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堕龙-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端着盆子,看着泥泞的黄土地,孙正仁似乎看到了自家大门口的泥坑,每次一下雨,就积满了水,他爹总是不让填,说那水从天上来,是龙王爷的恩泽,龙王爷对他孙家有恩,每到下雨的时候,他爹就端上二两黄酒,在水坑旁祭上。
孙正仁朝盆子里看了看,那条黑蛇依旧恹恹的趴在那里,一动不动。若是常人看了,肯定会怀疑这活物的死活,孙正仁却一直没起过这份心思。他就是简单明了的知道,这盆里的一定是条龙,他要赶紧把这条龙放进河里。
经过一片桦树林,孙正仁脑中又突然闪过了一个情景。
黄土高原上的草木不多,有几棵树便可称为林。山里的树,哪棵结果,哪棵开花,哪棵的果子甜,哪棵的叶子算,孩子们都知道的清清楚楚,孙正仁也不例外。除了吃,树还有其他的用处。山上纸很少,用来读书习字的纸便更少。在私塾刚开的时候,大家手背在身后坐在硬板凳上,每人的脚旁边都放着一根细长的树杈。
那树杈自然有它的妙用。
先生讲完字的写法,孩子们便用这树杈在地上划拉,没有比树杈和土地更加经济的纸和笔,“纸”可以随时涂抹,“笔”可以随手拾得,没有什么比这更顺手了。虽然大家用的都是这样的纸笔学习,可每个孩子心中都真正的渴望自己能有自己的习帖。
孙正仁虽然没正式进过私塾,可总是在私塾的窗户边悄悄的扒头偷听。他的第一本习帖是用对联的背面缝成的。逢年过节村里挨家挨户都要写对联,孙家那时人丁兴旺,亲戚们也都住在附近,这新的对联贴上,旧的便要换下来。孙老爹虽然自己没什么文化,可对文字的东西可是尊重的不得了,换下来的春联都是撕得工工整整的,连带着有浆糊的部分都用小刀裁的整整齐齐的。
孙正仁望着这些红纸便起了心思,缠着他大哥,让他大哥帮忙把这些旧的春联都裁成临帖大小,他自己把裁好的纸片小心翼翼的缝起来,这就制成了他的第一本习帖。写春联时用的虽然是好纸,但一年的风吹雨打,那纸早就变的又薄又脆,再加上本来的字迹晕过来,春联的反面也是墨迹斑斑,这样一本又脏又薄的习帖,孙正仁拿在手上,却如获珍宝般,兴高采烈的放在枕头下。
村里的其他小孩看见他的习帖,都羡慕的很,尤其是那些已经正式进入私塾读书的孩子,看见孙正仁手上那个小本子,都眼红极了,吵着闹着要自家人帮忙也把年前的春联收回来订成本子。可春联有限,家里旧春联再多,也不过订成几个本子,用的快的,不出几个星期,就用完了。本子一用完,大家又只好都继续在黄土地上练字画画,从有本子到没本子的落差,还是很大的,从孩子们垂头丧气的表情里就能看出来。
孙正仁虽然只有一个本子,却用的很久、那是因为他有个法子,把一个本子当成三个本子用。第一遍先整整齐齐间隔均匀的在习帖上写好,第二遍在空隙处用更小的字体练习,等到第三遍的时候,虽然写帖已被填的满满当当的,却可以用另外一个法子继续再练一遍。
这个法子是孙正仁跟着孙老大去庙里时偶然想到的。
孙老大基本上农闲时都会带着全家上下去庙里祭拜,这时村里已经不止一个庙子了。以前的老庙里依旧供的家神,在私塾旁边新建了个小庙做龙王庙,私塾对面大家捐钱修了个新庙里面供着文曲星,山神庙建在了半山腰上。每次孙正仁跟着孙老大去拜祭,都是从村东一直走到村西再爬到山上,即使什么都不拿就这么走上一遭下来,寻常人都会累得够呛,别说他们还都要拿着祭品,到了庙里还要使劲磕头了。
不过孙正仁很喜欢跟着孙老大跑这么一遭,虽然他二哥三哥四哥有时候后会装病故意不去。孙正仁第一次去庙里,就发现自己特别喜欢庙里烧香的那个味道,站在香炉前,深深吸一口气,孙正仁只觉得那味道实在好闻的很。另外,矮矮的香案前总会落上许多香灰,孙正仁发现用香灰也能练字。他趁着孙老大不在,就抱着习帖往庙里钻。他最喜欢跑龙王庙,因为龙王庙的香火最旺盛,好闻的味道最浓,香灰也最多。
