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公主有姝色-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她才稳住神情,就听何家的管事开始唱礼。


第14章 贺寿(下)
  “东湖县君,赠牡丹‘白雪塔’十株。”
  “知府夫人,赠留山居士《松下老翁图》一副。”
  “同知夫人,赠白玉双耳瓶一对。”
  。。。。。。
  何家唱礼的是位中年管事,留着八字胡,声音洪亮的很。别说是花房内众人听得清清楚楚,就是坐在外边儿,只要离得稍近些也能听清。
  老夫人方才站在花房门口等着时,被众人盯着瞧,窘的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摆,早早就让福缘把寿礼给了主家小厮。这可不是什么拿不出手的玩意儿,为送这礼老夫人下了血本,原本听人唱礼也没什么可担心的。
  可这越听就越是心中打鼓。
  寻常人家送礼,都是越贵重越好,若送了金器,主人要谢了再谢。可这何家。。。。。。一大串的礼单听下来,怎么送的全是名人字画之类,就连送摆件也是清一色的玉质。刚才听着还有人送了花?
  这么多送礼的,却是一件金银之物都没有。
  华夏人自古讲究随大流,跟别人一样就不会出差错。老夫人虽还没想明白症结在哪,可也暗暗觉得自己送的东西怕是不太对。她悄悄撸下自己自己腕子上的一对儿翡翠镯,刚想叫福缘去找小厮,就说是刚才给错了礼。
  可这花房内统共就三十桌宾客,如今已经唱到了她这,竟是来不及了。
  “沐州府罗夫人,送玉围棋子一副。”
  “乘安县李崔氏,这。。。。。。送、送大金佛爷一尊!”
  这话一出,也不知从哪传来几声嗤笑。何家老夫人虽然惊讶,可也没说什么,挥了挥手让管事继续。
  与李绾她们一桌,有个脸型瘦长的妇人,轻蔑的撇了老夫人一眼,道:“哎呦,这是哪里来的土包子,净拿俗物来惹人笑。谁不知何家太爷最爱收集字画,老夫人最爱奇花异草。怎么有人送礼都不会送,专挑俗气的。”
  同桌另一个夫人,以袖掩唇也讥笑道:“谁说不是。也就是老夫人心善,阿猫阿狗来了也不愿往外赶。自以为穿了全新锦缎就是人上人了?可笑,连那花样子都土气的很。偏咱们倒霉,还要与她坐一桌。”边说边拿眼斜楞老夫人。
  老夫人死死攥着帕子,气得浑身直抖。
  这尊金佛是她请柳州府手最巧的金器师傅打造,又送到冬青寺请大师开了光,才送来当做寿礼,不可谓不用心,怎么如今却成了令人鄙夷的俗物?
  就在她觉得嘴唇发木、浑身僵直时,身侧的李绾捏了捏她的手。
  “大姐,我见有的寺里供的是金身佛爷,有的人家却供木雕佛爷,他们供的都是佛吗?”
  李绣也不明白妹妹为什么这么问,可还是点头说:“当、当然都是。”
  精雕玉琢的小姑娘笑起来:“哦,原来佛就是佛,无论是木身、还是金身,只要心存善念,佛祖便会庇佑。祖母送的不是金,而是佛,是一份祝愿主家夫人顺遂康健的心意。”
  李绾把老夫人想要说的话说了出来,她堵在胸口的那口气终于消散了些。
  又听小孙女道:“这么说来,金也没什么不好嘛。我瞧这么多漂亮夫人都戴着金钗金镯呢,难不成她们也都是可笑的人?可笑的是丑陋人心,而不是衣裳金银。”
  “你!”那瘦长脸的妇人自己就插了好几支金钗,刚要出言教训这个满口胡言的小姑娘,身侧的妇人就拉住了她,朝她摇了摇头。她虽然怒的不行,可身边这人的丈夫是自己夫君的上峰,她不敢得罪,只好忍下怒气,闭嘴不言。
  李绾若无其事的喝了小半盏燕窝,这才放下手中汤匙,摇了摇老夫人的手臂:“祖母,阿绾有些困倦了。”
  老夫人早就没了再待下去的心思,闻言连忙点头道:“好,那我们回去、回家去!”
  待她们一行人走远了,那瘦长脸的妇人才向身边女子抱怨:“黄姐姐,您拦着我作甚!这倒好,她们人走了,我这一肚子气找谁发去?倒让个屁大点儿的孩子排揎了我一通!”
