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大赦天下-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能成事。一则她不放心儿子的安全。二则就是皇帝根本就不理睬这要求。当时,她虽然趁意,却还是生了一场气。
“臣女的大伯是一等荣显伯贾赦,现领着副将之职。大伯向来都是文不成武不就的,这次忽然就要投军出征,家里人别提多担心了。他丢了性命便罢了,生怕他耽误了军机,那可就是了不得的事了。只是,我们两房已经分家,祖母的年纪又大,谁也劝不了他。”
元春说话很有艺术,面上说的是担心贾赦,其实将他一通贬斥,顺带的还将两房的关系掰扯开,省得太后因为贾赦对她产生不满。
“是他啊。”提起贾赦,太后不由得就冷哼一声。她并不认识贾赦,但却听小儿子提过许多回,说得都是贾赦如何如何得宠,皇帝如何如何给他撑腰,就连混军功这种事都光明正大的……
那混账儿子也是个里外亲疏不分的,对自己亲弟弟还比不上一个外人。京城有名的无能纨绔都能上战场混军功,凭什么就不能为自己亲弟弟安排安排?焘儿即便有了些军功,还能越过他去不成?!
哼,浑身的小家子气,没有一点气度,也不知道跟谁学的。
“你那个大伯是个怎样的人,本宫怎么听说,他为人不怎么实在啊。还有啊,你们家老太太还在吧,怎么就分家了呢?是不是有什么隐情?”太后急需有个人来跟自己一起骂贾赦,当然这是指桑骂槐,她真正想骂的人是乾元帝宇文熙。顺便,还能满足一下八卦心理。
“这……臣女身为小辈的,原不该对长辈有所指摘。但太后娘娘既然问了,臣女自然是不敢有所隐瞒的。大伯他确实有些不妥,性子很有些嚣张跋扈。即便是对着家中祖母,常常也是不管不顾的,更别说什么恭顺孝敬了。祖母每想起这个,就暗自垂泪呢。”
“便如这回家中两房分家,祖母尽管早早地表露了不愿之意,大伯父仍然一意孤行。害得祖母生了好一场大病,到如今都已经一年,都还没好利索呢。”元春边说,边借着拭泪的机会偷看太后,果然见她怒发冲冠。
“哦?竟然还有这样不孝的畜牲,真该当千刀万剐才是。皇帝也是糊涂,这样一个不忠不义不孝的东西,竟然还给他封了伯爵,简直就是胡闹。这事我记住了,明日见了皇帝,定要好好地训斥他一顿。”太后也就是便宜便宜嘴,她都不知道多久没跟宇文熙说过话了。
贾元春在心里撇撇嘴,知道她也就是这么一说,“说起分家的事来,又是一桩。大伯父也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些所谓的贪墨证据,生生将我们二房撵出了荣国府,让我们净身出户。直到现在,我们一家都还借宿在祖母的院子里,连个自己的家都没有。”
“呵,又是一个不知道兄弟友爱的混账。这世道也不知是怎么了,竟冒出这么些魑魅魍魉来。一个个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孝悌,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枉费父辈们请了那么些名师教导他们,一个个根子上就是烂的,哪里是教能教得好的?!”
“这还真是有其主必有其臣,难怪他们能君臣相得呢,原来是臭味相投的缘故……”说到了兴起处,太后便控制不住自己了,什么话都往外撂,再次证明了她脑子有病。
“啊,太后娘娘,您的茶凉了,请准许臣女为您重新泡一盏吧。臣女自幼跟一位大师学过些茶艺,请求您尝尝臣女的手艺。”贾元春先是目瞪口呆了一下,连忙拦住了太后不断往外喷的话,这娘娘怎么什么都敢说呢?!
太后此时也察觉自己失态了,干咳一声,“恩,去吧,本宫今日就尝尝你的手艺。若是合了本宫的口味,就赏你个女史做做也没什么的。”
“是,谢太后娘娘。”贾元春心中一喜,赶紧跟着宫女下去净手泡茶了。这就是机会啊,看来她得好好露一手,争取让太后离不了她才行。
乾清宫里,宇文熙正在看前线的战报。到目前为止,塞外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了,鞑子联军已经被彻底打散,除了瓦剌的大汗之外,鞑靼和女真的首领俱已成擒。只要再逮住了瓦剌大汗,这一仗就算是正式结束了。
他的手边还搁着一只信封,这是随着八百里加急的战报一起送来的。拆开来看看,并不是什么紧要的东西,不过赦大老爷的一封家书罢了。但请注意,这封家书是送给皇帝陛下的。
“阿嚏、阿嚏……”草原上的临时驻地里,赦大老爷的喷嚏打个不停,手里的笔也写个不停。同样闲不住的,还有他的嘴,“写写写,有什么好写的,整天不是行军就是杀人,哪有什么新鲜事给他汇报啊。无耻的老太监,一定是他拿着鸡毛当令箭……”
“阿嚏……”嘴里正嘟囔着,又是一个喷嚏喷。薄而出,大老爷不由得摸摸自己的额头“怎么回事,没生病啊。难道是……皇帝老儿在背后叨叨老子?”
