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妃饶命-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天武五年,还没开春,遭遇了天灾的西蒙大举扰边,朝野震惊。同年,朝廷就是战是和争论不休,文官们每日从动口到动手,武官们也分两派,从未经历过战事的小皇帝一时之间也左右为难。祸不单行,原本主战的太傅因为年事已高,小小的摔跤后直接无法行走了,一时之间,朝廷主和的声音居高不下。不到半个月,边境的村庄哀鸿遍地尸骨无数。
在皇帝犹豫不决之时,太医院最先有了应对,学徒们开始分批熬制伤药,再是先太医院院正的徒弟现身讲学,教导学徒们最快捷有效的外伤包扎之法。同时,兵部四营开始有太医们出现,轮番教导士兵们如何紧急自救,怎么在野外寻找止血止痛药草,甚至还会教他们最基础的点穴断臂求生。
兵营里士气如虹,禁卫军们也自动自发的开始去太医院听课,甚至频繁与轮休的兵部低等将领们比斗。参加过战役的将领们用的可不是花俏招式,而是真正的一击毙命,禁卫军不管是编制内的编制外的,俱都获益良多。然后,禁卫军统领请战!
兵部魏将军请战!
兵部尚书请战!
最终,皇帝钦点魏将军为先锋将领,原禁卫军统领何大人为副将,前往边境。随行的还有太医院第一批学徒,他们将会同粮草伤药一起上战场。
随着战事越来越频繁,禁卫军中人的血气也越来越高,先后有不少青年少年兵士随军去了边关,武艺最为高强的魏家兄弟也在其中。
随后几年,经过几场大胜,越来越多的世家官宦子弟也参与其中,一是为了锻炼自家子弟,二是为了前程。听说魏将军家三子全都上了战场,立下了不少战功。
天武第九年,皇上论功行赏,魏家一门武将,风头无两。
大楚上下一片欢腾之中,谁也猜不透皇帝为何抑郁不欢,有时候甚至可以看到他站在太一殿前遥遥望着宫外的方向久久不语。
班师回朝的只是先锋大营,随着后续的将士回来得越来越多,整个皇城逐渐热闹了起来,太医院也因为随军出征的学徒们陆续归来一扫往日的沉闷,到处熙熙攘攘人声鼎沸了。
到处都是一片欢腾,围堵少年皇帝的脸色一日比一日阴沉,最后几乎到了吓哭宫人的地步。宫里众人噤若寒颤,有心人却在琢磨着怎么让皇帝重展欢颜,七巧就是其中一个。
这段时日只要有野心的宫人,没少弄一些妖蛾子。给皇帝说笑话啦,唱小曲啦,甚至有太监跑去练武场与皇帝比武,被皇帝直接揍得失·禁几乎没脸见人。
七巧心思巧,趁着皇帝早起人还没有完全清醒的时候,提议皇上出宫去逛逛。年后的元宵灯会一直持续大半个月,眼看着就要最后一日了,皇帝去散散心猜猜灯谜也好。
少年皇帝其实玩心正浓的时候,前几年打战他一门心思的学兵法学治国之道,已经少有出宫玩乐了,经过七巧这么一提,皇帝还真的在上朝后就喊了武状元一起玩去了。
这一玩就去了整日,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回来。
昭熹殿的人预见皇帝的好心情,纷纷对七巧称赞不已,更有人笑言掌事姑姑的人选说不定今夜就会定下来了。
半月之后,众人才知道人选的确是早就定下来了。不过,却并不是七巧。
就在皇帝回宫的当日,领回了一个出宫办差多年的大宫女,一个能让皇帝喜笑颜开同时又痛苦不堪的宫女。
☆、48|48|10。03
天知道,秦衍之其实是出宫去逮人的,结果宫外的世界太精彩,他一时之间玩得忘乎所以,等想起回宫时都已经黄昏了。宫门外除了驻守的禁卫军外,还有一个四年多未见的身影。
夕阳下,身段婀娜的少女面容比记忆中越发的沉静,漆黑的眼眸在余晖中透着淡淡的褐色,单手提着药箱,身后跟着一个梳着双髻的小丫头,正一本正经的扫视着周围拿着□□穿着铠甲的禁卫军护卫们。
少女另外一只手摸了摸小丫头的发顶,原本冷淡至极的眼中泛出一点点温柔,仿佛冰川中燃烧的火苗。她微微一笑,小丫头立即露出两排缺了门牙的大嘴巴。
秦衍之呆呆的看着,鬼使神差的唤出了对方的名字:“魏溪!”
