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非典型重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百江当时就慌了。他抱着孩子匆匆赶回家,歇也没歇,就和媳妇两个人胡乱收拾了行李,拿着家里的存折,立刻带孩子去了长途汽车站,临出门时鬼使神差地想起了孟正说的话,就把奶奶的陪嫁箱子也拿上了。
  去了大医院后,经过仔细的检查后,医生说要给孩子动手术。
  小十江的治疗费是一笔大数字。孟百江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他抱着一丝微弱的希望,联系了一个远房亲戚,让他帮忙带着箱子去鉴定。
  没想到这箱子真是个古董!孩子的手术费有了!
  孟百江那颗一直提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能稍稍落回去一点了。他赶紧往家里打了电话。孟千江一直守在家里,在儿子打电话回来之前,一直没敢合眼睛。
  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孟千江大悲大喜。孙子真的生了大病,可幸好家里那箱子真是古董,孙子虽说要受点苦,做完手术就没事了。这要感谢孟正啊!
  所以,孟千江就拎着牛奶找上门来了。
  这牛奶是他们小卖部里进的货,不是什么大牌子,不值几个钱。孟千江心里也知道,孟正帮了他们家那么大一个忙,这点谢礼有点拿不出手。可是,虽然古董箱子卖了钱,孙子那边却等着做手术,这里头的花费不少,做完手术还要调养,这都是要花钱的。孟千江这会儿哪里敢往外撒钱啊。让他拿出钱来感谢孟正,他是拿不出来的。
  直到孟千江说明了来意,孟家人才知道孟正做了什么。
  孟奶奶和孟千江是同一辈分的,语气诚恳地说:“老弟啊,千万别说这样的话了,小正其实也没有做什么。那古董箱子本来就是你家的东西。所以啊,你别和我们客气,牛奶提回去,给十江留着,给他喝,把身体养得壮壮的!”
  孟千江摇摇头,眼睛更红了,说:“话不能这么说。要是没有小正,金山银山堆在我眼前,我也不知道捡!小正一句话救了我们全家啊!”
  孟奶奶还想说什么,孟千江拦住了她,说:“老姐姐,你什么都不用说了。等十江回来了,等他再大一点,我让他给小正磕头!这是小正该受的!”
  孟正吓得连连摆手:“现在是新社会了,不流行磕来磕去的。”
  “就是!磕头折寿哩,以后叫小正带着十江一起玩就是了。”孟妈妈说。
  孟千江颤着嘴唇说了一声好。他擦了擦眼角,满眼欣慰地看向孟正,说:“小正啊,我听说,你现在跟着六年级一起上课了?那明年就上初中了?”
  孟正摇摇头说:“不,还读小学。学校不让跳级。”
  “为什么啊?”孟千江问。
  孟正就略说了下校长的难处。孟千江若有所思。他忽然想起了自家的那个远方亲戚,就是那个帮他们把古董箱子卖了的亲戚,那人好像在市里的一所重点学校上班,听说还是个领导哩!孟千江问:“小正啊,你想跳级不?”
  “想肯定是想的,早点毕业好早点出来参加工作。”孟正说。
  孟千江当即决定去找远房亲戚打探下消息。不过,他这个心思只在自己肚子里转了转,并没有说出来。毕竟,他也不知道远房亲戚有没有跳级的法子。
  送走孟千江后,孟妈妈特意把挂在房梁下的肉取了一块下来,炖了一锅肉,又向村里做豆腐的人换了一块豆腐,把豆腐掰开丢进肉里煮,这样滚出来的豆腐特别好吃,是孟正的最爱。这是孟妈妈给孟正的奖励。
  两周的时间让孟正明白了,孟朵可能真的不是那块读书的料。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孟朵的成绩毫无起色,孟欣华却从孟正这里学到了很多。看到孟欣华,回想她的经历,孟正心里满是感慨。
  因为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存在,龙山小学的学生不管成绩如何,全都可以直升龙山初中。真正能分出不同来的是中考。中考后,学生有四种出路。第一种出路,考上县重点高中;第二种出路,考上红旗镇普通高中;第三种出路,选择一所职高就读;第四种出路,离开学校去打工。
