很谦虚,力捧沈直:“我大学是读机械工程的,搞地质勘查是业余爱好,交流不敢当,明天一定跟沈老师学习先进知识和理论。”
  沈直猜李惜文学历不低,但是没想到李惜文居然是机械专业的,专业不对口也敢妄为人师?他就追问到底:“那你是怎么学会找地下水的?”
  “哦,我大哥也是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我们生产队打井很麻烦,我爸和我哥想设计打井机。那肯定就要懂一点地下水的知识嘛。学习地下水知识就分工给了我。”李惜文对沈直笑笑,“我们县都说我是找水专家,其实过誉了。我年纪小,在哪个领域都是学生和新手。”
  水利学校在这院里租到两间房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新调来的书记也没有宿舍住,他自己租了跨院的三间西厢房。
  书记也在家门口吃饭,安安静静的听着两位新来的老师聊天。
  他没见过李惜文但是看过她的档案,档案上确实写着寻找打井点累计三百多,打井出水率百分之百,就是她教出来的几十个学生找水都很厉害。
  沈直在他们当地同样名头响亮,他教出来的学生拿得出手的那几个都是他的侄子和本家兄弟。但是沈直很会来事,住下来第一天就打听到他住在这里,过来汇报工作和思想。
  在书记看来,李老师因为家庭的原因,在政治上远不如沈老师可靠,但是沈老师在业务能力上要比李老师差不少。在书记的心里,李老师这样的人才要压着用,沈老师这样的人才要捧着用。李惜文这样谦虚他还是很满意的。所以他就没吭声。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比较谦虚,这个女娃娃很可能比他有本事啊。
  沈直想一想未来他教出来的学生不如一个女娃娃教出来的学生,感觉就很不好了,勉强说:“小李老师过谦了,你是有学历、有大本事的人。”
  李惜文赶紧摇头,“沈老师您可别这样夸我。我脸盆还在水龙头那接水,我走了!”说完她就溜之大吉。
  一脸盆的水勉强够擦洗。但是院门一关谁都进不来,用露营设备想烧几壶水烧几壶,用浴缸泡澡也是可以的。李惜文洗头之后又假模假样去端一盆水回来洗澡,洗好澡再去水龙龙那儿洗衣服,遇到沈直的女儿,她对小姑娘笑笑。小姑娘羞涩的也对她笑笑。
  衣服晒起来李惜文就把院门拴上了。
  九点多,沈直的女儿敲门,轻轻地喊:“小李老师。”
  李惜文估计这小姑娘被亲爹打发来找好不会有好事,她就没管。敲门声响了一会,隔壁说:“九点多了,人家怕是睡了吧。”敲门声才停。
  也不知道水利学校是不是故意的。李老师和沈老师的课都排在上午第一二节,两个大教室还紧挨着。沈直上课带的东西很多,又是挂图又是尺子什么的。李惜文除了一盒彩色粉笔和花名册就只有她的挎包。
  大教室里估计能坐两百人,不但坐满了,教室后面还有人搬椅子来坐着的。前面两排从三十岁到六十岁都有,看上去像是水利厅的干部。
  李惜文上讲台先朝下面鞠躬,“在座的诸位都比我年长,花时间坐到这间教室是我的荣幸,非常感谢。我叫李惜文,是华国大学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三年级的学生。老实说我站在这里有点儿害怕,所以允许我先吹一下牛给自己壮胆。”李惜文看下面的领导有笑的,有皱眉的,学生都哄笑起来,带着笑说:“我们华大前两年出过一套复习资料。其中初中物理和初中几何复习精义就是我所在的学习小组在校领导和教授的指导下编写的。那个复习资料出版之后,我们家那边的中学生和小学生,还有我们亲戚家的小朋友看见我都像看见教导主任似的。这个事情给了我一点信心,让我在自学了地质知识之后,敢于把我觉得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大家。”
  下面的学生笑声更大了。干部们交头接耳,估计是在交流这个他们事前不知道的情况。
  李惜文拿出一根白色粉笔,转身在黑板上一笔把华国地图的海棠叶形勾勒出来。再用黄蓝绿色粉笔把海棠叶分成阶梯。
  李惜文当年补地理的时候她的地理老师就是用这一手镇住她爷爷的。所以李惜文也拿来镇学生。
  她画完回头看,下面的学生都看她的小眼神都带点仰慕了,干部们也都精神振奋听讲。
  李惜文简单介绍了一下华国的地理情况,在华国地图旁边开始画地下水剖面图,画完了说:“报到这几天我什么都没干,我问学校要了同学们的教材回来看,我知道大家都学习过地下水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画在黑板上的剖面图和你们课本上的剖面图有什么不同?”
