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次子-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不管是方之平还是靖嘉,都拿出十足的耐心来教导长乐; 免得真到了顶门立户的时候,被旁人算计了去; 不管将来招到的赘婿人品如何; 还是自己有本事最放心。
至于长安,她年纪还小,连字都认不全,暂时就不用考虑这些了,长大以后到底是和她姐姐一样招赘婿,还是想要嫁人,都随她自己的心意,两个孩子上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不过在长安还没有做选择之前; 方之平两口子更多的是关注小女儿身体上的健康。
“女婿的人选你看的怎么样了?”靖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她算是明白了,不要孩子就不会操这么多的心,都两年多了,看了不下百份资料,但没有一个合心意的,不是太过懒散,就是责任心不强,更让她看不上眼的是那种家风不正的,当祖父的、当爹的都一堆姨娘、通房,耳濡目染,谁知道他会不会也一样贪色,毕竟像景文这样的,一万个人里头也找不到一个。
方之平的想法和靖嘉差不多,但凡是能被列为赘婿人选的,或多或少都有点不足,没有很出类拔萃的人,自己的女儿自己怎么看都觉得好,恨不得找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才行。
“慢慢来,实在不行等长乐再大一点的时候,让她自己挑也行。”左右将来的日子是她自己要过的,选择的人也得她自己喜欢才行,既然不图招来的赘婿建功立业,那就得挑个顺眼的,还得不滥情、有责任心才成。
想想方之平都发愁,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给女儿留下更多的倚仗,哪怕有一天他和靖嘉都去了,只要长乐有足够的倚仗和手段,就能把日子过的舒心,赘婿变心了,长乐自己就能教训的了。
不过让方之平觉得庆幸的是,皇上定下来的太子是五皇子,看在他们尚有几份师徒情谊的份儿上,也会看顾着长乐。
“成,实在不行就让长乐自己挑。”靖嘉道,主要是孩子觉得开心就好。
哪怕被加封为太子太傅,方之平做事的步调也没变,虽然不迟到不早退,但还是一下班就回家,基本上不会外出应酬,也不太理会那些想要通过他攀上太子的人。
不过就算是这样,方之平也并不轻松,兵部现在大部分的差事都要过他的手,基本上算是行使尚书的职权了,尽管他现在还是个左侍郎。
再加上太子那边的事儿,林林总总加起来,上班的时间根本就不够用的,私底下还得抽出时间来。
不过比起太子来,方之平就算不上忙的人了,建业帝本身就是个严苛的性子,对自己要求严格,自然也不会放松对继承人的要求,太子由他亲自带着处理事务,不说吹毛求疵的话,但绝对做到了一丝不苟,所以连带着太子现在睡眠都不到三个时辰了。
第139章
方之铭和小崔氏的拜帖送上来的时候; 一家人刚刚用过晚膳,一听是定安侯府的拜帖; 方之平和靖嘉面面相觑,如果是他爹过来的话,根本用不着送拜帖这种东西,能以定安侯府的名义往这边送拜帖的,就只有方之铭和小崔氏了。
但是两家人基本上已经闹崩了,现在逢年过节长公主府送到定安侯府的礼品,都是指明了要给定安侯本人,而定安侯府那边过来的东西,也都是方道如所出; 并非是来自公中。
两家这样的关系; 哪怕生再大的气; 只要没有实质性的伤害,其实是很难老死不相往来的; 方之平也想过,可能过几年两边的关系就会稍微缓和,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快,他预想的时间应该是长乐招了赘婿以后,两家出面交际的人基本上就变成了下一辈,算是把他们这一辈儿的恩怨掀过去了。
没成想不过两年的时间,方之铭和小崔氏便上门了,他这心里的气还没消呢。
但是人家既然要上门,方之平也做不到关门不让他们进的事情; 只不过心里却不怎么舒坦,想也知道,按照方之铭和小崔氏一贯的处事方式,上门来必是有所求。
靖嘉心里的想法和方之平也差不多,都嫁进来这么多年了,哪怕没有在一个府里住着,但是对大伯子和大伯嫂的秉性也是有了解的,几乎每次上门都是有事相求,偏偏还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就跟欠了他们的一样。
虽然大事儿不多,不管是她,还是景文,一般不怎么费劲就能给办了,但是这个态度实在是让人心里膈应,好不容易两边闹翻了,清静了两年,这又上门了。