魏溪回过头来,眯着眼将秦衍之从上到下扫视了一遍,不知为何,明明是一个很寻常的动作,秦衍之却觉得脸颊、手心,甚至是膝盖都有点发麻。
“皇上,”她淡笑着,“您又出宫了?”
秦衍之莫名的心虚,咽了口口水,道:“朕,嗯,只是微服私访。年后即将春耕了,朕去看看朝廷免费发放的种子是否已经到了百姓手上。”
魏溪‘哦’了声,随口问:“皇城里居然还有佃农?”
秦衍之长大嘴,额头上瞬时就大汗淋漓。忘记了,那一年去看春耕是在皇庄,皇城里根本没有可以耕种的田地,都是商铺。
跟着少年天子身后的小吴子暗暗的朝天翻了个白眼,他是真的不想提醒皇帝他们出宫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什么玩乐,也不是什么春耕,而是为了寻找魏溪。对,皇帝最近茶不思饭不想,经常为了一丁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大发雷霆,纯粹是因为魏溪没有跟着大部队回来的缘故。
四年前,魏溪刚刚从外面回宫,正巧就遇到西蒙进犯大楚边境,魏溪煽动太医院众多老太医们给学徒们授课,并且开具了数十张止血止痛止泻去风湿感冒等等常见病的药方。药方中没有昂贵的药材,没有繁复的药引,就是最简单的草药。在边境,在村庄,甚至是在山林和田野边随处可见随处可以采摘的药材,甚至是只要用唾液搅碎覆在伤口就可能瞬间止血止痛。
同时,魏溪还磨了齐太医开了几十张用于战场的偏方。这些方子不是为了救人,而是为了害人。比如闻着就会浑身酸软无力的粉末,参在水里被人喝了就会腹泻不止脱水而亡无色无味的药水,还有一种最为缺德,是一种毒物,种在上风处,风一吹,它的种子就随风飘散,见血就钻,然后血口不管用什么药都无法愈合,一个小小的针尖大的伤口会因为无法痊愈越来越大,慢慢的化脓流血水,不过十日就可以溃烂成碗口大的血口。
这些偏方说是药方不如说是毒方,魏溪拉着白术埋头在太医院的药房里熬制了大半个月才每种弄了一瓶。至于毒物,最后是去黑市高价买得,然后由魏溪亲自带去了边关。
四年大战,在战场上死的西蒙人有二十万的话,死于偏方的西蒙人大概有五万,大多是从战场退下去的伤残将士。那株毒物直接用在了西蒙统帅身上,至此,才奠定了大楚全胜的步伐。
佛总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前世,那一场大战几乎是西蒙全面压制大楚,为此大楚签订了不平等合约,每年要送给西蒙数以万计的羔羊牛马,还有数千的女人。
那些女人被送往西蒙,他们的命运可想而知。能够生育的全部不停的生育,不能生育后卖掉换牛马羊,再老了直接赶到战场上,做前锋营送死队,直到她们的尸骨埋在边关的血水里,融入边关的焦土中,终身无法回到故里。
经过战场洗礼的魏溪,见过最为血腥的战场,也亲手端送过无数人的性命,孩童时期的青涩早已磨灭,如今矗立在众人眼前的少女仿若□□的凤凰,耀眼得让人炫目。
当然,如果她能够把手中的戒尺放下就更加好了。
秦衍之没有想到魏溪时隔四年回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抽查秦衍之的功课。从历朝历代影响重大的各大战役胜败原因,到上下千年各种天灾*背后的根由,再到古往今来各位皇帝喜好对朝政的影响等等,全部都被抽背,错一个打一下手板心。
说实话,太傅都没有这么严格,更加别说去国子监讲学的翰林们了。从秦衍之出生到现在,揍过他的人不多,揍过他的女人唯独魏溪一个,嗯,现在加上一条,抽背他功课还用戒尺打他手板心的女人,全天下就魏溪一人,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明明该他质问魏溪离别四年还拖拖拉拉不肯回宫的原因,不知怎么变成魏溪反问作为皇帝的他为何没有好好读书?
他们两个的主仆关系是不是反了?