  龙山学校每一届大概有两百五十名学生,因为师资力量不够,每届只分四个班,一个班里有六十多名学生。龙山学校的整体成绩并不好,每年能考上县重点的人数非常少,少的时候一个都没有,多的时候也不过才三五人。考到普通高中去的大概能有三四十人。剩下的学生要么去读职高,要么放弃学业了。
  孟正一直都很佩服孟欣华。
  在他、孟朵、孟欣华三姐弟中,其实孟欣华是被出生环境耽误得最厉害的。孟朵的成绩基本上是没救了,哪怕换上最好的师资力量,她估计也是这样。孟正呢,他中考时考上了县重点。他们整个县只有这么一所重点高中,哪怕教育资源再贫瘠,全县的资源都紧着这所重点高中来,其实学校已经能办得相当不错了。因此,孟正其实在中考过后就已经算是挣脱地域对他的束缚了。
  唯有孟欣华,她成绩不错,却又没有好到孟正那种程度,中考时只考上了红旗镇的普通高中。这所高中和龙山小学、龙山初中一样,各类资源相当匮乏,每年能上一本的学生只有两三个。孟欣华后来只上了一所二本学校。
  等她进入大学,她才挣脱地域的束缚,开始接触到一个和老家这地方截然不同的世界。她终于和城市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相同的教育资源。于是,她更加努力地读书,然后考研,最后考上了一所非常不错的211类的大学。
  她的起点很低,但她最后站到了很高的地方。
  如果孟欣华一开始就能拥有更好更多的资源,那她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走得更为顺遂。如此想着,孟正忍不住把一腔父爱(?)全部放到了孟欣华身上。
  当然,孟正也不是就放弃孟朵了,该管的还是要管的,只是少管一点而已。
  孟正原本还担心孟朵会因为自己更关注孟欣华而闹小脾气,却没想到孟朵竟然悄悄地松了一口气。不用被弟弟时刻紧盯着做题真是太幸福了!哦,太幸福了!
  少了孟正约束的孟朵就像是出笼的小鸟一样快乐。
  没过几天,孟正发现孟朵竟然在班里做起了生意。
  第一个生意是发卡,就是那种常见的黑色一字夹,小卖部里都是一板一板卖的,不单卖。但其实女孩子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有时候只需要一根别下碎头发就好了。孟朵就买了好几板,再一根根单卖给同学,赚些微薄的利润。
  碎发不多的女孩子不需要别这种发夹,市场有点小。
  孟朵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主意。她把两根发卡呈X型别在刘海上,竟然还有那么一点点好看。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其实都很爱美。别的女孩一看这样好看,于是都来找孟朵买发夹,一买就买两根,市场就扩大了。
  卖发夹还不是最骚的操作。
  孟正竟然发现,孟朵还在卖酱腌菜!
  作为住校生,他们平时都是从自家带了米,在学校里蒸饭吃的。至于菜,也是从家里带来的。因为要吃几天,菜特意做了那种不容易放坏的,比如说梅干菜一类的。可再能放的菜,也不能放一周啊。所以等到周四、周五时,大家只能吃家里带来的辣酱下饭了。
  其实学校里有食堂,但那食堂是供应老师的,学生们不舍得买菜吃。
  孟朵就去小卖部里买了瓶装的酱腌菜,主料是榨菜、萝卜、黄花菜等等,有很重的调料味,其实不怎么健康,但孩子们就爱吃这个,觉得滋味特别好。
  一瓶酱腌菜卖三块六毛钱。学生们肯定是舍不得买一整瓶的。孟朵就论勺卖给同学,一勺两毛钱,一勺省着吃点能就半碗饭了。基本上,一瓶可以舀出二十五六勺来,能卖五块钱。这样一来,孟朵净赚一块四毛钱。
  孟正惊呆了。
  孟正灵机一动,再给孟朵出应用题时,不用酒精和水、红球黑球或者苹果橘子的了,他用钱!假设我俩口袋里各有一把一块钱的硬币和一把一块钱的纸币,你口袋里的硬币和纸币数量比是2:1,我口袋里的硬币和纸币数量比是3:2,假设我们俩的钱一样多,如果我把我全部的钱送给了你,现在你口袋里的硬币和纸币数量比是多少呢?
