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空之三国灵将-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是什么话?就算你们不送粮草,我怎能为难天下百姓,简雍你这话语说得过了。不过念在我与公孙瓒为盟友之系,便饶过你们,粮草,嗯,算是我袁本初借的,来日必当奉还。”

    简雍嘴角微微上扬,冲着袁绍急忙开口道:“袁公仁义,天下皆知,来人与我打开城门,送粮草而出。”

    简雍一声令下,原本最后未能运送北海的粮草,缓缓运出城外,兵士皆是战战兢兢,当送完粮草之后,急忙快速的转身逃回城中。令袁绍大军哈哈一下,心中暗呼:这支兵马早被吓破了胆子,哪能敢阻扰本方大军前行,想来是另有其人,不想让本方去往冀州啊。

    见到将士查获了一番,并没有一丝异样,袁绍这脸也是笑开了花,眼下他最缺的就是粮草。而自曹操之地离去,曹操本部粮草甚是不多,只给他行军路途之需。

    若是遇到战事,定是不能支持本部所需,如此数额的粮草,顿时让袁绍十分的快慰,暗暗记下刘玄德的恩情,看来日后,倒是可以与此人亲近。

    “宪和你?”

    “全是玄德之意,云长莫要担忧。”

    听闻大哥已经知晓,关羽虽然心中不忿,也只能按捺心中的不满,只能静静的看着袁绍麾下将士,正在收拢粮草。

    “袁公,因冀州战情危急,故此宪和便不留袁公了,愿袁公一马平川,歼灭那异人敌军。”简雍见到袁绍欲要开口,直接在城头微微躬身,拱手郎朗的开口道。

    “呃?也好,替我向玄德问候,就说他今日之情,我袁绍已经记下了,来日必当十倍奉还。”

    “些许粮草,袁公不必放在心上,冀州地广物博,这些粮草乃是玄德主公,与那异人在清河交战所得。若是袁公在冀州,只怕这些还属于袁公之物,此行乃是呈了袁公之恩。”

    原本还想欲要进城,休息一下的袁绍,闻听这些粮草,乃是清河国所得,顿时如同吃了苍蝇一般,心中恶性的难受,狠狠扫了一眼城头的简雍,可是想到此事,还真不能怨恨人家,而是那异人王之错也,故此只能转身率众离去,再也没有原来的喜悦之心。

    “简雍你这是何为?送给人家粮草,还不接受袁绍的好意,你,你”

    此时关羽真是说不出话来,伸手指着简雍的鼻尖,差一点没出手斩杀对方。可是看到对方带着笑意,一脸平静的看着自己,关羽还真是一愣,心中的怒火暗暗熄灭,不知道对方打得什么主意?

    “云长,你说袁绍能得势么?”

    “冀州?无法预料,公孙瓒与袁绍旗鼓相当。虽然袁绍此时势弱,可是毕竟得到曹操的十万大军。而袁绍显然没有预料,公孙瓒会有意阻击于他,故此胜负难料。”

    关羽不明白简雍,为何突然转移了话题,不过也算是缓解了,眼下如此尴尬的气氛,按照自己的推算直言道。

    “是啊,玄德离去,你可知道何意?”

    “兄长,是不愿意与公孙瓒争势。”

    “对,也不对,因为玄德看的更远,冀州虽好,却不是他能成势之地,冀州面临三方争势,公孙瓒一旦与袁绍争权,必定让那异人王最终得益,故此那异人王坐山观虎斗,完全可以在两败俱伤治下,击退公孙瓒、袁绍两人,拥冀州所有。”

    “公孙瓒与袁绍不傻吧?眼下争权并非得利,公孙瓒为何要?”

    “公孙瓒太骄傲了,自打斩杀了刘虞之后,更是得到朝廷的封赏,无疑助增了他嚣张的气焰,而因此也让朝廷尽失颜面,汉室刘家江山,自此算是名存实亡了,哎。”

    简雍也是满脸秃废,长长的叹息了之后,才再次开口道:“公孙瓒欲要一夺冀州之地,以冀州为中心,控幽州、青州、兖州四地,也好图谋汉室江山。若不然让汉帝重掌江河,他必然死于非命,所以他必须要快,趁着董卓在朝期间,完成他的计划。”

    “可是异人王?”

