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择天记-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间,他因为话里那四个字沉默了下来,看着陈长生说道:“是啊,你现在已经是首榜首名了……我承认,最开始的时候真的没有办法看好你,哪怕你和苟寒食最后一起走进洗尘楼,我依然不认为你真能拿到大朝试的首榜首名,没想到你最后却真的做到了。”
  他伸出右手,落在陈长生的肩上,微微用力,说道:“了不起。”藏书馆里一片安静,轩辕破没有说话,看着陈长生的眼神,却在说着一样的话。
  “辛苦你了。”
  陈长生看着唐三十六认真说道,转头望向轩辕破说道:“辛苦大家了。”
  这个大家包括轩辕破,包括金玉律,自然也少不了落落。没有这些人,他就算再如何努力,又如何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
  ……
  ……
  离开藏书馆,回到小楼——唐三十六和轩辕破应该在喝米酒,陈长生躺在木桶里,一边享受着热水的滚烫,一面想着那边的热闹。
  落落和她的族人搬离百草园后,这扇新修的木门很长时间都没有再开启过,他把洗澡用的木桶重新搬了回来。
  无论初春还是寒冬落雪,在露天的环境下泡澡,总是很美的享受,也是他在西宁镇旧庙外的温泉里养成的生活习惯。
  他双手搁在桶沿,视线越过小楼的小楼顶,落在夜穹上,看着那片浩瀚的星海,感知着那颗遥远的小红星,觉得非常宁静愉悦。
  天上有无数颗星星,知道其中有一颗完全地、平静地、沉默而肯定地属于自己,和自己是唯一的彼此,这让他感觉很好。
  在绝望的深渊里沉默地前行,没有同伴,没有手杖,看不到阳光,却不曾停下脚步,终于走出迷雾,看到了希望,这让他感觉更好。
  在星光下,陈长生犹有稚意的脸上,露出真挚的微笑。
  同样在星光下,在国教学院院墙的那边,在树林的梢头,在皇城的深处,有座孤远清旷的楼阁,仿佛离世而存,正是凌烟阁。
  看着遥远的凌烟阁,陈长生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回复平静,在心里默默说道,马上就要见到你了,希望能够相见愉快。
  至此时,洗尘楼里那数场秋意背后隐藏的意味,国教新旧两派势力的对峙与国教学完的关系,苍老的主教大人究竟在想什么,对于他来说,都变成了非常不重要的事情,他不再考虑那些,甚至没有再想那些事。
  生死之外皆是寻常事,或者小事。
  第二天清晨,陈长生依然五时准点醒来,按照既定的生活规律作息,起床后不顾宿醉的唐三十六连呼头疼,也不理轩辕破鼾声如雷,把两个人从床上拖起来拉到餐桌上,从锅里盛出小米粥和咸菜,搁到两人身前的碗里。
  唐三十六和轩辕破昨夜饮乐之后,此时很是困顿不堪,然则闻到咸菜的香味,看着澄黄的小米粥,食欲忽然回来了,埋首呼噜噜地吃着。
  没多时,金玉律走了进来。
  陈长生三人有些吃惊,要知道这几个月里,金长史向来自己在门房处吃香的喝辣地,极少参加国教学院的三餐。
  “不要误会,我对没肉的吃食依然不感兴趣。”
  金玉律笑呵呵说道。轩辕破闻言连连点头,同为妖族,他对长史大人这句话极有同感,只是对着陈长生敢怒而不敢言。
  陈长生起身,盛了碗小米粥送到金玉律手里,问道:“出什么事了?”
