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贵娇-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差什么,始终确定不了……沈度再三想着这句话,旋即沉声说道:“既如此,钟先生,您就一直试吧,试到有病人好为止!这是我的命令,我会让病人们来……试药!”

    试药,以县主府中的疫症病人来试,缺什么加什么,多什么减什么,总有试出来的时候!

    “可是,大人,那些人……”钟岂懦懦说道,想说那些人是人,那活生生的人来试药是医者的大忌。但想到当下的情况,他无法说完这句话。

    沈大人说得没有错,现在的润州县主府,除了用人来试药,还能有什么办法呢?

    (四更!作者君身体有些不适,可能没有第五更了,我尽量~。一下午都没一张票,被打击到了~~)(未完待续。。)

    ps:  四更!

379章 生机

    (五更!还是不想让我爱的书友失望,第五更送上!)

    在沈度的护航下,钟岂的试药举动正式进行。除了钟岂之外,胡太医、刘太医和周大夫都加了进来。

    润州和京兆的其他大夫,看到钟岂等人的举动,都十分清楚他们在做什么,却都闭口不语。为了润州,为了更多人活着,县主府的病人用来试药,是他们可以接受的事情。

    用来试药的病人,被单独移到了县主府的房间。每天用了什么药、症状如何、精神如何,全部都有人记录。

    就连病人自己,都隐约知道是在试药,在挣扎一番之后,便沉默接受了。试药,就是为了找出能治疗的药,就是为了救他们的性命。试了,或许还有一线机会;如果没有试,就只有等死而已。

    两害相权,取其轻也,就连最普通的百姓都知道这个道理。

    便如此,在官府、大夫和病人的配合下,一个个药方从钟岂的药庐里送出,送到各个试验的房间。

    所有人都怀着生的希望,病人们喝下了这一碗碗药,冀望这些药能带来生机。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到了第五天,药庐再没有送出来药方,因为倾他们毕生所学,所能想到的对症药方,全都写了出来。

    “我们所知道的,全部都用了出来。钟大夫,接下来就靠您了。”刘太医如此说道,对钟岂用了敬称。

    一旁的刘大夫也点点头,双眼熠熠地望着钟岂。冀他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就连周大夫也带着期许。

    胡太医和刘太医出自医学世家。所习的知识是相当正统的;周大夫与郑杏林同出一门,虽然是在京兆药号为大夫。但所学也和胡太医等人相类。

    这四个大夫当中,就只有钟岂博取众长,全靠个人天赋成就了这么高深的医术。在这几日的交流当中,钟岂精湛的医术和深厚的学识,已经令他们深深折服。

    他们一直在尚药局中,很少与民间大夫接触,自以为尚药局的太医才是最好的。但现在才深刻清楚,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他们自觉不如钟岂多矣。一声“您”就这么脱口而出了。

    胡太医等人想得很清楚,他们已经束手无策了,唯有希望钟岂能够独辟蹊径,想出能够克制疫病的办法来。

    “我正在想。”钟岂扒了几下鸡窝似的头发,脸色极为苦恼。

    他的确是在想办法。但是,他也想不出来啊。之前药庐送出去的药方,看着能暂时克制疫病,可是无法根治,病人的情况时好时坏。也就是说,药方仍是不对症。

    沈度在一旁听着这几个人的讨论,陷入了思考当中。这五日来,他一直在县主府。与钟岂等人同吃同住。不知是不是在药庐待得久了,身上带着药气,他并没有受到疫病的侵染。

    再观胡太医、刘太医和周大夫。虽然精神极度困乏,但也没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但是在县主府内走动的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感染了疫情,但也没有像其他病人那么严重。

    在疫情中心的县主府内。钟岂的药庐仿佛有一层无形的阻隔,使得疫病无法进入这里。

    这让沈度确信了一件事,那就是药庐这里,肯定有某种药、或者某几种药,甚至是某种方法,能抵挡疫病的扩散。到底是什么呢?沈度毕竟对医药不熟悉,说不出什么门道来。

    但是,他擅文懂武,知道有四个字:以毒攻毒。

    这四个字,现在多用于计策谋略,但它的起源就是在医药上。既然钟先生和胡太医试了那么多办法都不曾有效,那么是不是可以走险道,试一试这四个字呢?