    “在公孙瓒的眼中,异人便是蝼蚁,看他在幽州之地所作所为,无疑是压制了异人的发展,从而避免异人的成势,所以云中王实力再强,也不会被他放在眼中。他只重视袁绍,袁绍乃是四世三公之家,虽然有袁术掣肘,但是其下文臣武将奇多,多与公孙瓒数倍,此点公孙瓒不能与袁绍相比。”

    “此其一之想,其二凭借公孙瓒斩杀刘虞之事,冀州民众对他极为不满。异人毕竟不是这方土著,花费很大的代价,才能领当地民众青睐。而袁绍不同,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名望,便可让冀州各大家族向他靠拢,的各大家族,便是得到冀州的民心。”

    “此其二之想,两点便让公孙瓒急于想袁绍下手,等到袁绍败退之后,助增了他的名望之后,他便会挥手全力定冀州,与那异人王争权夺势。”

    听完简雍的言语,关羽也彻底沉默了,他已经明白了,简雍所为全是刘备之想,自己的那位哥哥,已经打定决心,不帮任何一方,趁机谋自己成势之路。故此阻扰袁绍行军的速度,便是给公孙瓒一个满意的解释,也算是还了公孙瓒的提拔之恩。

    而阻拦袁绍为了还恩,也不愿意与袁绍交恶,要不然袁绍挥兵攻伐青州,总有一天与刘备碰上,而如今的这批粮草,便是与袁绍结个善缘,可以让缓和两方关系的善缘。(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十四章冀州风云【七】

    (全本小说网,。)

    此次刘备虽然没有与袁绍开战,但是令袁绍行军速度,拖慢了足足两日的时间,也算是很大的功劳了。

    而袁绍从容而过平原,田楷当即着人,准备问责于刘备,却发现人家早已人走城空,只留下封书信,上面写着公孙兄长亲启。当此信送达公孙瓒之手,公孙瓒已经来到修县之中。

    “好,玄德不愧是以仁义自居,好一个玄德啊?哈哈,世人多说你仁义,我公孙伯珪难道还不了解你何人?不过也好,你自己离去,可不是我逼迫于你,这仁义你且占据就是。也不枉为我,同为卢公之门下。”

    “禀易侯,袁绍十万大军,已经向修县而来,另荀谌部驻扎大故渎西岸据守,还是没有渡河的打算。”

    “哼,这些小人,肯定是怕了兄长,故此不敢渡水一战。”

    “三弟,眼下袁绍来袭,只怕荀谌也是得知如此消息,调兵便是防备,袁绍进攻而已。不过眼下,我们拥有一样的敌人,倒是可以联手拒敌。这样你驻守修县,切记不要鲁莽,只要阻拦敌人与大故渎水岸便可,千万不可冒进,切记,等我回来,便是攻伐这些诡诈的小人之时。”

    “喏,大兄,你要亲自阻击袁绍?”

    “不错,公孙纪、文则。”

    “在,易侯。”

    “你们二人,渡大故渎前往荀谌之营,看看能否与他们联手,阻拦这袁绍大军。若是对方答应,此事过后,我们可以共分冀州,我方只取河间、渤海两地。”

    “易侯,这利益不大。”

    “公孙纪,你莫要忘了,袁绍所帅十万大军,若是任由袁绍进入冀州,对我们双方皆是不利,他异人王便能以一己之力,对抗我与袁绍的联手?”

    “明白,易侯咱们这是在帮他们啊。”公孙纪顿时领悟,而身边的文则看向公孙瓒,见到对方打了一个隐晦的手势,顿时暗暗的点了点头。

    此去虽然公孙瓒没有明言,文则见到这个手势,已经知道公孙瓒的命令了,想到这里,眼中不仅一寒,眉头轻轻一皱,不知道该挑选何人,能够完成易侯交给自己的任务。

    双方各自离去,只留下公孙范驻守修县,而公孙瓒亲自率领白马义从两万余人,步卒三万余人,异人领地兵种三万余人,合计已经超过了八万之数。

    此战可以说是公孙瓒,已经倾尽了整个幽州之力,欲要与袁绍一决雌雄,彻底让袁绍失势。同时田楷也暗调兵马,悄然之间,已经掌控了整个平原郡,取替了刘备重掌平原之权,更是屯两万兵马在平原城,其目的不言而喻。

    “袁公,前方就是吴桥,渡过吴桥便是便是修县,咱们还是在此暂作休息,也好进入渤海,借路去往河间。另外此行前途未知,不知公孙瓒屯兵修县,是何打算?袁公不得不防。”

    说话之人一身灰色绸缎着身,腰间一条褐色大带,外包金色狐皮,腰间挂着金银玉器吊坠。坐在马上,坐骑前行之间,金银玉器相撞,传出一阵悦耳的响声,如同琴瑟和鸣之乐,令人心中舒爽缓解了不安。

