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灵泉快穿-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将书包放下以后,米朵就给了他两个礼品盒,让他送到赵家。
  邱童把东西放到赵家以后,正好赵援朝也回来了,他问了一句:“谁给的啊?”
  邱童边往回跑边道:“是许妈妈让我送来的。”
  周蓉一听这话,当即没了翻看东西的心思。倒是赵援朝看见两个礼品盒,翻开看了看,一个装的是茶叶,一个装的是点心。
  周蓉道:“别看了,都是好东西。人家刚从汪师长家回来,汪师长给的东西能不好吗?”说完酸溜溜加了一句,“也不知我什么时候才有机会到师长家做客。”
  周蓉最近和江团长的爱人走的很近,米朵和陆文华去汪师长家做客这事,就是江团长的爱人告诉给她的。
  赵援朝道:“你不是和江团长家走的很近吗?何必眼红别人!”
  周蓉道:“团长怎么能和师长比?再说我和团长家走的近些,还不是为你。你在这个位置上停留多长时间了,我不能不着急吗?”
  “这事你着急没用。”赵援朝已经习惯了周蓉总拿他不能晋升的事说事,什么时候升到副营级,也不是他说了就算的。
  不过也许是周蓉经常和江团长家套近乎的缘故,江团长终于给了他一个晋升的机会。
  赵援朝晋升到副营级以后,周蓉终于吐气扬眉了一把。恰好,她这时也怀上了身孕,这个孩子来的太巧,巧的让周蓉对这个孩子无比重视。她这一重视,自然就顾不上邱童。
  邱童索性搬到了陆家这边,还能和陆玉菡妹妹在一起玩。
  两个小人在一边玩,米朵就在一边研究菜式。
  上次她和陆文华一起到汪师长家做客时,汪师长提到了一道家乡菜,正好菜谱上就有这道菜的做法。米朵打算学会以后,再去汪师长做客时,就可以带过去一些了。
  这道叫肴肉的菜式,是一道有名的凉菜。
  虽是凉菜,却非一般的熏腊之类,而是用猪前蹄熬制而成。
  米朵试着做了好几次,才做出菜谱上记载的那种正宗的味道和色泽。
  本来米朵想亲自登门送过去的,只是陆玉菡小朋友闹了几天的拉肚子,米朵怕肴肉放久了不新鲜,便托人送去了汪师长家。同时送去的还有几罐她自己做的番茄酱和咸菜。
  这还是米朵听林医生说,汪师长还保留着小时候的习惯,早饭永远是一碗白粥配少许咸菜或腐乳。
  番茄酱和咸菜便是送给汪师长配粥吃的。
  番茄酱放了少许辣椒,口感比较酸辣,而咸菜则是用青菜腌制而成,多半会符合汪师长的口味。
  果然,来人回来以后就说汪师长很喜欢她做的番茄酱和咸菜。说番茄酱蘸馒头特别好吃,而咸菜做的特别地道,有他家乡的味道。要是她有时间的话,请她多做一些,他到时派人来拿。
  对此,米朵自然是没问题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janies同学的地雷,么么哒!!!


第105章 女知青
  米朵与汪师长家来往久了; 发现汪师长和林医生为人都比较随和,慢慢的也就多了几分真心。
  有一次听林医生说起; 汪师长有腿疼的老毛病,那还是汪师长在当兵时留下的老毛病,每逢阴雨天就会发作。
  正好她手里有一个治风湿的方子,就买来所需要的药材; 熬好制成膏药,给汪师长家送了过去。
  汪师长用了不到半个月; 就觉腿上的风湿好了一半; 用完整盒膏药; 风湿的老毛病虽然没有彻底去根; 但是已经好的差不多,只要再稍加巩固就可以痊愈。
  这件事以后; 汪师长对待米朵一家的态度越发亲近。他还想方设法给陆文华弄了一个去军事学校进修的名额。
  他这样公然的给陆文华开后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陆文华的军事素质确实够硬; 而且还立过几次大功,就是旁人知道他不遗余力的提拔陆文华,他也有话说。
  陆文华这次出去进修足有半年多时间; 期间周蓉给赵援朝生了个儿子,赵援朝便仿效陆文华的做法,把张玉芬接了过来,让她照顾月子。
  张玉芬来了以后,米朵还请她到家里吃了顿饭。
  张玉芬自从有了孙子后,一直沉浸在当奶奶的喜悦中; 从前对周蓉的一些不满也慢慢抛到了脑后,开始一心一意的伺候周蓉做月子。
  周蓉出了月子后不久,陆文华回来了,同时下来的还有他的任命,他被提拔为了团里的副团长,取代被刚调走的曾副团长。
  为了此事,米朵和陆文华还特地在家里摆了两桌酒席,请江团长及几个营长喝了顿酒。
  当然这些人中也有赵援朝,对于陆文华升的这么快,他不羡慕是假的,可是谁让人家运气好,得了汪师长的赏识呢。
  酒席散后,陆文华也说道:“这次我能升那么快,也是多亏了汪师长帮忙。我是去了军事学校才发现,汪师长此人还真是深藏不露,他当年从军入伍的时候,还曾经给鼎鼎大名的李元帅做过警卫员。听我的同学们说,现在汪师长还和李元帅走的比较近。若是没有意外的话,不出几年,汪师长还会往上升。”
  “对了,我这次去军事学校进修认识了不少同学,我还邀请了两个比较要好的来咱们家做客。”陆文华说完想起自己请客这件事,便加了这么一句。
  “什么时候?”
