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非典型重生-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为什么高中不跳级; 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因为孟正觉得二十岁离开校园刚刚好,二十岁是个很合适的年纪,你早就成年,大家也都把你当成年人看,当你又有了不错的学历,找工作自然不成问题了。孟正相信自己肯定能找到比重生前更好的工作。
  如果孟正非要走少年英才路线,未成年就大学毕业了,身为未成年的他上哪里找工作去?除非他选择继续深造,或者接受国家的特殊培养,成为一个技术研究型人才。问题是,孟正很清楚,自己能跳级是因为自己是重生的,并不是因为自己变成了天才。他知道自己和真正的天才之间是存在差距的,当重生的优势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小,他和天才们之间的差距就不是靠着努力勤奋就能弥补的了。如果他错估了自己的实力,那他总有一天会找不准自己的定位。
  先好好读书,再好好工作,还是这样看似简单的人生规划比较适合他。
  第二个原因是,孟正这一次打算考雅和高中,而雅和高中是一所顶尖的高中,不仅一直注重学生成绩的培养,还非常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学校里有各种社团、校内活动等能锻炼人的地方。孟正打算好好感受下雅和高中的校园文化。
  在一群优秀的小朋友中熏陶三年,孟正觉得这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再有一个,雅和高中的校友都很了不起,他读满三年说不定能经营出一些人脉来。
  三年时间,足够大家互相理解的了,要是能在高中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这样的友谊比进入社会后得到的友谊更为纯粹,孟正实在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沈独清却被孟正的计划惊呆了,整个初中就读一年,然后就去参加中考?他颇为诧异地说:“没想到你的心这么大……那你确实要多花时间看看书。”
  孟正笑了笑没说话。
  “对了,既然你有这样的计划,你不如提前来瑞阳市吧。”沈独清灵机一动地说,“雅和初中内有专门的图书馆,虽然不是很大,但也够用了。我可以带你去图书馆看书。我还能帮你弄到初三的复习资料和历年的中考卷子,你要是碰到了难题,不论哪一科,我家里有很多老师,你可以找他们请教。”
  确切地说,是沈独清的外公所在的徐家那边有很多老师。
  徐家是一个大家族,外公那一辈有兄弟姐妹七个,除了老大没当老师,剩下六个全是老师。七个兄弟姐妹生了十多个孩子(生的孩子是徐老师这一辈),里面有超过一半的人是老师。然后这些孩子又生了孩子(生的孩子是沈独清这一辈),沈独清有好几个表姐、表哥要么早就大学毕业当上老师了,要么也选择了师范专业正在念大学。再加上家族成员的配偶中也有几位老师,他们这个家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老师家族了。
  “……这么说吧,我的幼儿园、小学、初中、以后要念的高中,里面全都有亲戚在当老师,还是关系比较近的那种亲戚。如果我以后考的是瑞阳大学,那里面也有我亲戚。我被亲戚包围了。”沈独清说着说着,自己都被逗笑了。
  孟正也跟着笑,却拒绝了沈独清的提议,说:“我还是不去瑞阳市了。现在又没有开学,我过去后不能住宿舍,还得在外头租房子住,太麻烦了。”
  “你可以住我家啊!”沈独清脱口而出。
  孟正愣住了。他没想到沈独清竟然这么热情。
  沈独清却越想越觉得这个提议不错。他搬到二十二号楼以后,一间卧室给了外公外婆,一间住他和沈非浊,还有一间卧室空在那里,可以给孟正借住。
  沈独清目前对孟正印象挺好的。假如,我们是说假如,假如孟正住过来以后,沈独清发现孟正身上有某些缺点是他难以接受的,那也不过是忍三个月而已。但说不定他们能相处得很愉快呢?那这三个月一定是非常有趣的三个月!
  沈独清继续怂恿孟正,说:“你来吧!来吧!正好我也想跳级呢,我们可以一起看书。”忽然,他听到了话筒里传来了孟妈妈喊孟正吃饭的声音。沈独清连忙说:“孟正,可以让阿姨接一下电话吗,我想和阿姨说几句话。”
  “好。”孟正把电话递给了妈妈。
  孟妈妈知道电话那头是沈独清,立刻眉开眼笑地喂了一声。沈独清向来有家长缘,两个人热火朝天的聊了起来。
  沈独清借机提出了让孟正来他家借住,孟妈妈立刻以家长的身份替孟正同意了沈独清的邀请,说:“好好好,你们一起念书一起进步!”