赦大老爷不知道,他的大名已经在大明宫的太后娘娘那里挂了号。在太后的眼里,他宛然就是皇帝的翻版。她不能拿皇帝如何,但收拾一个小小的一等伯还不是手到擒来?!
“贾元春还是进宫了?”看完了贾恩侯潦草的书信,宇文熙将之收好。目光扫过低着头的李清,不冷不热地问道。
“是,奴才办事不力,请皇上责罚。”李清垂头丧气地跪下请罪,谁知道贾元春竟然还有太后这个神主公,可不就没把事情办好么。那贡嬷嬷也是的,知不知道自己很多事啊?!小心老子跟你不共戴天啊!
“罢了,进宫就进宫吧。派几个人守着大明宫,一步也不准她踏出来。这个若是再办不好……”既然这么想进宫,那就好好地在宫殿里面呆着吧。
“请皇上放心,奴才定不让她出大明宫一步。”李清立马拍着胸脯保证,旋即又迟疑地问道:“那若是贾元春跟着太后娘娘一起呢?”
宇文熙勾着嘴角,斜睨了这货一眼,“那就两个人都不准出来。”
“是,奴才这就去办。”李清放心来,今日算是逃过一劫啊。
“等等,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罚你十个手板子,打过了再去。”宇文熙看他那松口气的样子就不乐意,故意要折腾他。
什么叫乐极生悲!?李大总管正亲身体验中!
大总管已经决定了,一切的罪魁祸首都是一个叫做贾赦的男人,他要跟那个男人不共戴天。他绝不会心软地告诉那个男人,他已经被一个疯女人,一个位置很高的疯女人惦记上了的事。
☆、第四十六回待回归迎春备礼物考功课罚扫御花园
“嬷嬷,爹爹和饿哥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迎儿都好久好久没见到他们了呢。”迎春托着圆嘟嘟的下巴,颇为惆怅地问。那副小大人的样子,比起当初的胆小懦弱,当真是判若两人。
年近六岁的贾迎春,个头没长多少,小身板却明显圆润了起来。看来,虽然除了想念爹爹和饿哥哥,小姑娘是一点也没亏待嘴。也许是小时候挨饿留下的后遗症,小姑娘对填饱肚子有着一种执念。
“快了,你父亲他们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大概再有半个月,就该回来了。迎儿准备的礼物都弄好了么,嬷嬷要检查的哦。”刘嬷嬷这样的年纪了,却还是精神矍铄,笑眯眯地轻抚迎春的软发。
这个小姑娘,原本是皇上用来给她解闷的,却不想倒真像养了个孙女、重孙女似的,教她有些放不下了。不过,既然放不下,那就索性不要放下好了。她现在打算的,就是得好好保养,争取得活到看着这孩子出嫁才行啊。
“真的么?迎儿早准备好礼物了,这是迎儿绣成的第一块帕子,是给爹爹的;这个是绣得最好的,送给饿哥哥。嬷嬷你看。”小姑娘咚咚地跑到自己床头去,小心地取出两块手帕来,献宝一样地递到刘嬷嬷跟前,小胖脸上满是求夸奖的意味。
“呵呵……挺好的,挺好的。”这个待遇……差别有些大啊。刘嬷嬷干笑了一声,摸着迎春的发顶夸奖道。她可能是真的年纪大了,弄不懂小丫头们的想法了吧?
得到了夸奖,小姑娘很高兴,又咚咚咚地跑回去,将礼物们小心地放好。然后又回到刘嬷嬷身边,问道:“嬷嬷,我想去跟哥哥说一声,让他也知道爹爹要回来了,好不好?”
