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妇不从良-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是,而是……”
  “不是就好,至于你说的那件事情……”楚王看了她一眼,“无妨。”
  无妨,又是无妨!这种事怎么无妨啊!
  子嗣对皇家这种地方来说,有多么重要,九娘不是不懂。上辈子不过是在王家,就因为她不能生,便各种纷扰频繁而至。如今若是嫁给楚王,她一年两年生不出来还好,若是一直不能生,她又该如何自处?
  “你不信本王说的话?”
  “没有。”
  “那你嫌弃本王是个残废?”
  九娘苦笑,这怎么可能嘛,她知道楚王日后一定能站起来。
  楚王将她拉了过来,抱在怀中,“既然如此,本王不嫌弃你子嗣有碍,你不嫌弃本王不良于行,刚好了。而且刘太医不是说了吗,你身子只需小心调养便能好,又不是不能好。”
  “真的吗?”
  九娘内心十分忐忑。
  可能是源于上辈子的阴影,听了刘太医的话后,她一直不做任何希望,她总是觉得别人只是在安慰她。因为她上辈子各种求医问药时,那些大夫总是会安慰的对她说,按时服药,小心调养,说不定好消息便能不期而至。可最后给她的,全部都是失望,久了,她便不再信这种话了。
  “真的。”
  楚王郑重的点点头,看来她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在意这件事,究竟之后又发生了什么?楚王再度蹙起眉头,目露深思。
  ***
  九娘抽了一个空,去探望了一下养伤中的大奎和小翠。
  大奎和小翠的伤势很重,说是险死还生也不为过,若不是刘太医医术精良,且楚王府财力雄厚,一些珍稀药材俱都不吝啬的往两人身上砸,恐怕这次两人都会没了性命。
  即便是如此,两人也在榻上躺了近半月才苏醒过来,一身伤势想痊愈恐怕得养上大半年之久。尤其是大奎,脸上挨了一刀,一道偌长的疤从左脸划过右脸,却是毁容无疑了。
  九娘心下黯淡,到底还是有几分欣喜的,那时她还以为两人会丧了命,如今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安慰的话,九娘说不出口,只是找楚王要了个承诺,承诺待两人伤愈,若是想离开,楚王便放两人离开,若是不想离开,可以依旧回她身边侍候。
  这个承诺对本身身为死士的大奎和小翠来说,无疑是邀天之幸,要知道既然是死士,那就是直到死,才方能离开主子。
  按下这些不提,随着时间的过去,九娘的伤势也渐渐好了,唯独就是右肩胛处的刀伤还未痊愈,但并不影响行动。
  九娘也该是要回安国公府的时候了,毕竟她也不能一直住在楚王府上不归。
  与楚王辞别,楚王当时的脸色并不怎么好,不过次日便准了九娘所求。
  回到安国公府,九娘先去了安荣院向安国公夫人以及崔氏郑氏几位长辈请安,几人待九娘十分热情,也并未不识趣的对九娘受伤一事追根究底。萧三娘等人也在,俱都对九娘关心备至,只是朝霞郡主并未出现,同样没有出现的还有萧六娘。
  之后九娘回了翠云阁,翠云阁依旧如昔,一切都仿若九娘未曾离开过。
  莲枝几名婢女见九娘回来,十分开心,莲枝留下来陪服侍九娘换了家中穿的衣裳,其他人则去归置九娘带回来的箱笼。
  这次九娘带回来了许多东西,一半是从翠云阁带过去的,还有一半则是在楚王府里用过的,九娘离开时,这些东西俱都带了回来。
  莲枝一面服侍九娘更衣,一面给她讲这段时间府里发生的事情。九娘虽是离开了,但莲枝这边该办的事一件也没拉下。
  “……崇月阁那边最近十分安静,六娘子起初闹了几日,之后便消停了,只是一直不出门……月尘居那边最近在府里风头正盛,不过如娘子倒是极为低调……大夫人私下里安排有人盯着崇月阁那边,不过那人同时也是咱们的人……”
  九娘静静的听着莲枝的诉说,从中汲取一些有用的东西,对于其他处,她并不是太关注,唯独崇月阁和琳琅居她是绝不会放松的,她还没忘记这次自己差点死了,还有大奎和小翠两人的仇还没报。
  “找人盯紧崇月阁和琳琅居那边,一丝一毫的消息都不要漏过。”
