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558年的天变-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果黄石连翻了几个抽屉都没有找到数据线,这才想起来,原来那根数据线被放在了车子里面,刚才他用车载充电器在充电呢,回来的时候也忘记把它拔下来了。

    “真不好意思啊,徐老板,你看数据线我现在这儿找不到,看样子还是得你哪天有空再来我这里拷好了。”

    原以为徐老弯能知难而退,哪里知道人家就是一块的牛皮糖,今天就是铁了心要这幅的地图,他听到黄石说没有数据线,也没有认为黄石是在骗他,所以眼珠一转急中生智,平时不太灵光的脑袋突然一下子就火花一闪。

    “不用急,老黄,你平常肯定上QQ吧,直接发我的QQ信箱不就行了吗。”徐老弯为自己表现出来的急智沾沾自喜,还劝着黄石。

    黄石顿时无语了,心想,好吧,好吧,看在人家半夜三更还给自己送货的份上,就把自己花了好几千块钱才搞定的这个地图给贡献出来吧,希望这个一根筋的家伙拷完地图后等下也能帮自己卸货。

    ……

    等黄石打开电脑,调出了那个放地图的文件夹,里面一溜排的地图文件名字,总之都是贯以明朝为名的地图,但是等等,怎么有好象哪个地方不对劲的地方,徐老弯一时之间也没有想清楚是什么。

    打开的这是一张明朝全盛时期的世界地图,还是一张万历年间的政治版图,金粉色的强盛大明朝称霸在东方,暗蓝色的航海霸主西班牙踏遍五洲,明黄色莫卧儿帝国控制的众多印度土邦,暗红色横跨欧亚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浅蓝色初现狰狞的沙皇俄国都一一呈现在徐老弯的面前。

    徐老弯看着地图上的西班牙已经是占了南美又北美,这两块的土地加起来都超过了它本土面积的不知凡几,而那个小不点的葡萄牙更是占了非洲的东西海岸线,就是南美洲的东海岸也被它占了若大的地盘。

    就连夹在欧洲几大国家间的荷兰,这时也在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占了一大块与它自身面积相同大小的肥沃土地。而世界上除了欧亚的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势力的空白。

    “唉。”徐老弯看到这儿显然很感慨,怎么说当时的大明朝在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可是怎么后来就越混越惨呢。

    “徐老板,那你说一下邮箱地址,或是你的QQ号码吧,我这就给发过去,你回去后注意查收一下。”黄石把那张图片另存到桌面上。

    黄石发送完邮件正想着关机,却又被徐老弯给拦住了。

    “老黄,先别急,先别急,把那其它的地图都给我看看吧,等下那饲料我给你都包圆了,不要你动一根手指。”徐老湾拍着胸脯。

    黄石想既然人家有这种觉悟了,那自己也没有必要显得太过小气,于是他就就点开了一份“旧明朝坤舆万国全图”的地图文件。

    这幅地图只用了3种的色彩,南北美洲及南极洲为粉红色,亚洲为土黄色,欧洲和非洲近于白色。少数几个岛屿的边缘晕以朱红色,山脉用淡绿色勾勒,海洋用深绿色绘出密密的水波纹,显得汪洋浩淼。五大洲各用朱红色的手笔书写的,而其他地名包括国名均为墨书,以字体大小作为区别。

    这个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此外并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右上角有九重天图,右下角有天地仪图,左上角有赤道北地半球之图和日、月食图,左下角还有赤道南地半球之图和中气图。

    另有量天尺图附于主图内左下方。各大洋绘有各种帆船共9艘,鲸、鲨、海狮等海生动物共15头,南极大陆上绘陆上动物共8头,有犀牛、象、狮子、鸵鸟等。

    然后上面有一部分是序文题跋,有利玛窦的自序以及李之藻、陈民志、杨景淳、祁光宗的题跋。图中摹有印记3个,其中2个为椭圆形,1个为正方形,均是耶稣会的会徽。

    “这是我大明朝自己人画的地图吧!”徐老弯只看见图首右上角题着“坤舆万国全图”六个字。

    “不全算是的,事实上这只是一幅利玛窦在中国的万历年间编绘的世界地图的扫描件。”

    利玛窦是谁徐老弯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万历啊,万历有三大征什么的,他最熟悉了,“老黄,你说我们当年的老祖宗太牛了,在明朝万历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么象样的世界地图了,你看这山川河流,这地形疆域和我们现在的世界地图几乎没有什么两样嘛!”

