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次子-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报喜这事儿耽误不得,方道如也没强留,打发了个下人把几个衙役送出去,自己则美滋滋的展开捷报给众人瞧。
四四方方的纸上,用隶书写着二十几个大字:丁亥年四月初五,永安郡大泽县方之平得中进士第五名。上端印着一条欲飞的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看上去及其有威风。
要知道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可不是轻易可以使用的,哪怕是侯府也没有一件能和龙相关的物件!
“这个就得放在正厅,跟祖上传下来的御赐之物放在一起,以激励后人。”方道如激动道,他可不是跟众人商量,仅仅是通知而已,多少年了,他们方家总算是看到兴起的希望了,他虽然没多少本事,但生了个有本事的儿子,也算是对列祖列宗有个交代了。
方之平也挺兴奋的,光宗耀祖大概是每个男儿都有过的梦想,“都听您的!”
剩下的人就更没什么异议了,有这份捷报在,起码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了,侯府这几十年来的逐渐没落的情况大家都心中有数,如今出来一个二十岁的进士,前景可期。
“爹,捷报先别放起来,还是让老祖宗瞧一眼再说,也让她老人家高兴高兴!”方之铭提议道,毕竟是从小养大的感情,他对老祖宗还是挺亲的,有什么好事儿自然忘不了她。
“成,先拿去给老祖宗瞧瞧,沾沾之平的喜气,说不定这病就好了呢!”方道如高兴道。
这明显就是玩笑话,若是沾喜气有用的话,还要大夫做什么,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方道如心情是真好,不然这么一个平日里有些古板甚至寡言的人,肯定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把次子的捷报拿给老祖宗看,宋氏心里是愿意的,甚至有那么几分的得意,对方抢走了她将来能袭爵的长子,但她亲自抚养大的次子,虽然没有爵位继承,但也不比长子差,甚至更好,靠着自己也能走仕途。
在场的所有人都没考虑过老祖宗见了二孙子的捷报会是什么心情,毕竟这个孙儿同她的关系并不亲近。
虽然还没参加殿试,但会试这么好的成绩不庆祝实在是说不过去,定安侯府晚上的时候特意举行了一次家宴,不光方之青、方之业参加了,连他们的姨娘也都参加了,唯一缺席的就是中风在床的老祖宗了。
第34章
虽然是家宴,方之平却有几分的不自在; 他已经好几年没见过爹爹的两位姨娘了; 这两人在他这里几乎面谱话; 没什么特别的,算的上安分守己,但却实实在在是扎在他娘心里; 不得安生。
方之平是这次家宴独一无二的主角,在座的人一一向他祝贺; 包括两位庶出的弟弟和孙姨娘、杜姨娘; 明明是见都没见过几次的人,却言笑晏晏的向他敬酒; 仿佛关系多么亲近一样。
向来高傲的大嫂也满面春风的向他贺喜; 话里话外希望他能看顾两个侄子。
他有几分恍惚,又有几分得意; 好似这十几年的苦读总算是有了成果; 没有白费,他终于靠自己获得了府里其他人的重视; 不再是那个没多少存在感的嫡次子。
但在踌躇满志之余; 他又生出几分寂寥; 好像还有什么地方空着一样。
四月十五,殿试终于开始了,贡士们已经换下了夹袄; 穿上了春衫; 比起会试时的春寒料峭; 如今这天气绝对算是天公作美了。
入殿之前,一百八十名贡士都要提前学习礼仪,觐见的礼仪、跪拜的礼仪、回话的礼仪等等,以确保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同进士不会冒犯天颜。
方之平虽然出身侯府,但这些进宫、面圣的礼仪却是没有学过的,他们家本来就不被先帝看重,连他爹这个侯爷都没进过几次宫,大哥被封世子,也仅仅去宫里谢了一次恩而已,他这个次子自然也不会被教导这些。
不过,这些礼节学起来倒也不算繁琐,只是越发加剧了贡士们内心的紧张。
