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灵泉快穿-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二婶眼见程青儿要和她爹吵起来,忙出来打圆场道:“你爹也是心疼你,怕你去了乔家受苦。你不知道,世上多的是磋磨媳妇的公婆,纵使你嫁的男人再疼你,可是一个孝字压下来,他就不敢为你公然和他爹娘作对。”
  程青儿冷着脸不说话,程二婶说的这些,她岂不明白。她有一个要好的小姐妹,年龄比她大了两岁,去年成亲嫁到了镇上,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找她吐了好长时间的苦水,一再说她的婆婆有多么不好伺候,还联合小姑子一起欺负她。
  程二婶看程青儿的脸色,似有回转之意,不过闺女的性子她清楚,因此悄悄给程二叔使个眼色,让他别再逼闺女做决定。
  吴青槐在家等了几天,才等来程家的回话。
  媒人陪着笑道:“程家说姑娘还小,想多留她几年。”
  程家可能也知道吴家这门亲事难得,因此在程青儿没回心转意之前,媒人催着要回话时,就给了这样一句还能回转的话。
  米朵听了倒没什么,吴青槐却有些失魂落魄,以为程家那边是拒了自己,连着几天无精打采。
  米朵忙完手头的事,方才抽空把他叫来。
  “老三你也别沮丧,娘想了这几日,程家那边既然没一口回绝,那么此事还有三分可能。”
  米朵这句话就像是一剂良药,马上就让吴青槐振奋起来。
  米朵抿嘴笑道:“马上就到端午了,你大嫂嫁过来这几年,只回过一次娘家。今年娘打算雇辆牛车,让她带着两个孩子回家住上几日。你和秀巧也跟着去,到时也去程二叔家里送份节礼。”
  吴青槐听到程二叔三个字方才回过味来,“还是娘有主意。”
  米朵道:“你别急着奉承娘,听我把话说完。你去了以后,记得别多说话,尤其不要油嘴滑舌。”
  米朵觉得程二叔一家婉拒这门亲事,多半是那程青儿不喜欢吴青槐的性格。
  可是在米朵看来,程青儿性格相对强势,也只有吴青槐这样性子相对随和的人才能容忍的了她。
  当然吴青槐这样性格的人也不是她唯一的选择,不过她嫁人之后却不会比跟着吴青槐更自在任性罢了。
  米朵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改变程青儿对吴青槐的看法。
  吴青槐上一世之所以能落得那样的结局,有很大程度是因为戴氏对他的纵容。
  没了戴氏对他的纵容,米朵又一直把他往正路上引,日后再娶一个厉害老婆,那么他就再也不会走上原来的老路了。
  吴青槐现在虽然对米朵不说是百依百顺,但是米朵给出的建议大部分都会听,因此不仅把这话暗暗记在了心里,事后还琢磨,那程家的那个小姑娘会不会是因为那天他说的话太多,所以才不大愿意这门婚事。
  这个猜测的种子一播下,就在吴青槐心里生了芽。
  端午节那天,吴青槐果真照米朵所说,等把大嫂送回了家,去程二叔家送节礼时,表现的十分矜持客气。
  程二叔见到吴青槐过来送节礼,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前不久刚委婉的拒绝了吴家的婚事。
  吴青槐表现的好像从没有拒亲那回事似的,客气有礼的把粽子递给程二叔,就提出了告辞。
  程二叔作势刚要挽留,程青儿从外面回来了,一身半旧的细棉布衣裳有好几处被树枝划破,身上也留了些没拍掉的草茎。
  “青儿,你这是怎么了?”
