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代养家日常-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穆子期兄弟打过招呼后,见都是女人,就上楼避着,结果楼下的声音太大,他们还是听到了。
  “大哥,上个月我记得她们在酒席上说的话和现在差不多,结果现在又开始了。”穆子清跟在穆子期身后念叨,“奶奶她们老是相互吹捧,有时候连个花样都不换,哈哈,听她们说话太好玩了。”
  “觉得好玩你继续听。”穆子期眉毛都不动一下,把全部心思放在自己的行李上,他的行李太多了,要把其中一些用不着的拿出来。
  “圆圆,你以后记得跟奶奶说,不用再给我缝制外衫了,外面的成衣有各种号码,便宜又方便。奶奶年纪大了,你事情也多,不用帮我们兄弟几个缝制。”穆子期看到自己的三套秋季新衣服,有些心疼。
  “大哥,我说了不算,你得亲自跟奶奶说。”穆圆圆坐着桌前算账,闻言就抬起头,笑道,“最近奶奶只用看账,她觉得空闲时间多,不让她做,她觉得无聊。”
  今年十四岁的她明眸皓齿,身段苗条,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儿,气质文静,坐着盘帐的时候显得格外专注。
  知道穆子期要离家,穆圆圆就请三天假回来,先斩后奏,让人无可奈何。亏她还知道跟着熟悉的商队一起走,要不然肯定挨骂。
  穆子期不在府城读书后,幸好县里还有其他的姑娘去府城读女学,有伴在一起,家里才放心。
  近两年,女孩入学的人数又增加了。等明年穆子清考上高中,穆圆圆的问题更不用担心。
  “好吧,我再跟奶奶说一次。大不了我以后的内衣都请奶奶帮忙。”穆子期只能这么说。
  之后,穆子期准备离家的事传出去后,家里陆陆续续来人。以前有人出远门参加科举或办事,去得久的话,亲戚朋友总会送上一点心意,这次也不例外。
  连在落凤县的穆家人也邮寄了三两银子过来,让穆子期很是感慨。
  忙忙碌碌中,他的行李终于定下来了,就一个大的木箱和一个背篓。结果临到分别时,做足心理准备的老叶氏等人还是眼泪直流。
  “去到那里安顿下来,一定要给家里写信。”老叶氏拉着穆子期的手不放,抹着眼泪道,“功课繁忙的话,就不用惦记家里,不用想着回来,家里有我在,会好好的。”
  “我会的,奶奶,等我去到那里,我就打听假期的情况,说不定以后每个月都能回来一次呢。”穆子期心里不是滋味,幸好这里离阳城不算远,要不然老叶氏岂不是哭得更厉害?
  他本来想带老叶氏去一趟阳城游玩,可最近家里店铺的生意非常好,加上刚开学肯定很忙碌,要适应环境,就暂且按捺下来,准备等明年再说。
  好不容易告别完,穆子期三人神情恹恹地躺在马车里。
  至于张铭,他已经提前两天走了,没有和他们在一起。他们四个人选的专业都不同,穆子期是管理学,这个专业出来的大多数都是直接进入衙门。
  季无病是算学专业,这是他的最爱。
  严日初以后想进入税务系统,就选了税务专业。而张铭想当老师,选了教育专业。
  当然,如果进入学校后觉得不合适,还可以再改。
  “我爹本来要送我去学校,结果你们两个都不用大人送,他就说自己也不送了。”严日初委屈极了,“我想家了,说不定以后我们要两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呢。”
  穆子期一听,有些后悔没有提前打听大学的消息。主要是他身边很少有读过大学的人,他以为和前世的大学差不多,可现在连个休息表都不懂,只隐约听说两个月才能放假一次。
  “不说这些了,你们听说了没有?孟明苇没有去读夏国大学,他读隔壁的军校去了。”季无病扔出一个炸弹,神情复杂,“我听说他母亲哭得厉害,可孟明苇就是不改主意,你说他是不是受到我和傅姑娘的影响?”
