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神道昌盛-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组成了整个阴司的运转。

神道力量极为特殊,哪怕是现在最低级的土地神。也可以在凡间的神龛中开辟出一方虚幻的空间,这些空间联系介于虚实之间,凡人之身难以触及,如果土地神愿意,倒是能够牵引鬼魂进入。

不过潘浩这个位面和手下的神祗开辟出来的空间又不尽相同,里面蕴含着独特的神道规则,是白莲真解拥有者独有的法则,潘浩虽然现在难以接触到这个境界,但是这些东西却都是真实存在,而且融入开辟的位面中。只要一天潘浩能够接触到法则的力量。便能够真正地成就神道道果。

“大量的愿力才能够尽快地促进小位面的成长,甚至提前具现化,但是信仰愿力对于神道晋升来说更重要,没办法分出太多来滋养位面。而且随着位面的成长。自己的这点神道力量也变得杯水车薪了。”

潘浩眉头微蹙。坐于九重天之上。思忖良久,脑海中闪过无数的念头。

容郡!

哒哒……

一匹骏马在路上飞驰,马背上有一名身穿冷幽甲胄的士兵。此时本身不言苟笑的士兵面上都不由流露出喜悦的神色。他快马疾奔。身边的景色飞速划过。不多时,已经进入了容城的管理范围,路上的行人也越来越密集,士兵这才不得不放慢自己的速度。

士兵忍住心中的狂喜,冷静下心情。半刻钟之后,已经来到了郡府之外。

“有急报!”

在郡府门口守值的两名士兵远远看见骏马快步而来,细看认出了是郡内的士兵。此时只见士兵身手敏捷地从骏马上下来,将缰绳递给旁边的下人,手持令牌快步进来。

两名守值的士兵眉头微微一皱,不过也并未为难,放行进去。这个时候容郡内能有什么急报啊?不过两人的眉头继而松开,看信兵的表情含着喜悦,看样子并未战事,反而是有喜事上报的样子。

“报,大人,清流县亩产五石!”

这名士兵来到前厅,看见宋玉端坐在上方,不由喜气地禀报道。

“什么?五石?”

在宋玉身后的何山瞬间呆滞,说话也磕磕碰碰。这道消息简直如同狂暴的海浪冲击他的脑袋,五石?这意味着什么?平常的亩产大概在二石之间,哪怕是极为盛产的良田,也不到三石。

现在骤然变成了两倍还多。粮食在哪个时代都至关重要,特别是对生产力不足的古代。粮食关乎命脉,同样是历朝历代都关注的焦点。

“大人,下官想请命去看看!”

何山努力地平复心境,转过头朝宋玉恭声说道。不过突然他行动一缓,因为他看见宋玉的脸色十分平静,虽然是露出淡淡的笑意,但是绝对没有到欣喜若狂的地步。

难道大人不知道这个消息的价值吗?不对!大人绝对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如此平静淡然,这?难道大人早知道了?

“嗯!你去看看也好!”

宋玉端坐在大椅上面,眼眸深幽,气度如渊,平静淡然,有一股令人折服的气度。宋玉自然知道何山的意思,何山他显然是怕底下有人搞动作,欺上瞒下,谎报亩产。现在是特殊时期,想来是没人敢搞这些动作,但是五石确实令何山震惊,不亲眼看,是很难令他信服的。

五石的亩产,在古代确实的难以置信的。哪怕在华夏,这也是在培养出新型的水稻之后才拥有这样的亩产。而经过神力的滋养,这些水稻确实在尝试蜕变。在以后,定然不比前世华夏的粮食亩产差。

“诺!下官现在就去!”

何山再次行礼,心急如焚地快步而去。

“来人,命犒赏三军,粮食增产,乃天之福泽,是祥瑞。此乃容郡之大幸,当大庆!”

挥退了传信的士兵,让其下去领赏。宋玉霍然起身,声音清朗带着威严。

清流县!

一担担金灿灿的稻谷被放在干净的石地上铺开,老黄牛拉着石碾碾米,金灿灿的谷壳脱掉,露出饱满的米粒。

前几天先收割的稻子已经晒干碾成米,一亩地居然足足有五石?这一刻,大家都疯了一般,狂叫呐喊,喜极而泣。

“都是大人得到天眷啊!”

“感谢老天爷和大人的恩德啊!”

