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一门四姓-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这大概是他最不喜欢的事情之一,尤其是那些来想分一杯羹的同行,还有那些想要多拿孝敬的各地势力。
  个个都有一万个心眼子,话里有话是最基本的,那真是一举一动都在跟你绕弯子,下绊子。
  况且,刘家如今独占新式织染技术,多少人盯着呢。
  沈伯谦幸亏是上辈子家里一政一商,他自小见惯了父母打太极的功夫,耳濡目染也学了一些。
  以前是没机会,他也不愿意施展,现在用出来倒是正好。
  但是这是真累,有时候随便聊次天他脑细胞都不知道要死了多少。
  加上这次回来又碰上星行老和尚,这更是让他压力山大。
  索性趁着三月节清明,也趁着这阵子没什么重要事情,他偷个懒,陪着老婆休息几天。
  古人不也说了嘛,一张一弛方为文武之道。
  毕竟把全副精力投入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事情上,日子短点还有几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日子一久。。。。。。简直就是折磨。
  所以说,自己这个媳妇真是娶着了。
  儿子,闺女,快点出来吧,你爹快扛不住了,你妈也闷的够呛。
  要不说术业有专攻呢,这人就得认清内心,找到自己喜欢的事儿,不然怎么能高兴的起来?
  跟媳妇商量好,吃过晚饭,沈伯谦又跑了一趟刘宅。
  跟岳父刘老爷交代了一下,万一有个什么急事儿,岳父也能帮忙先料理料理。
  刘老爷一向对这个女婿喜欢的不得了,况且生意上的事他都熟,自然是满口答应,还让管家收拾了一些东西让沈伯谦带回去。
  沈伯谦带着岳丈给的东西回家,又挑了些准备带回李家坪,这又是一通折腾。
  直到夫妻二人沐浴过后,躺在床上,沈伯谦才有了清明小长假来临的感觉。

☆、第103章

  102…风云乍起
  夫妻俩坐着唯一一辆用星回做的避震螺旋弹簧改造过的马车,一路稳稳当当的回了李家坪。
  这也是沈伯谦不怕若兰舟车劳顿的原因。
  这辆车的安全和舒适配置,不是他夸口,皇帝坐的也比不了!
  安全皮囊,从车轮到车轴的减震防滑设备,还有双层隔音减震车壁,效果绝对一流!
  哦,好像又有点儿跑题了。
  这次回来除了他们夫妻俩,还带了几个人,车把式,还有蒋英和两个小丫鬟。
  当然了,还有满满一车礼物。
  除了祭祖上坟用的,都是沈伯谦去各地视察生意时买的各地特产。
  给若兰和刘家二老的已经留下了,这是给沈家众人的。
  吃穿用度,应有尽有,而且是人人有份,永不落空,连两位姨妈家沈伯谦也考虑到了。
  不过,自打接了代理少东一职,他也有一阵子没回李家坪了。
  仔细算算,自打穿越到这里,这应该是他离开李家坪最久的一次,还真是有点儿想念,后山,当然还有沈家大院里的人们。
  很明显,这种想念并不是他独有的,这从沈家众人溢于言表的热情笑容就能看得出来。
  车刚停,夫妻俩脚还没落地,帘子刚掀开条缝,就听到了外面噪杂的声音。
  沈伯谦打开帘子一瞧,沈家大院的人全在门口等着呢,连陈家二老也不例外。
  他无奈的笑了一下,“噔”一声跳下车,笑着说道:
  “姥姥、姥爷,你们怎么出来了?大姑,小妹,你们快扶姥姥、姥爷进屋去,这么站着,我跟若兰都不好意思进门了。”
  “是呀,姥姥、姥爷,二老这不是折杀我们吗?这要让我爹娘知道,又要骂我了。”
  若兰说着扶着沈伯谦的手,蹬着蒋英拿来的小板凳下了车,上前朝二老深施一礼,顺手搀住陈姥姥;沈伯谦也顺势上前扶住老爷子,难得半撒娇着说道:
  “若兰说的没错,天儿还冷着呢,姥爷,你早几年的伤留了尾巴,小心受了寒腿疼,这身子骨儿可是自己的,别人替不了你,我说的对吧,姥姥?”
  没等陈姥姥出声,陈老爷子就中气十足的说道:
  “我说谦儿,你姥爷我大字不识的几个,可比力气,你都不一定能比得过我!
