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非典型庶女-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面有人说话的声音,一男一女,男的那声音宋仪听着熟悉,正是她那一位便宜先生陈子棠,另一位能在这种场合与陈子棠先生笑着说话的,想必只有太后了。
    她心里念着,便竖着耳朵听了两句。
    “昭华也是心里急切罢了,陈先生你也莫在意。”
    “昭华郡主才华固然过人,只是草民并不轻易收徒,今日让昭华郡主败兴而归,实在出于无奈。”
    “好了,昭华也就是这个性子,是该好好磨磨,不过她本性不坏,哀家连着皇上都宠她。你想必也是知道的,她与嗣祁王都是苦的……”
    “太后娘娘所言极是……”
    “来了。”
    说的是宋仪来了。
    李公公带着宋仪,就跪在了下首,宋仪跟着行大礼:“民女给太后娘娘请安,太后娘娘仙福永享。”
    “果真是个水一样剔透的孩子,原本说谁能得了佛缘,我还不信,没料想……”
    这是太后的声音,掐着一把水一样,有一些苍老的痕迹,可是威严。听上去明明很随意,可那种上位者的淡然,已经刻进了骨子里,仿佛天生高人一等。
    宋仪低垂着头,不敢动一下。
    她的目光只能看见自己脚下的地面,也隐约能透过反光,看见上面模糊的人影,太后的影子……
    太后是当年先皇的皇后,如今看着跪在下面的人,淡淡一摆手道:“起吧。”
    宋仪于是告谢,起身。
    “抬起头来,哀家瞧瞧。”
    太后又说了一句,目光已经落到了宋仪的脸上。
    宋仪缓缓抬头,看见了层层的台阶,看见了绣着金线的裙裾,一圈一圈的金色祥云纹扩散开去。一名华服妇人高坐堂上,身子虽歪斜地倚着,可浑身的贵气不曾因此损去半分。
    太后看上去并不很老气,一双丹凤眼里光华流动,眼角有浅浅的几条纹路,不过皮肤透着细白的感觉。
    宫里的女人没有一个不漂亮的,尽管太后只是昔日先皇的皇后。
    她看着宋仪,眼底并没有透出什么异样来,只是笑道:“方才昭华还在哀家面前提起你呢,你进来的时候,可碰见她了?”
    卫锦在太后面前提过自己?
    那一瞬间,宋仪心里冷了一下,忽然知道在宫门外的时候,卫锦为什么会有那样的反应了。这世道,真是你算计我,我算计你,一直没个完了。
    只是现在陈先生在自己这边,应该不会出什么事情吧?
    她强迫自己沉下气来,开口道:“回禀太后娘娘,方才在宫门外确实遇见了昭华郡主,不过并未来得及说上两句话。”
    太后并不在意:“昭华在哀家面前可羡慕你了,能拜陈先生为师,还能跟着陈先生游历大江南北,可算是本朝女子从未做过的事情。不过,太过离经叛道也不好。左右有陈先生束缚着你,也不至于出什么大事,倒是哀家想知道这舍利子佛珠,你到底怎么得来的?”
    宋仪听着,悄悄望了望旁边的陈子棠。
    陈子棠正抚着自己一把美髯,看上去就是个文士风范,不过虽上了年纪,可也英俊潇洒。他听着太后这话,也觉得有些不对味儿。不过他并没有表露出什么来,只是微微跟宋仪点了点头。
    这一幕,落入太后的眼中,只叫她微微笑了一下。
    而后,宋仪便道:“回禀太后娘娘,此事说来有些凑巧。当初并不知道太后娘娘的生辰,只是因缘际会,到了一座古庙之中,那古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当中却有丈六金身的佛像,威严森森,朝着民女怒目而视。”
    “哦?”
