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名著]兰波家的女孩-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维塔丽没说话。
  她努力提升自己的阶层当然不止是为了嫁个有钱人; 或者地主; 她身处这个时代; 顺应这个时代,不想泯然众人; 但也不会太标新立异。结婚其实没什么不好; 从她个人的角度来说; 提升一到两个阶层、有点钱但不需要太有钱、有个爱她的丈夫; 那样就是最理想的生活了;她可以在丈夫的陪伴下看看这个世界; 几年后生两个孩子,继承她的姓氏和遗产,这是她能想象的生活;她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她是不是会有个儿子,也许到时候不得不生4、5个孩子,但都是女儿,没有男性继承人,就像《傲慢与偏见》的班纳特家。
  关于孩子的问题,当然要在不远的将来事先说好,两个,不需要更多了,或者勉强也可以同意生三个,原因还是因为这个时代少儿的夭折率很高,有将近40%的孩子都活不到成年。兰波家夭折了一个女孩,玛丽夫人的两个女儿都早夭了,这说明有钱也不能保证孩子不会病死,有钱只能保证孩子的生活质量。
  相对加百列选择伴侣只看脸,维塔丽考虑的就多了去了,财富性情都要考虑,还要考虑他的父母和他本人的身体健康,加百列从小就是个健康的孩子,除了感冒发烧和腹泻,没有得过更严重的病;奥兰夫妇的身体也很健康,奥兰家之所以只有夏洛特一个独女,是奥兰男爵夫人在夏洛特5岁左右坠马身亡,属于意外事故,男爵痛失爱妻,之后没有再娶;伯德伍德家那边也还不错,没有什么家族遗传疾病。
  至于自己家族,居夫家似乎没啥遗传疾病,妈妈很瘦,但身体健康,精神很好;两个舅舅都是属于自己作,喜好杯中物,甘愿做个酒鬼,平时很少生病;菲利克斯舅舅这几年好一点了,喝酒没有以前那么凶,维塔丽给他洗脑,喝少点,喝好点,别耽误给小店送货;夏尔舅舅偶尔出现,身体看上去也还不错;
  兰波家那边,兰波上尉今年61岁,看样子能活到70岁,在这个年代就算是长寿了,所以自己家这边的基因也没什么问题。
  奥兰太太对她的父族和母族尽可能的详细询问,也是要知道她父母两边家族的身体状况,还有预测维塔丽将来的生育能力。这年头就连医生都相信,父母家族孩子多,说明生殖能力有保证,兄妹多的家庭里,女孩子也比较容易出嫁。兰波太太生了5个孩子,其中4个长大了,说明身体没毛病,将来维塔丽也能生好几个孩子。
  说到生孩子的问题,维塔丽还有个不明白的地方,奥兰家就加百列一个孩子,明显很不科学。奥兰家有钱,不存在养不起孩子的情况,家里至少要有2、3个孩子才算“正常”;欧仁妮皇后只生了一个,是因为她据说对“性…爱和生育”有极大的厌恶和恐惧,所以生下继承人之后,皇帝夫妇就基本分居了,拿破仑三世只好出去找情妇。
  不过这个问题不太好问,加百列估计也不知道。好吧,这个问题以后再说。
  *
  兰波太太和伊莎贝尔、福楼拜带着仆人帕科,都在订婚舞会之前两天到达了伦敦。两家人约好在加来碰头,一同乘渡轮过海峡,阿瑟去多佛尔接他们,安排入住伦敦酒店。
  兰波太太见到自己最疼爱的次子现在俨然是一位绅士了,上了大学,眼看着未来前途光明,实在高兴极了。儿子当年中二叛逆的时候可把她愁坏了,生怕这个被沙勒维尔学院老师们称赞的“天才”瞎折腾自己,折腾到早早亡故。所幸他到底还算自己努力,其中也有维塔丽的功劳,终于把他掰了回来。
  现在维塔丽又顺利……》》
  跟奥兰家的少爷订婚了,真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
  她念书不多,见识有限,但孩子们自己奋斗的方向到底对不对,还是能看到的,上大学当然是好事,这年头上了大学几乎就代表会有一份好工作,将来不管是在巴黎还是伦敦,年薪几千法郎不是问题;维塔丽更不要说了,现在她可是法国国内屈指可数,不,是唯一一个17岁不到就成了著名作家的女孩。
