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快穿)富贵荣华-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锦荣闭了闭眼; 整理着脑海里残留的原身记忆,装作刚醒的样子起身; 才发出一点动静; 就有下人进来了; 恭声道,“大少爷。”
  锦荣神色微动; 按着原身平常的口气道; “扶我起来。”
  这副身子养得实在白胖了一点; 且甚少锻炼,底子虚浮,原身怕是平时起身都需要下人伺候的。
  瞧下人熟练有分寸的动作怕也是。
  锦荣也不怎么奇怪,富贵人家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若是再放纵一点; 会养成这副模样也正常。
  洗漱束发时,看向镜子里自己现在的模样,实在俊秀好看这样的字眼无关。锦荣默默别开眼,正好也打量了一下屋内四周。
  屋内的一应摆设多是些金银瓷器,但浮华富贵了些,颜色也过于鲜艳俗气,锦荣微不可察地抽了抽嘴角; 原身这品味……
  她也没傻得随性撤下去换了,只当作没看见,眼不见心为净。
  穿戴时,因着是个胖子,连衣物都偏大些,显然是专门订做的,如果不是这样的富贵人家,还真是养不起啊。
  “大少爷,今天厨房里做了你最爱吃的鲜乳糕,还有蟹粉肉丸……”
  悉心照顾的小厮在原身记忆里,也挂了号,叫文墨,还是他叔母亲自挑的人,还有院子里十几号的下人侍女。文墨显然是个性子活泼的,乐呵乐呵的。
  考虑到原身的记忆,倒也符合常理,但锦荣却总有种说不上来的奇怪。
  穿过回廊园林,一路上碰见的府里侍女下人倒是无一不恭敬的行礼,喊道大少爷,锦荣也趁着去老夫人院子不算近的这条路上,思索起了目前的情况。
  记忆中,原身姓方,锦荣,名倒是与她同一个。
  所在的朝代号大宁,皇帝姓赵,
  而这里也不是普通的富贵人家,而是安国公府邸,第一任安国公是方锦荣的曾祖父,开国时追随太。祖皇帝建功立业,后受封为一品安国公,取安邦定国第一字。
  此后历代安国公都忠心皇帝,为国征战。
  如此显赫的门第,但方锦荣的身份却稍稍尴尬,他是前国公世子。
  之所以是前任,那是因为方锦荣的国公父亲沙场战死,他母亲也随军殉情了。而正值英年的叔父方晟,继任了安国公之位。
  而这个世子之位,自然不是方锦荣一个现任国公侄儿能担得起的。
  不过,依方锦荣的记忆来看,他的叔叔和婶婶,还有祖母老夫人,待他都是极好的,府里都称他一声大少爷,衣食住行,无不精细,任取任予,在府里的待遇比之世子爷不差什么了。
  连请来的文武师傅,也全是好的。
  说到师傅,锦荣想起一件事来,问文墨,“我昨儿个的作业写了吗?”
  文墨的脸瞬间皱成了个包子脸,满是褶,“大少爷,您忘了,昨天你就没去上课,还不知道那师傅会怎么告状呢。”
  这个锦荣倒是不怕,似乎像祖母婶婶都偏于溺爱原身,从未督促过什么学业,最多不过是他的国公叔父会苛责一句。
  也挺符合爱护兄长遗孤的形象。
  锦荣却记得原本有两位师傅,分别教读书练武的,都是京城里一等一的师傅,可惜练武的那个师傅被方锦荣给气跑了,怕疼又怕累,光是在太阳下站一会儿就闹着不学了,又有老夫人和夫人护着。
  练武师傅直接扬言不教了,剩下的那位教读书的师傅没被气跑,但也没好到哪里去,得知方锦荣不敬师尊,也就越发严厉,半点不好就罚抄书。
  方锦荣这个被溺爱娇纵惯常的大少爷,哪里受得了抄书的苦,也不愿挨骂,常常逃课。
  那位教书的师傅不知在国公爷面前说了多少遍,连全京城都知道方锦荣这位国公家的大少爷不学无术,不知上进了。
  十七八岁的儿郎了,平日只知道玩乐,若不是投了个好胎,亲人爱护,哪里能过这般好日子。
  锦荣想起这句传遍京城的评价,不禁笑了。
  反正她是不羡慕的,尤其是这副走会路都容易喘的身子。
  终于到了老夫人的院子,锦荣走进正室里,这里的摆设显然正常多了,虽不乏珍品琳琅,但错落有致,多熏香,纱灯这些雅致之物,旁边的侍女打起帘子,只见宽红木椅子上坐着个戴着抹额,衣着精细,贵气富态的老太太,笑容慈和。