    “以毒攻毒?我想想,我好好想想……”听了沈度的建议后,钟岂这样说道,下意识地塞了一根药材进嘴巴。

    胡、刘两位太医和周大夫也都沉默不语,三个人都在看着药材发呆,一动不动的,就像药庐多了几个人偶似的。

    ……

    ……

    程大昌在泉州的建康府内,一想到润州的情况,就忍不住忧虑,觉得润州越来越危险,而他的心情也越来越为难。陆居安所说的邺镇情况,不止一次在他脑海里出现。

    他在陆居安面前说了那句话,心情极为复杂。作为一个官员,他怎么会想看到邺镇那样的情况出现呢?但是作为建康府的主官,任何可能的情况,他都要有所考虑,而且要有所准备。

    如是润州的情况失去控制,疫情还会持续扩散的话,又该如何办呢?

    想到这些,他拿出了笔墨,将润州现在的情况一一写了下来,准备上奏朝廷。在奏报的最后,他写道:“若润州情况危急,封城可否?”

    封城,与现在只能进不能出不同,而是不进也不出,等于将润州弃了,让里面人在慢慢等死!

    “嘶啦”一声,程大昌将写好的奏报撕裂开来,将它们揉碎,扔在了一旁。

    他做不到,他做不到将这句话奏报到朝廷,更加做不到将润州弃了。正如陆居安所愿的一样,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只要百姓还有生还可能,就绝对不能放弃!

    润州,绝不会是前朝的邺镇;我程大昌,也绝不是前朝那些不义的官员!我一定要等到最后!——程大昌如此想道,再一次提笔,还是填上了奏报。

    奏报极为简单,最后是这样写的:“润州疫情尚在控制之中,臣冀望天佑润州,使疫病得除。”

    这是他美好的希望,是他无论如何都放不下的希望。在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他没有想到,他的希望会成真!

    就在他准备这封信交给书吏史送出去的时候,润州便有好消息送来了,道是疫情得以控制,已经一天没有人再患病了!

    生机,程大昌仿佛见到了润州出现了生机!他急急说道:“快,快备马,本官要立刻赶去润州!”

    (章外:五更!每次写到五更这两个字,总想下意识求夸奖,我真是~~……)(未完待续。。)

    ps:  五更!感谢annabell810和floodjiang的打赏,感谢帘外雨正浓、花开蔷薇、清夜游的月票!谢谢大家!

380章 愿无凶年

    (一更!)

    程大昌策马赶至润州的时候,日头已经高挂,阳光普照大地,似在昭示春日的到来。

    润州城的街道还是没有什么人,偶尔所见还是行色匆匆的士兵和大夫,但程大昌分明觉得润州有什么不一样了。在润州府衙周围时,这种感觉就更强烈了。

    府衙中,顾济棠和陆居安似在讨论着什么,程大昌尚未见到他们的人影,就已经听到了他们的笑声。“哈哈”的笑声其实并不响亮,但程大昌觉得响彻整个府衙,令得他的心在剧烈震动。

    笑声,润州官员的笑声,他有多久没有听过了?在润州出现大疫后,官员们便皱眉抿嘴,就算说话,也是忧虑的语调,还是深深的叹息。

    哪里会像现在这样,发自胸膛地“哈哈”大笑。润州多久没出现过这样的欢乐了?

    这就只能证明一件事,润州的大疫,真的有救了!润州的百姓,的确有了一丝生机!

    想到这里,程大昌的脚步忽而迟疑了,他竟忐忑不敢再上前一步,怕自己所听到的笑声是幻像,怕润州的生机是自己的幻想。担忧情怯,此是也。

    顾济棠远远看见了他,快步迎了上来,嘴唇止不住上扬,急忙报喜道:“大人,县主府的疫情控制住了!太医和大夫们已经研出了对对症的药方,是能治疫病的!”

    听到顾济棠的话语,程大昌忍不住晃了一下。他强压住心中的激动。沉声问道:“真的控制住了?详情到底是如何,是京兆来的太医和大夫想出来的药方吗?”

