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寡妇柳枝儿-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树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的担心也少了些,这时候突然有个声音在旁边问道:“还……还有挂面么?”
 
杨树回头一看,是严松。严松虽然不太认识柳枝儿,却认识杨树和郝三嫂。他一大早就从家里赶过来等去年收辣椒的那个客商,饭都没吃,这会儿已经快早上9点了,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今儿个出门急,也没带钱,馒头都吃不上。之前看柳枝儿她们的摊子人头拥挤,他也不好意思上来,现在人都散得差不多了,他才过来问问。
 
杨树看了看篓子,里面还有一碗面的量,就偏头看看柳枝儿,柳枝儿正愁没有和严松搭上话的机会,连忙笑着说道:“有有有,你等一下,我给你煮。”
 
旁边郝三嫂也忙得差不多了,过来看到严松,很惊讶:“松哥儿,你咋在这呢?”
 
严松有些不好意思,“我来这里有事,今天出门急,忘了带钱,看你们这里说能免费吃面,就想来吃碗面。”
 
郝三嫂想了想,“我知道了,你这是在等那个收辣椒的人吧?怎么样?等到了吗?”
 
严松苦着脸:“我都等了大半个月了,没等到。”
 
杨树自然也听柳枝儿说过收辣椒的事儿,就在旁边敲边鼓:“我听说今年这辣椒价格可不高啊,人家陵州那边大丰收,收辣椒的都去那边了,咱这儿就没人来啊!”
 
严松的脸都快苦出水了,“可不是,我都急死了,现在家里都骂我,村里人也给我白眼看!”
 
柳枝儿心里暗喜,她一边把煮好的面递给严松,一边说道:“那怎么办?今年村里人种了好多辣椒,我看都快成熟了,再不摘就要烂了。”
 
严松饿狠了,也不说话,先把面拌了,吃了两口,才说道:“就是啊,我哪知道今年的行情是这样的。村里那些人也是,自己要种那么多,这会儿全都怪在我头上,又不是我让他们种的。现在天天都有人到我家里闹,我爹是族长,又不能不管这个事儿,今天早上还发狠说再不把这事儿解决了,就把我弄到祠堂里去跪着受罚呢!”
 
“哎哟,这么严重?”郝三嫂装作一脸焦急的样子,她看着柳枝儿说道:“妹子,你办法多,帮忙想想办法吧!”
 
严松一听,连忙抬头看着柳枝儿,虽然他不觉得这个小女人会有什么好办法,但是听听也无妨。
 
柳枝儿皱着眉想了想,“嫂子,我能有什么办法啊?那么多辣椒,我也吃不完啊!”
 
严松失望地低下头,继续吃面,柳枝儿特地给他的面里放了比较多的辣椒,辣味很重,吃了几口,他就出了一头的汗,他原本爱吃辣,抹了一把汗,大呼“过瘾!”
 
他不由自主地向柳枝儿赞道:“这味道太好了,辣得过瘾!”
 
 郝三嫂眼前一亮,“妹子,你做辣酱不是需要辣椒吗?”
 
柳枝儿点点头,她得稳着点,得让严松来求她。
 
严松也明白郝三嫂的意思了,他连忙说道:“严二嫂子,你要真的需要辣椒,不如就在村里买吧?”
 
郝三嫂打断他,“以后不是严二嫂子了,柳枝儿和杨树定亲了,再过段时间就要成亲了。”
 
这事儿在村里还没传开,严松每天都在镇上等人,自然也不知道。他很意外地看着杨树和柳枝儿,不知道说什么好。如果柳枝儿还是严家的寡妇,念在都是一家人的份上,自己姿态低点,让柳枝儿帮忙收辣椒估计还可行,毕竟自己是族长的儿子,对她柳枝儿一个小寡妇,多少还是能镇压得住的。可是现在柳枝儿马上就要嫁给杨树了,这可就是杨家的媳妇儿了,人家帮你忙是仁义,不帮忙是正理,谁也赖不上她。
 
严松有些不知所措,柳枝儿也不多说,只说了一句:“今儿个这辣酱看来喜欢的人还是很多,不愁没有销路了!”
 
杨树和郝三嫂都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就不再和严松说收辣椒的事,都顺着柳枝儿说起今天促销的情况来。他们把挂面和辣椒酱的前景说得越好,严松越心动,越发觉得柳枝儿这条路是解决自己眼前的难题的最佳途径了。
 
等严松吃完,郝三嫂把碗洗了,三人就开始收摊了。不到一个时辰,五十碗面全部送出去,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柳枝儿期望明天开始就能有人来问进货的事情了。
 
摊还没收完,杨树的发小阿才来了,他知道杨树今天要和未婚妻在西广场摆摊,怕他遇到麻烦,打算来帮忙镇镇场面的,结果哪晓得一来就看见三个人正在收摊。
 
“树哥,咋了?咋不摆摊了?遇到麻烦了?”
 