那时候他也就三四岁,正是小娃娃胡天海地漫山遍野疯玩的时候,别家的娃娃都聚在一起滚山坡,就他抱着习帖举着小树叉吭哧吭哧的往龙王庙跑。龙王庙的门槛他跨过去还有些费力,快到龙王庙的时候,他最喜欢使劲一冲,腾空一跃,跳进庙子里。
白天的时候,庙子里虽然黑,可庙子外却亮堂。孙正仁总是跑到庙子里抓上满满一把香灰,然后坐在龙王庙门槛前,背靠着秸秆粘土糊成的墙壁,用选好的细树枝蘸上香灰,一遍遍的临摹习帖上面的字。香灰和墨的颜色不同,临一遍上去就能看出写的好坏,只是不能在大风天,有一次孙正仁写的正起劲,忽然刮过一阵风,地上的香灰被吹得一干二净,孙正仁不禁埋怨了几句,什么龙王爷门口也有神仙不买账,以后谁还敢来呢,自此之后,那作乱的狂风似乎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可以说,孙正仁的第一本习帖,是在龙王庙前完成的。外面是灿烂的阳光,后面是黑洞洞的龙王庙,孙正仁用香灰临摹了习帖的最后一个字,他决定把习帖埋起来,作为永久留恋。之所以要埋起来,因为二哥告诉他,把好东西埋起来,是让人家发现不了的最好的方式。他在龙王庙前据门槛右侧三寸左右的地方,自己用大石头挖了个小坑,把习帖放了进去,填土埋上的时候,心里竟出现了种又悲壮又得意的感情,就好像默默的告诉这个世界,看,这是我的习帖,可也不得不对这本无法再使用的习帖,说声再见。
就是在那一天,孙正仁从龙王庙回家的路上,发现了一片桦树林。
☆、第 36 章
发现桦树林纯属偶然。孙正仁以前从龙王庙回家的时候,都是迈着小步子头也不抬,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本习帖,由于某种兴奋的心情作祟,他忍不住四处张望起来。这么一看,他突然发现村口竟然隐隐有几棵树的影子,那是他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突然之间就好像熟悉的风景也变的有趣了,他加快了步伐,趁着天还亮向村口走去。
来到村口,他才注意到村口的西侧歪歪斜斜长着几棵桦树,虽然姿态不好看,但枝叶倒也茂盛,在这样的干旱的地方,已是十分难得。走近那片勉强能称为林的地方,他这才发现,原来还有个人站在这里。
竟然穿的是白色的衣服!
这可是很稀奇的事情。
村里人大都生活拮据,吃穿用度一切从简,衣服一般是最朴素的布料最经脏的颜色,可从来没见过谁,穿的一身白,除了办白喜事的时候。所以在小小的孙正仁心中,那白色,是神秘,是高高在上的,同时,也有点忌讳不吉利的味道。现在眼前这个人,居然穿着白色的衣服,难道是谁家办丧事了?
孙正仁站在一颗歪脖子树后面默默的扒头看着,可也没看见他披麻戴孝啊,这物件都没备齐全。
就在孙正仁鬼头鬼脑的张望时,那穿白衣的人突然转过了身,直直盯着他,“你在干什么?”
“俺……”孙正仁被吓了一跳,都被人发现了,只好从树后面走出来,摸了摸头道,“俺就想问你,你是村里哪家的,俺从来没见过你……”
“……”那白衣人不置可否的挑了挑眉,“怎么,这有问题?”
“不是……”人家明明用的是最平常的语调,孙正仁却总觉得根本往下接不了话,只得低着头说道,“俺就是看你穿的丧服……想问问……”
“丧…服?”
“…。。。要是你还缺啥,俺可以叫俺爹俺娘帮忙做,俺家以前办过白喜事,东西都还齐全着……”感到那迫人的气度,孙正仁往后退了几步,小心翼翼道。
“……”那白衣人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走到孙正仁面前,蹲□平视他道,“因为我穿白衣服,所以你就以为我要去奔丧?”
孙正仁被那人一看,才发现眼前这个白衣人眼睛亮的吓人,脑子晕晕乎乎的,似乎只看得到那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其他的都是模糊的一片。他点了点头,“俺们村,只有奔丧的才穿白衣服哩。”
“那你们村平时怎么穿?”
“俺们都穿这个,”孙正仁指了指自己身上的粗布衣,“俺娘说了,经脏。”
白衣人颇为怀疑的看了孙正仁身上的粗布衣一眼,“就穿这个?”