  那妇人拿帕子擦了擦唇角,笑说:“你爱去哪撒,去哪撒,只别找我就行。”她刚才拦着,也不是心善,只是觉得那小姑娘身上有种难言的气度。
  见对方还气郁难平衡,她问道:“你觉得何家的二小姐如何?”
  “二小姐?那是嫡出,身份又在那摆着,是咱们宿州城难得的贵女啊。”
  “你和二小姐一起用过饭吗?”
  瘦长脸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自得:“当然,去年元宵时,承蒙老夫人看得起,也请了我来。二小姐可真是金贵,就连吃个饭,动作都是一丝不错的,像是练过千百遍一般有规矩。啧啧,世家就是世家,教养出来的女儿也高贵的很。”
  “那你可看清楚了刚才那小女孩儿如何用饭?”
  “这。。。。。。”她净顾着挤兑人了,哪能注意这些。
  “她只喝了半盏燕窝,每一勺都落在正中,从头到尾没有半点儿声响。这在贵女间也不算难得,重要的是她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刻意之感,比起何家的小姐都更胜一筹。能教养出这样女孩儿的人家。。。。。。你没事得罪人家作甚?”
  瘦长脸的女子傻了眼:“这、不会吧,我瞧她们也不像什么显贵人家。”
  话是这么说,可又不知根底,到底心中存了丝后悔。
  。
  。
  一上马车,李纤就又落了泪,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靠在车壁上。
  老夫人见了,心中一阵烦闷:“你没完没了哭哭啼啼做什么?掉眼泪有什么用,只能让别人更笑话咱们。”
  李纤一向受她宠爱,骤然挨了责骂吓了一跳,哭的更委屈了:“祖母自己受了别人的气,怎么还向我发脾气?早知道人家这么瞧不起咱们,您又何必带我们大老远跑这一趟?”
  老夫人被她气得脑中嗡嗡作响。在家里的时候,她心里一向最偏疼李纤,认为这个孙女懂事识礼,有大家小姐的气派。可这出来一趟,她才发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
  平日瞧她聪慧得体,可到了何家,她比谁都紧张拘束,只知道哭个不停,就是一向寡言的李绣都比她强些。
  说她懂事,可平日里都白疼她了。遇了事只顾着自己委屈,半句不曾安慰过她这个祖母,还满口埋怨,嫌自己丢人,连累了她,老夫人心里冰寒一片,不再与她多说。
  “祖母,你快看,外边儿有头驴子!”
  李绾挑着车帘指给她看,满脸的新奇,仿佛根本没在何家受气。
  “驴子有什么新奇,阿绾这般高兴?”
  “哈哈哈,我是觉得它长得太逗趣了,咱们回家能不能养一只?”
  孩子说的傻话罢了,老夫人却笑说:“行啊,阿绾喜欢就养,祖母在后院儿给你找个地方。”
  谁真心谁假意,总要相处才知道。
  阿绾平日瞧不出什么,顶多是长得好看,说话也讨喜。可一个小小孩子,这番却是真心护着她的,也经得起事,比李纤不知强了多少。
  老夫人把她拉到自己身边:“阿绾不生气吗?也不埋怨祖母害你丢了脸?”
  “咱们是去贺寿的,又不是去讨饭,有什么丢人?祖母可别因为那些人的话,坏了自己心情才是。咱家日子好着呢,祖母以后有大福气,总有她们后悔的时候。”
  “好,祖母不跟她们生气。”
  李纤哭了半天见也没人安慰她,祖母还跟李绾说说笑笑,气得脸都白了。李绣好心递给她一方帕子,她却狠狠扔到一旁:“不用你来假好心。”
  老夫人见了更是不喜,以往总觉得孟氏心思沉,却没想到孙女也被她教成了这般。
  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一路也没停歇,直接回了乘安县。
  老夫人心情不好,身子也酸痛,只想回松鹤院歇歇,哪知还没躺下,儿媳就急匆匆的来了。
  “母亲!母亲您可回来了,我都快急死了!”
  老夫人耐着性子问道:“怎么了?我这一趟累得不行,若是不要紧就等明天再说。”
  吴氏直跺脚:“要紧!哪能不要紧?三爷前儿个回来就失魂落魄的,把自己关在了祠堂里,都两天了就是不开门。端去的饭也没见他动,您说这可怎么是好?”
  一听是儿子的事,老夫人也顾不上自己身子了。立马穿鞋下榻:“我去看看!你没问问他怎么回事?”
  “问了,他既不搭理,也不开门。您也不在家,我真是没了主心骨,若还是不行,就让小厮砸门算了。人老不吃饭,身子哪熬得住?就算是衙门那有了什么麻烦,也没必要这么作践自己身子啊!”
