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文科学渣的古代种田生活-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歌先是被一群商户女娘见到,女娘们将沈歌的容貌扩散出去,还有人跟着过来荀府打探消息。
  这事无人告与沈歌,他自身倒是不知,接下来几次出门时,沈歌便被女娘们盯上,还有人专门等在路旁的酒楼、茶楼旁,就为见一见沈歌的模样。
  沈歌一男子,即使要准备春闱,偶尔也要出去见见同窗,被堵几次后,他便不太乐意出门。
  回府后,沈歌私下与荀飞光抱怨,“这些女娘也太不矜持,砸香包帕子的也就算了,今儿居然有人包了玉佩扔下来,险些没把我脑袋砸出包。”
  沈歌心中委屈,好好走在路上,经常被砸。
  手帕、香包之类砸下来便砸下来,反正也不怎么痛痒,但渐渐有人砸大朵大朵的鲜花,砸耳坠,砸玉佩,还有砸簪子的,好在没有落到人身上,若不然砸伤人也不无可能。
  都说现今的女娘矜持,沈歌这一世活了这么久,一点都不觉。矜持的当然有,然这样豪放的也不在少数。
  最令沈歌郁闷的便是这些女娘们丝毫无坏心,他想训人都没办法,总不能找人一一认出来,然后去各自府上告状,坏了女娘们的名声就罪过。
  沈歌与荀飞光感叹,也不知掷果盈车的潘郎是这么活下来的,还带着果子回家吃,没被砸死当真好运呐。
  沈歌后来不出门不知晓,荀飞光听沈歌说过此事后,亲自与皇帝提过。
  皇帝很快下诏,命京兆尹在京都多巡防,严禁朝人抛物。现如今纵使沈歌出门,也不会被砸。
  沈歌不出门,女娘们自没有理由砸人,不过这并不妨碍她们在家中讨论沈歌,一时沈歌名声愈盛。
  秦实现如今居然上门来说这事,荀飞光面色简直要冷得掉渣。
  秦实向来没眼色,也没看出荀飞光冷气已冒出几尺高,兀自在那嘎嘎笑着,“小女娘们还道等沈歌考上进士便去榜下抢亲,这么一群人要去抢,也不知最终会花落谁家。”
  荀飞光望他一眼,秦实仍在笑,“荀哥,我受人之托,来找你问一声,沈歌尚未定下婚约罢?”
  “他已有婚约在身。”
  “咦,有么?不过他年近十九,定下婚约也不出奇。他定下的那位女娘是哪里人士,能悔婚么?我看他娶京都中的女娘总好过回乡随便娶一位。荀哥,你可要多位你这位弟子想一想,要我做媒么?哈哈哈。”
  “我。”
  “啊?”秦实诧异地抬眼望他。
  “与歌儿定下婚约之人是我。”荀飞光平静地说完后拂袖而去。
  秦实目瞪口呆,望着桌上留下来的已悄无声息碎成粉末的杯子,好一会儿方结结巴巴地转头问荀澄,“荀,荀管事,荀哥所言属实么?”
  荀澄微微一笑,道:“小侯爷,您看,老爷像是会说笑之人么?”
  就,就是不说笑他才分外吓人啊,秦实欲哭无泪,简直要被自个蠢死。
  “老爷与沈公子之事,还请小侯爷保密,莫要告知他人。”
  “哦……哦!”秦实答完,在荀府也呆不住,忙与荀澄说一声,似火烧屁股般,飞快地告辞了。
  沈歌见荀飞光一身寒气地走进来,心中奇怪,还开玩笑道:“小侯爷怎么得罪于你,瞧你这脸色。”
  荀飞光闻言端着杯子的手一顿,一口将茶饮下后,杯子又悄无声息地碎了一个,他这才说道:“秦实要与你做媒。”
  “给我?”沈歌一愣,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他何时添了这么一雅好?”
  “京中女娘多谈论你,好多人问起,都言要与你做媒。”
  说起这个沈歌就头疼,他忙制止荀飞光,苦着脸道:“荀哥,你可莫提这事,我现如今连门都不敢出了。”
  沈歌自身比荀飞光更不耐烦这些事,一提起便想叹气。
  因着这事,他已不知多少人记恨。
  比如有一群书生在讨论某某文章写得好,某某估计要连中三元之类,若有小女娘在一旁听到,便会说:“某某算什么,他可比得上沈公子?”