  金玉律把手里的一叠东西递给他,端起小米粥一气饮尽,然后说道:“打清早开始,就没消停过,你自己看看该怎么处理。”
  说完这句话,他转身向院门处走去。
  陈长生接过那叠东西,随意翻了翻,看着上面那些字迹与人名,神情变得有些凝重,接着又生出很多疑惑不解。
  那厚厚一叠全部是名帖和礼单——有陈留王送来的礼单,有教枢处几位红衣教士的礼物,辛教士甚至私人送了份厚重的礼物过来,有数位朝中大臣送来了名帖,其中一份名帖竟然是薛醒川的,当陈长生翻到最下面的时候,甚至还看到了除了教枢处之外其余几座圣堂的礼单!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陈长生很是不解,唐三十六在看过那叠名帖与礼单后,也觉得很不可思议。三人走到院门处,想要请教一下金玉律,却只见院门处人声鼎沸,无数工匠不停忙碌,不过短短一夜时间,一座玉石为质的院门,便已经初见雏形,不由无语。
  陈长生拿到大朝试的首榜首名,远不足以带来这些变化,一夜之间,京都对国教学院的态度便截然不同,必然有些问题。
  想不明白,便不再去想,陈长生三人没有离开国教学院,像以往一样,坐在藏书馆里读书修行,讨论回顾了一番大朝试里的细节。
  ——尤其是最后与苟寒食对战的细节。
  如何通幽?陈长生不知所以然,但还是想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唐三十六和轩辕破,希望为他们将来破境入通幽提供一些帮助。
  除此之外,这一天的生活没有任何特殊,只是陈长生偶尔会望向院门或者池塘那边安静的院墙,以为下一刻折袖会出现,但始终没有。
  一天过去,再过一夜,便到了大朝试正式放榜的时候。
  大朝试放榜不在离宫,而是在大明宫前的广场上,今日碧空万里无云,阳光不停洒落,将初春的寒意尽数驱数,气温就如场间的气氛一般热烈。
  外围卖板凳与瓜子茶水的摊贩,自然还是最忙碌的人,维持秩序的军士与衙役,依然还是最辛苦的人,只有嗑着瓜子,不时还与相熟的军士聊两句的民众是最幸福的人,能看热闹而不用操心什么,当然是幸福的事。
  大明宫前人山人海,成千上万的京都民众和自外郡赶来的游客们,黑压压的到处都是,脸上写满了兴奋的神情。
  一名穿着朱红色朝服的礼官,站在广场北面的石阶上,手里捧着一卷帛书,高声宣读着今年大朝试三甲的名单。
  在他的身前身后,共有十六位黑衣力士,拿着响鞭随侍。每当这名礼官报出一个名字,十六位力士便会整齐划一地挥动皮鞭,让脆亮的破空声响彻整座广场,压倒人群的议论声,趁着那片刻的安静,石阶上方廊后的宫廷乐师会演奏一段乐曲,以为庆贺。
  很简单甚至有些单调的程序,但因为大朝试的特殊地位以及场间气氛使然而显得特别热闹,宣榜一人后是鞭声,鞭声之后是乐声,最终响彻大明宫前广场的,依然还是如雷般的喝彩声。
  礼官报一人名,便有喝彩声冲天而起,在殿侧待着的考生,整理衣衫,依足礼数,来到殿前,接受民众的祝贺与大周朝廷的嘉奖。
  大朝试共取四十三人,那些考生依次来到殿前,神情各异,大部分考生喜不自胜,有的考生神情傲然,一脸的理所当然的,有的考生平静如常,有的考生紧张不安,有的考生则显得有些落寞,对自己的名次大为不满。
  苏墨虞虽然在对战里早早便被折袖淘汰,但他的文试成绩非常好,最后是险之又险地进入了大朝试三甲,极幸运地排在了三甲的榜尾,对此他有些感慨,但没有表现出什么,很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
  像他这样声名在外的考生,绝大多数都进入了三甲,很少有意外发生,除了折袖文试没有成绩,所以未入三甲。随着那名红衣礼官不停唱名,人们陆续听到了槐院三名少年书生的名字,摘星学院有三人,圣女峰有两人,天道院有一人,宗祀所有两人,离山剑宗那三名少年强者自然在内。
  民众们听着算着,发现今年如同前几年一样,还是南人占着上风,喝彩的声音渐渐变得有气无力起来,却也愈发期待首榜的颁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是因为唐三十六太受京都女子欢迎的缘故,礼官报出他名字的时候,大明宫前的喝彩声竟最是响亮。
  终于到了大朝试首榜颁布的时刻,虽然座次早已排定,人们依然翘首期待,显得特别兴奋,议论声也渐渐大了起来。
  今年大朝试首榜第三名是槐院书生钟会。钟会是著名的少年天才,在青云榜上排第九位,但按道理来说,他要进入首榜,应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是此次大朝试,落落的成绩不计入排名,天海胜雪提前退赛,梁半湖输给了自家小师弟七间,七间和关飞白却又先后输给了折袖,庄换羽又出乎意料地败了,综合文试成绩,他竟极幸运地进了首榜。
  钟会很清楚自己能够在大朝试里进入首榜,主要是运气的原因,脸上殊无喜色,但接过代表第三名的那柄绘金如意的时候,却不敢流露出丝毫不在意的情绪,因为进入首榜后,负责颁奖的人不再是那位礼官,而是真正的大人物——大周宰相大人宇文静。
  接着,苟寒食从殿旁走到了殿前,未满二十岁的他,一身朴素的布衣,神情平静从容,任由宰相大人替自己在腰上围好玉带,礼貌致谢,便退到一旁,只有在京都民众不吝惜地送上掌声与喝彩声时,才笑了笑。
  下一刻,大明宫前变得异常安静,那些执鞭力士的喘息声,甚至就连人群里衣衫的摩擦声,都显得有些刺耳。
  一名少年顺着石阶向殿前走去。
  无数视线落在他的身上。
  ……
  ……


第183章 低头,方能承其冠
  万众瞩目下,那少年沉默前行,看姿态似乎有些拘谨,但控制的不错,没有显得太紧张,脚步稳定,国教学院院服在风里轻摆,不如何光彩夺目,但很干净,就像他给人们的感觉一样。
  “这就是陈长生吗?”