  “是这个理儿,他要是也不给我开门,你就去喊李三他们砸门,拖也给我把他拖出来。”
  两人边说边走便到了祠堂。
  为母则强,老夫人身形矮小,可那哐哐砸门的气势,把吴氏都吓了一跳。
  “昭儿!昭儿娘回来了,你怎么了?快开门,别吓娘啊!”
  过了好半晌,李昭沙哑的声音才从门内传来:“娘,你进来吧,你一人进来。”


第15章 神婆
  当日李昭在山上救下的年轻人,只在庄子上住了两日就不告而别。也不知是自己悄悄走了,还是有人来接。而后柳州城中连着闹了好几日,说是搜查什么贼寇,就连平常百姓家也被官府翻得的鸡飞狗跳,不得安宁,好歹没殃及到他们乘安县。可很快,便又没了动静。李昭把这两件事连系在一起,也曾暗自猜测过。
  转眼已是月余,再没什么别的消息。
  偶尔他也会想起女儿近乎寓言的梦,和那玉佩上的赫然龙纹,每每想起都是心潮澎湃。可大多数时候,李昭自己都忘了这事儿,还是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毕竟这事儿是真是假、能不能成,都不在于他,多想无益。
  直到前日,两个京都口音的男子悄悄找上了他。
  李昭这才知道,他那日救得真是皇族,而且还是当今圣上最宠爱的第七子,康王爷刘钰。那两个男子给了他黄金百两,和一份名单。
  李昭浑浑噩噩的回了家,除了吩咐家中小厮去衙门替自己告假,其余什么也没说,把自己关在祠堂内整整两日,直到老夫人亲自来砸门。
  老夫人一进祠堂,便见李昭屈膝坐在祖宗牌位前,面色有些苍白,眼中却燃着炙热的火,看着极为反常。
  “昭儿!你这到底是怎么了?你要吓死娘啊!”
  “娘,你把门关上,儿子有话对您说。”狂喜之事却无人可说,简直快要憋死人了。而他的亲娘是这世间绝不会害他的人。
  李昭压低声音,把女儿的梦,和自己山中救人,见到龙纹玉佩的事,一桩桩一件件说给老夫人听。
  老夫人越听越讶然,最后听到李昭说他救的人乃是当朝皇子,康王刘钰时,更是捂着胸口说不出话。母子二人静坐良久,老夫人才颤声道:“这么说来,阿绾能通神?”
  李昭点了点头:“阿绾梦到的,和那日发生的分毫不差。”
  “阿弥陀佛,许是阿绾身上带着咱们李家的福气呢。”老夫人想到回来途中,孙女安慰自己的话:“对!阿绾还说我以后有福呢!她真说你能当侯爷?我的天爷,那我老太太不是成了侯爷的亲娘!可不是有福气嘛!”
  老夫人一想到自己儿子要当侯爷了,身上也不疼了,头也不晕了,一巴掌拍在李昭身上:“那你还在这坐着干嘛!快去求求那七皇子啊!”
  李昭无奈道:“娘,这事儿哪那么简单。”他拿出装金条的匣子,和那份名单。“这都是七皇子让人送来的。”
  老夫人被一匣金子晃花了眼:“这么多?在柳州府买所最好的大宅也要不了这么多金子啊!哎呦,皇家就是皇家,出手比谁都阔绰。”
  李昭却不看那金子,反而指着名单道:“金子算不得什么,这才是七皇子给我的报答。”
  “这上都是人名,什么意思?”
  “这是他给我的机会,一个帮他办差的机会,同时也是我们李家改换门庭,青云直上的机会。”李昭眼中的那团火更加炙热,那是一个男人对权利地位的渴求。
  从京都来的两个男子,并没有同时把金子和名单给他,而是让他从中选一。
  “这是王爷对您救命之恩的报答。若拿了黄金,够你们一家人一生都过富足日子。可这名单嘛。。。。。。若办得好了,康王许您加官进爵,可事先说明白,这名单亦可能会成为你的催命符,你可得仔细考虑清楚。”
  李昭只犹豫片刻,便拿了那张名单。两人见状才露了笑:“主子果然没看错人。既愿帮主子办差,这黄金便也是酬劳,一同拿去吧。只千万记得,上面的这些人你要悄悄去找,不能透露出半点儿消息。如今局势紧张,盯着我们的人太多。若走漏消息,不光你一家人没有活路,连王爷都会受到牵连。”
  只是这话太骇人,李昭隐下没说。老夫人仍是云里雾里,不明白一张纸能有什么重要的。
  李昭却握住她的手:“娘,儿子想要赌一把。这事成了,就可光耀我李家门楣,让您做诰命夫人。可万一没成,便可能会牵连家里,您、同不同意?”
