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秦二世-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顿之所以放弃匈奴人最大的优势,所为不过是想趁机削弱东胡人的实力,让九原军同东胡人两败俱伤。然后匈奴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拾取胜利的果实,一箭双雕而已。

    不过,显然匈奴人对东胡人的奴役不是仅仅表现在这一战之上。毕竟,听莫乎尔所言辛胜知道还有数十万的匈奴老弱妇孺被匈奴人羁押在狼居胥山周围充作人质。…;

    跟随莫顿南下的三十万东胡骑兵的家眷老小,基本上都掌控在匈奴人手中。如果不是莫顿将东胡人逼的确实是走投无路,想来东胡人不会就这样在战场上反水。

    辛胜如此行事,何尝不是在收买东胡人的心。

    从东南方奔驰而来的马蹄轰鸣声愈发的响亮,大地的震颤开始变得剧烈。视线所及处,飞扬的尘土似乎连天上的烈日都要遮蔽,并且那烟尘前进的速度那是异常的快速,前一刻辛胜看的时候还在天际尽头不过是一小块,如今这盏茶时间不到,就已经能够看到尘土遮天蔽日的样子。

    辛胜这个时候心中也有些不确定了。这马蹄的轰鸣声委实是太过剧烈,就辛胜估计至少需要超过二十万的骑兵同时策马奔驰才能造成如此声势。但是蒙恬是从咸阳回到九原的,从咸阳道九原的近千里路程中,如果皇帝真的派遣如此多的援军北上,光的粮草和辎重所需就是一个天文数字,蒙恬更不可能在短短的不到七日时间就赶到九原。

    而且,从这正在飞速接近的不明骑兵的速度来看,似乎并不是长途跋涉战马疲惫,而是马力充足精神十足。不然不可能有如此快的速度。

    不动声色间,辛胜对着身边的亲兵耳语几句,旗帜变化之下,原本摆出防御之态的大秦兵卒军阵顿时产生些许细微变化。如同一只进入捕猎状态的猛虎般,蓄势待发。只要势头不对,随时可以趁着那南来的骑兵立足未稳之际倾巢而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当铺天盖地的马蹄轰鸣声成为这天地间唯一的声响之时,一面黑色的大旗在遮天蔽日的尘土中若隐若现,在望眼欲穿的辛胜以及十余万大秦兵卒眼中逐渐变得清晰。

    长达三丈的黑锦大旗中央那丈许的白色区域,是一只火红的展翅大鸟正在振翅欲飞,那大鸟神骏异常。在它周围数朵鲜红的火苗随着旗帜的摆动似乎在跳跃在燃烧。

    仅仅是一面旗帜,就能让人感到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这是一面辛胜从来没有见过的旗帜。大秦的军队中也从来没有这样一面以鸟做为旗帜的军队。

    更加重要的,这面旗帜不是大将军的将旗!

    辛胜的心陡然一沉。其余看到正面旗帜的大秦兵卒更是一阵骚动,随即杀气陡然一凝。没有人认识正面军旗。那么来的似乎只能是敌人。

    难道这赶来的是匈奴人的骑兵?不过,匈奴人的军旗从来都是巨狼,什么时候改成大鸟了?或者说是六国的叛军?不过叛军什么时候有了骑兵?而且还是一只人数超过二十万的精锐大军。原六国中似乎除了赵国没有哪个诸侯国用过红色旗帜啊。而且还是红黑相间的军旗。

    不过辛胜的疑惑马上就迎刃而解。

    紧接着红色大鸟旗帜背后,另外两面黑色大旗出现在半空中。一面比红色大鸟军旗还要大上数分的黑锦大旗最中央处是一个硕大的“秦”字,另一面同红鸟大旗尺寸相差无几的黑锦大旗中央则是一个斗大的“蒙”字。

    被尘土笼罩的无数身穿黑甲的骑兵身影出现在静立在旷野上的数十万双眼睛中。

    是大秦的援军,是大将军来了!