  “我的大孙儿来了。”
  旁边已经备好了凳子,见锦荣微微喘气,立刻心疼不已,“快上川贝炖梨,给锦荣顺顺气。”
  老太太道:“你若是累了,晚来些也无妨。”
  锦荣扮起原身来,也半点不差,笑道,“孙儿想念老太太,惦记着您这的早点,只是喘点气,没事。”
  她这后半句说的话还真不是假话,原以为会气喘吁吁,稍微一调息,似乎又没那么难受了。
  川贝梨汤还未上来,已有人进来了,是位仪态端方,虽上了年纪依旧保养得好容貌秀丽的妇人,也是国公夫人,方锦荣的叔母,宋玉秀。
  她见到锦荣,眼中闪过一丝惊诧,“今儿个,侄儿倒是比我来的还要早。”
  锦容在心里想道,原身平时走的是有多慢啊。
  她思索着身份记忆没顾及那么多,好在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她照着平时口吻道了一声叔母,却未起身,虽然不合礼仪,但原身就是这样做的,府里也没人说什么,老太太和太太更是不在意。
  但放在外面,少不得一句不知礼数。
  太太宋氏待婆婆温良恭顺,对侄儿锦荣也视若亲子,对丈夫的庶女更是做足了嫡母的照顾,安排的婚事也都是好人家,所言所为都完美得无可挑剔。
  半句不离府里的人,老夫人看她的目光也是极为温和,不见其他勋贵人家的婆媳不和,争锋相对。
  原身的记忆里,对这位叔母也是极为信赖的,还记得幼时风寒发烧时,宋氏也是衣不解带地照顾,才使方锦荣没有夭折,此事在京城也是人尽皆知。
  谁不道一声,安国公夫人贤良淑德,为当世女子典范。
  安国公府中也是和和美美,五福俱全,也是依赖这位持家有道的国公夫人。
  早点上来了,锦荣也就不用再说话了,专心用早饭,偶尔耳朵边还能听到太太和老太太说事,有府里的,也有外头贵族人家的事,不过是早上闲聊。
  待锦荣觉得稍稍饱腹后,便搁下筷子不再吃了。
  “今天侄儿怎么才吃这点?”太太倒是关注锦荣这一边,立刻带着讶异微笑道。
  老太太也道,“可是不舒服,要不请大夫来看看。”
  锦荣摇了摇头,她用的已经比常人要多了,没必要为了演戏,再吃下去。
  太太宋氏眼眸闪了闪,语气温和柔顺道,“锦荣怕不是担心上课师傅的事,连用饭的胃口也没了。”
  “这又怎么说?”老太太连忙问道。
  太太便把昨日锦荣逃课的事说了,还一脸羞惭地道,“也怪我这个做叔母的,没能照顾好侄儿。”
  老太太拍了拍包着绣套的椅把,一副溺爱孙儿的样子,“不想上,就不去上了。”她又道,“我们锦荣又不愁吃,不愁喝,学这些也没什么用,要是把我孙儿累出病了那怎么得好?”
  “少吃了,我孙儿都瘦了。”
  锦荣在心里抽了抽嘴角,老太太,你眼神真好,这都能看出瘦了,但究竟是真溺爱还是别的,就不知道了。
  “老太太您说的是。”太太宋氏在旁边说话完全是顺着老夫人意思的,“放心,老爷那有我劝着。”
  锦荣忽然觉得,原身会这么废这么胖,也不是没有缘由的。
  在锦荣多次表示自己吃不下了,太太宋氏才让人将早点撤下。又和老太太说了会话,还记得过问锦荣的日常生活,好在有文墨,不然锦荣还真说不上来,就是原身也不怎么记这种琐碎小事。
  锦荣觉着这屋内太过暖和,容易打瞌睡,待着也无聊,也就起身说要走了。
  老夫人和太太也知道他爱玩乐又惫懒的性子,笑着就让他回去,太太宋氏还不忘叮嘱文墨一句,好好伺候大少爷。
  让侍女打起帘子又出去了,没成想,刚踏出门槛,就迎上一个人,年纪轻轻,长身玉立,挺拔如松,容貌俊秀清逸,还带着一副天然的气度。
  这人,正是锦荣堂弟,如今的国公世子,方世玥。
  锦荣终于知道,她穿越以来原身的一切,奇怪在哪里了。
  方世玥有些惊讶,却又自然道,“堂兄。”
  还不等再说什么。正室里的老夫人和太太就已经知道方世玥回来了,院子一下就热闹起来了,老夫人身边的侍女也刚来拉着他赶快过去,连声笑语。
  锦荣也不急着走了,她还有心里头的疑惑没解开呢,怎么能现在就走,他转身又走了回去,只是不可能像之前那样受关注,因为老夫人和太太忙着对方世玥嘘寒问暖呢。
  老太太笑道,“早饭可用过了?”
