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成潘金莲怎么破~-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燕青道理都懂,依然免不得哀怨地看她一眼。要让李师师再数半个月的米粒,他恨不得代人受罪去。
  先不管他。店里的生意同等重要。若是以后真的和李师师做了朋友,再通过她,打通朝廷的关系,钱是必不可少的。只靠梁山偶尔来人“支援”,毕竟太过被动。
  “孙巧手店”的生意完全步入正轨,潘小园立刻“卸任”了掌柜的职位,除了偶尔来店巡视,基本上不在大堂露面了。西门庆已经知道这个小店的存在——当然他只知道孙雪娥在此掌勺——那么潘小园就不能在此暴露。毕竟她曾经撂下狠话,早晚要找西门庆报仇。贸然让他警惕起来就不好了。
  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在挖掘新的商机上面。手头的现金每闲置一天,她心里就多不自在一天。
  白矾楼前一阵子失火,仓库短缺,因而低价贱卖的银瓶酒,让她重新包装成山寨烧酒,已经消化下去一多半。当初抄底花的二百贯钱,昨天一看账本,已经完全回本。这让她有了些信心:毕竟不是电商的年代,消息的传播并非瞬间即达。如果能迅速掌握两地之间相似商品的价格差价,迅速低买高卖,那便是比寻常店铺更多了一层赚钱的路子。
  店里已经雇了几个专业小二,由郓哥统一培训管理。董蜈蚣让她委派了新的活计:专门负责走街串巷,打听每日各样基本商品——譬如米、盐、茶——以及各大正店的特色商品的价格浮动。清晨出发,等到太阳出来,就回到店铺后身,给她交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每隔三日,还要总结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动向。
  过了一阵,见他做得不错,又交予了一项新的权利:倘若发现某日某地某物的价格低于潘大姐定的价格,董蜈蚣有权当场进行小批量采购。新店开业不久,本钱又少,没有太多的议价能力,因此还没有找到固定的低价供货商。
  譬如中级闽茶,批发价通常在三百钱每饼上下浮动;倘若哪天清晨,董蜈蚣发现有卖二百六十钱一饼的,可以立刻下单,然后让人来店里货到付款,不用向潘小园提前请示。
  效果显著。店里的各项原料成本降低了一成以上,更有偶尔像银瓶酒那样的“捡漏”,买回来之后,让她包装成了点心铺里的“限量商品”。
  董蜈蚣做这份投机交易员的工作,既费腿又费脑子,因此忙完早上这一遭,下午便让他休息。
  据她所知,董蜈蚣在盗门里要想慢慢升级,还得完成一系列的繁琐任务,因此也得给他留出些“事业发展”的时间。毕竟自己的铁杆小弟,在盗门里职位高了,自己也沾光受益不是?
  扈三娘和周通轮岗保镖,闲暇的时候,一般是把自己关在院子里练武。有时候潘小园想起来健身,也跟着她跑跑跳跳、拉拉筋、揍揍木桩子什么的。可惜美人的训练强度实在太大,潘小园通常没两下就累得趴在一边,看着美人精神抖擞的继续。
  她还悄悄问过:“你能做几个俯卧撑?”
  美人有点不解,答道:“最近没试过,但一顿饭工夫应该没问题。”
  简直答非所问。潘小园呆滞了半天,才意识到,在美人心目中,俯卧撑不是论“个”,而是论时间来做的。
  潘小园沮丧了一顿饭工夫,安慰自己,术业有专攻,无他,唯手熟尔……
  一边又不禁寻思,不知道武松能做几个。下次再见着,问问他,看他会不会说出诸如“一天一夜”这样让人发疯的答案来。
  可练武归练武,最近美人似乎有了新的爱好:时常离开店铺,换上男装,说是出去逛逛,一逛就是半天。
  潘小园不好问,让董蜈蚣多留意留意。终于有一天,董蜈蚣回来报说,美人轻车熟路去了城外禁军校场,远远的看着士兵操练,自己在旁边发呆,偶尔还会鼓起勇气,跟校场里出来的人攀谈几句。
  说是想偷学武功吧,也不太说得过去。那些禁军士兵虽然一个个人高马大,但十有八九都是吊儿郎当,大部分时间都在操练纪律,扈三娘一个打他们三个都没问题。
  潘小园半晌无语。这是去观瞻林冲以前的工作单位呢?