一番学习之后,众人总算进入保和殿,不过保和殿内并没皇帝的身影,连出题、阅卷的大臣也不在这儿,只有几个品阶不高的官员和侍卫主持考试事宜,贡士们接下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才拿到颁发的策题。
相比会试,殿试的题量就少多了,只有一道策问题,不过光是题目就大概有四五百字,洋洋洒洒一大堆,大致的意思就是让众贡士们制策以“吏治民生、淮、黄河务发问”。
方之平一边研磨,一边思考,新皇上位不久,都说三年不改父之道,所以在朝廷上现在大都延续先帝之制,并无大改,不过皇帝当了多年的太子,不显山不漏水,却也没被剩下的几位王爷给扳下去,可见其心智、能力,殿试的题目都是皇帝审核过的,所以这道策论题从某些方面也表达了皇帝自己的执政理念,方之平觉得自己还是答的务实些好。
这一殿试题出的并不新奇,甚至是在座的考生都曾经练习过的一道经典题,方之平也不例外,他曾针对这个题目写过三篇文章交由师父王宗元修改,突出的重点各不相同,现如今重新写,脑子里还留下不少印象呢,下笔说是如行云流水都不为过。
写到畅快处,方之平往往就会忽略了对外界的关注,所以当他写完一页准备换纸的时候才发现身后一抹明黄,心里顿时就是一个激灵,在大齐,明黄色可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颜色,所以圣上到底什么时候来的,在他身后站了有多久……
方之平一时之间心都乱了,好在腹稿早就已经打好,强稳下心神来继续落笔,不过注意力就不如刚才集中了,总是分神注意着站在他身后一动都不动的圣上。
良久,那抹明黄总算是离开了,开始四处巡视,不再‘扎根’在他这里了,方之平长舒了一口气,心总算稳下来了。
虽然是登基后第一次科举,但日理万机的圣上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里,约莫一炷香的时间便离开了,不过这一炷香的时间里有一半他只盯着一位考生瞧。
没法子,会试前十名的考生里头就只有这一位长得俊俏还未婚,家世也尚可,嫡亲的妹妹二十一岁了还没有着落,他这个当皇兄的再不操心,可真就成老姑娘了,虽然皇家的公主没人敢明目张胆的议论,但总不能就这么蹉跎了皇妹的年华,再是尊贵也得嫁人啊。
靖嘉是他最小的妹妹,又是一母同胞,比他自己的女儿也大不了几岁,所以这个妹妹在心里差不多也算是半个女儿了,以前皇位未定,朝廷上各种关系交错杂乱,一个家族都能分出两茬人来分别支持不同的皇子,这种情况下,他和母后哪舍得把靖嘉嫁出去,本朝公主的地位并不算高,出了嫁也得遵照三从四德,万一他失势了,靖嘉少不得要被人磋磨,万一他成了,靖嘉的夫家却压错了人,那就更难弄了。
所以这几年靖嘉一直不想定亲,他和母后也都由着她了,但现在可不一样了,既然大局已定,靖嘉的婚事儿就不能再往下拖着了。
说起来他也是为这个看着长大的皇妹操碎了心,把她嫁到位高权重的家族,怕她管不住夫君,再说这样的人家定亲都早,没有定亲的男子年龄小靖嘉太多了,不合适,嫁到书香人家,比如这次会试的第二名郭昶,真要想把靖嘉嫁给他,给他状元也能说的过去,而且年龄也相当,但就是家里没有能撑起来的人,又没有底子,到时候指不定一家人都让靖嘉的嫁妆养着。
所以在把会试前十名的资料翻过两遍之后,他还是觉得方之平这个人合适,侯府次子,不用赡养老人,到时候搬到公主府和靖嘉一起住就行,家里不差银子,也没有位高权重的长辈或兄弟压着,靖嘉肯定不会受气,年龄也只比靖嘉小几个月。
另外暗卫也传过消息来说,方之平没有通房、妾室,虽然朋友多,跟魏楚这样的纨绔子弟都有来往,但却从来没一起出去喝过花酒,比寒门的学子都老实,本来他还以为这个方之平会不会是身体有毛病,让人暗地里把了脉,才确定人家真是洁身自好。
刚才站在方之平身后半天,他也看出来了,方之平的确是有真才实学的,言之有物不说,就是那笔字也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不是花架子,到时候给他几分权利,也能立得起来。左思右想,方之平的确算是现阶段最适合娶靖嘉的人,不过赐婚这事儿还得跟母后商量商量。
方之平把试卷来回检查了好几遍,一直到交卷时间才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见小太监把自己试卷糊名带走后,紧绷着的神经总算是松快了几分。
