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妻不好当[更新至正文完结+9番外]-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令殊就不必说了,齐王会犯在他手上,不过是他自找的,他看不惯萧令殊像条狗一样忠心耿耿地追在太子身边,所以一直寻他麻烦,反而被萧令殊各种揍不解释,而这些都是他自找的,他自是不怨人。
  可是犯到大公主手里,那完全与跟他自找没关系了,而反是大公主找上他的。大公主虽然不是皇后所出,但帝宠最盛,自然看不惯宫里竟然有比她还要嚣张的皇子皇女,所以齐王便倒霉了。加上大公主抽了人后,正德帝也只是意思意思地斥责一声,让人给受伤的齐王送了药就了事了,自然让齐王心怀怨恨。
  这种怨恨是日积月累的,现在发现萧令殊这个凶残货竟然胆敢对上大公主,于是自然摩拳擦掌着准备跟着一起刷大公主了,至于姐弟情什么的——甭想要他对一个将他打得差点见阎王的所谓姐姐产生什么姐弟情,那真是太虚伪了。
  大公主气得手摸上腰间,摸了空后,扭头一看,见美人榻上那条新制的鞭子直接拎到手里,就往齐王那张脸甩去。
  齐王自是不肯挨鞭子的,他就是个熊的,连正德帝要踹他,他也敢躲,何况是姐姐打他,自然不会乖乖站着挨打啦,直接跑了。大公主自然不甘休,只是她的身体不给力,走两步就喘了,气急之下,见到太师椅上那两人,直接朝他们甩去。
  咻的一声,乌色细鞭又缠住了大公主的鞭子。
  大公主看着再次胆敢接她鞭子的阿宝,双目喷火,恨不得剜她血肉一般。
  阿宝这次自不会像上次那般让大公主有机可趁,萧令殊手上的那道伤仍让她耿耿于怀呢,所以她缠住大公主的鞭子时,一个使力,那条鞭子脱手而出,大公主也因为惯性,整个人都往后仰倒,被那两个一直关注着她的丫鬟及时搂住,才没有摔倒在地,而这时,大公主的力气也宣布告罄,整个人就像一条缺水的鱼一样,嘴巴一张一合地噏动着,脸蛋发青。
  大公主这模样自然骇得太子等人大惊,忙让人将她送回房里,又让人去请太医。刚好因为大公主发生这等事情,皇后派了两个太医常驻在公主府里,所以太医也来得极快。
  几位皇子此时也顾不得男女有别,都挤进了房里,至于谁关心谁看好戏的,也没人理会了。
  “太医,宝华怎么样了?”太子作为长兄,表现得极为担忧。
  太医检查了下,说道:“回太子殿下,公主的身子是虚弱了点儿,但并无大碍的。”
  “无碍?”太子和贤王等人都疑惑地看着太医。
  “嗯,虽然属下等人还未研究出公主先前所吃的药物是什么,不过它们对人体并无损害,只是导致人体虚弱罢了,却不会夺人性命。唉,也不知道何等高人能制出这样效果的药,倒是有些像是几十年前的陵南解家的手法……”太医一脸遗憾可惜的表情,很快又否决了自己的猜测,因为解氏一族已经没落了,退居陵南一角,已有二十多年未有解家子弟出仕。
  太医的话未完,但却让贤王妃脸色微变。
  同样脸色有些异样的还有阿宝,顿时又看了眼像个过客一般敛袖站在最外面的晋王,明明那般的安静沉默,可是存在感极强,让人无法忽视其存在。
  在阿宝看过来时,他沉默地回视,比起对于其他人的无视,他总是能极快地捕捉到她的目光。
  因为大公主的身体虚弱原因,所以大伙只呆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离开之前,齐王还要刺激大公主一把,“大皇姐,你那些下人也特不敬主子了,弟弟好心帮你□□他们,都捆了送去净灵庵吧。”
  大公主用一种要吃了他的眼神瞪着他。
  贤王忙道:“六皇弟,宝华现在身子不好,何苦来让她不好受?你就消停一些吧。”
  齐王正欲开口,这时一直未曾开口的萧令殊道:“本王的侍卫已经将那些胆大的奴才送去净灵庵了。”
  “……”
  所有人:=口=!这丫的不愧是在管过钦犯,这行动力……
  这时,大公主啊的一声,终于晕厥了过去。
  公主府中又一阵鸡飞狗跳。
  ******
  一个时辰后,大公主的奶嬷嬷张氏已经跪到太和殿中,对着正德帝抹眼泪哭诉。
  张氏是宫里的老人了,当年正德帝初得了一个女儿正稀罕着,什么都要为她张罗,那劲头还让后宫的女人们纳闷又嫉妒,不知道生个赔钱货有什么好高兴的,难道皇帝的爱好与众不同,比较稀罕女儿?于是也在后宫中掀起了一阵生皇女的风。而这张氏,也是正德帝亲自去内务府中为女儿挑的奶娘,加之有些情份在,张氏面圣的机会比后宫的女人还要多。
