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卧龙重生-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曲毕,众人起身行礼。
今日在堂上出现者,皆为才情拔萃,其气度仪容自是不比旁人,刘备闻音已尽,不由转眼看向堂中,只见得清一色的淡青身影端正叩拜,长长袖口被风吹得飘摇,本是很普通的退毕礼,可落在眼中却是如此的赏心悦目。
刘备又惊又喜,不由感叹,“先生真乃一代奇士。”
——教出的学子竟个个出众。
水镜先生笑而不答,只持杯敬酒,满目恬然。
见状,刘备忙举起酒杯,与之共饮。
***
方才于堂中抚琴的众人已背长琴鱼贯而出,诸葛亮走在最后,临出门前,不由回头望了眼上座的刘备,后者笑容满面,却并未注意到这边。
“嘿,孔明,你在看什么呢?”徐庶走在他身侧,见他出神,不由抬肩撞了撞他,却不想背上那乌檀色绸面琴囊磕上了诸葛亮的琴,发出声清脆的‘喀嗒’声。
似是被那声响惊回了心神,诸葛亮不动声色的收回视线,“桌上的菜肴可真是丰富。”
长长的台阶下,三两同窗结伴而行,徐庶两手拢在袖中,满目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肚子饿了?”
“好像有点。”
经年之后的诸葛亮身上已再无当年的青涩纯稚之气,取而代之的是华光内敛的气定神闲,举手投足间、言语交谈时,都是从容入骨的雅致,他做什么都是不紧不慢的,好像这世间再没有任何事能撼动他半分,可同样的,在他身上也完全找不到年轻人该有的欢腾和朝气。
“待会儿去膳堂看看,说不定还留了点什么。”徐庶说着,慢慢与他走下台阶,“难道你没用早膳?”
可是不对啊,晨间他明明就坐在自己身边,还抢了自己的包子。
“用了啊,可是又饿了。”诸葛亮坦然直言,熠熠流转着动人盈光的眸子轻闪着,看起来分外无辜。
徐庶被噎了个彻底,半响,才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真能吃。”
***
两人从膳堂出来,一人一个馒头走在回后院的路上,徐庶口齿含糊道:“待会儿没什么事的话,去我那儿下两盘棋如何?”
诸葛亮侧目,咬了一小口馒头,没说话。
他棋艺之高在圈中是出了名了,更有甚者还说,在这庄内恐只有水镜先生才是其对手。
“当然了,如果你想去屋顶晒太阳,我倒不介意把棋盘搬到那儿去。”徐庶露出副任其安排的模样,显然是对此不挑剔,只要能下棋就行。
不过诸葛亮却是讲究得很,“去你那儿便可,阳光中下棋易伤眼。”
“哦,对了对了,我差点忘了,孔明还是半个医者!”
他们边走边聊,在快要到达徐庶房中时,却蓦然发现前方不远处站了个人。
对方不知在那站了多久,一袭深衣简朴无华,身形却挺得笔直,隐隐有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这是习武之人才会有的体格。
他二人的脚步越来越慢,越来越缓,终于……停了下来。
“孔明,那人好像是先生的贵客吧?”因距离尚远,徐庶也只能依稀辨出对方的着装身量。
诸葛亮不言,垂于宽袖当中的手指却轻颤了下,继而缓缓收紧。
因为刘备一直在看着他,一瞬不瞬。
他的眸光有些迷蒙,就像是坠入一场无法醒来的梦魇当中。
白衣胜雪,竹冠束发,还有那双总是蕴着三分笑意的明亮双眼,以及眉目间萦绕的那抹剔透玲珑之气……
一切的一切,竟让他有种熟悉到落泪的冲动。
眼前的诸葛亮其实应该让他觉得陌生,因为这中间毕竟隔了数年光阴,而他那眉目轮廓,也与当年有了很大的变化。可当他慢慢走近时,刘备却下意识的觉得熟悉,那种感觉渗入到骨子里,与他血脉相融,完整合贴如本就是一个整体。
——难道是因为军师的缘故?
