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第2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信大军中。

    “敢问将军,大军为何突然停了下来?”材士营校尉王乔风风火火的走进韩信大帐中,抱拳问道。

    冯劫并不知道,韩信在给他写去信报的时候距离冯劫大军所在其实已经不到五十里。五十里大军就算不急行军也不过是小一个时辰就可以赶到冯劫所在。

    王乔作为材士营校尉,自身能力毋庸置疑,更兼出身王氏一族,王坤任材官将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校尉。胡亥虽然听了尉缭之言没有将五大军团的任何一个主将之位给韩信,但是却是将两万材士营兵卒调入韩信麾下听用,也算是对韩信的一点小弥补。

    数月时间,年纪轻轻的韩信已经在材士营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材士营本身就是大秦军中各级将领历练的地方,材士营中的兵卒在经历一两次大战之后,就会被抽调进入各地军队中担任各级军官。

    虽然王乔同样很佩服韩信的统兵能力,但是眼见大战在即,大军只需要再行军半个多时辰就能赶到大将军冯劫军所在之处,而这个时候身为主将的韩信却是突然下令全军停止行军,安营扎寨埋锅造饭。看样子似乎短时间内并不想再继续前行了。

    “王将军,我大军连续两

    i赶路百余里,兵卒尽皆疲乏不堪,如果此刻碰到以逸待劳的项羽贼军,将军以为能一战而胜否?”韩信手中拿着一卷竹简,看了一眼王乔淡淡的道。

    “只是冯大将军处……”

    “冯大将军统兵多时,王将军以为大将军定然不敌那项羽贼酋?”

    “末将不敢。”王乔心中虽然还有些疑虑。但是身为材士营校尉,他很清楚即便对jing锐的材士营兵卒而言,连续急行军两夭大多都疲累不堪,至于张耳陈余叛军改编成的秦军,更是不堪。

    王乔很清楚韩信说的每句话,都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王将军,传令下去。大军抓紧时间休息,两个时辰之后全军开拔。”韩信放下手中的竹简,神情一肃下令道。

    “末将遵命!”

    看着退下去的王乔,韩信无奈的笑笑。对于麾下大军尤其是两万材士营急于求战的心理,韩信能理解,却不想就这样盲目的进攻。

    相对于仅仅通过胡亥传来的诏令来了解项羽大军信息的冯劫,韩信对项羽这路已经成为孤军的楚军认知要远远超过冯劫。

    冯劫一直没有注意到胡亥诏令中反复提过的一个入的名字,那就是张良。其中有好几次,韩信发现皇帝传来的诏令中张良的名字竞然还在项羽的前面。

    这在讲究实力和尊卑的先秦时代,是根本不可能出现如此失误的。

    在赶路的两夭中,韩信除了研究怎么将项羽消灭的千净利落点外,其余大多数时间都用在了研究张良这个入身上。

    张良的名字,在秦军中还是有很多入听过的。尤其是跟随张耳陈余起兵的那些韩国入。

    韩国公子,博浪沙谋刺,黄石公赠书等等有关张良的一切信息,韩信都在仔细的研究着。这个时候韩信才发现,说到底张良才是项羽军中皇帝认为威胁最大的入。

    有了智谋极高的张良辅佐,再加上勇猛无双的项羽,两入加起来显然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

    所以,韩信才会在距离冯劫大军不到四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韩信同样是一个极为自负的入,虽然他并不惧张良,但是他还是想先让冯劫同项羽碰上一碰。

    冯劫,很不幸的成为韩信手中投石问路的工具。

    韩信,要让这场仗胜的千脆利落。向皇帝证明,即便自己领着一群乌合之众也能一样不逊sè于任何入。

    ……这一夭,会稽郡靠海的海盐县的海平面上,海夭相接的地方蓦然出现了一大片幢幢黑影,缓缓朝着海盐所在的海岸线逼近而来。

    黑影渐渐近了,捕鱼的渔民才发现,原来那幢幢黑影尽然是密密麻麻的百余艘楼船正在跨海而来,赵刚站在楼船之上,看着不远处土黄sè的海岸线,长长舒了一口气。

    自八月下旬离开南越至今,他跟一众兵卒已经在海上飘了近月余。虽说始终是沿着海岸线在前行,但是任谁在海中夭夭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海晃荡上月余也会吃不消,仅仅是那无聊就能够将入生生给逼疯。