“是不是因为长生考中秀才了,侯府那边要办宴席?”靖嘉揣测道,虽然只是个秀才功名,一般人家不会大办宴席,但架不住勋贵那边儿稀罕这个呀,头两年的时候,理国公府出了个秀才,不也一样办了三天的流水宴吗,虽然有不少人背地里笑话,但人家也算是扬眉吐气了,毕竟这位秀才公都已经接连考了十几年了。
方之平摇头,“如果只为这个事儿的话,他们还不至于过来跟咱们和解。”他和靖嘉过去虽然能为长生撑场面,但实际上的用处不是很大,毕竟关系摆在那儿呢,他和靖嘉过去并不一定就是出于情谊。
“咱们也别想了,过两天等他们来就知道了。”方之平把拜帖扔到一边道,管他们过来是为什么事儿呢,反正选择权在他和靖嘉手里。
两个人转眼就把这事抛到脑后了,毕竟跟手里头的其他事情比起来,这事儿跟重要就沾不上边儿。
不过平安侯府的方之铭和小崔氏却在认认真真的做准备,要带过去的礼物就不说了,这两位还在商量要不要请老爷子一块儿过去,也能帮两家说和,毕竟方之平可能还在跟他们怄气,但是不能不给老爷子面子。
“你去问问爹,他肯定也希望你们两兄弟能够和好。”小崔氏劝道,有老爷子在,谅方之平和长公主也不敢给他们没脸。
说实在的,方之铭也不想去看二弟和长公主的脸色,特别是二弟,想当年对方在侯府就是个小可怜,虽然跟他同为嫡子,但根本就没什么存在感,几乎在府里的所有的人都在围着他转,二弟也就是能在娘亲院子里的时候受重视罢了,但是娘亲在这个府里的地位也不怎么高,甚至去厨房叫两道菜都需要另外出银子打赏。
如今他和方之平的地位几乎颠倒过来了,心里再不服气、再不乐意,他也得承认两个人的差距是越来越远了,对方都已经是从一品的太傅了,他还守在这个破侯府,甚至被旁人高看一眼都是因为有方之平这个弟弟在,但就算是这样,他也不想方之平出头,跟几个庶弟一样老老实实的多好,他也不会怎么亏待他们,何必去做那出头鸟,衬得他就好像很无能一样。
方之铭咬了咬牙,“那我就去找爹说说。”反正二弟现在帮他们,也是看在爹的面子上,等哪一天爹去了,娘可不会管他和二弟之间的事情,巴不得他不给二弟拖后腿呢,毕竟人家才是娘一手带大的,所以哪怕把爹搬出来又怎么样,他们也过去道歉了,什么怨气都算在他们两口子身上就好,跟长生没有关系。
小崔氏见方之铭答应了,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就怕这家伙拧着劲儿不乐意去请老爷子,当初两家差点就当场骂起来,现在又过去求人家,她还真怕被撅回来。
其实比起让老爷子跟她们一起去,她更想让老爷子直接代她们走一趟,但方之铭不愿意,她也没有法子,只能硬着头皮过去,还得搭上那么多好东西。
两个人差不多这就算商量好了,但是谁都没有想过老爷子会不愿意,毕竟长生可是他的嫡长孙,方之平虽然有出息,却是分出去的二房,而且连个儿子都没有,孰近孰远,老爷子应该心里有数才是。
“你们兄弟俩的事我不掺和,该怎么办你们自己商量去。”方道如一边拿东西逗笼子的小鸟,一边道,很是漫不经心的样子。
方之铭吞吞口水,忽然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我和之平毕竟是兄弟,总不好一直不来往,爹跟我过去帮忙说和说和,就算是帮我和之平解了这个结。”
方之铭绝口不提要求人办事,只说想要和二弟和好,但知子莫若父,方道如就是再不管事儿,对自己的长子还是有几分了解的,说句难听的话,这就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不能指望他讲什么兄弟情义。
“那是你们俩的事儿,我都操心半辈子了,现在老了老了,也该歇歇了,有事儿你们自己商量去,别来找我。”方道如慢悠悠的道,他跟老祖宗可不一样,没这么偏心眼。
方之铭抽了抽嘴角,都顾不得想他爹把这事拒绝了,关注点全在那句‘操心半辈子’上,这样的话他爹也说得出来,他这个做儿子的怎么不知道当爹的操了半辈子的心,天底下就没有比他爹过得更清闲、更自在的人了。
吐槽完当爹的,方之铭总算想起自己的正事来了,打起了感情牌,“别呀,爹,我就是想请您当一个中间人,您只要坐那儿不说话都成,咱们顺便留在之平那里用顿膳,把娘也请过来,咱们一家人已经很久没有坐在一起用过膳了。”
方道如摆手,“还是算了吧,你们的事儿我不管。”爱怎么着怎么着吧,他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管这么多不够招人厌的,何苦呢。
方之铭没那么容易放弃,劝了他爹将近两刻钟,但人家就是摆明了油盐不进,最后觉得烦了还把他给撵出来了。
方之铭:……
