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古代养家日常-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乎他的意料,老叶氏竟然是赞成的,而且还马上说道:“这几天我早就有这种预感,大郎,我们赶紧搬走吧,在封城之前。”
第20章 再次出发
穆子期大吃一惊,他原以为自己要费尽口舌才能让老叶氏他们同意,没想到刚一提起她就点头了。
似乎看出他的想法,老叶氏摸摸他的脑袋,脸上的皱纹舒展着,目光带着笑意说道:“傻瓜,你奶奶我又不是老糊涂了,大灾之后有瘟疫我曾见过几次,别忘记了,你爷爷和你另一个奶奶,还有你夭折的小姑姑就是在一场疫病中过身的。”
说到这里,老叶氏目光悠远,她想到了过世的丈夫,就算她后来生不出孩子,丈夫对她依然很好,要不是她不乐意,当初丈夫是想带她去外地的,只是她自己不肯而已。
如果不是丈夫不在了,穆怀恩怎么敢对她不敬?如果不是这世道乱,穆怀恩又怎么敢这么对他们?
在林县定居后,她就一直有意打探这方面的消息,每天和邻居闲聊不是无事可做。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她没说出来,反正她是宁愿多走一步路,多费点功夫,也不愿意让大孙子涉险。
“我昨天看到有三户大户人家的马车出城,据说是老母亲想念老家,准备陪母亲回老家住一段日子,顺便春耕。”老叶氏开口说出自己知道的消息,“那些大户人家的消息总比咱们灵通些,再加上你说的那家粮店掌柜……能一直有粮食卖的人家能是普通人?定是能提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消息。”
穆子期连连点头,心下一松。
这个家只要老叶氏支持,其他人就容易说服了。
“这种事不能心存侥幸,觉得疫病一定不会找上自己。”老叶氏摩挲着穆子期只有一头短发的脑袋,叹道,“今晚咱们就收拾东西,你待会和陈香去你大爷爷、三爷爷他们那里把瘟疫的猜测说清楚。”话音刚落,再帮他把头上的布巾戴好。
“我觉得大爷爷他们不会走的。”穆子期认为穆多粮他们好不容易才在这里安定下来,他们家的儿媳妇如今刚怀孕,也许不肯再走,主要是谁也不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事,也许比留在县城更危险。
“走不走是他们的事,我们尽到自己的责任就好,总要告诉他们一声。”老叶氏此时显得很是睿智,“就是不走,事先做好准备总好过事到临头才知道着急。”
穆子期一想,觉得也对。
于是,老叶氏留在家里和其他人解释离开的缘由,穆子期则带着陈香去大爷爷他们那里告知疑似有瘟疫的消息。
和穆子期他们事先预料的一样,穆多粮他们对他带来的消息很重视,但对于搬离纷纷摇头。
“大郎,城外的尸身已经被官府焚烧掩埋了,就算有瘟疫也是从其他地方传来,我看街上那些发烧的人不一定是感染疫病,前些天我们这里有个人发热,今天我看人家已经好了。”三爷爷穆多金吸了口旱烟,敲敲烟杆继续说道,“现在想去福省,难!这边的官府看得死紧,周围又都是大山,从山里穿过去,咱们老老少少的,难啊。”
“依俺看,还是不用折腾为好,俺看林县就挺好,正好咱们都在一起,出个事也能有商有量。”这话是五爷爷穆多铜说的,“真是瘟疫,官府也不会干看着,你们看年前官府不就让人在城里挖通渠道了?以后城里再也不怕淹水了。”
穆子期默然,的确,这一任的父母官是挺不错的,很有能力,但对于能否在这场瘟疫中有所作为他不能肯定。
最重要是的,他见消息灵通的人都要抛下家业离开,那说明这场灾难比想象中的重或大。
最终,穆子期还是无功而返,不过其他几家倒是一致同意要去药店买防疫的药物,还有多买粮食储存。对于二房坚决离去,他们虽然不赞同,但反对无效后也没说什么风凉话,反而让他们一到地方安定下来就立马写信回来告知,如果南国那边真那么好的话,那他们可能真的想方设法过去。
这里离福省那么近,就算官府再怎么制止,有关于南国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只是那些消息太过于夸张,大家分辨不出真假,似信非信罢了。
比如说南国那边的粮食吃不完,多余的还可以养很多牲畜,有肉吃……比如那边的人有洁癖,规矩严苛不近人情,路上吐口痰都要被打屁股和罚银子……还有那里的学堂不止学四书五经,还学其他什么奇淫巧技……种种传言,让外人犹如雾里看花。
也正是这些传闻让穆子期对那边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最起码如果那边流行简体字的话,以后他再也不用怕自己写错别字了!再者,万一那边开展数理化教育,穆子期觉得自己比别人应该会有很大优势吧?
