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璀璨八零年代-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啊,你就随小恪吧。”说到这里,项宇成也对着邱静婷关心了两句,“倒是好久没见着小恪了,他最近怎么样,在学校学的挺好吧?”
  “他学校有个特训,也有一阵子没回来了。”
  “这样啊,那行,等他回来我再找他说话。”说完,他打开车门走了下来了。
  刚刚坐在车里不明显,下车后才让人看清了他的身高和具体的长相。
  “这位妹妹,请上车吧。”
  他打开后座的车门,微微颔首示意,褚欣然顿时感到了一丝压迫感。
  在他的注视下,褚欣然压着裙角坐上了车,他关门时和她的视线刚好对上,那古井无波的眼神又很快转开。
  褚欣然心里“咯噔”了一下,他那双毫无情绪的眼睛,真的是这两年最让她感觉有压迫感的。
  “项宇,那就麻烦你了。然然,你到学校了就给家里打个电话。”
  褚欣然收起心里的那份触动,隔着窗户对邱静婷点了点头。


第二十二章 
  车子开动了好几分钟还没人说话,褚欣然只好先开口说了声谢谢。
  “不用谢; 反正我也是顺路。”
  这句话一出口; 褚欣然顿时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以前她见过不少企业家和客户,大家聚在一起通常是因为一个项目或者饭局之类; 都是有共同话题,能聊到一起的,像现在这种干巴巴的状态; 她以前还没有遇到过。
  而且她总觉得项宇成浑身释放着“生人勿近”的气息,这让褚欣然多少有些不太愉快。其实她自己坐公交挺方便; 挺自在的; 只是费点时间而已; 再怎么样肯定也比现在强吧。
  “听说你是清华的学生?”
  车子已经开了十多分钟; 原本打算一直沉默的褚欣然; 猝不及防被他问话了。
  “嗯。”
  项宇成听出了褚欣然回答时的不情愿;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他今年二十七岁; 像褚欣然这种刚上大学; 还不满二十的,在他眼里就是孩子; 和褚欣恪是一样的。
  他当大院孩子王的那会儿; 褚欣恪还是个刚学会走路; 满脸流鼻涕的鼻涕虫; 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面跑东跑西; 不带着一起玩就能哭上半天。
  这会看到褚欣然这么容易就生气了; 还把情绪表露出来; 他就觉得,果然还是个孩子,还不懂的隐藏自己的情绪。
  心里虽然这么想,可他又羡慕这种状态,这代表了年轻,代表了初生牛犊,而不是像他这样,已经被生活被责任,磨的“不疯魔,不成活”了。
  他抬眼看了下后视镜,褚欣然正侧头看着窗外,秀气的侧脸静谧而宁静,也不知道怎么的,他脑子里蓦然蹦出来一句,不知道什么时候看过的一句诗,“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轻风”。
  越野车在老城里驰骋,引擎的轰鸣声要比一般的汽车要强烈一些,速度自然更快。车里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当看到熟悉的路标后,褚欣然迫不及待的开口说,“哥,你把我随便路边就行了。”
  坐车坐的不舒服,还不如下车走一走,还能散散心。不过项宇成显然并不准备听她的,一点要停的意思也没有,车子照常呼啸着,又开了大约两三分钟的样子,最后才在学校西门停了下来。
  “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
  “您”是老北京人说话时必说的一个称谓,褚欣然用这个字,其实也是心里头有气,故意寒碜项宇成,跟客气,尊敬什么的毫无关系。
  褚欣然提着东西下车后,项宇成看了她一眼,他也不和她置气,只是好心的提醒了一句,“你一个年轻女孩子,平常最好不要独自在路上走,还有那些东西,提着也挺沉的。好了,我先走了,你自己回宿舍吧。”
  说完,也不看褚欣然什么反应,车子发动后就直接离开了,徒留褚欣然带着复杂的心情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车走远。
  她这会开始气恼自己,挺大一个人,竟然还为这点小事生气。还有他最后交代的那句话,让她听了都有些内疚了。
  原来他也是挺为人着想的一个人,那不就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项宇成去的地方离清华园不远,是颐和园内的烈士陵园。颐和园离清华园本来就不远,路上看到一家蛋糕店,他还停车下去买了一个小蛋糕。