  昌平公主母女对她下那样的狠手,九娘可没准备放过她们。
  “是。”
  *
  在安国公府呆了两日,九娘便提出继续回学中上学,安国公夫人关心了她一下伤势,知道不会有所影响,便答允了下来。
  再度回到国子监,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九娘也再度见到程雯婧和阮灵儿。
  原来九娘受伤没多久,程雯婧便回学中来了,可能是想开了吧,反正九娘见她似乎又回到了往常的模样,只是比起以前要沉稳许多,似乎一夕之间便长大了。
  见到许久未来学中的九娘,不光阮灵儿十分开心,程雯婧更是兴奋不已,拉着她问了许久,九娘被她叽叽喳喳吵得脑袋都是疼的,却是面带笑容。
  真好,又回来了。
  之前九娘在王家所发生的那件事是瞒不过的,关于自己受伤一事,九娘却是并未告诉两人。她在楚王府养伤的这段日子,安国公府那里也派人到国子监中帮她请了假,借口是回祖籍兰陵。
  九娘似是而非的讲了些兰陵的事,也算是圆了回兰陵之说,一番交谈之后,九娘也对学中最近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
  九娘离开的这段日子里,国子监中并未发生什么大事,除了她在王家的遭遇在学中沸沸扬扬的传了一阵,其他便再无什么新鲜事。
  萧六娘是销声匿迹了,萧七娘萧十娘以及萧如俱都还在。萧七娘不知怎么似乎和孟嫦曦搭上了线,两人来往很频繁。至于萧如,如今在国子监中可是风头正盛,无他,皆因她与王四郎来往丛密的原因。
  这些俱都是阮灵儿和程雯婧告诉九娘的。
  提起萧如,程雯婧脸色有些晦暗,又隐带着一丝不屑:“萧如倒是本事大得很,如今都能在王家登堂入室了。”
  作者有话要说:  ps:群么╭(╯3╰)╮

☆、第112章 42。0

  ==第110章==
  原来王四郎和萧如的事发之后,程雯婧很是伤心了许久,这件事程家上下也是知晓的。
  程夫人是王老夫人的亲女儿,也是王家嫁出去的姑奶奶,便上门一问究竟,颇有想为女儿讨个公道的架势。毕竟王程两家对于两个小辈的婚事都是心照不宣的。哪知临时插了个拦路虎进来,尤其王四郎,如此无妄,未免也太不将她这个姑母以及程雯婧这个表妹放在眼里了。
  彼时王大夫人正处于焦头烂额之中,昌平公主和朝霞郡主那里一点都没有想配合她的意思,王家四房闹腾不休,其他几房也是暗中动作不断,外面无数人正等着看王家的笑话。这程夫人又上门兴师问罪来了,可不是火上浇油。
  她听说儿子和萧家的一个庶女之间不清不楚,着实震惊不已,当场便叫来王四郎询问。当着王大夫人和程夫人的面,王四郎只是一个劲儿不承认和萧如有什么龃龉,说道两人只是朋友。程夫人恨得咬牙切齿,可想着家中伤心欲绝的女儿,只得忍耐下来,索性当场提了两个小辈的婚事,哪知却被王四郎拒了,说只待程雯婧宛如妹妹一般。
  这下娄子捅大了,王大夫人伤心斥责且不提,程夫人本就是厚着脸皮为了女儿来的,此番面上下不来,当场拂袖而去。
  回到程家后,程雯婧听闻这事,又伤心不已,到底也是死心了,毕竟她也没有颜厚到被人拒绝还死缠烂打。在家中沉寂了一阵,程雯婧也觉得在家中甚是沉闷,想着九娘和阮灵儿这两个好朋友,便打起精神回到国子监上学了。
  程雯婧回到国子监后,因着有之前两件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再加上萧如与王四郎两人之间的事,也让大家都看在眼里,倒也没有人再对她指指点点,反而甚是同情。当然程雯婧少不了偶尔会在学中碰见王四郎以及萧如两人,不过她俱都是无视了。有着阮灵儿的陪伴,她也渐渐一改苦闷之色。
  同时,王家那边似乎并没有放弃想和程家做亲家的打算,且也不可能因为一个不懂事的小辈,便和自家姑奶奶闹翻。王大夫人被王老夫人逼着亲自到程府上门赔罪,两家虽恢复不到以往的亲密,到底也没成仇人。
  也因此王家的一些内里消息,才会络绎不绝的传入程雯婧的耳里。