    这还真是,因为这张地图上连四大洋都有画出来,它们是大西洋、大东洋即太平洋、小西洋即印度洋、冰海即北冰洋。图上的大陆和岛屿的形状虽然不尽正确,特别是南半球与实际情况出入更大,可是就世界海陆轮廓而言,已经基本完备了。

    “唉,可恨那……流寇……野猪皮……”又来了,徐老湾又开始念经了。

    黄石不禁有些头疼,这徐老弯要是知道自己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大明朝给打趴下,不知道会不会跟自己拼命,再说了这地图再牛叉也应该是人家利玛窦牛啊,他不远千里万里来到中国,虽然说是为传递他自己的信仰。

    当然说实话这利玛窦编绘的世界地图,主要是参考了奥尔蒂利等人绘的地图,而图中的中国部分,则参考了《大明一统志》中的附图、罗洪先的《广舆图》、喻时的《古今形胜之图》、徐善继、徐善述的《地理人子须知》一书所附的《中国三大干龙总览之图》以及《杨子器跋舆地图》等,还注意吸取这些舆图的长处。

    虽然说这地图在图形轮廓和文字说明方面还有很不精确甚至错误的地方,但是在当时已经不失为东亚地区最详尽的世界地图,也确实足以证明当时明朝已经知道了全世界地图。

    而这一切的辉煌在万历年间达到顶锋,后面就开始走入了低谷,所以黄石虽然不喜欢明粉,不过也理解他们对大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

    因为自清朝入关以后,就怪事连连,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张廷玉所编的《明史》中虽然录有“意大里亚”、“佛郎机”、“和兰”和“吕宋”等四个与欧洲国家有关的名称,但也只知在“大西洋”中。

    后来经过礼部官员“查证”,《会典》上有‘西洋琐里国’无‘大西洋’的记载,因而这个“大西洋”的信息最后变成了“荒渺莫考”,或“其真伪不可考”了。

    至于“佛郎机”一名,在清朝的史籍和各类著作中,竟然包含了三个国家和一种武器在内的四种含意。由于清朝长期分辨不清葡萄牙和西班牙两国,因而一律把它们通称为“佛郎机”。

    后来又添了葡萄牙人所使用的“大炮”一意。在法国来华后,由于“法兰西”与“佛郎机”读音相近,法国一度也被称为“佛郎机”。

    以至于来华几百年的葡萄牙人也只好按照地名被称为“澳门夷”了。所有来华的欧洲人因而有时也被笼统地称为“西洋澳夷”。

    明朝已经具备的知识,在清朝居然成为了“荒渺莫考”的传说,而真正货真价实“荒渺莫考的传说”却变成了清朝时人们信奉的知识——荷兰、佛兰西、英圭黎、干丝腊诸国,尚有国可考,但大西洋、小西洋,又是何国何处?

    当然最好笑的还是到了清朝光绪年间,当时的权臣徐桐,他历任礼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就这么一个人物,他有个名言是,“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籍所未载,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第136章 学做个讲科学的猪倌() 
辉煌已经远去了,黄石不象徐老弯那样念念不忘,对他而言在另一个世界抓紧时间传播他的“道”才是最根本的,他希望他的团队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在那个时代能够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收获丰盛的果实。

    而当前扛着一包包的饲料也成了这以身践“道”的一部分,奈何黄石之前从来没有扛过包,所以别看他现在力大无比,但是论起扛包还比不上那个徐老弯,人家用肩膀轻轻松松扛着2袋饲料就在前面一路小跑,那可是160斤的重量啊。

    黄石却扛得的歪歪扭扭,后来他没有办法只好两手各夹着一大包,这让徐老弯好笑的同时,也感到非常吃惊,毕竟不用背与肩膀来扛,而是这么直接挎起几十公斤来的人物这十几年来也难得见到一个。

    但是当徐老弯见到了黄石的那些家畜圈之后,更是吃了大大的一惊,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品种的家畜集中在一个大院子里,这老黄又不是搞什么立体养殖,居然在一个不足100平米的围栏里塞下了两百多头的大畜。

