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听说你要娶媳妇儿-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添买好东西正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被人叫住了。
  “徐公子!”这个声音很熟悉,徐添回头一看居然是肖占言,而且他的脸上比之前多了几个小坑,貌似是天花所留下的。
  “肖公子,是你,你得过天花?”徐添问道。
  肖占言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不好意思道:“看出来啦,不过幸亏你给的药,我才能好得那么快。”
  “不客气,好了便好。”说完徐添就打算走了,毕竟这家伙很缠人。他刚迈出一步就听见肖占言叫住了他。
  “徐公子,请留步。”
  徐添无可奈何问道:“肖公子,还有事?”
  肖占言说道:“其实有件事想麻烦徐公子。”
  “何事?”徐添只是礼貌性的问道,可是问出这话徐添就后悔了。
  肖占言给徐添行了一礼说道:“刚才我在药铺便认出公子了,如果我没猜错,徐公子手里应该还有药丸,不知道是否可以卖我一些?”
  徐添有些不悦:“你认为我刚才是在做戏骗大家?”
  “不不不!”肖占言赶紧否认“我自然相信公子不会骗大家,只是我有不得不用药丸的理由。还请公子卖我一些,价格我可以出五倍。”
  
    
    第三十八章 

  徐添显然并没有被打动,转身便要走。
  肖占言也不打算放弃,快走几步拦住了徐添的去路:“徐公子,请留步听我说。”徐添被挡住了去路只能听他说道:“之前公子离开后,我一人到处晃荡,不料却染了病,后来那个想强娶我的纨绔公子见我就跑。其实我当时也没在意,反正我还带着你的药,当时没多想,就先服下了。因为染了病我也没法到处跑了,可我那未婚妻居然找到了我,非要留下照顾我,不然就要揍我。唉……我也没法,她虽然平时刁蛮任性了些,照顾我还算挺好的。可是我好了,他也被我传染了,可我那未婚妻从小就喝不了药水,喝了的全吐了出来。不然我也不会这么求公子。”
  徐添挑挑眉:“这么说,还患难见真情了!”
  肖占言有点尴尬:“她不凶的时候也挺好。”
  徐添见他也不似撒谎便说道:“现在是还有部分药丸供军中,我可以拿给你的不多。”
  肖占言感谢道:“多谢,多谢,无论多少我以后定当重谢。”
  徐添不方便将人带到军中只有要了肖占言的地址再派人给他送过去。肖占言本来想自己去取,不过最后也只有遵从徐添的安排。
  老虞头已经快要康复了,虞二每天围着病患中间还是神奇的没有染病。但这样的等待对于徐添来说还是一种煎熬。
  这种煎熬的日子过十日老虞头和虞二终于从隔离区出来了,只留下虞大还在独自和天花抗争。
  军中也再无天花的病患出现,截止至今军中一共出现了1358名患者,目前康复357人还有接近一千人在接受治疗。可能是军中都是身强力壮的将士并没有一人死亡。
  安顺城目前死亡人数十五人,相对于以前爆发天花的死亡率这个数字已经算是奇迹了。
  本以为虞二出了隔离区两人就可以好好相处了,可是杨清远见虞二去了一趟隔离区还屁事没有,决定他有无限的潜能可以挖掘,走开始对虞二的训练。
  疫情稳定后,徐广也安排徐添开始熟悉军中事务,怎么说徐添也封了一个三品卫将军,一点不了解军中事务也不行。
  所以俩夫夫每天睁眼就各自忙碌去了,到晚上回来都累得半死,徐添几乎都是倒头就睡,虞二还好点,每天还要给徐添泡脚,擦身,然后自己区洗干净再睡。
  自从上河村的河道清理后,没有感染的一部分人就在这边扎营了,不然用水都很困难。
  又过了半月,只有一百多士兵没有康复,便留这里继续治疗其余将士拔营回了京都。
  全京都的才行出城十里迎接西齐国的战神徐大将军还有定安王。
  小皇帝本来打算亲自出城迎接但是被大臣们劝住了,只能再皇宫里等着。
  战报早就送给了皇帝,所以徐广,杨清远还有徐添进宫只需要去谢恩。皇帝又赏了他们很多金银财宝,良田宅院,当然这些是那些老臣商议后的结果。
