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民国老兵志怪谈异-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饶他不死?那不一定但至少在没有了解清楚这一系列怪事之前,李隆基是不会杀掉他的,否则今晚之事就会成为千古之谜。
    所以李隆基面无表情、转身而去,一边走一边让随从众人把那个罗管家给拖出来
    到了正堂以后,李隆基正襟危坐,声音不大却是威严地问那罗管家,今晚到底是怎么回事,还不如实招来,难道还要大刑侍候么?
    罗管家拖着一只鲜血淋漓的脚,伏拜再三,终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原来,这个罗管家,他虽已经煞费苦心地博得李隆基的信任,身居管家之位,但他实际上却是韦后的心腹之人,被她派来充当眼线卧底,随时监视着李隆基的一举一动。
    但是,自从李隆基听从那个来路可疑的三天和尚之言,从武安君坑杀四十万赵兵的骨坑之内,挖出来这尊万骨兽,并将它迎到府中供奉以后,罗管家就开始莫明其妙地感到脊背发凉,好像暗中有无数只眼睛在盯着他一样,让他神魂难安。
    就在前天,罗管家将李隆基的近况写一密折,准备送到韦后手中时,突然感到头发直竖、坐卧不安,右眼皮儿也发疯似地狂跳不止。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再加上一直心神不宁,罗管家就暂时未把那封密折派人送给韦后。
    不过,按照韦后给他定下的规矩,他的主子李隆基凡有什么异常举动,必须具折密报。所以他辗转反侧,决定还是要将密折送出。
    结果每当他准备将密折送出的时候,就会感到两个肩膀好像给人按住了一样,让他无法起身抬步,同时寒毛不由自主地乍了起来,浑身发冷似地颤抖着。
    到了今天晚上,他一个人在卧室内沉思着,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前给韦后密折的时候,从来都是一帆风顺的,并没有出现过什么怪事。为何这次大异于常?好像暗中有神鬼盯着他一样,让他睡不安枕
    正当他思虑再三,决定明天就把那封密折送走的时候,突然间罗管家影影绰绰地看到几个壮汉从墙壁中径直走了过来,好像鬼魅一般,根本不需通过门窗那样。
    罗管家大惊失色,以为是不是这几天自己没有休息好,看花眼了还是怎的?这门窗关闭得严严实实,怎么可能会有人从墙中走来呢?
    能够穿墙而过的,还可能会是人么?
    可惜的是,这次并不是罗管家看花了眼。他使劲儿地眨了眨眼,然后再用手揉上一揉,接着再次睁眼看时,屋内一下子进来了五六个身穿战袍的壮汉,只是他们一个个头上好像隐藏地雾气之中似的,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罗管家嘴里不说,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毕竟他已是年过半百之人,吃的盐、过的桥让他心里非常清楚地知道,眼前的这几个壮汉,他们绝对不是什么能够穿墙而过的巫人奇士,而肯定是一些死鬼亡魂
    都说老年之人不怕鬼,那纯粹是吹吹牛、扯扯淡的事儿。当罗管家真真切切地看到眼前那几个面目模糊、五大三粗的壮汉,身穿战袍、腰佩长刀地出现眼前时,说不害怕那是假的,罗管家当时就像三九天掉进了冰窟窿一般,浑身发抖、牙齿打架
    为首的一个壮汉冷冷地冲着罗管家说,别喊、别叫、别乱动,老老实实地跟我们走一趟,去见见我们主子再说
    难道那些家伙全是拘魂勾魄的阴差鬼使么?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的主子当然就是阎罗王了
    罗管家身体动弹不了,心里却不糊涂,寻思着自己年龄不算太大,身体近来一直很好,也没有什么要命的大病,为何突然之间就要告别这个衣食无忧的世界,前往阴间冥府呢?
    然后就见两个大兵似的身影,一左一右、不由分说地架着罗管家起身就走,并且来到门边之后,罗管家还身不由己地开锁拉门、迈步而出
    罗管家还以为自己已经踏上了黄泉之路,不曾想脚下的路却是非常熟悉——没错,他们所走的路,正是自己日行数遍的王府之路这让罗管家好不惊疑:难道阴阳两世,当真如古人所说的那样,就在同一个地方,只是相互之间并无冲突吗?
