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崛起-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不能跟英国学,大英帝国那一套最后还是失去了印度。当然这个也跟英国自身的国力损失太大有关,小国就是这样,牵一发动全身,加之小国自身免疫能力太差,两次世界大战后大英帝国的辉煌就算彻底终结了。

    印度这个国家太国奇葩了,历史上的孟买大饥荒,饿死那么多人,都没见大规模的揭竿而起。真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什么印度大起义的诱因,不是饿死人,而是子弹上的油脂,是宗教。鉴于历史活生生的例子,陈燮的计划是在印度培育一批新的统治权贵。旧的那批人呢,干掉就好了。至于印度人民愿意继续种姓制度,那就继续好了。

    当然了,今后是不能有印度这个国家的,只能有某某省。这个计划,陈燮觉得在有生之年,怎么也能完成一半吧。印度那些贵族,屠杀七成估计就差不多能做到了。反正那些最低层的百姓,就算饿死了,也不会想到去造反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之前没有去花心思解决的辽东资源,这些资源名义上都是陈燮的。虽然辽东的税收一部分移交给大明户部,但那是看在朱由检的面子上。整个辽东都是陈燮打下来的,朱由检在的时候,吏部派来的官员就是个空架子,能体现政绩的地方就是看税收。合作的官员,税收就多一些,不合作的官员,税收就少一些。

    面子上辽东是大明收复的土地,里子则是陈燮的私人领地。以前的辽东是苦寒之地,要不是天子守国门,这地方真心不受待见。现在的辽东则是陈燮的重工业基地,工商业发达程度仅次于江南。加之与朝鲜和东瀛的贸易繁荣,税收这一块比重日渐增长。

    大明有收回辽东权利的想法,但是没这个实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陈燮经营成铁桶一般的地界,装聋作哑的每年继续收一些税。正是这些陈燮集团的特权阶级,决定了陈燮辽东的统治基础。你说陈燮能往死里收拾这些人么?

    陈燮环视一圈,看着跪地痛哭的部下,重重的叹息一声道:“有的事情不怪你们,之怪我之前没有说清楚。”说完还假模假式的擦了擦眼角,上前扶起一干人等。

    招呼大家重新落座,陈燮这才语重心长道:“军队不该搞经营啊,这次教训可谓切肤之疼。思来想去,军队劳动服务公司该取消了,改成军队资产管理处。只有管理权,不再参与经营。名下的各种资源,对外招租,每年收租金,交给专门的团队用于投资,所获的利润,用于安置退役的军人。确保每一个军人在离开军队的时候,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退休金。相关制度,很快就会出台。”

    说到此处,陈燮顿了一顿,重重的叹息一声道:“至于各位的在公司里面的干股,今后全部取消了。勾结商人所获私人利益,都给我交到郑昊手里去。这是整个军队的利益,个人侵吞了,损失的就是大家。这也是我生气的原因,本来是给整个军方牟利,变成了私人牟利。你们干的这些事情,对的起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么?对得起他们的家人么?”

    所有人被说的低下了头,心里有愧!本来这些东西,都是陈燮名下的,公爷关心大家将来的生计,给大家弄了干股,每年都有分红,结果还有人不知足,要搞名堂。现在陈燮利用这个机会,取消了所谓的干股,重新整顿这些资源的经营和管理。

    这些人是陈燮的统治基础,一顿收拾之后,陈燮见大家心生悔意了,话锋一转道:“都是行伍多年的好汉,当年跟着老子一道抢建奴,抢鞑子,抢流贼,抢官兵。怎么混到高官了,都没了当年的气概?不说印度了,整个东南亚,遍地都是黄金。暹罗、木邦、安南,这些地方有的是黄金白银,手里有家伙,去抢就是了。”

    这时候常时仁站起立正道:“公爷,不要再说了,再说我们都得羞愧至死。”众人小鸡啄米似得狂点头,纷纷出声附和常时仁的观点。陈燮冷冷的横了一眼,一干人等噤若寒蝉。

    “都给我听好了,你们先走一步,到印度之后做好准备,未来十年,至少有五十万东瀛武士送过去,给你们作为部下。你们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这股力量,在印度建立一个新的统治阶级。最顶层的,自然就是你们这些人了,下面一点,就是那些东瀛武士。抢来的财物和土地,都由你们这些人来分配,本公爷只要收税就行了。”陈燮画了一张超级大饼,这帮人的眼珠子一下都不转了。居然还有这样的事情?真是太意外了!