    听到这里,太后微微坐直了身子,显然觉得有些奇异。
    类似于乡野怪谈的这种事情,最能吸引人,只是后面若太荒诞,便不足以取信于人。
    宋仪清楚地知道,所以下面话锋一转便道:“当时民女乃是误入此庙,一时之间险些被这佛像吓得跌倒,没料想那时候佛像后面忽然传来一声佛号,转出来一个满身破烂的老和尚。”
    “这倒有了意思。”
    太后手中就放着那一串舍利子佛珠,正轻轻地抚摸着,在听到“老和尚”三个字的时候,她才有些神情变动。
    宋仪并不敢怎么打量太后,只是声音平和地继续道:“这一位和尚似乎有些疯疯傻傻,民女见了他,险些以为是山里的强盗,所幸当时乃是与灾民一起到了此地避难,人多势众,立刻就定住了心神。”
    “你与灾民一起避难?”太后插了一句。
    宋仪解释道:“当时当地有大水,本已经是灾后,民女乃是赈济灾民,谁料水库再次决堤,大家避无可避,才上了山去,看见那一座古庙。”
    “原来如此……”太后微微点头,“素日听人说你菩萨心肠,果然不假。”
    要的就是这效果。
    宋仪心里暗暗定了下来,方才刻意轻描淡写将事情略过,只等着太后问起,这样才不显得自己刻意。
    她又道:“老和尚见了我们,只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便不再搭理。当时大水围困,民女等实在不能出,也没有什么吃食,却是那老和尚不知从哪里搬出来许多谷物,舍与我等果腹。”
    “这破庙如此破烂,怕是连那和尚也没什么东西可吃,哪里有东西能给你们?”太后听着,不由得又问了一句。
    “太后娘娘此言,正是当时民女所思虑之处。”宋仪一笑,脸上渐渐有了神采,仿佛回忆起了昔日的事情,道,“所以,在第三天,民女也去问了那老和尚,没想到老和尚却只是将手里的佛珠递给了民女,道:‘舍利子,给有佛心之人。’而后便当场坐化了……”
    “啊……”
    竟然如此?
    太后眉头一皱:“这事,委实叫人难以相信……那谷物之事?”
    “老和尚当场坐化圆寂,民女也吓了一跳,更是害怕不已,而后却有一群老鼠一拥而上,啮咬和尚袈裟……”宋仪轻轻叹了一声,“方才太后娘娘不是疑惑,那果腹食粮从何而来吗?便是从这一群老鼠处来。”
    宫里的宫女们,从没听说过这等奇诡之事,一时也都竖起了耳朵。
    太后也是怔忡:“老鼠?”
    宋仪想起自己当初听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的表情,怕也没比这些人好上多少。
    她淡淡一笑,脸容上依稀有些回忆的颜色:“有同去避难的老农告诉民女,这破庙上绝无半点粮食,所有的粮食都是老和尚从老鼠洞里挖出来的。老鼠打洞,本是寻常事,只是它们会在容身的鼠洞旁侧,再打一个更大的洞,里面囤积着偷来的五谷。”
    不过是一种储藏食物的天性罢了,只是只有极少数有经验的老农才知道。
    很明显,那和尚也就是知道了这一点,也知道了老鼠们的所在,所以撅了鼠穴,将谷物翻出来,给众人果腹。
    “此事当真是哀家闻所未闻,竟然还有这般……”太后神情之中出现了几分怜悯,手持着那一串佛珠叫着阿弥陀佛,又道,“那这和尚还真是仁善济世,好心肠了。”
    “也正是如此,和尚才当场坐化。”宋仪声音并不大,可很吸引人,“他救了人,可却断了那一群老鼠的生路,也是坏了慈悲之心,所以才将舍利子佛珠给了民女。”
    佛家讲众生平等,人命是命,鼠命便不是命了吗?
    这一位佛法高深的老和尚,似乎就是这样坐化的。
    众人只听得目瞪口呆,隐隐然又觉得宋仪说的这事实在荒诞,偏生有迹可循,不像是说谎。
    太后娘娘低头一看自己手中佛珠,也是多了几分心惊胆战的感觉,更有了几分敬畏之心。
    陈子棠听了,只是长长叹息一声:“水灾偶发,遂有此事,如今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实在是百姓之福。”
    不管怎样,一说到国泰民安,没有太后不高兴的。
    她也道:“正是,只是若真正国泰民安,哪里来的这等事?下头官员们可还不够呢。”
    不过后宫不得干政太过,太后也不能多说什么,一两句挂在嘴边罢了。
    之后,她才看向宋仪,道:“你这孩子倒是真正的心善,不然不会到了那破庙,也不会被那和尚看中。说起来,可知道这和尚法号?倒也不是别的,只是想着,该给这样的和尚建座庙,也好教化世人。”
    后半句,倒像是什么掩饰。
    宋仪眉眼一低,垂首道:“回太后娘娘,这和尚法号似乎叫天机,已经掩埋在破庙前了,若是太后娘娘建庙……太后娘娘?”