  老夫人一把拍掉他的手:“你这孩子怎么这般没志气!大不了先把榕哥儿、柏哥儿送出去,真有什么娘这条老命也不怕。再说了,阿绾都说了你能成,你就一定能成,不然老天爷为啥偏给咱家阿绾托梦!你瞻前顾后能做成什么大事?要做什么尽管去做!便是你父亲活着,也定是这番说法。”
  老夫人的一番话,让李昭这两日来的纠结烦忧一扫而空。连他娘一个深宅妇人,都有这样的胆量,难道他一个男人就没有?怎么事还没做,自己就先虚了三分,这样可成不了事。李昭定了定神,转身跪在祖宗牌位前磕了三个响头。
  又双手捧起父亲的牌位说:“爹,您活着时一直盼着儿子能有出息,可我让您失望了。如今机会掉到了眼前,是一条青云路。您且看着吧,无论这条路多难走,我都会一步步攀上去,我李昭一定要让咱们李家成为尊贵门第,再没人敢瞧不起。到时候,看您还怎么数落我没出息。”
  。
  。
  李昭不再耽搁,打算动身去寻人。他心怀忐忑的去了县衙,自己已经请了两日病假,今天又来告长假,怕是县太爷要怪罪,闹不好连差事都得没。
  可没想到县太爷丝毫没有为难他,大手一挥直接准了他的假,还满脸堆笑道:“你说你,咱们一处共事这些年,我对你也算照顾吧?怎么你搭上了京都宋大人的公子,也不告诉我。他虽然纨绔,可他爹的座师却掌着各地方升迁之事呢,你要四处帮他去寻鸟,我当然一万个同意,可你也别光顾着自己,也得想着点老哥哥我啊!”
  嗬,原来已经帮他铺好了路,也不知这宋公子是哪位,左不过都是七皇子的人吧。李昭也笑着拱手:“那是自然,这些年您对我的好我都记着呢。再见到宋公子,一定帮您多多美言。”
  李昭小心翼翼的踏出了他的第一步,历史的车轮会一步步将他推到最高的那个位置,这一切,除了李绾没人知道。
  而李绾也不知道,自己在祖母和父亲心中俨然已经成了神婆。
  自打从宿州府回来,老夫人就对李绾好的不得了,连她每天吃了什么、睡得好不好都要亲自过问,更是常常留她宿在松鹤院,这可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事。李绾只当是在何家时,自己帮她解了围,所以才会对自己这般好。直到有天她睡眼惺忪的醒来,见老夫人满脸愉悦的看着自己,急切问道:“怎么样阿绾?可有梦到什么?”
  李绾一怔,这才想到原来是父亲告诉了祖母。
  她揉了揉眼睛:“今日没有做梦啊。”
  老夫人有些失望,但很快便说:“也是,神仙都忙得很,又不像我老婆子成天没事做,哪能日日托梦呢。阿绾呐,以后要是梦到了什么,一定要告诉祖母,好不好?”
  “好。”
  “哎呦,我们绾姐儿真乖,祖母抱你去吃早饭。”
  用过了早饭,老夫人仍旧抱着李绾不撒手。
  “怎么就吃这么一点点?福缘,你让厨房给绾姐儿热一碗奶羹来。”
  吴氏瞧着,觉得继丈夫不正常之后,婆母也不正常了,一个个都快把李绾捧上了天,养这是孩子呢还是供祖宗呢?但左右不关她的事,索性自顾自的喝茶。
  老夫人倒是抬眼问道:“今儿我这的茶水掺了蜜,倒让媳妇儿不舍得走啦?可是有话要说?”
  吴氏噗嗤笑了出来:“娘净拿我打趣!不过还真是有事想请您拿主意。”
  “绣儿今年也十二了,现在开始相看人家正好,可以慢慢准备嫁妆。县里孙师爷的夫人,话里话外那个意思,是瞧上了咱们绣姐儿,想说给他家长子呢,您觉得如何?”
  “昭儿的意思呢?”
  “哎呦,他要能拿主意我还劳烦您做什么?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就这多人犯事?一会儿去这拿人、一会儿去那拿人,好似天底下全是贼一样,忙的连家都不回,我写信问他,他倒让我自己看着办。”
  老夫人当然知道,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