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淘宝大唐-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看着这份材料,是一份关于火车和铁路建设的资料。

    资料上说道:世界上通用的铁路标准轨距是由罗马的马屁股决定的。

    世界上通用的铁路标准轨距是1。435m。

    这个数字有角有楞,是不是通过科学的严格计算?这个绝对是没有,并且还是一个很荒唐的理由而来的。

    英国人最先发明铁路的,所以铁路轨道以前没有人计算应该是多少,英国火车制造的时候找来英国做马车车轴的人来制造火车的车轴那个做马车车轴的人就按照马车做了一个坚固的火车车轴,所以火车车轴是1。435m的时候,当然火车铁轨的距离也一定要这个数字啦。

    英国马车车轴为什么是1。435m呢,因为英国当时的道路基本上就这么宽,道路上压出两道深深的车辙,所以马车车轴也必须按照这个尺寸做出来才能容易在道路上驾驶,所以英国的马车车轴都是1。435m。

    为什么英国道路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其实那时一千年前就留下的深深车辙,那是罗马人统治英国的时候,修的路留下的车辙罗马人撤走之后,道路留下来了,道路上深深的车辙印也留下来了。

    为什么罗马人留下来的车辙印是1。435m,因为这个是罗马人建造古代高马车路的时候,路上跑的马车基本上都是两匹马拉一辆马车两匹马体肥膘壮驾辕的时候不能太挤距离又不能太远,所以决定的是两匹马的马屁股之间距离不能过一个拳头,也不能低于一个拳头,这样的两辕马车的车轴距离是1。435m,所以罗马人的车轴是1。435m。

    两匹马的马屁股是1。435m宽,所以罗马车轴是1。435m米,所以英国的车辙印也是1。435m米宽,英国的马车车轴也是1。435m米宽,英国火车车轴是1。435m米宽,英国火车轨道距离也是1。435m米宽,世界火车都是从英国引进的,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大多数国家的火车轨道距离是1。435m,罗马的马屁股决定今天火车轨道距离是1。435m。

    看到这里,李愔忍不住发笑。

    这时,魏征、李旦、黄琪和交通部长等人都到了。

    李愔指着墙上挂着的各种图片,说道:“这个叫火车,下面的叫铁轨……”他我行,对他们进行了一番关于铁路方面的科普。

    魏征站起来,凑近图片仔细的观察了一番,说道:“皇上,您说这个火车一次可以运送,上百辆马车运输的货物,是真的吗?”

    李愔笑道:“目前研究的蒸汽机,动力还是不足,将来如果研究出更大的动力机械,一次运送上千辆马车运输的货物,都不是问题。”

    魏征说道:“那可太好了,交通问题是个大问题,不说别的,仅仅到夏收和秋收的时候,运输粮食,在全国都是一个大问题,道路拥挤不堪,路上的损耗也十分巨大,有了这个前路,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李旦说道:“宰相大人说的对,有了这个铁路,对于大唐的工业生产,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臣坚决支持建设铁路。”

    李愔决定在交通部下面,成立一个铁路局。由铁路局负责,首先修建从长安到渭南的车,建成通车以后,再修建从渭南到洛阳的铁路,然后根据情况再逐渐扩大。

    魏征望着李愔,有些发呆,他憋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问道:“皇上,这么多年来,您不断地搞出来利国利民的发明创造,极大地造福了大唐的百姓。

    臣想问问,您这些奇思妙想,都是从哪里得来的?”

    众人也都期盼望着李愔,等待他的回答。

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 
、对于李愔的神奇,人们以前就感到惊奇,随着李愔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朝堂的进一步稳固,以及大唐的进一步强盛,这种惊奇,已经进一步变成了敬畏。

    在人们的眼中,李愔几乎无所不能,身上已经笼罩了一种神秘的光环,在这个迷信的时代,他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成为了神的存在!