  孟朵果然对这道题目很感兴趣,充满信心地算了起来。
  但光有兴趣和信心是不够的。
  ————————
  “姐,题目先放放,到吃饭的点了,咱们先去吃饭吧。”
  “不行不行,进了我口袋的钱,我一定要把它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十三章 
  国庆放假的第一天,孟彩云和叶刚拎着大包小包回到了后山村。
  孟家的门口和大堂里坐着好多人。孟彩云好奇地看着他们,只见他们一个个自备了小板凳,手上还拿着茶水缸子,竟是一副想要长期待在孟家看热闹的模样。孟奶奶瞧见孟彩云回来了,脸上立刻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语带骄傲地对众人说:“行了行了,都散了吧,我女儿女婿回来了。”
  孟彩云笑着和乡亲们打招呼,把他们都送走后,好奇地问:“妈,咱家什么时候竟然也开上大会了?您不是一向不喜欢跟着他们聊八卦的吗?”
  孟奶奶指着孟正说:“你问他!”
  “小正做什么了?”孟彩云好奇地问。
  孟朵刚从阁楼上下来,手里拎着一个脏兮兮的小板凳,瞧见孟彩云回来了,兴高采烈地叫了一声姑,又帮孟正解释说:“之前小正去前山村的小卖部里玩,认出了他们家一个箱子是古董。他们家把箱子卖了,换了好多钱。这事传开了,这不大家都把自家的旧东西拎过来给小正掌掌眼吗,万一也是古董呢……”
  孟彩云诧异地看向孟正:“小正还会辨认古董呐?”
  孟正苦笑着摇摇头:“我不会,我不懂这些。上次能认出小卖部的古董,都是因为我……”他忽然想起来,他最开始找的能认出古董的理由是跟着姑父去博物馆里看到过实物。可现在姑父就站在眼前啊。他只能非常含糊地一语带过去了:“……看到过类似的照片。我真的不认识古董,但他们都不信……”
  自从孟千江来家里感谢过孟正后,事情经过一个星期的发酵,全村人就都知道他感谢孟正的原因了。等孟正又到周末放假时,家里围满了人,都是老找孟正帮忙鉴定古董的。这个说,这是我太爷爷生前用过的尿壶啊,是不是古董?那个说,这是我从家里阁楼上翻出来的,看着像是老东西,是不是古董?
  孟正哭笑不得,直言自己没这本事。
  如此过了两天,孟正一个古董都没有鉴定出来,然后他就去上学了。再到周末时,孟正以为家里该消停了,却没想到竟然连邻村的人都来了,依然还是来找他鉴定古董的。大概人人都有想要发一笔横财的心理吧,现在只要孟正在家,家里就不会缺人,找他鉴定的、围观的、聊闲天的,应有尽有。
  孟正从哭笑不得到欲哭无泪。
  孟妈妈对孟彩云和叶刚夫妻说:“他能认出百江家的箱子是个值钱的玩意儿,那是瞎猫撞上死耗子。瞎猫哪能次次都撞上死耗子?能撞一回就不错了!”
  孟朵蹭到孟正身边,一脸同情地拍了拍孟正的肩膀,说:“我是相信你的,你是真的不懂古董。”
  “请不要用脏手拍我衣服!”孟正嫌弃地说。
  孟朵讪笑了两声,赶紧把自己黑乎乎的手藏在了身后,冲着地上脏兮兮的小板凳努了努嘴,说:“小正啊,我相信你是真的不懂古董了。不过,虽然你不懂古董,但你还有直觉啊!这是我从咱们阁楼上翻出来的小凳子,藏得特别好,你觉得是古董吗?”
  孟正:“……”
  孟爸爸:“!!!”
  年轻时偷偷藏好的黑历史竟然都被女儿翻出来了。
  孟爸爸十分心塞地说:“那个不是!那是我做木工学徒时的练手活!”