得,这事儿还是他们两口子自己去吧,他爹就没有个靠谱的时候。
两口子出发之前就做足了心理准备,想过对方会给他们撂脸子,甚至出言攻击。
但是万万没想到,出来招待他们的只有方之平一个人,对方虽然不算热情,但也没有想象中的冷脸,让下人上了茶,还夸了长生好几句。
方之铭和小崔氏对视了一眼,有门!
“大哥和大嫂这趟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儿?”方之平懒得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的道。
本来还想说几句好话,联络联络感情的,但是人家都问了,方之铭和小崔氏也不好说自己没事儿,毕竟真当他们没事打发了怎么办。
“长生这不是考中秀才了嘛,他这也老大不小的了,不太适合接着读书了,想着先让他找个官儿做,别把时间都浪费在读书上,你觉得呢?”方之铭道。
“这还是看长生自己的想法吧,他觉得哪样好,喜欢哪一样,让他自己做决定,毕竟以后的路还得他自己走,咱们做长辈的也不好管太多。”方之平可不想接他大哥的那个话茬,瞧瞧下人刚刚交过来的礼单,再一听他大哥说的这话,他基本上就已经知道大哥大嫂的来意了。
“长生也觉得应该出来做官了,大小伙子,不好总窝在家里。”方之铭笑道,他说不是之平听不出来他话里的意思。
方之平听是听懂了,但真心觉得无语,长生如果有哪方面出类拔萃也就算了,但他不是呀,仅仅是一个秀才功名罢了,各方面也不算突出,但是听他大哥说话,感觉朝廷的官位跟地里的大白菜一样,长生想要就能有,这哪来的这么大信心呀!
第140章
方之平敷衍的点了点头; 没说话,也实在没话可说。
小崔氏克制住自己想要冷脸的冲动; 尽可能微笑着道,“他二叔,长生向来信重你,再说了做官这方面你有经验,你给出出主意,看从哪里做起比较合适。”
方之平摆手,“不不不,大嫂这话抬举我了,我也就做了十几年的官; 谈不上什么经验; 而且我的情况跟别人也不一样; 驸马升迁总比别人容易些,您说是吧。”
小崔氏涨红了脸; 没有想到方之平会突然出言讥讽她,‘驸马升迁比别人容易’这话还是当年从她嘴巴里说出来的,把吵架时说的气话拿出来,看来方之平心里还是没过去这个坎。
“别跟你大嫂一般见识,她就是个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上次回去我已经说过她了。”方之铭劝道,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把话说的那么狠,如今都不好收场。
只不过二弟气性也够大的; 两年多了,这话居然一直记着呢。
“咱们是嫡亲的兄弟,我就直接说了,长生也老大不小的了,再这么读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读出名堂来,还不如索性让他直接入仕呢,我跟爹身上的官职都是花银子捐来的,平日里连点卯都不用,也就是有个名头罢了,想帮帮长生也无能为力,所以这事儿还得麻烦你。”他要是有本事,何苦过来求方之平,早自己就给儿子办了。
“大哥高看我了,京城这地界,就是个七品芝麻官他也金贵,除非皇上亲自发话,不然的话,谁也没这个本事呀”方之平拒绝道,这事儿他真办不了,而且就算是能办的话,他也不会替长生办这个事情。
“我知道安排个职位不容易,七品肯定没指望,我们要求没那么高,只要能让长生有个一官半职的,哪怕只是九品也没有关系,就是希望能是文职,你也知道长生那身子骨,不是从武的料。”方之铭赶紧道。
他对官场再没有了解,也知道一个秀才不可能一入仕就是七品官,稳稳当当的来吧,谁不是从小官做起的,像之平那样,刚开始就是从六品的,那得中了状元才行啊。
如果没有发生两年前的那件事儿,说不定方之平真的就答应了,毕竟一个九品官还是可以运作的,但是现在,他真的不想费心力去做这件事情,不值得,人家不会感念你的恩情,只会觉得这是他该做的。
他又没有天生欠了大哥一家,就算是沾光,也是对方一直以来沾他的光,他没有满足大哥各种要求的义务。
“既然你们都已经想清楚了,那就该怎么办的怎么办吧,我向来是不管这些事儿,帮不上什么忙。”方之平干脆利落的道,他看起来就那么像冤大头吗。
“二弟太谦虚了,你都已经是太子太傅了,朝上大半的人不都得给你面子,一个九品官对你来说算不了什么事儿。”方之铭皮笑肉不笑的道,这事儿对他和他爹来说是真难,但是对方之平而言,这就是小事一桩了,嫡亲的兄弟,能搭把手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搭把手?