    看到这两面旗帜,笼罩在十余万由九原军和陇西军组成的大秦联军上空因为红色大鸟旗帜出现几近凝固的空气,瞬间开始流通。

    紧接着,铺天盖地的欢呼声陡然自辛胜军阵中冲天而起。

    红色大鸟军旗,辛胜等人确实没有见过,因为它刚刚出现在大秦也不过才月余时间而已。而使用红色大鸟做为军旗的,正是王乾麾下的十万朱雀军。

    朱雀军,终于到了!( 。)

请假,并祝所有书友元宵快乐。

九州高烧加重为冷热病,晚上才稍微好些,刚刚才睡下。让我代他向大家请个假,说声抱歉了,如果明天好些一定会更新,代九州祝大家元宵快乐。……

    手打中……手打中……

    【如果此章是属于作者求月票之类废话的,请跳过继续看下一章】

    估计再过几分钟就打完上传

    或者您可以点击上面的按钮发送错误报告

    请你先收藏此页吧,方便等下阅读咯……

第两百四十九章 尉僚之策

    “你说什么?”

    皇帝书房中,胡亥听到赢一念完蒙恬自九原传来的信报惊声道。

    “回陛下,太保大人来信说,二十余万东胡骑兵在归附匈奴的东胡新任首领莫乎尔的带领下临阵背叛匈奴蛮夷,欲投效我大秦,效忠陛下。”赢一兴奋的道。

    大秦自被册封为诸侯,因为居于关中之地,无论是人才还是教育以及学术上的发展,同居于中原之地的齐、赵、魏等国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战国末年,即便是其余六国合力才能对抗大秦的时候,中原之地的诸侯国同样看不起秦人,视秦人为蛮夷。当然,被中原诸侯国视为蛮夷的不仅仅是大秦,楚国同样也被中原之地的诸侯国视为蛮夷之地。

    对于中原诸侯国的这一看法。楚国向来是不认的,大秦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却是自家事自家清楚。秦国在当时确实是人才稀少,教育不兴。

    所以,在大秦立国的数百年时间中。大秦一直在以极为优渥的条件招揽天下人才进入大秦,商鞅、李斯、吕不韦等等在大秦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其实尽皆都不是秦人。如今的国尉、太师尉僚同样也不是秦人。在大秦的三公九卿中,有一多半都不是土生土长的秦人,都是其余诸侯国中慕名前来投效大秦之人。

    而正因为这一点,大秦在众多的诸侯国中可以说是包容性最强的国家。海纳百川,吸天下英才为大秦所用。不拘一格降人才,一直都是大秦朝野上下的共识。

    在始皇帝灭六国统一天下的进程中,始皇帝更是专门为此设立了善秦之功。善秦。顾名思义正是对大秦怀有善意或者投效之心。

    虽然大秦统一天下归根结底是因为国力强盛所致,但是善秦之功的设立,却是让大秦至少减少了数十万兵卒的伤亡。极大的推动了大秦统一天下的进程。

    在大秦统一天下之后,所有投效大秦的六国权贵,都如约得到了大秦的高爵俸禄甚至是官职。而在始皇帝登上帝位的十余年间,大秦更是将善秦的范围扩大了数万里边疆的异族身上。

    不过在之前十余年间,投效归附大秦最大的异族也才不过是三千余人。剩余的尽皆都是数十人、上百人的小族居多。其余如月氏、羌族、东胡等人数众多的大族,虽然说很少来侵扰大秦边疆,但是从来没有投效大秦的先例,即便是人数上万的异族。也很少归附大秦。

    此次东胡一族的投效,如果二世皇帝愿意接受的话,那么这将是大秦自成为诸侯国以来归附大秦最多的一族,而这一族还是曾经雄踞大秦东北边疆的大族。

    先不说这些游牧民族归附投效大秦之后,能为大秦带来多少利益。仅仅是近百万异族投效,就能让整个大秦增色多少?更是为二世皇帝陛下的政绩添了浓浓一笔。

    不过出乎赢一意料之外的是,皇帝陛下听到这个消息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兴奋。

    “去将太师大人请来。稍后再将两位丞相、老宗正以及长史蒙毅这四位大人请来。”胡亥沉吟半响道。

    蒙毅早在三日前就已经到达咸阳。随着蒙毅到达咸阳。基本上整个大秦朝堂上下都已经知道太保、大将军蒙恬已经离开咸阳前往九原镇守了。

    不出意料,随着蒙毅归来,在司马欣一案之后一直空置的皇帝书房长史之位马上就有皇帝下诏着蒙毅领任,同时蒙毅也被正式加爵为毅侯。…;

    “诺!”

    半个时辰后,尉僚最先赶到。

    “老臣见过陛下。”尉僚对着正紧盯地图的胡亥躬身一礼道。

    “爱卿不必多礼。”胡亥转身道虚抬双手。随即直入正题道:“路上赢一可将太保大人自九原传来的信报告知老爱卿?”

