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东宫甜宠日常(穿越)-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曾经竟还妄想害死安嫔肚子里的孩子; 又被宫人揭露她做过的那些个下作之事,这才被先皇下令赐了毒酒; 然后又将他送到坤宁宫来。
  那时他还在髫龀; 先皇牵着他; 他规规矩矩地行礼,叫了她一声母后,眉开眼笑; 没有丝毫不满。
  可……他生母做的事是她亲自告诉先皇的。
  虽说的确是他生母的不是; 但他小小年纪,怎么可能会对她没有一点的怨念,他却将情绪撇的干干净净; 全数压在心底。
  对她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如珉那时已是弱冠之年,但年少也有忤逆她的时候,不像他竟如此乖巧懂事; 读书也认真,如珉每日来请安,他也恭恭敬敬唤他一声兄长。
  如珉瞧着他年纪小,却又伶俐,待他也比待当时其他几个皇子更好,毕竟他总以为小孩子最是没有心眼,也不会跟他争皇位。
  后来先皇身体很不好,没几年就仙逝了,如珉即位后封藩,也破格留他在宫里待了些年再送走,到现在已是很多年光景了。
  皇太后想了一会,她记得那时景年也才刚出生,皇后身子不好,她便也把景年养在自己身旁……算起来,如澜也大不了景年多少岁。
  在宫里那么些年,他一直沉稳,她起先总觉着他生母坏成那样,他骨子里就有卑贱,就算再有皇家血统,也被他生母的血液浸黑了,定是心机深沉。
  但后来,养了那么些年,也有了感情,他确实不坏,她便对其放了戒心,还将皎皎指婚给他。
  他现在人在江西,同皇上时常还有些书信来往,平日里逍遥自在,皎皎去了这么几年,他也是孑然一身,不曾再娶。
  皇太后终于叹了口气,上一辈的恩怨是不该牵扯到这些孩子身上。
  只是可怜那安嫔,孩子最终都没能生下来,这便也是她自己身子不妥了。
  宋景瑜见皇太后没了反应,忍不住出言唤她一声,皇太后这才收了思绪,缓缓道:“待会你便传了我的话,叫华荣派人书信一封送到江西宁王手上,让他速速回京吧。”
  “是,皇祖母,孙儿明白了。”宋景瑜眉飞色舞,说完这话就告退了。
  皇太后摇了摇头,景瑜平日胡闹,遇上他父皇的事倒是难得认真了些。若不是他提起,她都快忘了,如澜爱同些道士往来。
  午后日头正好,宫人等宋景瑜走了又进来伺候着,皇太后喝了几口茶觉着乏,便歇下了。
  苏皎月这会子在屋子里看书,瑞香端了盆子出去。珊瑚看着屋子里无人,悄悄在她耳旁说:“娘娘,奴婢听说……皇上重病了,今日是太子代理朝政。”
  苏皎月起先未听清,又等她说了一遍,才问:“何时病了的?”
  “听说是昨个晚上……”珊瑚也不大确定,她是听外头宫人说的。
  苏皎月静下来,皇上前几日狩猎看着也不像是身子不好,怎么会突然重病?她便问:“是染了风寒吗?”可也不对,最近天气炎热起来,不至于会受寒。
  珊瑚又看了眼屋外,转过身压低声音说:“娘娘且装作不知道,宫里瞒得紧,都说是染了风寒,但大家心知肚明的,这天气怎么会……奴婢也是今日从御膳房宫人那处听说的,估摸着极有可能……是中了毒。”
  苏皎月一怔,皇上的身子皇宫上下谁不重视,每一餐膳食也是要检查好几遍,又只经他贴身公公的手,就算是中毒,在膳食里下毒,也不大有可能吃进皇上嘴里。
  “御膳房的人可是被审了?”
  珊瑚忙点头:“皇后娘娘昨夜里就叫人审了,说是抓着了。可今日又听说是宫人不仔细,抓错了人……皇后娘娘处罚下人的手段厉害,御膳房的人有几个受不住,带下去就没了气。”
  珊瑚古灵精怪,认识的宫人多,倒是打听了不少的消息。
  两人正说着话,外头的人隔着格子门通传:“娘娘,王公公过来了。”
  苏皎月便理了理衣襟出了屋子,王善带着些宫人过来,行了礼才说:“扰着太子妃了,老奴奉皇太后娘娘的令,检查各个宫内膳房用具食料,为的是娘娘们的安全,不晓得太子妃介意可否?”