  今天他出门没有穿军装,而是一套黑色的休闲西装。他个子本来就高,还有着军人特有的挺拔身姿,再配上那棱角分明的脸,路上吸引了不少行人的目光。
  可他并不是个在意这些的人,对他而言,任何外在的美好,都不及内在美来的芬芳。从小到大,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得天独厚的外貌而沾沾自喜,经历多了生死后,就更不会在意这些细节了。
  他拎着蛋糕,一路走到目的地。
  “今天是你的生日,刚好我没有出任务,就过来看看你。”
  他把蛋糕从盒子里取出来,放在了墓碑前的地面上。
  “本来还说好,等你生日我要请你去什刹海喝酒,还要请你去吃重庆火锅,我已经准备好了,可你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他看着照片上穿着军装的青年笑的灿烂,仿佛就在他眼前。项宇成看了半晌,最后眼眶都湿润了,等他平复好情绪,才继续开口说,“我给你带了个蛋糕,你虽然没说过,可我知道你爱吃甜食,今天我买的是蛋糕店里最甜的那一个。”
  “我去看过卢霞,她的状态比之前好了不少,她说她为你感到骄傲,也永远不后悔和你在一起,她是个好女人。”
  天渐渐暗下来,夕阳挂在天空中,晚霞红透了半边天。项宇成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了烟盒,拿出一根点上,倚在树上抽着。
  他抬头看着远处的天空,那么灿烂,映着这片土地,让人顿生悲凉。吐出一口烟雾,在那片烟雾中,他仿佛看到了他的战友,他的兄弟,正背着晚霞笑着向他走来。
  项宇成是军人,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两年前,国家成立特种大队,他被选拔并任命为北平军区蛟龙特种大队副队长。这个队里的队员,是从全国数十万士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每一个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是中**人的杰出代表,是特种部队里的王牌部队。
  他们艰苦训练,从战场侦察到反恐作战,不知道受了多少伤,磨破了多少双鞋,尽管国内没有任何可借鉴的经验,他们还是凭着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的精神,在训练和学习中获得了成长,在实践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两年,他们参加过不少军事行动,因为保密和危险的关系,每一次都像把生命挂在腰带上一样。最后,任务完美完成,战友却永远的失去了生命。
  权勇是上个月刚刚牺牲的,牺牲在国境边的一个森林里,国外可疑份子妄图穿过森林,偷渡到我们国家进行犯罪行为。他们接到命令后,在森林里蹲守了整整三天,最后和火力武装分子展开了激烈的较量。
  这不是第一次有战友牺牲,也不是他第一次为了牺牲的战友难过,不过权勇是他带进特种部队的,是他十多年的挚友。原本几个月后,权勇就要和他心爱的姑娘结婚,可现在他却躺在了冰冷的土地里。
  项宇成不止一次责怪自己,他作为行动指挥的人,是他没有保护好自己的战友。权勇倒下的那一刻,他也因为正在拼杀而没有第一时间赶到他的身边。
  “兄弟,我要先走一步了,你不要难过,我是为了国家和正义牺牲,是光荣的。”
  他的伤口不停涌出鲜血,项宇成疯狂的按压着,希望血液能停止流动。
  “我没有什么遗憾,就是放不下父母和小霞,你帮我多照顾他们。”
  权勇抬起自己的手,和项宇成紧紧握住,还留给他一个虚弱的笑容。
  他默默的抽了几支烟,直到最后一根烟在夜色中燃尽,项宇成才对着权勇的照片敬了个军礼,离开了。
  “你放心,我会在这荆棘密布的征途上继续前行,为了我们共同的目标和使命,不会退却,也不会恐惧。”
  因为我们是军人,为了国家而战。
  他开着车回了家,他妈赵淑娟从屋里走了出来。
  “你吃饭了吗?我在厨房还给你留了一碗饺子。”
  赵淑娟并不知道儿子的具体工作,因为特种部队是保密的,以前国家也并没有这个兵种,她只知道儿子工作很辛苦。
  项宇成跟着赵淑娟到了厨房,接过盘子就无声的来吃着,没一会儿功夫一盘饺子就吃完了。
  “饿了吧?我再给你下一盘。”
  她麻利的打开锅盖,把冻好的饺子放进温好的水里,一边弄,一边装作若无其事的问,“今天你带你邱姨家的侄女了?”