“好,等嬷嬷派人问问你哥哥在哪儿,咱们一起去看看他。”这个时辰,上书房的课业已经结束了,又还不到晚膳的时候,男孩子们总是会跑着玩儿的。所以要找贾琏就得先打听清楚,不然扑空的情况居多。
一会儿便有小宫女来回话,说是皇上叫了皇子们和贾少爷去考校功课,结果不是很满意,便罚了他们打扫御花园。这会儿,十个少年还正在御花园劳动呢。
刘嬷嬷一听就笑了,拉着迎春的手就往外走,“走走走,迎儿跟嬷嬷看热闹去。皇上这样罚得好,既体验了人间疾苦,又让他们长了记性。”
御花园里,贾小琏苦着一张脸,心中腹诽不已。他又不是皇子,凭什么跟皇子们都一个待遇?别的伴读也没见皇上总考校他们,怎么就他自己这样倒霉?若光是这样也就罢了,偏偏那起子人还羡慕嫉妒恨的,对他多有排挤。这日子没法儿过了!
“喂,贾小琏,给哥把这里扫干净了。”九皇子仗着自己比贾琏大一天,整日哥、哥的说个不停。这宫里他就是最小的皇子了,好容易来个比他还小的,让他怎能不见猎心喜。咳咳,小一天也是小,知道不?!
“去,别理我,烦着呢。”贾琏都不愿意搭理他,冲他挥了挥扫帚。这货都不知道怎么说他好了,明明知道跟自己对上是他吃亏,还总是爱挑衅,难道有受虐倾向?!
“呵,你敢不听哥的话,信不信哥去告诉父皇,让他罚你。”九皇子瞪圆了眼睛,呲着一排小白牙。他一定要在贾小琏身上,找到做哥哥的尊严,一定!
贾小琏无精打采地瞄了他一眼,吐槽道:“那你觉得,皇上是向着我,还是向着你呢?”
这是个很残酷的现实,至少对九皇子来说是这样的。对教育孩子,宇文熙讲究的是“宽以待人,严以待己”。简单地说,就是自家的孩儿们都是皇子,都是不能惯着的,必须实施打击教训。当然,这种事情也是分情况的。
反正,九皇子每一回针对贾小琏的告状之旅,都是兴冲冲而去,蔫耷耷而回。偏偏这孩子还是个不长记性的,一次次碰壁而回,一次次地又重新出发。在这一点上,他其实跟政老二挺像的。
“小九,一边干活儿去。这等会儿天可就黑了,别到时候没饭吃。”大皇子还是很有哥哥权威的,一脚把九皇子踹到边上,自己反而凑到了贾琏身边,问道:“我前儿看战报,你爹还挺厉害的,居然把瓦剌汗抓住了,这份功劳可算是首功了啊。”
九皇子在地上滚了一圈,没事人一样爬起来,哼哼唧唧地跑走了。他大哥根本没用力气,他就是想打个滚儿而已。最后滚着滚着扭了腰什么的,就能逃避劳动了。
大皇子已经十四岁了,已经开始接触朝政,各部的事情都知道一二。不过他明显对军事很感兴趣,一说起打仗的事情便兴奋的不行。
“哼,那是,也不看看那是谁爹!”提起他爹,贾小琏立刻就精神起来,冷哼一声斜视着大皇子讽道:“也不知道是谁,当初说我爹就是废物,纯粹去蹭军功的,丢人败兴来着?”
得,这是找后账来了。大皇子心里翻翻白眼,面上却十分震惊地道:“竟然还有人说过这种话,简直就是有眼无珠至极。也不想想,你爹那是谁派出来的,那是我爹亲自点的将,还能错得了?!”你爹再厉害,那也得听我爹的!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不要脸!
不能!
在属于眼神的交锋中,贾小琏败下阵来。他认为,这主要是他没有对方皮厚而已。
“大哥,贾琏,你们若是还不动手,咱们就真得点着灯打扫了。”两个人正对峙着,四皇子冷淡的声音忽然插。进来,“虽然我并不介意,但那样对眼睛不太好。”
明明哥才是大哥,为什么有种被人领导的错觉!大皇子冲着自家四弟抽抽嘴角,抱着扫帚干活儿去了。他一直都觉得,对上老四那张死人脸,比对着父皇都可怕。
对着四皇子,贾小琏也不自禁地跟着摆出一副严肃正经的样子。刻板地冲着老四拱了拱手,也开始严肃认真的扫地。妈。蛋,对着他的面瘫脸,还不如盯着地面呢。
四皇子不悦地皱了皱眉,本就微抿的嘴唇,抿得就更紧了。
他发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这个贾小琏,对着他的兄弟们都是轻松自在的样子,唯有对着他的时候,就……
真是岂有此理,欠教训!
☆、第四十七回瓦剌汗从天掉碗里大老爷问起贾家事
“呸!”听见传来马蹄声,贾赦猛地吐掉嘴里嚼着的草茎站起来,眯着眼问道:“什么,前面十里处发现了痕迹?向哪个方向去了?”