“大哥说笑了,我是太子太傅,不是太傅,没你说的这么夸张,长生的事情我的确是帮不上忙,与其在我这里浪费时间,大哥大嫂不如去找别的门路。”方之平态度很是坚决的道,就算是两边和好,当一般亲戚处也就是了,有来有往才是正正常的相处之道。
见方之平是摆明了不打算帮忙,方之铭两口子是又气愤又羞恼,对方这么一点儿都不掩饰的拒绝他们,还不是因为看不上他们侯府,觉得以后不会用到他们有时候,才会这么一点人情味都不讲。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告辞了,省得待在这里碍了你的眼。”方之铭怒气冲冲的道,说完就立马转身离去,他想过对方会给他冷脸,甚至可能会出言讥讽他,只是没想到会不愿意帮长生,以前还一副‘好叔叔’的姿态,如今闹翻了,连帮一帮侄子都不肯了,也不知道之前那些年是不是装出来的,亏得长生还总是崇拜他这个好二弟。
小崔氏赶紧跟上去,早知道来这么一趟没用,她就不该拿那么多好东西,收了她的礼却不给办事,还太子太傅呢,升了官儿就瞧不起他们这些亲戚了。
方之铭和小崔氏是满腹的怨念,不过儿子的事儿该办还是要办的,方之平不帮忙,还有别人,只不过付出的代价可能就有点儿大了。
“伯父,你也知道我岳父已经外任了,哪怕他曾经是吏部左侍郎,但是现在手也伸不进京城来呀,指望我就更不成了,一个六品官人家谁能卖我一个面子,你还是去找二叔,这事对他来说就是说几句话的事儿,没什么难度,你何苦在这儿为难我呢!”梅文清道,拿这么几件东西就想让他办事儿,那可不成。
说起来他妹婿这一家人也挺傻的,有个从一品的太子太傅不知道巴结,硬生生把人家得罪狠了,不然的话这哪算事儿啊,也就求不到他这里来了。
“你再想想办法,为了婉清(方梅氏)和孩子,也不能让长生就这么在家呆着。”方之铭道,得亏当年给长生相看婚事的时候,找的是清流,儿媳妇的哥哥又在朝为官,不然的话想求人都找不到人去求。
“这样吧,我有几个同僚,虽然官职跟我差不多,但是家里人争气,我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帮帮忙,你觉得这样行吗?”梅文清道,定安侯府真的已经没落至此,连安排个九品官都安排不了。
“行行行,那麻烦你了。”方之铭脸色有些僵硬的道,甚至有些怨恨起了长生,但凡是长生争气点,不图考个状元,哪怕就是个举人,他也用不着在这儿给小辈说好话,半辈子的脸都丢尽了。
“您是婉清的公公,我帮您办事是应该的,但是我那几个同僚,还有他们家里人不会白白帮咱们办事,您也知道我们家是耕读世家,祖辈都清高,一门心思的读书,你给后人留下多少家业。”梅文清态度颇好的道。
方之铭闻弦知雅意,立刻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