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高门-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突然之间,楚阳娿就心软了,发现云起可怜的不行。
    于是今天他不理会自己这件事,就这么一下子,被她原谅了。
    性格冷淡,是因为不善交际,不懂风情,正说明他不是个滥情之人。
    深陷情网的女人,最会给心上人找借口,不用他自己解释,就脑补完整了。
    楚阳娿将管事谴出去,就开始检讨自己。
    “人家读书用功,自己偏要去打扰,本就是我不对,以后不好这样了!”
    于是就这么自言自语地,又高兴起来。
    海棠园这边,许铭书,许铭悦姐妹两人,也已经被安顿好。
    许铭书闷闷不乐,一个人坐在窗户前头发愣。许铭悦有些担心,自从云起成婚之后,姐姐的脾气越加不好了,弄得她都不怎么敢跟她说话了。
    不敢上前,又不放心,她只好在一旁看着她。
    秦代语查看完了卧房,回来见这姐妹两个都在对着窗户发呆,便问许铭悦:“姑娘这是在做什么?”
    许铭书好似没听见她说话,自然不会理会她,许铭悦道:“我担心姐姐,在这看着她。”
    秦代语拉着她的手,将许铭悦牵到后面屋子里来,语重心长地说:“姑娘与大姑娘姐妹情深,婢子心中感动。但是不要忘了,咱们此回来云府,可是有任务在身,姑娘不能总把心思放在大姑娘身上,要是办砸了事情,遭殃的可不只是咱们。”
    “可是姐姐她……”
    “姑娘聪慧,何不想想,此次来云府,老爷为何要让姑娘跟着一起来呢?”
    “这……”
    秦代语捧着她的小脸儿,道:“姑娘这模样,可真是顶有福气的。大姑娘的名声早就毁了,七房上下都会忌讳她,所以许家呀,还得考姑娘你。”
    许铭悦愣了愣,好容易听懂了秦代语的意思,当场脸红了起来。
    
    第94章
    
    承德四十七年,文帝萧珏驾崩,谥号为哀。
    次月,新帝登基,改国号为安,是为奉安元年。
    始三月,祭天地,颁圣令,大赦天下,开恩科,黎民百姓莫不争相赞颂。
    四皇子萧翰敬封怀王,六皇子萧翰德业已成年,朝臣上奏,叩请新帝封王。
    然,新皇并未纳谏,反而着肃王与六皇子看守皇陵,为先皇守陵。
    一时之间,朝堂上下人心惶惶。
    后宫之内,也不太平。
    刘贵妃自十四岁进宫起,在后宫沉浮二十余载,期间被宫人欺凌,被后妃打压,连自己贴身丫鬟,也背主爬床,成了先皇爱宠。自己受人嘲笑几十年,如今好容易儿子登基为帝,自己也成了皇太后,总算扬眉吐气。多年隐忍一朝得势,哪里忍得住不朝昔日宿敌报仇雪恨?
    刘太妃一早就被她叫到静安宫来,随便找了个借口让她刷了一上午的地。刘太后犹自不满意,竟然说宫女洗的衣裳不干净,硬要让她为她洗衣。9
    皇帝一下早朝就得了消息,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从母亲手里解救了刘太妃。
    “母后,您答应过我,要善待后宫各位太妃,今日您这是在做什么?”等送走了刘太妃,皇帝忍不住问自己的母亲。
    太后比他更加不满,她将茶杯一放,便朝儿子埋怨:“不就是让她洗个衣裳,瞧把你吓得,颠颠儿跑来求情。你可是一国之君,是天下共主,每日事务繁忙,竟还为了个刘太妃急急忙忙跑来教训我这个皇太后,算是什么意思?”
    “母亲,儿子被立为太子,到登基为帝,其中多亏五弟相助。如今内忧外患未除,儿子还有许多地方用得到他,你何必为难他的生母刘太妃。”
    “呸!什么刘太妃,不过是我刘家一奴仆。早年别说替我洗衣裳,便是伺候沐浴如厕,也是她的差事。我这是作践她了?早年她得宠,我在宫里受了多少委屈耻笑,你又不是不清楚。我答应你不将她打入冷宫,已经是瞧在她儿子帮你一场的面儿上,让她伺候我一回怎么了?我是太后,她是太妃,谁敢说我的不是?”
    萧翰慎无可奈何:“母后,您这样怀王会心寒,要是以后跟肃王等人沆瀣一气,又该如何是好?”