  项宇成“唔”了一声。
  “怎么样,不错吧?人家说名牌大学,长得斯斯文文,挺好看的,你对人家有没有什么想法?”
  项宇成皱着眉头,有些无奈的说,“妈,你别操心了,你也不想想人家才多大?”
  “我是看你这个也不谈,那个我不要的,你都快三十了,我能不着急?这个欣然,虽然说小了点,等毕业还有三四年,可我看了确实挺喜欢,你要是愿意和她谈,我也就不介意再等几年抱孙子了。”
  “我姐不是已经生了两个了吗?你还没过足抱孙子的瘾?”
  “那能一样吗?那是外孙,不是孙子。你别给我打岔,我告诉你啊,你可不能再拖了,不管是谁,你得给我带一个回来,要不然我可要出手了,你到时候别嫌我事多。”
  窝里的饺子好了,赵淑娟把饺子捞了起来,最后把盘子递给了项宇成。
  “行,我这辈子肯定会让你抱上孙子,这是早晚的事。”
  他也不管刚下好的饺子烫不烫,直接就往嘴里塞,看的赵淑娟直皱眉。
  “你跟你爸一样,吃饭跟打仗一样,就不能慢点吃吗?”
  “吃饭多费功夫,能填饱肚子就行。”
  一口一个饺子,一会儿功夫,一盘又没了。
  “你还要不要了,我再给你下点?”
  “不用了,我饱了。妈,我回屋了,你也早点休息吧。”
  “你别忘了我给你提的事,那姑娘你好好考虑一下。”
  扶着门框,赵淑娟对着项宇成的背影喊了几句。


第二十三章 
  回到宿舍后; 褚欣然把带来的吃的分给了舍友们。
  “欣然,你真是太好了,每个星期都给我们带好吃的。”陈慧慧看到吃的没有客气,最先动手拿了一支鸭腿,一边吃着一边对着褚欣然说话。
  “这几个菜味道都挺好的,今天我们只要去食堂打点饭回来就行; 菜是不需要再打了。”
  “我不要打饭; 我要打馒头,我这还有从老家带来的辣酱; 配馒头可好吃了。”
  陈慧慧是北方人; 更加偏爱面食。
  “说真的,我每天学习那么刻苦; 可我一点儿也没瘦,反而胖了不少; 学校食堂的饭就够好吃了,欣然还总给我们加餐; 这样下去,等我大学毕业了,很可能会胖的嫁不出去了。”
  祝璇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你才多大,就想着嫁人的事。你放心,有人喜欢瘦的; 肯定也有人喜欢胖的; 你只要是个女的就不要愁嫁不出去。”
  周晓丹也搭腔道; “就是,大胖媳妇也有人爱。”
  说完宿舍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太逗了,大胖媳妇。”
  到了吃饭的点儿,周晓丹主动请缨要去食堂打饭回来,“除了米饭和馒头,还有什么想吃的跟我说。”
  祝璇赶忙举起了手,“我我我,我想吃个烧饼,就是八食堂那个,晓丹,你是个好人,就帮我带了吧。”
  周晓丹应了一声后就走了。
  “我们宿舍四个人,来自四个不同的城市,从南到北,口味还不一样,这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褚欣然赞同的点头,“确实是,所以要好好珍惜。”
  饭后,大家商量着一起去图书馆,褚欣然不像她们有专业知识需要看,她主要是想去借几本关于新闻方面的书回来。
  刚出了宿舍门,在转角口就遇到了苏云。
  “欣然,你回来啦,我正准备找你呢。”说着,她举起了手里的袋子,“我就知道你这个时候肯定回来了,看,我哥给我买了好多零食,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就给你送了一些。”
  “谢谢你苏云,我刚好约了舍友要一起去图书馆。”
  苏云听了就把东西递给了她,“那你先放着吧,我就不打扰你了,我们明天上课再见。”
  褚欣然让大家等她一下,又把东西先放回了宿舍。路上,陈慧慧还挺奇怪,“哎,今天苏云竟然没说要和你一起去,说了两句话就走了,真是奇了怪了。”
  陈慧慧可是见识过苏云有多粘人的。
  “这很正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之前她只是没有融入到集体中,等她习惯了之后,就会交到很多朋友。”
  这也是褚欣然希望的,毕竟自己不能一直陪着苏云,如果苏云不积极的适应环境,最后不止苏云自己累,她身边的人也会很累。