    “回陛下,赢大人已经告知老臣。”

    “那爱卿以为此事该如何处置?”胡亥点点头问道。

    “陛下是说?”尉僚迟疑了一下问道。

    胡亥听到尉僚的话,抬眼看了尉僚片刻道:“东胡一族既有投效我大秦之心,自当收留,此事当无疑问。”

    “陛下圣明!”尉僚听到胡亥的话,眼中精芒一闪而逝,先小小送上一记马屁,随后紧接着道:“陛下可传诏太保大人,命王乾将军领朱雀军精骑以及十万东胡人,自九原北上直捣匈奴蛮夷圣地狼居胥山。以朱雀军战力,想来定然可以将被匈奴蛮夷羁押在狼居胥山的东胡人救回,还可给匈奴蛮夷一个教训。”

    “嗯?”胡亥发出一声轻咦道:“老爱卿为何不让太保大人领军直捣狼居胥山?还有,朱雀军和十万东胡人北上,孤军深入粮草补给改如何是好?”

    尉僚听到胡亥的疑问,眼中闪过一抹欣慰之色。他很清楚,皇帝显然是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之所以让自己说出来,正是说明皇帝已经成熟了。

    此次东胡一族临阵反水转而投效大秦,不仅宣告着莫顿意图南下夺取河套平原、消耗掉东胡一族最后的数十万青壮的愿望落空,更是给了本身就想趁此机会给匈奴蛮夷一个教训的胡亥以天赐良机。

    尉僚要比胡亥更清楚蒙恬的九原军拥有什么战力,而蒙恬回到九原之后,九原军的战力将会是倍增。即便没有朱雀军的驰援,仅仅依靠二十万九原军,如果单单是镇守九原城的话,根本没有丝毫问题。

    他之所以支持胡亥将原本本该驻守关中充作机动力量的朱雀军调入九原,同时还将辛胜的陇西军调往九原驰援,正是因为皇帝陛下的坚持。而随后征召劳役运送粮草辎重前往九原,也同样是为了这个目的。

    开始的时候,由于没有确切的情报,胡亥以及尉僚都以为这南下的尽皆都是匈奴人。此次蒙恬的信报送达,才知道原来莫顿仅仅带了不过二十万匈奴骑兵南下,其余尽皆都是归附匈奴的东胡人。

    胡亥先前所做的准备,只不过是为了将莫顿这五十万匈奴人不能说全部留在九原,至少要大半留在大秦境内。如今,随着东胡一族的投效,显然大秦和莫顿双方实力的对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大秦已经有足够的兵力来进行一些之前不曾想过的计划。譬如,是不是要趁机覆灭匈奴。

    覆灭匈奴,如今已经到达九原官职最高、德高望重的蒙恬显然是最好的人选。

    但是,蒙氏一族如今在大秦的军方的实力虽然因为五大军团的成立,而屈居第二,却依然是大秦数一数二的力量。更不是那些意图复辟的六国遗族乌合之众可以媲美的精锐。

    南越有大量的蒙氏族人投效了已经自立为皇帝的子婴麾下。如果蒙恬的态度有变的话,那么覆灭匈奴的大功不仅不能为大秦带来福音,反而会给大秦带来无穷的祸患。

    即便蒙恬依然选择忠诚于胡亥,以如今已经有功高震主之势的蒙恬的声望,如果再加上覆灭侵扰大秦数百年心腹之患的大功,不管蒙恬愿不愿意,都必然会严重的冲击胡亥这个大秦皇帝在老秦人以及军队兵卒心中的威望。…;

    覆灭匈奴之事,正如平定六国遗族叛乱复辟一事一样。只能由身为皇帝的胡亥来做,而不能交给别人,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就是,不能交给蒙恬。

    显然,胡亥正是看到或者说意识到了这点,才会如此询问尉僚。

    “陛下,太保大人年事以高,此次自咸阳回返九原,本就连日奔波,如若再领军北进千里深入阴山以北草原深处,怕是……。”尉僚淡淡的道,剩下的话尉僚没有说完,不过意思已经很是明确。

    那就是担心蒙恬身体吃不消,匈奴人没有见到,自己先挂了。

    “恩,爱卿言之有理。”胡亥点点头道。

    虽然他跟尉僚两人都知道为什么不派蒙恬趁此机会一举将匈奴整个连根拔起,不过表面上的功夫显然要做足才是。显然,尉僚找的这个借口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至于大军北上所需之粮草。陛下,茫茫草原,有无数的匈奴人在放牧。先前我大秦不知匈奴人根底,如今有东胡人带路自然不同以往,东胡人自然知晓何处有匈奴蛮夷放牧。如今秋收之时,怕是牛羊正肥,这些放牧的匈奴人所圈养之牛羊,正好可以充作大军之粮草。如若再加上大军随身携带之补给,粮草之事迎刃而解。”

    说道这里尉僚顿了顿道:“如此行事,既可以解大军粮草之困,又可削弱匈奴蛮夷根基。岂不是一箭双雕之事?”