“是哩。俺们村的人都穿这个。”
“唔。”白衣人半信半疑的点了点头,“我知道了。”他摸了摸下巴想了一会儿,叹了一口气,“入乡随俗好了。”
“入啥……随…啥?”
“没念过书?”
“俺大说俺年纪太小,不让俺去。”孙正仁低下头开始抠小手。
“想去?”白衣人说话的时候声调一挑,带了些绵长悠然的余韵。
孙正仁抬起头,有些骄傲的说,“俺自己学着识字哩。俺都写了一本子啦,就是,就是,俺的本子用完了,又只能在地上写了……”孙正仁越说声音越小,又缓缓低下了头。
“想要纸?”
“可想要哩,大家都想要。”
白衣人似乎不太理解大家都想要的含义,“大家都想要,你才想要?”
“不是不是,”孙正仁忙摆了摆手,“是俺自己想要,俺自己要的。”
“我倒是有个法子可以帮你重新做一本新帖。”白衣人悠悠道。
“啥法子?”
顺着白衣人骨骼分明的手望去,孙正仁只看见几棵七歪八拐的桦树。
“那是桦树。”孙正仁以为他不认识,歪着头说道。
“……”白衣人伸直的手颤了颤,他咳嗽了一声,“我知道。我的意思,你可以用桦树的皮来做本子。”
“俺从来没试过!真的可以吗?”孙正仁有些激动,眼中闪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剥下皮,不要太长,跟你第一个本子的大小相仿,压平穿上线,便可以使用。”
“咦?你咋知道俺第一个本子长啥样?”
“……我无所不知……。”
“哦……”
“……”白衣人沉默了片刻,见孙正仁盯着桦树看,一点动静也没有,便轻咳了一声,“你没什么想问的?”
“没有呀。”孙正仁依旧兴奋的看着桦树,看都没看他一眼。
“我无所不知。”白衣人状似不经意的又重复了一遍。
“哦,俺知道。”孙正仁跑到桦树旁,摸了摸树皮,快乐的回头喊道,“俺就这样撕可以嘛?”
“……”白衣人没理他,转过身就要走。
“哎!哎!”孙正仁不知道白衣人的名字,只能着急的喊两声,“你别走啊,俺还不知道你叫啥哩!”
“……”白衣人继续朝前,一点没有停下的意思。
“你帮了俺,俺要谢你!”孙正仁倒不在乎,小小的步伐颠颠儿跟在白衣人身后,快乐的喊。
听到这句话,白衣人倏地停下脚步,转过身,冰封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怎么谢?”
挠了挠头,孙正仁也没主意,“你缺啥,俺能帮你的一定帮。”
“那……”白衣人盯着孙正仁眨巴的眼睛看了半晌,“从明日起,晌午你便去趟龙王庙,我有事情问你。”
“龙王庙?”孙正仁有些摸不着头脑,“为啥去龙王庙?”他板着脸一本正经道,“俺爹说了,要敬鬼神!可别怪俺没告诉你,那庙子里可不许胡来。”
“呵。”白衣人轻笑了一声,“每天从香炉偷香灰不是胡来?”
“俺不是……俺那是拿!反正香灰积多了也会漏下来,等等”,孙正仁圆溜溜的眼睛瞪得老大,“你咋知道俺去拿香灰?”