“阿才你怎么才来呢?还说请你吃碗挂面呢,现在来晚了,卖完了,只能明天请你了!”杨树看见阿才来,很高兴,给了他胸口一拳。
 
“生意这么好?这才多大一会儿,都卖完啦?”
 
柳枝儿在旁边接话道:“不是卖完,是送完啦!阿才兄弟,多谢你帮忙,不然我们还不能在这里摆摊了。”
 
阿才这才看到杨树旁边有个秀丽窈窕的小媳妇,看来就是杨树定亲的那个小寡妇了,看起来开朗俏丽,和杨树很配。阿才连忙打招呼:“嫂子好!”这声“嫂子”意思可就复杂了,以柳枝儿小寡妇的身份,被称为嫂子也合理,按照杨树的未婚妻来说,阿才也能叫她一声嫂子。
 
柳枝儿笑着点点头,“你今儿来晚了,明天再来一趟,我给你留一碗面,你也尝尝嫂子的手艺。”
 
阿才点点头,“好嘞!明儿个我一定早点来!”
 
杨树跟阿才又聊了一会儿,就推着收拾好的东西和柳枝儿、郝三嫂一起回家去了,严松看着远去的柳枝儿,心里不断地思索,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让柳枝儿答应在村里收辣椒。
 
严松回到家里,家里死气沉沉的,他爹黑着脸坐在椅子上,呼哧呼哧地直喘大气儿。旁边他娘给他使眼色,看来刚刚村里又有人来闹了一场。
 
“爹,我回来了!”
 
“回来了?等到了吗?”
 
“没,没有……”
 
族长使劲一拍桌子,“你这个逆子,让你多事,让你给家里招麻烦。你老子我身为族长,还没受过这种气呢!”
 
严松抖了一下,他从小被他爹揍大的,最怕他爹发脾气。他不由自主地跪下来,“爹,您别生气,别气坏身子。”
 
族长深深地吸了口气,“这事儿你打算怎么办?今天来家里闹的人可是越来越多了。不然就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我们自己买吧!”
 
严松本来也把这条路当成最后一条路的,但是他不敢提出来,因为他虽然是族长的小儿子,但是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哥哥们都娶了嫂子。家里还没分家,如果要把家里的钱拿出来解决这场麻烦的话,嫂子们肯定闹翻了天,那场面他想都不敢想。
 
严松摇摇头,“爹,我今天想到一个办法,就不知道您同不同意。”
 
族长起身问道:“什么办法?”
 
“您还记得柳枝儿不?就是严二郎家的那个小寡妇。”
 
“记得。怎么了?她最近风言风语很多,严大郎两口子已经不止一次到我面前嘀咕了,让我教训她一下。我正在想这事儿呢!”
 
严松连连摆手,“爹,这可不行,她已经和对岸杨家村的杨树定亲了。”
 
族长一拍而起,“什么?她竟敢私自再嫁?她忘了自己是严家人了吗?”
 
严松苦笑了一下,“马上就不是严家人了。”
 
族长瞪圆了眼睛:“她想得美,身为严家的媳妇,居然私自和别人有了首尾,还敢私自议嫁,她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族长。我非得开祠堂,出族规,教训一下这个不安分的女人不行!”
 
严松连忙拦住他爹,把今天在镇上碰到柳枝儿的事情说了一遍。族长很疑惑,他印象中柳枝儿就是一个不声不响的哑巴寡妇,怎么现在变得会说话了,人也换了一个似的。
 
“爹啊,咱先别管柳枝儿怎么变了一个人,你看她要做辣椒酱,那肯定需要辣椒,这不就是咱们的机会嘛?”
 
“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让她把咱们村里的辣椒给收了,这不是解决了我们的大难题了吗?”
 
“她有那么多钱吗?你会不会太高估她了?”
 
“爹,你是没见到今天的情形,她那个什么挂面,喜欢的人多得很,还有那个辣椒酱,我也吃了一碗面,太好吃了,将来肯定会越卖越好,这些不都是钱嘛?了不起就让她先付一部分定金,然后再慢慢还嘛!”
 
“村里人能同意?”
 
