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丽春-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几个人的孩子都大了一岁。

    清儿可以对着顾紫重喊“娘”了。

    顾紫重很高兴。

    她在家里忙着照顾清儿,也准备给清儿找一个私塾先生,好好教一教他呢。

    唐纤楠来的时候,一直没有和顾紫重说书院的事。

    顾紫重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一拍脑袋,很是羞愧,自言自语道:“哎呀呀,坏了坏了,我忘记办唐妹妹的事了。”

    怎么唐纤楠也不提醒她一下呢?

    她还专门去找了唐纤楠,问唐纤楠的情况呢。

    可是唐纤楠却很是轻描淡写:“我表哥他已经考入了咱们金陵的书院了,过了年,他就准备要进京参加殿试了。”

    看来真的有点本事,很厉害。

    顾紫重很佩服,对着唐纤楠竖起了大拇指来:“你有这样的表哥,真的很有福气。紫重佩服佩服。”

    唐纤楠很少能在顾郡主面前挺胸抬头的。

    这次终于成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进京殿试的事,还是要求顾紫重帮忙了。

    顾紫重这次是主动愿意帮忙的:“你不用求我了,我帮你。我找公公大人说情,找父亲大人说情。反正你表哥这事,只要他有本事,有才华,我保证他能得殿试前三名。”

    唐纤楠兴高采烈。

    顾紫重这次答应了人家,可是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转过头去,上元佳节,朱常禧再次带着顾紫重上街去转悠。

    他们两个已经转悠了好几次了,不过这一次犹为不一样。

    顾紫重对子善哥远征的事情释然了许多,当将军的嘛,就是要听候朝廷的差遣,毕竟他的任务就是要打仗,保家卫国。

    朱王爷已经去了京城。

    顾紫重便回了娘家,去找父亲说了唐纤楠表哥参加殿试的事。

    顾王爷闻言很高兴。

    这是好事情。

    顾紫重还专门强调了:“爹,这可是咱们笼络人心的时候了,所以说,能给人家一个状元,尽量给人家一个状元。”

    状元的身份岂是谁能给就给的吗?

    顾王爷想了想,还是答应了。

    顾紫重回家了,还专门要求唐妹妹把她的表哥请到家里来见一见面呢。

    人家来了,果然一表人才。

    顾紫重好好招待了人家,然后又亲自送人家出了门。

    回了家里,她休息了两天,没有出门。

    等过了寒,春风来了。

    外面也暖和了许多。

    顾紫重便去送父亲和哥哥出了金陵城。

    哥哥还是要进京去内阁办事呢。

    顾王爷也要进京去办事。

    等她回了家来,就听凤鸣带回来了书信,说是从川陕那边传来书信,西南康冕王招待了朱常禧。

    这是怪事。

    他们没有打起来。

    不过这可是顾紫重最愿意看到的,毕竟不打仗,这对顾紫重来说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她真希望康冕王能再把子善哥完整送回来。

    还她一个囫囵的子善哥。

    李囡玉抱着保由来找她聊天了。

    家里的男人都出了远门,很是无聊。

    顾紫重看李妹妹的气色好了很多,便很是欢喜。

    她笑着道:“看来宫里的御医还真行,帮着妹妹治好了身子。”

    李囡玉却是摇头:“好什么好,御医人家才不轻易帮你的忙呢。不过是公公大人在宫里送了些银子,找了皇上,让皇上帮着才把御医给请了出来罢了。”

    怎么?

    顾紫重皱眉:“你们去请御医,人家不愿意吗?”

    李囡玉说到这里,倒是笑了出来:“不怕郡主你笑话,我一开始进京的时候,人家都怀疑我得了一种怪病。瞧病倒是不难,就是怕担责任罢了。御医怕给我看不好,到时候皇上再怪罪下来,这可就坏了事了。”

    什么坏了事了,他们就是不想给好好看。

    顾紫重生气了:“我之前给礼部尚书送了自己的体己银子,人家怎么答应了却不办事?”

    她的人脉好差。

    她不禁要恨自己了,没有宫里的权力真的难办事。

    她前世在后宫,呼风唤雨的,说上一句话,谁敢不答应?

    唉!

