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寡妇柳枝儿-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老板,为了等会儿寿宴能够顺利进行,我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参赛商户的作品,以免出现什么无法控制的意外。你还是直接告诉我,你打算做什么吧?”
“一根面!”
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下第一面
“什么?一根面?”七王爷被柳枝儿说得越发糊涂了。
“是的,一根面。”
杨树笑着插嘴道:“柳枝儿的意思是把这些面做成一根面。”
“那得有多长啊?断了怎么办?”
“不会断的,柳枝儿从大理寺出来之后每天就是练习做这一根面,手艺已经炉火纯青了。”杨树很有信心,因为他是亲眼看到柳枝儿如何把一根面从一丈长做到二三十丈的。
七王爷也很好奇,不过要当着太后和皇上的面做这个,不能出任何差池才行,否则他这个组织大赛的人脸上太难看了。
“不知道柳老板能不能先为我演示一遍?”
柳枝儿看了看四周,有点为难,“王爷,这是比赛,如果民妇提前公布做法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合适?”
七王爷点点头,“在这里的确不合适,放心,我会给你准备一个单独的房间,你只表演给我看即可。”
“那倒是可以。”王爷的要求自然不能拒绝,何况七王爷已经很为她考虑了。
七王爷把身边的人招过来,低声吩咐了两句,然后对柳枝儿说道:“柳老板可有需要准备的东西?”
柳枝儿从案板下面端出另外一盆已经揉好备用的面团,“王爷,民妇准备好了。”
七王爷点点头,带着她往刚才吩咐人准备的小厨房走去,杨树则留在原地烧火,那么一大锅水要烧开可不是容易的事。
不一会儿,七王爷带着柳枝儿回来了,他笑着对杨树说道:“柳老板真是一个别出心裁的人,竟能想出这样特别的面条,真是不错!”
杨树骄傲地看着柳枝儿,这辈子能有这个聪慧的女人做伴,他感觉自己一生都值了!
柳枝儿这样特别的做面方式自然要成为寿宴上锦上添花的一笔,七王爷不但把柳枝儿放在比赛的最后出场,还让人把她的位置移到离戏台很近的地方,这样方便露台上的太后和皇上以及皇亲贵族们观看。
能够进决赛的商户,手里肯定都有几把刷子,所以他们为了赢得最后的胜利,使出了浑身的解数,除了用料考究之外,还吸取柳枝儿在第二轮的经验,在菜形上下功夫,个个都做得富丽堂皇,十分好看,起的名字也好听,什么“福如东海”、“福星高照”、“寿比南山”,反正怎么喜庆怎么来。柳枝儿看着也是各种开眼界,这些菜的刀工虽然和后世的那些精美的食雕没办法相比,但是已经很好看了,让她做是做不出来的。
可惜这些人都打错了算盘,太后和皇上天天在皇宫里,吃的原本就是每天由御膳房精心准备的美食,无论外形还是名字,都是上上之选。今天来看这美食大赛,就想看点不一样的,吃点新鲜的,土一点反而更有味道。所以,这些东西送上去之后,太后和皇上给面子都尝了一口,但是很快就放下了,脸上也没什么喜悦的表情。
轮到柳枝儿上场了,她做饭的阵仗和人家比起来大得多,一口巨大的锅,下面是熊熊的火焰,锅里的水一直在咕噜咕噜地泛着水花。从锅边上延伸出去是一块五六米长,两米宽的木板,干干净净的,上面还撒着一些洁白的面粉,以免等会儿面条拉出来之后粘在木板上。在木板的那一头,放着装着粗面条的大盆,这里便是柳枝儿工作的位置了。
杨树把烧火的工作交给由七王爷指派的一个宫人,自己则站到柳枝儿和大锅之间,他要负责把柳枝儿拉出来的面条沿着木板整整齐齐地摆放好,等会儿好一并下锅煮熟。
七王爷亲自上台向太后和皇上讲明了柳枝儿要当场表演的理由,太后和皇上也对这“一根面”的叫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名字土里土气的,不过听起来很有意思。而且之前负责做饭的都是男厨师,而半天面馆居然是由女厨师出马,让太后也关注起来。
太后笑着说道:“老七,你让那女子开始吧!”
“是!”七王爷躬身退下,然后对柳枝儿说道:“柳老板,开始吧!”