“不同意我也管不了,我也尽力了,说到底,他们种辣椒也不是我让的,现在出了问题就找我的麻烦,还不就是看我是族长的儿子嘛!您是族长,是他们心中最有威望的人,所以他们也连带着觉得我也应该给他们解决问题。我还委屈得很呢。”
 
族长摸摸胡须,他和儿子的看法倒是不太一样,虽然有四个儿子,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小儿子,无论是脑子还是魄力,都是四个儿子里最优秀的。他希望这个族长之位将来由严松来继承,如果严松能够顺利解决这次的问题,对他以后继承族长之位大有好处。
 
“你说的也是个办法,只是这柳枝儿为什么要听咱们的?”
 
严松笑了笑,“她一个小寡妇要再嫁,总要经过族人的同意吧。而且我听说严大郎两口子盯着她那房子和田地不是一天两天了,不然为什么一天到晚到您这里嘀咕?这些对柳枝儿来说都是麻烦事,而这些麻烦,恰恰是我们能帮她解决的。”
 
“你的意思是,让我以族长的身份,支持她再嫁?”
 
“对,让她承这份情,然后再说辣椒的事,就好说了。”
 
“可是族规……”
 
“哎呀爹,啥族规啊!这柳枝儿上没老人,下没孩子,说白了,将来连养老都是问题。趁她年轻,让她再嫁,也是给我们族里减轻负担啊,难道你想让族里以后养着她?再说了,现在朝廷也支持寡妇再嫁,咱们也不好拦着是吧?”
 
族长沉吟半响,让他一个族长去向一个小寡妇妥协,始终让他心里不舒坦。
 
严松看他爹的样子,自然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索性下了一剂重药:“爹,辣椒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处理不好的话,您的威望会受到影响的;如果咱们家自己拿钱出来买,您算算要多少钱?大哥二哥三哥,大嫂二嫂三嫂能同意?你想咱们家闹得鸡犬不宁吗?这不是在村里更丢脸吗?”
 
族长一想到家里的儿子媳妇各种闹腾的场面,脑子就发晕,他一向是以擅长治家自居的,决不能让别人看自己的笑话,不然这个族长还怎么当下去?
 
他暗暗点点头,“那这事儿就这么办吧。按你说的,柳枝儿和杨树定亲的事情估计这两天就要在族里传开了,要找麻烦的人很快也会来了,我会看着处理的。”
 
严松松了一口气,“回头我去跟柳枝儿透个话,总要让她知道是谁在背后帮她吧!”
 

第二十三章 严松的打算
第二天,等柳枝儿等人把家伙什儿搬到西广场时,发现已经有很多人等在那里了。这些人有的是头天吃过,觉得意犹未尽,想来再吃一碗的;也有被吃过的人神乎其神的描述给吸引来尝试一下的。
 
柳枝儿等人赶紧把摊位摆开,打水的打水,起火的起火,那些等着吃面的人自动排成一列长队。
 
柳枝儿在路上和杨树商量了一下,昨天算是投石问路,今天就要正式开始推销面条了。这面条都是一斤一把,一斤面可以煮三碗面,按照外面卖得最便宜的阳春面3文钱一碗来算,就是9文钱,加上这挂面味道和外面的切面不一样,算10文一把。辣椒酱则是20文一罐,除去辣椒钱、材料钱和罐子钱,每罐能挣10到15文,单算起来利润不咋滴,等量走起来之后,就不一样了。
 
柳枝儿还把挂面和辣酱的优势跟杨树讲了一遍,类似于广告词吧,方便杨树吆喝。幸而杨树是一个很放得开的人,虽然没做过买卖,但是干起柳枝儿分配的活倒是驾轻就熟,毫无障碍。
 
杨树看队伍排得差不多了,趁着柳枝儿在烧水,他站到凳子上,开始宣传起挂面来。
 
“各位大爷大哥大兄弟,昨儿个我们四通面条送出了50碗面,今儿个再送50碗,昨儿个没吃过瘾的欢迎今天再来,昨天没吃到的今天可千万别错过。我们的四通面条,吃起来爽滑弹牙,均匀入味;我们的辣椒酱味道丰富,辣味十足;四通面条配上辣椒酱,那简直就是绝配啊!”
 
“我们的四通面条不用揉面不用切,开水一烧扔下去,三滚两滚捞起来,配上咱们的辣椒酱,包你吃了还想吃。各位老少爷们都是出门在外的,经常风餐露宿,吃冷馒头啃干饼是常事吧,小弟我是个打猎的,那滋味也尝过。一天到晚奔波来去的,谁不希望坐下来吃上一碗热乎的,可是咱也没办法走到哪都把婆娘带上吧,没人做饭咋办?不怕,咱现在有四通面条了,只要你能找到一个锅,找到水,一刻钟就能吃上一碗热乎乎、香辣辣的面条,那滋味,别提多带劲儿了!” 
 