  “这个月的月底。他们两个都是北方人,都是无肉不欢的人,吃饭也不怎么挑剔,应该不需要你费太多心思。”
  米朵道:“话是这样说,可是该准备的还是得准备。”
  米朵历经这么多世,早已明白一个道理,无论做官还是做生意,人脉这东西最重要。
  那两个陆文华的同学既然能被推荐进入军事学校进修,那么背后多多少少都有些背景,与他们交好些没错。
  于是米朵早早就开始准备请客的东西,砂锅狮子头是一定要有的,凉切牛肉片也是要上的。此外,米朵还打算那天再做一道土豆炖鸡块,一道糖醋排骨,一道红烧鱼。
  肉菜有了,米朵又想了两个素菜,然后再加上佐酒的一碟茶叶蛋,算算八个菜已经不少了。
  请客那天,米朵一大早起来就开始剁肉馅择菜。好在这天是个礼拜天,有邱童帮着带陆玉菡小朋友,米朵能腾出手来做不少事。
  临近中午的时候,陆文华将两个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军官领进了家门。
  两人都称米朵为嫂子,直夸她做的饭好吃,将狮子头和排骨吃的精光。末了,米朵还送了他们每人一小袋茶叶蛋和两罐自己做的肉酱。
  这两个客人走了没多久,又到了快过年的时候。
  陆玉菡小朋友马上也就要两周岁了。米朵一边感慨时间过得飞快,一边抓紧时间复习高中课本。
  陆玉菡小朋友快要到上幼儿园到年纪时,全国上下终于恢复了高考。
  米朵自然报名参加了第一年的高考,然后如愿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
  对于上大学这件事,陆文华自然是支持的。夫妻两个商量好以后,决定米朵走的时候也把陆玉菡小朋友带走,陆玉菡小朋友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以在就近的幼儿园上学。
  至于邱童,米朵在征询了他的意见以后,决定也把他带去,这样陆玉菡小朋友也有个伴。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在米朵一边上学一边照顾家里的两个孩子中忙忙碌碌的过去了。
  毕业以后,米朵经过争取被分到了陆文华所在的兵团,成为了一名初中老师。
  这次再团聚,陆文华已经升任了团长,而原来的江团长已经被上面调去了师里做参谋长。
  赵援朝因为与陆文华的关系,也升到了营长的位置。
  也许是因为这个关系,米朵这次再见到周蓉时,她对待自己的态度比从前热情不少。
  可能其中也有汪师长升了军长的缘故。
  米朵等外面的形势好一些了,就利用暑假的时候回了一趟赵家村。
  赵家村这时也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事也有许多改变。
  曾智成和叶慧夫妻俩已经被平反,去年就已经离开了赵家村回了城里。姚家也被摘了地主的帽子,姚新宇正在上初中,同时开始研究祖上留下来的菜谱。
  知青们也都上大学的上大学,回城的回城。
  张玉芬因为周蓉怀了二胎,已经去了兵团那边。
  于是米朵来赵家村的午饭是做姚家吃的,饭是姚新宇做的。他研究菜谱已经有段时间了,虽然年纪还小,但是菜已经做的有模有样,虽然及不上米朵的水平,但是这个年纪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算是很有天赋了。
  米朵问他未来的打算,是不是要准备当一个大厨。
  姚新宇微微笑了笑:“还没定,想先上了大学再说。”
  临走的时候,姚新宇主动提出要带她去姚家老宅取一件她落下的东西。
  米朵有些纳闷,她不记得自己落了什么东西。
  姚新宇不由分说,硬是把她拉到了姚家老宅,然后当着面撬起了院子里的几块青砖,从土里取出了一个铁盒。
  铁盒里面装的是一本被棉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古书。
