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族人去求生-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存嫁妆了,为的就是怕闺女将来让人说闲话啊!
  不过这一切在入赘这事儿上那是都不存在的。若是真的能寻个合适的入赘对象,恩,哪怕不是入赘,只是男方婚后分家,分到自家村子里呢,这也能让他家闺女日子过得舒坦些对吧。
  “易哥儿,赶紧的说,这事儿要是真靠谱,大伯一定给你哥大红包。”
  “臭小子,你这又从哪儿认识的乱七八糟的,可别瞎来啊,知道根底不?”
  邱纯儒是满心期待的准备听这小子说话,而另一头被敲背敲的正是舒服的二爷爷却紧张的很,生怕自家这不省心的小子办事儿不靠谱,说的人选太糟糕,下了当族长的邱纯儒的脸。
  即使是入赘,到底是族长家,也不可能没要求,什么人都行的。易哥儿这孩子,又能认识什么人?
  被这么两个长辈死死的盯着,一向厚脸皮,没心没肺的邱澄易也难得紧张了那么一咪咪。愣了愣神,忍不住再咳嗽了几声,好容易恢复了几分正紧,这才开口说道:
  “说起来这人……或许你们还都知道……就是城里……”
  芳华的女婿人选是谁?呵呵,请听下回分解!


第72章 娶个媳妇好过年?
  要说这村子里什么人交游广阔; 认识的人多,不是那些老头,也不是顶门立户的中年; 反而是那些十五六的娃子; 这现象怎么形成的?说起来也是十分的有趣。
  打从到了这山窝子之后,不管是打猎; 还是挖野菜,甚至是做手工,只要是能卖钱; 这村子里哪一家都不敢落后,为了能早点安家落户,落地生根; 这一个个的几乎都扑进去了全部的精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里这十来岁的; 吃的多; 力气也和小牛一样的娃子能轻松的了?
  怎么可能,这搭伴的帮手就指着他们了,所以进城卖货的时候; 只要是有搬搬抬抬的事儿,他们就怎么都躲不了懒,总是要跟着去的。可这真的跟着到了城里; 等着东西搬下来; 不管是送进了铺子结账; 还是在集市上摆摊; 力气活之后那就没他们的事儿了。
  家长对着自家孩子,从来不讲什么道理,看着你不行,那就是不行。帮着看摊子都被嫌弃脾气不够好,卖不出去东西。整个儿就是新人进洞房,媒人扔过墙的做派。这么一来,他们能干啥?自然是只能离得远远的,在这城里到处看,权当长见识去了。哪怕是在街市上看人耍猴呢,也比被嫌弃强。
  这镇子一共也就那么点地方,一次两次的还新鲜,次数多了,那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岔了,连着人头都熟悉了好些。特别是这街市周边的人家,那些人家里差不多年纪的娃子,几乎面临着差不多的情况。这一来二去的同病相怜的孩子们,自然立马就像是找到了组织一样,熟络起来。
  事情到了这里,这消息问题,那就不是问题了。这些小地头蛇什么不知道?别以为只有三姑六婆八卦,事实上真说起来,这好奇心强的孩子们其实知道的小道消息更多。闲着没事儿,这些八卦什么的,几乎成了这些孩子彰显自己消息灵通有路子的一种炫耀方式。如此一来,你说,这像是邱澄易这样的,有什么不知道的?就是比不上城里的八卦党们,那也绝对比只知道挣钱的家里大人强。
  “西街三省书铺,爷爷你知道吧。”
  “知道知道,赶紧的说,少在哪儿卖关子。”
  “嘻嘻,我说的就是那三省书铺的掌柜的侄子,年纪合适,今年二十,比我明哥就小了一岁。至于人嘛!我保证人品真不错,往日里交往,话虽然不多,可办事儿十分的妥当仔细。人长的也不错,骨架子也大,一看就知道是个有力气的。干活利索,会的也多,是个能养家糊口的好手。”
  “三省书铺的掌柜?那个姓周的?他家的侄子?好像是听过这么一耳朵,说他兄弟好几个来着,你说的是哪个?你赶紧说,怎么他们家也能出个肯入赘的?不会吧!难不成有什么事儿?”
