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没空宅斗-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怎么说,贾珠是坚定的要去参加会试的,会试当天一早,也是雄纠纠气昂昂的前往贡院了。虽然贾瑚不参加,但是贾政一家不知道啊!也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二房四口人的动作都轻轻的,生怕吵醒贾家其他人,他们恨不得贾瑚睡觉错过入场时间,压根儿没人去叫贾瑚。

    等到贾珠进了贡院,贾瑚和贾赦两人从容的前来行礼时,王氏忍不住得瑟了:“瑚哥儿是睡迷了么?今天可是会试开考第一天,瑚哥儿不是该入场了么?我们珠儿可是天没亮就走了的。”

    “外公说我的火候没到,勉强参加恐怕会落个‘同进士’的尴尬境遇,索性再等三年。不过二位表哥倒是参加了。放榜之后,我也要四处游历一番来增长见识。古语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虽读书未曾破万卷,但多走走看看还是好的。”

    火候不到?同进士?谁火候不到?谁要当个同进士了?王氏让贾瑚气得够呛,偏偏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回嘴,毕竟贾瑚也没有指名道姓说贾珠会因为火候不到落个同进士不是?

    史氏也听出来了,一撂茶盏:“是该好好看看,也教教你父亲什么是孝悌。”

    贾赦一捋胡子:“老太太这话说的,每日里大大小小侍候您的人有五十多号。流水菜牌子随便您点,荣庆堂您住着,年节寿辰里头席开百桌,就是王太妃也比不上您的待遇。老二一家住着府里的正房荣禧堂,老二家的拿着对牌钥匙,老二每个月和请客谈诗论词出门交际的费用都从公中走账,少说是他两年的俸禄。这世上再没有比我更懂孝悌的人了!”说完,还晃了晃脑袋,似乎在感叹自己的纯孝和友悌。

    史氏气得说不出话来,因为贾赦说的都是事实。

    深吸了几口气,把心里的火压下来,史氏心里暗想:等着吧,等我的珠儿高中状元,一定要让你让出爵位,净身出户!

    贾珠到底没能高中状元。如同贾瑚所料,贾珠第五天夜里就被抬出了考场,连卷子都没答完。

    贾珠被抬出考场的时候,人已经因为高烧失去意识了,满嘴胡话,一脸狰狞的胡乱喊着“贾瑚你不如我”、“我父亲才是该袭爵的人”。听得监考的考官心里一阵腻味。

    这都什么人啊?心胸狭隘,肖想不属于自己的地位!人有野心不可耻,可耻的是空有野心却没有和自己野心相匹配的能力。就凭这一点,这个考生就不堪大用!由子见父母,他的双亲恐怕也差不多是这样。

    春闱结束后,这位考官转头就把这件事情当成八卦说给同僚听了。于是圈子里的人都对贾政一家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时间回到贾珠被抬出考场的当天晚上。守贡院的衙差通知了贾家来接人,就把贾珠放在贡院门口的棚子下不管了。二房来接了贾珠回府后,半夜去找了贾赦要名帖请太医。没办法,贾赦把帖子把的太严实了。

    太医倒是个经验老道的,诊了脉就说,这是内脏煎熬过甚,亏了气血了。从今往后,再不可以思虑过重,尤其是读书科考这种事情。这样好好养着,还有可能活久一点,但也会一直病歪歪的了。而且千万不要想着行房了,不然泄了精气,恐怕就离死不远了。

    王氏一听,立刻傻了眼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贾政听了诊断,知道自己的长子算是废了。不光不能科举,连后嗣也不能留,从今以后,就当没有这个儿子好了。自己再努力一下,说不定还能和王氏生个嫡子出来。

    此时的贾政身边,是没有什么赵姨娘的,只有一个贾代善还在世的时候,史氏赏下的通房丫头周氏。王氏进门生了贾珠之后本来怀了个孩子,但五个月的时候落了胎伤了身子再不能怀孕后,提了姨娘。

    如今的贾家,除了个别几个下人是贾瑚没拿到身契所以没换掉的,其他的都是贾赦爷俩的人,自然没什么丫头爬床的事情发生。

    就算贾政想发生,这些下人也知道取舍:与其给注定要分出去的二老爷做姨娘,还不如继续在国公府里当差呢。贾环和贾探春,恐怕要被蝴蝶了。

    贾政正打算着和王氏再生一个儿子,可王氏却把满心的怨毒都发泄到贾赦和贾瑚身上了:若不是他们,我的珠儿不会受这许多的苦楚!我的珠儿会是荣国府的嫡长孙!是未来国公府的继承人!贾赦!贾瑚!