  大明宫前广场上的人群里,响起很多议论声与问询声。
  陈长生早已是京都名人,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字,知道他的来历与那份婚约,今日却是很多人第一次看见他。
  直到此时,很多京都民众才对他有了真正的印象,发现他不是唐三十六那样的翩翩佳公子,更不是美少年,却给人一种可亲近的感觉。
  陈长生走上石阶,来到殿前,转身望向广场上的人海。
  在他的身边有方乌木案,案上搁着一个荆棘花环,阳光从云层的边缘漏下来,落在花环上,散射出淡淡的光线。
  荆棘花环里没有金也没有玉,看着很不起眼,但代表着修道路上的艰辛与荣耀,在国教传统里极有意义,亦是大朝试首榜首名的象征。
  大明宫前渐渐变得安静下来,人们等待着那一刻。
  站在殿前的考生与朝臣、主教们,看着站在最前方的陈长生的背影,情绪各异,有的欣慰,有的平静,有的嫉妒,有的冷漠。但无论是何种情绪,此时此刻他们只能等着陈长生收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负责为大朝试首榜三人授赏的宰相大人,不知何时已经退到了人群里,并不在殿前,那么谁来颁奖?
  便在这时,从天空里落到荆棘花环上的阳光,骤然散开,变成无数丝缕,在殿前凝成一团光,那是圣洁的白色的光团。
  大明宫前响起惊呼声。
  圣光渐敛,一道高大的身影缓缓出现。
  那是一位穿着神袍的老者,头戴神冕,手持法杖。
  圣乐齐奏,一道神圣庄严的气息,笼罩全场。
  惊呼声不停响起,然后极迅速地回复成寂静。
  无数人对着那位老人拜倒行礼,广场上人潮如浪,尽皆低伏。
  拜见教宗大人。
  ……
  ……
  近几年很少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教宗大人,居然亲自到场,这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震撼难言,这是为什么?
  陈长生不是国教学院的学生吗?国教学院不正是教宗大人当年亲手覆灭的吗?国教最近不正处于新旧两派对峙抗争的紧张时刻吗?
  出现在大明宫殿前的,除了教宗大人还有一位老人——教枢处主教大人梅里砂神情平静接过教宗大人递过来的法杖,退到一旁。
  教宗大人用双手从乌木案上取起荆棘花环,走到陈长生身前。
  陈长生这时候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下意识里向旁边的主教大人望去,主教大人笑着点了点头。
  教宗大人看着陈长生笑着说道:“你若不肯低头,谁能为你戴上桂冠?”
  这句话似乎只是在说明当前的情况,又似乎极有深意。只是陈长生哪里还有时间想这些事情,赶紧微微屈膝,把头低了下来。
  教宗大人把荆棘花环戴到他的头顶,又仔细地调整了一下方向,才觉得满意,说道:“我一直都觉得这根树枝不怎么好看,也不知道以前的人是怎么想的,不过戴在你头上,倒觉得很是精神,不错。”
  陈长生此时依然处于震惊的状态中,无法体会到教宗大人这句话里隐藏的意思,但至少听到了教宗大人对自己的表扬。
  不错?能被教宗大人评价不错的年轻人有几个?他只知道莫雨和陈留王曾经得到过这种评价,现在轮到自己了吗?