柳枝儿点点头,上前与杨树一起向着太后和皇上行了大礼:“民妇是半天面馆的参赛厨师,姓柳,在这中秋月圆之夜,喜逢太后寿诞,民妇将与外子一起为太后和皇上煮上一根面,祝太后寿比南山春不老,福如东海绵且长!”
下面的皇亲贵族听说柳枝儿打算为太后煮一根面来贺寿,都哈哈大笑起来。皇上也笑着说道:“柳氏,你可真够小气的,既然来给太后贺寿,怎么才准备一根面呢?”
柳枝儿恭敬地答道:“请皇上允许民妇卖个关子,等会儿再揭晓答案。”
太后点头笑道,“这个柳氏有点意思,倒是不怯场,让她开始吧。”
皇上颔首示意柳枝儿开始,柳枝儿在杨树的帮助下系上她特制的全身围裙,又在盆中洗了手,然后拿起盆中的面条,开始抻面。
只见一条细细的面条像变戏法一样不断地从她手中甩出来,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然后落在扑了面粉的案板上,杨树则拿起面条,沿着案板将面条像织布时布线一样,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起,中途还要十分小心,避免把面条扯断。
七王爷一边看着柳枝儿扯面,一边向大家介绍道:“这案板是六尺宽,也就是说这每摆一条面条就是六尺长,柳氏为了庆贺母后生辰,祝母后仙寿永久,要做出一根三十丈长的面条来,也就是说要在这案板上排出五十根来,请大家拭目以待,看柳氏是否能做出这根有史以来最长的面条。”
大家听了七王爷的解释,这才明白“一根面”的真实含义,都兴趣盎然地看着柳枝儿不断地从大盆里抻出细细长长的面条来。
“可真厉害呀,这么长的面条居然都没断!”
“没断是不错,最厉害的是还那么均匀那么细,比起我们家厨子做的面条来仿佛还要细上几分呢。”
“这一根面可真是不简单,你看太后和皇上脸上的笑容,龙心大悦呀!”
“这个柳氏真是聪明,看前面那些人做的菜,好看是好看,可惜咱们都司空见惯了,哪里比得上这一根面来得特别?”
“不知道这一根面吃起来是个什么滋味?”
“哈哈,你想吃呀,这可是人家做给太后吃的,你有那个福分么?”
“那可不一定,太后那么疼我,分我一点也是没准的。”
“太后疼你也不能疼在这面上呀,分给你了,那其他人怎么办?”
“也是,唉,看来是没这口福了!”
看台上的议论纷纷柳枝儿完全不理会,她只是专注于手中的面条。要保证这根面不断,除了要选用上好的面粉,力道适中的揉搓,恰到好处的醒面之外,在做的时候还要注意手中的力道,必须均匀,轻重稍微把握不好,面条就会断掉。平时面条断了倒无所谓,今天可是太后寿辰,面条断了等于是触霉头,被杀头都是有可能的。不夸张地说,柳枝儿手中不断飞出的不仅仅是面条,更是她和杨树的小命,所以她精力十分集中,丝毫不敢松懈。三十丈差不多就是一百米,她知道后世有人做出了几百米的面条,但是她不敢冒这么大的险,所以打算只做三十丈,足够吸引眼球就行了。
随着杨树面前排出的面条越来越多,观众们的心情也越发紧张起来了,他们一开始可能是看好戏,但是到后面不由自主地为柳枝儿手上的这根面担心起来了,生怕它断了,那就太可惜了。
到后来,杨树每排出一根面,观众们就数一个数,“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耶!!”
柳枝儿成功地抻出了一根长三十丈并且粗细均匀未断的面条,引起了看台上的一阵欢呼,太后和皇上也笑开了花,他们私心里觉得这么长的面条都没断,说明自己的福寿确实十分长久,这是每一个人都希望的事情,高贵如太后、皇上也不例外。
柳枝儿把面条抻完之后,却没有停下来,而是来到灶台前,开始准备煮面,这么长的一根面条,煮起来可不是小事,稍不注意,在锅里弄断了,那就更可惜了。所以柳枝儿决定自己亲自来煮面。
“杨树,你来烧火,我要大火,让水大开!”