  别说这两步路,就是七八十里地我走下来也不带喘气儿的,你可别瞎说,当心吓到我宝贝重外孙子,哈哈哈哈哈。。。。。”
  陈姥姥也是满脸笑容,轻轻拍了拍若兰的手,点头应和。
  沈伯谦跟若兰交换了一个眼神,故作恍然道:“嗨!我这真是。。。。。有我姥姥在,姥爷什么时候用得着我操心啊~对吧,媳妇?”
  若兰低头浅笑,重重的点头“嗯”了一声。
  这一句话说的一大帮子人都乐了,姥姥脸上更是罕见的有了一丝羞涩的神情,陈老爷子一见,也不说话,又是哈哈一阵大笑。
  几个人说笑着进了内院,蒋英和刘中仪带人卸了门槛,把车上赶进外院停好,又把车上东西卸了下来。
  小夫妻俩临近三月节回乡,不用说,家里人也都知道是为了祭祖的事儿。
  东西陈老爷子早几天就已经亲自看着准备的妥妥当当了。
  如今外孙子不但立了业,成了家,连孩子都要有了,自己那苦命的小闺女也算能安心了。
  第二天,一大家子去到沈老爷子、沈父、沈母坟前拜祭不提。
  知道沈伯谦夫妻俩打算住一阵子再回县里,陈家二老自然是愿意的,虽说知道在县里好找稳婆大夫,可自己亲自照看着心情自然不同。
  沈伯谦每天一早一晚陪着若兰沿着遍布村里的石板路走上几圈,再到山脚下看看新冒出来的花草,有时还自己采摘一些鲜嫩的野菜什么的。
  知道沈伯谦带着媳妇回来,两位姨妈也约着一大早赶来了。
  一是看看外甥媳妇的身子,二来,也给自家妹子烧点而纸钱。
  如今,她们俩日子过得这么舒心,银钱又趁手,孩子们也有了好前程,家里姑娘的亲事更是不用愁,
  还不都是托了小妹的福,要不是她生了个好儿子,她们哪有现在的光景。
  陈家大姨和二姨在沈母坟前说着说着又落起泪来,如今陈家个个都有好日子,可小妹本该享大福的人却早早去了。
  只盼着自己这外甥越来越好,外甥媳妇多生几个生个大胖小子。
  一说起孩子,陈大姨和陈二姨的话匣子都收不住了。
  家里孩子们现在都出息了,虽说不能像外甥一样有个功名,可也都能自己挣钱盖房买地了,这说起来谁不羡慕。
  不过,这次来俩人都没带孩子,一聊,原来俩人想到一块去了。
  马家和徐家的孩子都喜欢来沈家,吃得好、住得好,还总有新鲜玩意儿。
  可这次来,俩人都想着,外甥媳妇身子重,孩子们来了免不了的吵闹,还是不带的好。
  况且她们现在也忙,看外甥媳妇身子也养的挺好,俩人也就放心了,住了一晚就各自回家了。
  送走两位姨妈,家里也没安静下来。
  村里的乡亲们、星回还有曲家父子也都来拜访了。
  乡亲们心里清楚,这几年李家坪家家户户盖新房,这里有一多半的功劳是人家沈家的。
  虽然也有人暗地里说怪话,但大多数还是心存感激,拎点儿东西过来看看,也算是预先恭贺沈家添丁。
  曲家父子自然是来汇报酒坊的生意,沈伯谦顺道嘱咐他酒不再外卖。
  原料和酒钱他来出,他们父子只管酿酒提纯,除了每批留几坛封起来自家人以后喝,其他都做成高度数的蒸馏酒存着。
  至于说星回,好久不见沈伯谦来看看当然也很正常,不过这不是重点。
  他来的重点是,想让沈伯谦再给他出出主意。
  这两年星回根据沈伯谦曾提到的高炉冶铁法,加上他俗家时的冶铁经验,自己慢慢的摸索出了一套精炼钢铁的方法,还做了一些尝试性的铁器。
  改良刘若兰马车的螺旋弹簧就是他的成果之一。
  之所以只有一辆改良避震马车,也是因为你沈伯谦。
  他无意中提到了一种连弩的设想,星回一听,大感兴趣,果断抛弃了弹簧的研究,一门心思的扑到那上头去了,完全不再管车辆减震的事儿了。。。。。
  这倒叫沈伯谦有点儿小后悔。
  不过,星回这么投入,也不是没有回报,这次他来找沈伯谦,就是为了显他的新成果。
  他还真的把连弩做出来了。
  不但做出来了,还挺像那么回事儿,□□采用木铁结合的形式,少了些笨重,多了几分现代□□的风格。
  测试之后,沈伯谦不由对星回刮目相看,因为这种连弩射程有差不多四百步。
  古人说箭法高超,常用到一个词——百步穿杨。
  但其实百步也不过五六十米,星回所制连弩射程能达到将近四百步,将近两百五十米的距离,在这个时代,那是相当了得!