  “起来吧。”教宗大人说道。
  陈长生依言站起身来,下意识里抬起头摸了摸头顶的荆棘花环,凭着硬锐的触感确认这一切是真实的,这才稍微冷静了些。
  看着他的动作,教宗大人笑了起来。
  陈长生这时候才看清楚了教宗大人的脸。
  教宗是位老人,有一张苍老的脸。
  这张脸很寻常,最特殊的地方,便是他的眼窝极深,仿佛深渊,却不可怖,因为里面有碧海蓝天,还有阳光。
  教宗眼里的海洋在阳光的照耀下平静如镜,碧蓝无垠,不知其深几许,其阔几许,如果阳光敛没,飓风骤起,自然是惊涛骇浪,雷霆无限,但现在只有阳光,没有风雨,所以只有慈祥包容以及平和。
  陈长生第一次看见这样的目光,只是瞬间,便觉得身体变得暖洋洋的,下意识里,便想跃进那片温暖的海水里,或者畅游或者休憩。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他醒了过来。
  醒过来后,通过手指传来的荆刺花环的触感,他才知道,只过去了极短暂的片刻,自己连手都还没有放下来。
  如此庄严神圣广博的精神世界,真是令人赞叹敬畏。
  陈长生这时候才真正的清醒过来,意识到站在自己面前这位老人,是人类世界最巅峰的存在,已然进入神圣领域,是真正的圣人。
  他不知该如何反应,忽然间想起洗尘楼里那几场秋雨,虽然不知道教宗大人到底是因为什么才会帮助自己,但他毕竟接受了这份帮助。
  “谢谢您。”陈长生对着教宗大人认真行礼。
  教宗大人用怜爱的眼神看着他,伸手轻轻抚了抚他的头顶,说道:“可怜的孩子……好孩子……过些天来见我。”
  说完这句话,他示意陈长生转过身去。
  陈长生有些茫然,依言转身,面对着大明宫前成千上万的民众。
  教宗大人握住他的右手,缓缓举向天空。
  场间骤然安静,然后如雷般的喝彩声炸响,仿佛要把天空掀开。
  ……
  ……
  教宗大人离开了,主教大人也离开了。
  殿前的朝臣与红衣主教们纷纷来到陈长生的身边,看着他满是怜爱说着恭喜与提醒,又有人言若国教学院有什么问题,只管去找他,仿佛真是他的长辈,甚至就连宰相大人宇文静都过来与他说了三句话。
  昨日国教学院收了很多名帖与礼单,便是因为这些大人物们得知了大朝试里的某些细节,比如那几场秋雨——他们看不清楚局势,但要提前做些布置——今日教宗大人居然亲自到场,而且与陈长生表现的如此亲近,他们哪里还不明白,至少要明面上要示好一番。
  其余的考生自然没有陈长生这种待遇,他们在外面看着被大人物们围在中间的陈长生,有的人面露羡慕的神情,有的人则很同情,唐三十六对关飞白说道:“如果首榜首名就必须得这样,我宁肯不拿。”
  “我也宁肯不要……”关飞白说道,忽然醒过神来,说道:“不过,我们很熟吗?再说了,就凭你也能拿到首榜首名?”
  “都已经打完了,至于还这么势不两立,你难道不觉得我们这时候应该多同情一下陈长生那个可怜人?”
  唐三十六说是这么说,却没有上前替陈长生解围的意思,那些都是真正的大人物,他爷爷来还差不多,他的身份地位可差得远了。
  陈长生很不适应这种场面,尤其不适应这些大人物身上的熏香味道,但他心境保持的极好,礼数方面挑不出来任何问题。
  便在这时,殿前忽然安静下来,围在他身边的那些人们纷纷散开,让开一条道路,只见徐世绩从人群外走了过来。
  徐世绩是深受圣后娘娘信任的东御神将,加上有个好女儿,在朝中的地位向来不一般,但此时朝中同僚与那些主教大人给他让路,却不是基于这些原因,而是因为知道他与陈长生之间复杂的关系。
  这些大人物们先前像长辈一样与陈长生说着话,但真要说长辈,京都里也只有徐世绩夫妇能算他的长辈,最重要的是,那场婚约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人们很想知道徐世绩这时候和陈长生见面会说些什么,有很多人已经做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