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一门四姓-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特别说明,如今他们身契已签,以后都要衷心主子;
  如有不轨,主家都不必把他们送官府,直接打死了事!
  当然不能光打棍子,甜枣也是要给的。
  管家还代刘近南承诺,刘家的下人,只要忠心本份干活,将来银子、房子、身份都会有的。
  当然,他说的没这么直接,但沈伯谦听着也就这意思。
  这挺好的,总要给大家一个奔头嘛。
  他现学现卖,也对王清和王磊许诺说:他们好好干,以后娶妻生子他一应全包。
  两人急忙跪下拜谢。
  弄完这些,居然已经中午了。
  沈伯谦跟刘近南一起吃了个午饭,顺便提了下,他准备回乡。
  刘近南倒没虚留他,毕竟在他看来沈伯谦这是第一次出远门,想家也是正常的。
  当下就吩咐管家替他准备车辆。
  沈伯谦也没推辞,他发现了,青州刘宅不时就会有车去清水县送东西。
  他凑个车,倒也不算给人添麻烦。
  吃完饭,刘近南又让蒋英拿了份契约,原来那两种马桶现在已经也形成了产业。
  刘近南留了一成的分红给他。
  沈伯谦知道他是个说一不二的人,也没推辞,签了自己名。
  多拿份钱呗,也是好事儿。
  刚弄完,就有几个管事的来找刘近南回事,沈伯谦趁机告辞去了小院。
  杨风一听要回家,脸的笑憋都憋不住。
  沈伯谦这才想到,杨风才是实打实的第一次出远门。
  十来岁的孩子,也真是难为他了,肯定想家了。
  杨风忙了半天把他们的东西都收拾好。
  不收拾不知道,一收拾吓一跳,居然大大小小的十来包。
  沈伯谦看了看自己瘪掉的钱包,确实买了不少东西呀。
  晚上刘近南招待他跟杨风一顿送别宴。
  第二天,一辆马车,一辆牛车,天还没亮就出了青州府城。
  只不过,这次的马车是一般的小车,牛车也是拉货那种。
  跟来时刘近南的专车没法儿比。
  本来,沈伯谦、杨风还有四条和七饼都是坐马车的。
  但这个车厢比较小,四个人,加上十来个大小包袱,真有点儿挤。
  尤其是谭四条人高马大的,窝着更是难受。
  所以没一会儿,他就跳下车跟着跑。
  沈伯谦差点儿被他吓到,他可是没多久前差点儿死掉,这恢复的也有点儿太好了吧?
  不过,七饼居然却没拦着他,还坐在车辕上看着他跑?

☆、第53章

  52…回家安顿
  回到清水县,沈伯谦少不得要去见见刘老爷。
  一是他这次青州之行刘家帮了不少忙,于情于理他都要去感谢一下,
  二来刘老爷待他亲如子侄,既然路过,肯定要去看看的;
  还有就是,他的牛车还在刘家寄存着呢。
  见他来了,刘家人都很高兴,尤其是刘老爷夫妇。
  一直拉着他问东问西,沈伯谦在青州府这些日子的经历被他们掏了个干干净净。
  除了在刘宅的衣食住行,问的事无巨细外。
  就连怎么救了谭、江二人,买的两个人什么来历,也被刘老爷问的轻轻清楚。
  最后,刘老爷无意间提了一句,说刘近南自小被他培养继承刘家家业,行事作风不免有些独断专行,要是有哪里招呼不周的,还要沈伯谦多多包涵。
  沈伯谦心道:刘伯伯似乎对这位未来女婿还是有些不太放心啊。
  也罢,为了近南同学跟刘小姐未来的幸福,我就助攻一把。
  当下正色道:“刘伯伯这话说的太客气了,近南小小年纪掌管刘家这么大的家业,专断是一定要的,不然,一味听从下属的话,如何能够服众。
  不过,近南虽然生意上有思想,有手段,但对朋友家人却又照顾有加,我这次青州行多得他的照看。
  他年纪虽小,做起事情来可不输给任何人。
  起码我是自叹不如的,我见过的同龄人中,近南称第二的话,真没人有资格称第一。