刘备的军师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所以他现在也就理所应当的认为,诸葛亮那面目看起来熟悉是情有可原……
就在他出神的空挡,诸葛亮已经走到了他面前。
***
简单素净的屋舍中,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摆设;因为诸葛亮有客登门,徐庶便自行离去,邀他下回有空再下棋。
对此,诸葛亮自是微笑应允。
“大人,请。”他将刘备引入房中,后者步履沉缓,一边走还一边细细打量着四周。
“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刘备一笑,一双眉眼依旧如初见那般沉稳,眸中温和,脉脉如水般流动,“想当年,小兄弟离开徐州时不过十来岁,可现今……”
现今却已过了弱冠之龄……
他感慨般的叹出口气,目光重又回到诸葛亮身上,含笑询问:“孔明是你的表字吗?”
——他刚才听见徐庶就是这般唤他的。
诸葛亮微笑点头。
自古以来,名与字便是相通相扶,亮者,明也。而取字孔明,孔为非常,明又通亮,意为非常明亮之意。
“将军特来寻亮,应该不只为问亮之表字吧。”诸葛亮眉目带笑,泡出一壶醇香热茶,缓缓倒入杯中。
刘备静静注视着那缕蒸腾袅烟,唇角微弯,“小兄弟心思玲珑,却不知能否猜到备的来意?”
诸葛亮凝想片刻,张口正欲言,却不知是想到了什么,竟摇头轻叹起来,“……将军实实高看亮了。”
刘备只笑不语,温和眸色犹如春水,柔柔笼罩着他,是能令人从心底升出温暖的依恋。
诸葛亮眸光微闪,持扇行了一礼,不着痕迹的避开那目光的注视,“还请将军直言。”
“备是来接你回去的。”让他直言,刘备还真没绕圈子,只是这话说得太直白,倒让诸葛亮怔住了。
接他回去?
“其实早在几年前,子瑜就想让你回来。”刘备抬指摩挲着杯沿,声音平稳和缓,“和曹操大大小小打了不少的战,赢多输少,我们的势力也开始逐渐稳固,子瑜一直担心曹操会对你下手,可又转想到水镜先生声名远播,乃一方奇士,你呆于此,应能暂保平安。”
诸葛亮点头,习惯性的轻轻摇动着羽扇,“曹操帐下不少谋士都是师从水镜先生,确实不大可能向水镜山庄下手。”
“可这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刘备的声音沉了下来,“须知久则生变啊……况且,我们已部署妥当,准备攻打荆州。”
诸葛亮一凛。
刘备本是率大军前往荆州,不过水镜山庄离此路却是不远,所以他便顺道前来将他带走,也算是了了件后患,“事不宜迟,小兄弟且先拾整,备已和水镜先生打过招呼,咱们即刻离开。”
诸葛亮的行头不多,不过几件换洗衣裳和一张琴罢了,琴在琴囊中没拿出,背上就能走,而剩下的几册竹简则是刘备替他拿了。
此行去意匆匆,他也没来得及和徐庶那群挚友打招呼,不过日后总归是有时间再见,想想也就释然了。
赵云在庄外守卫,身后还站了一小列精兵,见他们出来,不由喜形于色,抱拳行礼,“主公!”
刘备点头,“子龙久候了,我们现在便上路,与大军汇合!”
赵云与诸葛亮已有数年不曾相见,现今再遇,心中更是激动,奈何此时不是说话的地方,也只能忍住了,等到军营再细谈。
刘备的大军驻扎在千里开外,其因也是怕目标太大暴露行踪。诸葛亮本想与众人一起骑马节省时间,奈何刘备道他年龄太弱恐吃不消,特地赶了马车前来。诸葛亮拗他不过,只得同意,不过这一路倒是好兴致,上车后没多久就开始抚起琴来,悠悠然如风过留痕,绵延不绝。
连赶了一整天的路,终于在夜幕时分抵达大军的驻扎地,兵将们早已升起了火,赵云拿着干粮走到马车边上,隔了青色布帘冲里头喊道:“小兄弟,下车用膳吧。”
铮——
一丝弦响,萦绕一整天的琴音终于停止。
赵云耐心的站在原地等他下来,可惜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马车内都是安安静静,声响全无。
——不对!