    贾元春也是一懵。虽然她只有十岁,但是自小在史氏王氏身边耳濡目染,也多少明白贾珠好了,自己才能更好的道理。猛然知道自己的靠山贾珠,从今以后就是个废人了,贾元春心里的慌乱可想而知。

    然后,贾元春就把视线调到了王氏身上。她和贾政想到了同一件事:让王氏再生一个嫡子!再有一个嫡子,依旧可以是自己的依靠。

    这个忙乱的夜晚就在二房三人的各怀心思下过去了。

    贾珠在太医的救治下慢慢恢复过来,贾珠心里想什么,谁也不知道,起码外表看起来是除了清减了许多,和参加春闱前没什么分别了。可春闱后的放榜,又给了贾珠一记重创。

    贾瑚的两位表哥,全都高中了。一个是一甲探花,一个是二甲传胪。张家打发人来贾家报喜之后,贾家大门口就放起了一千响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一直传到贾珠的卧房里,好像在他心里点了一把火。贾珠通红着眼珠子喘了半天粗气,最终“呜”的一声,吐出了一口血。

    年少呕血,早夭之相也。

    贾瑚收到贾珠吐血的消息时,心里多少有些唏嘘。半晌之后又骂自己想太多。自己没有做任何害人之事,只是因势利导罢了。

    从小到大,贾珠从来没拿正眼看过自己,自己也没有上赶着拿热脸贴人冷屁股的嗜好。除了尽到礼数之外,连话都没和贾珠说过几句。倒没想到贾珠会小心眼儿的气到吐血!

    果然不招人嫉是庸才,大概是自己的人格太有魅力了吧!自恋的感叹一番之后,贾瑚继续挑拣要送给两位表哥的高中贺礼,把贾珠忘到后脑勺去了。

 第9章 贾瑚1。9

    贾瑚没再理会二房的精力了,他现在正在最后一次核对自己的堪舆图。要知道,这个世界的大陆版图,和原本贾瑚所在的世界版图还是不太一样的。

    虽然从现有的资料上来看,都是海水多陆地少。东西方的文明发展程度也基本和原本世界相同,但还是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的。

    比如自己所在的朝代,按理应该是清代,影射的时期也应该是康熙时期九龙夺嫡。但是本朝皇帝姓氏为“徒”,开国时期分封四大异姓王,却没有闭关锁国。例如自己任两广总督的舅舅,油水足、权力大,算得上封疆重臣了,绝对不是贾瑚记忆里那苦逼的“难民营”、“造反头子窝点”。

    前朝未灭国之时,就把高句丽建立了行省。本朝太、祖也借着倭寇泛滥的由头,把东瀛四岛收入版图。这种“犯我疆土虽远必诛”的行为,十分有“天凉王破”的霸道总裁即视感。

    贾瑚曾经怀疑,是不是有其他的穿越者在之前来过。但是查了无数正史野史,还厚着脸皮靠外公的关系看了些前朝起居注,发现没有任何人有穿越者的特征。

    不管怎么说,现在的皇族似乎智商不低,对于海外他国,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态,反倒是戒备心颇重。从十几年前先皇在时,皇家就已经着手出海探听他国虚实,还嫁了几个郡主县主给爵位不高不低的外国贵族,这些年传回来的消息就没断过。

    每隔一两年更是借着探亲的由头,派人到这些出嫁女子的居住地搜罗消息。

    贾瑚深深的感受到智商上的碾压。作为一个现代人,要不是有着前一次人生已经经历过的大局观,他的所行所想,绝对比不上如今皇族的。

    领导这么能干,让我们这些下属很有压力啊。贾瑚此时就是这种想法。但是就算皇家再能干,智者千虑还有一失呢,贾瑚眼见着我们的国家武装力量霸气威武,时刻保持警惕、发展自身力量准备迎敌的同时,对于国内发展似乎有些疏忽。

    贾瑚感觉到,这就是自己该做的事情!

    是的,贾瑚已经仔细进行了人生规划。打算通过之后三年的游历,进行全面的国土资源数据整合,改善民生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是贾瑚的终极目标!