  “公公哪里的话。”苏皎月侧了身子站一旁,“公公察看便是,倒是辛苦公公了。”
  王公公又才拱了手,带着宫人去了内膳房,苏皎月自然也跟在后边。
  东宫内膳房负责太子膳食,平日也是谨慎细致,王善检查地格外认真仔细,顾虑着太子妃在这,嘱咐了宫人动作轻些,又照例叫宫人样样取了些带走,这才跟太子妃告了退。
  苏皎月正巧有些饿了,吩咐厨子做些点心,珊瑚便扶着她回去了。
  宋景年下了朝先去了皇上那处,贵妃也在,皇上今日醒了过来,便是一阵接着一阵干呕,太医忙着熬夜端药,一次便要熬好几碗,但帝王真正完完整整喝下去的却刚刚一碗。
  宋景年看着也有些揪心,以前在医院里,得了绝症的病人也是这般,留有一口气在,家属也想尽办法要治好他。
  化疗过程也痛苦,许多病人脱发,恶心干呕,就得吃些药来抑制,往往有时候身体治好了,精神上却萎靡不振,染上抑郁症的不计其数。
  病痛最折磨人,身心皆是。
  龙榻上的帝王,不过一日,却像是苍老了十多岁,鬓边生出白发,半点精神气儿都没了。
  王太医从屋外端了汤药来,现在出了这档子事,许多事务都是太医们亲自上手,也折腾的够累。见着太子候在榻前,忙行了礼:“微臣参见太子殿下。”
  宋景年点点头,从他手里接过了汤药,亲自去喂帝王,贵妃这时上前来说:“交给本宫来喂吧,太子才刚下朝,定也是累了。”
  “无妨,我此刻无事,照顾父皇也是应该的。”宋景年淡淡道。
  贵妃这才一笑,不再说什么了。
  宋景年坐在榻边,他懂得如何照顾病人,喂皇上药时便也知道怎样最易让他喝下,掌握了要领,这一碗药喂地极不费力。
  太医都说:“果真是父子齐心,殿下喂药皇上才肯喝的。”
  汤药见了底,宋景年才把碗递给他:“劳烦各位太医了,待父皇身子好了,定是重重有赏。”
  太医们忙跪地谢恩:“多谢太子殿下,臣等照顾皇上乃荣幸之至,不敢求得赏赐……”
  宋景年摆了摆手,又嘱咐了几句,这才出了屋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一更,明日早起可看。


第34章 
  回了东宫; 就进内室换上常服,苏皎月坐在外头月牙桌旁吃着糕点; 一边看书。余光瞥见他从身边走过,她还在认认真真琢磨字里行间,拿糕点的手却微微一顿。
  等他换好衣袍出来,她才放下东西站起福了福身。
  宋景年脚步正往外踱; 听到她声音忽然停住,转过身她头还低垂着,可以看到长长睫毛微翘; 似乎在轻轻颤动,同营帐那晚他低头时一样。
  他不急不缓往桌边走; 身子一低坐在了香几上; 桌上食盒里糕点香气扑鼻。宋景年微皱了眉头; 她以前倒不见得这般喜爱甜食。
  现在不仅喜欢,还会做了。
  苏皎月站直了身,见他坐着; 垂了眸便也跟着坐下; 听到他问:“这点心是你亲手做的?”
  她摇摇头,这是方才王公公检查膳房时,她顺道要的; 新做出的玫瑰糕,用的是刚摘下的新鲜玫瑰和晨露。
  若叫她做,得有个厨子在旁边指导着,以她的天分; 学还是很快就能学会的。
  像昨日端给皇祖母的蜜酥,她便是经了嬷嬷的提点,在膳房里自己做的。看皇太后食过后面上的神情,味道似乎也差强人意。
  宋景年看了眼她倒扣在桌上的书,是本诗集,定是从那边书架上拿的。许是皇宫里过于悠闲,她真是觉着无趣,才又爱看书又爱下厨。他目光扫向食盒,想起一事,便问:“昨日那点心,也不是你做的吧?”
  苏皎月闻言抬眸,目光澄澈:“那蜜酥是臣妾做的。”话一说完,转念想起宋景年知道她不是这时代人的事实,他定是觉着只有古时女子手艺才如此,她便道:“……虽说做着复杂,可只要细心,也不大难做了。”
  宋景年勾起笑:“可昨日我吃着,觉得不像是你的手艺。”
  他是想说她撒谎邀功?