    没有等到罗管家想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却见几个阴差鬼使,架着他来到了一个厅堂跟前。罗管家定睛一看,只见这座飞檐挑角、青砖朱门的厅堂自己非常熟悉,因为它并非是什么阎王殿,而是李隆基供奉那尊万骨兽的地方
    罗管家不由自主地推门而进,任由几个鬼差架着他一个劲儿地走进那漆黑一团的厅堂之中
    没等罗管家弄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身边的那些鬼差们也好像不知到哪里去了。正当他又惊又怕,准备转身而逃的时候,突然间听到一个威严的声音低沉地喝道,汝等小人,为何要干那种背主求荣的勾当?既然如此,还有什么面目活在人世之上
    听到那个声音,罗管家自然是吓得屁滚尿流、浑身发软,虽然心里面极想转身而逃,只可惜身上的腿脚好像不是自己的一样,根本不听指挥,不但不迈步而逃,反而哆嗦了数下,竟然双腿一软,跪到了地上
    不用说,这里并不是阎王殿,对方也绝非是冥王或判官,极有可能是那尊从死人堆里弄回来的怪玩艺儿
    罗管家知道,若是什么事情都一古脑地招供出来,那肯定是招的越多、死得越快,招的越深、死得赵惨——所以他就抱着侥幸的心理,一个劲儿地小声喊屈叫冤,死不承认
    正当罗管家以为自己可以蒙混过关的时候,没有想到黑暗中却传来了一声叹息,好吧,既然你不知悔过自新,那还是你自己向主子亲自交等吧等会儿主子过来,你最好认罪求饶,否则一定会让汝等宵小之人生不如死、死无全尸
    罗管家心中窃喜,认为还是自己算盘没有打错,只要死不认账,那就有惊无险,所以他立即起身,哆嗦着就要转身而逃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一个沉闷的声音一响,不知是什么东西一下子就压在了罗管家的左脚之上,让他痛彻心扉、惨叫连连——由于脚被压得死死的,他自然也就无法再逃了
    所以嘛,这就是当初深夜之中,为什么会响起惊动众人的惨叫之声。而当他惨叫之后,连吓带疼地昏厥过去时,李隆基却带着随从循声而来。
    一盆冷水浇过,等罗管家从昏厥中清醒过来时,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看来是东窗事发、大势已去,只有老老实实地交待求饶,才有可能有条活路可走。
    李隆基听那罗管家如此这般的讲了一番,自然是对那个韦后恨之入骨至于这个罗管家么,他也只不过是各为其主罢了,说白了就是一个被人利用的小棋子而已。
    如果此时一怒之下将它活活杖毙,或者是让他死于乱刀之下,反而是打草惊蛇,引来韦后的更大猜忌
    这样的话,气倒是出了不假,但是,危险反而更加。自古以来就是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成大事者,必须有博大胸怀、容人之量,不能意气用事。
    所以李隆基稍一思索,便是计上心来。他不但没有暴喝怒问罗管家,反而是表现得十分痛惜似的对罗管家说,罗管家啊,自从你到王府以来,本王可曾亏待过你么?你如此行事,就不怕惹来天怒人怨、鬼神不容么?就不怕招来报应、永堕地狱么
    那个罗管家,除了理亏之外,最怕鬼神报应、沉沦地狱。因为他之所以暴露身份,就是鬼神使然——更何况眼前的这位主子,随时可以让自己乱刃分尸呢?
    所以罗管家顾不上脚上的疼痛,一个劲儿地频频磕头求饶、痛哭流涕,请求李隆基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并且为了表示诚意,罗管家还特意向李隆基透露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韦后不但与武三思关系过密,而且和那安乐公主更是野心勃勃,并不像表面那样,只是倚仗皇帝的宠信,扶植外戚、作威作福,而是暗藏更大的野心
    更大的野心?她现在已是贵为皇后、母仪天下,再有野心、当欲何为啊?难道她还想像李隆基的皇祖母那样,自己君临天下、成为女皇么?