    一种蓬勃的责任感油然而生,贾瑚热血沸腾的准备好了一切,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厮,一个车夫,赶着辆马车出京游历去了。

    贾瑚的离开,让史氏和王氏又有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在贾瑚离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托了同是四王八公府的另一个超品诰命,把贾元春通过小选送进了宫里。

    这件事情被贾琏用歪歪扭扭的字写进了给贾瑚的信里。原著里好像是贾宝玉出生后,贾元春才进宫的。如今贾宝玉连影子也没有,贾元春就进宫了,那这绝对是贾瑚的蝴蝶翅膀给扇进去的了。

    贾瑚如今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这一家,索性就撩开手不管了。反正到最后贾元春也没被当今收入后宫,反倒成了下任皇帝小老婆。

    自出了京城,贾瑚游历的途中,看见各地的百姓空守宝山而不自知的情况,难免会动个恻隐之心,多呆上十天半个月,教会当地百姓的同时,也不忘记给家里带个信:这里有好东东,正处于原始开发阶段,速派人手来。要知道从古至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挑到最肥的那只。

    两年多的时间几乎转眼就过去了。贾瑚本人在民间也有了一点名气,一些曾经陷入绝境时,被贾瑚给指了条救命之路的百姓,还给贾瑚供起了长生牌位。有的地方还传说贾瑚是天上的金童下凡,就是路边的野草垃圾也能变成能换钱的宝贝。

    贾瑚知道后“呵呵”干笑了两声,不得不佩服广大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怎么什么事情都能和“天仙下凡”扯上关系呢?

    日子进了腊月,贾瑚带着一车当地百姓送的土特产踏上了回京的道路,终于在小年之前回到贾家。

    贾赦和贾琏对于贾瑚表达了强烈的思念之情。除此之外,两人也和张家一样,表示虽然贾瑚出门的时间里,消息从来没断过,还时不时送回好多土特产,但以后如非必要,还是不要出远门了吧。

    贾瑚的回应是:最近五年之内,他的计划是参加春闱,进入翰林院,把翰林院的书都抄写回家,绝对不出门了。

    于是大家愉快的过了年,坐等贾瑚参加春闱。二月初九入场,毫无压力的考完九天,贾瑚算是松了一口气。面对众人的问询,贾瑚直言虽不会高中榜首,但也不会名落孙山,让大家保持平常心就好。

    四月时果然杏榜高中。三千响的鞭炮又在府内存在感差不多快没有了的二房众人心上划了一刀。

    殿试的时候,恰逢华北干旱、山东大旱。当今就以此作为这回殿试的考题。自古以来,天灾时百姓都是最难过的。人力之微,也无法与天相抗。

    贾瑚看着题目,有些头疼了。要知道,即使在贾瑚的原来世界,山东的旱灾,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直到现代,依旧动不动闹旱灾。科技进步了那么多年,还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彻底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某地干旱的前后几年,多会有洪涝。山东前几年还闹过水灾,水灾后再发生旱灾,恐怕跟着来的就是蝗虫了!这是逼死山东老百姓的节奏啊!贾瑚记得曾经看过的一本小说里写道,几种家禽里,鸭子是吃蝗虫最多的。而且还可以等鸭子吃了蝗虫之后,直接让灾民们吃鸭子。嗯,这是个好办法。

    贾瑚一边研墨一边想,山东是华北的省份之一。这些年旱灾总是多属于春旱。春旱一发,那么当年就别指望有什么收成了。这是靠天吃饭的百姓的悲哀。

    之前去山东的时候,倒是找到好多好吃的螃蟹。贾瑚也交给了螃蟹产地的百姓硝石制冰的方式来保存螃蟹。这样就可以运送螃蟹到更远的地方贩卖,当地百姓也多了个生路。啊,忽然想吃螃蟹了,回去让负责这片生意的管事给自己运点肥蟹子来。不行,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回到旱灾上来!