  成为“著名作家”到底有什么具体好处,兰波太太尚未完全弄明白,但维塔丽现在已经可以自己赚钱了,这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好处。维塔丽给母亲写信,说到《香格里拉》日报每周给她120法郎稿费,一个月能有高达480法郎的收入,现在已经能养活母亲和妹妹,要是她们愿意来鲁昂的话,完全可以租一套好地段的公寓,还能吃得不错,按季节做几套新裙子;就是她还不能算收入稳定,要是下一本书报纸不要,她就要发愁明年的收入了。
  她问母亲是否愿意离开家乡,兰波太太放心不下罗什村的田地和哥哥菲利克斯,再说她在沙勒维尔住了几十年,无法想象离开家乡住到陌生城市,觉得没法适应。
  伊莎贝尔跟着母亲住到高级酒店里,整天兴奋得不行。她今年15岁半,比维塔丽整整小2岁,也是个大姑娘了。最小的孩子,又是目前唯一一个在兰波太太身边的孩子,她获得了母亲所有的关注和爱。她性子很好,不觉得母亲的爱是一种强烈的控制欲,但她也知道为什么二哥和姐姐都不肯待在家里,就是不想被母亲束缚。
  阿瑟给小妹妹写的信比较贫乏,偶尔问问母亲的健康,大部分时候还是说自己,伊莎贝尔给维塔丽写信提到这个问题,维塔丽便说,阿瑟这是男性的标准思维方式:“我即世界”,你不用管他在信里到底说了什么,不太重要的事情全部忽略,你只管跟他说家里的情况就好;
  维塔丽给妹妹写信的内容要丰富多了,说她的学习和生活,遇到了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给兰波太太写信较短,侧重点一个是关心家人的健康,一个是关心小店的收入。小店的收入非常稳定,兰波太太是个很勤劳的女人,打理小店需要的知识也不多,她和伊莎贝尔、夏尔表哥、菲利克斯舅舅,加上两个店员,就能把小店经营的很好。
  维塔丽是想过要扩大店面,但想想,要是再多管理几个店员,别说兰波太太不一定懂怎么管理,就是读到初中的夏尔也没那个能力。小店的收入稳定,圣诞节前还有促销活动,是附近街区很受住户欢迎的日杂小店,收入还不错,保持现状怎么也能经营个1、20年,至于以后要不要扩大店面,那就是弗雷德里克的事情了。
  *
  兰波太太到了伦敦,最重要的事情是参加长女的订婚舞会,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跟奥兰夫妇讨论嫁妆。
  跟维塔丽和阿瑟预计的差不多,兰波太太决定将现金全都给维塔丽当做嫁妆,有5万法郎;两家父母初步确定将来维塔丽要在伦敦居住,奥兰夫妇便问兰波太太是否愿意在英格兰置办一处地产,田地或是住宅都可以,奥兰家有好几处可以提供给小夫妻居住的宅子,维塔丽的嫁妆将来会留给她的孩子们,不管是田地还是住宅都是好财产;
  兰波太太不懂这个,于是去跟福楼拜商量,福楼拜又把维塔丽找来,问她想买什么。
  维塔丽早先还真没考虑过要用嫁妆置办产业,这么一问,她就想到,现在伦敦市区的面积还很小,远不是后世那个超级大都市,反正挨着现在的伦敦市区买田地或是住宅,准没错,不用50年就会升值,土地投资实在很划算。
  她不需要用嫁妆来生活,置办不动产在现在来说是最稳定的长期投资,至于短期投资——现在还没有照明电灯呢!她不记得照明电灯是什么时候发明的了,电灯可是明亮又稳定的照明设备,她平时很关注这方面的消息。
  电灯没有普及实际不是电灯泡的问题,电灯泡的问题是不能长时间工作,重点攻关问题是灯丝材质;照明电灯的障碍在于发电机不是交流电,目前只有直流电发电机,如果要成为生活照明设备,就需要在住宅和街道地下铺设长度惊人又昂贵的铜丝电线,开发成本太高,所以没法商业化普及。
  托马斯·爱迪生在英国还没有姓名,更别说现在还是个默默无闻年轻人的尼古拉·特斯拉。


第73章 赚钱这件小事
  于是定下来让阿瑟在伦敦郊区为维塔丽购置房地产作为嫁妆。
  要是按照一般家庭的思路; 肯定只有儿子能继承大部分家产,这5万法郎本来都应该留给弗雷德里克,就连阿瑟也分不到多少; 但兰波太太一来想公平对待子女; 二来维塔丽是嫁给贵族少爷,真要只给几千法郎,怕她将来在奥兰家受委屈。