  “叔,不是入赘,上门女婿那不是还有上门不改姓的那种嘛。直接搬到村子里,说起来依然是两家,这样听着好听,人家也能接受。”
  邱纯儒对这城里的八卦知道的少,可他再怎么不知道事儿也明白,凡是和这书本搭上关系的人家,多半都十分的要脸,这样的人家那里能让自家出个入赘的男丁?那不是打了一家子人的脸嘛!所以他问的倒是越发的细致起来,眉头也皱了起来。
  邱澄易本是为了引开话题随口这么一说,不想自家这族长当了真,这下可麻烦了,人家可从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他这要是瞎扯,别弄到最后,两头都得罪了,所以忙往回拉了点,只要不改姓,还是娶媳妇,只是住的离着丈人家近,这好像就不怎么戳人心窝了吧!按照那个人的情况,好像也能接受的吧!正好还能远离些是非,多清净点呢。
  邱澄易性子相对跳脱,心也大,这么自我安慰的一想,这本是随口扯出来的事儿,立马被重新摆正了位置,将自己知道的全给倒腾了出来。
  “说起来也是个苦命人,听说早年他家还算不错,他爹还是个账房,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得了痨病。这一下,这一家子可算是毁了,为了看病,家当全卖了个干净不说,到他十岁的时候,他爹没了,还欠下了一大笔债。为了这,他外祖家直接来人,把他娘给带回去改嫁了不说,差点还断了亲。只留他这么一个孩子,住在了大伯家里,靠着他叔伯过日子。就是那些债也都是他叔伯帮着还了近半,又做了保,让债主宽限了五年,这才让他顺当的长大。哦,对了,他今年正好还清了所有的欠债。这个我心里有数,不会弄个债头子回家的。只是……没房子没地,光人一个,啥产业没有。大伯,你看……”
  不说不觉得,一说这人条件那是越听越差,简直就是个三无产品。这样的人真有人愿意嫁闺女?要是不出意外,这小子,到了三十岁能有个屋子,能娶个寡妇都能算是有本事了。这样的介绍给自家族长大伯真的合适?邱澄易自家都不确定了,话说道后头,声音都忍不住开始低了下来。反倒是邱纯儒眉头反而松开了,恢复了这一族之长的稳重模样。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小子是想说,他叔伯养活他这么大,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所以这以后的事儿,估计不会插手。建房子,置办产业,聘礼,喜宴,这孩子想要成亲,需要的银钱不是一点两点,目前他不可能拿出来。若是我们这里伸把手,说是看重他的人品,愿意把闺女下嫁,都不需要他出什么贵重聘礼。唯一的要求是,因为心疼这唯一的姑娘,怕以后照顾不到,所以想让孩子住的近点,让他房子建村子里,他一定能答应。”
  说道这里,二爷爷也跟着点头了,觉得这说法很有理有据,挺能糊弄人:
  “只要人在村子里了,那这是不是入赘确实不打紧,这么些人呢,还能看不住一个?只要他对芳华好就成,姓什么无所谓,反正你也不是没儿子,没香火,不用那么刻意,只是那个孩子……”
  说道这个,二爷爷有些皱眉:
  “这娃若是真像你说的,骨架子大,力气不小,那在叔伯家日子过得,应该也算不错。只是叔伯是血脉至亲,帮着还钱也理所应当。可这婶子伯娘呢?这么个拖累,能没二话?还有那改嫁的娘就没找来过?那些堂兄弟就没挤兑的?人多口杂,从十岁,到如今的二十岁,整整十年,只怕这娃听了不少的闲话。这心性上也不知道有没有影响。”
  你别说啊,老人见识就是多些,这些邱纯儒还真是没想过,这会儿要是邱澄明在,就能听出来了,这是老头担心,那个孩子心理阴暗自卑,或者压抑多了,城府太深,一个激动来个反社会什么的,没得牵连了自家。
  “爷爷,您看您,弄的好像立马要定下似的,我这不是提供一个人选嘛,你们觉得听着有点谱,那就让明哥去看看,打听打听,摸摸底什么的不就成了?”
  咦,是,他们这热热闹闹的说了半天,这会儿才发现,目前为止,这事儿还都只是他们自己一厢情愿啊!这都什么跟什么啊,合着他们这半天是瞎侃了?真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邱纯儒坐不住了,感觉自己没脑子的一面暴露在孩子面前,让他相当的不自在,所以忙站起来对着二爷爷说道:
  “成吧,二叔,咱们今儿就先说到这儿,我这就让明哥儿进城看看去,要是人真还成,那到时候我在找您商量商量。哎,这都快成了我的心病了,这地方,你说,怎么一个个的成亲都这么早呢,弄得我好好的孩子,好像都成了老大难了,只能矮子里头挑个高的,什么事儿啊!”