    以前储君未定,大家都是竞争对手,现在自己登基为帝,肃王与六皇子萧翰德尤不死心。他们背后势力不小,自己刚刚登基,地位尚不稳固,手边根本无人可用。要是萧翰敬也倒戈,自己当真就是孤家寡人千古一帝了。
    刘太后早就鼓着一肚子劲儿,等着儿子当了皇帝,想着如何如何整顿内宫。谁晓得好不容易儿子登基为帝,自己也成皇太后了,她还得忍气吞声,让着那个刘绿彩。
    不过为了儿子的皇位,她也只能继续忍下去了,等儿子皇位坐稳,大权在握,倒时候……哼!看她还敢怎么样。
    “好了好了,母后听你的就是了,不就是一个刘太妃么,我还懒得搭理呢。你放心,我不为难她就是了。”
    皇帝这才松一口气,回去批改奏章了。
    尽管报仇计划被儿子打断,但刘太后心情还是很好。
    现在她身份尊贵,一般人根本不放在眼里。毕竟,相比那些注定翻不了身的嫔妃之外,还有个母后皇太后在她前头碍眼。
    儿子萧翰慎登基为帝,自己虽是生母,却不是嫡母。嫡母是皇后,现在的母后皇太后,按说起来,身份比她还要尊贵。
    以前从不敢对皇后不敬的刘太后,突然对她就不满起来。那个老贱人,沾了自己儿子的光成了皇太后,还在自己面前端架子,真实不知好歹。
    但就像儿子说的那样,现在皇位还不稳固,贵王看上去无意插手朝政,她就不能在后宫里头给儿子拉仇恨,拖后腿。不过,这并不代表她不能折腾别人,比如肃王的生母德妃,比如出生高贵从不把她放在眼里的贤妃,现在都可以算算账了。
    刘太后正盘算着怎么找借口把那两个弄去冷宫,乾宁宫内侍太监就来传话了。
    “太皇高祖太后有旨,请圣母皇太后去乾宁宫问话。”
    乾宁宫!
    刘太后心中一抖,她这段日子太得意,怎么就把乾宁宫那位给忘了。
    乾宁宫,太皇高祖太后,先皇的祖母,新帝的太祖母,熬死了三个皇帝,现在还活的好好的呢。
    太皇高祖太后性情古怪,看谁都不顺眼,刘太后一向怕她。
    现在自己的身份虽是皇太后了,但一听到那老祖宗的声音,就忍不住发抖。
    “公公,不知老祖宗召唤本宫,所谓何事?”
    “主子的事,我们这些下人哪里敢问,太后去了就知道了。”
    刘太后无奈,只好收拾一番,去乾宁宫。
    太皇高祖太后已经年近九十,真正的高龄老寿星了,所有人见了她,都得唤一声老祖宗。
    老祖宗虽满头白发老眼昏花,可脑子不糊涂,说话也条理清楚。
    此时她半靠在罗汉榻上,由宫女服侍着吧嗒吧嗒抽旱烟。听见刘太后来了也不理会。刘太后跪了好一会,终于忍不住,提高了声音再说了一遍:“臣妾刘氏,给老祖宗请安。”
    老祖宗吐出一口白烟,这才睁开眼睛看向座下跪着的人。
    “是……新帝的生母,刘氏呀?”
    “回老祖宗的话,正是臣妾。”
    老太后敲了敲烟杆,又闭上了眼睛。正当刘太后以为她要睡着了时,才听她说:“太后刘氏,为圣母不贤德,为太后不大度,无辜虐待后宫妃嫔,责罚禁足一月,抄书十册,以飨先帝。”
    “老祖宗……臣,臣妾知错。”
    “下去吧。”
    老虔婆,老虔婆,老虔婆。
    刘太妃从乾宁宫出来,恨得咬牙切齿。
    当了皇太后,还要受罚,还要被禁足,开天辟地没有的事儿,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那老妖婆,也不晓得吃了什么龙骨风肉,怎么能活那么久!
    她不过就是让刘彩绿那个贱人洗了洗衣裳,儿子说了她一顿,老妖婆责她一顿,什么时候那贱人有什么多人撑腰了?