“听说皇上已经将阵亡将士们的抚恤金发放到州郡了?”背书终于告一段落,皇帝歇了口气。挽袖姑姑趁着空档泡了两杯茶来,分别上了几碟子点心,抿着唇把手在朝安殿的大门处,静静的看着少年天子难得的惬意时光。
边关一战就是四年,天知道这位少年天子的肩膀上扛着多么重的重担。每一次战报送来,不管是胜还是败,看着上面的伤亡人数,皇上是何等的痛苦。每一个阵亡将士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家,有父有母有妻有儿。身为顶梁柱的男人死在了战场上,他们背后的家人又有多少能够平安顺遂的长命百岁。
战争持续了四年,皇上的笑颜也消失了四年。他知道,每一场战役之后,会有更加残酷的生死‘战役’等着他,等着大楚的子民们,等着将士们身后的亲眷们。
“二十两,每人!”
魏溪端着茶碗喝了一口热茶,空空的胃中终于暖呼了起来:“在边关,三口之家一年用度不会超过一两银子,皇城最为繁华,寻常商户人家也不会超过三两。大楚州郡分布广阔,佃农、桑农、果农俱都是五口之家,多的十多口,少的也有三口,一年下来除了交租缴税外,二两银子也差不离了。二十两,若是家中有嗷嗷待哺的小儿,都等不到孩子长大。”
秦衍之咬着糕点的手一顿,沉默了一瞬,还是开口道出了艰难:“国库实在没银子了。四年每年都有伤亡,加上征兵,粮草伤药兵器等等,每一样都在烧银子,户部日日到朕跟前哭诉,老尚书的头发都掉了一半,白了一半。”
魏溪问:“就没筹过银子?只靠一年两次的税,根本堵不住窟窿吧?”
秦衍之咬牙道:“世家和三品官员家都不用缴税,三品以下只要一成税,五品是两成,八品三成。春涝夏旱冬寒都要赈灾,河岸总是垮塌,山林都有泥石流,冬日大雪,有的村子连路口的雪都比人高,有的连树根都刨出来吃了。一年下来,大部分的州郡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灾害,别说是缴税了,赈灾都要银子,安抚百姓也要花大笔银子。就这样了,皇城里还夜夜笙歌,朱门肉臭。”
魏溪叹息了一声:“这不是大楚才有的难题,历朝历代都是这么过来的,都没有断根的法子。”
“可朕不甘心啊!为何百姓们都在吃草根了,这些官员们自家大鱼大肉,还每日里跑来跟朕哭诉打仗没银子,要增加赋税!朝廷官员千千万,朕不想收百姓的税,只想让他们这些官员不要欺上瞒下,老老实实的缴税就行了。可是只要朕有这样的苗头,所有官员就同仇敌忾与朕针锋相对。”
魏溪轻笑道:“他们又不是百姓,你动百姓的银子他们不心疼,动他们的银子就是要他们的命了,不与你横眉冷对,难不成还拍手称快不成?”
秦衍之气鼓鼓的砸掉手中的糕点:“你还取笑我。你是不是也觉得我无能至极!”
魏溪很想说‘是啊’。不过,话到嘴边,看看原本圆滚滚的小皇帝长成了如今高挑少年模样,显然,对方已经不是孩童了,不能在用对待孩童那种玩笑的方式去打击他了。
魏溪沉思了一会儿:“既然不能直取,那么我们可以拐个弯的替百姓们寻一条活路嘛!”
秦衍之干脆从龙椅上下来,坐在魏溪的旁边,从她的糕点碟子里面捏着东西狠狠的咬了口,含糊道:“你说,我听。”
“就拿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来说吧!前些年我随师傅走天下,接触最多的其实是平民百姓,也去看过大灾后朝廷发放灾银的场地。不得不说,朝廷说抚恤金每人二十两,如果一户人家有三个儿子,两个上了战场,那么那户人家应当得四十两,实际上他们却只得了二十两或者更少。”
秦衍之瞪大了眼:“有人将每人改成了每户?”
魏溪摆手道:“可是有的人家连二十两都拿不到。”
秦衍之气急败坏:“那是有人从中贪污了!”
魏溪笑道:“一个州好歹也有数十个郡,节度使看到满满一仓库的白花花银子,不贪污才是假的呢,是我,眼见之下都会偷偷背几十箱回家藏起来。”
“魏溪!”秦衍之怒目而视。
魏溪摊手:“我实话实说。”
“那你的意思是不要给真金白银?”
“真金白银从国库出去,经手的人那么多,到了州郡还剩多少,到了百姓手中又剩下多少?”魏溪端着残留着余温的茶碗轻声问,“皇上今日出了宫,可知道年后鸡蛋多少文一个?”