    顾济棠摇摇头,回道:“不,不是,是润州大夫钟岂,是钟大夫想出来的方子。听说,是沈大人想出来的办法,加上太医和大夫们的努力,最后才出了这个方子。”

    沈大人,是京兆此次来宣慰的沈大人吗?原本。程大昌是在泉州建康府衙的等着沈度的。但他没想到,沈度竟然直接来了润州,还入了县主府。

    直至此时,程大昌还没有与沈度见上面。得知沈度带着大夫入了润州、乃至进了县主府后。程大昌的心中是极度震惊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以为像沈度这样的京兆重官。不会进入疫病 肆虐的润州,所以才会在泉州等着而。

    但他还是想错了。沈度的举动,像陆居安和长邑郡主那样。让程大昌再一次惊讶震动。

    国朝有这样的鬼人,有这样的官员,真是国朝之幸!

    “沈大人在何处?还是在县主府吗?”程大昌这样问道,忽然很想见到沈度,想见到代表着朝廷前来的沈度,是何样的相貌。

    “沈大人还在县主府中,但下官想,既然疫病有所控制了,沈大人应该很快就出来了。大人且在这里等等便是。”顾济棠这样说道。

    一旁的陆居安也是这样说道,药方已经对症,疫病能有所控制,接下来就是大夫们的事情了,他相信沈度很快就出来了。

    程大昌的心还剧烈跳动,他转身大步往润州府衙外面走去,便说道;:“不,本官不在这里等了,本官要去县主府看看。”

    这一次,顾济棠和陆居安并未像阻止沈度那样,劝止程大昌进县主府。现在,县主府的疫情得治了,县主府已不是死亡之地了,进去又何妨呢?

    想了想, 顾济棠和陆居安也迈出了大步,跟在程大昌身后,朝县主府走去。他们,也很想去看一看,现在的县主府是怎样的。

    他们走进县主府后,就像沈度当初进去一样,越过了影壁,站上了台阶,居高临下,看见县主府的前堂。

    第一眼,就见到了沈度。沈度着一身绯色的官员,正在给一个病人端药,还对病人说着什么。如此明显,根本无法忽视。

    隔着那么远的距离,程大昌三人却似乎能见到沈度的笑容,仿佛像此时的日头一样,照耀大地。

    程大昌就这样站在阶上,看着那个绯色身形,止住了脚步,沉默了。

    ……

    ……

    又是五日过后,在润州府衙内,沈度、程大昌、顾济棠和陆居安四人,就着明亮烛火,正在小酌闲聊。

    现在,县主府的病人正在逐渐好起来,润州的疫情已得了控制,这一场大疫得除,已经不是希望,而是正在出现的事实。

    这样的时候,最适合小酌一番,庆贺这样的喜事,以及,安抚他们饱受吓虑的心。

    程大昌喝得有点多了,脖子上都有潮红,眼眶亦有醉意,随意地说道:“说到大疫,本官忽然想起了一件史上旧事,便觉得心中戚戚。幸好,现在是承平之年,现在大疫得治,不然……不然……”

    他打了个酒嗝,没有将话说完,陆居安听见,便接上话了:“大人所说的事,可是邺镇大疫?”

    陆居安先前才和程大昌说起邺镇,所以便想到了这个。

    程大昌晃晃脑袋,却摆了摆手,说道:“不是邺镇大疫。而是……平城之乱。前朝与大盛的战争,也是和疫病相关。沈大人兼虎贲中郎将,想必熟习军事,那一战,大人知道吗?”

    说罢,他便看向了沈度,等待回答。他对沈度真的很好奇,这个年轻人,会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吗?

    沈度端起酒杯,呷了一口,才说道 :“程大人所说的,是前朝为了退敌,将疫病之人投到平城,致使平城染疫,最后使得大盛士兵止步那一战?”

    程大昌点点头,直接拿过酒壶,猛喝了几口,才继续问道:“平城一战,虽然能使大盛退兵,但前朝的无辜百姓也死得更多。沈大人,你觉得前朝的做法,对还是不对呢?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做?”

    如果是你,你又会怎做?在敌军已攻破边界的平城,眼见着就能长驱直入,但退敌无望,守城无望,这时疫病又起,你会怎么做呢?