白衣人背过身冲他摆摆手,“明天见”,话音未落,人影却飘出去老远,很快便与远山融为一体。
孙正仁痴痴看了半天,突然醒过神来,跑到桦树边上挨个扒了个遍,抱着一大堆树皮,他喜滋滋的蹦着回家了。
☆、第 37 章
桦树林依旧是一副良莠不齐的模样,该歪脖子的歪脖子,该挺拔生长的兀自挺拔着。孙正仁抱着盆子从树林边经过,感觉有微风吹过,轻轻的一拂,脖子上痒丝丝的。不知道是什么季节,或许是早春,那风还带着些凉意,他不由自主的瑟缩了一下,盆子随着身体的动作向他怀中紧了紧。
记忆中的那抹白影一直都在。
孙正仁用力想了许久,想这人的音容笑貌,想这人的言行举止,却一个都想不起来,唯一能想起的,便是这白衣人与他相识已久,自己是认识他的,是愿意与他亲近的。面容虽然模糊,每一个故事却条理分明,历历在目,孙正仁抱着盆子,毫不怀疑的走在不知道通向何方的小路上,心中,脑中,涌现的,全是同一种情愫,温暖,欢喜。
孙正仁记得,白衣人此后再未穿过白衣,再见面时,他总是着一身玄色长衫,虽然材质普通,一眼望去,却鹤立鸡群迥异常人,但好歹但从颜色来说,与村里的人算是融合了。白衣人喜欢在晌午的时候,懒懒的坐在龙王庙里,让他说许多村里的事,每当他听起了兴致,便插上一两句,或者不置可否的扬扬眉。可奇怪的是,最后许多事情的结果,都能被白衣人无意言中。
刘家太公住在村子最西边,儿子刘老三常年在山下干活。可刘家太公也不知道撞到了什么,突然浑身抽搐,整日躺在床上起不了身,最后油盐不进,一口气只剩出没有进。孙正仁皱着眉头来到龙王庙,把这事囫囵说了一遍,白衣人听后问了问刘家太公为人,便说刘家太公不会有事,等儿子会来便好了。
刘老三三年没回家,偏偏在那年冬天就回家过年,不知道是突发奇想还是收到了家里的书信。他回到家后,刘家太公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现在照样下地干活。有好事者喜欢搜集些山野趣闻,便对这事浅问深究起来,据说刘老三回家之前,在村口的小店住了一晚,半夜睡不着觉,他便跑到小店外晃悠。正好碰到一驼背老太公,老头子拉住他,说自己是刘家太公的好友,许多年没见,有样东西想要交给他,说着就把手上的旱烟杆子交给了刘老三。刘老三自然是热情邀请驼背老太公一块回去过年,他爹看见老朋友也会高兴,那驼背老太公摆了摆手谢绝的刘老三的邀请,说是自己时间不多了很忙,没空再去了。刘老三也没多想,回到家后,就把旱烟杆放到了刘家太公枕头旁边,就这么一搁,一天一夜之后,刘家太公就清醒了。看着枕头旁的旱烟,刘家太公愣了半天,抓着刘老三问他是谁让他拿回来的,刘老三便把遇到那驼背老太公的经历说了一遍,刘家太公听后坐在炕上半天没吭声,最后才憋出一句话,那驼背老太公,几个月前早就没了。
为啥你就知道刘家太公会好呢?
孙正仁总是不厌其烦的问着白衣人为什么,白衣人每次都高深莫测的一笑置之,孙正仁当然看不出那笑容中的意味深长,只觉得白衣人笑起来的样子,怪好看的。白衣人总是会问孙正仁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譬如以前村里出现过啥神仙显灵的事啦,村里有哪些秘辛传说啦,他觉得哪个神仙最好啦。孙正仁愣愣的答对俺们好的就是好神仙,白衣人揉了揉他的脑袋也不说话。
除了问村里的事,白衣人喜欢拿石头在凹凸不平的墙面上画上几笔。孙正仁每次凑过去想要看清楚,就被白衣人抱在怀里狠狠的揉揉脑袋,不让他凑近。
“那是啥哩。”
“随手画画罢了。”
“俺把本子给你画,画在墙上一会儿就没哩。”孙正仁小小的手从怀里掏出桦树皮订的小本子,一把塞进白衣人怀里。
“给我了,你用什么?”白衣人抱着孙正仁好整以暇道,修长的手有一下没一下的摸着孙正仁的小脑袋。
“俺……俺先给你用,俺不着急!”孙正仁想了半天,憋出来这么一句。
“哦?”
看着白衣人好看的眉眼,孙正仁的小脸马上烧了起来,别扭的在白衣人怀中拱了拱,“俺爹说了,有好东西不能尽想着自己,要先紧着别人。”
“……”白衣人笑着摇了摇头,手上玩弄着小石头又在黝黑的墙上划了一笔,“心意我领了。”说着,他将孙正仁放在身侧,从香案上跳到地上拍了拍手,“要是真想帮我,晌午来这里说说话就好。”
“你从哪里来?你叫什么名字?”孙正仁那时候似乎从来没想过要问这些问题,见面时直接用“你”来称呼,再自然不过的熟稔。
晌午时分,阳光总是很好,白衣人慵懒的靠在龙王庙前,冲蹦蹦跳跳跑来的孙正仁招招手。孙正仁人小耳朵却灵光,村里村外的消息没什么能逃过他的耳朵。什么村东的张家连着生了五个小子全给没了,什么村西的李家老太太莫名其妙的摔了一跤再也起不来了,什么村南的王家大神上身咬着铡刀喊捉鬼,村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