  据说王大夫人三申五令命王四郎不得和萧如来往,可惜王四郎似乎吃了秤砣铁了心,还据说萧如不知怎么就和王家二房的王十三娘认识了,且两人秉性相投,萧如经常在王十三娘的邀请下去王府。王大夫人自然被气得不轻,可人家登得是二房的门,又不是来大房,她虽隐晦的提过几次,可俱都被二房不软不硬的给拒了。
  听闻这些程雯婧心中苦涩,同时也有一丝嘲讽。她一直觉得自己并没有不如萧如的地方,此番看来,她真是差对方太多太多,至少她不如对方那么有心机。
  王大夫人那边依旧想稳着程家这边,一再保证绝不会让萧如进自家大门,她的儿媳妇只能是程雯婧,但程雯婧的心却是淡了……
  “那你是如何想的,若王家那边一意坚持,你真打算嫁过去?”九娘问道。
  程雯婧面露恍惚之色,良久,苦笑了一下:“我现在还不知道……”
  九娘叹了一口气,也明白程雯婧的心思,不管怎么说,持续了那么久的感情,又岂能是说放下便放下的,就算是死心,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程雯婧能如此已经很出乎九娘的所料了。
  “我觉得你还是想想清楚吧,王四郎算不得你的良配。萧如那人我是了解的,她想要什么东西,便一定会抓进手中。你,你不是她的对手,再说了,何必呢,这世间也不止只有王四郎一个男子。”
  见气氛凝滞,阮灵儿赶忙从中插话,说起自己的事情来。
  原来自打回了阮府以后,阮灵儿虽还是如以往那般待人接物,但到底还是有所改变。旁的做不了,收买一两个下人盯着家中的动静,还是能够做的。
  最近她嫡母似乎有想给她说亲的打算,日里也一直忙着这事,似乎非常上心的模样。她爹那边见徐氏‘懂事了’,也是深感欣慰,唯独阮灵儿心中感觉到一丝不安,她总觉得她嫡母这番举动没那么简单。
  只是男女婚配,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氏是她的母亲,确实有资格做主她的婚事。她一时之间也抓不住什么纰漏,此时见两个好朋友都在,才将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
  “这种事你即便是知晓了,也只能当做不知,反正她那边还没出来个什么结果,且就算定亲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定下的。若是她有了人选,你便来告诉我们,到时候我和雯婧帮你查查。”九娘道。
  阮灵儿也知道此事是不能急的,点了点头。
  *
  徐氏连着出外奔走许多日,终于定下了一个人选。
  是刘家大房的嫡幼子刘彦。
  这刘家也算是簪缨世家,世代都有子弟出仕为官,虽不若崔王郑萧几家名声大,但也不可小觑。现刘贵妃便是刘家的女儿,刘家也是赵王的外家。
  刘彦现年十八,长相俊秀,人才风流,家世出众,且平日里为人处事几乎没有什么让人可挑剔的,只是刘家那边一直也没有什么动静。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的,私底下这刘彦酷爱男风,最厌女子。时下大齐虽是民风开放,但男风却并不盛行,若是哪家出个龙阳君,那简直便是奇耻大事。刘家上下一直将此事瞒得十分紧,徐氏之所以会知道也是因为她有一位闺中密友嫁入了刘家,才知道些许端倪。
  徐氏本就没有打算放过阮灵儿,只是碍于表面上不能动手,这么好的机会送到手中,她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知晓这一消息后,她便和刘家那边联系上了,你来我往一番,虽明面上还没有定下此事,但双方已是有了默契。徐氏打算将此事和夫君阮成茂说了,只待他一同意,便将那阮灵儿的婚事定下。
  其实最难过的一关便是阮成茂那边,若不然徐氏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了。
  这一日,用完晚饭后,徐氏便向阮成茂提起此事来。
  阮成茂也知晓妻子最近忙着给大女儿说亲,他也隐晦敲打过徐氏了,哪怕是为了阮家的面子,为了小女儿,也不能随意将阮灵儿给嫁了。
  “刘家大房的嫡幼子刘彦?”