杨树点点头,立刻蹲到灶台前,架起干燥的木柴,熊熊的火焰舔舐着锅底,锅中的水泛出比刚才更大的水花来。
柳枝儿牵起面条的一头,匀速飞快地把面条下到锅里,并时不时地拿起一双加长版的筷子在锅中翻挑一下,避免面条粘连。很快,30丈面条全部下到锅中,细细的面条在水花的带动下在锅中上下翻滚着,泛出浓浓的面香味。
等到面熟之后,柳枝儿才把面条挑进一个装着之前做好的泡菜鸡汤的大砂锅里,汤里已经调好了所有的味道,面条放进去就是一锅汤白味浓的泡菜鸡汤面。
两个宫人把砂锅抬到太后皇上面前,柳枝儿跟在后面,太后笑着说道:“这么一大锅面,我可吃不了!”
柳枝儿行礼道:“在这中秋团圆之日,天上的明月将光辉洒满大地,太后是天底下最有福气的人,如果您能像这天上的明月一样,将您的福气泽被天下,那才是万民之福呢。”
太后笑道:“你倒是会说话,那你说说我应该怎么泽被天下呢?”
柳枝儿指着锅里的面条,“这面条整整三十丈,三百尺,象征着太后娘娘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的福寿,请太后娘娘让在场的各位皇亲贵族和前来贺寿的各位民间老人都能分享一点面条,大家吃了这碗面,就算是沾了太后娘娘您的福气了。”
“这倒有点意思,”太后娘娘站起身来,拿起宫人手中的筷子,挑起面条,分了一小碗给皇上,“皇上,你也来尝尝这前所未有的一根面吧!”
皇上起身接过面条,“谢母后赏!”
皇上也为太后挑了一小碗面条,“祝母后健康长寿!”太后欣然接过,尝了一口,“这味儿不错,是加了泡菜吧?”
柳枝儿没想到太后竟然是个识货的人,“回太后娘娘,的确是民妇家乡的泡菜。”
太后喝了一口汤,“就是这个味儿,当年我流落民间的时候,连吃饭都有问题,更别说吃菜了。还是隔壁的大娘送了一坛子泡菜给我,让我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皇上安慰道:“母后受苦了!”
“我已经享受到人间最大的福气了,吃过的那点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剩下的面条自然不用太后亲自来一一分送,由宫人代劳,现场的皇亲国戚和民间老叟们都有幸吃到了这独特的一根面,面条劲道,汤味鲜浓酸爽,在这中秋之夜吃起来,味道格外好。
皇上吃了之后也连连点头,“这面真不错,可谓是天下第一面了!”
柳枝儿十分见机,立刻跪下,高声说道:“谢皇上金口,亲封半天面馆‘一根面’为天下第一面!”
她的声音很洪亮,所以在场的人都把这话听到了耳朵里,皇上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一时口快,竟然被柳枝儿钻了空子,不过他今天的确是龙心大悦,干脆现场宣旨:
“半天面馆柳氏,向太后献寿有功,朕特封‘一根面’为‘天下第一面’,钦此!”
第一百二十八章 未来的将军
半天面馆在太后娘娘的寿宴上一战成名,皇上不但亲口封了“一根面”为“天下第一面”,还亲自写了这五个字,送给柳枝儿。
柳枝儿乐开了怀,参加美食大赛的终极目的终于达到了,她双手捧过皇上御笔亲书的字幅,转身展开给观众看,还向着台下的杨树挤了挤眼。
杨树也特别开心,参加美食大赛以来,半天面馆可谓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柳枝儿甚至还因此遭了牢狱之灾,他曾经暗暗后悔当初不该坚持参加这个大赛。不过现在看着站在台上神采飞扬的柳枝儿,他又觉得受这些波折也值了,他就喜欢看到柳枝儿这样自信张扬的样子。
太后娘娘也给了丰厚的赏赐,“柳氏,你是一个聪明的女子,我希望你以后多做一些类似于鱼鳞冻这样的东西出来。虽然皇上日夜辛苦,治理国家,但是天灾人祸,总是难免。如果能多一些这样的食材,将来遇到大灾大难的时候也能多活几条命,这也是你的功德!”
柳枝儿点点头,“请太后娘娘放心,我一定会去努力的。”
七王爷在旁边禀告太后道:“母后,这柳氏不但是个聪明的女子,更是一个心慈的人。据我了解,在陵州,她说动了有钱的商贾,捐了很多钱,创办了一个千里学园,接纳一些无家可归的可怜孩子,供他们吃喝,还专门请了夫子来给他们上课呢!”
“哦?”太后听了很感兴趣,“柳氏,你怎么会想到创建这样一个千里学园呢?”