    眼看清水和粮食菜蔬将磬,所有的兵卒已经临近崩溃的边缘,终于到了此行的目的地,楚项的根据地会稽郡。

    百余艘楼船,千余兵卒,携带着大批的军械,自南越出发,沿着漫长的海岸线一直往东而行,到达会稽郡所在,子婴和赵佗为了支援楚项,确实是不遗余力。两方可以说是各有打算,子婴和赵佗想要让项梁扰乱大秦腹地,分散大秦主力减轻南越面临的压力,消耗大秦的兵力。项梁想从子婴那里得到足够多的大秦制式兵械。自然一拍即合。

    只是,赵刚这一次亲自前来,并不仅仅为了给项梁送上一批军械。(未完待续)

第二十四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

    张良看看在凛冽寒风中完全绞杀在一起喊杀震天的两支同样颜色的大军,轻叹一声。?(,小说更快更好。。)

    楚军兵卒的战力和斗志已经完全盖过冯劫麾下的秦军。但是张良却很清楚,冯劫根本没有用尽全力,在秦军仅仅投入不到五万人进入战场的时候,张良就知道冯劫没有打算依靠自己这十万秦军就将项羽击败或者诛杀,冯劫在拖时间。或者说是冯劫在等。

    等什么呢?不用想也知道,显然是秦军已经有援军来了,而且应该已经到了附近,不然冯劫肯定不会出营接战。始皇帝虽然被张良认为是暴君,但是张良心中却至少认同一点,那就是能跟随在始皇帝身边的那些大秦朝臣,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尸位素餐之辈,每个人都是良才,即便是被如今的秦皇胡亥诛杀掉的赵高,也同样不是一般人。

    天人人都知道,赵高最拿手的就是对大秦无数的律法精通到极点,任何时候只要皇帝问起,赵高都能信手拈来而且没有丝毫错漏。

    冯劫虽然没有蒙恬、王翦、王贲那样有名,但是领军打仗同样也是一流水准。

    两支大军同样都是使用的老式秦弩,射程不过一百五十而已,一波弩箭出去,基本上就已经是短兵相接了。而且显然,每当秦军在楚军的的重压下有溃散的趋势时,冯劫总会好处的补充上一路大军加入战场,稳住阵形,即便后退也并不慌乱。

    看着厮杀的热火朝天似乎连空气都带着几分硝烟气息的战场,张良默然,是时候该走了。只是楚项一灭,这天下还有何处能有我张良容身之所?

    也只有他自己清楚,事情远远不似他跟项羽分析的那样简单。但是同样他也很清楚,如果不能给项羽描绘一个美好的场景,在得知项梁兵败被擒之后已经几近六神无主的项羽,根本不可能领着大军逃过秦军即将到来的重重围堵。

    虽然寿春到底如何张良不清楚,但是在心底他已经猜到了寿春如今的局面。

    即便项梁兵败,如果不是秦军早就在项梁身边埋伏有人或者说是有人出卖了项梁,项梁最多也只会是死在乱军之中而不会被生擒。更何况以项梁的性格,不可能会在全军覆没之后还苟且偷生。

    有人出卖项梁这个张良以为不太可能,那么剩下就只能是秦军早就在楚军之中混入了细作。并且这细作还有能力接近项梁和范增等人的身边。

    项梁身边都有秦军细作,那么项羽身边会不会也有呢?

    不能不说,张良还是有几把刷子的。虽然没有全部猜中,但是也猜了个**不离十。

    秦军细作进入楚军中,显然是早有预谋的。秦人说不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始在谋划。项梁和项羽大军中有秦军细作,那么作为楚国都城的寿春,怎么可能会没有?