  “军校,我佩服他,真是一条汉子,我以后再也不说他是娘娘腔了。”严日初低迷的精神一下子振作起来。
  按理说,像他们这种考上顶尖大学的人是很少去读军校的,读军校意味着以后可能会上战场搏命,有生命危险,就算升职快,也不如做官或做研究安全平稳。
  隔壁军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军队,年龄大小不一,重武轻文。
  穆子期对严日初的话点头表示赞同,成绩出来后,他曾经试探性地跟老叶氏提起军校的事,结果很明显,老叶氏直接不同意,哭给他看,只能不了了之。


第120章 开学之初
  “应该是受到一点影响。”穆子期见季无病执着于答案; 把身后的靠枕放平一点,半躺下来,继续说道; “我先前在学堂从未听说过他想读军校。”
  如果孟明苇想读军校的话; 他当初在竞赛成绩出来后; 就不会走后门要来一份保底协议了。
  “这算不算是为情所伤?”孟明苇对傅和修之女的追求,同班同学都有所耳闻,等季无病和傅安璇确定关系后; 严日初对于他们三人的纠葛更是心知肚明,此刻就忍不住猜测道。
  “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这都是他自己做下的选择。无病; 你无需内疚。”穆子期安慰他。
  季无病苦恼地揉揉额角; 干脆学穆子期那般取出靠枕,直接躺下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低声回答道:“道理我自是明白; 也没有什么内疚; 可心里就是有点不舒服。唉,希望他能在军校适应良好,毕竟同学一场。”
  “他爹是知府,自然会为他安排好; 告诉他如何做。”严日初对于适应性的问题倒是不担心; 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个问题。
  “你们还记得吗?孟明苇似乎有夜游症; 也不知道现在治好了没有?”知道孟明苇去读军校后; 严日初就下定决心把过往的纠葛一笔勾销,现在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就有点担心起来。
  他这话一出,车厢里的三人面面相觑。高二时,学堂不强制住校了,本地路程近的学生大多数时间住在家里,功课忙时,也会住寝室,孟明苇也不例外,只是他们很少听说他晚上会夜游。
  “我相信他们家会考虑到这一点,算了,咱们不用瞎操心,说说别的事吧。”穆子期很快提起其他话题,“不知道大学的花费高不高?我这次可没带多少钱。”
  “应该比明州府高一点,我上次就注意过物价。再说了,咱们吃住都在学校,只要不出去乱逛,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季无病顺着穆子期的话题往下说,“再说了,咱们都有补助。”
  穆子期随意点头,其实这个话题没必要说。他们考上大学后,每个人都是免除束脩的,而且每个月还有补助,达到一两银子。
  夏国大学很是高冷,穆子期这个高考状元的待遇和其他学生一样。
  “我就想知道饭堂的饭菜味道如何?”严日初对花费不感兴趣,开始兴致勃勃地提起其他话题。
  “应该不错吧。”
  到达府城后,穆子期等人前去傅家拜访,第二天才拿着船票登船。有好友们的相伴,旅途并不难熬,季无病事先吃过药,这次晕船的症状竟然减轻了许多,起码只是脑袋昏沉,没有呕吐的现象。
  “你们等着吧,等多坐几次船,我一定能克服这个毛病。”下船时,在下人的扶持下,季无病拖着软成面条的腿,信誓旦旦。
  穆子期等人敷衍地点点头,心思都花在行李的运送上。他再一次感谢自己的两位好友,有他们两家佣人的帮助,他把行李很快就扛上马车。
  到底是家人的一片心意,考虑到阳城并不是很远,穆子期连酱菜都带来几坛子,就为了好下饭,所以行李会重一点。
  遗憾的是,在办好入学手续后,他们知道身边不能留伺候的人,为此季无病两人只能忍痛让佣人回家,算是不得不辜负家中长辈们的好意。
  幸好,佣人还是能帮忙把行李拿到寝室的。穆子期见人手不够,就借了学校的四轮平板拖车,把行李往木板上一放,直接拉着走,省了不少力气。
  对于夏国大学,穆子期和季无病之前就来过两次,只是原先有部分区域没有对他们开放,现在好了,他们是光明正大考进来的大学生,总算能把整个校园游览一遍。
  没有辜负大家的期待,在穆子期眼中,夏国大学名不虚传,是一个园林式校园,真的是鸟语花香,绿树成荫,占地面积极大,里面的建筑风格不同,听说是取自各国之长。
  “今年不是说只录取三百人吗?我怎么见路上这么多人?不过女同学真少,到底有没有超过十个?”严日初拖着行李走在路上,整个人汗流浃背,秋老虎的威力还是非常强的。尽管如此,他的目光还是放在路人身上,每看到一个女孩就低呼一声,一脸的兴奋,让穆子期和季无病恨不得装作认不认识他。
  算了,原谅读了九年和尚学校的他吧。
  不过在游览校园之前,三人还得去找到自己住的地方。结果等到达地方,让他们不爽的是,三人要分开住了,尽管之前早就有猜测,可还是有些不开心。
  一路走来,这么多年过去了,三人是同班同学,称得上是连体婴,如今冷不丁要分开,自然不是很高兴,只恨夏国大学之前没有把事情说清楚,让他们心怀侥幸心理。
  “住得这么近,没事的。”穆子期见新生的寝室都挨在一起,比预想的好多了。
  话说,每栋楼都是三层,一排数下来有十几栋,中间隔着花坛和树木,他觉得不会整个学校的学生都住在这里吧?