在场的农民呼啦地朝容城的方向跪倒一片,早在开垦新田的时候大家看见土地变得肥沃,已经认定是宋玉才得到了天眷,如今得到如此的亩产,更是证明了宋玉确实是上天眷顾。

张适带新上任的县令还有十数名士兵,都瞪大眼睛,难以置信。终于在张适反复地验证确认之后,这次派士兵回去报喜。

张适领着县令以及十数名士兵在帮忙,此时谷场和稻田一片热闹,都在热火朝天地收割稻子和脱壳碾米。每一位农民脸上都带着喜悦,满头大汗都顾得擦,手拿着沉甸甸的稻谷一脸满足。

“天眷啊!亩产五石!”

“老天爷,这?怎么可能?”

此时整个清流县都炸开了锅,这个消息在瞬间就传遍了整个县,好事之徒蜂拥而至稻田,看着仿佛黄金的海洋,还有各家收割出沉甸甸饱实的稻子不由惊叹连连。

“这是?这是祥瑞啊!难道这宋玉真有天命?”

在田垅上,一名身穿粗布麻衣,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按下心头的震惊,口中喃喃道。

第一百八十一章名士贤者

清流县的的田产激增,这个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般,瞬间蔓延到全郡,令无数的世家士子都感到极度的震惊。一天过去了,附近的各郡的世家大族都纷纷得到消息。就仿佛在平静的水面抛下一块巨石,随着轰隆的声音之外,还有无数的波澜卷席。

很多世家都难以相信,派探子深层次地打探,发现事情属实,并未虚构。一时之间,容郡成为了并州的目光中心,无数的惊疑、震惊的眼神紧紧盯着。

“难道是真是天降祥瑞?”

“宋玉?”

宋玉的来历从当上代理太守之后,便已经出现在各郡的视野中,如今再次翻看他的资料,依旧让人震惊。

“喜报,杜县稻亩产三石半。”

“天眷啊,苑县亩产接近四石。”

……

无数的喜报陆续不断地传来,容郡下的各县粮食纷纷盛产,虽然没有清流县多,但是仍然极大地超过了往年的亩产,增加了三分一之多。宋玉面露微笑,这些谷物都在接受神力的滋养,不过为了突出清流县和宋玉之间的天眷,所以其它县的谷物在神力滋养上少了一些。

各郡之间早已经掀起了巨浪,已经按耐不住。附近的青玉郡和安定郡都也开始组织收割,但是得到的产量却令两郡的郡守都失望了,贫田只有亩产不到两石,良田表现到是不差,有极少数居然达到了三石。

若在平时。这个产量一令两郡郡守欣喜,因为亩产三石已经是十分难得。但是现在面对容郡的高产,比较之下,不由沮丧。据说容郡哪怕往年的贫田都是每亩三石半以上,这简直恐怖。

“看来天眷并未虚传啊!”

“听说宋玉大人曾经得到先祖康王的指点才幡然醒悟,有先生说他命格高贵,注定是王侯。”

“可不是嘛!宋玉大人可不是单凭运气,文能施政,万民爱戴。武能领兵破万军,十分骁勇善战。”

“天命吗?倒是不妨到容郡走一趟。”

“如今乱世。群雄并起。宋玉在这个时候崛起正是应了天命,我一身抱负,奈何时运不济,半生潦倒。此次便去容郡。到要看看宋玉到底是何人。”

随着容郡的祥瑞影响越来越大。在各郡的街头巷边,酒楼茶馆各处都在纷纷讨论,很多名士开始在考虑投奔宋玉。在种种现象来说,宋玉拥有极大的潜力,而祥瑞更是令宋玉的名声大噪。

不要小看名声的作用,更不能够低估祥瑞的力量。在这个类似于华夏古代的世界,天人感应一直都被众人追捧,天子无德,所以灾祸绵延。如果有贤明的明主出现,定然也会天降祥瑞异象。

而宋玉以弱冠之年成为郡守,更是似乎在印证宋玉之前的种种传言。并州的名士智者,世家之流,在此刻都不由重新审视宋玉这个人。

“大人,青玉名士张横拜访。”

“嗯,领到客厅奉茶。”

宋玉身穿华服,头戴银冠,此时正和张适说着话,听见仆人的话,不由点了点头,对着仆人说道。

“大人,这些日子,自从祥瑞出现之后,府里可是招纳了不少名士之流。”

张适看着由一名贤士来投,而且还是本家,不由笑道。

宋玉轻啜了一口清茶,眉头舒展。确实,这段时间的有很多能人贤士来来访,宋玉同样得到了许多气运不弱的苗子和人才。

宋玉感受自己的气运变化,只见在头顶的气运之中,容郡本来的气运激增,气运如同滔滔长河流淌而来。随着天眷的名义散播,在并州又有许多的气运连接到他的头顶之上。

众多的气运纠结,在金黄的气运中,一丝丝淡淡的青色微不可见地出现。这丝丝青色气运仿佛一缕青烟,有点虚幻和飘忽,尚未真正凝聚呈现。

“嗯,确实如此,倒是缓解了人才缺稀的难题。去看看,这次来人有何能力!”