    常时仁还不太敢相信,迟疑了一下开口道:“这个不太好吧,偌大的印度,怎么就让大家分了?”众人再次点头,都不敢相信啊。陈燮一副怒其不争的表情道:“瞧你们这点出息,印度之大,耕地之多,不亚于两个辽东,而且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过去统治印度的是那些贵族和土王,你们去了,把他们中的一部分干掉,取而代之。那些东瀛走狗,也不能饿着了,不然谁被你们卖命?要给他们分润一部分抢来的财物,再给他们分地。怎么分配我不管,就一个要求,今后的印度,官方语言必须是官话。”

    陈燮还有一句心里话没说出来,在印度,这些人就是陈某人的统治基础了。因为情况不同,不能比照别的地方,陈燮就是让这些人去印度当土皇帝的。

    “公爷,卑职明白了。请公爷放心,大家知道该怎么做了。”常时仁赶紧表态,实际上他心里想的是另外一回事,在大明呆的时间长了,大一统的观念深入骨髓,怎么可能搞出割据的玩意,至少他们这一代人是没那个胆量的。

    陈燮一眼就看出他们的想法,打断他道:“你不明白,算了,我还是跟们说的仔细一点。你们去了印度,身份不是流放的军官,而是大明帝国海外联盟大总统封的贵族。在那个地方,你们是有封地的。具体封地在哪,到时候我会告诉你们,然后你们去打下来,然后再封给下面。你们之间则需要推举一个印度总督出来,管理整个印度,直接对本公爷负责。”

第七百五十四章援兵() 
第七百五十四章援兵

    很明显,打着解放旗号的陈燮,丝毫没有解放印度人民的意思。非但如此,还准备继续欺压奴役印度人民,呃,这个人真是太坏了。未来印度,大致就是这么一个生态结构,最上层的自然是这些“流放”的将军们,他们可以在印度作威作福,是印度的顶级统治者。次一级的则是那些日本武士,他们取代的是莫卧儿王朝的那些大小贵族。

    在这些统治者的头顶上,还有一个大boss陈燮。嗯,最坏的就是他了。

    这么一算呢,印度人民要被三座大山压迫的命运是注定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也是必然的。仔细看地图上的分割,孟买、德里周边的好大一片地方,还是陈燮的私人领地。最好的地方,已经被割下来了,然后才是大家分一分。而且在印度这个地方,还有西方各国的殖民者,他们也搀和进来,一起压迫剥削印度人民。

    陈燮的印度战略交代完毕后就走了,第二天军事法庭审理辽东军区军人渎职大案,一口气把三百多个涉案的军官都判了流放,一天的时间就搞定这个案子,效率实在是高的不行。而且这个案子吧,还在辽东日报上全文刊登了处理结果,大致意思就是在伟光正的陈公爷的亲自过问下,辽东军方雷厉风行,果断出击,打掉了一个军人经济犯罪团伙。

    整个海外联盟军队体系的将军人数,加起来不到三十个,这次一口气就处理了五个。力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震撼的不仅仅是海外联盟的军政体系,连带着大明朝廷都被震晕乎了。陈燮这是要干啥啊?哪有这么玩的,这不是自掘坟墓么?这是昏招啊!

    幸灾乐祸者大有人在,实际效果却是整个军队体系被这一下打醒了,打疼了。你要说别的地方没问题,那都是扯淡,这些年在陈燮的军队体系内,军人的跋扈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这些人被流放印度,在大明本土一看就是很惨的处理了。即便在海外联盟内部,这个判决也是很重的。

    高高在上的将军们尚且如此,那些勾结军队的商人,自然是吓的魂不附体。流放印度啊,这比杀头还惨的好吧。印度那个地方,在大明人看来,比什么瘴疠之地都可怕。商人挣的钱多,自然怕死的很,这次雷厉风行的判决之后,“税务大检查”的行动进行的异常顺利。