  “妈!”孟正无奈地喊了一声亲妈。
  孟妈妈美滋滋地又和沈独清说了一会儿话,才挂了电话。她对孟正说:“小沈是真心实意想要和你做朋友的,也是真心实意邀请你过去住的,你如果也想和小沈做朋友,就不能太客气……当然,也不能太不客气,到了小沈家里,要知道帮他们拖拖地、做做饭、擦擦桌子、洗洗碗,总之眼里要有活。”
  六月,孟正带着孟妈妈做好的豆腐干和其他各种美味的乡下特产,坐上了去瑞阳市的车。沈独清穿着清爽的体恤衫,骑着自行车来汽车站接他。
  沈独清的自行车很酷炫,一看就很贵。但再贵也是一辆自行车啊。孟正低头看着自己手里的大包小包,问:“我们不能坐公交车吗?”
  “额……我不爱坐公交。”沈独清拍了拍自行车后坐垫,“我骑车很稳的。”
  这不是稳不稳的问题,而是他一个自诩体面的成年人竟然要坐上自行车后座,被一个十二岁的小男生带着走!良心很痛有没有!孟正说:“要不然还是我带你吧,你坐后面。你别看我暂时比你矮一点,其实我力气比你大……”
  “可是,你不认识路啊,也不熟悉市里的路面交通状况。”沈独清说。
  客随主便,孟正无奈地把孟妈妈准备的土特产绑在了自行车前面,然后面无表情地坐上了自行车后座。微风拂面,体面的大人就这样被小男孩带走了。
  幸好这一路都很平坦,没有什么陡坡,沈独清骑得并不吃力。但就算是这样,孟正也老是觉得自己屁股底下就像是扎了根针一样,整个人坐立难安。
  等到了目的地,孟正简直是大松了一口气。
  沈独清停好自行车,回头对孟正说:“对了,有一件事忘了告诉你……”
  “什么事?”
  “那个……”沈独清颇为尴尬地坦白了下自己拿孟正的名头编故事的事。
  孟正听了却觉得无所谓,很是大方地说:“这有什么!养龙小哥哥这个身份还挺酷炫的。你是为了教育弟弟嘛,我一定会好好配合的。”
  沈独清见孟正真的不生气,嘴角悄悄地翘了翘。
  小非浊已经知道哥哥今天去接养龙小哥哥了,一直乖乖地坐在客厅里等着。当沈独清推门进来时,小非浊欢呼一声,跑到了哥哥面前,然后一脸兴奋地看着跟在沈独清身后进门的孟正。
  “小朋友,你好啊!”孟正主动和小非浊打招呼。
  小非浊兴奋地原地蹦了两下。
  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孟正就和小非浊熟悉了起来。小非浊高兴得手舞足蹈,一边比划一边说:“孟哥哥,双腔龙有这么这么这么高,你竟然能骑它?”
  “对啊,它实在太高了,我每天都要费半天劲才能跳到龙背上去。”
  “跳、跳上去?”小非浊眨了眨眼睛,“可哥哥明明说你是坐升降梯上去的。”
  孟正非常机智地改口说:“你哥哥说得没错,去年的时候,我还是坐升降梯上去的,但今年我长大了一岁,弹跳力比以前好了,就自己跳上去了!”
  小非浊被成功地糊弄了过去,又说:“孟哥哥,你还会给恐龙拔牙!”
  孟正朝沈独清看去,沈独清朝他眨了眨眼睛。
  孟正就一脸骄傲地说:“是啊!”然后,他假装自己手里有一把大钳子,比沈非浊整个人都要大,对着沈非浊比划了起来,引来小孩子的阵阵惊呼。
  “孟哥哥,你还会跳《采蘑菇的小女孩》,然后给霸王龙挤奶!”小非浊跳下沙发,站在地毯上努力扭着屁股,“我也会跳哦!孟哥哥,我们一起来跳!”
  扭扭屁股,扭扭腰,扭扭脑袋,转圈圈。这套舞蹈动作是小孩子做着可爱但大人做了却很别扭的动作。小非浊招呼着孟正一起来,小脸上洋溢着热情的微笑。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霸王龙最爱的歌舞了!养龙小哥哥超棒的!