  苏皎月闭了闭眼,刚要反驳,倏地想起他昨日根本没吃,她是做给太后的,他自然未拿!摆明着挖陷阱叫她承认,但屋子里还有宫人们,况且本就是她亲手所做,她遮遮掩掩才有鬼。
  她淡淡道:“那不如待会妾身再给殿下做几个,让殿下尝尝……”
  “行了。”宋景年起身一叹,“做好叫人送到书房来。”
  苏皎月应是,恭送他出了屋子。
  下午果然就送来点心,还是她亲自过来,只不过怕扰着他,放下食盒就走了。
  宋景年打开盒盖,里面装着就是昨日那蜜酥,闻着也是昨日的香气,除了蛋糕,他未吃过她做的其他点心。
  昨日瞧着心里自然惊讶,看其模样形状就知味道不差,他预备了说辞准备夸她,她倒好,递给皇太后以后就不动了,两人还唠起家常,都忽视了他堂堂大活人端正坐着。
  宋景年取出一块细嚼慢咽。
  “甜食吃多了腻人……这次的蜜酥特地用了花蜜来做……”
  味道委实不错。
  但宋景年仍是觉得,是他守着她做了那么多不够完美的蛋糕,一块块吃下,一手手指导,她手艺才进步的如此之快。
  论理,他功不可没
  **********
  加急信件送的速度最快,宋如澜正坐在北市楼听戏,台上唱的是《吴越春秋》。店小二给他刚倒上茶,他随意笑了笑。
  小二倒是时常见他,他每回来都听这个,总是似笑非笑专注着,眉眼温柔,却叫人不寒而栗。
  来人迅速找到他,宋如澜拆了信大致扫过一眼,当即就起身,带上人连夜往京城赶。
  他走的急,到时也是第二日傍晚了,还来不及歇息,就急忙来到乾清宫。
  皇太后刚给皇上喂下药,宋如澜从屋外进来,身上还罩着披风,先行了礼:“儿臣参见母后。”
  她把药碗搁在太医手里,缓缓地站起身,似乎未缓过神,眼眶有些红,她慢慢扶他起来……无怪她年纪大了,过去稚气的孩子都这般成熟了,她又怎么会不老。
  宋如澜说:“都怪儿臣粗心大意,皇兄身子不好,每月同皇兄来往书信时我竟没发现,要是早细心些,也便早带着人赶回来了……”
  “这如何能怪的了你。”皇太后执起手帕拭了拭眼眶,“前几日才晕倒的,这之前还出去狩了猎,就算是哀家每日看他来请安,也没瞧见半分不对。”
  宋如澜这时拱了拱手:“母后,儿臣已经把人带到,就在屋外候着。”
  “可是能解蛊毒的道长?”皇太后仍有些紧张,一问再问。
  宋如澜笑着点头:“他在江西名气很大,儿臣同他相识也费了一番心力,母后尽管放心便是。”
  皇太后这才点了头,吩咐宫人将人请进来,才看到是个鹤发童颜的道士,身姿颇为健壮,面色红润,保养调理地极好。
  他按规矩行了礼,就忙上前替皇上诊脉,观气色,又仔细瞧了瞧他唇边的血丝……半晌,终于起身拱手道:“回太后娘娘,确实是蛇蛊无疑。”
  皇太后手里帕子越握越紧,她直点头,一颗心也跳的极快,只勉强维持往日妆容:“可有医治的法子?”
  “法子自然有。”道长捋了捋胡须,“不过是做起来有些麻烦。”
  “皇上眼下一直昏迷,不便我施针,再者皇上中毒已深,按常理是不易治好的……”
  皇太后听得出其中有戏,忙问:“道长的意思是……”
  “先把蛊引到另一人身上。”他皱着眉头道,“需是血脉相连之人,由贫道通过家传秘术来引,蛇蛊到了另一人身体里,不会立即作乱,此时贫道再施针,即是便利地多……不过,稍有不慎,引蛊之人也会十分的危险。”
  一番话说的绕来绕去,皇太后听的认真,倒听明白了,当即便道:“既然如此,不妨让哀家来引。”
  还没等道长说话,宋如澜就先拦住了:“母后救皇兄心切,儿臣明白,可母后乃我朝堂堂皇太后,事态危险,不可以身来试。”
  再怎么说,她已是年过了花甲,由她来引,岂不两命呜呼。道长便说:“太后娘娘莫急,贫道话未说完,这引蛊之人,必是正值壮年,男子,身强体壮者为先。”
  皇太后顿时泄了气,自己不行,自然而然先想起太子,但太子也不能够,他是储君,不可以身试险。
  那叫谁好,于谁都是她心头的肉。
  宋如澜上前了一步:“道长,不妨让本王来试。”
  “王爷不可!”他后头宫人一时心急叫出声来。
  宋如澜回头扫他一眼,警告意味甚浓,逼其住了嘴,他才继续说:“本王与皇兄手足之情不比寻常,皇兄有难,我却置身事外,不说对不起皇兄素日待我的情意。既是在普通人家,兄长受苦,其弟岂有坐视不管之理?”