    “啪。”
    手中的佛珠落在了地上,太后的神情早在听见“天机”两个字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恍惚了起来,甚至脸色煞白:“是他……”
    天机,竟然是他!
    他竟……
    圆寂了?
    太后脸上的表情,着实难以言说,悲喜交加,实在不能一言说尽。
    她身边的女官见了,也忧心不已,上去小声问着:“太后娘娘?”
    “……哀家乏了,都退下吧。”
    太后摆了摆手,有些虚弱。
    宋仪与陈子棠对望了一眼,起身告退,被太监宫女们引着出了来,也不敢说上几句话,便分头走了。
    陈子棠还要去前面见皇上,宋仪若是不遇到什么事,也该被送出去了。
    只是今日,兴许合该她倒霉。
    刚出慈安宫,宋仪皱着眉头思索间,便撞上了前面过来的一个人——卫起。
    身边的小太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竟然眼睁睁看着宋仪过去,险些撞在卫起的身上。
    一名太监大喝一声:“大胆,什么人敢冲撞王爷?!”
    “王爷恕罪王爷恕罪!”
    小太监立刻跪了下来,宋仪眼神淡静地看了卫起一眼,而后垂了头。
    卫起华贵满身,见状便一挑眉,似笑非笑看了一眼,宋仪背后的慈安宫一眼,眼神微妙。他曼声道:“不懂规矩的,也没时间与你计较,跪着吧。”
    说完,卫起便转身走了。
    身后的侍从太监们吓得色色发抖,领着宋仪出来的那小太监更是直接腿一软跪坐了下去,等人走了才拍拍心口:“乖乖,真真吓死人了……五姑娘,咱就跪着吧,这嗣祁王是什么人?您也敢冲撞?就算给您十个脑袋,也不够用的。”
    宋仪手指紧握,深吸了一口气,回头看了已经离开的卫起一眼,才缓缓地……
    压住内心奔涌的另外一种情绪,强迫自己双膝落地,两手放在膝上,把自己压下来,再压下来。
    她抬眼看着前面,宫门重重,然而自己要走的路,却很明朗,很远,也很深。
    旁边一队小太监脚步匆匆地过来,这一回,宋仪很轻易地看见了最末尾的那个人,那人也看见了宋仪。
    二人目光相接,都有一种难言味道。
    那小太监,不是赵礼又是谁?
    她嘴唇张了张,想要说什么,赵礼也有些震惊地看着她如今情态,最终还是无声从她身边路过了。
    昔日的赵家二公子,如今的宋五姑娘,深宫之中擦肩而过,竟是……

☆、第八十一章 小太监

宋仪快不记得了,虽然似乎才过去两三年,可她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像是老鼠藏粮,水灾旱灾,各类诗会文会……早经历了不知凡几,更不要说,她跟这一位的接触本来就少。
    从头到尾,也不过三五个谋面的事。
    可宋仪对那一件事,实在是印象深刻。
    依旧是与周兼有关系的一件事,昔年周宋两家的案子,赖有赵同知出面,才真正洗清了嫌疑。于是,赵同知凭借此青云直上,可谁想到,最后会是周兼在两家即将有姻亲关系的当口上,毫不留情,竟然剑指赵家。
    原本风光的赵家,一朝事情败露,原来赵同知才是真正的贪官污吏。
    而那怀揣着希望,打算与周兼成亲的超姑娘,狱中自戕,一段香魂陨落,周兼从那之后便没怎么谈婚论嫁了。
    当年赵家那一段公案,牵扯甚广,也是周兼心狠手辣的明证,可在京城传了个风风雨雨。
    赵同知乃是贪官污吏不说,更犯了欺上瞒下之罪,转眼就被处斩。
    但是经过审问,其子孙家人并不知晓此事,也许是皇帝仁善,也许是他周兼良心未泯,最终不曾赶尽杀绝……
    后面更多赵家人的消息,却是泯灭在种种传闻之中了。
    赵淑乃是赵家大小姐,她下面还有一个弟弟,据说当年闻得家中出事的消息就跑了,再也没有回来过,也有人说他是已经被抓了,但在狱中被人折磨至死。也有人说,赵家别的人都没事,所以这一位已经恢复了自由身……
    这些年来的传闻,都是真真假假,越传越叫人分不清楚。
    宋仪南北走着,也只是略有耳闻,距离京城越远,传言也就越离谱,到了更远的地方,索性连消息都没有了。毕竟算来算去,也就是京城这么一小块地方的事情。
    所以,这两年的宋仪,应该算是很清净的。
    她少有去想赵淑的下场,也很少去对比当初的自己与彼时的赵淑,偶尔想起周兼来,似乎也疏淡得很,只是若有若无的仇恨刻在心里,让她忘不掉罢了。唯一有些在意的,兴许是离京那一日,看见的草席之下的什么东西……
    但是那到底是什么结果,谁又知道呢?