  他之前早就知道,如今大学里开设的专业不多,以实用性为主,加上师资力量不足,招收的学生少。
  “不同的专业分开是正常的。”季无病笑道。
  既然事情无法改变,严日初总算不念叨了。
  三人在岔道口分开,各自走进自己的寝室。
  穆子期的寝室在一楼远离楼梯口的第一个房间,进去一看,发现他的舍友已经来了。
  “哈哈,竟然是你,殷湛,好久不见。”穆子期看到熟悉的面容,回过神来,首先笑道,“没想到我的室友会是你,咱们真是有缘!”无疑的,他对于殷湛是有好感的,而且对方也非常优秀,和他住在一起,说不定自己能学到对方的优点,不是说近朱者赤吗?
  再者,两人到底是认识的,总比和陌生人住在一起好。
  “是非常有缘分。”殷湛本来坐在桌边喝茶,见到穆子期,微微一惊,立马站起来笑了。
  学校可没有提前透露自己的室友是谁。
  两人相互行礼后,殷湛就笑道:“我还未恭喜你取得高考状元,消息出来后,我们夷州那边也看到了,你的成绩可比我好多了,厉害!”
  他的话里诚意满满,目光真挚,让习惯被夸奖的穆子期都有些不好意思。
  “运气好一点,恰好出的题目我拿手。”穆子期摇摇头,“再考一次不一定能得这么多分。”
  几天后他才知道,殷湛的高考成绩并不差,要不是为了读管理学专业,他不会去参加高考。对方的部分精力还花在其他事情上,尽管如此,他依然是夷州的状元。而第二名,自然是唐昕,两人总分仅相差三分。
  见屋内还有几个下人打扮的佣人在忙,穆子期匆匆看了一遍,忍不住笑道:“我这算不算是占了你的便宜?你们把房间打扫得太干净了。”
  这间寝室的面积还算大,差不多有四十平方,布局和他高中的寝室差不多,都是一人各占据一边。最大的不同是,墙壁刷了一层白灰,地板铺了一层水泥,现在又有人打扫过一遍,木床和衣柜的外表几乎在发光,地面上似乎一尘不染,如今他们正在擦拭窗户,整间房看起来极为干净。
  “他们闲着也是闲着,擦干净了我们才住得舒服。”殷湛不以为意,见穆子期的行李放在走廊里,又指挥佣人帮他搬进屋。
  穆子期推拒不得,只能表示感谢。
  “我在中间用两座屏风隔开,你觉得,嗯,这样可以吗?”殷湛又问道。
  穆子期早就看到这两座屏风了,心里也很高兴,有屏风隔开,勉强算是保护隐私。他心里不得不感慨对方的大方,竟然连屏风都买好了。
  “我不介意,挺好的。”
  总而言之,穆子期在殷湛的帮助下,很快就安顿下来。想到未来四年他们可能会住在一起,心里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
  当天晚上,殷湛去找他的小伙伴,穆子期也去找自己的好友们,大家相互分享消息。
  “我们这栋楼住的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师兄们在另一边。我听说他们绝大多数不在学校,听说是出去干活了。不对,人家叫实习。”大家刚端着饭菜坐好,严日初就迫不及待地说起来。
  “整个学校都是,我看校园里空荡荡的,几乎都是我们这一批的新生。”穆子期微微皱眉,他们专业的新生只有三十人,一部分在一楼,另一部分在二楼,之前他就注意到,二楼和三楼只有少数人在住。
  实习不是大学四年级的事吗?为何现在连二年级和三年级都一起出去?穆子期暗自猜测个不停,可惜信息太少,又没有熟人相告,真相不得而知。
  “算了,以后总会知道的。”季无病觉得这个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我听说我们要军训一个月,教官会对我们格外严厉。”
  “据说咱们一年级的新生几乎是汉子,只有二十个女孩。哎,怎么那么少?”严日初脸皱成一团,很是失望。