难不成这才是他自带的金手指?穆子期看了看自己还带着肉窝窝的手背,暗暗一笑。
有时候,他会想到这个问题。
当然,他从来没有想过会和疑似穿越者的当权者相认,相反,他不敢暴露出来,反而要把自己当成这个世界的土著。
对于人性,他在逃荒的路上已经看过太多了。
离开的决定获得全家人的同意,但当第三天早晨真正要离开这个临时的家时,穆子期还是充满了不舍。
家中的其他人同样如此,大家一一看过院子里种的菜,房子里新买来的家具……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座小院子是卖给了大爷爷,比原价低一点,一共一百两。
亲兄弟明算账,虽说这才几个月的时间,林县的房子价格涨了一截,但他们走得急,很难卖到高价,还不如便宜自己的亲戚。
不过大爷爷穆多粮家里能拿出那么多银钱——其中有部分是向其他几家借的,穆子期心里还是觉得挺惊奇的。
看来这些年大爷爷穆多粮一直很低调内敛啊,包子有肉不在褶子上。
事后老叶氏倒是不以为然:“你忘记了,在逃到那个吃人的村庄时,你们年轻人去抵挡那些畜生,我们几个老的赶紧带着娃儿们逃,结果有几个人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要不是你大爷爷和五爷爷眼明手快,豁出命去拼,把那几个畜生杀死,如今哪有我和你妹妹好端端站在这里?”
老叶氏说到这里一脸唏嘘,似乎想起了那时朝不保夕的日子,“事后他们好似在尸体上摸到了什么,当时还想着要给一份我,只我想到那些畜生不知害了谁才搜刮来的,自己又没出力,就没要。”可是她没想到自己很快就被现实打败,再没有了以前的大方,现在对一文钱都很重视。
“当时应该就是些财物,他们去当铺换了银钱才给我们。”最后,老叶氏做了总结。
既然知道了银钱的来源,穆子期不再过问。
“大郎,走吧。”旁边同样推着独轮车的刘延知出声道。如今的他一身劲装,英气勃勃,刘延舟和刘小妹同样没有了初初遇见时那灰扑扑的模样,同样有着少年的英气和娇俏。
这次要离开,刘家竟然同意和他们一起离开林县,问及原因,原来刘延知去做家丁的那家大户同样要离开县城到乡下老家去避难。
他们感到事情不对劲,加上刘延知心中不知从何而来的不安,竟然也要一起离开这里。
穆子期等人见状自然很是高兴,毕竟有个伴更安全,彼此之间还知根知底。
“嗯,奶奶,咱们走。”穆子期见老叶氏还在和族人告别,见天已经大亮,赶紧出声催促道,“等我们一安定下来就写信给你们。”
大奶奶她们一帮女眷闻言,意识到离别正式到来,霎时个个泣不成声,手直拉着老叶氏和穆圆圆不放。要不是怕吓到邻居,肯定要放声大哭。
“大郎,好好照顾你奶奶和弟弟妹妹,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地方一定要记得给我们来信。”穆多粮浑浊的双眼湿润了,不由得咒骂道,“这该死的世道!总不让我们好活!”
