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富一代[穿书]-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边,姚祺年在留了姚书记吃饭之后,干脆又把老丈人,还有族里走得近的几个长辈都请来家里,一来是同等对待,二来也是想让姚四海高兴高兴。

    有大老爷们在的地方,娘们不上桌,姚祺年陪几个长辈喝得不少,好在思维尚清晰,还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年娃子,你现在出息了,可不能把咱们给忘了啊。”说话的是姚书记,喝得两脸通红。

    “人不忘本,叔,这道理我懂。”姚祺年正了色,谦虚道:“比我有出息的人还很多。”

    姚书记摆摆手:“叔说你出息,你就是有出息。”

    姚祺年笑,不再多说,只敬他酒。

    其实姚祺年多少听出来了,姚书记是想让他出手帮衬。

    自打改革开放政策松动之后,整个社会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不止人与人之间比着干,村与村之间,县城与县城之间,乃至省与省之间,都在比较。

    姚书记连当了十来年的村书记,和他差不多起点的,有的已经被调到乡里、调到县城,只他一年一年还那样。

    究其原因,不外乎没什么出彩点。

    一个土皇帝要怎么才能有出彩点?说白了,一靠人脉,二靠嘴,三靠实打实的功绩。

    姚书记人脉没有,又不会巴结,想往上爬,只能靠实打实的功绩。

    大圩村出姚祺年这样一个能耐人不算他功绩,都是富起来,才是他本事!

    “年娃子,你啥时候走?”姚书记问。

    姚祺年想了想道:“叔,我不急走,打算在家多住两天。”

    听他这么说,姚书记乐呵了,忙道:“有空去我家坐坐,咱叔侄两好好唠唠嗑。”

    作者有话要说:  年娃子:富容易,安安稳稳的富,很难~

    洗完脸发红包,下一更明早八点(坚决更,不更剁手!)

    PS:谢谢妹纸的地雷,么么哒~

    夏妍妈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12…30 10:21:40

 第53章 31号一更

    这顿酒喝到下午才散开; 姚祺年喝大了,撑着送走几个长辈之后,回来倒头就睡,一觉睡到晚饭点。

    相较晌午的闹腾; 晚上要清静多了; 一家子围在圆桌旁; 一边吃饭一边闲话家常。

    饭后,娘们带奶娃回屋睡觉,父子三个还在说话,都是大烟枪; 堂屋里烟熏缭绕,姚祺年嘴里也叼一根; 宋明好出来泼洗脚水; 往他看了眼。

    见媳妇儿瞪他,姚祺年忙把烟按灭扔了; 冲宋明好笑得没皮没脸。

    姚四海看在眼里; 摇摇头; 等宋明好进屋了; 才道:“年娃子; 中午你四叔说的那些话; 不用为难; 当他是放屁,钱都是你辛苦挣来的,怎么支配当然由你当家做主; 他那儿我去说,他让你盖学校你就得盖学校?让你铺路就得铺路?想得倒是美!”

    姚四海口中的“四叔”,就是姚书记。

    “爸,你别忙着说,我先考虑考虑。”

    姚祺年并没有太为难,事实上他觉得姚书记在某种程度上说的也有道理。

    今后他要想稳扎稳打,根基必须牢靠,只他一个独富没用,稍得罪点人,说不准就会成为别人眼中待宰的肥羊。

    名门望族可不是白喊出来的,金钱、权利、知识,缺一不可,只有树大根深,才能屹立不倒,放

    姚祺年不是没想过要扶起族人,不说成什么名门望族,起码族里要出几个能顶事的人。

    旁的不提,如果把姚书记扶起来,对姚祺年来说,绝不是什么坏事,哪怕放点血他也情愿,权当是在做长远投资。

    反复思量之后,转天一早,姚祺年就去了趟姚书记家。

    姚书记家住村东边,一排三间瓦房,不算大的小院,篱笆围着,这会儿姚书记爱人正在院里喂鸡。

    “年娃子,来找你叔呐!”姚书记爱人笑眯眯的,热络招呼道:“快进屋坐,你叔在屋里呢,昨晚跟我叨念你半宿!”

    姚祺年笑笑,跟姚书记爱人说了几句才进屋。

    屋里光线不大好,姚书记在灯下翻报纸,瞧见姚祺年过来,摘了眼镜,笑呵呵道:“年娃子来啦,随便坐,都是自家人,别拘束了。”

    姚祺年哎了声,随手拖张板凳坐下。

    叔侄两先没边没际的话说了会儿,才渐扯到了正题上。

    姚书记的意思是,先让姚祺年以他本人名义,把村里小学盖起来,还有通往乡里的主干道也给铺上。

    姚祺年一直没插话,等姚书记说完之后,才半开玩笑道:“叔,您这是看您侄儿好说话,就随便宰啊!”