他率领着手下的一千骑兵,深入草原搜寻瓦剌汗已经月余,却一直是追着他的尾巴跑。这一回,怕是真的接近目标了。大老爷一声令下,骑兵们立刻上马出发,向着探马指点的方向追去。
那瓦剌汗实在是狡猾得很,当时决战之时,鞑子联军才初显败绩,他便不顾盟友,领着自己的亲卫扭头逃了。所以鞑靼和女真首领,一个战死一个被擒,唯有他自己逃出生天。
为了擒住他,大庆朝足足派了六路骑兵,已经分头追了一个多月。虽然偶尔能发现他的踪迹,但赶到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远扬而去。而他偏偏是这次大仗的罪魁,若不擒住他谁都不甘心。
其实,要叫大老爷说,瓦剌的老巢都已经被抄了,他还有什么可逃的呢。手下都没剩几个人,没有了能够生养繁衍的族人,他已经失去东山再起的基础。像现在这样,丧家之犬一样满草原的惶惶逃命,还不如当场战死呢。
正追着,前方一人一骑迎面而来,贾赦定睛一看,正是昆仑那小子。昆仑身上血迹斑斑,半伏在马背上,看着是受伤了的样子。大老爷登时心中就一喜,喜的当然不是昆仑受伤,而是这次定然是追对了路径。
果然,昆仑肩膀上挨了一刀,指点一个方向,沉声道:“将军,瓦剌汗等人向着这边去了。”他方才同另外两人追踪瓦剌汗,却不想被他们发现了踪迹,两位同袍当场战死,只有他凭着一身武艺拼死杀出来报信。
贾赦沉默地点点头,错马而过的时候,拍拍昆仑的背,然后快马追了过去。不是赦大老爷装深沉,实在是他怕自己一开口,立刻就大笑出声,那样太有损形象了。
奶奶。的,总算让老子逮住一条大鱼了。上回眼睁睁看着女真首领落到史鼎那小子的手里,大老爷那个羡慕嫉妒恨啊!同样是军功,抓住地方头领那分量可比旁的重要得多。
追上去没多久,果然便看见前方十几骑正在狂飙,看来就是瓦剌汗等人了。赦大老爷精神一振,大喝一声,“小的们,都跟老子冲啊,能不能升官发财,可就看这一遭了——”
其实,根本就用他大呼小叫的,身边的亲卫们已经嗷嗷叫地冲上去,身后的骑兵们也一样不甘示弱,一窝蜂一样追着那十几骑飚过去。
“麻蛋,一群狼崽子。”大老爷抽着眼角低咒一声,狠狠抽了□□战马两鞭,带着马刺的靴子也一踹马腹,战马立刻离弦之箭一样冲了出去。他的战马是皇帝老儿送来的御马,是难得一见宝马良驹。赦大老爷没少凭着马快抢功,让一众将官们又羡又恨。
老无涯和云烈两人紧紧跟在贾赦身侧,将他护在当中。这两个都是被人请托过的,要在战场上护着贾赦这货一些,只不过请托的人不同罢了。拜托无涯的,自然是乾元帝宇文熙;而云大将军,则是受了小丫头迎春哭唧唧的请求。
小姑娘还不知道什么叫打仗,只听说是会死人的,便很担心她爹爹。听说饿哥哥也要去的时候,便哭着跑去求饿哥哥,一定要带着活爹爹回来,她什么好东西都给饿哥哥。看来,即便迎春的年纪还小,也觉得爹爹没有饿哥哥靠谱儿。
十几个人对上一千骑兵,力量上的对比太过悬殊,所以结果也就没有悬念。在草原上逃了许久的瓦剌汗,就这样落到了赦大老爷的碗里,这运气!
抓住了瓦剌汗,大元帅也长出一口气,这一仗总算是可以结束了。当即命人将瓦剌汗塞进囚笼,又在功劳簿上给贾赦重重地记了一笔,然后派出快马向京城报捷,顺便请求皇上的下一步指示。看是班师回京啊,还是继续驻扎边城,或者是再将草原犁一遍震慑外族……
很快,京中就来了圣旨,命大元帅领大军震慑草原诸族之后,再班师回朝。于是,大军在边城休整过后,再次开进了莽莽草原之中。
再等他们出来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到了乾元十六年的五月。一年半的时间,大军终于要凯旋了。
这一日天色已经晚了,荣国府的上下人等都用罢了晚饭,没有差事的便寻个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