  程青儿看见吴青槐先是一怔,等程二叔问她怎么弄成这样的时候,她忍不住脸上一红,“我去山上打柴,不小心从山坡上摔了下来,要不是乔大哥拉了我一把,只怕我就要掉到山谷下了。”
  程二叔心中一惊,他千不愿万不愿女儿跟乔家扯上关系,可是没想到女儿还是跟乔家那小子有了纠葛,他忍住气说道:“先回屋里换身衣裳,这事回头再说。”
  吴青槐在旁听得清清楚楚,程青儿说起程大哥三个字时,他也看的清清楚楚,那一刻程青儿眼睛里闪出一种夺人的光彩,明显对那乔大哥怀着他对她一样的相思情怀。
  从程家回来,吴青槐心情低落的不行,连晚饭都没吃,就回了第二进院子。
  米朵一看他的样子,就猜着了几分。既然程二叔一家委实不愿意这门婚事,那么她再给吴青槐寻一个合适的姑娘就是。反正吴青槐岁数还不大,她又出得起聘礼,就是迟上一两年也无妨。
  倒是程氏从娘家回来,看见小叔子有些不好意思。
  程青儿那日从山上摔下来被乔家小子救下的事,也不知怎么就被其他人知道了。不到两日,全村就传遍了。
  程二叔和程二婶再不情愿这门婚事,可是事关女儿的清誉,也只好在乔家上门提亲时,答应了这门婚事。
  米朵从程氏口中得知了这件事后,便把吴青槐叫了过来,把这事告诉给了他。
  “你也别多想,不过是你们没缘分罢了。”
  吴青槐早有预料,听到这个消息也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不过他总归不是什么情痴,对程青儿也只是一时的迷恋,心情低落了几日就又恢复了之前的精神,听说米朵要托媒人给他寻合适的姑娘,还开口道:“娘你托媒人,还不如托我二哥。我二哥在镇上开面馆,那里人来人往,还能找不着合适的姑娘。”
  米朵一想的确是这样,“正好这个月的番茄酱和肉酱已经做得了,索性明儿我们娘俩一起去镇上给他送去,顺便让他给你留意一下。”
  临近仲夏,菜地里的番茄长势极好,米朵每天都能摘上二三十个,不仅足够做番茄酱,自家偶尔也能吃个鲜儿。
  当下母子两个商议了去镇上的事,米朵又去菜地里摘了些新鲜的青菜,打算明日一起给老二送去。
  作者有话要说:  端午节在古代又称女儿节,出嫁的女儿会在那一日回娘家。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腐女 124瓶、mkuro 10瓶、Linda 5瓶、陌上初夏 5瓶、23461872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48章 恶婆婆
  吴青柏和杏花所开的吴家面馆位于镇上最热闹的一条街道。
  本来镇上的人清早起来多爱吃包子稀粥或者油条配豆腐花之类的吃食; 但是自从吴家面馆开起来以后; 镇上好些人养成了早起吃一碗番茄酱面或是肉酱面的习惯,觉得一碗面下肚; 这一天都精神无比; 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因此与别家面馆早上冷冷清清没几个客人不同; 吴家面馆从辰时不到就坐满了吃早饭的客人。
  这些客人们大多是熟客; 点的最多的便是番茄酱面; 劲道的面条配上酸甜可口的酱汁,入口的时候还微带点辣意; 在这炎炎夏日简直让人胃口大开。
  米朵和吴青槐到时; 吴青柏和杏花正忙得浑身是汗。两口子为了多攒一些钱,将来在镇上买个好一点的宅子; 因此这几个月生意虽好,但也没舍得雇人。
  吴青柏负责招待客人; 涮洗碗筷; 杏花则忙着烧火煮面浇汤。
  米朵看老二两口子忙的团团转; 把东西放下以后就帮忙涮洗碗筷,又让吴青槐帮着杏花烧火。
  这样忙活了半个多时辰; 眼看太阳升到老高,来面馆吃早饭的客人才渐渐少了。
  等最后一个客人离开,吴青柏和杏花这才顾得上吃早饭; 米朵刚打算趁这个空隙,跟他们说一说吴青槐的亲事,就见面馆又来了两个客人。
  米朵让老二两口子专心吃饭; 自己迎了上去招呼刚刚踏进店里来的母女俩。
  “两位是要吃素面还是肉面,素面一碗五文钱,有青菜鸡蛋面,有番茄酱面,肉面一碗十文钱,有肉酱面有鸡肉面。”
  母女中的那个母亲,也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就道:“那来两碗青菜鸡蛋面吧!”
  青菜鸡蛋面端上桌以后,母女两个就慢条斯理吃起来。
  有外人在场,米朵不好再提吴青槐的事,把后者叫去厨房一起收拾锅碗瓢盆,打算等母女两个走了再说。
  那母女两个吃完了面条,却不急着走,反而向吴青柏两口子打听镇上的一户人家。
  吴青柏两口子搬到镇上这几个月,已经对周边的一些人家了解的差不多了。如今听他们打听住在河岸上的秦家,杏花便道,“婶子你来迟了,老秦头一家已经搬到外地去了,听说他家儿子在外做生意挣了不少钱,因此把一家人都接走了。”
  那妇人听到秦家已经搬走,面色就是一变,然后就露出张皇的神色,“凤,这可怎么好?”
