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异世开会所-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兆云和白端瑞也走到一起了,一开始确实受到两家不小的阻挠,但是后来还是被他们的坚持打动,两家祖上就曾是夫妻,如今在沈兆云和白端瑞这又合到了一起,也算是缘分。
  古道心一般会先看白端瑞的信,因为比较简洁明了,没有废话,然后再看沈兆云的,这样他就能看出哪些事情是他有必要知道的,哪些是沈兆云在纯粹没话找话说,不至于看得一团乱麻。
  古道心打开白端瑞的信,看了没几行,脸上的笑意便消失了,又猛地一拍桌子坐直了身体。
  陆镇还以为兰陵出了什么事儿,但仔细看古道心的申请,却不是担忧、气愤,而是……兴奋。
  “红眼乌鸦!显章!有红眼乌鸦的消息了!”


第265章 铲除何家父子
  陆镇一听,拿着酒杯的手也微微一抖,差一点就洒了出来。
  陆镇听古道心说过,红眼乌鸦,是道心从原本世界到这个世界的关窍,道心身上的那种叫“电”的东西也应该跟红眼乌鸦有关,只要找到红眼乌鸦,说不定就能解决他一激动就放电的问题。
  “在哪?”
  古道心皱眉,“在辰国。白端瑞说他手下有一个跑商的,去辰国跑商的时候在皇城见到了一只红眼乌鸦,往皇宫飞去了,之后没多久又飞了出去。他一直跟着,但最后在辰国边界跟丢了。看方向,应该是往大晏这边飞过来了。”
  难怪他们这么长时间一直遍寻不着,原来是在辰国,不过现在既然飞到了他们的地界上,再找不到就不合适了。
  古道心很是高兴,心心念念想的都是找到了红眼乌鸦之后,解决了自己的问题,就能跟陆镇亲热,不用陆镇明明有爱人却还得清心寡欲过得像个和尚。
  然而陆镇却没有古道心那么乐观。能解决那个“电”的问题固然好,但是谁知道这红眼乌鸦会不会还带来别的影响?
  如果当初古道心会来到他们这个世界是因为那只红眼乌鸦,那么古道心再与红眼乌鸦接触,会不会又被送回他原本的世界?
  要是让陆镇选择,他宁愿永远也不能跟古道心有真正的肌肤之亲,也不愿意冒这个危险。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再度接触到红眼乌鸦,被送回到原来的世界,怎么办?”
  古道心笑着,“怎么没想到,但总不能因为还没发生而且也不一定发生的事情就放弃啊!显章,我想跟你上床,不是因为欲望,好吧,不光是因为欲望,我只是觉得,有了这一层关系,我们之间的感觉会更加完整。而且鱼水之欢,也是情到浓时的自然表现,我们也没必要非逼着自己压抑着。退一万步讲,就算我真的回到从前的世界,那我也一定会想办法再回来。有你的地方,才是我想真正留下来的地方。再说那红眼乌鸦让我从原来的世界到了这里遇到你,又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总不会是要害我,那就该多少也参考一下我的意愿来决定我自己的去留吧?”
  古道心对着陆镇眨眼,有点皮。
  陆镇还是有点不大放心,但古道心坚持,他也只能答应。
  聚会结束后,古道心又去千羽楼下了任务,找红眼乌鸦,还是指定羽忌和羽骨。
  千羽楼也接寻人和寻物的任务,只不过这种类型的任务往往不会劳动顶级杀手,不然也太大材小用。如果发布任务的人点名要顶级杀手的话,那这银两可绝对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而古道心这边自然不差钱。
  古道心如今已是从三品的尚书左丞,除了沐休之外每日都要上朝,而且事情也比以前在翰林院的时候要多得多。
  所谓的尚书左丞,其实就是负责六部的人事工作,以及总领法度纲纪。最主要的是官员考核以及违反朝廷法纪行为的调查。
  别看尚书左丞是从三品,但却可以考察二品尚书。等他考察完了之后,再写好奏折,直接呈给皇帝看。妥妥的天子近臣,只有颇得皇帝信任之人才能担任这个职位。
  古道心很满意这个官职,他正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将陆熠鸿和陆熠景的爪牙一一拔除。
  九月,徐州大水。
  幸得之前敏怀恩发现了焦茂勋贪墨之事,在徐州堤坝上偷工减料,敏怀恩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固堤坝,当时还有人觉得没必要,但现在摆在眼前的事实证明,敏怀恩做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准确。
  皇帝大加赞扬了敏怀恩,朝堂之上也是一片称赞之声。
  敏怀恩还很年轻,最是敬重陆镇,所以平日就总是学陆镇一副冰冷颜色的样子,但是听着这么多的夸奖,还是忍不住脸上发烧,毕竟这不是他自己的主意,都是王爷和古道心的吩咐,他只是照做而已。
  因为这件事,朝廷上掀起了一股反腐之风,皇帝授意古道心,彻查六部不正之风。
  皇帝心里也是后怕,这是焦茂勋干的“好事”被敏怀恩发现了,若是没有发现,那么今天他收到的就是水淹徐州的奏折!
