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千渣百态-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穿来之前,林俐在淘/宝上给自己淘了几件适合这个时空穿的衣服,她不可能穿着21世纪的衣服过来;去超市买了很多散装糖,没敢买成袋装的,怕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露出破绽。就是散装糖,回家后,也被她从简易包装袋里请出来,装进了她事先准备好的洋铁盒里。
  去古玩城淘了一些伪满时期的纸币和硬币。去金店买了一个金戒指,一条金项链,和两根小金条。金子在哪个年代都是硬通货,她在古玩城买的钱花没了,可以把这些东西卖了,当了换钱花。如果刘永泰家过得不好,她可以把这些东西留给他们度过难关。
  除了这些,她还买了一些零七八碎的东西。最后,她在淘宝上买了个仿古牛皮箱,把买来的这些东西全部装了进去。
  然后,她拎着箱子来了。
  不知现在距离她当初的离去过了几年?林俐在街头四下踅摸,看见了一个报摊。来到报摊前,她随手拿起了一份报纸,报纸是《盛京时报》,头版报头下面写着“康德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林俐记得自己第一次穿到这个故事里,是康德三年,也就是1933年,现在是康德六年,也就是公历1939年。
  提着沉甸甸的皮箱,按着头脑中的记忆,林俐一步步向刘永泰家所在的方位走去。十几分钟后,她停在了永泰客栈门口。
  双手提着皮箱,林俐仰头望着永泰客栈的黑底金字大匾,一时百感交集。
  时光过去了三年,但是永泰客栈的门脸和她离去时,并无太大变化,招牌还是那块招牌,幌子还是那个幌子,门框子两边还是她离去前的那副对联“酒香菜香饭也香,开门笑脸迎四方”,横批“和气生财”,挂在招牌下面。
  客栈的大门开着,里面的伙计眼尖,见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女子,提着个洋式皮箱站在客栈门口,连忙带笑地迎了出来,“大姐,吃饭呐?还是住店呐?咱家客房又大又干净,饭菜又好吃又实惠。您可义宁镇打听打听去,顶数咱家买卖最公道,回头客儿老多了。”
  说话间,几名酒足饭饱的男人从客栈里走了出来,伙计带笑地跟那几人打招呼,“吃好了?”
  “啊,吃好了,馅饼真不错。”一个四十出头的男人腼着个肚子,一边拿牙签剔牙,一边回答伙计。回答的时候,还打了个饱嗝。
  “下次再来啊!”伙计满脸堆笑,对男人的背影扬声说。
  伙计招呼那男人时,林俐提着箱子走进了店中。
  店里的摆设和她离去时几乎一模一样,客人用餐的桌子,还是当初的老榆木桌子,与桌子配套长条板凳,和桌子的材质一模一样,也是老榆木的。老榆木的家具优点太多了,最明显的有两个,一个是结实,抗用。一个是遮灰,干净也是这个样儿,埋汰也是这个样儿,看不出分别来。所以,过去开二荤铺,开饭店的店家,都乐意用老榆木的桌椅。
  “您是——?”伙计见林俐进了店,不知林俐是要住店,还是要吃饭。
  林俐和气微笑,“你们掌柜的是不是叫刘永泰?”
  一愣之下,伙计眨了下眼,“啊,对,您找我们掌柜的?”
  林俐保持微笑不变,“对,我找他,我是他家亲戚。”
  “呦!”伙计有点吃惊地上下打量了林俐两眼。暗想,看这位小姐的衣着,这通身的气派,一瞅就是大地方来的。自己在店里干了好几年了,除了刘掌柜的哥嫂,还从来没见刘掌柜家来亲戚。这是打哪儿冒出来的洋亲戚?
  “您是?”
  “我是你们老板娘的妹妹,远房表妹。”
  确认自己可以来探望刘永泰后,只要是不执行任务,林俐就琢磨再见到刘永泰时,要怎么跟刘永泰介绍自己。想来想去,也没能想出合适的托词来。
  有一天,她的脑中灵感一闪,决定再见到刘永泰时,就对刘永泰说,自己是韩桂英的远房表妹。
  远房亲戚,尤其是远方的远房亲戚,一般较少走动,有的甚至一生也未必能见上一次面。如是不是手拿要饭碗找上门去,基本上被拜访的一方,是不会把来访者往外推的。
  “哦,原来是我们老板娘的亲戚呀,您稍等,我这就给您叫去。”别看义宁镇人流量大,街面上的大姑娘小媳妇不少,但是林俐这个款式的,却少见。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穿的,跟眼前这位根本没法比,气质也不行,伙计对和和气气的林俐很有好感。
  伙计进厨房的时候,刘永泰正扎个蓝布围裙和另一名厨师备料。再有一个多小时就到晌午了,每天晌午是一天之中最忙的时候,也是客栈生意最好的时候。
  听伙计说外面来个年轻女子,自称亡妻的远房表妹,刘永泰把菜刀按在一块生猪肉上,忘了往下切。
  “远房表妹?”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从来没听妻子说过还有远房表妹,“你问她姓啥没?”