    “老黄,你这可不行啊。”刚才徐老弯和黄石把饲料都卸好货后,黄石就请徐老弯过来,向他请教如何喂食猪饲料。

    结果徐老弯一看那些猪摩肩擦踵的塞在小小的猪圈中,想把这个猪圈给它拱散都使不上劲,“老黄,你这样养猪太不科学了。”

    “怎么了。”

    “太挤了呀,你看看你这儿有多少头猪,这密度也太大了吧。”

    黄石连忙虚心地请教,“这多少大的地盘才算合适。”

    “你要知道养猪讲的是半径500米内不能养超过2000头,你自己换算一下就知道了。”徐老弯一边拆着饲料包,一边跟黄石说着。

    黄石在心里自己估算了一下,是有些小,不过现在这个围栏也只是临时过渡的,真不要太着急着改,倒是这个饲料该怎么喂,真正需要要向这个饲料专家请教一下。

    “老徐,因为我一个朋友的养殖场要拆迁了,他今天才临时把这些的家畜先寄存到我这儿,但是从傍晚到现在我也联系不上他人,我看这些猪饿得不行,才给你们公司打电话的。”

    “我就说怪不得老黄你对这些常识都不了解似的。”徐老弯按着数到的猪头数量,打开了好几包的饲料。

    “对了,老黄,你还得去找几个能作猪槽与料盆的东西,就是这样……”徐老弯怕黄石没有见过猪槽真正的样子,所以他还特地比划了一下样子。

    “这猪槽我见过的,我小时候也是在农村长大的。”黄石笑了起来,“我去找找。”前面他喂牛马羊的时候,都是直接把草料扔到了圈子里面,自然就忘记了猪吃饲料还得要有要有个槽。

    还好厂里还几根很粗的水管,黄石找到了之后把它们都剖开,临时充当几个猪槽与料盆,徐老弯接过去把那些猪槽放在圈栏前面,然后从袋里掏出了那些饲料放到料盆里,接着又吩咐黄石去取几桶水来,他要配制饲料了。

    “老黄,你要想养好猪,在养猪中多得收益,就是重在管理。我们这一行都说三分喂,七分管,管理得好,猪就长得快,管理不好,猪就长得慢,要想把猪养好,就要认真加强喂养。”徐老弯开始调制饲料的时候听到黄石向他请教科学养猪的问题,就起了个开头。

    见黄石在那边听得点头,徐老弯很高兴就接着说下去,“这养猪啊应当要做到如下几点,首先要定时定量,喂猪每天要规定一定的时间、一定数量和一定的次数。使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吃得饱,睡得好,它长膘就快。”

    “也只这样,才能把猪的胃肠功能搞好,提高它们的食欲和消化率。小猪要定时喂四餐,催肥期定时喂三餐。猪的食欲,一般傍晚最盛,早晨其次,中午的时候最弱,在夏天这种趋向就更加明显了。”

    徐老弯用胳膊抹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这搅拌160斤饲料的工作还真是个体力活,特别在扛了饲料包之后,停了一下,徐老弯又接着说下去。

    “所以啊,我们在一日内每次的给料量可按下列大致比例分配,早晨要35%,中午是25%,到傍晚是40%,一般来说猪喂九成饱就可以了。如果喂得过饱,就会影响猪下一餐的食欲,造成食料过剩。”

    “等等老徐,你说的太快了,我一时也记不住,你等一下,我去找个笔记本记一下。”黄石没有想到注意点这么多,看样子在东洛岛搞科学养猪,还得配备有知识有文化的猪倌才成,不然自己转述的这些东西,他们可能一点都理解不了。

    “呵呵,不用那么麻烦的,你就随便记一下吧,明天,不,等今天你的朋友说不定就会联系你了。”

    黄石心说自己的那个“朋友”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不说明天,就是大后天也不会出现啊,这些事情还得自己亲力亲为,于是他就跑回办公室内找了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出来。

    “老徐,你重新和我说一遍吧,前面的我也没有听得太清楚。”