    当然也有不舍财的蠢货,个别心怀侥幸的商人,试图转移资产蒙混过关,结果自然是被拿下十余人,落了个抄家抓人,首恶处决,从犯及家人流放的结果,这些都是后话。

    整肃军纪之后,大批基层优秀军官得到了提拔,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全部上岗,军队上下作风为之一振。随即陈燮宣布,改组辽东军方,成立沈阳军区,撤除都督一职,改设司令一职,总领辽东军区各部队。这个司令一职,暂时由陈燮兼任,紧急调坐镇朝鲜、日本的王贲来沈阳,出任副司令一职。常时仁、李浑源、翁正清三人引咎辞职,陈燮批准后,拖家带口的登船南下不提。

    陈燮在辽东大肆整顿军队的时候,江户的德川家光总算是盼来了救兵。虽然只有两千人,但是只要坚守一个月,就能顶过去。嗯,还要选一个看起来好生养的女儿,洗白白的给陈老爷送过去,希望早点剩下一个男丁,好延续德川家在日本的统治基础。

    德川家光可不认为陈燮是看上了日本这个鸟不生蛋的穷地方,他老人人家愿意暂时兼任这个日本的王,无非就是给狗腿子一个说的过去的面子说法。今后实际统治日本的,一定还是他们德川家,只不过头上多了个主子。反正日本穷的要死,回头主子看上的东西拿去就是,德川家只要能继续在日本作威作福就够了。

    租界码头难得有冷清的时候,今天却是个例外,一大早的租界内就戒严了,码头附近生人勿近。德川家光早早的就来到码头等待,因为从沈阳到仁川的铁路还没修通,增援的军队只能走旅顺登船,沿着海岸线航行,走了五天才到。

    从看见舰队到靠岸,等了一个多时辰,才见到第一个沿着踏板下船的军人,这些士兵看上去就不太一样,身穿黑色制服,头戴大盖帽,背着步枪和行囊,有序的排队登岸。整个过程显得很安静,登上码头之后,在个各自的军官口令声中,列队整齐的军人,一队一队的走出码头。德川家光脸上带着谄笑,一直在码头上耐心的等待,总算看见了保科正之,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不然谁都不认得,多尴尬啊。租界那些大明的官僚diao的很,给他丢一边也不太搭理他,丝毫没有跟他亲近的意思。

    刘青山和前来迎接的租界领事见面之后,正在寒暄之时,保科正之领着德川家光来了。看看领事一脸嫌弃的表情,刘青山可没有去学他的做派,而是露出微笑上前来敬礼:“大明帝国海外联盟陆军山地旅第一团长刘青山,见过德川将军。”

    这一下德川家光松了一口气,这态度对他来说太重要了。眼下他手里号称有能战之兵五万,实际上还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人不过就是两万,其余的都是凑数的。而他的对手,萨摩、长洲等强藩,加起来怎么也得有五万能战之兵,更不要说长洲藩的兵是日本最能打的。

    眼下江户防线岌岌可危,这支援兵来到的意义虽然有点象征意义的意思,但是对整个军队的士气,起到了一个重要的鼓舞作用。打心眼里,德川家光就认为这是来保护他的,而不是来守卫江户的。

    刘青山可不是来给德川家光当保镖的,简单的寒暄之后,立刻表示:“我和士兵们是来战斗的,请把我们放在最危险的防线上。只有对最凶残的敌人进行迎头痛击,狠狠的打击叛军的士气,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德川家光惊呆了,怎么会是这个结果。下意识的看看保科正之,得到的答案是:“阁下,这确实是日本王陈燮阁下的意思,难道之前快船送来的信,阁下没有看清楚么?”

    刘青山可没时间听他们废话,立刻开口道:“好了,先说说战场态势,我自己选一个地方去打一仗好了。”说完让卫兵拿出地图来,直接铺在地上,指着地图道:“这里是租借,叛军就算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会碰这里的。最危险的地方,应该是这里。”刘青山对整个战场态势了解程度,出乎了德川家光的预料。他指的一点,正是眼下幕府军最重要的防御据点――八王子。这个方向,也是叛军主力长州藩的军队主攻的方向。