    俗话说距离产生美,神奇产生敬畏。人们通常对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物,通过想象加以美化,普通百姓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产生敬畏十分正常。

    皇帝的威望高,百姓对皇帝敬畏,是件好事儿,便于朝廷推行自己的政策。

    可是,李愔身边的人,包括这些最亲近和最熟悉的人,也都对李愔产生了敬畏之感,自觉的服从他,甚至习惯于依赖他,就不是一件好事儿了。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李愔发现,大臣们遇到难题,习惯了向他来请示,甚至他们分内的工作,有时也懒得动脑子。

    他们认为,凡是自己的意见和皇帝陛下不同的,经过实践证明,肯定是皇上的意见正确。凡是自己的意见得到了皇上肯定的,那就更没问题了,一定是正确的。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动脑子?于是,大家凡事都愿意向皇上来请示,李愔也就越来越忙了。

    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信号,长此以往,对于朝廷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危害。

    李愔望着大家期望的目光,不再故作神秘,他诚恳的说道:

    “其实,我没有什么可神秘的,这些科学知识,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的师傅是一个海外高人,这些知识都是他和前辈们的研究成果,我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扬光大而已。

    这个世界上,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神仙先知。大家还记得飞鸟传书和天外飞仙吧,在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之前,会迷惑很多人。可等大家知道事情真相之后,觉得不过如此而已!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都自己本身的真相,有它存在的客观规律,只要你认真的对它进行研究,就能够掌握它,并且利用它。”

    李愔的话,虽然不能够完全解开大家的迷惑,但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家对自己的神话。

    这件事情以后,李愔在早朝上专门做了一次讲话,号召大家对自己份内的工作,专注研究,勇于承担责任。对于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情,只要是出于利国利民的出发点,就大胆去做,无需事事请示。

    即使出现了问题,只要不是出于恶意的目的,只要不造成对朝廷和百姓的重大损失,朝廷都能够给予原谅。

    这次讲话之后,对于改进朝廷拖沓的作风,有了很大的促进。相对的他自己也轻松了很多。

    太极殿,李愔的办公室。

    海外情报局局孛贴,正在向李愔汇报,他拿着几件商品,说道:“皇上,请您看看这些东西。”

    李愔看看问道:“这不是工业城生产的产品吗,怎么了?”

    孛贴说道:“不是的,这是大马士革生产的产品。”

    原来,长安的商队千里迢迢,运送了一批工业城生产的商品,前往阿拉伯首都大马士革销售,却忽然发现,自己带来的商品有些卖不出去,当地人认为价格太高。

    经过他们打听了解到,自己带来的商品中,有些在大马士革就能生产。

    唐朝人的产品,加上如此遥远的路途而产生的运费,价格完全无法被当地人接受,他们只好按照当地的市场价格抛售,赔得心在滴血。

    商业部外贸司驻大马士革的办事机构,已经给商业部写了报告,正在送往长安的路上。

    海外情报局在当地的人员,得到消息后,他们的办事效率更高,就将这一情报,送回了长安。

    孛贴说道:“皇上,臣的属下了解到,阿拉伯人派往长安以及大唐其他地方的的商队中,混入了很多间谍,刺探情报。

    唐朝的军事、政治和商业情报已经在不同的程度泄密。”

    李愔眉头紧皱,没有说话。

    孛贴说道:“皇上,来往长安的外国商队,以及在长安经商或者从事其他活动的外国人,数目众多,臣的部下人手不足,有些监视不过来。

    不说全国,仅仅是长安军事和商业机密数量繁多,很难保证泄密。”

    李愔真是有点儿头疼,他想了想说道:“这样吧,长安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大唐其他地方,同样避免不了外国人的流动。防范起来确实是比较困难。

    我看这样,让军事部门,自我加强防范意识。

    工业部、商业部和其他部门,拟定一个需要保密的内容的名单,交给你们海外情报局,进行重点防范。

    另外,再拨给你们一笔款项,增加些人手。”

    孛贴说道:“臣明白了。”

    孛贴离开了太极殿,首先到工业部和李旦见面。

    孛贴把在大马士革买回来的那些商品,交给了李旦。

    李旦说道:“这件事还真是不好办,有些秘密是保守不了的,有些项目本身就很简单,工业学院和工业学校的学生,在实习时就会接触到一些制作工艺。

    不过,这两项商品的生产工艺,是不对外开放的,你不妨从这方面进行一下调查。”