    顾紫重仔细打量着李妹妹的面庞,瞧她没事了,才放心:“不过不说那些事了,只要你没有事就好。”

    李囡玉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哂笑着道:“人家都说我这是体内的火气,一时半会儿消除不了呢。所以说,我也不着急。”

    她低头去逗了都保由。

    保由盯着母亲的面庞,一直嘤嘤呀呀地叫着,还伸出了小爪子来,要抓李囡玉的面庞。

    李囡玉低下脑袋去,凑到保由的面前。

    保由伸出小肉手,在母亲的面庞上摸来摸去,还帮着李囡玉擦拭眼角呢。

    顾紫重很欣慰,道:“嫂子,你看看保由这个孩子多听话,他都知道母亲伤心,要哭了。”

    李囡玉一副哭泣的样子,却笑了出来:“孩子真听话,将来我一定要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以便日后好玉树临风。”

    这话说得,让人发笑。

    人家都说男孩子都是越瘦越好看呢,谁会愿意发胖?

    顾紫重和李妹妹闲聊着,盯着他们母子两个,倒是心生了一种满足感。

    毕竟他们一家人还是很平安快乐的。

    不像前世,子善哥在宫里当差,之后一辈子没有和李妹妹相见。

    顾紫重很满意,她的眼角在落泪。

    李囡玉没有发觉,清儿发现了,伸出小手来,在母亲的面庞上擦拭着。

    顾紫重抓起清儿的小手,放在了嘴角边上亲吻着。

    过了晌午,唐纤楠也抱着唐宁过来了。

    她们三个姐妹再次相见,不容易啊。

    真的是百感交集。

    顾紫重让仆人们在她们面前摆了一张桌子,摆了一副叶子牌。

    她们又小回了儿时的快乐。

    几个人摸牌,真的好像是之前的日子。

    这两天家里的男人都不在,她们女人就当家做主了。

    顾紫重还要照顾着家里的仆人,给他们安排事,也要给他们发银子。

    子善哥的乳娘也没事的时候过来看看。

    子善哥的几个妹妹也和顾紫重渐渐有了来往。

    虽然她们之间还不怎么熟悉。

    都是乳母生的,关系不是太近。

    等朱王爷从京城回来的时候,顾紫重把家里的事都给办得井井有条的。

    朱王爷回了家,很是满意。

 第七百零八章 主持家务

    朱王爷把家里的事务都交给了顾紫重,还特地说明:“乳娘年事已高,安享晚年就行了。家里的事就交给少夫人吧。”

    人家都说,家里人丁兴旺是富贵的象征。

    可是也没有法子,朱王爷的原配在生下朱常禧之后不久便染病而亡。

    朱常禧的乳母也为老爷生了好几个孩子,可是都是女儿。

    朱王爷渐渐也失了信心,觉得这就是命,老天让他生朱常禧这么一个儿子。

    所以说朱王爷更加疼爱自己的这个儿子,而顾紫重,作为朱家唯一的少夫人,自然倍受关注了。

    顾紫重后来听说公公大人还有几房小妾,不过都不在金陵。

    朱王爷把她们安置在老家了,就是害怕家里的几个夫人生什么罅隙,影响朱常禧的成长。

    不过朱王爷还是很爱他的几个老婆的。

    顾紫重知道了,让管家从账房里拿出一些银子,分了分,给乡下的老夫人送去。

    那几个小妾如今也都成了老人了,最起码也上了四十岁。

    她们在朱家都没有孩子。

    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挺难受的。

    顾紫重还特地嘱咐:“咱们家里还有什么闲着的田地没有?有的话都给她们分了吧。她们娘家肯定有男丁,需要土地来种田,收粮。”

    这个决定传到了朱王爷的耳中,朱王爷感觉很惊讶,紫重小小年纪,居然能有这般的胸怀,是一个干大事的料。

    朱王爷已经把家里的事都交给了顾紫重,自然不会去管了。

    顾紫重把几个老夫人都安排好了,又为家里收了一些田地,雇佣了一些善堂的人去种田。

    已经开了春,百姓们都开始播种了。

    顾紫重特地出门去安排了播种的事,还给那些人一些银两,让他们多购点播种工具。

    南方不比北方,种的都是水稻,一些播种的方法和工具还不同。

    前世顾紫重在京城里也忙活过这些事。

    不过今生与前世不同了。

    相同的一点是她每天都在忙活着。

    渐渐地过去了三个月,入了夏,粮食都种得不错。

    清儿也越来越大。

    顾紫重给子善哥写信的时候,清儿会在一旁盯着,看着,有的时候还想着指手画脚。

    顾紫重就握着清儿的手,在书信上写着“父亲,清儿想你了。”

    清儿回头来盯着顾紫重看,一副好奇的样子。

    顾紫重就和他头顶着头,道:“等你再长大一点了,娘就让你自己写书信,怎样?”