    长州藩与幕府仇恨最深,这次倒幕战争也是最为积极的,藩主毛利多次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推进的也最快。另一路强藩萨摩则比较沉稳,岛津指挥的两万多人,还在秩父。还有一路则是打着天皇旗号的其他各路人马,他们的动作更为缓慢,主力还在长野一带活动,说是活动,实际上去在抢地盘呢。

    最卖力的两路强藩,共同控制了京都,并且挟持了天皇。所以,他们最为迫切的想打败幕府,回头再收拾那些出工不出力的家伙。

    时间是正午,刘青山“征求”了德川家光的意见后,集结部队,短暂的休息,吃了午饭之后,立刻出发,直奔八王子。已经穷困潦倒的德川,根本就拿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饭团那玩意人家也不吃啊。怎么办啊?想想还是决定让保科正之陪着刘青山一道出发,自己回去抓一些乡下女人,送到八王子去随军服务。

    在船上呆了这么些天,下船之后短暂的休息便恢复了过来,山地旅一团的士兵,战斗力远远超出了保科正之的预料。尤其是在行军的时候,速度极快。这也得感谢租界的存在,一条平整的大路,正好通向八王子。

    骑着矮小的日本马,保科正之看着这些山地旅的士兵行军的状态,内心又兴奋又惊骇。惊骇的是,之前好像没说这个山地旅的名称,怎么到了日本就变了?难道是对自己不信任?兴奋的是,陈燮这条大腿抱的太准了,新的日本王肯定不能长期呆在日本了,人家也不稀罕这穷地方,今后还是他们这些人执行日本的统治。

    连续行军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部队在野外暂时休息,刘青山打开地图看的时候,保科正之凑上来问:“阁下,部队已经行军了一个下午,我看不如去附近的村庄里休息一夜。”

    刘青山盯着地图看了一会道:“军情如火,连夜行军吧。我们山地旅,本来就是打硬仗的部队,没你想的那么娇贵,这点行军不算什么。”

    保科正之只好作罢,实际上战场上的情况已经很危险了,这点德川家光具体的介绍过。大约一万五千余人的长洲藩士兵,正在围攻八王子附近的几个据点。要不是仗着预先构筑的堡垒在支撑着,八王子的五千守军可能已经崩溃了。

第七百五十五章收买人心很简单() 
第七百五十五章收买人心很简单

    日本的城跟中国的城是两个概念,所谓的八王子防线的堡垒,充其量就是三座土城。就是三个土围子,成一个品字形,互相支援。因为行军速度的原因,长州藩的大炮没有运上来,攻了两次失败之后,毛利下令停止进攻,构筑营寨,等待大炮。

    这个时代因为陈燮的搅合,日本战场上的主力武器已经不是什么武士刀和竹枪了,两边都装备了大批的滑膛枪,排队墙壁的战术玩的都挺熟练的。至于大炮嘛,这玩意比较少,都是从大明或者荷兰人手里弄来的铸铁炮,一门炮三四千斤,死沉死沉的。还有一批缴获的三磅野炮,这玩意是从幕府军队手里得到的,野战很好用,攻城威力不足。

    保科正之跟着一团一夜行军,总算是在凌晨前后抵达了目的地。这一夜把他差点累坏了,十几个步行的手下已经掉队,不是骑马的话,他也跟不上这个行军速度。就算有马可以骑,下马的时候,他的两条腿感觉已经不是自己的了。反观那些士兵,还有刘青山,跟没事的人一样,就是看着脸上有点疲倦而已。

    “阁下,贵军的行军能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保科正之一个马屁结结实实的拍过来,刘青山面无表情的端起望远镜,看着前方的一个土围子,淡淡道:“行军十八个小时而已,家常便饭。前面就是目标,你派人去看看情况,别弄出不必要的麻烦来。”

    说实话刘青山也累够呛,但是虎倒架子在,怎么也得硬撑着。主要还是这个路,走一半就不行了,变成了本地的土路,步兵还好一点,炮兵就要命了。好在征用了一些牲口,75炮可以拆卸后绑在牲口上面行军,就这还耽误了不少的时间。

    保科正之打起精神,亲自带着两个人上前,此刻正值黎明前的黑暗,伸手不见五指的,手里的灯笼也烧到了尽头,正在准备灯火的时候,刘青山过来,递给他一个电筒:“用这个吧,往前推是开,往后推是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