“大家看我们这面条啊,我们有专门的师傅给你做成这样细细的面条,又整整齐齐地切好,扎扎实实的包好,你拿回去只要保证不沾水,天气凉爽的情况下三两个月都不会坏,放在行李里,稳稳当当,不会压烂也不会折断,携带方便。独家辣椒酱,小罐装好,油纸密封,想吃的时候挑一点,不吃就封好,包你一年都不会坏。除了吃面,炒菜也可以放一点,烤肉也可以抹一点,实在不行,吃馒头也能沾着吃,实在是居家出行必备良品啊!”
 
柳枝儿是旁边听着杨树舌灿莲花,心里好笑,她想起了《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台词“居家旅行、杀人放火之必备佳品”。和杨树接触越多,让她惊喜越多,她原以为这是一个木讷老实的男人,没想到关键时候口才也相当了得。看来杨树并不排斥从商,不是那种死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过日子的人,跟这样的人在一起,柳枝儿觉得以后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有劲。
 
随着杨树的卖力推销,围过来的人越来越多,看着杨树面前码得整整齐齐的面条和辣酱,有些人有些心动了。柳枝儿他们每天只送50碗,很多人根本就吃不到,看柳枝儿下面条的过程很简单,估计自己拿回家也会弄,就想着当成个特产给家里带回去,让家里的人尝尝鲜也好啊!
 
“大兄弟,你这面条和辣椒酱咋卖啊?”
 
杨树听到终于有人问价了,心里可高兴,连忙答道:“面条10文一把,辣椒酱20文一罐。咱们备货不多,要买的可要赶紧下手啊!”
 
“我吃碗阳春面才3文钱一碗,咋你这面条这么贵呢?”有人不满意了。
 
“哎哟,我的大哥,我先不说别的,阳春面有我这挂面好吃吗?你看看这细白均匀的样子,煮出来爽滑弹牙,吃起来入味三分,是那硬邦邦、粗细不一的阳春面能比的吗?再说了,我这一把面有一斤重呢,一斤干面煮三碗面条完全没问题,你要是三口之家,一人一碗刚刚好,保证吃得饱,吃得好!”
 
“这一小把面能煮出三碗来?”有的人不信了。
 
柳枝儿这时候正好新开了一把面,听到这里,就说道:“大哥,你要不信,看我煮给你看。”说着她拆开一把面,下到锅里,等煮熟后挑上来,满满当当的三碗,“大哥你看,我这面条煮得还算比较硬的,用的碗也是海碗,如果你在家里煮,可以多煮一会儿,煮的软一点,小一点的碗装个四五碗都没问题。”
 
亲眼见证了一斤变三碗,大家对这面没有疑问了,觉得一把挂面10文也不算贵,但始终都没人下手要买。杨树看着这场面,正想再说点什么,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叫道:“老板,我要一把面,一罐酱!”
 
杨树抬头一看,是严松。严松给他眨了眨眼,杨树也是个聪明人,知道严松这是在帮自己呢,赶紧吆喝着给严松装好一把面,一罐酱,现场收取三十文。这人大多都有跟风的毛病,本来就已经很心动了,现在看人家都下手了,自己再不下手可能就买不到了,于是个个都掏钱要买。
 
 杨树一直谨记着柳枝儿讲的“饥饿营销”的道理,连忙拦到:“大家别着急,你看咱们这面条做得不易,目前产量也不太多,所以我们限定每个人最多只能买三把面、一罐酱。这就够您回家吃几顿的了,如果要买更多的啊,那得另外谈啊!”这些人都是做生意的,自然知道零卖和批发的差别,不过听到要限购,本来打算只买一把的,立马就变成三把,谁知道明天还有没有了。
 
没一会儿,柳枝儿带来的所有面条卖的卖,煮的煮,都消耗光了。这个时候阿才也来了,杨树笑着说道:“阿才,你咋又这么晚来呢?”
 
阿才笑着说道:“我早来了,不过看你正忙,就在那边晃了晃。面条卖光了?”
 
柳枝儿笑道,“哪能呢,说了要请你吃面的,还能食言?”说着,她掀开锅,从身旁的包袱里拿出一把面,煮了两碗面,一碗给阿才,一碗给严松。
 
严松刚才的举动,按销售来说叫做“破冰”,很多促销的人会安排几个托儿来做破冰之人,不过之前柳枝儿没考虑那么周全,幸好严松心思够敏捷,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