  只是,他管着这么大的家业,平日里实在有些过于繁忙,还望刘伯伯多劝劝他,要以身体为重,毕竟这才是根本呐。”
  刘老爷连连点头,刘夫人也是一样,甚至眼圈都有些红了。
  沈伯谦心说,果然是从小养大的,就算只是为了养个女婿,这感情也早跟亲生的差不多了。
  几人又闲聊了几句,刘老爷说天色不早,不如留下住一晚,明早回去。
  但沈伯谦婉拒了。
  他倒是不急,但杨风这一路上可是提了无数次的杨大爷、杨小妹还有徐大姑了。
  再不回去,沈伯谦觉得,他会哭的。
  见他坚持,刘老爷也能理解。
  毕竟在他们看来,这是沈伯谦第一次出远门,急着回家也是自然的。
  不过,刘老爷还是依依不舍的一直把他送到二门外。
  看到了等在那里的杨风和其他四人。
  刘老爷就随便问了杨风几句青州府的见闻。
  沈伯谦则是让王青山、王石头、谭四条和江七饼等人给刘老爷行礼。
  听到王青山这个名字的时候,刘老爷多看了两眼,但听到后面两个名字,他又不禁失笑。
  伯谦到底还是小,起个名字也如此顽皮。
  拜别刘老爷等人,杨风跟撒了欢儿的小马驹似的,赶着牛车就出了清水县。
  沈家牛车虽然不小,但六个人加上十来个大小包裹,也是挺挤的。
  所以,一出清水县城,四条又跳下去跑了起来。
  王青山和王石头也说早先在车上坐久了,这会儿还不累,跟着谭小哥下去跑一跑。
  沈伯谦自然没意见,只不过,他笑着问道:
  “怎么你们都不叫四条和七饼的名字呢?我取的这俩名字不好听吗?”
  他这话一出口,就听到身后传来一声闷闷的“哼——”。
  二人自然不敢说他取的名字不好听,只是笑着支吾了过去。
  沈伯谦没难为二人,转头去问杨风都带了什么礼物给杨大爷他们。
  两人一路聊着,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李家坪。
  不过,此时夜色已经完全笼罩了大地,家家户户都亮着昏黄的灯光。
  在清水县这个小盆地,快五月份的天气,白天已经开始有些热了。
  但晚上的温度却是刚好。
  此时又过了饭点儿,跟冬天或是初春不同,大家不再窝在家里,都出门聚在一起闲聊。
  这类的聚会,沈伯谦也好奇参加过一两次。
  但话题他就实在没什么兴趣。
  男的聚在一起,话题除了老婆孩子,就是地里的庄稼,顺带着吹吹牛之类的;
  女人的话题则更单一,除了八卦基本什么都没有;
  相比之下,小孩子们的休闲方式倒是更有趣些。
  斗草、斗蟋蟀、抓石子儿、爬树掏鸟蛋、玩蚯蚓。。。。。
  实在不行,三五一群的跑、跳、闹也能玩的很开心。
  不过,这些他都只能看看罢了。
  想着想着,他们的牛车进了村,一到村口就被人看到了。
  沈家牛车的出现,瞬间引爆了李家坪村民的热情,片刻之间就围过来不少人。
  沈伯谦去青州府的事只跟里正说了一下,其余人本来都是不知道的。
  出发那天他又起了个大早,也没什么人看到。
  只是,俩人这么多天不在,村里人当然不可能没注意到,难免会议论。
  沈伯谦早就交代过,这事儿不用瞒着。
  所以一有人问,杨大爷、徐大姑还有小妹她们就照实说,说沈秀才带着杨风去了青州府办事。
  这没过几天,大家伙儿就都知道了。
  青州府,那可是大地方!
  村里去过的人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这沈秀才也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这大概是村里这段时间最大的八卦。
  所以他这一回来,大家伙儿都忍不住围了上来。
  都想看看,这沈秀才去了一趟青州府,有啥不一样的了?