  有几位同学举手了。李惜文点了一下,“按座位前后顺序说,如果前面的同学把你要说的话说完了也不要紧,你不用站起来就好。”
  第一个同学很积极也很活泼,说:“李老师画的图把地面上的山河湖泉都画出来了,我们课本上的图没有。”
  李惜文点点头,以为他还要说呢,他坐下来了。那几位同学都没有站,只有一位女生站起来,她也很活泼,而且记忆力很好,一二三四五提了五条。
  “同学姐姐真是很棒了。请坐下。”李惜文逗笑了大家,笑着说:“我们寻找可以使用的地下水又不能每次都把地球挖开一块看看,主要还是靠地形和植被情况推测,地表千变万化。成功的标准只有一条,打井能出水,出好水出多水而且一直出水。我开始学习的时候觉得靠找水的口诀就差不多了。但是打出来将近四百口井,我发现还得靠科学计算。”
  李惜文在黑板的边角写流体力学的公式:牛顿内摩擦定律、液体的平衡微分方程,孔口、管嘴、短管出流公式……
  写完她再回头看下面,很好,学生连前排的干部统统都是蚊香眼。
  她幸灾乐祸,“我自学这些课程的时候因为太难还哭过鼻子。我看到有同学那个表情很害怕呀。不要怕,我会从最简单的开始教。有些同学们觉得这些知识你们已经会了,也请耐心一点和大家一起温故知新,基础烂熟于心才好讲提高。”
  后面一个小时李惜文讲的东西都是她曾经讲给文盲社员们听的,因为通俗易懂而且确实是干货,连前排的干部都听的津津有味。
  离下课还有两分钟,李惜文总结:“我在我们公社教过两期找水班,结业的学员在寻找浅层地下水方面都很拿手,但是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不只要能找浅层地下水,我们还要会找深层地下水。要知道,打井机可以打到两百米深……”
  最开始那个活泼的男生举手。李惜文请他说话。
  “李老师,我们国家新设计制造的打井机最多只能打到五十米深。”男生说。
  李惜文轻描淡写给自己家哥哥吹一波,“那个打井机是我大哥的毕业设计,我也有参加研究和设计,事实上我就是为了这个设计才去自学寻找地下水的。现在的小型打井机确实只能到五十米深,但是未来的打井机不只可以打到两百米深,还可能到三百米五百米甚至更深。可是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地下水,地下水总有用完的一天,机井打再深也不顶事。所以我们水利学校的同学寻找地下水的时候,仅仅只是考虑到打井出水是不够的,也对不起你们在学校这几年的学习。这周的课后作业是思考题,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包括地下水在内的水资源,可以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集中讨论,也可以自己独立思考,下周我们抽一堂课来集中讨论。这周我仍然需要根据同学们学过的课本知识和课堂表现调整教案,请同学们给我独处时间。讨论问题和交流我们下周开始。”
  下课铃声响,李惜文再鞠躬,拿起粉笔盒和挎包就走了。
  隔壁教室,沈直才吹完他的丰功伟绩,刚把地下水剖面图挂起来。
  教室里的毕业生们觉得李惜文老师牛逼的都能上天了。
  小李老师已经编过两本牛逼的教材了,这是打算再编一本教材吗?校领导们同样瑟瑟发抖。
  水利厅的干部们想法比较多,胆子最大,最敢提意见的同志都已经去了农村参加农业劳动,来听课的同志个个沉稳,想法再多也不露声色,大家出去甚至都没有交谈。
  因为李惜文上课时说请同学们给她独处时间,所以第二节课开始前不只没有同学找她,就连学校都没有找过她。
    第二节课来听课的人比上次要多,水利局的干部由两排变成了四排。教室后面的位置已经不够摆桌椅,大家都是站着听。
  这次李惜文带来了她自己画的彩色挂图,先从平京的白河湖水库库区种植水土保护树林开始讲起,再讲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措施,既讲保护也讲改良和合理利用。
  两堂课时间,听课的同学和水利局的干部们都在边听边思考。
  李惜文一边上课,一边都很佩服她自己,只凭从爷爷电脑硬盘里找出来的水土保持法,再去翻了两三天的图书馆,她就总结出能吹够两堂课时间,又符合政治风向的干货,她真是很牛逼的。
  课后学校的秘书来找李惜文要这两节课的教案。李惜文把干干巴巴一共只有两页提纲的教案交给他,说:“时间有点紧,我就列了个提纲,上课全靠自由发挥。”
  “领导想看看,你能补个详细的教案吗?”秘书也是佩服小李老师,他刚才听了两节课,这位李老师确实没有看教案,讲的特别好,很有想法还是次要的,最关键是思想没有犯错误。