    如此看来,李隆基更要迅速扶植羽翼、强大自己,随时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而且更加不能引起韦后的注意才是保身之道。
    而眼前的这个罗管家,自然是不能轻易杀掉了
    所以李隆基恩威并施,不但没有斩杀罗管家,反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罗管家弃暗投明、归附于他
    功高莫过救主,厚赏不如免死。那个罗管家,吃住在王府,身居管家之位,却干着韦后交给他的任务,如此大罪,李隆基竟然力排众议,不但没有将他处死,反而仍然重用,给了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罗管家自然是感激涕零、愿以死报。
    所以,那个罗管家后来就暗中投降于李隆基,表面上仍然不断将有关李隆基的假情报密呈韦后,其实是在麻痹于她,让韦后放松了对李隆基的监控重视,以为他就是一个吃喝玩乐、爱好丝竹的纨绔而已。
    这样一来,倒给李隆基提了个醒,并且抓紧时间、悄无声息地进行的实力的积蓄。随时准备对韦后一党发动致命一击
    不久以后,当韦后联合安乐公主药鸩皇上、企图大权独揽时,李隆基非常果断地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兵变,率领御林军直冲皇宫禁地,将韦后一党赶尽杀绝、斩草除根,不但报了以前的一箭之仇,而且拥立其父登基,以此为功封为太子、进入东宫
    而这一切,虽然与李隆基的大智大勇有关,但也多亏那个罗管家的倒戈一击,不但让他蒙蔽了韦后的注意力,给了他一个积极准备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李隆基认清了韦后的真实面目,在最关键的时候,不像其他王室功勋一样裹足不前、心存幻想,缩手缩脚、犹豫不决,而是果断地发动对韦后一党的致命一击,为他登基称帝、开创盛世,打好了基础、拉开了帷幕
    如果说这一切多亏了罗管家的帮助,还不如说是托了那尊万骨兽的庇护。
    因为如果不是它暗中发现罗管家的秘密,并且让罗管家现出原形的话,根本是极有可能没有后来的一切——要么是李隆基早在韦后面前折翼,要么是当韦后大权独揽时,李隆基和其他皇子一样无甚作为
    故而从那以后,李隆基就更加坚信三天和尚的话了。不但在内心深处相信自己负有天命、终将君临天下,而且对那尊能够让他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的万骨兽信奉万分。可以说是奉若神明、膜拜不断,四时供奉、天天上香
    后来李隆基入主东宫,那尊万骨兽就随他进入东宫;李隆基登基称帝,那尊万骨兽就随他进入后宫
    以至于李隆基称帝后雄心勃勃,认为自己天命所归、当为一代雄主,继而开创了显赫一时的开元盛世
    那尊万骨兽,从李隆基将它运回潞州王府,一直到他驾崩之前,从来没有受到过冷落
    刘老大讲到这里,就连一向不爱说长道短的狗蛋兄弟,也忍不住说道:“刘老大啊,你这纯粹是文不对题呀刚开始你说的是,那尊万骨兽非常有灵性,而且十分厉害,当年安史之乱时,它曾经显灵护主可是兄弟我听到现在,连安史之乱的边儿都没有沾啊”
    “对啊对啊说的是给我们讲安史之乱,它显灵护主的奇闻,怎么扯的离题万里、驴唇不对马嘴的”小李兄弟也说,“这和安史之乱有鸟的关系啊刘老大”
    其他弟兄们也是议论纷纷,表示刘老大一向讲得不错,这次总不会是喝晕了吧
    “呵呵,刘某我一没有喝晕,二没有跑题”刘老大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如果没有这事儿作铺垫,李隆基会把那尊从死人堆里弄出来的东西奉若神明吗?等到安史之乱、国都将失之时,皇宫之内无数奇物异珍都放弃不要了,他会带上那尊重达千斤的万骨兽吗?如果他李隆基干脆拍拍屁股一路望风而逃,把那万骨兽留在了皇宫之内送于安禄山,它还怎么会显灵救主呢”
    刘老大一连串的问话将我们问得是哑口无言——确实诚如刘老大说的,若是没有上面所讲的事,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绝对不会舍弃那么多宝物,偏偏带上一尊重达千斤的万骨兽上路而逃
    要是李隆基弃宫而逃时没有带上万骨兽的话,自然也就不会有安史之乱时,它显灵救主的奇闻了
【第三百五十六章】灵物之谜(19)
    刘老大说的没错,若是没有李隆基称帝前的那些奇遇,他李隆基断不会将一尊从死人堆里nòng出来的东西始终供奉在宫,并且在安史之luàn中仓皇出逃离开都城长安时,抛下了那么多东西不带,偏偏带上那个重达千斤的万骨兽。
    只是,就算按那个三天和尚所说的,万骨兽乃是无数白骨所化、诡异通灵,但它毕竟只不过是一尊奇物而已,如何能在兵荒马luàn之中显灵护主呢?
