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农女有泉-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ǖ摹

    具体事情自然要等见了张副市长再说,李小小不敢催促副市长尽快接见自己,听完了秦阿姨的话,压住了内心的激动,只说等秦阿姨的电话,就离开了秦阿姨家。

    回家的班车上,售票员阿姨跟李小小主动攀谈起来,李小小几乎每天都准点搭车进城,又每天都搭车回家,早已经跟这些售票员阿姨混得非常熟悉了!说到底这些班车司机和售票员也都是一个镇上的老乡,有着乡里人特有的淳朴。

    售票员阿姨羡慕地夸了李小小一番,也提醒李小小:“小妹,马上就要准备春运了,票价要涨了。你那个菜啊,每天那么多的量,你又不同意放在车顶上让风吹,放在车里头占地方咧!只怕春运期间有些人不肯搭你的菜进城哦!就算是肯,只怕你也要多给不少钱咧!毕竟影响人家生意啊?”

    李小小只是愣了愣,立刻就明白了这里头的道理,班车一年生意最好的时候就是春运,车里面从来都是人挤人的,自己一桶豆芽要占掉了四个人的位,如果到了春运期间,就等于让人少收了四个人的钱,只怕春运期间想用班车拉豆芽,都要十来块钱一桶的运费!

    其实李小小早就想买车,车型她都想好了,就买个箱式小货车,方便运输,也好过每天送不少车费还要陪着笑脸。李贵旺早年间帮人开过运煤的货车,执照是有的,以后他来开就行。自己抽空练练车,到时候找找人,去考个试就行,也能领个驾照。只是在车上跟李贵旺两个人有些话不好商量,父女两个对视一眼,决定回家再说。

    无论怎么样,都不能影响到自己卖菜!这可是全家现在赖以生存的门!一想着回了家,这才将家里人都集中起来,一起讨论。

    刘春梅是乐意的,爷爷奶奶竟然也没有反对,爷爷更是高兴地说:“那个好哇!以后走亲戚远了就开车去,前面坐不下我就拿个板凳坐在后面车厢里,走好远都不要车票钱,什么时候想回来就回来了,也不怕班车不等我。”

    “那是拉货的,人坐了不安全!”李小小哭笑不得。

    “那有什么?煤炭车都爬过,何况这个?比煤炭车总要好吧?”爷爷不服气,辩驳道。

    李小小于是无话可说,决定不与老人分辩这个问题。小时候李小小赶不上班车的时候,自己都坐过煤炭车进城上,装得满满当当的煤炭车,人站在煤上,用手抓住前面的栏杆,一吹着风进城,一煤灰飘扬,到了城里一个个地乌眉灶眼的,全成了非洲黑人!

    如今那样的日都成了难得的记忆,李小小知道了安全第一的道理,自然不会再去做。买车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李贵旺和李小小的堂姐夫一起搭车去了外地。堂姐夫是开运煤车的,熟门熟,知道哪里有这样的车卖。李小小给出了自己这段时间几乎所有的积蓄五万元。

    没两天,李贵旺就开着车高高兴兴地回来了!要说。。。

    买车谁最高兴,那非李贵旺莫属,看看这个劲儿,将车擦了又擦,洗了又洗,李小小心疼啊!用的都是自己指尖灵泉勾兑出来的井水,这铁家伙可不认得这是好东西,擦了也不认账!却又不好说。

    天气已经很冷了,乡村的冬天特征比城市更加明显,每晚上冻不说,下的雨也是冷得可以!

    有了车确实方便很多,不用等班车一上下客浪费时间,自己装上了菜就能上!第一天拉菜进城,刘春梅特意杀了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将鸡血抹在了车头下的保险杠上辟邪。又装了一个红布条在后视镜上,这才让李贵旺开车走。

    父女两个坐在自己的车里面,话没有多说,心里却是都高兴,李贵旺突然蹦出来一句:“自从帮人开过了车以后,我想买车想了很多年了,可以前连过日都困难,也就只能想想,现在总算有一辆自己的车了,想往哪边开就往哪边开,不用听老板的指挥,开起来就是带劲儿!”

    李小小是知道老爸好一口酒的,当下也借机敲打一番:“话可讲在前头啊,喝了酒不许开车!不安全的你晓不晓得?”

    九八年还没有醉驾入刑一说,喝了酒开车的比比皆是,所以这话让李贵旺很不服气:“别人喝了酒还开拉煤的车呢!我这么小的车,喝点酒怕什么?跑起来更稳!”