    往昔的一切,在宋仪抬眼看见这人的瞬间,走马灯一样从她脑海之中冲过去,像是奔涌的潮水,像是难以阻挡的一支利箭,也像是划破夜空的一声惊雷,一道闪电……
    红色的宫墙高高的,日头晃着人的眼,也晒着人的心。
    太监们走在太阳下头,脚步匆匆地从宫道上经过,额头上都有了细密的汗珠,带着一种奇异的卑微和急切。他们的背无一例外地佝偻着,是常年伺候人起来的奴才性儿,一身沉暗的绿色儿,瞧着总没有半分的生机……
    赵礼,便是这许多人中间的一个。
    第一次见到赵礼,还是个意气风发的小孩子吧?
    那时候是在庙里,他指着那老和尚的鼻子,跟那和尚讲歪理,把好端端的佛法给歪曲了个没边。
    宋仪那时候想的是,这小子其实有点机灵劲儿。
    还是宋倩告诉她,她才知道,这就是赵家二公子,也是经常跟她作对的那个赵淑的弟弟。
    “……”
    喉咙干涩,像是含着一把刀片一样,宋仪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用那种难以言喻的目光看着对方。
    少年的身板,看上去依旧很青涩,只是套在比较大的太监服里,并不怎么看得出来。
    宫里的太监,一般年纪都不大,这种一看就是入宫没两年也混得不怎么得意的。
    若是得意,也不会得了这样大太阳底下跑差事的苦活儿了。
    可原本赵礼这样一个纨绔富家公子,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
    不,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宋仪看见的赵礼,眉目之中难改昔日的那一分气质,只是锐气已经完全消磨掉了,只有眼神似乎还留有一点点的神韵。
    然而仅仅是这一点神韵,似乎也要被那弯折的脊背给压没了。
    赵礼的眼神很沉默,乌黑的眼仁里倒映着宋仪跪下来的身子,似乎微微闪烁了一下,接着眼帘一垂,眼皮子一搭,整个人便已经规规矩矩地继续朝着前面走,从始至终,也不过是在经过宋仪身边的时候,脚步顿了那么一小下而已。
    想到的事情真是太多,险些叫她窒息。可真正回过神来,也不过就是那么一瞬的事情。
    一瞬……
    时光白马过隙,两三个春秋一眨眼。
    “五姑娘,您怎么了?”
    旁边的太监看宋仪脸上有些不对,不由得出声问了问。
    宋仪两手放在自己膝盖上,心里还有些乱糟糟的,她笑了一声:“不……没什么,只是……有些……”
    “嗐,您甭说,咱们懂。”小太监看宋仪的目光注视着卫起离开的那个方向,还有什么不明白?他叹气道,“王爷一向这样,不出人命都是好的了……”
    不出人命都是好的?
    难道以前出过人命?
    宋仪真是被这形容给吓住了,回头一想卫起,的确是有些深不可测,叫人捉摸不透。这人乃是前朝距离皇位最近的人,如今当着位高权重的王爷,皇帝未必放心。
    不过今天叫自己演的这一出戏,却不知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脑海之中,不由得回忆起了此前一日,卫起对自己说的话。
    他说:“太后娘娘因着昔日一些原因信佛,更与一法号天机的和尚结有善缘,舍利子佛珠便是他的信物了。我吩咐你寻来了佛珠,杀了天机灭口,便是要等着今日,叫你进宫去。看似大费周章,实则也只有你可以做到。”
    “我?”
    那时候的宋仪不明白。
    但是卫起并没有多解释,而是又道:“你还需要配合本王,演上一场好戏。”
    所以,才有了今天这一出。
    宋仪脑海之中把今日的前因后果仔细地梳理了一遍,便隐隐约约发现了眉目,只是不敢确定罢了。
    她老老实实地跪在宫道里,眼角余光一闪,便看见旁边一名守着的太监对着另一个太监说了什么,便无声地从原地离开,往慈安宫的方向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