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园似锦-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氏见小女儿手臂的绒毛都竖起来了,以为她害怕呢,便道:“草儿,你要是害怕,在屋里待着,咱家也不指着蝗虫做口粮。”

    余家储存了那么多粮食,为什么还抓蝗虫呢?老余头看到蝗虫的密集程度,推算这场蝗灾没有那么容易过去,即使蝗虫大军过去了,留下来的蝗虫也不是个小的数字。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地里别想种庄稼了。家里大小十几口人,再多的粮食也有吃空的一天。既然蝗虫也能当食物,为什么不多抓些,能省多少粮食算多少!

    余家人听了老余头的话,纷纷表示赞同,都努力地抓着蝗虫。余小草拿出捞鱼的兜,往空密集的蝗虫抡过去,兜里面几十只蝗虫落。她把到的蝗虫,抖落进小莲手撑开的口袋里,又继续下一的捕捉。虽然没直接接触蝗虫,可捉蝗虫的速度,一点也不其他人慢。姐妹俩合作,很快捉满一袋子蝗虫。把袋口系,小莲又拿出一个半人高的口袋来,两人合作越来越默契。

    东山村附近的植被被祸祸一空的时候,蝗虫大军铺天盖地一路往北飞去。东山村的村民们终于在一天之后重新看到天空的颜色了,空的蝗虫虽然变得稀少起来,可地落的蝗虫依然不在少数。

    村民们从家走出来,神色凝重地看着失去了绿色,显得光秃秃的西山,再看看没有一丝绿色点缀的村子,面容更显灰败。那些在蝗灾失去了粮食和蔬菜的村民们,蹲在地嚎啕大哭。可哭又有什么用呢?每家粮食都不宽裕,面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的灾难,谁也不会拿关系到自家人性命的粮食,去接济别人。

    村长这时候站了出来,看着那些痛哭失声的村民,深深地叹了口气,道:“别太难过了!咱们东山村靠山面海,只要勤劳些,总不至于饿死!你们赶紧去镇看看,能不能买些粮食回来。以后恐怕粮食的价格只会升不会降的!”

    这些村民才停止了哭泣,把家所有的存银都带。余家无私地赶着驴车和马车,帮乡亲们服务。

    可是,到了镇后,大部分粮铺都关了门。周家的两个粮铺虽然还开着,但价格高得离谱,前些日子高了五倍不止。这还不算最离谱的,有些无良的商人坐地起价,价格飙到了十几倍。

    这无异于雪加霜,本来缺少粮食的村民们,因为粮价涨,能够购买的粮食少了好几倍。有些人想要观望几天再来买,村长的一句话,让他们不得不咬牙把钱都换成了粮食。

    村长说:“蝗灾不知什么时候能过去,地里不产粮食,这粮价在未来的半年只会升不会降的。”

    村民们对村长还是较信服的。周家的粮店门前,排着长长地队伍,东山村的村民们垂头丧气地排在后面。队伍里所有的人,神色都较沉重,一言不发,气氛尤其沉闷。

    轮到东山村村民的时候,有个穿着体面的仆从,在粮店掌柜耳边低语几句。掌柜的皱了皱眉头,冲着队伍大声喊道:“没粮了,大家都别排了,到别家去买吧?我们这儿没粮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 做蚂蚱酱

    已经排到门边的村长,伸头朝着粮铺里看了一眼,里面的粮食堆得半扇墙那么高,怎么说没粮了呢?

    这时候,粮铺的小伙计,拿了门板,准备把铺子门关上。村长急了,正要跟掌柜的分辩,余海走过来,轻轻对他摇了摇手,小声道:“村长,你跟掌柜的争执也没用。你也看到了,刚刚来了个人,跟他说了什么,掌柜的才说没粮的。上面的意思,掌柜的也做不得主。”

    粮铺的掌柜隐隐听到两人的对话,冲余海微微点了点头。他觉得此人听面善的,想了一会儿,才想起这不是东山村的余海吗?东山村的余家很得周家未来家主的信任和尊重,这在周家但凡有头有脸的下人,都是知道的。

    虽然掌柜的不知道为什么未来家主会对一个农夫另眼相待,但是作为周家的世仆,能揣度上面的意思,投其所好,才能得主子的青眼。刚刚来通知他关门,明日粮价上涨五成的仆人,是大房大公子身边的红人。虽说大公子掌管着周家粮铺,可二房的三公子毕竟是家主的储备人选。孰轻孰重,粮铺掌柜心中自有衡量。

    粮铺掌柜面含微笑地走过去,对余海道:“这位是余海兄弟吧?”