  杨清远斩杀敌军首领,支援徐广军中粮草,又与新任南蛮皇帝签订了和平条约,小皇帝给他封王,并没有再赐封地其实也是想拉拢杨清远,但又忌惮他的结果。
  好在杨清远自己拎得清,干脆的谢了恩,便退到一边。
  徐广此次回朝早有打算,几位老臣已经想了许多应对他的办法,可是徐广上前谢恩后直接交出了大印,对着皇帝说道:“臣这些年南征北战,身上已有多处旧疾,每逢阴天下雨疼痛难忍,如今击退南蛮,边关近几年应无战事,还望陛下准微臣回家养伤。”
  此话一出在场的人皆是一愣,小皇帝以为是封赏太少徐广不满意,所以以辞官要挟连忙道:“将军乃国之栋梁,正值盛年,怎能就回家休养?朕定为将军寻最好的大夫为将军调养身体,还望将军能继续坐镇军中。”
  徐广态度坚决:“陛下,臣这些年忠君爱国,自己的府邸都没回过几次,乃至如今虽战胜回来,岂料……”这个岂料后面大家都懂,被人陷害,夫人和儿子还跑了。说到这里徐广看了一眼李丞相,李丞相只有尴尬的低下头,然后徐广叹了口气继续说:“臣一身伤病,后宅不宁实在不适合在掌管军队。”
  “这……”皇帝我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看向几位大臣。
  张大人倒是直爽:“徐大将军府上出来这样的事确实叫人寒心,不过好在将军次子还是颇有将军风骨,只是尚还年幼,只怕还需要将军多栽培几年。”
  杨清远听了心里骂道:这个老家伙连徐添是谁儿子都不知道还敢说颇有风骨,简直胡说八道!
  徐广对着张大人说:“本将军的两个儿子都随了母亲,打小本将军就看出他们不是将才,所以本将军才不让他们习武。如今看来也是对的,现在一个遇事没有担当下落不明,一个有点小聪明立了点不大的功绩,可是毕竟只是靠了些运气,真正的现场靠的是刀枪可不是小聪明。现在陛下错爱赏了官职,只盼他无过错不盼他有所建树。”
  徐添一直低头不语,除了他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和杨清远的容貌。他其实在奇怪,明明他和杨清远长得很像,这些人怎么没怀疑,还很坦然的看着他们。
  其实也不是所有人都不怀疑,不过老臣们都没怀疑,因为徐广当年把事儿做得太好。徐广当年“杀”那个女子的时候很多人是亲眼所见的,而且徐广伤心过度,一个长相极似杨清远的妓/女勾引徐广才得逞。所以徐添长得像杨清远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当然有些新入朝的官吏心中还是很疑惑的,不过这种场合轮不到他们说话,等他们下朝去打听,知道了其中缘由自然不会多嘴。
  所以明明杨清远和徐添更像两父子却没有人提,只当不好去揭徐大将军的伤疤。
  小皇帝不甘心,他就等着徐广回来制约一下几个老臣能给他足够的时间积攒实力,现在徐广辞官打乱了他的计划,他极力的劝道:“将军不必自谦,朕看小徐将军器宇不凡,而且独自一人远赴边关助你击退南蛮,这份气度朕实在佩服,想必以后又是我西齐之栋梁。将军可要好好培养才是。”
  有几位皇帝的亲信也出来劝说,至于几位辅政大臣却没有再说话,刚才张大人只是摸不准徐广的态度才劝一劝,顺便恶心恶心李丞相,毕竟几个老狐狸之前也并不是那么团结。
  不过最后徐广还是去意已决,不过给了皇帝一个不算承诺的承诺:“陛下,臣如今养伤需要些时日,陛下可以提拔其他年轻将领让他们历练历练,若再有人犯我西齐边境,臣身为西齐人自当出力。”出力是出力,可没说要出战。
  皇帝看劝不懂,得了个承诺也就准了。
  至于徐添此刻腿都站麻了,终于轮到他了。皇帝看到徐添的样貌没有诧异,显然也是个知道内情的。皇帝拉拢徐广不成就只有指望拉拢徐添了,其实徐广计划徐添也是辞官的,不过他已经辞了,回来徐添辞不掉,只能另辟他法,所以皇帝刚询问徐添两句,徐添就给皇帝行了一个大礼请罪:“陛下,草民有事请奏,还请陛下赎罪。”自称草民而不是臣,小皇帝心里咯噔了一下,难道又是请辞,朕封个官还封不出去了?