他心中一紧,长年征伐的武将本已经让他觉察出浓重的不对劲,手中银枪犹如一条白练笔直射出,在那漫天破碎开来的青色布帘中,车厢内的一切已经一览无余。
车厢中坐了一人,案桌上长琴旁,放置着一个小小的熏炉,此刻冉冉熏香飘散而出,使得整个车厢中都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那人抬眼,却是完全陌生的面孔,赵云一枪直接刺到了他的脖颈前,怒目冷喝:“你是何人?!”
***
吱呀——
吱呀吱呀——
车轮碾地的声音缓缓从林木间传出,一身劲装的赶车人将马车赶得飞快,快速行驶的车身经不起颠簸,摇晃得相当厉害。
被绑在车厢内的诸葛亮双目紧闭,时不时还因为惯性撞上厢壁,可他就像完全感觉不到痛般反应全无,就像是已经陷入了沉睡……
作者有话要说:小段子之三 “……”诸葛亮深吸了口气,在心中至少默念了三遍的《梁父吟》。 情绪渐渐恢复为最初的平静,他维持着脸上的微笑淡然点头,“是。” “……”刘备慢慢眯起了双眼。 眼前的军师依旧如平日里那般沉稳清睿,只是此刻的模样却让人觉得莫名。 “……”诸葛亮维持着双手举至头顶,默默揪着纶巾的奇怪姿势与刘备对视。 ——真的没受伤? ——真的。 ——真的真的没受伤? ——真的真的。 ——真的真的真的…… ——…… 诸葛亮别过脸去,拒绝再继续这种毫无营养的眼波交流。 “咳,军师啊,”在接受不到对方的回复后,刘备忍不住咳了声,正色道:“备能冒昧请你将纶巾摘了么?” “……主公,”诸葛亮闭了闭眼,声音微微有些低沉,“这是命令?” 这话让刘备心里冷不丁一咯噔。 自从将这位心有沟壑的年轻先生留在身边后,他一直是以礼相待从不曾逾越,别说是命令,就算是语气稍微重一些的时候都没有。 可现在…… 难道真要为摘不摘纶巾而伤了和气?
12
12、书信召之 。。。
当诸葛亮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个非常陌生的地方。
屋中燃着的清檀香很有醒神明目的效果,他微微蹙眉,却觉得脑中昏沉得厉害,慢慢坐起身,发出的些微响动却惊动了外头守候的人,不一会儿就有两名侍从打扮的男子进来。
诸葛亮一看对方的着装,就知道自己此刻在什么地方了。
他闭了闭眼,脑中却纷沓混乱一片,让他完全记不起先前发生了什么事。
“公子既然醒了,便让小的伺候您梳洗吧。”其中一名侍从走到他面前,抬手深深行了一礼。
诸葛亮没有拒绝。
趁着那两个侍从在整理收拾之际,他询问道:“我待会儿可能在院中行走?”
“待丞相见过公子后,便可任由公子走动了。”开口的侍从语气平稳,替他束好发冠后,还很细致的抚平了有些褶皱的青色长衫。
丞相……
呵,这天下能有几个丞相?
诸葛亮扬唇浅笑,熠熠明亮的眸底却有暗芒闪过,一瞬即逝。
另一名侍从收拾好了,便后退一步垂头又行了一礼,“丞相正在书房议事,还得请公子暂等片刻。”
诸葛亮微微点头,并没露出任何不悦,手中羽扇轻摇,脚下步履轻缓,竟悠悠然于这殿中四处观赏起来。
——看那气韵风采,不像是被囚禁绑架于此,倒像是在闲庭漫步。
外头布置了不少兵力,看样子应该是将这个房间彻底包围了起来,逃出去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还得另想法子。
诸葛亮状似无意的望了眼门外,在见到黑压压的重重精兵守卫时,不着痕迹的蹙眉。
——主公那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会不会已经发现了他的失踪?
那两名侍从一动不动的垂首站于原地,目光却紧紧盯在他身上,很明显,他二人也是曹操派来的耳目,必须密切注意诸葛亮的一举一动。
“丞相驾到!”