  姚新宇将古书递过去,“我爷爷当年交给你的菜谱其实只是一个副本,是我的曾祖父手抄的副本,里面只记载了一半的菜谱。这本书才是真正的完整菜谱。”
  米朵觉得自己手头上的那本菜谱记载的菜式已经不少了,可是眼前的这本菜谱却比那本菜谱更厚,翻开来一看,不仅有一百零八道菜式,还有八十多道点心。这些菜谱上记载的菜式,既有南方的菜式也有北方的菜式。点心也是如此。
  看来这位写菜谱的御厨不是偏爱南方的菜式和点心,而是菜谱被人为只记载了一半。
  米朵拿到这本完整的菜谱以后,就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研究上面的菜式和点心。
  十年以后,陆文华被调到京都,她索性辞掉教师的工作,在京都开了家御膳坊,只招待少数几个客人。
  这时候市面上的食材已经丰富无比,米朵也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将菜谱上的一道道菜式完全还原出来。
  米朵本身的厨艺够好,御膳坊的名气又因为米朵的低调行事而越发神秘,加上来这里吃饭的客人都是一方权贵,没多久就在京都立住了脚跟。
  后来米朵还高薪聘请了姚新宇过来做大厨,姚新宇大学毕业以后还是选择了厨师专业,一半是出于喜好,一半则是因为这是爷爷的心愿。
  姚新宇继承的姚家菜谱不亚于米朵手中的菜谱,不过因为年龄的缘故,姚新宇的厨艺还及不上米朵,但是他又有天赋又勤快,假以时日,未必不能赶超上米朵。
  除了姚新宇,御膳坊还有一个帮手,就是邱童。他在长大成人以后,还像小时那样喜欢进厨房看米朵做菜,同时也流露出要当厨师的愿望。
  对此,赵援朝是反对的。他觉得邱童应该和他爸爸一样将来进部队当兵。可是米朵却选择支持邱童,让他实现自己的梦想。
  于是邱童后来就成了米朵的徒弟,将来接手御膳坊的继承人。
  赵援朝也只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谁让陆文华也站在米朵这边,他作为陆文华的下属,也只好尊重邱童的意愿。
  这些年,赵援朝一直在陆文华手下。陆文华是团长的时候,他是营长。陆文华被调到京都以后,他又是陆文华下面的参谋长。
  对此,周蓉是既满足又觉得有些许的遗憾。
  满足是她终于过上了自己上一世非常羡慕的富贵生活,遗憾的是赵援朝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这一辈子可能是无法像上一世一样做到将军的位置了,而只能跟着陆文华做下属。
  这种满足中带着些许遗憾的心情,一直持续到了周蓉晚年。
  彼时,赵援朝从军队上退下来的时候仍是参谋长,而陆文华却已经升任成了司令,成了军队里的一把手。
  但是更让周蓉羡慕的是米朵名下拥有的那家御膳坊。御膳坊做京都开了十几年以后,要名声有名声,要财富有财富。几乎一个月的收入,就可抵得上陆文华一年的退休金和补贴。
  周蓉也曾经跟着赵援朝去御膳坊吃过一顿饭,不说里面的食物好吃的不行,就是价格也高的不行。
  周蓉觉得,女人这辈子做到米朵这个地步才算功德圆满,嫁了个丈夫是司令,自己开办的御膳坊又日进斗金,女儿又是学霸,陆玉菡长大以后一路拿奖拿到手软,最后考上了国内一流的大学,现在毕业以后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比起自己生的两个儿子,简直甩出了八条街不止。
  比来比去,自己哪一世,好像都不及对方。
  作者有话要说:  下篇还没想好写什么,呜呜……


第106章 民国女作家
  吴妈提着一壶热水上了二楼; 她人生的比较胖,木制的楼梯像是有些承受不住她身体的力量; 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坐在米朵房间里的夏幼青忍不住抱怨,“吵死了,吴妈也是,没事来楼上做什么?”