    “好!”胡亥击掌赞道,随即似乎想起什么,“此次虽然不能一举将匈奴连根铲除,但是朕也必须给那莫顿一个教训,让他知晓我大秦不是他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之地。”

    胡亥很不甘心,就这样放莫顿回到草原。如果此次是他自己亲自领军,不管付出何等代价,他也必然会选择将莫顿给留在大秦境内。

    正如先前所言,匈奴人不能交给蒙恬铲除,莫顿更是不能让蒙恬杀掉或者活捉。

    生命中有许多你想做却不能做的事,这就是命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广告位:728901 ……》   。。

第两百五十章 蒙毅的恐惧

    不能让蒙恬将冒顿诛杀或者活捉,那就意味着必须要放冒顿回到大草原,回到狼居胥山。意味着等胡亥整顿好大秦国内的叛乱再次北上之时,又要耗费无数的钱粮,又要牺牲很多本不应该死的大秦兵卒。

    尉缭没有再说话,他知道这个时候不再是自己给皇帝出谋划策的时候。蒙恬不能灭掉匈奴这件事情,他同胡亥的想发一致。

    但是在冒顿的事情上,他也拿不准该如何处置。放非他所愿,不放让蒙恬领军将冒顿诛杀,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也不是他一个空有虚名而无多少实权的太师以及国尉能够控制的。

    最为重要的是,蒙恬到如今的爵位和官职再加上三公中的太保之位,无论是爵位、官职还是虚名头衔,已经是升无可升。

    如果蒙恬诛杀掉冒顿,此等大功如果不封的话,皇帝首先就要面武崇尚军功的秦人汹涌的民心和人言,必然会激起蒙恬麾下三十万九原军兵卒心中的不满;甚至于会令身处咸阳的蒙氏族人因为此事同大秦离心离德。

    而如果要继续给蒙恬这个大功进行加封的话,那么该怎么对蒙恬进行加封?尉缭当然不会想到封王之议,毕竟封皇子以及异姓王镇守天下各地也只是从刘邦开始,这个时候的大秦刚刚将原本诸侯遍地走的天下统一,尉缭自然不会也不敢想到这一点之上。

    在尉缭看来,如今的蒙恬即便获得再大的军功或者政功。都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反而会给他自己、给大秦带来无穷的祸患。

    书房之中顿时陷入沉寂。

    “启禀陛下!”

    一个带着别样磁性的女生陡然自书房外响起。打破沉寂良久是皇帝书房,说话的是守候在书房外的龙媚。

    “何事?”胡亥看了一样低眉垂目的尉缭,问道。

    “回陛下。冯丞相、李丞相、嬴宗正以及蒙长史四位大人觐见。”

    “宣!”

    “喏!”

    过了片刻,一阵脚步声响起,冯去疾、李由、赢腾以及蒙毅四人出现在书房门口。

    “臣等参见陛下!”

    “四位爱卿不必多礼!坐吧!”胡亥摆摆手道。

    “谢陛下!”

    四人似乎丝毫没有因为看到尉缭先自己等人前来而感到惊讶,躬身谢过胡亥之后,对着尉缭微微一礼,随即纷纷落座。

    “陛下帝威浩荡,使数十万东胡蛮夷归附,四夷皆服之期指日可待。陛下万岁!”冯去疾屁股还没沾上凳子,就马上起身深深对着胡亥一礼,送上一记无比响亮的马屁。

    李由、赢腾、蒙毅三人听到冯去疾这记送给皇帝的响亮马屁,顿时一头黑线。即便是老神在在的尉缭,也被冯去疾这马屁给熏的花白的眉毛直抽抽。

    冯老匹夫原来说漂亮话也很有一手啊。

    “陛下万岁!”

    冯去疾已经赶在前面,赢的了皇帝的第一好印象,再加上东胡一族数十万人归附大秦确实是大秦自立国来数百年不曾发生过的大事。大喜事。所以不管尉缭、李由、赢腾、蒙毅四人作何之想,此时自然也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