    “好,我就从头开始和你说一下……”徐老弯一边用水和饲料一边说,把刚才说的又重新说了一遍。

    “……早晨35%……中午25%……傍晚40%……”黄石一边复述着徐老弯的内容,一边借着厂区昏黄的路灯灯光,把这些内容都一一记录下来。

    “嗯,那我说第二点了。”徐老弯见黄石已经记完了第一点,就接着向下说。

    “第二点啊,要先精后青喂食,就是先喂精饲料,后喂青饲料,并且要做到少放勤添,一般每餐分3次投料,让猪在半小时内吃完。猪不想吃时,就要给每头猪投喂0。5到1公斤的青饲料。”

    “你说的青饲料与精饲料是什么?”黄石曾经的时候有些好面子,别人说的话,他就是听了半明不白的,总觉得不意思再去问别人,怕别人会笑话自己见识少,所以总是自己一个人在后面默默地自我研究,这样让他事倍功半走了很多的弯路。

    但是黄石现在也明白不是讲面子的时候,这个问题上就得不耻下问,不然一步错等会儿步步错,浪费了人力物力不说,还浪费了时间,那就更得不偿失了。

    徐老弯想到黄石确实是第一次接触到养猪这行,所以他就简单的做了一个介绍,“精饲料啊,是指玉米、豆粕;粗饲料呢是指麦麸、牧草的干粉;而青饲料呢是指猪可食用的新鲜野草、青菜、山芋腾、水花生、水浮茹什么的。”

    “哦,老徐,那么这种的青饲料,我们割回来了后要不要清洗干净啊?”

    “一般是不用的,如果青饲料没有被污染过,那么一般不要洗,也不要切碎,让猪自己咬吃咀嚼,这样它就能把口水和青饲料充分混合,可以增加猪的食欲,让它们吃得饱、睡得好、长得快了。”

    “哦,这样啊。”黄石记得当年在老家的时候,好象那些小姑娘打完猪草回来,似乎都把它们铡刀铡碎了泡在大木盆里的,不过也有可能是自己的记忆不准确了,既然现在要讲科学养猪,那还是多听听徐专家的意见。

    “是啊,就是这样了,对了,还有第三点呢,那个就更关键了。”徐老湾从槽里掏出一把饲料,拿近鼻子前面闻了闻,并且捏了捏了,感觉很满意,“看样子,我这个调制手艺没有荒废。”

    黄石见徐老湾没有向下讲,也没有催他,看他用一个塑料管做成的瓢从料盆舀起来一大勺的合好的饲料,倾斜着倒入猪槽中,并不时敲着猪槽吸引着那些猪的注意力。

    看那些猪撒欢地围在一起开始吃槽里的饲料,徐老弯又把其他饲料都倒入猪槽中后,这才又笑着向下说道,“第三点是生喂比熟喂好,生饲料营养全面,猪吃得少,长得快,省时间、省劳力、省燃料、省饲料。”

    “而把饲料煮熟喂就需要锅灶,不仅消耗大量的人工和燃料,增加了养猪成本,而且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同时经高温处理后,会使饲料中的营养损失10%左右,如果煮得不好,还会亚硝酸盐中毒,造成猪群死亡,因此现在都必须改为生喂才行。”

    听到这儿黄石觉得很不错,这样省了一大半的事情。看黄石记得很认真,徐老弯就又多讲了一点,“最后一点就是,干湿喂比稀喂好,在饲养上养猪有干喂、稀喂和干湿喂三种方法。干喂,猪开始吃进饲料时要用很多的唾液浸湿饲料,对胃有损失。”

    “而稀喂看起来吃得很饱,其实吃进去的大部分是水,而水分过多,对猪的生理功能不利。。一是吃进胃内的饲料得不到相互摩擦,影响消化及吸收。二是饲料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排泄快,消化热能多,影响猪的生长。三是胃液唾液被冲淡,不能充分发挥酶的作用,不利于消化,降低了营养利用率。”

    “所以啊,新法养猪都采用把饲料浸泡软化干湿生喂,实践比较了三种喂养方法,我们认为干湿喂法最好,提前2-4小时浸泡饲料,饲料在未进入猪胃内之前就已争取了软化时间,猪吃饲料时饲料已软化可口,吃的饲料多,唾液、胃液能很好的起到作用,促进消化,吸收利用,使猪生长快,实践证明饲料浸泡软化后,能提高饲料效率,收益最大了。”

第137章 棍棒下的秩序() 
宋美玲一晓好觉直到帐外响起了牛角号声,才醒了过来,昨夜宋美玲可没有象小红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