  想把美人叫来,开诚布公的进行一番心理建设,人家却十分的自我封闭,开门见山地微笑道:“不劳姐姐操心,我不会惹事。”
  ……也只好算了。她高兴就好。
  于是转而谈些别的:“贞姐儿这小姑娘,成天坐着记账,我怕她耽误长身体。你在店里闲暇时,教她些强身健体的基本功,如何?”
  贞姐倒是想跟扈三娘学武功呢,可惜美人的每一招每一式,无不是从小以来的汗水堆成,哪能一蹴而就。但潘小园想着,她孤身一个小丫头,学点基本功总不会有错,就算揍不了郓哥,以后万一遇着坏人,还能撒丫子跑快点呢。
  扈三娘倒是很爽快地答应了。大约也是因着自己的经常性失踪,心里有愧。
  这边刚安排好一堆事儿,董蜈蚣就回来汇报“市场调查”的结果了。潘小园连忙“屏退左右”,跟他单独谈。
  “投机倒把”的成果,她留了个心眼儿,并非每次都入账。一则万一官府税务局查起来,不能给店里留把柄;二则也算是悄悄的给自己重新建立小金库,增加点“私人收入”。
  第三……每个月,以“远房表姐”的名义,悄没声的给岳飞寄“家书”,
  末了总会附上点小钱,数额不多,正好足够他每天买两斤肉。
  知道岳飞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因此每次信里,都跟他缅怀一下共同的恩师周老先生,提醒他,俩人并非无亲无故。
  这么着,岳飞也不好意思不收了。
  每个月约莫联系一回,也算是知道些城外和军中的动向。


第183章 1。9
  可这次董蜈蚣汇报的,却不是商品价格的浮动。
  “大姐,那个王茶汤老爷子,最近都有点心不在焉的,来半天就走,好像……好像在找别家合作的……”
  潘小园皱眉。王茶汤在点心铺里支柜台卖饮料,收入节节攀升,大家是个双赢,怎的,刚刚尝到甜头,就打起小算盘来了?看他倒像是个老实人,不像是三心二意的奸商啊。
  当初跟他签订分成协议的时候,的确没考虑到如果“单方面终止合作”,要付出什么代价。都是小老百姓之间的人情,谁愿意冷冰冰,把“翻脸”的内容记在条款里呢?
  好几天没去店里巡视了,这日等王茶汤前来摆摊,客客气气凑过去,开门见山问个究竟。
  “老人家最近生意还好?”
  王茶汤唯唯诺诺的答了两句“还好”。果然是老实人,第一句话就透出心中有鬼。
  跟他推心置腹:“老人家若是有什么急着用钱的地方,不要顾虑,和我们说无妨。奴家实话说,如今点心铺里也缺不得你的茶汤,若是哪天突然断货了,奴家这里也难办啊。”
  王茶汤老脸一红,搓着手,低声说:“娘子是好人,这个、娘子明鉴,小人没想过走……只是……那个……最近……真的……大约……可是……”
  支支吾吾半天,潘小园终于听出来,王老汉最近,的确是摊上事儿了。
  不是坏事,是喜事。
  最近跟点心铺合作,茶汤生意一路攀升,王老汉数数大半辈子的积蓄,发现终于够给儿子说个媳妇的了。
  王老汉只有一个儿子,秉承了他做茶汤的手艺,此时在家里给他打下手。小伙子人不错,就是老实木讷,样貌一般,再加上家境贫寒、出身卑微,一直光棍到了三十岁。
  最近好不容易说上个卖豆腐家的姑娘,王老汉一家人欢喜得什么似的,连忙纳采下聘一气呵成,生怕人家反悔了。
  可是亲家有要求:闺女嫁过去,不能降低生活质量,不能还跟一大家子挤一块儿,更不能像王老汉一样,大冷天的还走街串巷的辛苦。最好是王老汉能出本钱,给小两口开个小本生意,每月有些独立收入,这样也不用看公婆脸色。
  潘小园赶紧恭喜,评论一句:“倒是合情合理。老人家你也说过,如今一家人胡乱住个两间小平房,总不能往后娶了媳妇,生了孙子孙女,上下左右的挤吧?——话说回来,姑娘家里,给多少嫁妆?”