    张良并不看好项羽,但是现在他又必须让项羽看到生的希望或者说未来。因为张良不想死。所以张良给项羽画了一张大饼。

    此刻护卫在张良身边的,全部都是他在前面长达数年的逃往路途中认识的韩人。在张良跟随项梁渡过淮河之前,将这些人都收纳在了自己身边。

    张良已经不信任任何楚军兵卒,当然除了他身边的这些人。他很清楚,项梁是造反,自己同样是在造反,而且自己的罪名似乎要比项梁还要多上那么几分,博浪沙之事让他名传天下,同样也让他成为大秦朝堂的眼中钉。

    张良还不想不明不白的被人生擒了。

    项羽自告奋勇的领着一万江东铁骑准备在关键时候突袭秦军侧翼亦或是后阵,而张良自然是当仁不让的担当起了指挥楚军正面对阵秦军的重任。

    张良志在挥斥方遒治理天下,对行军打仗之道其实并不太热衷。但是,并不是说张良不会指挥打仗,也许张良的军事指挥才能比不上韩信,但是绝对要比项羽强上不少,当然项羽也不是很差,只是政治上脑袋白痴了点。

    项羽也该出场了,只是当他领着楚军击败了冯劫发现再次陷入赶来驰援的秦军包围圈中的时候。楚军兵卒还能像现在这般势如猛虎吗?

    答案张良心中已经知道。

    “驾!”

    张良猛然一催胯下战马,领着百余个亲随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战场。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因为张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逃出这东海。

    将龙且、英布等人尽皆留在项羽身边同他一起统领一万江东铁骑,已经是张良能为项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了。

    ……

    当项羽领着一万江东铁骑突然出现在冯劫右翼的时候,冯劫就知道这场大战自己已经败了。如今他已经将手中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战场,也才堪堪稳住阵脚。

    就连他一直带在身边的三千亲卫,也已经派出去了两千,如今除了身边的一千亲兵外,冯劫手中已经没有任何的兵力再去阻拦项羽等人。

    陷入绝境的楚军尤其是江东子弟兵在最后的疯狂时爆发出来的战力是让人恐惧的,如果冯劫手下是如玄武军、白虎军那样的精锐倒也不惧,可惜冯劫手下都是没有经过多少训练大多也是第一次穿着铠甲走上战场的新军。而且还是降卒改编而成的。

    作战意志本就不太坚定的这些人,能偶生生挡住项羽九万楚军悍不畏死的疯狂进攻一个多时辰依然没有溃散,这本身就已经大大出乎冯劫的意料之外了。

    当然,韩信大军直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同样也出乎冯劫的意料之外。

    这个时候,冯劫已经在想着,自己是不是被韩信坑了。

    一万养精蓄锐的江东铁骑在项羽、英布、龙且三人的带领下,突入冯劫大军的右翼之中,势如破竹。

    原本就已经岌岌可危的秦军阵脚,终于开始松动,很快整个右翼的秦军兵卒开始溃散后退;大军厮杀,牵一发而动全身,右翼的溃散很快影响到中军然后就是左翼。

    就在冯劫准备领着自己身边的千余亲兵亲自上阵的时候。

    “呜呜呜!”

    铺天盖地的号角声从四面八方传来。

    随着这号角声,方圆十余里的战场边缘,幢幢黑影从四面八方出现朝着绞杀成一团的战场快速逼近而来。冲天而起的“活捉项羽!”呼喊声,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音符。

    没有人知道周围出现了到底多少秦军,但是放眼望去似乎到处都是秦军。远处卷起的无数尘土在半空之中盘旋,似乎有着更多的秦军正从四面八方奔来。

    一万江东铁骑以及仅存的数万楚军的攻势猛然一顿。

    不是说秦军不可能来这么快吗?怎么四面八方都出现了秦军?张良不是这样说的啊。这是项羽看到那出现在四面八方的秦军时,脑中的第一个想法。

    这是一个陷阱。

    项羽陡然想到了。

    张良这是要将自己送到秦人的重围之中啊。

    原本在收到项梁被生擒生死未卜之际时,项羽万般无奈之下已经做好了退兵回会稽再徐徐图之的打算。毕竟,会稽有着长江天堑在,没有楼船的秦军一时半会是过不来的。

    只要留下一员将领领军挡住那如附骨之蛆跟随的冯劫大军给楚军上船渡江争取到时间就行了。

    但是张良的话,让项羽听的热血沸腾。击败冯劫,进入山东等地。占据粮仓之后再在秦军到来之前转战他地,就这样拖着秦军,让秦军疲于奔命。

    项羽此刻只觉得脑子里面一直在嗡嗡作响,他真的很愤怒。张良就算不云愿意帮自己,也不用就这样让自己陷入死地吧?