宋玉回过神,笑着站起身来,带着张适朝外面走去。

在容城之外,兵营伫立,兵营上空,肉眼难见的一团团兵煞冲天而起,兵煞在上空聚集,一头浑身雪白,眼眸冰冷的白虎身影隐隐约约出现。白虎伏卧,俯瞰兵营,丝丝萧杀的气息垂下,加持在士兵的身上。

此时张汉在兵营中领兵训练,张汉的头顶淡黄的气运冲霄而起,他气运的本命繁衍出来的白虎形态越来越凝实,白虎立于气运之上,咆哮怒视天下,冰冷的眼眸巡视军营。

而在军演上空的兵煞凝聚成的白虎垂下的丝丝煞气,煞气仿佛缨络将张汉头顶的气象包裹,随着张汉头顶的白虎吸收的煞气越来越多,形态也越来越逼真,张汉的身上的煞气越加浓厚。

现在哪怕是一个怒瞪,也能够迫退普通的士兵,一旦动手,铺天盖地的杀意会将对方彻底席卷,实力不足的,脑海中只有惊惧,当场被斩杀的命运。

“经过几个月的磨合,李家应该快要进行反扑了吧!”

张汉身穿盔甲,魁梧若铁塔,看着下面训练的士兵不由望向北方想道。想到战争,张汉不由热血沸腾,上次攻破容城不过是小打小闹而已,根本没让世人真实地看见龙牙兵的厉害。

龙牙兵正是宋玉给这支军队的名字,龙牙兵中每一名士兵放在大宋各州的军中都是顶尖的存在。因为每一个士兵都拥有武者的实力,宋玉操练军队时候强度根本不是普通士兵可比。要是没有这个素质,恐怕很多士兵早已经猝死。

但是对于成为武者的士兵来说,这些程度的训练只能够说是艰难一点而已。这些段时间,宋玉自然也常常来军营中,甚至亲自参与训练,强大的实力的看得士兵目瞪口呆和折服。一套训练下来,士兵都累瘫下,而反观宋玉额头上连汗迹都不曾出现。

而且宋玉还设立的特殊的奖励机制,许多优秀的士兵会被重新用神丹淬炼体魄,修补强行快速修炼耗尽的武道潜力。而这些赤红的神丹是神力凝聚而成的,修补这些绰绰有余。甚至有个别天赋优秀的,在吸收神力淬炼体魄之后,就成为了二流的武者,可以担当校尉一职。

至于何山和张汉早已经成为一流中的顶尖,随时有可能突破,进入先天之境。李家在成长,但是宋玉却更加可怕,五千武者,一旦现世,横推天下又有何难?

现在宋玉还在加深底蕴,在等待一个时机,一个借口,一个大义。

第一百八十二章吕夷简

“吕夷简?”

宋玉端坐在前厅的上方,有点疑惑地问道。

“不错,大人,正是吕夷简。”

在宋玉的下面,一名身穿青衣直缀,头戴逍遥巾,相貌虽然普通,但是却身姿挺拔,眼眸中精光点点的男子恭声对着宋玉回道。

宋玉要眼睛扫过身旁的张适,只见张适神情一愕,从深思中醒过来,察觉到宋玉的目光,立刻对着宋玉轻轻地摇了摇头。

“大人,正是吕夷简。此人极有才华,得之可比十万大军。”

张横十分肯定地点了点头。

看到这里,宋玉不由对尚未谋面的吕夷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宋玉刚刚看来,这新来投的名士张横,已经是不可多得的谋士。虽然此前气运稍逊,但是宋玉相信只要张横跟着自己,气运定然不再是问题。

命格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努力依旧却能够慢慢摆脱先去的命格,进行蜕变。当这需要大量的气运来淬炼洗礼。宋玉不认为将来自己会供不起一名谋士的气运蜕变,何为天子?这是集合天地人三才凝聚的命格,可主宰国度的兴衰,可主宰万民的生死。要不是这个世界的神道的规则尚未完善,甚至口含天宪,拥有册立神祗的资格。

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运,也不过在转瞬之间。但是就目前来说,张横的命格担任一县之主还是绰绰有余。只有留在宋玉身边久一点,气运慢慢积累。总会突破到郡级,甚至州级也并非不可能。

那样张横极力推荐的吕夷简又有什么大才呢?