“之平,感觉怎么样?”刚出宫门,原本整齐的队伍就散开了,贡士们或是三三两两的走在一起,或是去找自家的马车,宋高志和方之平表兄弟俩也凑到了一起。
“还成,正常发挥。大表兄你呢?”方之平对自己的文章还是挺有信心的,特别这还是之前就练过好几次的题目,不过大表兄应该也完成的不错,毕竟这样的经典题目,外公和舅舅肯定教导过。
“我也还成。”宋高志一脸傻笑,这题目他都做过好几次了,这次写上去的就是他修改过的文章,连他祖父和爹爹都觉得不错呢,二甲肯定是稳住了,至于一甲他倒是没有那个奢望。
两个人心情都挺不错,按照会试的成绩和殿试的发挥,肯定落不到同进士里去,不管名次如何,他们都不需要继续考试了,等着朝廷安排官职就是了,苦读这么多年,也总算是有了个交代。
“那就好,要不要明天去我家喝几杯,放松放松心情。”方之平提议道,反正都考完了,多想无益,还不如趁这个机会松散松散呢,等到朝廷的任命下来,肯定又闲不得了。
宋高志跟瞧稀罕似的瞧着二表弟,“你倒是一点都不紧张。”自己不紧张还好说,因为成绩肯定就在二甲里边了,既不出头,也不垫底,但之平就不一样了,他会试可是第五名,如果这次发挥的好,或者前边有人发挥的不好,进一甲也不是不可能的,就是只前进一名,那也是传胪呢,二甲里的头名,怎么就不紧张呢!
“考都考完了,紧张有什么用?”方之平摊手道,名次这东西又不能强求,无愧于心就成了,每一届的考生又不是只有一甲的人混得最好,人生还长,机遇也还多的很,没必要死缠在既定的名次上。
宋高志也是服气了,道理谁都知道,但真能做到不紧张的又能有几个,难怪人家年龄小,还能考的比他名次高,但是这份心性就比不得。
没聊多久,方府和宋府的下人就找来了,想起在家里等着的人,方之平和宋高志二人很快便分开了,虽然以前相处的时间不多,但日后打交道的地方可就不会少了,既是表兄弟,又是同届的进士,这样的缘分可不多得。
第35章
四月二十五日,参加过殿试的贡士们穿着朝廷发放的进士服排成两排; 在殿外等着。
殿内; 阅卷的大臣将评定出来的前十名的试卷递交给皇上; 由他来决定最后的名次。
建业帝干脆利落的将方之平的试卷抽出来,放在第一位,这才依次检阅其它的试卷; 评定出前十名的名次。
阅卷的大臣年纪最小的也有四十岁了,不知道经历过多少事儿; 见皇帝如此明显的偏颇; 一个个面上不显,但心里都琢磨开了; 皇上究竟是看好方之平这个人; 还是有意提拔日益没落的郧贵,聪明人都喜欢往深了想; 不过谁都没想到靖嘉长公主身上去。
定下名次; 建业帝便下诏让一甲的三个人进来。
因为贡士们是按照会试的成绩排的队,所以看位置就能知道会试时的成绩是多少; 而里面宣进去的三个人:方之平、白旭、郭昶; 分别是会试的第五名、第一名和第二名。
不管是宣召的人; 还是在剩下的贡士们都心里有数了。
方之平紧张的攥了攥拳,明显感觉手心里头已经有汗了,按捺住心中的狂喜; 跟着出来宣召的小太监往里走。
殿内除了皇帝; 还有本次负责阅卷的几位大臣; 无一不是位高权重之人,不然也当不了殿试的阅卷官,方之平一进殿,便感觉到周围人隐晦的打量,心忍不住紧了紧。
好在活了两辈子了,这样的场合虽然是第一次经历,但也不至于让自己失态,脑子虽然发懵,但行礼却规范、得体,甚至因为手脚利落,还显得比旁边的两位贡士要好看。
“你就是方之平?”建业帝饶有兴致的问道,越看这小子就越觉得合适,虽然比靖嘉小了几个月,但看上去性子要比同龄人沉稳,身子骨也不文弱,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家族不够显赫。
“学生方之平见过皇上。”方之平越是紧张,面上便绷得越是紧,倒是让此时关注他的几个人觉得此子荣辱不惊。
“文章写的不错,言之有物,看得出来是个务实的性子。”建业帝语气温和的赞道,不像是帝王,倒像是一位谦谦君子。
方之平心怦怦怦的狂跳,感觉自己离一甲又近了几分。“谢皇上夸奖,学生愧不敢当。”
建业帝又问了方之平几句家常,才开始询问剩下的两位贡士,方之平这才渐渐冷静下来,默默检讨自己还是经事儿太少了,沉不住气。
方之平不过松快了片刻,便又听见上首的皇帝问道:“方之平,看你年纪轻轻,身上可定下了婚约?”