  又或有人向某家提亲,当娘的问女儿,小女娘便会期期艾艾地说道:“沈公子不是还未春闱么,等春闱后在说这事也不迟。”
  这些话慢慢流传出来,沈歌还未怎么露面,便被一大群同龄男子嫉恨。
  许多人打听沈歌到底是何方人物,最终荀飞光的严防死守也没防住沈歌的消息被广大百姓所知。
  京都许多人都知晓,今年春闱道宁府来了位举子,貌比潘安,清俊无双,有状元之才,现如今住于荀府。
  沈歌不难想象,若春闱他未上榜,到时定会有许多考生道:“姓沈的算什么,也不过如此罢了,瞧他先前那海口夸的。”
  或者又会有人语重心长地告诫小女娘:“看人可莫看表面,一张脸好看不算什么,还需有真才实学。”
  沈歌想想便觉着冤,他丝毫不想被人天天挂在嘴边,一不小心还得成为反面教材。
  想到这,沈歌真心实意地叹了口气,往椅子上一靠,看着荀飞光道:“荀哥,我们早些成婚罢。”
  成婚后女娘们便不会盯着他了。
  荀飞光闻言浑身冷冽的气势一松,瞬间温和起来,“嗯,待你春闱后我们便成婚。”
  若不是现下成婚时间赶不及,且消息传出后会影响沈歌春闱,荀飞光都想当下便广邀宾客,大办婚礼。


第49章 宫宴
  正月十五; 又一年元宵。
  因在外头有喜欢往人头上砸东西的女娘; 沈歌连门都不想出; 更别提去人来人往的街上看灯。
  皇宫有宴饮,荀飞光不好推拒; 回来见沈歌这蔫巴巴的模样,便问他; “可要与我一起入宫宴饮?”
  沈歌抬头望他,笑问:“这可以么?”
  “与陛下说一声便是。”
  沈歌一听来了兴趣; 眸子亮晶晶的; “行,我与你一起去。荀哥; 参加皇宫宴饮的都是些大臣么?”
  “并非; 许多勋贵会带家眷,如公主、王妃、郡主等人也在。”
  沈歌还未参加过这等规格的盛事; 到下午便无心思温书。
  荀飞光见他这模样; 干脆让他先沐浴,准备好衣着; 晚上早些出发。
  宫宴并非正式的朝会; 无需按品着衣,依个人喜好便可。
  沈歌前些日子被外头的那些喜欢砸他的小女娘们憋得很了,又一直不好说他已有婚约在身,这次能与荀飞光一起去宴饮,他心中便有些嘚瑟。
  沈歌特意选好两套样式一样,颜色不同的衣服出来; 哪怕别人不知,他也得与他家荀哥穿上情侣装。
  喜庆日子不好着白,这两套衣裳一玄一暗红,一大一小,看着十分匹配。
  衣裳是荀府内的丫头做的,不过做的时候沈歌特地与人说了款式,故这两身衣服与外头的衣服并不相同。
  荀府丫头手巧,用来做袍子的布料厚实绵密,垂坠感十足。
  此外,袍子是偏修身款,沈歌穿的时候腰带特意扎得高一些,显得人腿特别长。他皮肤白,穿的又是暗红色,这颜色越发衬得他肤如白玉,清俊异常。
  沈歌身材比例极好,腿长,却又不是完全没肌肉的弱书生,站在那头便显玉树临风。
  荀飞光与沈歌是完全不同种类的俊美。沈歌还带着少年气,又是书生,看着极为清俊。荀飞光则是成熟男子,一举一动都带着动人心魄的魅力,看得人腿软。
  荀飞光张开手,沈歌帮荀飞光扎好衣裳的腰带后,不端详他一番,感慨,“也不知我积了多少辈子德,居然有幸能与你一起。”
  哪怕以前对男子一直无感觉,沈歌见着穿着这身衣裳的荀飞光也想先硬为敬,他甚至没出息地悄悄咽了咽口水。
  沈歌以为荀飞光未发现,不想他早便看在眼里。
  荀飞光眼里带着笑意,声音醇厚,摇头道:“分明朝你砸香帕的女娘多些。”
  沈歌不同意,“我这顶多也就吸引吸引小女娘,荀哥你若性子不那么严肃的话,恐怕砸你的人比砸我的人要多得多,无论男女老少。”
  荀飞光勾唇,沈歌被撩得心痒痒,当下也不再克制,伸手搂住荀飞光的腰,胆由色心起,当下便扑上去亲荀飞光。
  沈歌蹭人唇还不满意,非要将舌头伸进去,深入交流一番。
  荀飞光反客为主,将怀里人抱住,回亲过去。
  两人鼻息相缠,唇齿相触,温情而热烈。
  绿枝从外头走进来,打眼一看,便看到恍若如画的两人,忙轻步又退了出去,脸上不由带上点笑意。
  沈歌还未满二十,不能加冠,头发束了一半,束发的发绳带着红宝石与金铃铛,与黑发混在一起,显得格外精致。