    孛贴说道:“你给工业城打个招呼,我会派人进去调查的。”

    李旦说道:“行,我派人通知工业城,让他们配合你们的人进行调查。”

    不久以后,长安三雄就进入了海外情报局调查组的视线。

    孛贴接到报告以后,觉得有些头疼。这件事涉及到了皇妃的弟弟。

    他对调查组的人员说道:“这件事暂时保密,密切监视他们的动向,无论调查结果是什么,给我严格保密,及时向我汇报。”

    哈罗德接到了哈里发的来信,叮嘱他设法了解唐军火炮的秘密。

    这天,他对皇甫信说道:“三弟,我听说唐朝有一种武器会喷火,不知道你见过没有?”

    说完,他十分期待地望着皇甫信。

    皇甫信说道:“大哥,这件事你该问二哥,他最有发言权。”

第四百六十二章 女飞贼() 
意哈罗德望着秦怀玉,问道:“这是真的吗?”

    秦怀玉得意地说道:“那叫神威大炮,十分厉害,我哥哥就是唐军炮兵总管,他带我去参观过大炮射击,哇,实在是太厉害了。”

    哈罗德说道:“哎呀,你竟然有这样的眼福,太令人羡慕了。”

    秦怀玉得意地说道:“这有什么,等我跟我哥哥说说,带你一块去看看。”

    哈罗德说道:“太好了,我很期待呢。”

    白鳥智香子和美津子逃离长安以后,来到了渭南城外,她们现在身无分文,还带着个孩子,处境极其艰难。

    这天傍晚,在郊外的一片树林里,美津子说道:“夫人,咱们要去哪里安身呢?”

    白鳥智香子说道:“在洛阳城里,有我的一个远方亲戚,咱们就去投奔他吧。“

    美津子说道:“那咱们赶紧去吧,还带着个孩子,赶紧安顿下来吧。”

    白鳥智香子说道:“我和这位亲戚,素无往来,没有感情。咱们现在身无分文,去投奔人家,恐怕是很难接纳咱们的。”

    美津子说道:“那怎么办?出来时太匆忙了,没有拿上值钱的物件。”

    白鳥智香子说道:“这有什么,就凭着咱们一身好武艺,今晚就做一次飞贼吧。”

    美津子笑道:“也是,唐朝有很多有钱人,让他们拿出点来做贡献吧。夫人,我和你一起去。”

    白鳥智香子说道:“不用了,你带着孩子在这里等我。”