  既然是为了小两口的共同幸福,那也不能光让男方掏钱包办。就算男家愿意,那岳家也是大大的没面子。宋代又有厚嫁之风,平民百姓平日里省吃俭用,嫁闺女的时候却必须风风光光,才算在邻里间抬得起头。像过去的金莲,被主人家强嫁给武大,还得象征性的陪些嫁妆,闹剧才算完满。
  王老汉老老实实说,亲家是答应出四十贯嫁妆,但那也是媳妇嫁过来之后的私人财产,归媳妇自己处置,总不能全用来贴补生意;王老汉若是要给小两口置个铺面,男方这边,怎么也得对等的出四十贯以上,才算像话。
  可王老汉的积蓄早就花在聘礼上了,如今可拿不出四十贯,给儿子媳妇做启动资金。卖茶汤虽然生意兴隆,可毕竟是小本薄利,又有一大家子要养,一个月攒不下几贯钱。
  可巧这时候,有家大酒店提出,花钱买断他那些祖传茶汤的配方——早有人眼红这些配方了,王老汉几十年了一直坚持保密——价格正好是四十贯。条件是王老汉此后不许再私自卖茶汤。
  潘小园当即心里一阵警钟。这是趁人之危,低价掠夺他人的知识产权!
  可王老汉看不清这么多,只知道自己缺钱,要是一口气拿不出四十贯,千辛万苦说来的儿媳妇多半要黄了,儿子多半要一辈子光棍了,老王家可要断香火了。说着说着,伤心得说不出话。
  潘小园一针见血地指出:“老人家,不说别的,要是那大酒店买断了你的配方,又不许你再卖茶汤,你儿子以后做生意,除了茶汤,还有什么拿得出手?总不至于跟着媳妇卖豆腐吧?豆腐谁家都能做,也谈不上什么祖传配方,哪有你的茶汤有竞争力!这配方不能卖。”
  王老汉呆呆看地,半天,点点头。忽然老眼放光,觉得理解她的意思了。
  “娘子若有余钱,小人……小人这个……厚着脸皮借一点……定然还利息,定然还利息!”
  民间高利贷太坑人,政府贷款不好申,王老汉猛然想着,身边不就有个小小的女财主么!关系还是跟自己不错的。
  潘小园心思一转,飞快地做了几笔计算。
  “这么着,奴家这里恰好有些私人积蓄,也许能帮上你这个忙,但不是借你钱……”不等他多心,赶紧补充,“当然奴家是生意人,只谈合作,不谈什么知恩图报。最好是咱两边一起挣钱,也保证你亲家满意。老人家,你意下如何?——当然,绝对不要你的秘方。”
  王老汉茫然点点头,没有完全理解。他对这位掌柜娘子的人品是不怀疑的,但他的思维毕竟差着那么点儿变通。说什么“咱两边一起挣钱”,总不至于是把他儿子也拉来卖饮料吧?
  潘小园笑了:“这么着,哪天老人家方便,把你家王大哥带来,我亲自跟他谈。”
  也要确定“合作对象”足够靠谱。
  王老汉赶紧答应了,心里的阴霾散开一点,隐约看到新媳妇轿子上的红花儿来。
  王老汉的儿子——同样是没名字,潘小园暂时管他叫小王茶汤——第二天就扭扭捏捏的来了。其人确如王老汉所描述,矮矮笃笃的,一身的筋肉似乎都散发出“勤劳”二字。一张朴实圆圆脸,脸上又写满了“老实”两个字。
  见面的地点倒没约在点心铺,而是附近的一个小茶馆。潘小园只带了一个心腹董蜈蚣。两人一起“面试”一番,得出结论:此人智慧一般,人品可靠。
  小王茶汤紧张得双手乱捏,脚也不知道放哪儿,偶尔抬眼看看潘小园,目光只扫过她的下巴尖儿,脸立刻红得猴屁股似的,低头看自己的脚。
  潘小园心里知道自己有点欺负人。这位王大哥,大约除了自己的老娘妹子准媳妇,还没怎么近距离见过其他女人呢。
  授意让董蜈蚣主要负责交流,自己在旁边安安静静的听
  马屁精董蜈蚣上来一顿迷汤,王大哥如何勤劳老实,手艺高超,将来必发大财云云,小王茶汤这才放开了些,难为情地描述了自己的生意计划。
  “州桥夜市那边……想租个铺子……不不,买不起,就是租……有一家卖鱼羹的,是岳家的远房亲戚,在那里做了好久,摊主邻家都是很熟的,最近要收摊走人……然后卖茶汤豆腐花……茶汤一碗八文,豆腐花一碗十文,我去看过几回,都是这个价儿……其实、其实马行街铺席那边的夜市,摊位价格低,但是我岳家觉得那儿太远,冷清……还是州桥夜市热闹,但是租金太高……”
  看得出,小王茶汤胸中有些规划,就是表达得七零八落,这要是做起生意来,他在后厨呆着就得了,非得是媳妇出面不可。
  董蜈蚣打断:“租金多少钱一个月?”