  其实今天苏云能有一些进步,也是因为苏凡的关系。他一再告诫苏云,要学会独立,不能太依赖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其他人没有照顾你的义务,我让你来北平读大学,一方面是希望你离开家人的照顾,可以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独立生活。另一方面就是我在北平,多少也能够照应到你。”
  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是年迈的姥姥和一个老保姆照顾苏云,什么事都顺着她,为她安排好一切,才会完成苏云或许软弱和依赖的性格。
  苏凡疼妹妹,就算有时候想让妹妹独立一些,最后还是会溃败在她的眼泪直下。好在苏云脑子好,成绩不错,当时填志愿的时候,苏凡帮她选了好几个北平的大学,最后很幸运,被清华录取了。
  第二天,和往常一样,苏云和褚欣然一起上课,在最后一节《广播电视技术基础》课程结束后,她们一起往食堂走去。
  “欣然你看,那边摆了好多桌子,还有很多同学围在一起。”
  褚欣然也已经注意到了,看一些拉着横幅的,上面的字应该是社团之类的。
  “那是社团招新,每年开学后都会有一个新生入团活动,你们可以去看一看,碰到有兴趣的可以参加一两个。”
  走在旁边的男生帮苏云解答了疑惑。
  “社团是每个人都一定要参加的吗?”
  这个问题是苏云最关心的,她也知道自己的个性有些太弱,又不爱交际,心里对社团并没有什么想法。
  “虽然没有强制性规定,不过大家都很自觉的加入。毕竟社团活动也属于校园实践的一部分,对人还是挺有锻炼作用的。当然,不参加也可以,完全看个人的选择。”
  对方耐心的解答过后,苏云说了谢谢,心里顿时放心了许多。
  “欣然,你要参加社团吗?”
  既然可以不参加,苏云就打定主意不去选,同时她又很好奇褚欣然的选择。
  其实从解放以后,清华园的学生社团就进入了发展新阶段,各类文艺、体育社团纷纷成立,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到了改革开放,学生社团更是发展迅速,成为了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力量。
  四年前学生会还制定了《协会管理条例》,来推动了协会工作的正规化管理,可以说清华园是非常重视学生社团这一块的。
  “我还没有考虑好。”
  社团太多了,有没有她特别感兴趣的,她还是需要再想一想。
  其实之前辅导员找她谈过话,鉴于她入学成绩优异,辅导员推荐她进学生会。
  “我们学校的学生会包括系学生会和校学生会,你才入学不久,现在可能进不去,等下半年,学生会将会吸纳一部分新成员,到时候我会把你推荐进去。”
  辅导员还是挺喜欢褚欣然的,一个人的思想在气质和平常的言行中能够表现出来,而且从褚欣然申请双学位的事就能看出,她是个很上进,很努力的女生。
  辅导员的好意褚欣然并没有拒绝,所以她下学期应该是要进学生会的,加上双学位的事,她怕自己到时候忙不过来。
  饭后回宿舍,舍友们也正在讨论社团的事。
  “我要报名电影社,我挺喜欢看电影的,在家的时候,只有县里的放映小组到了我们村我们才有电影可以看。”
  周晓丹率先做出选择,大家对她的答案不感兴趣,倒是好奇起了放电影的事。
  “就是晚上在空地上拉块白布,放映员带着电影过来,每次一到放电影的时候,村里老老小小都带着家里的板凳去空地上等着,可热闹了。”
  “我们家住的是我爸妈厂里的职工宿舍,他们厂每个月放一次电影,就在他们开员工大会的地方,反正每次人都挤的满满的,我小时候最高兴的就是这个时候了。”
  周晓丹和陈慧慧说完后,祝璇也接着说了起来。
  “我家住县城,离家五六百米的地方就是一家老电影院,我哥经常带我去看,因为有熟人吧,有时候连票都不用买。看的时候再买两包瓜子,或者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