  因是元宵,沈歌还提着一盏缀了红宝石的宫灯,极为醒目。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明月追逐人来。宽大的马车慢慢穿过热闹的街头,驶向宫门。
  在宫门口执戟的禁卫军仔细查看过马车后,将马车放行。
  肃穆的宫闱渐渐热闹起来,沈歌坐在马车里还能听到人们互相打招呼的声音。
  “到了。”荀飞光先下马车,伸手拉他一把。
  宫廷内到处都点着灯笼,灯笼不算太亮,将所有景物照得朦朦胧胧,叫人错眼一瞧,还以为徜徉在星河之中。
  高官贵女们陆陆续续往正殿中走去。
  今日元宵,大家都身着盛装,女眷们的衣服华丽至极,绣金线,嵌宝石,各种各样稀罕的料子都有,乍一眼看上去,简直美不胜收。
  “荀国公。”陆续有人携家眷过来跟荀飞光打招呼。
  荀飞光都礼貌地回应,声音淡淡。
  官员们与荀飞光寒暄时,他们的家眷往往在一旁偷瞄沈歌,基本眸中都会闪过惊艳,好几个女娘见到沈歌时脸便红了。
  沈歌无官无爵,乃皇帝特许入这次宫宴,此时倒比荀飞光还出风头。
  沈歌听到有人在低声讨论自己,总觉着有些别扭。荀飞光察觉到他这头的情况,伸手轻轻揽了下他的肩,再顾不上应酬,抬脚往大殿内走去。
  荀飞光地位极高,坐的位置非常靠前,沈歌由皇帝特许,便坐在他身旁。
  大殿内雕梁画栋,训练有素的宫女们轻巧地送上食物酒水,不断在大殿内穿梭。大殿两旁不苟言笑的禁卫军站得笔直,个个都是英俊高大的好儿郎。
  官员与女眷互相打招呼,低语声响起,整个大殿中一派喜气。
  沈歌相貌极出色,坐在荀飞光身旁丝毫不被他掩去风姿。他一进来,许多人都不由转头去看他。
  不少人在猜测沈歌的身份,等明白他就是那位名动京都的沈公子之后,都不由了然地点头,目光中带着赞叹。
  女娘们坐得近的十分激动,三三两两交头接耳,几乎看他一眼说一段话。
  沈歌被看得浑身不自在,荀飞光带沈歌过来是想隐晦地表明沈歌的身份,却没想到更引人觊觎,不由眉头微皱。
  沈歌名头太大,纵使在座的许多人并不关注这方面的消息,也有所耳闻。
  胡青言第一时间看见荀飞光身旁的沈歌,他见沈歌似乎有些不适,便朝沈歌这边笑了笑,亲近异常。
  胡青言身为工部侍郎,乃正二品官,他年纪尚年轻,以后定会更上一层楼。
  不少人见胡青言朝沈歌释放善意,也跟着和气地朝沈歌笑。
  在场之人都是合格的政客,若不是有仇,极少有人上来便摆出得罪人的脸色。
  不一会儿,几个皇子与亲王世子过来了,他们之中年纪大的不过与沈歌相仿,年纪小的才七八岁模样,叽叽喳喳地进来也不避人,说话声一点都未放低。
  这一群尊贵的少年提着灯,走进来时脸上表情带着几分威严,有模有样。
  荀飞光乃国公,食案就在他们旁边,双方自然而然说起话来。
  少年们客气地与荀飞光打招呼,“荀国公。”
  荀飞光平静地还礼。
  少年们早便看到了沈歌,眸中都带着些好奇,素来不近人情的荀国公也会向他们父皇讨情,带人来参加元宵会,实在不可思议。
  大皇子看向沈歌,笑着问道:“国公,你身旁的这位是?”
  “他是我家的人,名叫沈歌。”
  少年们瞬间做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色,他们还想问,此时远远有声音传来,“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
  一时所有人肃容端坐,静静地等着皇帝到来。
  皇帝三十多岁的模样,面容端正,唇角蓄着胡子,十分精神干练。
  众人朝皇帝行礼,皇帝哈哈笑了两声让大臣免礼平身,接着说了几句勉励众人的话。
  看得出皇帝并不是多话的性子,他说完后,有乐姬与舞姬上来表演。乐声一起,众人慢慢放松下来,开始小声谈论。
  “饿么?”荀飞光靠近些,在沈歌耳旁低声问。
  宴上每两人一张食案,按人品级,食案上摆着不同的食物。
  沈歌无官无爵,他面前只有一盘糕与一盅汤,与荀飞光面前的丰富食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沈歌朝他那边一偏脑袋,“有点,现在可以吃么?”