    此话一出,姚书记呵呵直笑,尴尬的直搓手。

    “叔,咱们自家人,敞开天窗说亮话,您要是想这么宰我,我看您这辈子也只能当个村书记了。”

    盖学校,铺路,种树,这是哪个村书记都会干的事儿!

    “年娃子,你的意思。。。”

    姚祺年正了色道:“我的意思是,学校要盖,路也要铺,但您要是只志在于此,以后咱们叔侄两就没什么可说的了,您继续当您的村书记,我继续干我的买卖。”

    姚书记吧嗒吧嗒抽着烟,好半响才道:“你说的我懂,别人都往上爬,我还在原地踏步,我上哪甘心呐,我也想干点实在事儿,就是空有想法,施展不开。”

    交谈中,姚祺年得知姚书记想在村里发展工副业。

    “咱们要想富,只靠种地收粮可不行,必须得发展点副业。”

    姚书记点了根烟,继续道:“头几年你倒卖粮食那会儿,是赶上了好时候,现在你看看,咱们村靠倒卖粮食的,有几个富起来的?别人咱先不说,就说你大哥,跟你一比可就差太远了!”

    这话说的在理,今时不同往日,自从全国各地取消粮票之后,粮食的价格就再也没有炒上去过,始终波动在一毛六到一毛九之间,在这种大环境下,就是倒卖再多的粮食也翻不出大水花。

    据姚祺田所说,他去年一年才挣了三千多块,还是赶上了收成好的年头。

    “叔,你打算发展什么?搞食品加工?还是棉麻纺织?”姚祺年问他。

    姚书记摇摇头,沉吟道:“我打算把咱们原先的生产大院清理出来,办个五金厂。”

    闻言,姚祺年不觉点头:“想法不错。”

    泾河县是产粮大县,用到农业器械的地方肯定不少,到目前为止,姚祺年只在县城里看到过农业机械部,还仅是代销售,并不生产维修。

    “年娃子,你看这样成不成,起步资金你先垫上一部分,算你批子,至于以后,挣多挣少,都有你分红。”姚书记也张不开嘴让他无条件赞助。

    说实话,以姚祺年现有的条件,开办个工厂还是不在话下,只是他还没那么招摇,愣头青一样把自己底牌先亮给别人看。

    所以在听姚书记这么说之后,姚祺年既没拒绝,也没立刻就答应,只是道:“叔,让我回去想想看,你也知道,我是和别人合伙做的买卖。”

    姚书记也不逼他,点头道:“是要好好想想,不是急事,咱们打算好再说。”

    姚祺年没坐太久,晌午前就回来了,家里静悄悄的,只有宋明好和姚祺芳在剥青豆。

    “小好,咱们一二三呢?”

    宋明好忙着手里的活,头也不抬的道:“被大伯和大娘带去赶集了。”

    加上七斤和六斤,姚四海一下子带了五个孙子,抱肯定没法抱,只能在排子车上推着,一车推五个娃,排成三排坐,姚四海推去乡里的路上,可把别人给羡慕坏了。

    五个大孙子呢!不怪姚四海笑的露牙花子!

    当然,也有人怪可惜的,就多嘴问了姚四海一句:“两儿子没给你生个孙女呐!”

    本来姚四海没觉得什么,眼下听人这么问,又看看五个大孙子,确实怪可惜。

    要是再有个孙女可就再好不过了!

    想是这么想,姚四海也知道估计没指望,计划生育这么严,大儿媳妇生了六斤之后就被带去医院结扎了,眼下只剩小儿媳妇还能再偷生,万一再偷生个男娃。。。

    姚四海晃晃脑袋,不敢想。

    进了集市之后,姚四海不放心的叮嘱五个孙子:“街里有老拐子,专拐不老实的小孩,都坐好了不许乱动,知道不?”