  这一看还真是,光是这衣裳就够气派的。
  虽说还是带着孝,但这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也就是这派头吧。
  再看杨风,当初饿的瘦不拉几的,你还别说,这一打扮,还真是怪俊咧。
  这么多人围了上来,沈伯谦少不得下车跟大家打声招呼。
  见到人群里有几个村里的老人家,沈伯谦跟往常一样,一一行礼问好,笑着应答。
  正说着,几个学堂里的小孩儿挤了进来,眼巴巴的看着他。
  沈伯谦笑了笑,让杨风把准备好的一罐子蜜饯糖粘拿出来,给他们每人抓了一把。
  又对围观的众人解释说,这是他去府城前跟孝正哥说好的。
  他去府城这段日子孝正哥一个人照看学堂这些孩子们,他有点儿过意不去。
  就说回来一定要给他带点儿东西。
  但孝正哥却说,他一个大人要什么东西,他要真想带,就给学堂里的孩子们带点儿。
  所以他特地带了些笔墨纸砚,还有蜜饯糖粘,明天一并交给孝正哥。
  看哪些孩子这段时间表现好,就发些笔墨纸砚作奖励。
  至于蜜饯糖粘嘛,人人有份。
  还特别说明,今天在他这儿拿的不计数,明天去学堂还有。
  几个小孩儿喜笑颜开的鞠躬道谢后,一溜烟儿跑了出去,显见是跟小伙伴们显摆去了。
  这时大家伙儿也注意到跟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几个生人。
  自然有人好奇问起。
  沈伯谦也没避忌,只说谭江二人是因为家里有事,来他家暂住的。
  至于二王,是这次去府城,一个朋友听说自家买了山却没人打理,就劝他买两个人用,也省得常年雇人麻烦。
  他想了想倒也便宜,就趁着朋友家买人的机会,挑了俩人。
  一听这俩壮汉是沈秀才买回来做工的,大家伙儿又炸了。
  李家坪谁家买过人呐?里正家里没有啊!
  这在咱们李家坪可是头一份,这不是成了地主老爷了吗?
  少不了又是一阵子议论,但内容基本还是那些:
  什么沈秀才真是有本事啊;
  沈家如今可是发了大财了,都买下人用了;
  。。。。。
  最后也都无一例外的叹息一声;沈母真是没福气,可怜早早就走了;要活到现在,指不定多高兴呢!
  趁着大家伙儿议论的时候,沈伯谦趁机上车。
  接着微微跟杨风一使眼色,嘴里却说着“伯谦今日刚回来,有些疲惫,就不跟各位多说了,改日到家里来,咱们再聊。”
  他说着话,杨风拉着车慢慢走出众人的包围圈。
  人家出门这么些天了,急着回家是肯定的。
  要是别人也罢了,几个熟人上去拉着,再问一阵子他也不好说什么。
  但沈伯谦是秀才,李家坪的人对他还是有些不自觉的敬畏。
  虽然他为人挺和气,说话做事也都挺好,但大家伙儿还是觉得沈伯谦跟他们这些泥腿子不是一路人,哪个敢去硬拉着他?
  不过,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他带回来的两个人。
  沈伯谦走后,他们又议论了好一阵子。
  结论是,这都用上下人了,沈家以后可真是不一样喽。
  而另一边,沈伯谦他们也到了沈宅门口,杨风不等他说,早停好车,跑着过去叫门。
  沈伯谦却不得不应付得了消息赶来拿蜜饯糖粘的孩子们。
  打发了孩子们,沈宅的门也开了。
  大门刚开了个缝,就有个小小的人影钻了出来,冲上来抱着杨风就不撒手。
  沈伯谦趁着夜色仔细看了困难,原来是杨小妹。
  这小姑娘,还挺多愁善感的。
  接着门一开,杨大爷和徐大姑前后脚,提着油灯出来了。
  一见沈伯谦和杨风,俩人眼圈也红了。
  杨大爷有些哽咽着说道:“好好,回来就好,伯谦快进来,快进来,东西别管了,让杨风收拾,反正他劲儿大。”
  徐大姑也是没说话先哽咽,泪眼婆娑。
  沈伯谦有点儿吓到了,以前一出国两三年,回家也没见谁这样啊。
  哦,不过,自从外公走了以后,无论回哪个家,基本上也就做饭打扫的阿姨在了。
  不过,看着哭的一塌糊涂,抱着杨风不肯撒手的杨小妹,沈伯谦觉得,以后出门是不是不能带杨风了?

☆、第54章

  53…奇人天降
  不过,怎么姥姥姥爷不在家呢?
  一问才知道,陈家坳有熟人办喜事,特地来请了二老去观礼吃酒。
  昨天杨大爷特地借了里正家的车,跟徐大姑一起把人送过去的。
  本来今天就能回,但二老毕竟大半辈子都住在陈家坳,一下子离开还是有点儿惦记。
  尤其是姥爷的那些老伙计们,所以说住上几天再回来。
  这倒也不难理解,沈伯谦点头道:“那也好,让姥姥姥爷好好玩几天,回头我去接他们。”
  家里面少了俩人,他一下子就发现了。
  可他带回来四个大活人,杨大爷他们又岂会注意不到?