    在那样的战乱年代,前朝官员用疫病之人,用平城全城百姓的死,阻止了大盛的脚步。如果是沈度,又会怎么做呢?

    沈度放下了酒杯,盯着杯里晃动的液体出神,良久才答道:“我不知道。我没在那样的情况下,所以不知道会怎么做。我只能知道,在现在的情况,我能怎么做。”

    程大昌等人不由自主地停住了喝酒的动作,慢慢挺起了背,想听听沈度会怎么做。现在,已没了当年的动乱,现在又能怎么做?

    他微微抬头,看着程大昌等人,复又垂目,声音很轻:“我愿意倾毕生心血,守住大定如今的承平。”

    前朝的动乱,如今已经止息。经过无数人将近八十年的努力,才有了今日的承平。这承平来之不易,守住这承平更难。前朝的平城之战,国朝的永安之战,他会永远记得。

    记得大定如今的承平,是用寸寸山河血换来的。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我愿用毕生心血,使得大定永无凶年,荆棘无生!

    (章外:一更!这一章算是过渡章吧,上次读者群在讨论古代战争和人性,我也一直在思考,适逢911,借这章来告诉自己,和平是多么重要。)(未完待续。。)

    ps:  一更!头疼不已,我会尽量更新。感谢亲们的打赏和月票!

381章 王师过处

    (二更!)

    程大昌听得呆了过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他半眯着眼看向沈度,连酒都醒了不少。

    眼前这个年前人,才二十余,却能说出“我愿意倾毕生心血,守住大定如今的承平。”,再想到沈度在润州大疫中的举动,他便无法压抑心中的震动。

    程大昌和郑时雍的年纪差不多,今年已六十多岁了。他以进士出身受官,从州部起家,累官至今日的三品府尹一职,将近花了四十年的时间。

    这四十年来,大定出现了永安之战和二王之乱,他虽然没有亲历,但却深受这些动乱的影响,每至一地任官,他都深刻清楚脚下踩着的大地,不知流淌过多少鲜血,不知埋葬着多少尸骨。

    可怜关山万里道,年年战骨多秋草,这不仅仅是诗人描写的诗句,更是大定曾经出现过的真实场景。

    但是,不论是过去的年轻热血,还是现在的年老内敛,他都不曾有这样的胆量和信念,守住大定承平的胆量和信念。

    但眼前这个年轻人有!而且,这些胆量和信念,正在付诸行动。——从这一次润州大疫就可以看出来。

    这……令他沉默不语。

    在这样的年轻人面前,他应说什么?他能说什么?

    他只能,默默拿过酒壶,给沈度斟了一杯酒,以此来表达他的心情。

    随后,他哑着声音说道:“你们年纪还轻。并没有亲眼见过战乱之时是怎样的,就连本官,也没有亲自去过战场,但本官见过战场上活下来的士兵,见过经历战乱大凶的百姓……”

    圣人说得没有错:王师过处,荆棘生焉;大军过后,必有凶年。所以兵者凶器,国朝慎用。

    他经历过战乱,知道承平的难得。但是眼前这个年轻人,怎么会比他更懂得呢?

    沈度安静地坐着。仿佛没有注意到程大昌的打量。

    其余两个人。已顺着程大昌的话题说开了。

    顾济棠做在程大昌右侧,他也喝了不少,略有些醉了,并没有注意到程大昌复杂的心情。思绪也有些迟钝。还是停留在平城之战里面。断断续续地说道:“如果是我……我也会像前朝官员那样,用尽一切办法来阻止大盛士兵的脚步。即使……会有无辜的百姓死去。”

    他这句话,获得了陆居安的认同。陆居安的本质。还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文人,舍生取义哈哈、杀一人活百人的道理,他是相信并且认同的。

    因此,他也说道:“在那样艰险的情况下,不管做什么都为了守住国朝,守住更多的百姓。莫说是投疫病之人,就是更过分的事情,也要做了。”

    顾济棠和陆居安虽然没有明说,但已十分明确地表示了他们的选择。那就是他们赞同前朝官员的做法。为了让更多人活着,牺牲在所难免。

    没有不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