  米朵没吭声; 坐在她身边的夏幼青抱怨完,就问米朵:“二姐; 我记得你还有一对珍珠耳环; 那天借我戴一下好不好?”
  米朵道:“那是姑妈送我的生日礼物; 娘让我留着当嫁妆; 已经收了起来。”
  夏幼青不依道:“你再找娘要出来不就是了。何况我那天是去替你撑场面,我打扮的好看点; 邢家也能痛痛快快把婚事定下来。”
  米朵仍是摇头道:“那倒不必了。你人生得好看,就是不戴那对珍珠耳环; 邢家的人见了你也会点头同意。”
  夏幼青本来没要到那对珍珠耳环,是有些生气的,可是二姐这样一说; 她马上就得意起来:“二姐,你放心,那天我一定好好表现,争取把这门婚事定下来。”
  米朵轻轻嗯了一声,心里对这门婚事并不在意。
  夏幼青看二姐淡淡的样子,以为她是在为自己不能亲自去相亲一事有些难过; 便随口安慰了对方一句:“二姐,你也不要太难过了,天下男子也不见得都是看重相貌之人,也许那位邢家少爷并不在乎这个呢!”
  夏幼青这么说,是意有所指的。她的二姐夏若青本来也是个清秀小佳人,可惜十三岁那年出水痘,留下了一脸的痘痕。因为此事,她的亲事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所以当多年没有走动的远房亲戚邢家透露出想要结亲的意思,并打算相看夏若青时,夏父夏母为了把二女儿成功嫁出去,便想了个办法,让三妹夏幼青代替夏若青去和邢家的人见面。
  等到相看成功以后,再把夏若青嫁过去。只要成功拜了堂成了亲,他邢家就是想反悔也迟了。
  夏幼青随口安慰了二姐一下,便下楼去找夏母了。过几天就是相看的日子,她要借着这个机会,好好的从夏母那里讨点好东西出来。
  米朵看着她离开房间,方才继续收拾东西。
  原主夏若青所有的衣服都已经打包好,就剩下原主留下来的一些首饰和私房钱了。
  米朵将梳妆台的一个抽屉打开,里面放着几件为数不多的首饰,其中就有夏幼青心心念念的那对珍珠耳环。首饰旁边还有一个小巧的锦盒,里面装着十几块银元。这就是原主给她留下来的所有积蓄。
  这点积蓄刚好够一个人独身去往上海的路费。
  至于以后的生活来源,米朵觉得完全不用担心,她有手有脚,又是在上海那样的大城市,只要勤快点,完全不怕没有饭吃。
  米朵把衣服和首饰塞在包袱的最里面,正打算再收拾一些细小的物件,吴妈踩着吱呀吱呀的楼梯又上来了。
  “二小姐。”吴妈一直走到米朵的房间门口,才轻声说道,“邢家那边来人了,太太让你待在房间里,千万不要出来。”
  米朵知道邢家这次来人是改相看日期的,原本定在三天后,因为邢家少爷要亲自见一见要和他结亲的姑娘,所以日期又往后推了两天。
  夏幼青刚才那句“天下男子也不见得都是看重相貌之人”,用在这位邢家少爷身上可一点都不恰当。
  上一世,夏家让夏幼青代替夏若青去相亲,邢家少爷很中意夏幼青的容貌,便一口答应了这门婚事。
  等后来夏家用了调包计,把二姑娘夏若青嫁过来后,邢家少爷发现成亲的对象不是那个秀美活泼的少女时当即傻眼了。他虽不敢违抗母命和夏若青离婚,但终其一生没有和夏若青说过话,结婚没几天就回学校继续读书去了。
  夏若青只能留在家乡伺候婆婆,每年只能在过年时候才能见到丈夫,然后直到死也没有得到丈夫的原谅,当然也没有子嗣。
  这件事确实错在夏家,不该存心欺骗。
  那位邢家少爷从小喜欢读中国古典小说,一直有才子佳人的幻想,自然不可能看上容貌有瑕疵的夏若青。而且对方还欺骗了他,所以邢家少爷一直都没有原谅他这位原配。
  他更是从未知道,夏若青在没有出水痘前,也曾上过两年学,从小也喜欢看中国古典小说,还曾立志想要成为作家。不过那场水痘不仅毁了她的容貌,也毁了她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这次米朵穿来的任务就是好好替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