  “皇上,您不知道,宝华公主实在是……奴婢真不知道晋王殿下和齐王殿下是什么意思,公主已经病了,可是他们竟然还来惹她生气不说,而且还将公主府里的那些伺候公主的丫鬟嬷嬷们送去净灵庵……皇上,您要给公主作主啊……”
  正德帝面无表情地看着她,只有张杰能从那张过于平静的龙颜中发现皇帝其实在忍耐着什么,看向张氏的眼神不禁有些怜悯。
  比起其他人,张杰更清楚皇帝为何会如此宠爱大公主。或许大公主出生那会儿皇帝确实是因为是第一个女儿而稀罕她,那么后来对大公主的宠爱,不过是因为大公主长得有几分相似已经去逝的长孙贵妃罢了。
  想起已经去逝的长孙贵妃,张杰心中一叹。皇帝是真的爱那个女人罢,在她死后,足足有五年时间皇宫才传来宫妃有孕的消息,使得晋王与齐王兄弟俩的年龄相差了五岁,与其他兄弟间只相隔一两岁不同,从中也足间那五年皇帝因为长孙贵妃的死,根本无心于后宫。
  而大公主的帝宠,不过是建立在已去逝的长孙贵妃身上,先前有平王太妃点醒,怕是大公主以后不能再像过去那般横行无忌了。
  果然,在张氏正在给晋王上眼药时,突然正德帝脸皮抽搐了下,暴怒出声:“别拿这等小事来烦朕,有什么需要作主的,去找皇后!”
  “……”
  张氏的哭声截然而止,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正德帝,完全傻眼了。
  

☆、第61章

  事实上,傻眼的人还有后宫得到消息的女人们。
  当皇后听说大公主的奶嬷嬷张氏进宫来找皇帝哭诉作主什么的;她完全是不以为意的;反正只要大公主稍有不平衡;受那么丁点的委屈,张氏都是直接进宫去找皇帝的,后宫的女人们已经习惯了皇帝为了大公主又当爹又当娘的德行。
  所以,当张氏被正德帝不耐烦的语气骂傻后,也真傻傻地跑到后宫去找皇后了。
  至于皇后:=口=!这是要变天的节奏啊!
  张氏跪在凤翔宫的大殿里将先前在太和殿里对正德帝哭诉的内容向皇后哭诉一遍,抹着泪;好不可怜;不过位上的皇后却没怎么仔细听。事实上;皇后想的是,按皇帝往常的尿性;所以大公主受什么委屈来找的从来不是她这嫡母,而是皇帝,仿佛生怕自己这皇后欺负了她似的,而现在,他将人打发过来找自己作主是什么意思?
  虽不知道什么意思,皇后还是好声好气地宽慰了张氏,至于张氏说晋王齐王将公主气晕了的事情,她完全不接口,轻描淡写地在口头上申斥他们一遍,转头根本没什么吩咐。
  大公主被个胆大包天的婢女下药加害的事情前两日传进宫里,整个宫里的人都知道了——又是张氏进宫来哭诉的,最后还带走了几名太医入驻了公主府。大概除了戚贵妃等少数几个女人外,整个后宫的女人都在暗中叫好,幸灾乐祸。
  皇后自然也是幸灾乐祸中的一人,虽然她是后宫之主,要一碗水端平,可是端得再平人也是有私心的。皇后的两个儿子就是她的命,甚至连皇帝那个渣夫都要排在两个儿子后头。大儿子就不必说了,那是太子,她后半辈子的依靠。小儿子是个痴缠的,有别于大儿子的稳重,时常腻着她,更让她疼爱。
  而大公主曾经将她的小儿子毒打得遍体鳞伤,高烧不退,差点一命呜呼,是她不眠不休守了三天三夜才将小儿子守回来,那时见小儿子受的罪,皇后想啃了大公主的心情都有了。只可恨皇上当时护着她,虽然口头上惩罚两句,对小儿子也有补尝,可仍是让她意难平。
  所以,现在大公主变成这样,皇后面上难过心里却乐开了花,只觉得这真是报应。更报应的是,正德帝也不知道是不是突然由脑抽变好了,这次的事情竟然没有偏向大公主,反而命令大公主在府里闭门休养,张氏进宫也将她打发到她这里来。
  皇后心思千回百转,面上却没有半分流露,对张氏道:“宝华那孩子本宫也是心疼的,真是可怜见的,竟然遭了这些罪。你且回去好生照顾公主,本宫会告诉皇上,让皇上惩罚老五和老六,必不会让宝华受委屈。”
  张氏低头抹着泪,如何不知道皇后是在打太极呢,嘴里说得好听,不过是将皇上拿出来说嘴压人,怕是转眼便置之不理吧。张氏心头恼恨,嘴里还得千恩万谢,心里十分憋屈。以前大公主受宠时,谁对她这大公主奶娘不是恭敬有加,连皇后也礼遇万分,可现在呢?真是风水轮流转。
  等张氏从凤翔宫出来时,根本没得到皇后的丁点表示,心中十分愤怒,觉得她的公主这罪是白受了,如何可以?