  伙计摇头,“没有。我看她穿得挺好的,那衣裳,一般人买不起,人瞅着也像文化人。”伙计的脑子里没有“气质”一词,在他所掌握的形容词里,“瞅着像文化人”等意于“有气质”。
  闻听此言,刘永泰眨了眨眼。文化人?自己和妻子都是非文化人,打哪儿冒出来个文化人亲戚?
  伙计看出了刘永泰的困惑,察言观色地问,“掌柜的……你是见还是不见呐?你要是不想见,我就找个借口把她打发了。”
  在另一个菜墩子后改刀的范厨子,一边拿菜刀把大棒骨上的肉往下剔,一边忙里偷闲地瞅了刘永泰一眼,“不就是个女的吗?见见呗,还能把你吃了咋的?”
  永泰客栈开业的第二年,范厨师来到客栈打工。和刘永泰这么些年处下来,他跟刘永泰早就不习外了。刘永泰跟他也不摆东家架子,俩人挺对脾气,在厨房里互相配合,互相切磋。这么说吧,论感情,刘永泰跟范厨师的感情,比跟自己的亲哥深。
  刘永泰一叭嗒嘴,觉得范厨师言之有理。一个年轻女子,而且据伙计形容还是个读书人的模样,能把他个大老爷们儿咋的?出去看看!
  想到这儿,刘永泰放下菜刀,双手背到身后解开围裙,放到台子上,抻了抻衣襟,整了整领口,跺了跺脚,咽了口唾沫,又清了清嗓子,然后跟着伙计从后厨来到了客人吃饭的地方。
  伙计走在刘永泰的前面,挑开后厨蓝花布帘子的一刹那,刘永泰的视线越过伙计的肩膀,看到了坐在厅面上的林俐。厅面里,除了林俐,还有几个客人在吃饭,但刘永泰一眼就认出了林俐。
  因为,厅面里,只有林俐一人符合伙计的描述:女的,穿得挺好,瞅着像文化人。另外几名女客里,有两个女客穿得很不错。不过,这对明显是母女的食客,论岁数,论气质,均不符合“表妹”的身份,瞅着也不像“文化人。”
  伙计用手一指林俐,嘴向刘永泰的耳朵贴去,“掌柜的,就那个。”他小声说。
  伙计吐出的气流吹进刘永泰的耳朵里,把刘永泰痒痒得一歪脖子。说实话,他的心里有点儿没底。心里没底,脸上,他却是努力装出个淡定模样。
  “嗯,”刘永泰“沉稳”一点头,越过伙计,向林俐走去。
  

☆、第二章

  
  林俐静静地看着刘永泰向自己走来。
  他还是老样子,没怎么变,林俐的脑中,浮现出刘永泰在蒙蒙亮的天光里,和她,和柱子,英子告别的景象。那天早上,她左手拉着柱子,右手拽着英子,把刘永泰送出家门,去省城看麒麟童和孟小冬的演出。她记得很清楚,临走前,刘永泰许诺,要给柱子买小人书,给英子买糖豆,给她买东洋的雪花膏。不知道最终买没买?
  刘永泰越走越近,林俐从长条板凳上站了起来,双手搭在餐桌的桌面上,大方微笑。
  刘永泰没想到对方会对自己笑,不过对方既然向自己示好了,自己也不能当作没看见,那多不礼貌。于是,他也露出点不太大的笑模样,算是回应。微笑之间,人已走到林俐近前,“你是?”