  穆子期和季无病对于这个话题不是很感兴趣。
  ……
  一顿饭的功夫,三人就交流了许多小道消息。等到第三天正式开学,开了班会后,穆子期等人终于确认高年级的师兄们的确被派出去实习了,能留下来的只有少数。
  与此同时,他们进行的军训真的是太严格了,几乎可以把他们磨掉一层皮。


第121章 心中疑惑
  当初穆子期他们念高中时就曾经军训过; 不过那只有几天的时间; 远远没有现在的时间长。而令他们惊讶的是; 这次的军训与众不同,也格外地让人疲惫。
  列队、向左转、向右转、正步走……这些都是基本功; 高中时就学过,如今不外乎是重新捡起来; 再复习一遍; 难不倒他们。
  等这些基本训练完成后,接下来的训练才是最让他们震惊的。
  竟然是枪击训练!骑射训练!战场撤退等等!
  一系列的动作让新生们叫苦不迭的同时; 心里又惴惴不安。
  “是不是真的要打仗了?”休息时,之前参加竞赛认识的刘江主动凑过来,他是格物决赛第四名,现在和穆子期同班。
  刘江身穿绿色的上衣下裤,款式和他前世的迷彩服差不多; 这和军中的服装相似,极为简便; 已经从军中流传到民间; 不少下地的农民都会穿这种款式的衣服。
  只是穆子期见到大家的长发时; 偶尔还是会出戏。
  至于刘江,两人之前见过面,说过几句话,到底比别的同学熟悉一些; 容易搭上话。
  “应该吧。”穆子期也感觉到了风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学校安排的军事训练内容明显不是做样子; 显然是在为一场战争做准备,故意训练他们,不是走过场。
  他无法欺骗自己,认为这是正常的军训,要知道他们早就打听过前几届师兄们的军训内容,他们可没有自己这般辛苦,最多是最后两天摸一下枪,打几发子弹而已。
  刘江坐在草地上,目光出神地望着前方,沉默无语,好半晌没有说话。
  穆子期暗暗叹了口气,理解他的想法。刚才教官宣布他们接下来的训练内容时,大家就有了预感。
  平时大家争论时激扬文字,可以意气风发地表达自己精忠报国、爱国护民的思想,可现在冷不丁要动真格,众人一时半会没有反应过来。
  胆怯是有的,害怕是有的,退缩也是有的,可穆子期相信,自告奋勇和主动承担责任的人一定也会有,到底受过这么多年的教育,那几年的思想课不会白费。
  果然,他目光所到处,不少猜到的新生面露坚毅,眼睛充满了兴奋和坚定。
  “朝廷培养我们多年,过了这么多年的安逸日子,就算真要我们上战场,那又何妨?”穆子期低声自语,“你知道的,我之前是从大金国逃荒过来的,那边的朝廷不作为,上层鱼肉百姓,苛捐杂税层出不穷,应对天灾的能力极其微弱,百姓的日子很不好过。
  咱们大夏不同,当今是明君,又有贤臣在侧,他们慢慢在创造一个盛世,我们身在其中,能见证历史,能主动参与其中,何其有幸!”
  在这一刻,穆子期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他说的这段话完全是发自内心。
  对于他而言,在经历了颠沛流离、生不保夕的生活后,是大夏国接纳了他们一家,给了他们安定的生活,他们满怀感激。
  他想到了陈香和刘延知,没有他们当兵的保护,又怎么能有他这些年的安稳生活?
  自己真是一个三观正的人啊!穆子期忍不住自夸,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很成功的。
  “更何况,咱们的制度和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