  孟正:“……”
  孟正瞪着一双死鱼眼朝沈独清看去。
  我同意配合你,但你没跟我说还有这个啊!还有这个啊!还有这个啊!
  沈独清颇为心虚地摸了摸鼻子。
  ————————
  沈独清:“这个(采蘑菇的小女孩)可以有。”
  孟正:“这个真没有。”


第二十七章 
  沈独清咳嗽了一声,说:“孟正; 你还没有给家里打电话。”
  孟正一进屋子就被小小朋友缠住了; 还没有给家里报平安。沈独清把小灵通递给孟正; 孟正抓住这个机会; 对沈非浊说:“哥哥去打个电话,可以吗?”
  沈非浊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看不到养龙小哥哥又唱又跳很失望,但还是乖巧地点了点头。孟正松了一口气,顺着沈独清的指点,逃命似的去了阳台。
  沈独清的外婆原本在厨房里忙活,见孟正走开了; 她轻手轻脚地走到沈独清面前; 比了个大拇指; 小声说:“阿清眼光不错; (孟正)是个好孩子呢。”
  外婆退休前也是老师; 作为一个在一线奋斗了好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者; 她自有一套看人的方法。从孟正进屋子开始; 她就在观察孟正。孟正一进门就主动和他们打了招呼。当她给孩子们端水果去时; 孟正当时正在和小孩子说话,却也在第一时间站了起来,用双手接过了她手里的果盘; 对她说了一声谢谢。当沈非浊从沙发上跳下来时,孟正的手在旁边虚扶了一下,显然是怕孩子摔着。
  这是一个大方、礼貌、细心、内心强大的孩子。
  之所以说孟正内心强大; 是因为外婆在孟正身上看不到任何(因为家境等原因产生的)过分的自卑,也看不到任何(因为成绩等优秀的个人能力而产生的)过分的骄傲。他的性格这样平稳,这是连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
  沈独清翘了翘嘴角。他不是特别爱笑,嘴角微微一翘,就表示很开心了。
  外婆仿佛就是为了说这一句夸赞,说完后就退回厨房了。孟正到达时正是午后,外婆要给他做一顿点心,这是他们这儿待客的习俗。所谓点心,在当地语境中并不是指甜食糕点,而是指午后吃的介于中饭和晚饭之间的一顿面点。
  沈独清低头对非浊说:“孟哥哥今天累了,不许再让他蹦蹦跳跳的了。”
  “那明天行吗?”
  “总之,过些天再说。”沈独清说。
  孟正打完电话回来,把小灵通还给沈独清,转身从自己的行李中取出了一个小木马和小风车。这是听孟正说沈独清家里有个弟弟,孟妈妈特意让孟爸爸做的。孟正把玩具递给沈非浊,蹲下…身,让自己的视线和小非浊齐平,说:“今天能有幸认识小非浊,哥哥太开心了。这是给你的礼物,希望你能喜欢。”
  沈非浊很喜欢这种平等的对话方式,有种被当做大人的感觉。他接过玩具,甜甜地说看一声谢谢哥哥,然后想了想,蹬蹬蹬地跑去了房间里,拿出两个恐龙泥偶,递给孟正说:“这是我给哥哥的礼物,能认识孟哥哥,我也很开心。”
  孟正有些诧异,他现在已经知道沈非浊有多喜欢恐龙了,没想到沈非浊竟然愿意把最喜欢的恐龙送给他。这个孩子怎么就这么可爱呢!
  沈外婆从厨房里探出一个脑袋来,笑眯眯地问:“小孟吃不吃辣椒?”