    说完,她就朝着渭南城方向走去。

    夜幕降临后,一道黑影来到渭南城墙下,爬上城墙边的一棵大树,从树杈上跳下,落到了城墙上,随即消失不见了。

    两个小时后,那个黑影背着一个包裹,又来到了靠近那棵大树的城墙上,黑影甩出绳索套餐在那棵树上,借助绳索跳上了那棵大树,顺着树干滑了下来,消失在夜暗中。

    第二天,渭南城官府接到报案,说一个开首饰楼的商人,家里遭遇了飞贼,飞贼只杀死了他们家的看家狗,没有伤人。

    但是,这个商人损失了价值数万两白银的首饰。

    官府介入调查以后,那个商人说,飞贼用黑布蒙面,看不清面目,但是,他在逼问商人财物的时候,尽管压低了声音,但是仍然能够听出是个年轻女人。

    渭南城官府调查了半天,没有任何线索,只能按照流窜作案,上报了事。

    白鳥智香子首先来到了南阳,这里隶属河南道,渭南城隶属于观内道,那里发生的案件,是不会到河南道备案的。

    白鳥智香子和美津子在这里分散低价抛售了部分首饰,然后继续前往洛阳。

    不久以后,白鳥智香子和美津子就在洛阳城潜伏了下来。

    白鳥智香子安顿下来后,她多次外出作案。

    为了不引起当地人的怀疑,她每次作案的地点都远离洛阳。先后去过河东道的太原、朔州、忻州,淮南道的阜阳、徐州等地,唯独没有在河南道作案。

    白鳥智香子积累了大量财物之后,开始了她积蓄力量的行动。

    她通过张福(倭奴名字田中新一),花钱落下了户口,在郊区购买了庄园,在城里还开办了商业店铺。

    栖凤楼是洛阳城最大的一家妓院。

    和子和良子被卖到这家妓院已经三个多月了,她们原本是倭奴大户人家的小姐,被唐军俘获后,卖到了这儿。

    她们能歌善舞,容貌出众,栖凤楼的老板娘又对他们刻意的调教了一番,让她们做清倌儿,替栖凤楼卖艺赚钱。

    和子和良子在栖凤楼迎客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倭奴的歌舞比较单调,客人们不是很喜欢,因此,她们并没有混出什么名堂。

    栖凤楼的老板娘,看到她们做清倌赚不了钱,就逼着她们从明天起,开始卖身接客。

    两姐妹抱头痛哭,但是失去自由的她们,只能默默的忍受命运的安排,等待着明天的噩梦来临。

    这天,栖凤楼的老板娘接待了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三十多岁,身边带着一个年轻女子。经过讨价还价,他们从栖凤楼的老板娘手中,买走了和子和良子。

    倭奴国灭亡之后,大批的倭奴女子被卖往内地,相比较其他国家的女子,价钱是相对便宜的。栖凤楼的老板娘在这两位倭奴女子身上,狠狠的赚了一笔,对这两位豪阔的客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白鳥智香子的丈夫田中家族是九州岛的望族,和子和良子以前就听说过。当她们见到了白鳥智香子以后,激动的痛哭流涕。

    白鳥智香子收留了她们以后,对她们展开了训练。

    和良子与和子一起接受训练的还有很多招募来的倭奴移民。

    自从白鳥智香子走后,蜀王李恪一直都比较消沉,他工作倒是很刻苦,用忙碌来冲淡他郁闷的心情。

    长安城,总参谋部。

    “怀玉,你怎么过来了?”炮兵部长秦怀道说道。

    “大哥,我想看看炮兵射击表演。”秦怀玉说道。

    秦怀道说道:“去年我不是带你看过了吗?”

    秦怀玉说道:“我是看过了,可是我的结拜兄弟,他们也想参观一下。”

    秦怀道说道:“这个恐怕不行,你和皇甫信可以,但是哈罗德不行。”

    秦怀玉不解的问道:“为什么呀?”

    秦怀道说道:“哈罗德是阿拉伯人,将来也许唐朝要和阿拉伯人打仗,火炮是军事秘密,不能让阿拉伯人知道。”

    秦怀玉说道:“唐朝和阿拉伯人,都签订了和平协议,哈罗德还是国舅,也不是外人。而且,大炮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大家都知道。

    再说了,就看看大炮射击,又能泄露什么秘密?”

    “这样吧,我给你问问,问完了我给你消息。”秦怀道说道。

    按说,秦怀道只要拒绝了他的请求就行了,然而,秦怀道有自己的顾虑。

    秦叔宝死了,秦怀道兄弟没有了靠山,他们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不仅在事业上要尽忠职守,在人际关系方面,更要考虑周全。

    哈罗德是国舅,秦怀道不愿意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得罪了他。可是,哈罗德毕竟是阿拉伯人,秦怀道也不敢轻易答应他。

    秦怀道决定找一个人问问,再做打算。

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 
秦怀道想到,这件事如果是皇帝陛下亲自答应的,那就与他无关了。

    求见皇上去问这样的事情,秦怀道没有这样的资格,于是他想到了杜荷。

    飞虎军司令部。

    杜荷见到秦怀道,有点儿好奇的问道:“秦部长,怎么今天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秦怀道的性格有些呆闷,不善于交际,很少出门走动。杜荷因此问道。

    秦怀道就把自己的来意说了,杜荷笑道:“这个没有什么。见过火炮发射的人多了去了,让他看看火炮发射,也算不得泄密。火炮制造的技术,以及火药的配方保密就行了。

    这个用不着请示皇上,你就安排吧。等我和皇上见面后,顺便提一下就行了。”

    秦怀道吃了定心丸,放下了心事,回去后就告诉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