  方世玥温和有礼,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在书院那边用过了。”
  这份慈爱比之方锦荣大为不同,像是收敛了许多,也不一味纵着,而是认真过问学业,还有与同学相处情况。
  锦荣有心暗中观察这位真正的国公世子爷,也想起原身与他有关的记忆来,可以说,两人似乎是一个天一个地,方锦荣学的不好,方世玥却是天资优秀,已入了京城最有名望的太衡书院,那里可是京城贵族子弟聚集之处,而且因是皇家聘请的教书师傅,所以非优秀者不得入学。
  反观方锦荣,到现在连千字文都背不熟。
  也没人会说什么,毕竟两堂兄弟自幼的待遇是一样的,是方锦荣自己不学好,又怪得了谁。
  对比已是名满京城,才貌出众的俊杰方世玥,方锦荣有时也是觉得不如的,自然记忆中也会刻意模糊了。
  可事情会真如方锦荣想的那么简单么?锦荣轻笑了一声。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么么哒


第214章 前国公世子
  等了解的差不多了; 锦荣也就知趣干脆地从老夫人院里出来了。在其他人看来只当是大少爷嫌无聊贪玩去了。
  跟着的文墨斗胆问了一句,“大少爷; 还去上课吗?”
  锦荣眉眼一挑; 像极了平时的无理娇横,“不去,老太太和叔母都说不用去了; 我还去挨骂吗?”
  有老夫人和太太宋氏的话,的确省了他一番功夫,去学什么; 重学一遍四书五经,
  何况学得再好,也无用。
  文墨被这话也壮了几分胆子,脸上的笑也堆出来了,“那少爷; 我们是去斗蛐蛐; 还是去曼青阁?”
  曼青阁?好像是原身常去的一家欣赏歌舞的场所,比之普通的青楼楚馆,虽实质一样,但格调要高雅许多; 所以更为王公贵族所喜欢。
  方锦荣再不如; 好歹也是前国公之子,又不是不受宠爱,这样的地方也去得起。
  嗬,还真挺符合一纨绔子弟的形象;
  “额,去看戏吧。”出去走走也好。
  这一出门,还真发现了更大的问题,有人在跟着她,准确来说,是跟踪和监视。
  锦荣一开始还以为是跟踪的人手段太低,才会被她发现,但见身边的文墨还有其他下人都没察觉,她意识到,或许监视她的人并不简单。
  锦荣的直觉告诉她,跟踪监视的人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或许方锦荣每次出门都有人跟着。
  一个国公家的贵公子而已,连世子都不是,又是在京城这样的天子脚下,能出什么事,如何令人费心跟踪监视。
  跟踪监视他的又是什么人?
  锦荣原来不过是以为,为了国公府继承人世子之位,老太太和宋氏有心养废他罢了,但现在一看,恐怕事实,要比她想象的还要不简单。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锦荣心中冷笑了一声。
  她心中心思百转千回,但面上却丝毫未显,还有心和文墨说话,与平时分毫不差。
  这对她来说,仿佛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
  “大少爷,我们到了。”
  眼前坐落着一栋秀丽的楼阁,门匾上写着曼青阁这龙飞凤舞三个大字,里面也是丝竹声绵绵,传来欢声笑语。
  妆容浓艳的妇人迎上前来,“方大少爷来了啊,恐怕是赶着如月姑娘今日登台吧。”
  方锦荣在这曼青阁也有捧的姑娘,就是如月,没少为了她而来,不过落在别人眼里,也是烂在了风月花柳之中。
  锦荣不管别人怎么想,照着原身的习惯在台下看起来如月的舞,
  这一手水袖舞得还是不错的。
  文墨低头弯腰笑着问道,“大少爷,这次打赏多少?”