“我会的,大爷爷,三爷爷,五爷爷,你们也要注意安全。”穆子期狠狠点头,眼里也湿润了。
同甘共苦了那么久,现在竟然也要分别了。
……
直到随着人流走出城门,穆子清和穆圆圆的神情仍然有些恹恹的。他们在这几个月里和隔壁大爷爷家的堂哥堂弟们玩得很好,现在冷不丁要分开,心里充满了不舍。
穆子期叹了口气,看了看脚下的草鞋,有些郁闷。这才刚刚褪下死皮的脚板又要开始折腾,估摸着等定下来脚丫子又该磨出一层厚厚的茧子。
穆子期他们这次走的方向是福省,继续南下,不过不是从关卡那里硬闯。事实上,他觉得如果瘟疫一流行起来,连隔壁接壤的福省也不安全,还不如到南国的腹地,那里经营最久不说,各方面的基础设施是最好的。
不像福省,和这边相邻,以后打仗就是必争之地,兵灾可是古代最怕的事情之一。
“刘大哥,你说清水镇那里真的有船南下?”穆子期照样背着他的长弓和匕首,此时正和刘延知走在一起,脸上蒙着口罩,闷声道。
至于他的箭袋,以前精心打造的铁箭早就在逃荒的路上用光了,后来都是用自己削的木箭,杀伤力不足,到达林县后,穆子期上个月才补充一批,为此花了不少银钱。
想到如今家中只剩下一只玉镯子和卖房剩余的八十两银子,穆子期觉得再搬多几次家,他们穆家就要变穷了。
“消息是这样说的,我也有点说不准,不过就算清水镇没有船只南下,我们也能在那里住一段时间,那里地方较为偏僻,人口少,就算发生瘟疫也没有林县那么厉害。”刘延知心里也有些忐忑。
第21章 扬帆起航
清水镇有船南下的消息是他从之前干活的大户人家嘴里无意中知道的,这里也是偷渡到南国的最佳途径之一,普通百姓并不知道,知道的人也不会大肆宣扬,而且这还是最近才出现的。
为了不出意外,刘延知还多方打探一番,特意到城中消息最灵通的铺子去打听过,真实性很大。
其实穆子期早已问过这个问题,打听消息的钱他还出了一半,要不然他不会那么轻易就决定离开,速度还那么快。现在他再问一遍,只是心中略有些不安而已。
“大郎,你放心啦,像我哥说的,大不了咱们就在清水镇停留,万一是真的呢?怎么看都是南方那边好,听说一过去就能分到属于自己的土地,那里还很繁华,你单看从那边流过来的布料就知道了。”一旁的刘延舟插嘴道,他长得浓眉大眼,脸上时常带着笑容,此刻的神情充满了跃跃欲试。
他说的是前不久从南方那边流入的布料,质量好,花色多,看起来一模一样,而且价格还不贵,据说同等质量下,比没有发生灾祸前的江南布料还要便宜。
穆子期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布料在县城刮起一阵风,大受欢迎。
“这大概就是工业的力量吧?”穆子期暗忖,这些一模一样的布料一看就知道不是人工织出来的,应该是机器所为。他没想到的是,南方那边这么快就把纺织机利用起来,又听说这些布料更多的是销售到南洋或其他国家。
他们应该赚了不少银子,这些人真厉害!穆子期真心感叹。
真穿越了才知道自己的野心太大,才能太低。他虽是理科生,可高中、大学学到的知识大都记不清了,能有一个大概印象已经是他记忆力好的缘故。
刚刚记起前世时,他还曾经畅想过,自己以后会不会成为什么开国皇帝或取得什么王爵之类的,那时还想过自己要不要丢掉节操,多纳几个漂亮的姑娘……现实很快给他一击,单是这些接踵而至的天灾人祸就让他差点应付不过来,一个应对不好把小命丢掉都是正常的,更别提要从中拉人入伙趁机壮大了。
看来自己到了这里,本质还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智商、性格、学识、为人处世都没有发生明显的进化。
至于娶妻……经历过穆怀恩和叶氏的事,穆子期觉得自己以后再多招惹一个女人,他是嫌日子过得太好而自找麻烦。
说来说去,反正此刻他对南方那边闹出来的动静极为佩服。
几人一路上沉默地走着,又轮流跑前跑后去打探情况,一晃眼就到了中午,他们开始寻找停留的地方稍作休息。
这方面他们的经验很丰富。
“咦?怎么有人和我们走同样的路线?”刘延舟跑到队伍前面去打探,一回来就说道,“是不是他们也去清水镇避难?”