  到时候毁掉民房无数,百姓死伤惨重,活着的人也流离失所。大水之后还往往会伴随瘟疫,那就是一场灾难!国库要拨钱,民情要控制,要选拔官员赈灾,还要防范起民怨、出盗贼,这一连串的麻烦事将接踵而来。
  刚刚得知焦茂勋贪墨的时候皇帝都没有这么生气。
  再加上敏怀恩和一众大臣扇动,皇帝便下了让古道心彻查的旨意。为了方便古道心彻查,皇帝还特批给古道心手谕,六部众官员,都要全力配合古道心查案,绝对不能有任何违背拖沓,一经发现,立刻革职查办,绝不留情!
  如此,古道心便放开了手干了,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兵部。
  从跟辰国的比试之后,何升荣就一直特别安分,自己的儿子在比试中的表现不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已经到了惹怒陛下的程度了,虽然陛下并未降罪,但何升荣却一直提心吊胆,生怕陛下什么时候又想起来这茬然后要责怪何炳钦。
  但是就算何升荣再安分,别人忘了他,古道心可不会忘。
  何炳钦没少找古道心的麻烦,而且在古道心在翰林院的时候,也是何升荣授意他人找自己的麻杆。何升荣是陆熠景的人,反正都是要除掉的,也就不必非得先盯着陆熠鸿。
  兵部的把柄很好找,头些年战事频繁,军需开支很大,可是何升荣一直把控着银两,很少及时将银两下发到军队。就算有及时下发的时候,数量也总是对不上。
  那时候陆镇在边关,鞭长莫及,不能将何炳钦怎么样,上书给皇帝,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久而久之,陆镇也就不再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耗费时间了。与其等着兵部将军需给到位,还不如他们自给自足来得快些。
  不打仗的时候,陆镇就带着士兵上山打猎,抓野物,一方面可以食用,一方面也能跟附近的农户换一些粮食。
  有一些急用钱的地方,陆镇总是自己掏腰包。贵为镇南王,府上却年年入不敷出,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清简。
  古道心第一个就要修理何升荣,是为了给陆镇出气,同时也是为了给一众将士讨个公道。
  当整理出来的一本本账目送到皇帝跟前的时候,皇帝眼睛都红了,气得。
  皇帝早前因为忌惮陆镇战功,确实有暗示过何升荣可以推迟军需和兵饷的发放,但他说的是推迟,不是克扣!
  何升荣好大的胆子,居然连年克扣了陆镇这么多的军饷!全部中饱私囊!要是陆镇把这些事都算在他头上,心中怎么能不怨他?
  现在皇帝的感觉用现代话说就是替别人背了多年的黑锅才发现,简直要吐出一口心头血!
  当年焦茂勋的事情闹出来的时候,皇帝还找焦茂勋过来问过话。但这一次,他见都没有见何升荣,直接定了抄家、秋后处决。
  何炳钦的官职和功名也被革了,判了流放。虽说是保全了性命,但对于享受了半生荣华的何炳钦而言,真还不如死了更舒服些。
  何升荣的事情一出,满朝文武更加兢兢战战。原本看着古道心爱笑又谦和,想着是个好说话的,不成想办起公事来竟是这般狠辣不留情面,不,这都不是不留情面,这是把人往死里整啊!
  也有人怀疑,古道心会对何升荣下这么狠的手是因为他跟何炳钦之间的过节,只要别招惹到他,就不会有事。
  陆熠景心肝都是疼的,他被命令禁足府中,什么事情都做不了,眼睁睁看着古道心除了何家父子。之前焦茂勋倒台的时候他还曾经嘲笑过陆熠鸿,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转眼就到他损失了一个尚书。
  最让他气恨的是他在禁足中,父皇不许他理朝中事,对新尚书的人选确定使不上多少力啊!