  星回自豪的同时显然也有些烦恼,甚至都有些忧心。
  他言道,这样东西若是不打算献到上头去,最好就别让人知道。
  不然,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飞黄腾达,要么家破人亡。
  他的意思沈伯谦是明白的。
  东西献上去,若上面的人诚心举荐,自可飞黄腾达,可若有人想将此物据为己有,则献宝之人就是怀璧之罪,必死无疑。
  这两样结果都不在他的考虑之列,东西沈伯谦是没打算从李家坪出去的。
  但杨风、谭四、江七几人早晚是要跟夷人兵戈相见的,若有好兵器,安全方面自然更有保障一些,要让他眼睁睁看着几人涉险,他又有些不忍。
  不过,一扭头看到星回,沈伯谦瞬间想起了星行老和尚,从他入手应该能省不小的麻烦。
  只是这连弩还是有些硬伤,力度和准头也都不够,得改进一下。
  而且,说实话,沈伯谦最感兴趣的并非是这件连弩,而是星回制作连弩时用到的精制铁卯、铁片、铁皮和铁箭头这些。
  不知道星回在冶铁方面的本事到底能有多大?
  自己那个疯狂的想法或许能有一丝实现的可能?唉,算了,一想这个就烦躁,先顾老婆!
  虽然有些烦,但比起戴着面具周旋在生意场上,在李家坪的日子算是轻松自在的很了。
  生活本就充满各种烦恼,认真过好每一天才是正经。
  抱着这一宗旨,沈伯谦带着自家媳妇,每天说说笑笑、走走玩玩、吃吃喝喝,过的那叫一个舒坦~
  等媳妇休息的时候,他要么独自思考思考人生,要么跟星回讨论下□□改造的可能性,或是在陈家二老面前逗逗乐子。
  这样舒心的日子,过得飞快。
  一转眼,小夫妻俩回李家坪已经住了一个多月。
  这眼看就是芒种了,虽说天还没有大热,但已经入了夏,雨水越发的多了起来。
  除了这点儿,其他都挺好。
  不但沈伯谦住的高兴,若兰这段时间的心情也是无比舒畅。
  她的肚子一天比一天大,沈家上下越发拿她当宝贝一样,喝口水都怕她呛着。
  但她高兴并不是因为这些,而是因为自家相公。
  刘若兰如今肚大如箩,晚上睡觉自然有些不安稳,肚子太大不能平躺着,一般都是侧着睡,睡不了一个时辰就累的腰酸腿痛的。
  而且肚子里孩子已经有了胎动,一晚上她要被踢醒好几回。
  就算是孩子安稳听话,但孕妇起夜频繁,晚上免不了的要醒好几回。
  沈伯谦自然承担起了照顾妻子的重任。
  每天晚上若兰一醒,他立刻就能感觉到,接着就是熟门熟路的扶她小解,回来再给她打水洗手,倒水润喉,还会操着不太专业的手法帮她捏胳膊、捏腿、捏脚;助她安眠。
  这些事情,在沈伯谦看来是天经地义的。
  上辈子他可是因为一时好奇去偷偷体验过分娩阵痛的!
  体会完的感受只有一个——母亲太伟大了,死也就这程度了吧?