  兰波太太还找机会跟三个子女商量了家里的财产问题; 维塔丽结婚后,她就不会再给已婚的女儿金钱资助了; 阿瑟仍然是1个月70法郎,小店的利润除了供给兰波太太和伊莎贝尔母女俩的生活; 其余的钱都要存给阿瑟将来结婚用,至少要能在巴黎买一处房产;
  维塔丽说巴黎现在房产的空置率仍然极高; 所以她已经在找人看房子,价格不会太高,在她结婚之前就能办妥; 她要给自己置办一处婚前房产,也给阿瑟买一处房产; 阿瑟的稿费都在她手里;要是万一钱不够,妈妈最好能补足资金缺口;买过房子后; 就可以给伊莎贝尔攒嫁妆了,将来看她的夫家情况; 不过最好也要在巴黎市区有一处房产; 巴黎现在房价低; 将来肯定会涨的,现在买房肯定是极为划算的投资。
  兰波太太便觉得孩子们的未来已经有了保证,心满意足。
  *
  奥兰太太对兰波家居然能拿出来5万法郎的嫁妆感到惊讶,她对于一个阿登小城家庭的财产预估不足。奥兰家当然不差这5万法郎,但钱么,肯定越多越好;她对兰波太太的印象也不错,是个乡下女人,神情也太严肃,但很懂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不会乱说话,对无法回答或不好回答的问题,就会微笑,这样虽然会被人嫌弃笨,但不会被人嘲笑“上不得台面”,已经是最理想的状态。
  这样奥兰太太也就不会被人嘲笑找了个乡妇做亲家。
  兰波太太则认为奥兰夫妇很亲切,不像她以为的是眼皮子翘上天的“该死的贵族”。
  双方家长都很满意。
  *
  到了1876年的1月,牛津大学春季学期开学,加百列和阿瑟前往牛津。几天后,福楼拜、兰波太太带着维塔丽姐妹,从多佛尔渡过海峡,回到鲁昂。
  兰波太太在克鲁斯瓦庄园小住了几天,跟卡罗琳在一起商量了一下维塔丽的婚期和要为婚礼准备什么东西。奥兰家的意思是要等到加百列毕业,加百列的意思是毕业之后立即举行婚礼,时间就在1877年7月初,然后新婚夫妇带几个仆人去地中海度蜜月。
  “也就是说,要连去国外度蜜月的东西也准备好,”卡罗琳点点头,“肯定不止一个月吧?贵族少爷通常会在20岁左右去国外游历,加百列还没去过国外,他们可能会在国外待上一年。好吧,我就按照一年的计划来准备。”
  她在稿纸上列出清单,一位男爵继承人的太太要带几个仆人,最少两个女仆、一个男仆、一个贴身女仆,这是有钱人家的排场,必须要有,不能更少了;还有需要带的衣服,从外套到内衣,从发带到袜子;再来是需要带的物品,润肤露和洗发香波,香皂和浴盐,浴巾和擦脸毛巾,手帕和针线包。
  写到这儿,卡罗琳疑惑了,“维塔丽会做针线活吗?我从来没看见过她做过什么手工活。”
  兰波太太有点窘,“我教过她,但她会的不多。不过我看见奥兰少爷用的手帕上绣着他的首字母,他说是维塔丽绣的。”
  卡罗琳明了的点头,“我知道了。”看来维塔丽的女红活技能有限。好吧,这不算什么大事,现在的女人,不需要有精湛的女红才能算得上“贤惠”,女装店完全能满足任何一位太太或小姐的需求。
  卡罗琳信不过伦敦或是外国的裁缝,她准备在巴黎的女装店为维塔丽订做所有需要的衣物;化妆品、洗浴用品、纺织品也全部采购法国产品,这是身为法国人的骄傲和自觉。
  兰波太太看到卡罗琳开的清单,一阵眼晕:光是各种内衣就要几十件,还不算更昂贵的外裙,更费工时的紧身胸衣;睡裙要至少4打,各种鞋子几十双,加上各种拖鞋、室外长靴短靴,所有的鞋子加起来要有上百双。
  “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
  “噢,我的好太太!加百列的东西肯定比这多得多!”卡罗琳轻描淡写的说:“绅士们没有带上一百件衬衫是不好算什么有地位的绅士的。放心,他们会有仆人搬运行李。再说,现在有火车,很方便。”
  她继续列清单,“还有,要是他们在国外一年,可能她的第一个孩子会在国外出生,这都是要提前考虑的事情,希望他们最好别那么早要孩子。”
  p;兰波太太惊呆了:她压根就没想到过维塔丽很快就会有自己的孩子。
  “虽然说什么生孩子还是早了点,但也不是太早了,她明年夏天就会结婚,只有一年半的时间让我们准备婚礼,也许再过一年他们就会带着孩子回来。”
  兰波太太心烦意乱。
  *
  维塔丽看到卡罗琳列的清单也一阵眼晕。
  “我真的需要这么多衣服吗?”