秦衍之脸色微红:“多少文一个我不知道,只路边听了一耳朵,一斤三文都没多少人要买呢!”
“知道原因吗?”
秦衍之摇头。
魏溪点了点茶碗中的红枣:“因为过年。年前百姓们都会购买年货,走亲串户中又会收到不少年货,一来二去家中的鱼肉鸡蛋都剩下不少,过完了年,不少人家都不用添置吃食了。所以,哪怕鸡蛋再便宜,百姓家里有也就不会买。同理,国库的银子发放下去之前,种子价格一斤只要二十文,发放下去之后,种子价格升到五十文,对于百姓来说,哪怕官员们没有贪污,他们依然活不下去的原因就在这里。有些清官,其实他们只是外表看着清廉,内在,嗯,建议皇上派人查一查他们家族的产业涉及了哪些方面,我敢保证,每一州每一郡的地方官员,他们的家族产业中绝对有米铺粮铺,而且不止一家。”
“你是说,他们左手发朝廷的赈灾银子,右手就提高种子价格,从中赚取的差价直接就进了他们的口袋,而老百姓实际上没有得到一丁点的实惠?”
“没错!大楚佃农占据百姓一半以上,桑农果农中也大多会种植粮食,购买粮食种子,果树苗,甚至是鱼苗这些都要花银子。贪污有很多种,一种是直接拿银子,一种是变着法儿拿朝廷的银子。官员们本来缴税的就少,还挖空心思拿国库的银子,皇上,你觉得你能忍吗?”
秦衍之气得跺脚,在殿中走来走去:“那怎么办?难道不发银子直接改成发种子?”
魏溪点点头:“成啊!”
秦衍之瞪眼:“啊?!”
“不过种子也要有人监管才好。”
秦衍之琢磨了半响,摇头:“这样还是治标不治本。”
魏溪叹气:“其实,百姓只是想尽办法要活下去而已。一个五口之家,最为重要的是孩子,孩子长大了,出息了,父母亲族就自然而然的高兴了。所以,把发放真金白银改成种子只是其中一项,我们得保证阵亡将士的儿女能够顺利长大成·人,保证他们的妻子能够不受人欺凌,保证他们的父母能够安然终老。”
秦衍之道:“是不是可以把二十两银子折成二十年,一年一放?这样可以缓解国库的紧张,一年一两银子加上两季种子,种子也可以换成果树或者鱼苗。然后,朝廷要成立监察部,每一州每一郡都有专人负责此项。一旦监察人不察,那么御史也可以参奏。国学可以解决子民们读书问题!”
魏溪幽幽叹息:“没银子呢!”
秦衍之噎住:“那就免费入学!”
“还有呢?”
秦衍之抓了抓脑袋:“至于妻子,难不成全部立贞洁牌坊?”
魏溪嗤笑:“哦,那还不如徇情算了,反正死了丈夫也没法再嫁了。还得日夜操劳伺候公婆,教导孩子长大成。人,等到公婆过世,孩子娶亲,她就可以两眼一闭,寿终正寝了。”
“喂!”
魏溪冷笑:“你们男人可以三妻四妾,我们女人就只能从一而终?”
秦衍之很想回答:世情不就是如此么?估计说出来后,那戒尺就不会落在他手板心,而是落在脸上了!为了脸面计,秦衍之很小心的咽下了这口气,道:“那赐一个匾额,上书‘忠义之家’?由朝廷所赐,也就在衙门挂了号,相信没有人有胆子去欺辱烈士之后。”
魏溪没有吱声,秦衍之暗中吞了口口水:“还有什么?”
魏溪伸个懒腰,提起药箱站起身来:“这是朝廷大事,皇上您一个人拿得定主意么?拿不定就别在这里神神叨叨了,我回太医院了。回来这么久,连太医院的门槛都没踏进去呢。”说罢,也不等秦衍之回答,直接大摇大摆的走了。
剩下少年皇帝在背后大喊:“魏溪,你不是来给朕上药的吗?朕的手心还肿着呢!”举起手挥了挥。
魏溪啧了声,直接丢了一瓶伤药给门口的挽袖姑姑:“消肿止痛,立马见效;太医院研制,包您满意!”
☆、49|49|10。03
魏溪回来的第一天,皇帝就挨了板子,这事,躲在朝安殿门外的宫女太监们都听得到。所以,不过半个时辰,就连穆太后也知道那个消失了四年的魏家丫头回来了。
七巧在宫里也算是个老人了,要算计一个人的时候那是熟能生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