  没有办法,陆熠景只能去求助母后。
  后宫不得干政,就算是皇后,也不能直接跟皇帝说相见亦什么人为新任尚书,但好歹,皇后能像皇帝求情,能接了禁足也是好的。
  晚上,皇帝到李皇后的凤藻宫去用膳。
  李皇后亲自给皇帝斟酒,“陛下可是有几日都没来臣妾宫里了。”
  皇帝握住李皇后的手,“朝政繁忙,冷落你了。”
  李皇后低眉一笑,柔情万千,“都是老夫老妻了,还说什么冷落,臣妾只怕是因为景儿犯错,陛下怪臣妾教子无方。”
  “哎!说什么傻话,景儿犯错是他不懂事,朕怎么会怪你!”
  “是,是臣妾想多了。”皇后拿公筷亲手给皇帝布菜,“陛下尝尝这道辣椒凤爪。”
  皇帝夹起碗中的凤爪吃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这是你亲手所做。”
  李皇后放下筷子掩唇一笑,美眸波光潋滟,“陛下还能吃的出是臣妾的手艺?”


第266章 拿下刑部
  “怎么会吃不出?”皇帝抓着皇后的手,拉这皇后坐到自己的腿上,“这么多年了,朕最爱吃的还是你亲手做的辣椒凤爪,还记得以前在王府的时候,有一次厨子下毒,若不是被嘴馋的奴才偷吃在先,中毒而亡的就是朕了。打那之后,朕一直不肯吃旁人做的菜,你便不顾王妃之尊,每天亲自下厨,为朕准备一日三餐,你的手艺,朕永远记得。”
  皇后温柔地靠在皇帝怀里,“是臣妾不好,陛下登基后,臣妾就甚少亲自为陛下洗手作羹汤,陛下不会怪罪臣妾吧?”
  “怎么会呢?本来就是朕不叫你做的。你身为后宫之主,要统率诸妃,事情本来就很多,哪里还能有时间做这些?朕不舍得。今日能再尝到你的手艺,朕心甚欢。”
  “陛下……”皇后深情地唤了一声,“其实不只是陛下,就是臣妾也时常怀念从前在王府的日子。还记的景儿小时候调皮,很难管教,每次都是陛下跟他说,要是他不听话,今日就不能与我们同桌而食,他才会乖乖听从管教。一转眼,景儿都这么大了。可能是臣妾真的管教无方,景儿还常有孩子脾气,说话做事比较冲动,要是他有鸿王一般稳重,臣妾也不至于每日都有操不完的心了,陛下也不必总为他头疼。”
  听着皇后忆起从前景象,皇帝也动容了。
  这人上了年纪,就总是喜欢回忆从前的事儿,然后心就跟着软了。皇帝想起从前,陆熠景还是少年的时候,最喜欢伏在他和皇后的膝头,听他们讲故事。那样的画面,是多么的和谐美好。
  皇后看了眼皇帝,瞧见皇帝出神,且眼中流露出追忆往事的神情,心中顿时安定不少,“今日景儿让人从宫外带了些核桃酥来。这孩子孝顺,惦记着陛下还是王爷的时候喜欢吃宫外一家铺子的核桃酥。这么多年了,那家店还开着,只不过换了地方,景儿找了许久才找到,让人送进宫来,却偏偏要臣妾转交给陛下,还不让臣妾说是他送来的,怕陛下知道后就不吃了。景儿自知有错,也在反省,陛下,您就尝尝这核桃酥吧!”
  边上的宫人立刻端着一个盒子上来,打开盖子,满满一盒的核桃酥,开盖儿的瞬间香味儿就涌出来了。
  皇帝看着,眼睛有些发热,这形状,确实就是当年自己常吃的核桃酥,比一般的核桃酥小上一半,中间点了个红点,还掺着花生粒和葡萄干。
  “景儿是个孝顺孩子!朕罚他禁足是因为他这么大人了,但做事说话还常常没有分寸,可他对朕的孝顺朕也知道。罢了,禁足了这么些日子,想来也该反省到位了,明日就解了他的禁足,允许他上朝!”