    如此奢华的着装,显示此人的出身不凡,眼下天下大乱,富家子弟多会藏拙,不敢向外人露富,此人却别具一格,如此穿着打扮,的确招人注目。

    “子远之想,也是我心中所虑,元图也说,要小心这公孙瓒狼子野心。不过眼下与那云中王交战,难道这公孙瓒会如此目光短浅?哎,实乃令天下耻笑也。”袁绍挥手着人传令,驻扎此地暂作休息,一脸疲惫的冲着此人开口道。

    这人便是许攸,当初袁绍自雒阳出逃,一路上便是由逢纪、许攸相随,故此两人可为是袁绍嫡系谋士。逢纪素来主内,兼领军师,而许攸便主外,负责联纵其他诸侯,为袁绍谋未来之路。

    可见许攸在袁绍的眼中,能力比逢纪还要重视,当然并非说是逢纪不如许攸,而是许攸临机而变之能,尚比逢纪强过许多,对于全局的预判,也比逢纪强上一筹,故此才能为袁绍诸位,负责联络各方势力之主,与袁绍能够结盟。

    而许攸没有跟随袁绍领冀州之事,便是驱使粮草送与曹操,以求巩固盟友之关系。在曹操部闻之袁绍败退,让许攸顿时大为惊诧,没想到袁绍如此鲁莽,竟然冒险帅兵进入魏郡。

    同时也对那异人云中王,有了极深的忌讳,暗自调查这云中王,从前因为他的忽视,心中没有重视对方,可这么仔细一查之下,算是彻底为之胆悚,暗呼袁公之败,也非对方侥幸之举。

    如今袁绍败退冀州,正向本部而来,不过好在自己,就在曹操帐下,故此许攸说服曹操,才能帮助袁绍,讨要十万兵马。与袁绍一路向渤海郡而来。能让曹操能分出十万兵马,全是此人的操谋,可见此人的本事如何?

    许攸直接下马,活动活动手脚,冲着不远处的一人,轻轻的一指,顿时让袁绍眼睛一亮,心中自然知晓了许攸的算计,真是暗呼许攸有谋全局之能,真不负许子远的名望。

    “我若是袁公,此时便放归此人,令他偷偷回到幽州,为其父亲报仇,要知道刘虞眼下离去不久,外族并不甘愿臣服公孙瓒也,此子可为袁公牵制公孙瓒,为以后谋幽州之地,可铺垫前路。”

    “啊,子远,就不怕此人跑了?”

    “跑?呵呵,袁公说笑了,他能去哪?回老家?不为父亲报仇,乃是不忠不义之徒,就算他隐姓埋名,只怕也难道心中的谴责。奉汉帝旨意,前往幽州募兵,以求为汉帝解困,可是眼下一事无成,乃是愧对列祖列宗,他可能为自己保全性命?”

    如此之言,算是把此人分析极为透彻,袁绍顿时心中一安,微微点头沉思一会,便开口冲着许攸道:“全凭子远操谋,只要此子不是臣服公孙瓒就行?必要之时……”

    接下来的话,袁绍并未开口,许攸已经明白对方的意思,两人素来亲近,也颇为信任,故此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明,许攸自然知道如何处理。

    冲着袁绍点头,许攸直接向那人快步走去,离得好远便开口道:“复还,这些日子倒是苦了你。”

    “哎,”此人并未开口,只是哀叹一声,并不答话与许攸,眼中那丝恨意,虽然掩藏的极深,却被许攸暗中所察觉。

    “怎么,复还认为是袁公扣留与你,害了你父亲之命么?”

    “不敢,只是,只是复还心中悲愤,临死未曾见到父亲,听闻父亲尸首不全,更是不能为父报仇雪恨,实乃不孝之子也,子远,你去向袁公求情,就算刘和死在幽州,亦是想看看父亲最后一面,在他的墓前叩死谢罪,也好解脱心中之悔恨。”

    “复还,糊涂啊,袁公阻你去往幽州,便是察觉公孙瓒的阴谋,才留你在军中,为了怕你跳入火海,这才命我带你去往兖州散心,而袁公早已与你父亲言明,可惜你父亲不信。等到察觉公孙瓒狼子野心之时,出手又未曾果断,错判了时机啊?这,真是令人唏嘘不已,真是令人为之可怜、可悲。”

    “啊,袁公忠义,乃是复还心中复仇不得,牵连了诸位仁兄的身上,实乃复还的罪过,请诸位恕罪,刘和恨不能食其公孙瓒肉,已报父亲之血海深仇。”