穆子期和刘延知对视一眼,刘延知就问道:“人数多少?可是良民?有什么行李?知道是什么人家……”一连串的问题脱口而出。
“人数和我们差不多,面相很熟悉,似乎在城中哪里见过。”刘延舟拧眉苦思,“应该是开铺子的。”
“只要不是贼子乱民,不要紧。”穆子期等人一听就松了口气。这个时候,他们最怕的是有人抢劫了,幸好开春林县城外的那些流民不知跑哪里去了,而林县到清水镇的路线一向比较安全,要不然他们可能还要雇佣镖师。
几人正说着话,陈香从队伍的后面跑回来,又说他们的后面同样有人拖家带口和他们走同样的路。
这话一出,几人面面相觑。
看来消息灵通的不止有他们,不过转念一想,那自己先前的决定不就是对的?而且路上的人多,安全性也要大一些。
见此,穆子期走回老叶氏旁边,把事情说了一遍。
“那你大奶奶他们留在县城岂不是真的有危险?”老叶氏皱皱眉,又挥手抽了一鞭驴子。
是的,这次他们重新出发又花钱买了一头毛驴,之前的那头毛驴起了很大重要,这次自然故技重施,只可惜眼前的这头驴子没有之前的那头温顺,总要被鞭子抽着才能好好走路。
“之前我们不是劝说过了?可是大爷爷他们怎么都不愿意走。”穆子期还是觉得遗憾。
老叶氏闻言,只能无奈地叹了一声。他们这些出来的人也不一定会安全。
既然知道有人和他们走一样的路线,穆子期等人的警惕性更加提高,所幸一路上平安无事,大家各自保持着距离,最后竟变成了同时休息同时赶路。
好不容易,他们在走了三天后终于到达清水镇。
穆子期对这个镇的第一印象还不错,首先一个就是整洁,镇子并不大,房屋有好有差,但路上铺的是青石板路,路上的垃圾很少。然后就是安静,看得出这里居住的人不算多,大家出出进进说话的声量都不大,也只有孩童在打闹时发出的尖叫声大一些。
看到穆子期等人到来,在镇口大树下闲聊的居民似乎并不意外,反而很快就有人迎上来。
“你们是过来坐船的吧?”来人看起来一脸的精明,大约三十岁出头的样子,红光满面,中年男子一上前搭话,其他人就退下了。
只听中年男人笑眯眯说道,“现在船还没有来,你们是在镇外面等还是在我们这里租房?”
“您贵姓?”穆子期第一个迎了上去。
“哈哈,我这样的人哪有什么贵姓?哈哈,免贵姓陈,你们叫我老陈就好。”中年男子连忙摆摆手,似乎看出穆子期等人的疑惑,笑道,“这两天来我们这里坐船的人不少,我们一看就知道了。”说着还看了一眼穆家的驴车,这次没有车棚子,只是在粮食上面铺着两层油布,穆子清和穆圆圆则盖着半旧的棉被取暖。
“那下一趟船什么时候才会到?”穆子期忙追问,他有些失望,原先以为一到这里就可以马上坐船离开,没想到还得等。
“上一艘船刚刚离开不久,下一艘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来,海上的风浪不好说,这里的船来不来没有确切时间。”老陈似乎很郁闷,“不过最近每个月都会有一艘船路过这里。”
打听到这样的消息,穆子期等人只能无奈接受了。不想露宿街头,穆家就和刘家一起租了个小院子,租金交一个月,价格比县城还贵,竟然要一两银子。
知道人家这是趁机抬价,可穆子期等人对此没有办法,再瞧不到两炷香的功夫,镇上不知从哪儿又来了两拨人。
等过了几天,镇上一改之前的平静,变得嘈杂起来。随着人流的增多,各种各样的消息不断传来,穆子期等人因此知道了不少消息。
比如林县附近的一个县有不少人近日突然生病了,上吐下泻,有大夫确诊为疫病,如今生病的人已经被隔离开来,又有哪家的人染上时疫,家人不肯送去隔离,结果一家十口人统统被染上之类的……
穆子期一直想知道的消息也有了,当他听到林县同样大面积染上时疫时,心里顿时万分担忧。
老叶氏在租来的房屋里拿出穆多田——也就是他亲爷爷的牌位,一边上香一边喃喃自语。
穆子期凑在旁边听了几句,不外乎是让爷爷保佑,亲人健康平安之类的。他又看了看牌位旁边放着的两个小木雕,雕工很精巧,用黄杨木雕刻而成的两名小童神态可掬,表皮已经被磨出一层包浆。
他知道这是两位小伯伯,两人因为幼年夭折,虽是入了族谱,但不能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