    众所周知,刘彩绿从一开始就不得老祖宗的喜欢,以前先帝宠她,她还是皇贵妃时,便三五不时地被太皇太后叫去立规矩。这下好了,自己的儿子一登基,那老妖婆又开始看自己不顺眼了。
    刘太后咬牙切齿地从乾宁宫出来,一想到回去就要禁足抄书,就怄的吐血。
    “娘娘别担心,您现在是太后了,可不比以前。”从乾宁宫出来,确定没人听见了,佘姑姑就开始劝她:“从前老祖宗,皇后都能罚您,现在可不成了。娘娘别忘了,您还有皇上呢。今日老祖宗罚您,咱们就认罚。顶多过个三两天,便让皇上去老祖宗那处求情,老祖宗慈祥,总要看皇上面子,必不会继续责罚。”
    刘太后这才吐出一口浊气,昂首挺胸地说话:“你说的没错,老祖宗不瞧我的脸面,皇上的脸面总是要给的。哎,这宫里啊,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主仆一行人,这才回了静安宫。
    静安宫外,重鸾宫掌事姑姑已经等候多时了。
    见刘太后回来,便说明来意:“今日一早,清宁宫太后来请我们娘娘叙话,说皇帝业已登基,如今后宫空虚,问这采纳秀女的事儿,到底该怎么办起来。”
    “皇后说要采选秀女?”刘太后话一急,就把老称呼拿出来了。
    重鸾宫这位掌事姑姑,是贤妃身边最得用的人。她见识也比旁人多些,对着这位新进的皇太后说话,瞧着恭敬,实际上有些不卑不亢。
    “的确如此,我们娘娘得知此事,心下疑惑,便来问太后您的意思。”
    “先皇孝期未过,此时采选秀女,实在不妥。多谢贤妃姐姐的好意告知,清宁宫那里,本宫自会应对。”
    “奴婢这就去给娘娘回话。”
    重鸾宫张氏姑姑走了之后,刘太妃才皱起眉头,“这贤妃到底什么意思?好端端的,来跟我示好?”
    “可不是么?您现在可是太后!”佘姑姑一边帮她拆解头面,一边说道:“何况现在,六皇子是栽了,但清宁宫那里,却不像个死心的。太后,您可不知道,下头都在传,那贵王府上,可一直存着当年他当太子时的旧袍子呢,可见是贼心不死。”
    “胆大包天!”刘太后冷笑:“贵王一个残废,还能有什么妄想!”
    “娘娘别忘了,贵王虽残了,可贵王那位世子,却是千真万确的嫡子嫡孙。”
    刘太后深吸一口冷气,当下摔了发钗。
    嫡出嫡出,一个嫡字,压了后宫多少年,如今还想凭着一个嫡字夺她儿子的皇位?简直是吃了雄心豹子胆!
    之前是她想错了,儿子一登基,她就想着耀武扬威报复宿敌,得意太过,根本忘了现在宫里还不是自己一家独大。
    上头有个总也老不死的太皇高祖太后不说,清宁宫是正宫太后,权利也比她大。而且宗室亲王们,大都看她的脸面听她的话,如今在这后宫里,自己也就是瞧着风光,没什么实权。但自己想要跟宁清宫抗衡,力量总有些薄弱。
    刘太后不得不动脑子,想着找个帮手。
    肃王野心勃勃,跟德妃联手是养虎为患。至于从前势力不小的刘妃,现在已经没那么风光,而且私心底里,她对那对母子排斥得很。
    算来算去,能联合起来的,也就只有个贤妃。
    贤妃进宫多年,虽因出身比旁人好,而显得清高看不起人,但从未做什么过分的事。
    而且她身后,还有一个王家支撑,她的儿子六皇子,也在新帝手中掌握着,不怕她跟跟自己反水。
    刘太后计较一番,终是下定决心,请贤妃过来一叙。
    刘太后与贤妃,也就是现在的王太妃,从前交往甚少。两人见了面,说一句话要试探好半天,索性到最后,两人总算达成了一致。
    “贵王是嫡出,清宁宫那位,一直不曾死心。不过贵王身子不适,他那位小世子十分不错,就是年纪太小了些,这才没被先帝看重。不过如今,小世子慢慢长大了,宁清宫也开始上心起来,想要抓住个好时机。”
    贤妃说话一直慢慢悠悠的,哪怕是对着最讨厌的人,她也不会吐出一句恶毒的话来。
    刘太后从前最看不惯她这样,感觉假的很,怪没劲的。
    不过现在她到不在意那么多,对待盟友,总要宽厚些才是。
    “六皇子也已经成年,等这宫里太平了,本宫便劝皇上,舍了他六弟去封地。哎,你也知道,皇帝这人心软,最爱与兄弟们亲近,几位亲王,他是一个也舍不得放走的。”
    “太后说的极是,不过孩子大了,总是留在京中,也不是办法。”
    “谁说不是呢。”
    一个想要搬倒东宫太后,一个想要救儿子出皇陵,两个女人就这么达成协议。
    不过想办法么,还是要靠王太妃。