  于是张氏又去了朝阳宫,朝阳宫的戚贵妃一直以来与大公主交好,对大公主也是虚寒问暖的,若是有她出面找皇帝说情,皇帝应该会为大公主作主罢。
  戚贵妃自然出面接见了张氏,不过和皇后一样,戚贵妃也是不敢轻易许诺应允什么。虽然她愿意和大公主交好,可是却不愿意得罪两位王爷,特别这两位是所有皇子中最难缠的,得罪了他们,说不定连她的儿子都不会好过。
  当然,面子情是要给的,所以戚贵妃用十分煽情的语言让张氏感动了一翻,暗示张氏,若是有机会,她会在皇帝面前提起大公主的境遇,同时也会让在宫外的贤王多关照公主府。想到今天得到的消息,戚贵妃脸皮抽搐了下。
  公主府的侍卫奴婢被晋王带去的人打了,而且齐王那熊孩子还懂得先发制人,制造舆论,现在京里的人都知道几位皇子上门去探望大公主,可谁知公主府的下人恁地嚣张,竟然不敬皇子,还挑唆皇室亲情,于是被晋王打的打,送净灵庵的送净灵庵,公主府一下子空了,只留了几个人伺候,真是寒酸得可以。至于被气晕的大公主——那啥啊,大公主不是被人下药身子虚弱么?随时都可能晕厥啊,真的不是他们害的啊,他们还好心地带礼去探望呢~~
  于是,这么光明正大的理由下,张氏进宫来哭诉,若是正德帝不理,后宫的女人哪敢为了她对上那两位难缠的主儿?对上齐王那主,你一辈子都不得安生;若是对上晋王,得,你马上就往生了。
  最后张氏被戚贵妃煽情了一把离开了,等离开后才发现,哎哟,戚贵妃根本没给个保证啊,暗示有毛用?她的公主还躺在床上要找皇上为她作主呢!
  等张氏离开后,戚贵妃想想也不安心,召来心腹嬷嬷道:“你马上使人到贤王府告诉贤王,宝华那儿让他多注意点儿,若是可以,别同她走太近,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嬷嬷有些不理解,“娘娘,以往殿下与宝华公主交好您不是乐见其成么?”
  戚贵妃笑得薄凉,“那是以前,现在嘛……皇上都表现得这般明显,咱们也得掂量一下,省得招他恨。”伺候正德帝那么多年,戚贵妃自认比皇后还要了解那男人的脾性,可不是个心眼小的主嘛,小得当年对长孙贵妃爱得要死要活,转眼人家一死,儿子就丢到冷宫不闻不问了。
  嬷嬷吃了一惊,在她心里,盛宠二十余年的大公主那是山岳一样高大的存在,哪能说被推倒就推到的?虽然中秋节那天的事情出乎意料之外,但大伙仍是没怎么放在心上,只觉得皇上应该很快又会怜惜上大公主的。
  “应该不会吧?您瞧,听说大公主被人下药陷害,皇上还派人去彻查这事,又派了太医驻到公主府中……”所以怎么看都是圣宠不衰的表现。
  戚贵妃执着宫扇慢慢地摇着,半倚着美人榻,轻声道:“中秋那天虽然不知道平王太妃与皇上在交泰殿中说了什么,但想来应该是与晋王和他娘亲有关……太妃对皇上影响极大,若太妃说了什么,想来皇上也会听得进去……”
  戚贵妃敛下眼睑,回想着当年的长孙贵妃,极盛极宠,却突然暴毙,怎么看都可疑。因为这事宫人被清洗了大半,闹得整个后宫都惶然不已,也使得这事也成为一个谜。而让人不敢置信的是,皇帝那么宠爱长孙贵妃,却在她死后,她的儿子被丢到冷宫自生自灭,怎么看其中都有蹊跷,不过因为正德帝那时因长孙贵妃之死脾气变得十分糟糕,尽管众人心中有疑问,也不敢让人去探查免得触了他的霉头,直到今日,知晓当年长孙贵妃死因的人仍是不多。
  至于大公主,越长大越像长孙贵妃,也因此让正德帝起了移情作用。不过长孙贵妃是个风华无双的女人,可没有大公主的愚蠢跋扈,仗着帝宠肆无忌惮,以后怎么死都不知道。若没有晋王的存在,或者晋王当年死在冷宫中,戚贵妃觉得,估计肖似长孙贵妃的大公主真的是皇帝心中的唯一的宝了,只可惜……
  “哎,顺便告诉贤王,大公主那边先稳着吧,若是不行就行了。”