  说话间,老头转头就往外走,想着早点回去,自己一个人在琢磨琢磨,不想走了没两步,那邱澄易在后头又插嘴,高声说道:
  “大伯,慢点走,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就那么不稳重呢,这也太急了,虽说有老话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可也没听说有娶个儿媳妇,嫁个闺女好过年的呀。”
  这一句话威力十分的大,只见邱纯儒身形一晃……脚崴了!好在边上就是大门,老头一把扶住了门框,站稳了身子,缓缓的吐出一口浊气,猛地一个回身,瞪着眼睛,对着邱澄易说道:
  “没大没小的臭小子,你这是屁股痒了是吧,你自己说,是想吃毛栗子,还是想吃竹笋烤肉?”
  邱澄易在老头扶着门框的时候就知道不好,整个人这会儿已经缩到了自家祖父的后头,十六岁大的大小伙子,这动作做出来,怎么看怎么不协调,若是在加上那舔着脸,厚着脸皮装无辜的模样,那真是让人气也不是,笑也不是。反正邱纯儒是没坚持多久,忍不住笑出了声音,挥着手,对着正歪着身子,假装教训孙子,实际打圆场的二爷爷说道:
  “叔,赶紧的,您就坐好吧,别再扭着腰。易哥儿,还装什么可怜,赶紧的,过来,扶着我,哎呦要命了,这脚歪的……扶好,走慢点,臭小子,一会儿不给我揉好了,不准回来……”
  大人和还在好像永远都没法子计较,反正吧,把这小子当次拐杖,吓唬吓唬,也就这么糊弄过去了。不然,你还能这么的?真下狠手,那边二爷爷都能和他拼命。对于有孙子的老人来说,儿子侄子什么的,那全都没什么地位,爱哪儿呆着就上哪儿呆着去,谁都没自家孙子值钱。
  邱澄易也是个会看眼色的,看看,才听这么一句,立马就知道没事儿了,这无赖的模样重新翻身上马,再战江湖。
  “大伯,就您那臭脚,说这话亏不亏心,这是存心要熏死我呀。”
  “要不是你,我能这样?你再敢糊弄试试……小心连着臭袜子都让你洗了。”
  “成成成,你狠,哎,谁让我人心善,孝顺呢。保证给您揉散了筋骨,明儿起来就能走,成了吧?”
  看着为难呢,好像他多委屈似的,这表情让邱纯儒忍不住牙根又痒痒了,真是不对比不知道啊,这么一看,自家那孩子,真是怎么看怎么好,怎么看怎么乖巧孝顺,比这臭小子不知道顺眼多少倍。
  这么一想,邱纯儒觉得,自家儿子的这门亲事,自己还要多上几分心,怎么也要让自家儿子这人生大事儿多几分体面。对了,刚才那臭小子说的好像也挺在理,娶个媳妇好过年?恩,这是个不错的时间!好歹不至于让自家儿子大龄到二十二去。就这么定了。至于闺女……也抓紧吧!
  “易哥儿,你芳华姐都十七了,这人选的事儿你在想想,还有合适的不?好歹弄几个备选的,都说一家女百家求,哪有这么直勾勾盯着一人的,太不矜持了,显不出咱们老邱家闺女的体面来,多几个,让你明哥过些日子一并看了,好歹也能有个挑选的余地!”
  真是没想到这些个混小子,关键时刻还挺有用,这人头熟的,不能浪费了,多发挥发挥作用,说不得村子里其他人家也需要呢,说起来这也是变相的扩展自家村子人丁的好法子。
  “放心吧大伯,就我这眼睛,亮着呢,只要有合适的,肯定逃不出去。”
  这是说人还是说耗子呢,都什么形容,邱纯儒忍不住笑了,伸手在邱澄易的肩膀上轻拍了一下。
  “行行行,你本事,哎呦,走慢点,混小子。”
  “大伯,要不我背您回去?”
  “别,我怕摔着……”


第73章 大白牙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哥哥,邱澄明的任务是繁重的; 带着老爹喋喋不休的所谓细细观察的嘱托; 还有内心那种妹子要让狼叼走的不忿,一个人在镇子上来回的晃荡; 根据邱澄易那小子提供的线索; 人选,一点一点的看过去。
  这个不成; 瘦的没有二两肉; 别是个短命的;那个也不成; 手掌有熊掌那么大,万一家暴; 自家妹子岂不是要被打死?;还有这个; 别的倒还罢了,这一口的白牙是怎么回事儿?这年头牙刷都属于稀罕物; 一个个都用柳条枝咬碎了漱口的; 怎么就能出来这么白的牙?莫不是骨子里有白化病?