    “清宁宫想要给皇上采选秀女一事,想来太后也听说了。那边虽是一片好心,不过如今皇帝登基不久,事务繁忙不说,心中到底还记挂着先帝,满面伤感。采选秀女一事,还是拖一拖的好。”
    “姐姐说的有道理。”刘太后颔首应是,不过心里却在埋怨这贤妃说话拐弯抹角。
    什么给皇帝采选秀女是一片好心,宁清宫那头对着儿子就没按一点好心,分明想让他被天下人唾骂。不过看在自己还有求于她的份儿上,还是忍了吧。
    “可是皇后却说,皇帝年纪大了,后宫不宜空虚,毕竟不利于子嗣。并且她说,已经跟各位宗亲商量过了,都同意这件事。”
    皇室子嗣本就不丰,每回还要因为争夺皇位死上一群,所以宗室都着急的很,恨不得皇帝化身种马一年就生他个十个八个。可是这时候朝堂上下都还在为先帝守孝,他这个当儿子的先采选秀女广纳嫔妃,必然被骂得头破血流。这倒不是宗室不替皇帝着想,而是太替他着想了。
    相比起肃王跟六皇子,皇帝现在就算登基了,也显得弱势。可只要不是六皇子登基,宗室也就别无所求了。他们不想再折腾,就巴望皇帝选妃,选些氏族出身的嫡小姐拉拢世家,也好平衡各方势力。
    宗室,的确是不想再节外生枝。
    至于皇帝的名声问题,他们倒是愿意等一等,可就怕肃王和六皇子哪一方等不住了突然发难。毕竟,现在皇帝根基尚浅,对付起来可要容易得多。
    只是他们这么想,去没有多少人喜闻乐见。
    贤妃首先不会让其如愿,而刘太后么,也更加不想让自己的利益被宁清宫一步一步蚕食。至于朝堂之事?后宫不得干政,她对那些国家大事也一窍不通。
    “皇上身份贵重,纳妃一事,万不可轻呼。不过清宁宫既然说服了宗室,咱们也不好明着反对。与其争锋相对落了下乘,还不如将计就计。”
    “姐姐的意思是……”
    “宁清宫不是想要采选秀女么?不如太后主动设宴,请京中贵女命妇进宫游玩。然后想个法子,将清宁宫的意思透露出去。这些事,传到贵妇们耳朵里,自然就传到朝臣们耳朵里,自然也知道这不是太后您跟皇上的本意。到时候宁清宫有所行动,朝中大臣,自会谏言。”
    “好!这个好!”刘太后激动不已,借刀杀人,借力打力,还能玩到朝堂上去,这让她十分兴奋。
    王太妃点头轻笑,像是对刘太后的夸赞感到欢喜。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本宫这就吩咐下去。至于宴客的名单,就劳烦贤妃姐姐了。”
    “定会让太后满意。”
    从静安宫出来,掌事姑姑问:“娘娘,咱们当真要帮她?”
    “咱们不逼一逼,肃王怎么会率先动手?”
    “娘娘英明。”
    “还有一事。”贤妃沉吟:“我总觉得雍王能够登基,是云家在背后做了什么,可我就是查不出来。”
    “云家?”掌事姑姑不解,云家可才进京呀。
    王太妃摇摇头:“先不管这些,等会拟名册,将云家各位夫人全部记上,我倒要亲眼瞧瞧这云家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宫里效率奇快,第二天,楚阳娿就接到宫宴请帖,宫宴十天之后举行。不过此时楚阳娿却一点关心宫宴的心思都没有,她在家里急的团团转,因为云起他不晓得为什么,突然就失踪了。
    刚开始,楚阳娿只以为他有事出门,反正那人总是有事要忙,她也就没有放在心上。谁知道当天晚上他没有回来过夜,第二天也不见人影,到了第三天,楚阳娿着急了,派人出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
    五天过去,依旧没有云起的消息,楚阳娿正准备报官,甚至连寻人启事都写好了。这时候,那人居然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好端端地回来了。
    楚阳娿心头一块石头落地,接着就开始生气。
    “你这几天去哪儿了?”
    面对楚阳娿的质问,男人还有些不悦:“去办了一点事。”
    随口一句话,根本就没有想要解释的意思。
    楚阳娿当然不满,她努力让自己显得心平气和,可语气还是带着谴责。
    “就算你要出去办事,那也要提前跟家里说一声不是吗?你就这么突然不见踪影,我还以为出了什么事,这几天到处派人找你,都快要急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