    小家伙们乱七八糟的点头,谁也没把这话搁在心上,眼睛叽里咕噜乱打转,尤其是姚祺年的三个崽,可激动了,嘴里“咦?”、“哟!”乱喊。

    不怪他们这样,在县城的时候,王乃云一下搞不定三个,很少带他们出去,这会儿兄弟三个跟脱缰野狗似的,两手直扑腾,看到啥都想要。

    “外!外!公!”老大瞧见外公了,生怕他听不见,扯着小嗓门,喊得脸通红。

    老大喊一声,其他两个娃也跟着喊。

    嗓门这么大,姚四海和王乃云自然也瞧见了。

    王乃云哟了声,戳戳她男人,又朝亲家工所在方向呶呶嘴:“啥情况?这不是那姓魏的女同志吗?小好她爸真跟姓魏的女同志搞到一块了?!”

    作者有话要说:  补好了,下一更在晚十点的样子哈~

    随机红包100个,预祝元旦快乐~

 第54章 31号二更

    其实魏芳芝就是和宋医生碰巧遇上了; 她来找姚祺年对账,人都到了泾河县,才听林嫂说姚祺年这两天带媳妇奶娃回了乡下。

    好在大圩村魏芳芝不是没来过,当即就坐汽车来了乡下; 正巧在集市上碰到宋医生。

    两人乍见面; 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 就给大崽子没眼色的打断了,眼下三个崽子抱大腿的抱大腿,拽胳膊的拽胳膊,愣是把魏芳芝和宋医生从中间隔开。

    加上还有姚四海和王乃云在; 这下两人彻底说不上话了,魏芳芝自觉的往旁边退了退; 给他们祖孙留足亲热空间。

    宋医生揉揉小外孙毛烘烘的小脑袋; 有些局促的朝魏芳芝看。

    魏芳芝别别头发,冲他笑笑。

    一旁的王乃云瞧瞧魏芳芝; 又瞧瞧亲家公; 开口道:“大妹子; 这大老远的; 过来干啥呐?”

    魏芳芝笑道:“大姐; 我找年娃子; 来对账。”

    王乃云哟了声; 忙道:“那正好,晌午别走了,在咱家吃; 我去砍肉买菜!”

    姚四海跟着就招呼道:“亲家也过来,一块吃热闹!”

    说完,不等宋医生回应,老两口就火急火燎的去买菜,还把不安分的五个崽子顺道一块带走。

    剩下两人还挺尴尬,一时也不知道说啥好。

    还是宋医生先开了口,问道:“买卖还成吧?”

    魏芳芝点头,面上不掩赞许:“老宋,你这女婿不错,没看走眼!”

    宋医生笑呵呵的,言语间不觉就带了自豪:“可不是,我看人向来准!”

    顿了顿,宋医生又摇摇头:“也不全是,小好她妈就没看准。。。”

    魏芳芝笑笑没说话,颇有几分感同身受,谁还没年轻看走眼的时候呐。。。

    “她没再来找你吧?”魏芳芝补充道:“我是说小好她妈。”

    宋医生摆手道:“没了,说起来我还得谢你。”

    两人边走边说,不歇气闲聊了一路,不觉间就进了大圩村,姚家住在村西,这一路走来,村里人都热络的跟宋医生打招呼,余光却直往魏芳芝身上瞄。

    不怪他们好奇,而是印象里宋医生就没和哪个婆娘这么热络过!

    两个老家伙加起来快一百岁了,被人这么瞧,还是红了脸,本来没什么的,倒整得像有什么似的!

    一路到姚家,宋明好乍瞧见魏芳芝和她爸,不是不惊讶,愣了片刻,忙喊人打招呼。

    魏芳芝笑着问:“小好,年娃子在不在家?我来找他。”

    “在,屋里呢,快进屋坐,”宋明好喊她进家,刷搪瓷缸,冲糖水,搬板凳,一阵忙活。

    听见外边声响,姚祺年就从里屋出来了,没急着跟魏芳芝对账,而是招呼她先歇会儿。

    “不是急事,魏姨,您大老远的过来一趟,咱们吃过晌饭再算账也不晚。”

    魏芳芝笑呵呵的,也不跟他客气:“行,我也渴了,喝口茶歇歇再说。”

    没多大会儿,姚四海跟王乃云买菜回来了,不打盹的洗菜、切菜、烧炉膛,兵兵梆梆一阵忙活!

    晌午热热闹闹吃过饭,姚祺年要带魏芳芝去他新房,新房清净,他们能好好核账。

    哪知他才走,老三就屁颠屁颠跟上来了,抱着姚祺年的小腿,想跟他爸一块。

    比起两个哥哥亲宋明好,老三更亲姚祺年,跟狗腿子似的,干啥都要跟着。

    “啪啪,抱,抱!”