忽而,门外传来通传官尖利的传报声,一道高大的黑色身影一闪,慢慢走进殿内。
来人着了身暗黑玄纹长袍,细眼长髯,神明英发,随着他的走近,无形中还散发出一种傲视天下、慑英统雄的上位者气势;他斜后方还站了一人,青衫素雅,瑰姿其表,举止行度都相当文雅,隐透王佐之风。
——勿需言语挑明,已能让旁人猜得其二人身份。
诸葛亮轻轻摇动着手中羽扇,眸色平静从容,于原地行礼,“丞相,旬令君。”
曹操抬手托住他的手臂,阻了他的礼数,而身后的荀彧却是一笑,恭敬端方的行以回礼。
“我闻令兄诸葛瑾有旷世之才,可叹……”曹操皱了皱眉,声音铿锵有力,“可叹却屈就逆臣刘备处辅佐,背叛朝廷,简如美玉落入污泥,惜哉,惜哉!”
诸葛亮淡淡一笑,就算是被强行绑来囚禁于此,也不见任何恼意,只不急不缓道:“兄主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素有仁德之美名,被称为当世英雄。我兄辅之,乃遇明主矣,何来玉落污泥?”
“小兄弟有所不知!”曹操连连摇头,执了他的手殷殷恳切,“……刘备之贤实乃虚伪,不过是满口的假仁义道德罢了,明明心中所想,却偏得百般扭捏不敢光明正大为之,非得绕几个弯全了仁义之名,此心此性,外君子而内小人,绝不可能成大事!”
诸葛亮注视着满目真诚的曹操,手中羽扇渐渐停止摇动。
曹操见劝服有望,不由加重语气,“良禽择木而栖,以子瑜之才,何须屈就至此?!”
许是曹操之意太过诚切,诸葛亮略一思索,竟沉吟询问:“……那,丞相的意思是?”
“孔明只需作书一封将他唤回许都便可!”曹操喜形于色,甩袖一挥命随从奉上文房四宝,“本相必于天子保奏,重用之!”
”……”诸葛亮望了眼随侍手中托着的笔墨纸砚,声音还带着点犹豫,“予兄重用?”
曹操笑容满面,坚定点头,“予兄重用!”
“行,就依丞相之意!”诸葛亮想了想,下定决心了。他抬步走向案桌,提笔挥毫,没一会儿便将信件写好,交到了曹操手中。
后者一目十行迅速扫过,面上渐渐浮现出满意的笑容,将信件递给一旁静立的荀彧。
可荀彧一看,眉头却轻轻蹙起,忍不住看了眼诸葛亮。
——好像有点不对……
诸葛亮似笑非笑的迎上荀彧那略带探究的视线,抬指随意撩拨琴弦,其声清泠之至,只让人觉心旷神怡。
曹操大笑,一时也来了雅兴,“本相可有殊荣能听孔明抚琴一曲?”
诸葛亮含笑望着他,声音清越,“亮早就听闻文若琴艺造诣甚高,世间少有人匹敌,就是不知文若能否卖亮一个面子,与亮一同抚奏此曲?”
荀彧并没立刻答应,只侧眼看向曹操,可后者却笑而不语,其心其意,勿需再言。
——也就是应允了诸葛亮的要求。
荀彧垂眼,微不可查的叹出口气,将手中信件交还曹操手中,上前笑答:“孔明言重了,能与君同抚此曲,彧求之不得。”
荀彧走近之时,隐隐有淡雅馥香传来。荀令君荀文若喜在衣上熏香早不是秘密,诸葛亮微笑让出一个位置,与他并肩跪坐于琴后。
同是青色衣饰,荀彧气质如兰文雅之至,诸葛亮却是内敛其华琉璃剔透,铮铮流动的琴音泻出指尖,弹到兴起之处时二人还时不时相视一笑,是无需言语就能知晓对方心思的默契。
曹操初时还注意力全在琴声上,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目光竟不受控制的追随着荀彧的一举一动,看到他与诸葛亮微笑时,心里竟变得分外不痛快起来……
***
曹操领着荀彧出了诸葛亮的住所,沿着一路蜿蜒的长廊慢慢朝前堂走去。
“主公真要将这封信送往刘备处?”静默了一小段路后,荀彧微垂了眼,语带恭敬,“孔明斐然气度,彧恐有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