柳枝儿当然不敢说这是为了半天面馆和四通面条将来的人才需要,连忙挑拣着话讲道:“启禀太后娘娘,民妇原本也是一个富家小姐,后来一度遭难,成了乡间的一个哑巴寡妇。这从天到地的人生际遇,让我觉得人生无常,如果能趁着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多帮助一些人的话,才算不辜负自己这一辈子。有了这样的想法,才联合陵州慈善的商贾们,创办了这个千里学园,让那些孩子们有家可归,有学可上,将来能够为百姓做一些事,也就算我不负此生了。”
太后赞许地点点头,“你一个民间女子,竟然有这样大的胸怀,实在让人慨叹不已。看来皇上这几个字没有白写,我希望你将来能够有更大的成就,也能帮助更多的人。”
“谨尊太后娘娘凤谕,民妇也有这样的打算,要在更多的地方开办千里学园,帮助更多的孩子。”
美食大赛之后,半天面馆的名号立刻传遍了京城,大家都对能做出三十丈面的柳枝儿好奇不已,柳枝儿决定趁势造势,给半天面馆办一场挂匾仪式。
仪式当天,柳枝儿请了舞狮和杂耍的人,来半天面馆前耍闹,引得现场热闹非凡。
“看,御赐匾额到了!”
“天下第一面,这可是皇上亲自写了送给这半天面馆的,真厉害!”
“就是,听说这老板娘可厉害了,一根面能做到三十丈那么长,我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长的面条呢!”
“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
柳枝儿和杨树穿得一身簇新,一脸喜庆地站在门口,看着人把匾额送过来,然后指挥他们把匾额挂到面馆的大堂墙上。
突然,杨苗跳到他们跟前,“爹,柳姨!”
“苗儿?!”柳枝儿高兴地叫道。袁灵蝉因为高龄产子,担心出现难产现象,陆湛提前了三个月送她去百里之外的妙手庵待产,那里的住持曾经是宫里的医女,最擅长的就是妇产一科。杨苗和小武两个小徒弟自然是跟随师父,前去帮忙照顾师娘。
柳枝儿出事的时候,杨树曾经写信向陆湛求助,陆湛帮他找了一个江湖朋友,帮忙调查小时候为甄浩慈诊治过的大夫,并请他做柳枝儿的证人。为了免得杨苗担心,也怕万一真出事牵连到他,杨树特地请求陆湛不要把京里的事情告诉杨苗,所以杨苗并不知道柳枝儿曾经进了大理寺的大牢。
“你怎么回来了?”杨树往他身后看了看,“你师父呢?”
“在后面,师娘刚刚出了月子,师父陪着她在后面慢慢地走,小武也跟师父在一块儿。我听说柳姨出事了,所以骑快马先跑回来了。”
柳枝儿笑着说道:“我没事,你别担心。看你这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肯定都没怎么休息过,快过来喝口水!”
杨苗一边喝水一边看着墙上的匾额,“这就是皇上赐给咱们家的匾额?”
柳枝儿点点头,开玩笑道:“怎么样?柳姨厉害吧!”
杨苗点点头,“柳姨真厉害,我听说你进了大理寺的监牢,很担心,没事吧?”
“我没事啊,就在那大牢里呆了一个晚上而已。谁跟你说的这个事情?不会是你师父吧?”柳枝儿想想应该不是,毕竟杨树对他叮嘱再三,不要告诉杨苗。
杨苗摇摇头,“我在陪着师父师娘进京的途中碰到了严夫子,是他告诉我的。”
“严峻?”杨树的眉毛立马就竖起来了,他现在非常讨厌严峻这个人,感觉阴得很。
杨苗点点头,“严夫子是去做地方官的,他在路上看到我,就和我聊了一会儿。”
柳枝儿皱皱眉,“他不是在大理寺吗?怎么去做地方官了?去哪里做官?”
“好像是一个很偏远的小地方吧,我听严夫子说好像要走两个月的路呢!”
柳枝儿和杨树对视了一眼,“莫非这次鱼鳞冻事件也牵连到了严峻?”
他们俩猜得没错,周大人把周云云关进大牢后还不解气,又调查大理寺中都有谁和她有牵连。周大人深信,若不是有人帮忙,周云云是不可能把事情闹到这么大的。结果经过调查,大理寺中有好几个人都被牵连进来了,包括严峻。
严峻虽然只是个从七品的主簿,但是人很聪明,一直都受到周大人的重视,也有心要提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