    “傻狗,乖点,老子还有正事干,一边玩泥巴去!”姚祺年可烦小崽子这股黏糊劲了,但又莫名觉得嘚瑟。

    “要抱,抱!”

    论撒娇,老三可比姚祺年有拿手多了,小奶音软绵绵的,还直冲姚祺年眨眼,整得姚祺年没法拒绝。

    “真是怕了你了。”姚祺年蹲下来,妥协的把小崽子顶在脖子上,嘴里还威胁道:“老子警告你啊,敢尿老子,你妈不在,老子把你扔臭水沟信不信?”

    老三听不懂他话,两手揪着他头发,跟骑大马似的,可开心了,小屁股一颠一颠的,咯咯直笑。

    好在老三还算是个乖宝宝,姚祺年跟魏芳芝算账的时候,就搬个小板凳扔桌底下,再扔团泥巴在地上,老三坐他脚边,能自娱自乐一下午。

    八仙桌上,两把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

    魏芳芝边拨算盘边道:“上个月到的那批彩电,咱们已经卖掉两千多台,随后到的大哥大也卖出了十部。”

    一万台进口彩电,姚祺年往省城分了一千台,市区和两个临县分了一千台,剩下全堆在了苏州电器城的仓库里。

    这批彩电入手时,出厂价是三百到五百港币不等,折算成人民币是一百到两百块。

    随后,在经姚祺年之手转卖时,价钱被定在了一千块到两千块之间不等。

    这样一来,刨除运输费、燃油费、人工费之后,每台彩电姚祺年仍然能挣至少九百块。

    至于大哥大,捞的油水就更多了,入手时一千港币,折算成人民币是三百多块,经手转卖之后,价钱则被抬到八千块到一万块之间。

    这个月,姚祺年仅靠十部大哥大,就挣了十几万,至于已经卖出的四千多台彩电,则让他挣了四百多万!

    加上其他电器零售,最后的总利润是四百九十六万!

    “仓库里还剩五千多台彩电,两百部大哥大,等到年底全部卖出去,估计至少能卖到七百万。”魏芳芝边拨算盘边道:“再把前三个季度的营业额算一块,咱们今年总的收入起码得有一千三百万。”

    其实他们前三个季度的收入加起来才三百万,到年底之所以能挣这么多,归根结底还是靠这批进口彩电。

    魏芳芝想了想,问道:“年娃子,咱们还要不要从香港那边转货了?”

    “先别转。”姚祺年持保留意见:“看看情况再说,万一政策有变,咱们所有的货打水漂不说,搞不好还得吃牢饭。”

    其实姚祺年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一下走这么多货,搁几年之后,绝对是一宗特大走。私案,吃几十年牢饭都是轻的,搞不好都得枪毙。

    但好就好在,姚祺年跳脱归跳脱了点儿,却不是莽夫走卒,眼下的政策法律走向,他早就烂熟于心。

    到目前为止,公家还没有严禁走私的相关法律,至于明年有没有,以后有没有,谁都不知道,姚祺年可不想冒这个险。

    “魏姨,咱们见好就收吧。”姚祺年抽了根烟含在嘴里,转道:“先给我准备五十万现钱,我年底要用。”

    魏芳芝点点头,随即迟疑道:“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姚祺年不瞒着,笑道:“给村里盖学校,修路,建工厂。”

    闻言,魏芳芝也笑了起来:“这么下去,你可真要成名人了。”

    姚祺年扯扯嘴,瞎几把胡扯:“咱是有名字的人,可不就是名人!”

    这边,宋明好在吃过晌饭之后,找机会偷偷问了她爸,问他觉得魏芳芝咋样。

    “人挺好。”

    说这话时,宋医生几乎没过脑子,见闺女脸上笑眯眯的,宋医生老脸一红,瞪眼道:“问这些干啥?!”

    宋明好往他爸跟前凑了凑,实话道:“大娘说想给你和魏姨做个媒,让我先问问你意思。”

    王乃云也是好心,自打过了五十岁,王乃云就愈发觉得儿子孙子再多都没用,还是要有个老伴才体己。

    尤其像亲家公这样,就一个闺女,现在闺女又嫁到她家了,一个人孤零零还怪可怜的。

    宋明好心大,完全没想过要独占她爸,所以在听王乃云说要给他俩做媒之后,没半点反对,立马就来问她爸意思。

    起先宋医生不愿说,被闺女逼急了,才咕哝道:“我一糟老头子,人家不一定能看上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