  “小姐,您是真的没见过少爷的衣柜。”蕾拉跟着她到了克鲁斯瓦庄园。
  “我确实没见过,我没进过他房间。”其实偷偷进去过,只是没敢多待,几分钟之后就出来了。
  “绅士们需要不同的衬衫,在不同的场合穿着。花边不一样的要一打,布料不一样的要一打,总之,多到你都不知道他会在什么场合穿。”
  “真的吗?他平时写信不会跟我说到这些小事。他从来没有为这种事情操心过,就不会在意到。在他来说,衣食住行之类的都是小事,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了。”
  “还要有仆人。”
  “对,还要有仆人。你会说法语吗?”
  “不会,小姐,您能教我一些吗?”
  “行啊,就先学一些生活对话,很简单的。学会一点法语,你就不会为听不懂别人说什么感到焦急了。”
  维塔丽很高兴蕾拉能跟她到鲁昂,庄园里除了福楼拜,没人能跟她说英语,一般情况下福楼拜也不会跟她说英语。她的英语学得很好了,但肯定不会跟英国人说的一样好,为此奥兰太太要求她平时多说英语。她的英文能力很好,艰涩的哲学书籍也能看懂,但口语毕竟还是有所不同的,就是要多说才行。
  小罗密进来了,“维塔丽阿姨,今天我们要上课吗?”
  “要的,我的宝贝。”维塔丽将罗密抱在腿上,“妈妈很忙,宝贝要跟着阿姨好好学习。昨天让你画的画,画完了吗?”
  “画完了,您看看。”
  “真不错。宝贝的色彩感觉很好,将来准会成为小画家。”在小女孩的脸上使劲亲了一下,逗得她咯咯直笑。
  “我喜欢阿姨的画,很好看。”
  “嗯?你知道什么是‘好看’吗?”
  “我当然知道啦!就是——就是好看嘛!”5岁的小女孩词汇量有限,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词。
  *
  回了法国之后,又要开始为了赚钱大计忙碌。
  成为小有名气的作家相对来说真的不算最难的一步,光是法国每年都会出版上百部新,涌现至少上百名新的作家,但其中很多人的书引不起什么波澜,也就没有下一本了;有些人发现想靠写作致富还比不上认真找个工作赚的钱多,找个工作当月就能有薪水,写作却是一件需要大量前期投入的事情,相比之下明显收益不成正比,于是放弃了创作;大浪淘沙,能坚持创作并逐渐积累名气和稿费的,毕竟是少数。
  他们的出版商阿方索先生代理了几十名还算小有名气的作家,理想是代理更有名气的作家的作品,比如福楼拜。去年11月,福楼拜终于赶在截稿日的最后期限之前,交出了一部完整的剧本稿件,如今正在巴黎的剧院里热火朝天的上演,卖座率还算不错,每场演出都至少能卖出去9成的座位。福楼拜的第一部 戏剧剧本,可以说是弥足珍贵,剧情也很受观众欢迎,再加上名人效应,剧院、出版商、福楼拜、观众,多方共赢,皆大欢喜。 
  几年前福楼拜出版了《情感教育》,并不受欢迎,作家实际上是需要读者和市场肯定的,自己花费心血创作的作品居然不被人欣赏,再坚强的人也会产生自我怀疑,所以之后几年福楼拜都没有提起创作**。写剧本完全是被经济压力逼迫所致,但居然反响很好,这下子他可算是有了更高的创作**,已经在构思下一个剧本了。
  克鲁斯瓦庄园的经济情况在进入1876年之后明显好转,不需要出租庄园,全家从主人到仆人都松了一口气。维塔丽回来后召集仆人们开了个小会,宣布今年年底可以发圣诞节奖金啦!老爷只要愿意创作,巴黎的出版商和剧院老板都会开好支票乖乖送来,钱压根不是什么事。所以重点是什么呢?是知识改变命运,家里孩子愿意学习的,尽量送他们去上学,不管男孩女孩都是一样。仆人们结合庄园这一年的经历,纷纷表示,小姐说的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