  “按平时的例,五百两。”锦荣随口道,花起国公府的银钱来也毫不手软。
  这走的一向都是公中的银钱,无论是老太太还是太太宋氏,都是任由着他花,叔父安国公也从不过问这点小事。
  曼青阁的妈妈听了也是眉开眼笑,若不是如月还有几个贵公子捧着,她还真想劝如月从了方大少爷,温言软语几句哄了他赎身,好歹也是进了国公府啊。
  如月也是对锦荣盈盈一笑,欢场女子习惯了的做派。
  “他是谁,怎么老瞪我?”锦荣跟文墨指了指楼上从如月起舞开始就一直瞪他的,身着浅青色锦衣,端的好长相的公子。
  只是眼里那份嫌恶,怒其不争的神色,有损这副好颜色,平白令人不舒坦。
  锦荣记忆里没这个人,所以就只好问身边的小厮,文墨也没认出来,不过他还算聪明,小步跑去掌柜的那里问。
  回来时,神色有点犹豫,“那位公子是……是李家的嫡出少爷?”
  “李家,哪个李家?”锦荣一愣,原身的交际真不算多,就是玩乐也顶多是些酒肉朋友,还非京城贵圈的。
  “是少爷您的舅家。”文墨抬头看了锦荣一眼,立刻又低下去了,不敢多言。
  这回锦荣是想起来了,原身还有个在战场上殉情的娘,出身也不低,娘家兄长也都坐到了朝中六部侍郎。不过听说因为李氏殉情之事,李家和方家断了关系,连锦荣这个亲外甥也没怎么搭理过。
  后似乎还有政见不和等等缘由,
  这听起来也算符合常理,但所有的事情全都联系在一起就不大正常了。
  国公府里,叔父叔母以及祖母等人表面溺爱,实则养废,而出门了还有人暗中监视,本是亲人的舅家却态度冷漠。
  和那位或许有亲戚关系的李家少爷碰个面聊聊也不错,说不定还能问出点话来,但一想到身边还有人暗中监视,锦荣就没了兴趣,扭头就回去了。
  坐在楼上望着视线里的人知道了他是谁,居然还扭头就走,李文征不禁一气,
  旁边的人侧首过来,问道,“李兄,你方才看的那人是谁啊?”
  另一人举杯道,“看体貌,好像是安国公家的大公子,那应该就是文征的表弟了吧。”
  “听说不学无术,真是堕了祖上名声啊。”有人唏嘘道。“想当年安国公征战沙场,威名赫赫……”
  李文征嘴角一撇,“哼,我可没那样的表弟。”
  把仇人当亲人,还浑浑噩噩,扶不上墙的烂泥。他姑姑当年是如何的风华绝代,怎会生出这样的儿子来。
  ***
  回到国公府后,锦荣就敏锐地发现那些监视跟踪的视线,消失了,所以是放心他在国公府里么,锦荣在心里思索道。
  还没吃上午饭,就又在园子里碰上了国公府的当家人,叔父方晟。
  “叔父。”锦荣低头道了一声安。
  方晟还穿着上朝时的官服,听说还颇受圣上看重,轻捋短须,有些淡淡的威严气势,“听说你今天又没去进学?”
  锦荣垂首,没说话,倒是与平时有几分像,方锦荣本就最畏惧这位国公叔父。
  叔父方晟似乎在忍着气,又不好责罚,“以后少出门,多在家里读书。”
  即便被罚了禁足,锦荣脸色也未变一下,“是,叔父。”
  这回,似乎老太太和太太都拦不住了,晚饭后还劝慰道,“在家里也是自在。”
  世子方世玥却是不以为然,不敬师长,还逃课贪玩,只是禁足,称得上是小惩大诫了。
  锦荣回了自己的院子,这里富丽堂皇,又宽敞,坐落的位置也是朝南冬暖夏凉,可以说是国公府最好的院子了,而且也有着特殊的意义,是方锦荣父亲方恩当世子时住的地方。

  现在的安国公方晟,在长兄去世后,尽管是不合规矩,但还是在问过老夫人意思后,做主让方锦荣搬到了这里,太太宋氏也没有表露什么不满来。
  尽管那应该是她儿子方世玥名正言顺的住处。
  外头的人都道,安国公夫妇善待兄长遗孤,连圣上都多有褒奖,毕竟方锦荣也是忠烈之后,其父为国尽忠,其母忠贞守节。
  看似花团锦簇,有亡父遗泽庇佑,锦荣却感受到这一切的下面暗潮涌动,危机环伺。
  她微微笑了笑,闭上眼就睡了。
  ***
  国公夫人正院里,
  宋玉秀亲手为国公方晟解下外衫,从来这些亲密事她都不假手他人,而她在房内的温顺小意也令方晟觉得心中熨帖。
  换做小妾这些人,哪怕是这样做,他也不会多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