    见余海点了头后,他又道:“请借一步说话!”

    这时,周家粮店的门已经关上了,门前排队的人虽然吵吵了一阵,却也渐渐散去了。只剩下东山村来买粮的十几户村民,无措地看着村长,等着他发话呢。

    粮铺掌柜把余海叫到一边,挂着笑容,道:“余海兄弟是来买粮的?”

    废话,在粮铺面前排队,不是买粮难道是买肉?余海微微点头,道:“是啊,村里遭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想多储备些粮食,看能不能熬过灾荒。”

    粮铺掌柜地稍作思忖,便道:“余海兄弟,你准备买多少粮食?你也看到了,我们大公子吩咐让关门涨价。不过是余海兄弟买的话,还按今天的价格,就当交个朋友了!”

    反正大公子也不知道店里的存粮卖了多少,他今日送余海个人情,将来好做打算。粮铺掌柜是个有本事的,但缺少机遇,如果能从余海这儿,在未来家主面前露个脸,凭着他的能力,将来肯定不止掌管一个小小粮铺而已。

    余海听了面露为难之色,缓缓地摇头道:“我们村三十多户人家,都等着粮食救命呢!都乡里乡亲的,我可做不出光顾着自己,不管别人死活的事来!”

    粮铺掌柜犹豫了片刻,对余海伸出了大拇指,道:“余海兄弟果然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不知你们村需要多少粮食?一千斤以内,兄弟我还是能做主的!”

    余海大喜过望,急切地道:“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先去问问村长,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余海跑过去,拉了村长到一边,小声地把掌柜答应私下里给东山村一千斤粮食的事,说给他听。这次一起跟来买粮的,大多是手中已经没什么存粮而且粮食又没抢收回来的人家,只有十三户。

    粗粮平时五文钱一斤,现在周家粮铺的价格是往常的五倍,也就是二十五文一斤。这十几户人家,因着卖海肠和海蛎子,也算小有结余,因而虽然挺心疼的,却也没有拿不出钱买粮的。一听粮铺要涨价,都想多买些粮食回去。可人家只给一千斤的粮食让他们分,这可怎么办啊?

    最后村长做主,按照家里的人头算。家庭成员多的,就多分一点,成员少的,就少占一些。平均每户人家,至少也能买到七八十斤的粮食。要想再按这个价格买,却是没有了!明天?粮价又该往上翻了!

    一千多斤粮食,装上了东山村带过来的马车驴车。余海又象征性地买了一百来斤的细粮,花了近五两银子。余海心中暗叹粮店真是个赚钱的买卖。前两天他来采购的时候,一百斤细粮也就一两左右,平白多花了五倍的银子啊!

    回到家的时候,全家里人也都忙活着呢。大人小孩齐动手,要把捉到的蝗虫给腌制起来,天气热,蝗虫不能放时间长。

    余小草在柳氏和大姑的帮助下,做蚂蚱酱。蝗虫俗名蚂蚱,肉质鲜美,味美如虾,而且富含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吃了对人体很有好处。

    她前世的时候,曾经按照网上介绍的方法,尝试着做过蚂蚱酱,味道很好,很下饭的。她让娘和大姑把逮住的蝗虫放进水中淹死后清洗,然后把翅膀去了。翅膀剁不碎,影响口感。

    然后用一斤蝗虫一两半盐的比例,把蝗虫都腌起来,让它自然发酵,二十天左右就可以食用了。还有一种就是现炸的蚂蚱酱,用肉沫、葱花、辣椒,然后蚂蚱炸过后切碎,放在一起炒,熟了后出锅,味道比炒虾米还要香。

    不过发酵的蚂蚱酱,任何人都能吃。若是现炸的蚂蚱酱,容易对蚂蚱过敏。所以,余小草刷了七八个十斤的坛子,做了很多发酵的蚂蚱酱。

    中午的时候,家里也没心情做其他东西吃。余小草做了凉拌蚂蚱酱。就是把蝗虫炸熟后,切碎,拌上炸过的碎花生,加点香菜,淋上热油,再用盐、白糖、辣椒油拌匀。

    又做了爆炒蚂蚱酱,先把肥膘肉切成小粒,把洗净晾干的蚂蚱也切成小粒,然后跟肉粒一起剁碎,剁成泥状。锅内大火加热,油烧成五成热,倒入蚂蚱泥,煸炒出香味,炒至水分略干,将肥膘肉中的油分炒出来,与蚂蚱泥充分融合,倒入葱花,翻炒均匀,放入盐和味精,再加入辣椒粒,稍微翻炒几下就可以出锅了。

    蚂蚱酱香喷喷的味道,随着风飘散到不远处的周家。周珊瑚沉不住气了,撒丫子跑过来,问:“小草,你又做啥好吃的了,这么香,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余小草把做蚂蚱酱的方法说给她听。周珊瑚一听这么喷香的味道,居然是用蝗虫做出来的,就沉不住气了:“小草,你等会儿,我去把我娘叫过来。你说给她听!”