  “我回去补。”李惜文演为难。
  她的详案不是手写的,是在电脑上打出来的,抄出来不费什么时间,但是交给学校之后能不能还跟她姓天知道,所以她干脆就没有写在教案本上。
  “那你抓紧时间补。”秘书很无奈,拿着只有两页提纲的教案本走了。
  李惜文回家就把复写纸拿出来,把两节课的教案详案抄出来,一共抄了五份,三份扔空间,她等过了两天秘书把教案本还给她,在教案本上把教案抄完了,才拿着复写件去学校,她还不一到就交,就在在教师休息室待着,用精神力看见校长秘书那儿有一堆人在说话办事,才过去交教案。
  “哎哟,怎么这样费事,你把教案拿来就行了,还另外抄两份!”秘书话还没有说完,才落到他手里的两份教案就被拿走了。
  有人看见她交教案,还知道她交的是什么东西就好。李惜文挥挥手,赶紧离开办公楼溜之大吉。
  第二周李惜文开始每堂课后留下解答应同学们的问题。
  大部分提问的同学对打井机更感兴趣,但是李惜文特别长擅用公式和定理来描述简单的客观事物,比如从高处的水滴落下来能不能砸伤人这种问题,她就能把“你出门问一问谁被雨滴打伤过”的简洁回答扯成各种公式和定理的集合让同学们打死也听不懂。
  只有提问和李惜文讲授的课程有关系,她才会给简洁有用的回答。
  这种套路拿去套问她打井机情况的各种人等一样有用。
  沈直现在仍然把自己当成李惜文老师的竞争对手,不过他把自己精确定位为寻找浅层地下水的专家,沈专家老老实实掏心掏肺的向学生传授他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特别期待在课程结束之后的实践考核,他觉得他的专精学生肯定能打败隔壁班那群塞了一脑子乱七八糟公式的杂家。


第108章 
  毕业生们在毕业考试之后继续留校上课,不过上课的场地由教室换到了室外。
  老黄牛沈直请学校帮他联系,迫不及待地带着他的学生去郊县实践找打井点。
  李惜文把她的学生分成十组,再把省城分成十个区让他们去调查有多少口水井,估算水井的出水量是多少。调查完再回学校画省城地图,把水井的位置标上去,全体同学一起分析水井的位置打的好不好,估计水井在旱情下还能坚持多久,进而估计省城的地下水使用情况,去气象台查降雨量和蒸发量。
  三天的调查活动之后,李惜文再用两天时间指导各小组写《省城地下水使用情况的调查报告以及合理循环使用地下水的几条建议》。有些同学和小组意见不一致,李惜文就鼓励他们自己另外写调查报告和建议。李惜文还提供复写纸让同学们把这些调查报告抄写多份,她让同学们第一份自己留做纪念,第二份当成作业交给她, 第三份集中起来交给学校, 第四份统一交给水利厅, 第五份寄给他们最尊敬的人得瑟一下。
  调查报告直接上交水利厅绕开了老师们和校领导。
  学校的书记初来乍到,他又是个政工干部,除了觉得李惜文这个小同志擅做主张需要批评压制之外倒是没有别的想法。
  但是校长觉得这些调查报告写的很不错,他非常非常想当这些调查报告的指导老师。
  他打过李惜文教案的主意。然而李惜文的教案交来不是时候,拿过去看的人里既有学校的副书记又有水利厅的两位领导。这三位都和他不对付,他不能往这三位手里送把柄只能放弃。但是校长在学生们的调查报告上挂名指导老师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唾手可得的成绩就这样被李惜文断送了,他真是愤怒的很。
  李惜文来请学校帮忙联系实践的地方,校长本来是想点和顺县的,想一想李惜文家就是和顺县的,手指一拐点到与和顺县贫困程度不相上下的庄固县让秘书去联系县政府。
  李惜文一直认为自己到水利学校来开班是为华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对于去庄固县没啥想法,她在和顺县跑的时候还自带干粮呢,挣的工分都不知道公社有没有能力兑现。学校好歹还按每人每天一斤的定额给全体师生准备了二十天的粮食,还给买了火车票,给同学们每人补助了五块钱,给她又发了二十块钱,待遇真是很好的了。
  宁东拿着机械厂的调令从和顺县找到水利学校来,才知道李惜文带着毕业班的学生去庄固县找地下水去了。
  校长看过调令不想配合,为难地说:“你们的生产任务是很急,可是我们的教学工作还没有完成哪,小李老师就这么走了,剩下一百五十多位同学不上不下的扔在那儿怎么办?别人也教不了他们呀。再说了,打井机是好用,没有打井机只凭人力也能打井,现在会找地下水的人才少呀,小李老师留在我们学校对国家、对人民贡献更大!”
  宁东都懒的和校长说话,把调令收起来掉头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