    ――――――――

    喵,今天是接待的第二天,七点半出门,六点钟开始码字,总算是赶在七点半之前码出来了。谢谢读者朋友们的支持,是你们给了我动力。如果晚上回来得早,我会两更。如果晚了来不及,就只有这一更了。喜欢这本书的朋友,请点击下面“加入书架书签”那里,方便及时阅读最新更新。

    。。。

    。。。

 058 做汤圆

    “嘿嘿嘿!”李小小得意地奸笑起来,“你这个提醒了我,以后回家后钥匙放在我身上,谁想动车都要经过我,你只要身上有酒味,我就不会让你摸车!”

    都说车是男人的第二个老婆,这话用在李贵旺身上还真是很贴切的,听女儿这样说,李贵旺有些不高兴了:“我为了给你卖菜,每天起早贪黑的忙,从来都没提过任何要求,也没有让你给过一分钱。如今开车都还是为了给你卖菜,你就要卡着我,那我这么辛苦是为了什么?”

    李小小顿时愣住,知道不小心让老爸生气了,细细想了想才认真地解释道:“我知道你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也心里有数的,过两年有了钱,我给你买一辆真正的小车让你开,但是喝了酒开车真的不安全。我们一家努力挣钱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过上好日么?前些年你开拉煤车的时候,出了那次事,幸好是人没事,如果你要有个什么事,我们这个家可就散了!”

    李小小说的是李贵旺曾经开拉煤车,车速过快前轮飞了出去,整个车最后失控架在了桥栏杆上,分之一悬空在桥外头,下面就是十多米深满是石头的山涧啊!

    李贵旺的嘴撞在了方向盘上磕掉了半颗门牙,顿时满嘴的血,刘春梅当时吓得腿都软了!那时候李小小不过几岁,不懂得其中的危险。现在想起来才知道当时有多惊险。

    李小小拿这件事来说,李贵旺顿时就不说话了:他爱车,那次喝多了酒开车幸好是没出人命,车却几乎报废了,家里攒下的钱也全拿去赔偿了车主,至此家里就开始了没钱的日,自己也再没摸过车!车主因为是多年的熟人,没有报警,李贵旺的驾照也就保留了下来,这才能开上李小小花钱买的车。否则就算现在家里买了车,自己没有驾照,也是绝对不可能摸车的!

    “现在好不容易经济比原来宽松了,我怎么能让你冒险?是自己人我才管你,要是隔壁邻居家的,我最多劝你两句,你要开车我不会去拦着你,出了事我不过是慰问一下,可你是我爸爸,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要为你的安全着想。”

    李小小还想再说,李贵旺已经打断了李小小的长篇大论,有些不耐烦地挥挥手:“行行行!你妈讲得一点都没错,你这个嘴巴越来越厉害,反正横竖都是你有理,行了!我听你的就是了!”

    李小小顿时笑了:自家老爸就是平时喜欢享受一些,家里没钱的时候被迫耐得住清贫,现在有了些钱了,每天晚上忙完了都要喝两杯。覀呡弇甠饭菜也是尽着好的来,因为米酒都是大伯家自己酿的,没有放什么酒精香精之类,李小小从不阻止他夜里喝酒。

    有了车,想要开车也是正常,只要自己控制住他白天不喝酒,开车就没事,晚上嘛,应该也不会开车出门。

    卖完了菜回到家,妈妈提着茶壶端上两个碗来,李小小看她高高兴兴的模样,有些奇怪地问:“那么高兴,有什么好事吗?”

    老妈笑嘻嘻地说:“我做的甜酒今天能喝了,你尝尝味道看好喝不好好。”

    李小小接过碗,递了一个给老爸,两个人一人捧着一个碗,老妈提起壶一人给倒了一大碗甜酒,一股清香散发开来,微酸的清甜散在空气中,非常好闻,李贵旺经验丰富,还没喝呢,闻着味道就直点头:“这个甜酒确实好!不酸,不涩,也没什么怪味,香味比较纯正。”

    端起碗来喝了一口,味道确实是好,糯甜香滑的甜酒汤中混着糯米,在火炉边温着的温,从嘴里滑下去,就从嘴里一暖到了胃里。李小小也毫不吝啬地赞了一句:“是好东西!味道蛮好!这样的甜酒,一般人做不到这个味道。”

    刘春梅就高兴得笑眯了眼:“你喜欢吃就行,回头去吃点生的,没煮过的更甜些。”