    此人正是刘虞之子刘和,当日他被袁绍扣留,便随许攸去往曹操之地,也是此人的幸运,若是真的逃出袁绍的魔爪,只怕与父亲一样,被公孙瓒斩杀了。

    “复还,不必如此,眼下便是你报仇雪恨之机,袁公与你父亲素来亲密,视你父亲为长辈尊之,今日公孙瓒便率众进驻修县,袁公有意与他决战,为你父报仇雪恨。”

    “啊,子远你说的可是真的?我刘和愿意做马前卒,与那恶贼决一死战。”

    “哎,复还啊,袁公与公孙瓒决战,那公孙瓒若是不敌?难道会等着袁公攻破修县,取他的性命?”

    “当然不可能,公孙瓒素来骑术娴熟,若是不敌,必定率领白马义从离去,回到幽州之地,再募精兵与袁公一战。”

    刘和一皱眉,心中已经思索,许攸说得是什么意思?难道放自己回幽州不成?这想法一出,顿时让他眼睛一亮。

    袁绍?虚伪也,许攸,诡诈也,公孙瓒,谨慎骄狂也,这些人没有一个好东西?自己表面虽然粗狂无智,可是那都是伪装,要不然怎能活到今天?

    不过要是袁绍欲要借自己之手,在幽州牵制公孙瓒,也正和自己的心意。哼,到时候,我便帅军斩杀了公孙瓒,为父亲报仇雪恨之后,便前往长安救出汉帝,届时再与你们这些小人,算一算总账。

    “所以,袁公欲示弱于公孙瓒,为你牵制公孙瓒。你也好趁此机会返回幽州,联络刘公的旧部,联络乌丸雄骑,也好阻击公孙瓒。到时候你与袁公联手,两面夹击,定会歼灭公孙瓒,为刘公报仇雪恨。”

    许攸说得咬牙切齿,似乎为父报仇的不是刘和,而是眼前这位许攸许子远也。

    “敢不从令,可是我身边?”

    “复还不必忧虑,袁公许你百人精骑,可助你暗自通过小路,争取以最快之速,到达幽州。”

    “谢,袁公,我是我为父亲报仇,这幽州之地,便以袁公为主,我必当帅众离开幽州,斩杀那董卓恶贼,迎圣主归于雒阳,届时禀明圣主此事,重赏袁公。”

    “好说,好说,那事不宜迟?”

    “禀明袁公,我这便急行回到幽州,届时自公孙瓒后方攻略,定让那公孙瓒如同丧家之犬,没有任何落脚之地。”

    刘和深怕袁绍改变了主意,欲要直接离去,可是正是因为此点,也暴露了他的心意,令许攸微微一笑,调动百人精骑,交付给刘和之手。

    当看到刘和向东而去,心中冷冷的一笑,暗道一句:刘和啊刘和,你还真是太会伪装了,不过你继续装下去也好,若是真的欲要不利于袁公,恐怕就是你身死之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四百八十五章冀州风云【八】

    (全本小说网,。)

    就在公孙瓒帅兵屯占吴桥之地,打算袁绍过吴桥之后,趁此机会帅骑兵冲锋。哪知道人家据吴桥二十里之处,便停留下来驻兵。

    此举显然对自己有了防备。看着袁绍如此的警觉,公孙瓒也只能据守吴桥,寻找战机,给予对方一击重击。

    与此同时,公孙纪与文则二人,已经渡过大故渎,来到荀谌的大帐之中。见到荀谌,公孙纪还是有些紧张,毕竟这位主的知名度,可不是自己能比,颍川荀家的名望,可是一点都不次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荀家八龙响彻天下,那可是文士的精神领袖。

    而荀谌在其他州郡,虽然名声不显,但是在冀州那可是如雷贯耳,素有赞言:交友当交荀友若。此人交友极为苛刻,而且成为友伴之后,更时常出言警醒对方,当为醒世良言,故此被冀州文士相当敬重。

    公孙纪虽然出自幽州,可是幽、冀本就是相连,大部分汉民都是自冀州迁徙而去,故此这荀谌的名望,在幽州也是家喻户晓。除非你是外族之人,若不然你不知道荀谌之名?怕是山野村夫罢了。

    “在下公孙纪,拜见荀谌君。”这公孙纪乃是平民出身,连个字都没有,故此还真不敢以荀谌的字为称,不敢有半点亲近之意。

    “嗯,公孙纪你此次而来,所为何事?”跪坐在桌案前的荀谌,态度十分的端正,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声望,而小视下手这位文士,脸上带着温煦的笑容,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