  皇帝也明白,今天皇后弄这么一出,就是想让他解了陆熠景的禁足。但是知道是一回事,亲身感觉就是另外一回事,不管皇后目的如何,他确实回忆起了从前那些快活日子,便决定暂且饶了陆熠景。
  只是之后,皇帝心中难免还是有些难过,他这么多年没有吃到皇后亲手做的菜,今天吃到了,做菜的人却是别有目的,现在回味着,好像味道也与以前大不同了。
  陆熠景重新上朝,第一天就是挑衅陆熠鸿,大有“就算被罚禁足又怎样?只要有母后在,被罚禁足几次都没关系,反正父皇会很快放我出来。”
  陆熠鸿心里却是不痛快,从前他也被罚过禁足,但尽管母妃跪在勤政殿外求情,父皇也没有丝毫要收回成命的意思。后来母亲跪晕了,就被父皇随便找了两个宫人给抬了回来,都没让坐轿子。
  从那时候起,陆熠鸿就没有再犯过一次错,没有再让皇帝斥责一次。因为他知道,如果被罚禁足的是自己,他不会像陆熠景那样,有个得宠的母后为他求情。
  早朝开始后,陆熠景见就一直在等着皇帝问话,想等皇帝问他由谁人来顶替兵部尚书的位置,只要父皇问到,他就可以将自己的人补上去。然而到快下朝的时候,父皇还是没有问。
  陆熠景有些着急,他想自己想提出来,但是又怕被父皇斥责,好不容易才解了禁足,母后一再提醒他谨言慎行,千万不要再惹父皇生气了,于是就又不敢说。
  终于,皇帝自己提到了新任的兵部尚书人选。
  “朕思来想去,决定兵部尚书一职,就由张峥担任。”
  张峥?怎么是他?
  陆熠景还是沉不住气,站出来说道:“父皇,张峥是镇皇叔军中的人,用他怕是不妥吧!”
  皇帝立刻狠狠瞪了一眼陆熠景。才解了他的禁足,又不安分!
  他难道不知道放权给陆镇不合适吗?但能怎么办?何升荣做的那些好事,指不定在陆镇心中这些事儿都算在了他的头上,这么多年的克扣军饷,皇帝都不知道军队是怎么撑过来的。
  而陆镇越是看起来不动声色,皇帝就越是担心,害怕陆镇是在给他积累着,到了一定程度直接爆发。他能不赶紧想想办法好好安抚一番吗?一些小的赏赐总是无用,想来想去,也就只有把兵部尚书的位置给陆镇的人,才能有可能平息陆镇心中的怨气。
  他是忌惮着陆镇,但也不能把人给得罪死了,大晏不能没有陆镇。对于大晏,陆镇就像一块令牌,震慑着外面那些牛鬼蛇神。
  再说,六部之中也不过是将兵部一部送到陆镇手中而已,最多也就是方便了以后有什么战事,粮草军饷不会被克扣推迟,也没有别的影响。
  “张峥在从军之前就曾经在兵部任职,对兵部的诸多事宜也比较了解。而且他从军多年,对军马政事也很精通,再加上身上战功卓著,又是张阁老一手教养长大,乃是文韬武略的良才,这个位置有何当不得?还是你能给朕举荐一位能力才华都在张峥之上的?”
  陆熠景哑口无言,他手下确实没有比张峥更加出色的人,但他以为父皇一贯忌惮镇皇叔,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让镇皇叔的人坐上尚书之位,父皇到底怎么想的?
  跟陆熠景一样脸色难看的还有陆熠鸿。他举荐了那么多人父皇都不用,偏偏用了张峥!本以为可以在陆熠景禁足期间拿下兵部,结果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
  陆熠鸿同样不明白皇帝的举动到底何意,而且上次他还能用“至少不是让陆熠景的人当场了工部尚书”来安慰自己,但这次,却怎么都咽不下这口气,明明是这样的大好机会。
  古道心看着陆熠景和陆熠鸿黑脸的样子,自然知道他们在惋惜什么,心里只道:不要着急,你们以后还有的是机会,空缺的位置会越来越多,就看你们能不能抢到了。
  没多久,刑部尚书又被查出了换囚之事。
  皇帝一开始都不敢相信。刑部尚书崔中是他还是王爷的时候便支持他的臣子,出了名的为人耿直,办起案来大公无私、六亲不认。
  之前崔中的亲弟弟犯了事儿,他都二话不说直接拿人下狱,而且在证据确凿之后没有任何犹豫就给判了死刑,堪称大义灭亲之典范。
  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表面上看起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的尚书大人,背地里竟然在做这种勾当。
  崔中是没有审出过冤假错案,该判什么罪就判什么罪,判罪过程中绝无偏袒,不拿被告人家里一钱银子。
  但是他会在判罪之后狮子大开口,索要天价换囚费,要是不想自家宝贝儿子在牢中受罪,那就给钱,他自然会给安排好。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