    当年的地理课上曾经学过,华北大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气象原因外,也是因为春季用水量大,还没有降水及时补充水位线,又没有储水设备。就算有朝廷的救助,可是在水源利用率这么低的古代,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贾瑚在分析了这些问题后,直接给出了几个解决方案: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先赈济灾民。这些事情,六部官员做了那么多次,都是熟手,没什么可赘述的。但是赈灾之后,在下次灾害来临之前要做的事情,才是重要的。首先,是人口控制。在“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背景下,贾瑚没敢说出计划生育这件事来,而是着眼于人口迁徙上。闯关东是山东民族自发的行为,但是如果朝廷插手介入,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再有,水泥都已经在去年用在水灾上了,那么建立储水库也是可行的。在水源利用率上,贾瑚努力回想自己曾经见过的屋檐改造和滴灌法,画出了这两样东西的外形特征。然后又写了好多用以养护水土、改善生态植被的方法。

    眼看着差不多学子们都交卷了,剩下为数不多的人里,只有贾瑚满头大汗的又写又画,忙的不可开交,一下就把皇帝和考官们的目光给吸引过去了。

    皇帝皱了皱眉,难道这个自己看好的孩子是想不出来好的赈济方法么?是的,皇帝也没指望一群新科学子能写出什么惊才绝艳的计策来,只是希望这些即将进入朝堂的人能对即将面临的事情有个直观感受——这是你们将来会遇到的事,无论是留在京都还是到各地成为庇护一方百姓的父母官,都有可能会遇到。

    于是皇帝走到了贾瑚的身边,看着贾瑚答卷。才看了开头几行,皇帝“咦”了一声,立刻全部心神都放到了贾瑚的卷子上。

    看见皇帝的表现,几个考官也心痒痒的过来看了一眼,然后就移不开眼了。

    等到贾瑚撂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身边围了一圈人,从皇帝到考官都在呢。也就是贾瑚心理素质好。这要是换个普通的考生,说不定当场就激动昏厥了。

    不管贾瑚怎么想,皇帝见贾瑚写完了,直接就抽走了他的卷子,回到御座上皱着眉头又看了一遍。

    贾瑚心里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也就不再理会,退出殿外。和一众学子们一起用过御赐的膳食后,离开了皇宫。

    贾瑚是离开了,可六部官员还在呢。皇帝对着六部直接问询从蝗灾发生的可能性到两张图纸有没有用等问题。之后,朝廷就做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到处收鸭子送往山东省。

    在收鸭子这个奇怪举动的掩盖下,工部、户部、吏部都动了起来,而且为了防止之后的灾害和朝廷的动作使灾区发生民、变,兵部也加入了进来。后来,山东的旱灾和蝗灾,在种种的朝廷措施下,到底还是安然度过了。

    如此几日之后,殿试名次排出来了。贾瑚没进一甲,而是个很不起眼的二甲第七名。自从看了贾瑚默出的殿试卷子就忐忑不安的老太傅松了一口气:这个名次,说明皇帝是真的想用贾瑚,起了爱才之心才压住名次的。

    和老太傅一样想法的人,只有几个考官和六部的知情官员。就连这些人,也被皇帝勒令不准多嘴。其他人,果然没有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在贾瑚身上。

 第10章 贾瑚1。10

    琼林宴后,因为没入一甲而需要考取庶吉士才能入翰林的贾瑚,在参加了庶吉士考试之后,终于顺利进入了翰林院,遭遇了此生的第一次人际关系危机。

    本来新人被老人为难,是各个行当有新人加入时候的传统,但是谁让贾瑚不光是新人,还是个历来和清贵人家都不对付的勋贵出身呢?贾瑚可以说为这届新入翰林的进士们承担了大部分的恶意。而一部分和贾瑚一起入翰林的新科进士们,也像找到大部队一样,对贾瑚或者恶意讽刺,或者视而不见。

    贾瑚是谁啊?对于这样的人,他直接无视,充分发挥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精神,在自己的小隔间里开始抄书,发誓把翰林院的书籍都弄回去。

    贾瑚的行为态度,让所有人都有种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为了找回场子,在集体忽视了贾瑚一个月之后,开始每天给贾瑚布置工作了。

    贾瑚面对从来没做过的工作,看着那些写满“你来求我啊,求我我也不告诉你”的表情的脸,直接转身提溜出来一个比自己职位低,但是在翰林院绝对是老资历,各种文书工作都懂的小书吏出来,让他教自己。再次让一群心有恶意的人憋得想吐血。

    时间进入夏天,炎热的夏季里,所有的翰林都大汗淋漓,唯有贾瑚,大大方方的每天让家里两次送冰到自己的办公室。整个翰林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