  邱澄明这会儿是看谁都不顺眼,可再怎么挑刺; 他心里也知道,自家迁就着; 寻个本地女婿; 娶个本地媳妇; 那是铁板钉钉的。所谓和光同尘; 所谓入乡随俗; 是他们这样新定居人家必经的一关。无论什么时候; 特立独行都容易招祸,更容易被排挤。
  你道为什么从定下来开始,这村子里,族里的老人为什么那么积极?一波波的不停歇?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让孩子们早点成家立业的问题了,还涉及到了联姻的隐形目的。
  说起联姻,就不能不说这村子里的老人世故了。别以为世故不是好词!所谓世事通明,人情皆晓,这是一种圆滑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生存的手段。作为外来户,在这个十里不同音的时代,即使再没有利益纠葛,从人情关系上,从地域,语言,习俗等等方面,天然的就已经处在了这地方人脉关系的隔离带,最容易被防备,被无意识的排挤。这对于他们融入当地是十分不利的。
  为了能尽快的打入这个地方的人际圈,结交到周边的人脉势力,让他们的存在被接受接纳,融入当地,联姻是最直接,最容易的法子。也是最能被本土百姓接受的方式。
  别以为人家土包子不懂遗传学就不知道扩大联姻范围对象的好处。什么骨血倒流啊,什么同姓不婚啊等等,这样带着一定限定的联姻潜规则每一个地方都不少,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所以自然而然的,对于这送上门来的新的联姻对象,当地人自然欢迎。
  只是凡事儿都有底线,他们再怎么欢迎,也是有要求的,必然是要弱势的老邱家这一方遵守他们本地的联姻规则的。要是冲突较大,或者意见相左,那他们情愿重新换个方向,重新再找。
  这样的实际情况,村子里年纪小的或许从没有意识到,只觉得到了这地方,这说亲说的有点快,别的什么都没多想,可作为少族长,邱澄明却是被重点教育过的,心里十分的清明,所以即使再怎么不忿,再怎么心里嘀咕这里的人娶幼女,真干起事儿来,却半点不敢含糊的。
  “明哥儿,你今儿可是在这转了三圈了,这是有事儿?赶紧的,坐着喝口茶歇歇,天虽然凉快了,大太阳底下到底晒多了也不好。”
  街口茶棚子里的蒋老汉一边给自家那大铜壶里加水,一边乐呵呵的招呼着邱澄明往里头来。
  “也好,蒋叔来个大碗,我正好是渴了。”
  “看看,我不说,你这是准备憋到家再喝水啊?来,大碗。”
  西北的人说大碗,呵呵,亲,这碗肯定吓死你,比脑袋都大一圈,这才是大碗。这一碗水上来,邱澄明觉得,很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让你嘴贱瞎喊,这下可好,这一碗下去,这肚子撑得,都能少吃一顿饭了。得,慢慢喝吧,权当来聊天说闲话了。
  “蒋叔,这茶叶……喝着和南面来的不一样啊,难道是山里的野茶?”
  “什么野茶,这是西乡茶,西北名品,据说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人采摘,秦始皇汉武帝都喜欢喝的名茶……巴拉巴拉……”
  他这真的只是随口一说,作为一个喜欢了咖啡,酸奶的现代人,喝茶什么的,除了减肥的时候想到普洱,其他真没啥太多概念,就是如今这所谓的和南面的不一样的懂行话,都是托了这身体的福,喝多了碎茶叶沫子的结果,不然连着这也尝不出来呢,用得着这么给他上茶叶课嘛。从春秋战国说道那个十个传说七个搭边的乾隆爷,在这么说下去,天都要黑了。
  “哎呦我的亲叔啊,我知道我错了还不成嘛,真不是有心的,您看看我,这才几岁?能有多少喝茶的经验?往日也就和凉白开做堆的份,不懂也是常理不是。哪里能知道啥地方产啥茶呢。”
  “不喝茶?不可能啊,看看你这大白牙,和那些臭美的小子丫头们一样一样的,一看就是用隔夜茶洗的,不然不可能这么白,怎么可能不喝茶?”
  等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