    农村的甜酒基本都是自己酿,将酒饼研碎,洒在蒸熟的糯米上,充分搅拌均匀后,放入陶瓷缸中抹平按实,再在上面洒上厚厚的一层白糖,盖上干净的盖,夏天放上一星期就可以闻得到一股沁人心脾的甜香弥漫在屋里,甜酒就熟了,可以吃了。

    冬天酿甜酒需要多一个星期,还必须将缸放在煤火旁边靠着,上面盖上小棉被捂一捂。

    刘春梅以前也做甜酒,只是做得总不够好吃,如今能作出这样好吃的甜酒,李小小心里估计,八成也是因为泡糯米和煮饭的水好,甜酒的味道才能这样正。嘴里却是谀词如潮,直拍刘春梅的马屁。

    “我还讲有些人家里打了糍粑,回头我去拿糯米换些回来给你们煮甜酒吃呢!”刘春梅笑嘻嘻地说着自己的打算。

    李小小却并不觉得甜酒煮糍粑的味道很好,反而许久没有吃过的汤圆更让她喜欢!于是顺口问了一句:“汤圆好吃了嘛!做汤圆吃不是更好?”

    李贵旺已经喝完了一碗甜酒,在旁边问:“你想吃甜酒汤圆?”

    李小小点点头:“自己屋里做的汤圆好吃呢!比外面的好吃!”

    刘春梅大手一挥:“要得!我就给我的心肝宝贝女做汤圆吃!”宠溺之情溢于言表,让李小小笑得牙花都出来了:这样的生活比蜜甜!自己这样努力挣钱,可不就是让家里能够过上好日吗?这下可算是能轻松不少了!

    汤圆确实比糍粑好吃,但是在农村做起来比较繁琐。李小小家有个石磨,先将糯米用水泡上一天,然后用石磨将泡好的糯米磨成米浆。磨好的米浆用细棉布袋装上,吊起来滤水,等水不再往下滴了,就能将里面的糯米粉拿出来揉成汤圆煮着吃了。

    以前李小小想吃汤圆,老妈一般都说要去做事,没空弄那个东西,这回却这样爽快,自然是因为经济宽松了心情好了。

    老妈去泡糯米去了,奶奶听说李小小要磨糯米粉做汤圆,就去洗石磨去了,老爸在一旁打下手帮忙搬那个年龄比李小小还要大的石磨。

    第二天回来,糯米就泡好了,奶奶年纪大了,李小小自然不能让老人推石磨,自己就在奶奶的指导下试着推磨,好在这石磨推顺了以后并不难,乳白色的米浆从旋转的石磨中流出来,落入下面的大水盆中,盆里早已经套上了细棉布袋,米浆直接就进了棉布袋里面。

    “小妹还真是个推磨的,这架势看起来倒是不像个生手!做得蛮像样的。”奶奶在一旁取笑道。

    “她什么都快呢!那天切菜也切得蛮好,那个萝卜片片切得又快又薄。难道是个在家种地做家务的命?”李贵旺这话一说完,众人都笑了起来。

    磨好了米浆,李小小将棉布口袋扎好口,老爸将它吊在了房梁上滤水。

    “这个难做了!怎么不直接拿去打米机房那边,让人给磨成了粉?那个速快多了!这个今天都还吃不到嘴里,怕是要明天去了!”李小小心里已经有些后悔自己的跳跃性思维了,一家忙乎了这么久,才忙乎完。

    “你个哈妹,那个机打出来的粉不够细腻,吃起硌牙齿!这个多好吃啊?也不用等到明天的,到今天晚上就能吃了。”李贵旺笑着安慰道。

    到了晚上,一家坐在桌前将汤圆都揉好,再放进煮好了的甜酒锅里,不多时,热气腾腾的一锅甜酒汤圆就出锅了,李小小特意叫后院的春花嫂过来。。。

    端了一大碗回去给家里人吃。

    一家坐在桌前热热闹闹地吃着汤圆喝着甜酒,李小小看着别提心里多开心了!刘春梅这段时间培养出了些商业气息,突然蹦出来一句:“这个味道,要是拿出去卖,只怕能卖不少钱咧?”

    李小小哭笑不得:“这个味道是好,可做这种饮食生意的,每天起早摸黑很累的,你在屋里头就能挣到钱,去陪那个笑脸做什么?遇到个不懂事的,你伺候他吃饱了,他不给钱还给你脸色看!”