    周珊瑚比余小草大一岁,在厨艺上没啥天分,属于能把饭做熟能吃的类型。让她学做蚂蚱酱,估计到明天也未必能做出一盘蚂蚱酱来。

    教会周婶子做蚂蚱酱,余小草又用杂粮弄了做了许多煎饼出来。中午就煎饼卷蚂蚱酱。

    好在余家人没有对蝗虫过敏的。蚂蚱炸过以后,非常酥脆,吃起来特别的香,再加上煎饼特有的粮食香味,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从镇上回来的小石头,一口气吃了四个大煎饼,还意犹未尽:“方平,一会我们去西山脚下,多抓些蝗虫回来,以后一年到头都有蚂蚱酱吃了!”

    刘燕儿看了他一眼,道:“大伏天,蝗虫不能放几天,都腌成蚂蚱酱的话,也没那么多坛子。”

    小方平童言童语地道:“没关系,我们可以烤蝗虫、炸蝗虫、炒蝗虫、炖蝗虫……每天吃蝗虫大餐!!表姐的手艺那么好,肯定怎么做都好吃。”

    众人想象着一桌子都是蝗虫的画面,都成昆虫宴了,不禁打了个寒颤。小石头却笑得神秘兮兮地道:“你们忘了,咱们有制冰的技巧。可以在家里弄个冰窖,把蝗虫都冻起来。这样,即使蝗灾过去了,咱们一年四季什么时候想吃蚂蚱酱,从冰窖里取出来做,不就成了?”

    “冰窖?那可是有钱老爷家才能消耗得起的!”刘虎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

    这时候有钱人家的冰窖,多是冬天从河里采集回来,储藏在地窖里的。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可余小草手中掌握了制冰的技巧,就是大伏天也能变出冰来。

    说干就干,下午的时候余小草专管着制冰,余海带领一家人把地窖给腾出来。到晚上的时候,第一批冰已经制好,这批冰做得比较多,把三分之一的地窖给填满了。而下午负责继续收拾蝗虫的人,也把第一批蝗虫,送入了冰窖中。

    余彩凤有些担心地看着地窖里的冰:“这些冰不会一夜之间全化了吧?”

    余小草信心满满地道:“放心吧,大姑!冰的储藏量多,冰窖温度低,不会化太快的。再说了,咱们家的地窖挖的深,而且上面的隔热措施做得好,改成冰窖肯定没问题!就是今天化了一部分,明天再做一些冰补足进来就是了。人家有钱老爷家的冰窖,能够从冬天一直储存到夏天,咱的一夜还能存不下来吗?”

    有了冰窖,怕捉到的蝗虫坏掉。家里人在余彩凤和柳氏的带领下,连夜把捉到的所有蝗虫,都收拾了出来,放进冰窖里储存着才安心。余家人都是过过苦日子的,尤其又是灾年,对于食物有着很大的执着。

    奋斗了一夜,第二天除了几个没加夜班的孩子,其他人都蔫头蔫脑地吃了早饭,回屋补觉去了。小石头兴奋地拿着袋子筐子,带着刘方平要去逮蚂蚱。

    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

    公告:免费app上线了,支持安卓,苹果。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heji!!

 第二百七十九章 后续

    蝗灾来临的时候,他正在镇书院里读书,铺天盖地的蝗虫把他吓得不清,想要回家看看,却被书院的先生们给阻止了。因而,抓蝗虫的经历,没他的份儿。

    现在蝗虫大军虽然已经过去了,可留下的蝗虫却不在少数,啃食着一切能够食用的枯草和根系。如果去捉的话,一天下来也能捉不少呢!小石头跃跃欲试地想要体验抓蝗虫的乐趣。

    余小草见两个小家伙兴致很高,也拎了一个口袋,跟在他们身后,朝着西山脚下往日的山林走去。一路,本该被绿色覆盖的山路两旁,现在只留下植物光秃秃的根茎,和黑黄色的泥土。遗留下来的植物根茎,还趴着绿色或黄褐色的蝗虫,正在有滋有味地啃着。