    那显然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张良要跑。

    “少将军,我们快找到张良军师,退兵吧。”英布看着四面八方围拢过来的无数秦军,扯着嗓子大声喊道。

    在四面八方出现秦军之后,刚刚溃散的冯劫大军,陡然如同打了鸡血般调转武器又杀了回来。而这个时候,已经因为陷入重围而军心大乱的楚军兵卒却显然不在状态了。

    大势已去。

    “走!”项羽没有回答英布的话,只是爆吼一声,调转乌骓马朝着符离方向狂奔而去。如果这个时候张良出现在眼前,项羽绝对会生吃了他。

    已经不足一万人的江东铁骑,纷纷跟随在项羽身后准备夺路而逃。

    一直观察着战场形势的韩信马上就注意到了项羽这支想要逃跑的骑兵。令旗挥舞间,早就等候了多时的王乔领着一万材士营骑兵狂奔而出。

    韩信将自己麾下的十万大军,分成数千人到一万人不等的小股部队,绕过战场拖着树枝搅起无边的尘土,然后依号令同时出现,就是为了给楚军兵卒包括项羽等人造成已经陷入秦军重围的错觉。

    不然,虽然十万大军出现在项羽大军后方,也能搅乱楚军军心,却不能从根本上打击项羽和楚军的军心。陷入绝境的楚军必然会在项羽的带领下拼死反扑。秦军即便能胜,也会是惨胜。这不符合韩信的风格不是。

    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项羽果然没有让他失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文学注册会员推荐该作品,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二十五章 末路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八。!请在,热门小说抢先阅读!

    严冬已至,淮河北岸的陈郡、砀郡等地却是一番热火朝天之景。

    即便是寒冷的冬夜,通红的炉火依然将整个淮河北岸天空映照的如同白昼一般。升腾而起的浓浓白雾将整个淮河北岸笼罩成一个如梦似幻之地。

    两天前;在胡亥的命令下,寿春的十余万楚军降卒在数万白虎军兵卒的监视中,离开寿春渡过淮河被分批转移至淮河北岸的两处秦军大营中。

    才渡过淮河到达寿春不到三天的白虎军,则是再次回到了淮河北岸,连带之前跟随项梁渡河被俘虏的十余万楚军兵卒,近九万人的白虎军成了看守这差不多三十万楚军降卒的地方部队。

    而这聚集在一起的近三十万楚军降卒,将会被整编成一个巨大的建设兵团,他们将会赶在第一场雪降下之前,在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之地的陈郡和砀郡两郡地面上,清理两郡郡治和不多的县城,建造起足够数十万百姓居住的简易房舍,清理两郡地面上随处可见的尸首,让即将回到故乡之地的数十万两郡百姓能够安然渡过这个冬天。

    五大军团,因为采用了大量的新式兵械如铠甲、弩机等等,所以在每个军团中都安排了至少数百人的尚坊工匠随军。毕竟,这些新式的兵械虽然已经定型,但是在结构上要比以前秦军所用的弩机和铠甲要精贵和复杂的多,一旦损毁就必须要有专门的人才能修理。

    白虎军和青龙军两大军团中随军出征的尚坊工匠合计有近八百余人。随着楚地基本平定,他们也有了新的作用。

    无论是建造房舍还是清理两郡城池内的废墟修理城墙,都需要打量的铁质专业工具。不然这三十万楚军降卒只能用手在被冻的僵硬的土地上生生刨挖了。

    随着胡亥的诏令,这近八百余人的尚坊工匠纷纷由军用直接就地转为民用。好在像铁锹、锄头之内的工具都极为简单。又有胡亥空运来的简单图纸,这些尚坊的工匠铸造这些东西没有任何困难。

    所有楚军被收缴的武器和铠甲兵械,尚坊工匠就在淮河北岸搭建了简易的熔炼铁炉,将收缴的楚军兵械投入熔炉之后熔炼然后铸造成一件件铁锹、锄头等各种各样的物事给这些楚军降卒使用。

    除掉这些炼铁炉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千余座砖窑出现在淮河北岸边上。这些砖窑烧制各种各样的砖瓦,用做修筑城墙以及房屋的材料。

    而这些砖瓦窑同时也是胡亥的一次实验。如果烧制出来的砖块耐久和耐磨性都够的话,那么显然,在胡亥设想中的准备改造整个大秦道路的想法所面临的困难就将大大减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