  林俐向刘永泰伸出一手,从从容容地自我介绍,“我叫林俐,韩桂英是我表姐。我妈是韩桂英的三姨,我姥爷跟韩桂英的姥爷是亲兄弟。”
  刘永泰盯着林俐的嘴有点儿傻眼,乍一听,眼前的女子的确跟柱子他妈是有亲戚关系。可是这关系论得对不对?远不远?他有点儿捋不明白。而且……望着林俐伸过来的手,刘永泰不知如何是好。
  他知道,这是新式礼节。初次见面,久别重逢,吃完饭分手,都能用上。他在自己的客栈里就时常看见这样的情景。不过,这种握手礼,多是发生在男人与男人之间,他还没见过哪个男的跟女的行这种礼节。
  望着眼皮子底下这只细白的手,刘永泰下意识地把两只手贴在裤子上蹭了蹭。有些慌乱地眨了眨眼,他意意思思地抬起右手,轻轻握住林俐的手,摇了一下。一下之后,触电一般,他立刻把手缩了回去。同时心想,手真细,跟英子她妈不一样,一看在家就不咋干活。
  “坐,坐。”刘永泰抬手示意林俐落座,然后,他自己横挪一步,挪进林俐对面的条凳里,眼瞅着林俐往下坐,他才跟着林俐一起坐了下来。
  “我刚才有点儿没听明白,你是——”刘永泰想把眼前这位陌生女子和亡妻的关系再捋捋。
  林俐很有耐心地又扒了一遍瞎,而且扒得字正腔圆,毫不含混,“我姥爷和桂英姐的姥爷是亲哥俩,我姥爷是哥哥,桂英姐的姥爷是弟弟。我姥爷有三个女儿,我妈排行老三,桂英姐得管我妈叫三姨,我得管桂英姐叫表姐。”
  刘永泰认真地听着,一边听,一边在脑子里飞快地组建人物关系图,待林俐扒完了,他的人关系图也构建起来了。“哦——”拉着长声,他了悟地点了点头,这回听明白了。
  不过,妻子活着的时候,从来没跟他讲起过这些。
  兴许桂英觉着不重要吧,刘永泰如此解释。
  可是,他和韩桂英成婚这么些年,除了亲小舅子韩殿举,从没见任何表亲登门,也没收到过任何来自远方的书信。怎么妻子死了,反倒有表亲登门了,她是如何知道自己家地址的?
  “姐夫姓刘吧?”林俐不给刘永泰细琢磨的时间。
  刘永泰盯着林俐,愣愣一眨眼,“啊?啊,对,你咋知道的呢?”
  林俐继续编,“桂英姐前几年给我家去了一封信,说自己嫁了个好男人,姓刘,还说姐夫在义宁开了家客栈,买卖挺好的。”
  “啊——”刘永泰点了点头,点头的同时努力回忆,不记得亡妻在世时给谁写过信。自己识字,婚后,也教过原本目不识丁的亡妻认过几个字。可是亡妻认得的这几个字,足不足以让她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在他的记忆里,根本没有亡妻动笔写信的画面。
  背着我写的?刘永泰有些犯嘀咕。
  “姐夫,我姐呢?我想见见我姐?我姥爷和我姐的姥爷原来都是山东人,兄弟俩闯关东来了东北。后来,我姥爷想家,又回了山东。我七岁的时候,我姥爷带我来义宁串过亲戚,我跟我姐玩儿得可好了。这么些年,我一直想要再来东北看看我姐。这回,总算是如愿以偿了。”林俐装作不知道韩桂英已经身故。
  闻听这位浑身散发着浓郁文化人气息的表妹提及亡妻,刘永泰心里一酸,鼻子跟着也有些发酸,他刚想跟林俐说韩桂英已经去世了,几个食客络绎地走进店来。扭头瞅了眼柜台后面大酱色的木头小挂钟,刘永泰一抽鼻子,站了起来,“走吧,先回家,回家再说。快到饭点儿了,这儿闹哄哄的,不是说话的地方。这你的箱子呀?”他一指林俐放在脚边的牛皮箱子。
  “啊,是我的。”林俐跟着站起来。
  “走吧。”刘永泰一伸胳膊拎起皮箱,先行一步,向店后走去。离去前,他跟伙计交待,“你跟范师傅说一声,就说我家亲戚来了,今天中午我可能不上前边来了,让他多受点儿累。”
  “好嘞!”
  刘家是座三进的跨院,前两进是买卖,最后一进,是刘永泰一家三口的私宅。
  林俐跟着刘永泰来到了,或者也可以说,回到了刘家的小院儿。柱子已经上了小学,英子还差一年。林俐跟刘永泰进院儿的时候,英子正在院里一下下地踢沙包。
  英子的沙包不像一般的沙包,是个单独的小口袋。她的沙包一角缝了根细布条,英子把细布条攥在手里,一下下地踢着,眼睛随着沙包走,翻上落下,翻上落下。
  “英子。”刘永泰叫了英子一声。
  英子踢得太专注了,没注意到有人进院,直到刘永泰出声叫她,她才忙里偷闲地向声源瞄了一眼。一瞄之下,英子住了脚。爸爸的身边,跟着一个陌生的阿姨。
  眨巴着黑眼睛无声地望着林俐,英子心里有些难过,又有些害怕。妈妈死了两年了,从去年开始,就有胖胖的中年女人领着和妈妈年纪差不多的女人来她家。
  她和哥哥不明白怎么回事,偷偷去问帮工刘奶奶。刘奶奶小声告诉他们,“这是媒人给你爸说亲呢。”哥哥问刘奶奶,“什么是说亲?”刘奶奶说:“就是你爸要给你们找后妈了。”
  得知真相,哥哥噔噔噔地跑到爸爸跟前,她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哥哥身后。“我不要后妈!”哥哥用手一指坐在爸爸对面的年轻女人,大声对爸爸说。
  从那以后,再没有媒人登过她家的门,也没有陌生女人来过她家。今天猛地见了林俐,英子的心头掠过一丝惊恐,爸爸又要给她和哥哥找后妈了吗?