    往日生机勃勃的西山,也仿佛迟暮的老人显出一副颓废的模样来。林子里能吃的叶子,都被啃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让人有种仿佛到了隆冬时节似的。本来茂密的草丛和灌木丛,数不清的蝗虫,依然在不依不饶地啃食着,细听的话,隐约还能听到沙沙的声音。

    “在这捉吧,不要再往山林里去了!”望着这样的山林,余小草心隐隐有些不安。草木要是都被蝗虫吃了,那些食草的动物们很有可能因为没有食物而饿死。要是食草的小动物们都没了,那些食肉的猛兽,会不会下山来祸害村子呢?余小草长长的出了口气,希望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吧!

    小石头和刘方平两个小家伙,早已扑进了草丛,抓起蝗虫往口袋里塞。蝗虫遇到人,自然会跳开或者飞走,捉起来有点困难。不过两个小家伙都很有抓蚱蜢的经验,虽说没有蝗灾来临时抓的速度快,可一个时辰也能抓个好几斤呢!

    “兔子!兔子!!”刘方平窜进一个草丛后,一个灵敏的灰色身影,从草丛里蹦跳而出,飞快地跑走了。小家伙追了几步,失去了野兔的身影,嘴巴撅得老高,不高兴地回来了。

    小石头咧开嘴笑道:“小方平,你的腿能跑过兔子啊!告诉你吧,我二姐是套野兔的好手,你要是馋野兔肉了,可以请她帮你套几只回家。”

    刘方平眼睛一亮,窜到余小草的面前,晶莹透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喜悦和期待的光彩:“二表姐,真的吗?你会套兔子?”

    这半年来,刘方平在舅舅舅妈家吃得好睡得饱,天天没心没肺的傻乐,早已不是来时那副枯瘦的模样。余小草捏捏他脸颊的肉,笑着道:“会是会,可没你石头哥说得那么玄乎。要是套不住,你可别哭鼻子哦!”

    刘方平摇着尾巴在余小草身边兴奋地转来转去,急切地道:“不会的!二表姐,需要什么东西,我回去拿!”

    余小草变魔术般,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绳子来,选了一处隐蔽的草丛,下了套子。为了不让两个孩子失望,她又在枯草附近洒了几滴灵石液。

    “这可以了吗?”刘方平又转悠过来,看着地简陋的绳套,有些不太敢相信地问道。

    余小草拍拍他的小脑袋,道:“绳套是下好了,有没有野兔经过不知道了。这全靠运气。走吧,继续捉你的蚂蚱吧!”

    余小草总共下了五个绳套,快到午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捉了大半袋蝗虫,急不可耐地跑到姐姐(表姐)身边,表情非常同步,都是用期待加兴奋的目光看着她。

    余小草恶趣地用沾着蝗虫口吐出的汁水的手,在两个小家伙脸同时摸了一把,没等小石头抱怨,振臂一挥:“走!去收绳套去!!”

    五个绳套,有三个落了空,剩下两个都到了猎物。一只是还活着的野兔,一只是山鸡。看着瘦得皮包骨的野兔,余小草心的阴影更重了。

    午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啃着没有多少肉的野兔和山鸡肉,吃红烧肉还要香,觉得是自己和姐姐(表姐)一起抓的。余小草把自己的担忧,跟家里人说了。

    余海浓密的眉毛在眉心打了个结,余家老宅建在山脚下,距离西山不过一两里路,如果真有饥饿的猛兽下山,首当其冲的是山下的几户人家。

    吃过饭,余海找到住在附近的钱家和周家,把小草的担忧说了,两家人都紧张起来。钱的爹钱富贵看向余海道:“大海兄弟,我们仨你会打猎,你说怎么干,我们怎么办!”

    余海把自己的想法,跟两人说了:“我的意思是,要防范于未然。咱们在院墙附近,和周围的空地,挖些陷阱,野兽来的时候,也好有个防御。好在咱们三家的院墙较高,野兽来了,未必能跳过去,只要守好大门行了!我准备今天下午去镇,买些猎具回来,咱们三家分了,晚的时候开始挖陷阱。你们觉得呢?”

    钱富贵和周大年没有不同意的,两人商议了一下,道:“下午辛苦大海兄弟了。我们两家的院墙没你们家坚固,下午要修缮修缮。”

    余海跟左邻右舍商议怎么防范野兽的时候,余小草却准备去秘密基地看看情况。小石头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