  坐在她对面的女孩却不像她母亲那样张皇失措,“娘,我早说了,那秦家既然这么多年都不肯跟我们家走动,肯定是不会认这门娃娃亲了。偏你不信,非要来这一趟。”
  妇人苦着脸道:“谁知道这秦家真是一点情分都不顾。那现在怎么办?”
  女孩道:“现在先想办法安顿下来,我们母女两个有手有脚,大不了就和在家时一样靠卖绣品度日。”
  杏花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道:“你们母女两个是来投靠秦家的吗?”
  女孩知道自家娘亲这时不想说话,就替她回道:“算是吧!可惜我们来迟一步,他们已经搬走了。”
  女孩说完这句话又问杏花,“大嫂,我跟你打听一件事。这镇上可有什么宅子要出租,我们也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有一个容身之地就好。”
  杏花道:“你这算是问对人了。我前几日刚找牙行打听过,镇上现下只有两家宅子要卖,至于出租的一个也没有。”
  女孩就失望的哦了一声。
  杏花看母女两个风尘仆仆,知道是走了不少路过来的。她心里不由起了一丝怜悯之心,“要不这样,你们要是不嫌弃,我去问问我婆婆,看能不能先到我家落脚。我家虽是乡下人家,可还有两间草房。”
  女孩听了就是一喜,“那就多谢嫂子了。”
  杏花便往厨房走,婆婆的为人如何,经过这几个月,她也看出来了,所以方才才会那么说。
  果然,米朵一听先前进店的那对母女要投的亲戚已经搬走,一时没有落脚的地方,便痛快的应了下来,“那就先让她们住到家里吧!”
  米朵答应杏花的这个恳求,同意这对母女住到家里,也无非是想起自己某一世的经历,愿意帮她们一把。
  不过经过这么一打岔,她想让吴青柏两口子帮着打听合适的姑娘一事就没说详细,只是趁着吴青柏来厨房的一个空隙,简单说了几句,然后便领着那对母女回了家。至于吴青槐则挑着担子继续去镇上卖货去了。
  路上,米朵听那妇人说起,才知她姓陈,人称小陈氏,婆家原本是青云镇的一个殷实人家,哪知有一年走水,家里的房屋被烧了大半,自此便连年不顺,没几年公婆和男人就都患病走了,家里就只剩下她和女儿银凤。
  后来两人便靠卖绣活度日,陈氏未出嫁时曾跟亲娘学的一手好绣活,后来又教给了女儿,银凤心灵手巧,做出的绣活比陈氏还要出众几分。
  米朵听到这里,忽然心中一动,没想到杏花发这一次善心,倒给她送来了两个帮手。
  她现在已经不满于制作那些构思细巧、款式新颖但相比镶金镶玉的首饰却还是显得单调的绢花绒花了,而是打算在原来的基础上,往绢花绒花上绣一些金线银线或是缀上一些米珠和玉石之物,提高绢花绒花的档次。
  不过往上面绣金线银线或是缀米珠需要耗费不少时间,米朵又不愿意耽误杂货铺和陈家那边的订货,因此才一直往后拖延,打算等手头的存货多了,才腾出手来鼓捣这件事。
  如今发现陈氏和银凤母女两个精通针线后,米朵就有了个主意,等把她们母女安顿在吴青柏原来住的西厢房后,就向她们抛出了橄榄枝,问她们可愿意帮忙制作绢花绒花。
  陈氏母女只考虑了一会儿就同意了下来。
  反正听米朵的意思,这制作绒花绢花比绣花要简单的多,而且米朵除了包住包她们一天的三餐外,还会给她们一定的工钱,所以母女两个商量了一会儿就都同意了。
  不过银凤却比陈氏多了个心眼,借着吴家婆媳做饭的机会,往村里走了走,打听了一下吴家的家风,没听到什么不好的传言,方才彻底放下心来。
  中午吃过午饭,米朵就把陈家母女领进了正屋。
  最中间的堂屋已经被当成了工作间,秀巧和程氏原来还坐在堂屋做阵线,可是随着米朵做的绢花绒花越来越多,姑嫂两个就去了东屋,把堂屋都留给了米朵。
  米朵把做绢花绒花用的绢布绒布以及工具们都拿出来,为了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米朵没教给她们最核心的技术,而只是让她们做些比较简单的活计,比如裁剪、上浆。
  不过即使是这样,有两人帮着做这些繁琐的活计,米朵也很快就腾出了时间,她便按着自己原来的设想开始制作上档次的绢花绒花。