    清儿跟着“嘤嘤呀呀”的,还在顾紫重的怀抱当中胡乱蹦哒,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顾紫重更高兴,人家都说孩子在一周岁左右便可以下地走路了。

    顾紫重很期待清儿下地走路的样子。

    李囡玉的孩子保由现在可以自己一个人下地走路了。

    同为母亲,顾紫重很期待。

    没有的时候她就蹲在地上,把清儿放到地面上。

    清儿的双腿便在乱蹦,有的时候还双腿腾空了,身子一下子没了平衡感。

    顾紫重很头疼,想松开双手,又害怕清儿摔倒了。

    她犹豫的时候,崔姨娘就劝她:“作为母亲就要心狠一些。你一直抱着他,他什么时候能自己走路啊?”

    顾紫重平常倒是相信这句话,可是真的到了自己成为母亲的时候,还真的不愿意。

    她心疼。

    清儿的双腿老是在地上腾空。

    凤鸣给她们送过来从西安来的书信,是朱常禧写给顾紫重的。

    顾紫重拆开来看,收到了子善哥的好消息。

    自西南那边快要回来了,朱常禧他们几个人和康冕王谈得不错。

    康冕王同意将兵权回交给朝廷了。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

    子善哥不日便能够回来了。

    这两天让顾紫重一个人在家里忙活,的确是够累的。

    她还追问:“传信的人说子善哥什么时候回来了吗?”

    凤鸣摇头:“这个人家没说,人家把书信送来之后就走了,连口水都没喝。”

    这么着急吗?

    顾紫重才是着急,生怕子善哥在西安那边出点什么事情。

    她想着,寻思着,脸色有些难看。

    她把自己心里话告诉了崔姨娘。

    崔姨娘作为一个旁观者,道:“这没有什么,是个女人都会这样的。不过都是多想了而已。毕竟康冕王已经把兵权都交给了朝廷了,而且康冕王一点要求都没有。那么咱们大明全境不就和平了吗,还能出什么事情?”

    崔姨娘越是这么说,顾紫重越是着急。

    在家里等着的时候,顾紫重还去问了巡抚大人。

    巡抚大人说当初这里的按察司孙大人走的时候,就已经说明朝廷和康冕王之间的矛盾差了。

    现在兵权的问题已经解决,而且孙大人还要回来。

    顾紫重听了巡抚大人一些话,又去和王氏聊了聊天。

    后来子善哥给她一直来信。

    她很高兴,捧着书信给清儿看。

    这两天清儿会走路了。

    夏天的时节,外面一直很热,就连一直在外面乱跑的山贼也龟缩回山头了。

    这两天善堂的人开始做一些冰块的生意,还特地给朱家和顾家送了一些。

    顾紫重去和李囡玉,李嫂子了解一下。

    哥哥在内阁也挺不错的,而且和那几个阁老的关系也很好。

    李囡玉特地提了皇上最近的情况:“圣上龙体欠安,太后娘娘整天以泪洗面的。有传言说皇上已经好久都不主持朝廷的事了。”

    顾紫重才反应过来,满脸都写着迷茫:“那把子善哥他们派去西南,是谁干的?先是去成都,后来又转到了西安。几个大男人被转来转去的,一路上安全先不说,单单是身子就受不了奔波之苦。”

    李囡玉也挺难受,劝顾郡主:“这次和康冕王谈判,是皇上亲自下的旨意。皇上身子已经不行了,朝廷已经开始从直系的朱姓子孙里挑选,准备挑一个有德有能的人来继承皇位。皇上一辈子没有干什么大事,所以总想着要干点事。这次的谈判对朝廷很重要,所以只能让咱们去了。”

    真是的。

    顾紫重满脸写着不高兴。

    而且李囡玉还强调:“两广藩王朱乐权也在朝廷呢。”

 第七百零九章 奠定基础

    嗯!