  “都可以的。”孟正看了眼小非浊,“还是不吃了。”
  沈外婆说:“非浊的份,已经先给他舀出来了。咱们的可以加点辣椒粉。”
  “那就来一点吧。”孟正说。
  点心的分量不是很多,但味道不错。沈外婆说:“咱晚上还有一顿大餐,我赶阿清的舅舅买菜去了。点心就少做了点,怕你们现在吃多了,晚上吃不下。”
  为了欢迎孟正的到来,这天的晚饭果然做得极为丰盛,荤素搭配摆了一大桌子。孟正借机把沈独清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都见了一遍。他心里有些疑虑,因为没有见到沈独清的父母,但他并没有贸然问出来,也没有在面上显出分毫。
  在饭桌上,徐老师作为现任的教育工作者,先是表扬了一通孟正的招生考试成绩,让他再接再厉,又对沈独清说,让他带着孟正在瑞阳市里玩一玩。
  孟正连忙谢过大家的好意,说:“不用了,我明天就去图书馆看书了。”
  想要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读完初中的全部课程,这对于孟正来说并没有任何难度。但既要在一年时间里读完初中课程还要顺利考上雅和高中,孟正就不能太掉以轻心了。
  全市有那么多学生,尖子生的数量也不少,竞争非常激烈。
  在孟正重生前,他也是很努力地在读书,初中三年从未放松过,他的中考成绩是全县第三十六名,扩大到全市范围大概要排在几千名之后了。这个成绩其实相当不错了,是龙山初中有史以来取得的单人最好成绩,是第一次有学生考进了全县前一百。但因为他们整个达河县是教育弱县,雅和高中只在他们县里招了前两名的学生,孟正完全无缘雅和高中,只能去了县重点上学。
  重生只能长经验,不能涨智商。体面的大人并不敢小瞧明年一同参加中考的那些极有天赋的尖子生们,所以他自然要抓紧时间好好看书了。
  孟正从父母那里继承到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只要他心里定下了一个目标,那么他就会为了这个目标去努力,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分心。
  作为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听见孟正这样说,徐老师心里是非常高兴的。他见过很多有天赋的却自得于自己的天赋学生,他们仗着天赋好就不好好读书,尽情糟蹋天赋,最后泯然于众人。孟正却不是这样的,他一直很自觉。
  徐老师忙说:“好好好!看书也好,我已经把初中的课本都准备好了。”
  孟正觉得徐老师真是太热心了。
  徐老师之所以对孟正这样好,不仅是因为看中了孟正的人品和成绩,还因为孟正是沈独清的好朋友。徐老师曾苦口婆心地让沈独清在学校里不要那么高冷,多交一些朋友,沈独清每回都认认真真地说知道了,但在学校里却依然融不进集体。现在沈独清终于有了同龄的朋友,还是这么优秀的一个朋友,徐老师如何能不重视呢?他看着孟正和沈独清的目光就像是看着一对芝兰玉树。
  在徐家吃过饭,孟正和沈家两兄弟就当饭后散步似的慢悠悠地走回了二十二号楼。孟正牵着沈非浊的左手,沈独清牵着沈非浊的右手。沈非浊走路一蹦一蹦的,像一只活泼的小兔子,别提有多开心了。
  孟正和沈独清是特殊情况,他们迎来了暑假,小非浊却还没有放假。第二天一早,沈独清和孟正在家里吃了早饭,先送弟弟去幼儿园,然后去了图书馆。
  在图书馆里,孟正和沈独清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但一个人坐在这头,另一个人坐在那头,两个人互不打扰。每个人的手边都摆着很多书,垒得高高的。
  徐老师怕孟正初到一个地方不适应,偶尔会抽空来图书馆看看他和沈独清。虽然徐老师这个教导主任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工作,已经不参与教学了,但他光看孟正做的笔记整理,就知道孟正一直在认真看书。如此过了几天,孟正的状态始终没变,不像有些人,刚开始实行计划的那几天很精进,过些天就不行了。
  徐老师忍不住对妻子感慨说:“(孟正)是个能成大事的,像他这样能静得下心来的孩子真是不多。关键他也不是书呆子,人情世故还是很懂的。”
  周蓓丽说:“刚开始听说这个孩子想一年结束初中课程,我还以为这个孩子的性子会有些狂。不过,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狂并不是什么坏事,有才华的人多少都会有些狂的。你年轻时没狂过?我年轻时没狂过?可那天吃饭时,我瞧着他,只觉得他非常沉稳。我心里一直为此感到奇怪。现在听你这么一说,我忽然就明白了,他想一年就毕业,不是因为狂,而是因为他的心里真的有了相关的计划。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是啊!”
  周蓓丽感慨说:“关键是,他竟然真的能把自己的计划一点点落实下去。真是可怕的执行力啊!就这一点,连我都要佩服他呢!”
  都说性格决定成败,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重生前的孟正能从穷乡僻壤走出去,刚毕业就找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这难道是因为他运气好吗?不是的,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真的为之努力了。能做到这两点的人,即便不能太成功,也绝不会很失败。
  孟正并不知道徐家人对自己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