  孟朵颇为失望。
  全家人哄堂大笑了起来。
  为了欢迎孟姑姑和姑父的到来,孟妈妈特意下厨做了一大桌好吃的。叶刚能喝酒,孟爸爸就搬出了自家酿造的米酒。这种酒度数很低,孩子跟着喝点也没事。男人用碗喝,女人和孩子就用盏喝。
  叶刚作为一个小领导,在饭桌上说话时总是不自觉地带着一点点官场做派,端起碗先敬了孟奶奶,真诚地说:“第一杯酒,先敬妈,祝妈妈健康长寿。”
  孟正心想,姑父果然还是不够了解奶奶啊,健康长寿虽然好,却还戳不到奶奶的痒痒肉。于是他端起自己面前的小酒盏,看似在附和叶刚的话,其实是在帮叶刚描补,说:“对对对,先敬奶奶,祝奶奶越活越年轻、越活越漂亮。”
  孟奶奶谦虚中透着一丝骄傲地说:“哪能越活越年轻啊,我又不是老妖怪。”
  等一桌人都敬得差不多了,大家就聊起了开店的事。叶刚对孟正的创业计划很感兴趣,这次回到家乡也确实是为了这件事。叶刚笑着说,其实他名下就有一个店铺,正好在风景区旁边的步行街上。那是他早年买下的,这些年都出租出去了。叶刚的意思是,只要自家这门生意能做,他就把店铺收回来自用。
  买下店铺算是叶刚最得意的一个投资了。
  这店铺现在老值钱了!孟正在一旁听得恍然大悟。难怪在他重生前,表哥才刚刚大学毕业,姑姑姑父就有能力给他在城里买房买车了,房子还是复式的。
  孟彩云和叶刚只有一个儿子,叫叶熙。叶熙比孟正几个大了好几岁,孟正他们才上小学,叶熙就已经上大学去了,是个三本的财经院校。因为年龄相差太多,又因为从小不住在一块儿,所以叶熙和孟欣华、孟朵、孟正并不亲密。
  当然,这不亲密是相对而言的。
  不管怎么说,大家总归是有着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比外人要亲密些。
  据孟正所知,叶熙大学毕业后考了公务员,在叶刚的帮扶下一步一步走得很稳。等孟正上大学时再一次见到叶熙,那时叶熙给人的感觉已经和叶刚很像了,俨然又是一个“叶刚”。他们这样的人,在小地方的官场上比较能混得开。
  孟彩云和叶刚在家里住了三天,叶刚就拉着孟正聊了三天。
  送走姑姑姑父一家后,孟千江又来了。
  “我有个表外甥,一表三千里的那种表。这次十江生病,多亏了他跟着跑前跑后的,百江才能把他奶奶的箱子卖出去,把手术费凑齐了。”孟千江开门见山地说,“我已经问清楚了,这个表外甥是雅和初级中学的教导主任。”
  孟正老家的具体地址应该是Z省瑞阳市达河县红旗镇后山村。雅和中学非常有名,是瑞阳市的市重点高中。孟正以前就知道,雅和的重点率从来没有低于百分之九十五!有些年份甚至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九!剩下的百分之一也不是说就没有考上一本,而是很有可能拿到了国外大学的offer,所以高考弃考了。
  不过,孟正之前并不知道,雅和中学竟然有初中部。
  孟千江很努力地复述着自己远房亲戚的话,说:“什么学区不学区的,你们懂吗?我不是很懂那个。反正我亲戚说,他们那个初中,主要是招自己学区内的学生,但他们有个实验班,就是一个年级里最好的班级,也会面向所有拥有瑞阳市户口的学生招生。咱们红旗镇虽然是瑞阳市下面的乡镇,但也属于瑞阳市,小正是有资格去参加招生考试的。”
  “只是吧,他们每年对外招得学生很少。他们有个招生考试,只招收考试成绩排名靠前的十几二十个学生。如果小正能通过他们的考试,又拿到比较好的名次,那就可以去他们那里读书了,学费、住宿费全免。”孟千江继续说。
  他那个表外甥的原话是这样的:他(指孟正)要是能在招生考试中拿到第一;不不不,都不用第一,只要能拿到前三名,转学手续和跳级手续,我们帮他办!
  说到这里,孟千江忍不住搓了搓手,有些为难地说:“不过,我那个表外甥说了,他们的招生考试特别难。语文就算了,数学题目有一些是从……从奥!奥!奥什么里头选的,而且他们还要考英语。”
  城里的孩子从四年级开始就要上英语课了,而龙山学校的学生直到初一才正式开始接触英语。孟千江觉得自己拿出来的这些消息可能帮不上孟正的忙,因此显得非常内疚。孟千江不知道,孟正可是拿到过英语四六级证书的人!
  孟正认真地想了想,当即决定要去参加雅和初中的招生考试。他真的特别想跳级!让他像重生前那样按部就班地读那么多年书,他可受不了。不过,今年的招生考试已经错过了,要参加也是参加明年的。如果能在雅和初中顺利入学,那他就和孟朵、孟欣华平级了。他可以把雅和的学习资料整理好,复印之后再交给孟欣华和孟朵,寒暑假也能帮两位姐姐补课。
  既然有了这个打算,孟正就想趁着国庆假期还没有结束去一趟瑞阳市,买些参考书。
  千万别小看了一个初中的招生考试,没听孟千江说嘛,招生考试还要考奥数,万一阴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