  没等人问,车上东西卸完,几个人到堂屋,沈伯谦就简单说了说四人的来历。
  杨大爷原本只预着他买两个人回来,现在多了俩,而且看情形也是要长住的,还不是买回来做工的,那少不得要好好安置一下。
  不过这倒是好办,沈家新宅房间多,别说俩人,再来俩也安顿的了。
  这天晚上好一通折腾,四人就算是在沈家住下了。
  不过,少不了大家都要适应一阵子。
  好在两边一边愿意接受,一边也有意融入。
  每天起来,打扫庭院;
  打水洗漱,喂鸡放牛;
  抽柴做饭,做衣做鞋;
  上山开地,下地干活;
  吃饭、睡觉、说笑、试探、了解。。。。。。
  一点点儿的,他们从陌生人开始,渐渐熟悉起来,村里人也习惯了他们的存在。
  谭、江二人也识文断字,尤其是江七饼在村里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才多久,全村老少都对他亲热的不得了。
  里正得知江七饼还是个童生的时候,还请了他去村里学馆授徒。
  大家慢慢相处熟了,天也渐渐热了起来。
  一年一度的,庄户人最重要的日子也快要来到了。
  秋收近了。
  随着秋收一天天临近,就算是沈伯谦这个甩手掌柜也能清楚的感觉到,村里人们难以掩饰的喜悦和紧绷。
  这阵子不管是谁,都是笑呵呵的,就是村里那几位不苟言笑的老把式,也是眼带笑意。
  家家户户都憋着一股劲儿的样子。
  沈家本来地多,东西种的又杂,秋收的活儿肯定不轻松。
  幸亏现在家里人口多,自家又有牲口,加上这一阵子的磨合,干起活来还是挺快地多。
  姥爷、杨大爷两位老把式也一直合计秋收的事儿。
  先收什么,先收那块地,收了放哪儿,这些事情都排的妥妥当当。
  只是,秋收最难的一点儿就是一定要抢时间。
  天一热雨水多,一场大雨下来,要是地里的庄稼出不来,这一年的辛苦就要毁一大半。
  所以秋收一开始,家家都是起早贪黑的忙,一刻都不敢懈怠
  沈家虽然人不少,也又几个实打实的壮劳力,但真正参加过秋收的也就姥爷和杨大爷俩人。
  得亏前一阵子,俩老头一直在教大家地里的活计。
  不然还真忙不过来。
  就这样,大家忙完秋收,还是全累的只剩下喘的力气了。
  姥姥、徐大姑和杨小妹没下地,可天天送水、送饭、洗衣服、喂鸡、喂牛;
  每天准备用的工具,帮着收拢打下来的粮食,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但还能撑着给大家做饭烧水,但下地干活的几个,等粮食一进仓,个个倒头就睡,睡得昏天暗地。
  包括沈伯谦。。。。。
  本来他是不用下地的,他跟江七饼都在村里学堂教书,姥爷一向喜欢爱惜读书人,做秋收准备的时候就没预上他们俩。
  可架不住有个挑事儿的江七饼。
  不过,他也没落什么好儿,一样累的跟死狗一样,这是沈伯谦原话。
  自从住进沈家,江七饼同学就在各方面被沈伯谦碾压。
  天天气的吃不下饭,受了气就一个人眼眼泪汪汪的坐在角落里生闷气,看的一家子人哭笑不得。
  因为他曾有两年多的时间一个人躲在山林间生活,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穿都跟不上,身体较常人更为孱弱。
  用沈伯谦的话来说,他是发育期严重营养不良。
  就算是进了沈家后,一日三餐,而且伙食都还不错,但也没这么快补回来。
  所以,每当他一脸委屈的躲在角落生闷气,再配上他瘦弱的身体,削瘦的脸庞,十分能诱发人的母性关怀。
  姥姥和徐大姑做什么好东西,从来都不会忘了他。
  甚至姥姥有好几次还跟沈伯谦说,小七这孩子这么命苦,你就让着他点儿吧。
  沈伯谦也是有点儿无可奈何。
  江七饼的气场或者说气质非常奇怪,他早说了,论外形,七饼一点优势都没有。
  但以他一个现代人的审美观,却也不得不说,他的气质真是非常吸引。
  以前看过几个老电影,他的气质跟主角有些类似。
  具体很难说,举个例子就是:
  主角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