    所以弟兄们听刘老大讲了段李隆基称帝前的奇遇之后,就开始催促他讲讲那尊万骨兽在安史之luàn中,如何显灵救主的事儿。
    刘老大chōu了几口烟提提神儿,再次给大家讲了起来
    话说那李隆基果然是一代雄主,他登基称帝以后,任用贤能、励jīng图治,开创了流芳千古的“开元盛世”,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过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
    不过,世事从来就是盛极而衰、月满则亏。后来由于李隆基沉湎于歌功颂德、丝竹酒sè,慢慢地开始走起了下坡路。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有果必有因,加上多年以来积蓄的各种弊病矛盾,盛世当中隐藏的火山终于在大唐天宝十四年爆发了。
    得知安禄山举兵造反,李隆基当然是震怒异常、立即调派重兵前往镇压,但形势急转直下,叛军步步紧bī。潼关被破以后,都城长安岌岌可危。迫于无奈,李隆基也只能舍弃祖宗所留的都城,由龙武大将军孙玄礼带兵护卫、离宫而逃。
    虽然此举甚是仓促,很多东西都不得不舍掉了,而那尊重达千斤的万骨兽,尽管随从等人嫌其太重不易携带,劝李隆基暂安宫内,等待他日返宫再拜,但由于李隆基坚持一块带走,随从等人也只好将万骨兽装车同行。
    晚年的李隆基虽然忧愤jiāo加,但他仍然相信天命不移,那尊万骨兽一定会像往常那样,暗中庇护他渡过难关、重返帝都。
    可惜的是,当时的太子李亨,在历经李林甫与杨国忠多年的压制之下,数次曾差点儿就被废掉太子的身份,所以他非常渴望能够早日登基称帝。而此次离京西逃,护驾的主力就是李亨的亲兵。再加上那个龙武大将军陈玄礼,亦对太子表示效忠,所以一路之上,太子李亨都在权衡着如何下尽管他并不愿意效法祖上的玄武mén兵变。
    然而,那个杨国忠却是不识时务,仰仗着妹妹杨yù环的受宠,一路之上仍然不知收敛一二。这就使那太子与陈玄礼不得不痛下决心,决定bī迫玄宗李隆基让位于他。
    当大军行至马嵬坡时,陈玄礼按照太子李亨的授意,暗中指使禁军亲信进行哗变,不但诛杀了杨国忠父子,而且围绕在李隆基的住处喧闹不散。
    李隆基见状,立即亲自出面,喝令禁军各自归营。只可惜正如古话所说的一样,虎落平川被犬欺,平时金口yù言、无人敢逆的唐玄宗李隆基,这个时候他周围的禁军,皆是太子李亨与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亲信,纵使他龙颜震怒,亦是毫无效果。
    当时,陈玄礼谒见李隆基,说那大军不发、不听号令,皆是担心他们除掉了杨国忠,而杨贵妃仍在皇上左右,甚为不安,想要皇上下令,处死杨贵妃。
    虽然在表面看来,此番说辞合情合理,但陈玄礼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因为他深知李隆基对杨贵妃极为宠爱痴mí,把她视为自己的心肝眼珠一般,绝对不会答应于他
    果然不出李亨与陈玄礼所料,李隆基听说要处死杨贵妃,立即是勃然大怒、喝斥不已,说什么也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
    这样的结果,也正是李亨他们所需要看到的。只要李隆基不处死杨贵妃,他们二人就可以此为借口,暗中纵容禁军继续围而不散、叫嚷不止,进而bī迫李隆基退位让贤!
    就在太子与陈玄礼暗中心喜,认为计可得逞的时候,没有想到一向谨小慎微的高力士,竟然大踏步闯到李隆基面前,语调变腔地劝勉李隆基,说是陈玄礼他们醉翁之意不在酒,今天最好答应他们的要求,让他们找不到借口,否则将有意想不到的灾难
    那高力士原本是太监,说话一向温言软语、小心谨慎,怎么今天的他突然声若洪钟、见识非凡了呢?
    正当李隆基惊疑之际,就看到高力士一言说完,便昏倒在地上。等他清醒过来以后,竟然对他所说的话毫不知情。
    李隆基大惊失sè,知道刚才肯定是有什么神灵附体,借助于高力士的身体在向他透lù秘情。
    思忖片刻,李隆基知道大势已去、由不得他,故而木然地挥了挥手,下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以求自保
    陈玄礼亲自验尸,看到李隆基果然忍痛割爱,缢死了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