  听到戚贵妃这漫不经心的话,嬷嬷心里明白,若是皇帝真的厌弃了大公主,那么大公主在贵妃这里便是弃子了。
  *****
  贤王将宫里来的人送走后,抬脚便去了主院处。
  贤王妃挺着肚子迎接,被贤王扶住坐回坑上。
  待丫鬟上了茶后,贤王将她们挥退,便将戚贵妃使人传达的话告诉妻子。贤王妃听罢,如何不明白戚贵妃的意思,这摆明是将大公主看作是弃子了,目光微沉。
  齐王敲着桌面,慢慢地说道:“宝华素来得父皇喜爱,虽然这次父皇的处置有些出乎意料,不过也是一时的。只可惜,宝华现在的身体……”贤王一阵可惜。
  若是大公主的身体健康,能时时进宫到正德帝面前表现,勾起他的记忆,相信疼爱了二十余年的女儿就算一时间她做错了事,一时也放不下的。但若是大公主一直这么病下去,闭门不出,再深的感情也会有淡的时候,这感情就是经不得时间的考验。
  贤王妃听明白他的意思,其实在她心里,仍是对这几天发生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是想象不到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可能是上辈子对大公主的记忆太深刻了,她对大公主助贤王登基所起的作用是信服不已的,可以说上辈子若没有大公主居中周旋,正德帝也不会这么快厌弃太子,继而废了太子后,任由太子病逝于宫外,然后又因为有大公主的帮忙,贤王将作为中宫皇子的齐王打压下去,继而被正德帝谴送到藩地,后来死于藩地的暴民手中。
  所以,贤王妃实在不想放弃大公主。
  见贤王思索着,贤王妃忍不住道:“其实大公主的病也不是治不好。”
  “哦?悦儿有何高见?”
  贤王妃为他斟了杯茶,笑道:“高见不敢当,不过是想起了一人,便是今日太医所提的陵南解氏子弟。”
  “解氏?”贤王皱眉,“陵南解氏之名已不若当年的辉煌,听说医术也是一代不如一代,是以这近几十年来才没有解家之人入朝为官。而且解氏子弟据说都在陵南,这一代仍是没有出息的。”
  “王爷,陵南解氏这一代其实有个大本领的,只不过……”贤王妃叹了一声,“听说他是个喜爱闲云野鹤之人,视权利富贵如糞土,常年游历在外,行踪不定。他的医术颇值得称道,若能将他找出来,大公主应该是有救的。”
  贤王十分惊讶,忙追问是谁,贤王妃当下又道:“这人的名字有些妙趣,姓解,名神医。臣妾之所以知道他,也是从奶娘那儿听来的,据奶娘说,前几年她回家乡去看望亲人时,正巧那位解神医正为一个得了怪病的人医治,原本大夫都说那人没救了,可是硬是让那解神医给救了回来。”
  这一段自然是贤王妃上辈子听人说的,上辈子的时候她没有见过解神医,不过却听闻过他的大名。上辈子她还是平王太子妃时,听说已经成为贤王妃的江凌薇不知怎么地身染恶疾,忠勇伯府的人因缘巧合之下找到解神医并将之推荐到贤王府,将她治好了。后来正德帝病重,太医束手无策时,也是贤王将解神医推荐入宫为皇帝医治,硬是为正德帝多延长了几年的寿命。
  听完贤王妃的话,贤王倒是有几分感兴趣,不过听说解神医行踪不定,现在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云游时,不禁有些气馁。
  贤王妃安慰道:“人有生老病死,有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在,心里也安稳一些。就算不为宝华,也可为咱们府里请位大夫驻守,如此若是有什么小病小痛也不用进宫去请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