  金线和银线倒还好说,能在镇上买得到。可是米珠珍珠还有玉珠却不大那么容易弄到,后来还是写信给吴青松,让他在县城里买了一些,后来托酒楼的伙计捎了回来。
  有了这些材料后,米朵先尝试做了一朵浅蓝色重瓣海棠绢花,绢花做好形状以后,米朵做花瓣的周围用银线绣了一层银边,里面的花蕊部分则缝上了几颗细小的米珠,此外绢花的花蒂后面还垂了两串水头不大好的玉珠串。这样一来,原本普通的绢花立时多了几分富丽。
  等将这朵绢花拿给众人看过,大家都说好看后,米朵方才动手又做了一朵玉黄色的芙蓉绢花,绢花内里的一层花瓣还是原本的玉黄色,可是外面的两层花瓣却在绣上金线以后被染成了金色,仿佛一朵芙蓉上生出了两种颜色。
  米朵又在绢花的花蕊处缝上了一颗黄豆大小的珍珠,外围则装饰了一层米珠,越发让这朵芙蓉绢花多出了几分华丽的味道。
  米朵后来又选了个盒子,单独把这两朵绢花放入其中,准备等酒楼伙计再来拿番茄酱时,一起捎给吴青松,然后再转送到陈家。
  不送到杂货铺是因为这两朵绢花价值要比普通的绢花高上不少,而陈家怎么说也是不差钱的豪绅人家,虽然上面的老太太崇尚节俭,但是底下的姑娘奶奶难免没有出门做客的时候,戴这样一朵别致富丽的绢花也并不为过。
  两朵绢花送到陈家的时候很巧,距离乞巧节只剩下几天时间了。
  早在半个月前,阿嫣就为在乞巧节上戴什么首饰犯愁,她的相貌只能称得上清秀,戴金银首饰一则她年纪小有些压不住,二来老太太见了肯定会不喜。可是玉簪玉钗之类的首饰却太过简单,米朵送来的绢花绒花虽好,可是阿嫣还想出门去看灯会,只戴一两朵普通的绢花未免让小姐妹们有些瞧不起。
  米朵的这两朵绢花送到时,恰好解决了阿嫣的这个问题,绢花做得不仅比以前的绢花还要别致而且上面还用了不少米珠、玉珠、金线等值钱的物事,正好符合她陈家姑娘的身份,又因为这些米珠玉珠镶嵌的位置不大显眼,透着一股子低调中的奢华,就是老太太见了也不会说什么。
  一切恰如阿嫣所预料,当她戴着这两朵绢花和家里的姐妹们乞巧时,一旁坐着的老太太果然没说什么。
  后面出门看灯时,和她约好的小姐妹们见了她头上别致的绢花,还纷纷问起她在哪买的。
  阿嫣扶了扶插在头上的那朵玉黄色芙蓉绢花,轻轻柔柔的笑道:“这绢花不是这外头买的,是吴大娘托人送来的。”说完就将与米朵的相遇以及后面的事告诉给了这几个平日交好的小姐妹。
  小姐妹们就纷纷道:“既然如此,下次她再来给你送绢花时,你让她也给我们捎上一份。只要她做的别致新巧,不拘出多少钱我们都愿意。”
  阿嫣笑道:“那好,我回去就给她带信,不过我家里的几个姐妹也都眼馋我头上的这两朵绢花,可能要你们多等些时候了。”
  阿嫣原本是怕米朵短时间内赶不出这么多绢花,哪知她把信捎给米朵没几天,门房那边就收到一个大木匣,里面放着十几朵款式不一且又镶嵌着各色珠宝的绢花。
  原来米朵托酒楼的伙计把绢花送到县城以后,却又接到了吴青松的信,说是陈家那边有意想把婚事提前半年。为着此事,米朵来了一趟县城,后来听吴青松说那位阿嫣小姐很是喜欢这次送来的绢花,并且给了五两银子的工钱后,就又买了些石榴石玛瑙之类的宝石,回去就赶制了一批绢花出来。
  所以阿嫣那边一来信,米朵才能拿出这么多制好的绢花。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用了三四年的电脑坏了,只得让老公把他的电脑送了过来。我的那些资料啊,还有完本的,都放在里面。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修好。
  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kuro 20瓶、123456 10瓶、艺舒 10瓶、Linda 10瓶、艾舞 1瓶、独怜幽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


第14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