“回皇上,学生这些年来一心只读圣贤书,尚未订婚。”方之平跪下来回话道,皇上这是什么意思,聊家常,还是要赐婚,怎么跟戏文里演得一样,他该不是在做梦!
不止方之平发懵,周围人也都被皇帝出其不意的一句话给搞懵了,有机灵的大臣想到了尚未婚配的靖嘉长公主,也有从宗室里头扒拉适龄女子的,当然对方之平又都多了几分重视,刚刚二十岁便在皇上这里挂了名儿,只要日后自己不作死,前程可期。
旁边一同被召来两个贡士也难免羡慕嫉妒恨,尤其是郭昶,他可是也还没婚配呢,而且年龄比方之平还要大半岁,会试成绩也高出方之平好几个名次,就是长得不如方之平俊俏罢了。
郭昶虽然读书人,平日里也甚少出门晒太阳,但天生肤色就比别人黄,捂也捂不白,所以跟方之平一比便落了下乘,但抛开肤色不讲,郭昶的相貌也算得上出色。
“朕宣布:方之平为状元,白旭为榜眼,郭昶为探花。”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方之平三个人跪下来领着谢恩,面上是掩不住喜意,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
然而,这还不算完,建业帝又放出个‘大雷’:“朕之四皇妹,靖嘉长公主,才貌双全,恭谨梗敏,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新科状元郎品行敦厚、才识出众,二人良缘天作,今下旨赐婚,择日完婚,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方之平眨了眨眼睛,刚站起来的身体又赶紧跪下,“臣叩谢皇上赐婚,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时隔三年,他早就已经记不起靖嘉长公主的面容,但心里却又泛起一丝丝涟漪,右手忍不住握紧,指甲陷入皮肉的疼痛让他意识到自己真的是不是做梦,高中状元、赐婚靖嘉长公主都是真的。
一直到殿外传胪大典唱名的时候,方之平心里还有几分不真实感,不过脑子总算是清明了,全场听下来,认识的并不多,传胪,也就是二甲里的第一名被会试的第三名刘卓成摘得,对方是前十名中年纪最大的一位,已经三十有五了,脸上留着胡须,看上去很是稳重。大表兄这次名次也比会试要好,是第七十八名,二甲及第。
接下来就是跨马游街,不过这个街特指御街,并非是满京城转悠,而且一甲、二甲、三甲都是有区别的,一甲三人插花披红,方之平作为状元用金质银簪花,榜眼白旭和探花郭昶都是用彩花,由鼓乐仪仗拥簇出正阳门,跨马游街,备伞盖仪送回会馆住所。剩下的二甲,三甲由东华,西华门出宫。
穿着铁甲衣的侍卫在前面开路,方之平打头骑马走在众进士的前面,头戴金质银簪花,身穿大红袍,脚跨金鞍红鬃马,气派无比,再加上出色的外貌,以至于吸引了绝大多数围观百姓的注意力。
“状元郎,瞧上去可真年轻,不知道有没有婚配,若是没有的话,指不定今天就被那位大人榜下捉婿了呢!”年轻未婚配的进士可不多 ,所以这榜下捉婿的事情还是挺少见的,头些年大理寺少卿家的嫡次女同当时的新科探花定亲,还被百姓们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反复说起呢。
“你不知道啊,这状元郎是定安侯府的嫡次子,听说婚事还没定下来呢,这下可成香窝窝了!”有消息灵通的百姓道。
“定安侯府,没听说过,不过状元郎这出身可不低。”侯府听起来就够富贵的!
“今科的探花郎可没有状元郎俊俏,瞧瞧这些姑娘们眼睛都被状元吸引住了,都没几个人往后瞧了!”
……
沿街凑热闹的百姓议论纷纷,方之平等人骑在马上,也听不出到底说的是什么来,一边御马前行,一边注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