    顾紫重对此并不感冒。

    她只想了解子善哥的情况。

    李囡玉犹豫来,犹豫去,想了想,还是道:“顾郡主,我不瞒着你。咱们老爷并不在家,而是在朝廷里呢。内阁首辅现在都是咱们的人了。”

    既然头一句话已经说清楚了,接下来就还要再说了。

    不得不说。

    李囡玉干脆一口气把话都说完:“皇上现在已经病危……”

    她向外看了看,没有什么人。

    顾紫重十分认真,定了定神,洗耳恭听。

    她本来就是有好奇心。

    李囡玉道:“皇上病危,太后娘娘也没有什么实权,所以实权便旁落到了一些大臣手里。最为明显的就是内阁首辅。首辅大人现在的权力堪比当年的宰相啊。”

    话说一半不行。

    顾紫重还要再询问。

    李囡玉不敢再多说,不过毕竟这种话说到一半不合适,而且还是对自己的妹妹。

    她又看了看门外。

    顾紫重干脆起身,去把房门给关上了。

    这下子放心了吧?

    李囡玉笑了笑,道:“咱们家我也不放心,家父曾经就这么和我说过的。害怕隔墙有耳。”

    现在没有外人了。

    李囡玉捏了捏拳头,冷汗都下来了,她尽量压低了声音,道:“我告诉你吧,咱们现在手中把握着未来选皇子的权力。”

    顾紫重浑身一冷,整个人都在打颤。

    她回忆起了前世里的经历。

    像是这种情况,实在是太过惊险。

    这可是掉脑袋的活儿。

    她的面目冷了下来。

    李囡玉看郡主紧张,自己就更紧张了。

    顾紫重平了平心,让李囡玉放心,尽量去说。

    李囡玉道:“内阁首辅现在是我们的人,而且顾世子现在也在内阁,做了一个大学士。所以说将来万一哪一天皇上驾崩,咱们内阁便接管了朝廷的事。”

    顾紫重也奇怪,家里的人没有几个了。

    就连她的母亲也没有在家。

    家里就李囡玉和保由了。

    顾紫重发愣着。

    李囡玉冲着顾紫重竖起手指头,做了一个“嘘”的姿势:“紫重姐先记在心里就可以了,不要说是外人,就连朱家自己人也先不要说。”

    这个道理顾紫重明白,因为毕竟这可是国家大事。

    李囡玉声音压得很低:“太后娘娘也知道这情况,不过都是闭口不言,任由事态发展。现在不仅整个大明的权力很不平衡,而且朝廷里面权力不平衡。兵部和礼部现在和内阁站立到一起了。可是其他的四部却各有各的主。朱乐权掌控着吏部和户部。朝廷国库的银子都是由朱乐权把控着呢。”

    怪不得呢,当时建水师,在金陵建兵营,这些重要的事情朝廷都不给拨银两。

    朱乐权和金陵朱家向来不怎么和气,所以不给银子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顾紫重不再询问,这种事情还是少问比较好。

    她去看了看保由。

    结果在娘家待的一天里,到了傍晚十分,就听到了消息,说是朝廷来了消息,国库准备聚集银两,想要攻打瓦刺人。

    内阁一直向皇上上书,想要阻止这事。

    大明一直战争,劳民伤财,国库已经实在是支撑不住了。

    信上还说,顾家父子准备要回金陵来了。

    李囡玉就和管家商量着,把家里给布置一下,准备要等顾王爷和顾世子回来了,好好伺候他们。

    这是少夫人必须要学会的。

    顾紫重看李妹妹成熟了好多。

    她在娘家待了两天,又回去了。

    回到了朱家,顾紫重闭口不谈,不说那些什么朝廷的乱七八糟的事。

    因为朱王爷回了家,家里有了主心骨,这种话更不能说。

    市井之言,万一传播开来,对他们可不利。

    更何况李妹妹毕竟只是妇孺之辈,说的那些话有几分真几分假,也没有准头。

    一切都平安。

    到了八月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