  皇太后却是有些犹豫的,道长描述引蛊之人的条件,如澜的确样样吻合,但他年幼时她待他也不是那么好,此刻心下愧疚到极点,不知说什么为好。
  宋如澜看透她心思,复又道:“母后,皇兄身子要紧,此事万万不可再耽搁了……”
  皇太后抬眸看他,也是第一次正眼看他,他生的比如珉还要俊朗,比如珉还要沉稳,也是重情重义。
  她心里已打定主意,皇上若真救过来,不妨破例留他在京中待些时日,江西相隔甚远,他一人也过于寂寥了。
  皇太后考虑周全了,这才道:“道长家传的秘术哀家放心,由如澜来引,烦请道长务必再小心着些。”
  道长点点头:“太后娘娘放心便是,贫道必然竭尽所能。”
  **********
  夜已深,乾清宫外候着些人,月色上涌,宫灯慢慢燃着,照的黑夜发光发亮。
  宋景年得了消息,忙赶了过来,皇太后派人送书信到江西一事,他将将才得知,可为时已晚,宋如澜已回京了。
  此刻就在他面前的屋子里,格子门严严实实地关着,密不透风。
  倒真是不日再会。
  皇太后被宫人扶着,心里头不上不下,宋景年走上前轻声安慰:“既是皇叔身边的人,皇祖母更该放心才是。”
  皇后这时也赶了过来,宋景年大致跟她说了情况,屋里忽然有东西破碎声音响起,皇太后差人隔着窗问了一声,里面没回应。
  皇后这边听完他的话,眉头攥地更紧了。
  这个节骨眼上,皇上救过来也罢,没救过来景年即位便又多了个隐患。
  那头贵妃的事还没解决,再来人横插一脚,她心里当真有些咬牙切齿。
  皇太后又吩咐人就着窗户纸看上一眼,道长施针作法,不能留人在屋子里,里面动静好坏一概不知,她心里如何不急。
  作者有话要说:
  撑不住睡了,今晚接着继续更。


第35章 
  乾清宫东暖阁匾为“抑斋”; 与其南墙相连的东、南、西三面庑房都是为帝王日常生活服务的机构。
  东庑房从北往南排列,最北边的三间名“御茶房”; 是为皇帝管理进献茗饮,果品以及节令宴席等等的。
  这次皇上的事情一出,里头也是翻江倒海。照理说最该罚的是王善,帝王膳食他每日都在检查; 却没找出错处。可他毕竟是宫里头老人了,伺候皇上几十余年,皇上一切喜好他都知道; 地位不同于寻常太监。
  因此,膳房大换血; 又惩治了乾清宫部分宫人; 都是些八杆子打不着边的; 因为皇上贴身的人,总不便对其轻易下手。
  往往借此敲山震虎,给其余人警个醒; 至于幕后下手之人; 便由刑部全权负责,皇后再来过问进度。
  但刑部那边还是毫无头绪。
  皇后其实一早有了计划,她得知皇上病重; 固然心痛,起先也盼着皇上身子无碍,他因着景年胜仗回来,待她疼惜很多; 来坤宁宫的次数也越来越多。
  可她前日静下心一想,皇上明面上虽与她恩爱,朝堂上却重用贵妃家中的人,她父亲分明年事已高,据她所知也糊涂过事,但却越来越得圣宠。她曾有意无意跟皇上提起过兄长的事,他却置若罔闻。
  即便臣子救君王算不得什么,但兄长那日替他挡下的一箭,却让他也留下病症,时常隐隐作痛。皇上却没有半分的偏袒。照这样下去,迟早贵妃要坐到她头上。
  倒不如利用这机会,蛊毒既然难解,皇上便过不了这坎,她再推脱到贵妃身上,定令朝堂沸腾。更何况围猎那次,她早找人查出来了,分明是她儿子宋景瑜抓了皎月去。
  明着害她,实际上还不是为了害景年!
  一直藏掖着不说,便是为着一次性全数打尽,顺顺利利扶了景年即位。
  可偏偏……
  宋如澜被叫了回来,此刻正在屋里为救皇上而赌上性命。
  是皇太后亲自派人去传的信。
  皇后在暮色里一阵冷笑,她可不信皇太后会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