  而且,若兰这一胎肚子大的不同寻常。
  几个大夫看了都说十有八/九是双胎,这就更辛苦了。
  可沈伯谦这些感受刘若兰是不知道的。
  在刘若兰看来,自己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走运的女人了。
  从小爹妈疼着,不用被拘在家里,能出去看遍大千世界,接触形形□□的人。
  只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深知男人的不可靠。
  原想着,这辈子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跟爹娘一样,一辈子只跟一个人相守。
  但这个想法于她而言,一直只是个美好的愿望。
  在成亲之前,她都还是不敢相信,这个世界上居然会有沈伯谦这样的男人。
  而婚后的日子,更是让她不禁沉醉其中。
  不是背地里说自己亲爹坏话,但作为丈夫来讲,即便是自己亲爹也跟沈伯谦比不了。
  这个男人,一定是老天爷赐给自己的,他好的甚至有些不真实。
  但越是如此,她越是贪心。
  像这次回来,除了蒋英她还带了两丫鬟,本来是打算让她们照顾自己衣食住行的。
  可现在,她一点儿也不想人来打扰他们夫妻俩。
  她不需要住的多舒服,吃的多好,只要有沈伯谦在身边,她就觉得开心。
  不过,刘若兰也不是一般的深闺女子。
  她深知,凡事不能太过。
  所以,白天的时候,除了一早一晚夫妻俩雷打不动的散步聊天、跟肚子里的孩子说话,她总是劝沈伯谦多出去走走,别陪着她闷在家里。
  沈伯谦自然乐的偷懒,去后山转转,顺便想点儿东西。
  不知不觉的,夫妻俩的感情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慢慢的发酵起来。
  这么舒心的日子简直让人有点儿乐不思蜀,但也让沈伯谦感到有点儿心虚。
  这个假是不是休的有点儿长?
  不如,再住两天收拾收拾回城吧,也不能单练岳父一个人。
  万一累出个什么好歹来,那就麻烦了。
  再说,岳母大人三五不时的跑来看媳妇,也挺折腾的;还有最重要的,若兰肚子太大了,他实在有点儿担心。
  当晚夫妻俩商量了一下回去的事儿。
  虽说俩人都有些舍不得走,但俩人也都非常清楚,回去是必须的。
  带着一丝不舍,夫妻俩悄然入睡,拂晓时分,俩人几乎同时醒了过来。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先醒来的是沈伯谦。
  这一个多月照顾若兰,沈伯谦得到了一项宝贵的经验——警醒。
  尤其是对声音非常敏感。
  正如此刻,他敢发誓,自己绝对是听到了有马群的声音。
  但这不可能啊,李家坪一共就那么几匹马,都是自家的,怎么会有马群?
  难道是在做梦?
  顺手掐了自己一把,哎呀,好疼!
  看来,做梦这个选项可以排除,那就是真的了?
  “姑爷,小姐,门外来了四五十个骑马的人,看架势像是军爷,不过穿得都是便装。领头的那位说是来找姑爷的,还说是什么大师跟姑爷约好的!”
  沈伯谦硬生生的把一句“卧槽”憋进肚里,安抚妻子躺下,故作淡然的应了门外的刘中仪一声:“你先招呼他们一下,我,马上就出来。”

☆、第104章

  103…飞来官身
  看着门口一字排开,后面还颇有些一眼望不到头架势的马队,还有马上相貌、身材、年龄各异,但却个顶个严肃的各位。
  沈伯谦摇着头叹气道:“我tm这真是上了贼船了。。。。。。”
  他此刻固然是“日了狗”一样的心情,但门口马上的几个人心情也没有多么的愉悦。
  此人如此放诞无礼,
  堂堂读书人披头散发(刚起床,头发只拿手刨了刨),
  衣衫不整(出来的急,天又不冷,里衣就扣了俩扣子,外衫是披着的)。。。。。
  这个人,真当得起主人/师傅的重托?
  念及此处,几个人心中升起一阵的不安和疑惑。
  但是,想到大师的嘱托,几个人并没有把自己的不安显露出来。
  可沈伯谦是什么人?
  以前他可能还不会注意到,但自打替老婆打理生意以来,他察言观色的本事与日俱增。
  除了带头的那个人,其余几个眼中瞬间闪逝的疑惑并没有逃脱他的眼神。
  这明显是信不过我啊,但是——
  没关系,反正大和尚说的这事儿,真要想办,我自己都信不过我自己。
  不过,□□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们好歹也给我个展示的机会,等我实在不行了,你们再名正言顺的鄙视我嘛。
  无缘无故的就鄙视我,不好不好。
  可以说,沈伯谦和他后半辈子出生入死的几十位战友的首次会面,获得了圆满的——不成功。
  整体氛围既不友好,也不亲切。
  总而言之,这是一场失败透顶的见面会。
  “在下金一山,见过沈公子,我等奉师命而来,今后任凭公子差遣。”
  带头的那个四十岁上下的男人翻身下马,拱手行礼言道,余下众人见他动作,整齐划一的齐齐跟着下马行礼。
  边上几个年轻点儿的还警惕的扫了一眼几个听到声音出来看热闹的村民。
  几个人眼神太凶,一眼就把人吓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