  荀飞光闻言用玉筷给他布菜,菜品来源自己面前。
  沈歌下筷一试,心中暗道,不愧是皇家御席,味道果然不一般。
  荀飞光也知他喜欢,伸手一一给他夹菜,手就没听过。
  食案旁摆着一壶酒,乃上好的梨花春。荀飞光倒半杯递到沈歌唇边,“尝尝。”
  沈歌手拿着筷子,懒得接,就着他的手便喝了这半杯,喝完后不由眼睛一亮,“好喝!”
  荀飞光闻言又给他倒了一杯,待他喝完三杯之后,任凭他怎么撒娇耍赖也不再给他倒。
  皇帝坐于高位,一眼便见着沈歌这边的景象,不由笑道:“荀卿旁边的也不知是哪家少年郎,看他们两人倒亲近得很。”
  皇后闻言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一眼便见着沈歌,脸上也带着笑意,温婉道:“若臣妾未猜错,那位应当就是名满京都的沈郎罢。”
  “哦?”
  皇后笑道:“听说这位沈郎是一名举子,上京春闱,现如今就住在荀国公府上。这位沈郎出门没少被女娘砸香包香帕,这阵子已不大出门。”
  “还有这事?”皇帝兴致提起来了,他望沈歌一眼,发现这少年郎果然名不虚传,模样长得极好,令人移不开眼,似乎连他附近的烛光都比旁的亮一些。
  荀飞光这么些年未成婚,许多人心中都有猜测,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他看到这副情景后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极舒心地说道:“这位沈郎,当真一表人才,果然令人欢喜。”
  无论哪个皇帝,见着几欲功高震主的臣子是个断袖时,心中都是高兴的。
  皇后知他心思,笑着附和,“那孩子确实看着令人心喜,陛下可要召他过来?”


第50章 意外
  皇帝往沈歌方向看了几眼; 有些遗憾地微摇头; 若非必要; 他并不想得罪荀飞光。
  荀飞光察觉到帝后两人的目光,身子微动; 将沈歌挡在自己身后。
  沈歌从食物中抬起头,“怎么了?”
  “无碍; 只是看你的人有些多。吃你的。”
  沈歌已吃得八分饱,闻言放下筷子; 在食案下轻轻碰了一下荀飞光的手; 被荀飞光反手握住。
  荀飞光偏头看他,沈歌一笑; 引得荀飞光眼里也多了些笑意。
  荀飞光道:“若是无聊; 我们待会早些回去。”
  “还成,乐舞挺好看。”
  沈歌他们宴饮时大殿中间一直有舞姬在轻舞; 缎带环绕; 裙摆飞扬,少女们的如花容颜在其中忽隐忽现; 赏心悦目。
  元宵节向来少不了灯谜; 不一会儿,就有舞姬们提着一盏盏灯笼伴着乐声在食案前轻巧急步走过。若有谁猜到,便可向女舞姬示意,令其停下,说出答案。
  猜的人猜到正确答案,舞姬便会展露笑颜; 将灯笼下系的彩头与猜中之人。若未猜中,舞姬则会迈着轻巧莲步,重新加入巡回的队伍。
  沈歌随大流凑了个热闹,也猜中了两个,一个谜底是莲藕,一个是寿桃,得到彩头是两个精致的金葫芦。
  能参加皇帝宴会的大多都是能人,猜个灯谜不在话下,女娘们方走了两圈,就有七七八八提着熄灭的灯笼退下了。
  等女娘几乎全退下,皇帝身前的大太监一扬手,乐声立即停下,殿内鸦雀无声。
  皇帝坐在上首,笑呵呵地问:“不知今日哪位爱卿猜中最多?”
  殿下之人交头接耳,互相询问一番,看对方猜中多少个。
  有人站起来拱手,“小臣猜中八个。”
  又有人道:“小臣也猜中八个。”
  皇帝抚着胡须看他们一眼,正想令他们再一决高下。
  此时,第三个人站了起来,“下官不才,也猜中八个”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不禁笑起来,纷纷讨论起来。
  三个同样猜中八个灯谜的官员互相看一眼,笑容底下的神色都不大好,沈歌看着觉得着这一番好戏倒比歌舞还有趣些,不由也跟着闷声笑起来。
  皇帝笑道:“今日也是巧合,三人不好比,看来最大的彩头当由你三人平分。”
  每年元宵宴饮中,猜出最多灯谜的官员能得到一份特别的彩头,今次三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