    刘春梅笑笑:“我也就是讲一讲,没准备真的去卖。”

    春花嫂不多时送汤圆碗过来,手里又带了一条围巾过来给李小小。大红的细毛线打了麻花的花样,看着着实喜庆。春花嫂有些不好意思:“现在好像不流行这种毛线围巾了,你试试看喜欢不。要是式样不喜欢,我再给你重新返工。”

    李小小惊喜地接过去:“好看好看!我喜欢!哪个讲我不喜欢的?”这样的长围巾李小小一直就很钟爱,围起来暖和不说,在胸前挂着,随着走一荡一荡的,非常有味道。

    “你喜欢就好!回头我再帮你打一副手套和帽。”春花嫂高兴得很,忙讲出了自己的计划。

    “那就不用了,我这里还有些毛线,你给我奶奶打个手套帽吧。要是有多出来的,我们就不要了,你给自己织点什么也行。”李小小忙制止,手套李小小一向很少戴,帽更是从来不戴,莫不如让她给奶奶打个毛线帽。

    ――――――――

    昨晚十一点四十才到家,搞接待真是实实在在的累。我困得只想睡觉,只有一更。

    今天六点起床码字到现在,一更送上。晚一点又要出门,今天是接待的第天。还是那句话,早回来的话我就争取两更。请喜欢这个的读者朋友们点击下面的“加入书架书签”,能让您更早知道更新时间。

    。。。

    。。。

 059 傻狗小宝

    春花嫂接过刘春梅递过来的毛线有些吃惊:“这多出来很多了!要不我给你把多出来的退回来吧?”

    “不用,这不多不少的,打毛衣又少了,其余的也不知道拿来做什么,还不如你拿去织些用得上的东西。你可别跟我客气了,否则我也不要你织帽了。”李小小笑着让春花嫂安心,春花嫂高高兴兴地走了。

    都说收入决定家庭地位,贫贱夫妻事哀,原来春花嫂家里没钱,男人身体也不好,一天到晚家里没个高兴劲儿不说,春花嫂也经常受些无谓的气,受气都敢不还嘴。自从种菜能卖些钱之后,春花嫂也能在家说得上话了,男人对她也比以前更看重,不再随意将气往她身上撒。

    也因此春花嫂才这样地感激李小小,是她让自家的生活出现了一抹灰白之外的色彩。

    飞山村在大山的半山腰上,跟下面宝庆城里不同,每年都会下雪,当入夜后,今年的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李小小欢喜得冲进了院里,仰头张开双臂迎接雪花的到来。等到第二天清早起来,已经是银装素裹大地洁白一片!李小小穿着棉鞋踏进雪地,用手捧着洁白的雪好好儿的感受了一回。惹得刘春梅一个劲儿地说李小小是孩心性!

    冬天的味道随着第一场雪的到来,也终于浓厚了起来。入冬后最大的事情就是过年和收账,往年这个时候是李贵旺最发愁的时候,借了钱的那些人家都会上门来讨要,李贵旺手头没钱,总是觉得心慌气短在人家面前抬不起头来,笑脸陪尽,也不过是为了让人家宽限些日。

    今年李贵旺却腰杆硬了起来,今年家里没有任何外债,还借了些钱给关系好的亲戚们打饥荒。李贵旺本想也去要要债,李小小制止了:借钱的都是关系过硬的亲戚,这要是有钱自然会来还,人家没有钱去上门讨要,人家会很难受的。还是不要这样让人为难的好!

    因为在煤产区,各家各户都烧煤,哪怕是家里穷买不起煤炭的孤寡老人,也会去马上扫一些运煤车掉落下来的煤炭回去烧。

    此刻李小小一家就窝在了煤炉旁边聊着天,炉上驾着桌,李小小别出心裁地将后世见到的一种厚桌布给应用了出来,跟老妈一起花了个晚上的功夫,将一些不用的旧衣服拆开,层层叠叠缝成了桌盖,盖在桌上将所有的暖意都聚集在了里面,手脚探进去的时候,里面暖融融的,煤炉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也熏不到眼睛。

    不过李小小也特意提醒了:煤炉的火一定要压住了,火一大了之后,桌容易烧起来,桌上离了人就要搬离煤炉,不能放在煤炉上,否则一出事可就不是小事。

    这样简单的小发明,在村上形成了一股风潮,哪家没有旧衣裳?于是家家户户几乎就都缝制起了旧衣裳做的桌盖。

    刘春梅讲起村上谁家的孩回来过年,谁家的孩又不回来;听说谁家孩赚了钱准备给家里办不少东西,谁家孩还让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