  听完徐氏的诉说,阮成茂陷入沉吟。
  “是啊,这刘彦可是长安城内众多贵妇们心中的良婿人选,大郎你总是埋怨我不容人,我也想过了,即使我再看不惯她,左不过没两年她便要嫁了。哪怕是为了家中,为了玲儿,我也会好好选个人家将她嫁出去,免得外面人说我刻薄前头留下的女儿,也免得你对我心生埋怨。”
  徐氏一面说着,一面拿着帕子拭泪,装得一副满怀委屈的模样。
  阮成茂叹了一口气,拍了拍她的手,“我又怎会埋怨你,只是为官者路途艰险,处在我这个位置上,最怕的就是被人抓住了把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些御史,无事还要起三尺浪,更何况本就有事呢。你能这么想,说明你也懂事了,为夫心中甚慰,只是——”
  “只是什么?”徐氏生怕出了什么岔子,赶忙急切问道。
  话一出口,方才意识到自己这么表现有些太明显,赶忙偷偷的瞅了阮成茂一眼,幸亏阮成茂似乎在考虑什么事情,并未注意到这一切。
  阮成茂其实心中颇为赞同将女儿嫁入刘家的,于表面上,他一直是保持着中立的状态,实则到底是不是中立,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尤其随着太子身体日渐羸弱,大婚之后这么久都没好消息传出,阮成茂心中最后对太子留的那分寄望也打消了。
  如今成年皇子共有四人,赵王成王齐王楚王,齐王母妃身份低下,没有母族作为后盾,楚王是个残废,那么就只剩下赵王和成王两人。从表面上来看,赵王为长,但从身份上来看,成王是嫡,双方半斤对八两,一时之间还真看不出个胜负来。
  当然阮成茂心中也不是没酌量的,他私底下偏向成王,但并不代表他不能和赵王那边搭上点关系。左右逢源,一个中立者若是做不好这些,早就该被人生吞活剥了。
  不过,让阮成茂犹豫的并不光是这件事,还有其他——
  “这事先放放,陛下那边马上要为几位皇子选妃了,以咱们家的地位,两个女儿都有机会,还是待此事毕了,再来考虑为大娘定亲吧。”
  阮成茂作为尚书省右仆射,自然对承元帝最近的动静心知肚明,他这是想做两手准备。既然想博,就博把大的,若是女儿能成为皇子正妃,以后谁敢说他不能成为天子岳父。阮成茂早就有次打算,之所以会一直保持中立,不过是蓄势待发罢了。这会儿两个女儿俱已长成,他自是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陛下要给皇子选妃?”
  徐氏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难道夫君竟是打算想将阮灵儿嫁给皇子做正妃?
  “可刘家那边该怎么办,我已经和刘大夫人透了口风,只待夫君你同意,对方便会上门提亲。”
  阮成茂皱起眉头,看了徐氏一眼,“慌个什么慌,这事是能急的?为夫这么做也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若论机会,肯定是二娘那孩子机会大些,只是大娘也不差,若是选妃不成,你再通知刘家人上门提亲吧。”
  徐氏心中即是恼恨又是不愿,可在阮成茂面前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在心中恨得咬牙切齿,面上却是答允下来。
  一夜无话。
  *
  阮灵儿面带忧色。
  “九娘,我打听出来了,那徐氏好像想将我嫁给刘家大房的嫡幼子刘彦。”
  之前便说了,阮灵儿在阮家虽做不了其他,但收买几个下人盯着府中的动静,还是能做到的。其中收买的一人,便是徐氏身边侍候的一个婢女。这婢女地位并不高,但也能出入徐氏的屋子,那日徐氏和阮成茂说起此事,可能是觉得世事尽在自己掌握中,便没有避人,也因此消息立即传到了阮灵儿的耳朵里。
  “刘家大房的嫡幼子刘彦?”
  阮灵儿点了点头:“阿爹似乎同意了,只是因为马上陛下要为几位皇子选妃,才暂且按下不提,说待那事毕了,再让刘家上门提亲。”
  “雯婧,你对刘彦此人熟悉吗?”九娘问一旁的程雯婧。
  她因不常出入各家府邸,所以对长安城一些世家子弟并不是十分了解。
  刘彦……
  不知怎么,她总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却是一时想不起来究竟为何会耳熟。
  程雯婧摇了摇头,犹豫道:“倒并不熟悉,只是听人说过两耳朵,刘彦此人好像还不错,我听人说他长相俊逸,待人温和有礼,记得我娘有个密友似乎便有选其为婿的打算。”
  阮灵儿听到此言有些愣愣的,难道后母真没有想害她的意思,确实给她选了一门好亲事?
  “好了,反正也不急在一时,回去后我和雯婧都帮你打听打听。”
  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