  “英子,这是…你姨。快,叫姨。”
  英子眨巴着眼睛,怯怯地看着林俐,没有出声。
  “这孩子,”刘永泰抱歉对林俐一笑,“认生。”他知道,女儿不是认生,而是怕这位所谓的姨,并不真是姨。
  林俐不知道刘永泰相亲的事,只道英子是认生。眼望着这个曾经叫过自己妈妈的小姑娘,林俐紧走几步,走到英子面前,蹲了下/身。英子下意识地向后退了一步,小嘴抿得紧紧的,小手紧紧攥着沙包的绳子。仿佛如此,便能抵消些心中的怯意。
  双手轻轻握住英子的两只小胳膊,林俐平视着英子,轻柔微笑,“英子,我是你妈妈的表妹。我从外地来,上你家串门来了,我是你表姨。”
  林俐说话时,英子细细打量着林俐,觉得林俐的面相很可亲,说话声音也很可亲。心头的恐惧消散了大半,“姨。”她弱弱地叫了声林俐。
  “哎。”林俐笑着轻应,抬起手,摸了摸英子的发顶。
  “进屋吧,屋里暖和。”刘永泰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推开了堂屋的门。已过中秋,凉意渐深,已经不适合长时间呆在室外。
  起身之前,林俐问英子,“跟不跟姨一块儿进去?”
  英子没说话,但是轻轻一点头。林俐笑了,站起身,牵起英子的小手,跟在刘永泰身后走进房中。
  英子偷偷地去看林俐的手,姨的手很白,又细又白。她又看了看自己的手,有些黑,有些脏。看完手,英子仰起脸,去看林俐的脸。姨的脸也很白,小女孩忽然有些自卑。
  进了屋,刘永泰把林俐的箱子往墙边一靠,自己坐在八仙桌的一边,让林俐坐在八仙桌的另一边。英子像只温顺的小猫,偎在林俐身边。
  “英子,去找刘奶奶玩儿去,爸跟姨说点儿正事儿。”刘永泰不想当着孩子的面,提孩子母亲过世的事,怕孩子伤心。
  英子很懂事,每回一听爸爸说这话,就知道爸爸要跟客人说很严肃的话题。有些遗憾地站直了小身子,她有些落寞,又无比听话地向房外走去。
  “等等。”林俐出声叫住了她。英子回头,不知所措地看看林俐,又看看爸爸。刘永泰也不明白怎么回事。
  林俐站起身,几步走到皮箱前,提起皮箱走回到八仙桌前。把皮箱放到八仙桌上,林俐一按皮箱上的两个弹簧锁,“砰”的一声,两只弹簧锁同时向上翻去,唬得英子和刘永泰一眨眼。
  英子个矮,看不见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刘永泰能看见,就见林俐翻开最上面的几层衣服,从箱子下掏出了一个很大的洋铁盒子。刘永泰和英子一致认为该洋铁盒子很漂亮。
  怎么个漂亮法呢?父女俩形容不上来,反正就是可好看,可好看了。
  把洋铁盒子顶在胸前,林俐顺着洋铁盒子的接缝处,一点点启开了盒子。弯下腰,林俐把掀了盖的洋铁盒子递到英子面前。
  盒子里装了满满一下子糖块,各式各样的,包着闪闪放光的糖纸,长条的,方块的,圆圆的。英子不由自主地吸了下鼻子,一股浓浓的奶香,混合着水果的香气,钻了她一鼻子。
  林俐柔声对英子说:“英子,这些糖是姨给你买的,拿去吃吧。一次别吃太多,要不,牙里该长虫子了。给,拿着。”扣上盒盖,她把糖盒往英子怀里一塞。
  英子连忙把小手背到身后,同时向后倒退了一步。她很想要这些糖——这些糖不用吃,光是闻,就已经把她的馋虫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