“那先生可否充当这个说客,备上厚礼去拜访吕先生。”

宋玉脑海此次已经联系上本尊,灵魂中,一股念头从未知的虚空中降落在紫府之内,一名身穿粗布麻衣,气度不凡中年男子的形象出现在紫府。接着就仿佛放录像一般,关于这名男子的一切极快地在脑海中闪过,巨细无遗。

“自当遵命,大人自可放心。”

张横挥挥衣袖站立起来。朝宋玉正式行了一个大礼。刚刚和宋玉的交谈中。他对于宋玉可以说是十分满意,有明主之象。而且宋玉隐隐中把握一切的气机令他心折,如果说来之前不过将宋玉当成将来的王侯之流有疑问,那现在张横已经疑问全消。甚至能够感受到宋玉的成就绝非如此。

“等等。带上这个吧!”

宋玉突然拿出一个羊脂玉雕琢而成的玉瓶。玉瓶小巧精致,一看就是价值不菲之物。

“大人,这是?”

张横面如疑惑之色。接过宋玉递过来的玉瓶。玉瓶温润,触手生温,更令张横生疑,如此名贵的玉瓶,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里面有一枚洗髓丹,可治世间百病,你带去,自然有用。”

“好,好的,大人!”

张横不明所以,但是还是将玉瓶收入怀中。

容郡庆祥县!

在庆祥县下,有一个座青竹的偏僻的村落,但是一条小道仿佛十八弯,在路的尽头,柳暗花明,这里景色却极其秀丽。

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而下,溪水澄清。成片青翠的竹林,清脆的鸟鸣声。村落中鸡犬相鸣,淡淡的薄雾笼罩,有老农在田间劳作,小儿拿着一卷书籍,骑着老黄牛在悠闲地朗读经义,又有妇女在溪下游浣纱,一片安详静逸,几乎让人有种误入世外桃源之感。

“老丈人,不知道吕夷简,吕兄家住何处?”

张横下了骏马,来到田垅间,朝一名劳作的老农拱手微笑问道。

“你们是?”

老农停住了动作,看着眼前文质彬彬的男子倒也颇有好感。

“老丈人,我是吕兄的朋友,今日前来叙旧叨扰一番。”

张横朝老农解释道。

“哦?吕大啊!那边,西边最尽头那间院子就是他家的。”

老农朝张横等十数人看了几眼,点了点头,朝远处一间普通的农家小院说道。

“多谢老丈人指点!”

张横看向老农指着的位置,连忙道谢道。老丈人笑了笑,挥手称只是举手之劳。

“吕兄,两年不见,可还记得小弟否!”

这个时候倒也凑巧,一名身穿粗布衣裳,相貌温润,带着文雅之气的中年男子手拿着一卷古籍从院子从走了出来。这名男子虽然身处陋室,身穿粗布麻衣,但是眼眸中深藏精光,挺拔不凡的气度令人不敢小觑。

但是此时男子不知因何事烦恼之事,紧锁着眉头。

吕夷简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在呼喊,不由转头望去。紧锁的眉头放松了一些。

“是张兄,一别两年,你倒是来我这穷乡僻壤了。”

吕夷简朝张横打趣道。在欣喜的同时也存在疑惑,不过在扫过张横背后十数名下人之后心中已经隐隐猜测到了张横的意图。

张横和吕夷简落座,清茶落杯。半响之后,张横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此行的目的。

“张兄果然是选择了太守大人,我前几天到了清流县一趟,对于新任太守倒是有所了解。”

吕夷简沉默了片刻,缓慢开声道。

“哦?那想来吕兄也知道我为何选择宋大人了吧!诸郡中,唯有宋玉大人和李家有希望逐鹿。倘若不是宋玉大人这次的从蛰伏中崛起,我都已经打算选择李家了。我曾经有幸目睹容城一役,至今难以忘怀。再加上祥瑞的出现,我才下定决心侍宋玉为主。”

张横缓缓说出自己选择宋玉的原因,容城那一役,他犹记得泼洒的血雨还有仿佛战神临世的龙牙兵。加上宋玉的政治能力,张横看得出宋玉必定能够在乱世崛起。

或许有人疑惑为何不等到宋玉展现出足以和李家抗衡的力量再来投,却不知道雪中送炭又岂是锦上添花可比的。而且张横有自己的自信,凭昨日和宋玉的交谈,他对于人性的认知,告诉他,宋玉可有大作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