  小王茶汤马上说:“六贯……这是临街的热闹地段。若是穿进巷子里的,四五贯就够了……”
  潘小园和董蜈蚣相顾咋舌。都是去过州桥夜市赶热闹的,那里的一个“摊位”,说不好听了,其实就是给支个棚子的空地儿,摆上几副桌椅,就连转身都难,要是再放开手脚煎个菜、炖个羹,多半就会碰到邻居大厨的胳膊肘子了。
  阳谷县武大的二层小楼,也不过是每月两贯租金。而在东京城,就这么方圆一两丈的一块小空地,租金还要每月六贯,可以看出州桥附近的繁华富庶来。成语里说“画地为牢”,这里是“画地为金”。
  如果小王茶汤想在州桥夜市开张,按规矩预付个一年的“地租”,那就是堪堪七十余贯,就算是厚着脸皮把媳妇的嫁妆都用掉,也是不够。所以亲家提出,男方至少再出四十贯,把“启动资金”添成八十贯,一点也不嫌多。付了租金,就所剩无几了。
  董蜈蚣正在按照剧本,想跟小王茶汤提出“合作”,潘小园心中一动,轻声问一句:“这铺位能买么?”
  不是她野心大。眼下自己这个点心铺,之所以只能租不能买,实在是因为这房子装潢精美,家具齐全,地段又好,商住两用,她买不起。
  但夜市里的一个小摊子,不过是支着棚儿的一块白地,而且还是临时的——白天是要收起棚子,清出街道来的——能有多贵?
  小王茶汤嗫嚅着说不出来。董蜈蚣却是消息灵通的,马上道:“牙行里有卖夜市铺位的,小的偶尔见过,一般是四百贯起,行情不太好。”
  这个不奇怪。在州桥夜市开张的,大都是小王茶汤这样的小本生意人,哪凑得出四百贯。要是有人勤劳致富,攒下这么多钱,早就自己租个独门独户的铺子,另立门户了。
  所以夜市铺位租金虽贵,却是有价无市,没什么人愿意直接买断。
  潘小园咬着嘴唇琢磨,又和过去做了一下对比。武大和武松在清河县的老宅,上好的两层砖木房,让武大卖了多少钱来着?似乎是一百贯。
  暗暗叹口气,有些沧海桑田的伤感。
  但若是夜市的铺位,售价四百贯,租金每年七十,则六年不到就能回本,算是十分理想的租售比。
  现代的大都市里楼市强劲,谁先炒房谁暴富。这个不投资毋宁死的思想,已经深深刻在了财迷拜金女潘小园的内心深处。
  跟董蜈蚣快速商量几句,拍板:“王大哥,你说你有岳家亲眷曾在那里租售,和摊主人熟不?若是能帮我们说合,我们将这铺面买下来,租金打折,只收你五贯。大家都信得过,也不用预付一年的,先付半年三十贯就够啦。你回去,和令尊商量一下?”
  租金五贯,预付半年?!
  谁不知道,州桥夜市寸土寸金,小摊小贩一个月的营业额,很大一部分都得交代在地租上,有时候生意惨淡,甚至连租金都付不起,只好收摊走人,把位子留给翘首企盼的下一个。
  这么个靠地租吃饭的地方,她直接大手一挥,说能给优惠两成?
  小王茶汤也听老爹说过,这个点心铺女掌柜有些稀奇古怪的生财之道,这时候虽然听得一愣一愣的,也不敢出言质疑,只是来了一句:“娘……娘子这是、做好事呢?”
  潘小园见他憨得可爱,忍不住格格一笑:“我还是要收你租金的呀!快回去弄清楚了,免得觉得我坑你。”
  不小心放下架子,这话的语气免不得带了三分娇嗔气。小王茶汤的一张圆脸迅速红成了“有余上上签”,不说话了。
  董蜈蚣后来就一直没吱声。直到看见潘小园真的要往牙行去,才赶紧提醒:“大姐,这个……四百贯大老远的买个铺面,咱们店里的余钱怕是不够了,再说……再说,梁山那边,你也不好解释啊……”
  潘小园点头,跟他说实话:“我不用店里的钱。这事算我风险自担,请你别跟其他人说。”
  说完,一双杏眼炯炯看他,摆明了让他立刻表态。要么跟大姐表忠心,要么这事立刻打住。
  董蜈蚣心中一凛:“大姐你要赚外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