  但是小皇帝还是保持着淡定道:“爱卿请讲。”
  徐添微微起身对皇帝说道:“草民乃是出嫁之人,不得受封官职,按理草民的婚配应该上报朝廷,当时父亲不在家中,母亲急于将我出嫁,可能忘了上报,才使得陛下错封了草民,草民去助父亲击退南蛮只是出于孝义,不敢贪功,还请陛下赎草民隐瞒之罪。”
  小皇帝的脸色铁青,瞪了李丞相一眼。李丞相心里也把自己那个作死的女儿骂了千百遍,当初徐添出嫁的事儿他也是知道的,想到女儿居然有办法逼走徐广的亲生儿子也是好事。不过这么大的事,她居然没有上报,而且徐添知道没有上报就该悄悄和离了便是,偏偏在这大殿之上说了出来。他真的不懂这两父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小皇帝已经没有精力再商议此事,他说了句“容后再议”便回了寝殿。
  父子三人从皇宫里出来,徐添怕皇帝随时会召见,便和徐广回了徐府,杨清远为了避嫌去了自己京都的府邸。
  赵思容确实是当家的好手,自从李氏走了之后把徐府打理的妥妥贴贴。
  徐添虽然还是住在以前的院子,但是明显是精心布置过的,这但是符合徐添的心意。
  至于虞二则是带着老虞头和虞大回了虞家村,这时候村里人都知道虞家父子打了胜仗,虞家老二媳妇儿还封了将军。村长带着全村的人在村口迎接他们父子三人,简直是虞家村史上最热闹的一次。
  虞婶领着他们往他们新的宅子走去,虞二心里也是满心的兴奋,他还不知道他马上就要面临此生最大的危机。
    
    第三十九章 

  老虞头和虞大离开家的时候还只有两间破房子,父子三人都是挤一张床。现在回来已经是三进的院子了。
  虞二安排老虞头住了主屋,这是徐添早就说好了的,虽然修房子的钱是徐添出的,但是虞二毕竟是次子总不好越过父亲和大哥去,虞二和徐添的房间是按照徐添的喜好布置的。
  虞大的房间是仅此主屋小一点,布置都是按两人的规格布置的,方便娶媳妇儿。虞大第一次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房间到了门口都不好意思下脚。
  另外还有几间空的厢房和仆人房间,要是以前仆人的房间老虞头都觉得很好了,现在居然是他们家最差的房间了。
  不过三人看过房间,招呼完乡亲,老虞头把虞大和虞二叫到房里。
  老虞头看了一眼虞大,虞大对着他爹点了点头,虞二正疑惑他爹和他大哥打什么哑谜呢!就听他爹说道:“二小子,我很你大哥商量了一下,我和老大的的饷银都拿出来,你交给你媳妇儿。”
  虞二刚想说不用,他爹就抬手止住他:“你先听我说完,这房子太好了,肯定花了不少钱,咱们家娶媳妇儿那有让媳妇儿出钱盖房子的道理?我跟你哥的饷银虽然不多,不过总是我们的态度,小徐将军嫁到我们家确实委屈,咱们家也没个读书人,突然有这么大个家也不知道该咋过日子。以后啊咱们这个家就让你媳妇儿当家,你大哥这次还能升个一官半职,我再去找点活计干,维持咱家的生计没啥问题。”
  “爹,干活有我呢!你腿有伤,你歇着就行。”虞二听见他爹这么说心里说不出的滋味,他爹和他大哥都为他打算,他知道他们怕亏待了自己媳妇儿,可是他自己的媳妇儿他想靠自己的努力去养,他大哥还没娶媳妇儿呢他怎么能拿他大哥的饷银!
  老虞头知道自己儿子性子倔,也只能劝道:“你总不能一辈子种地打猎,你媳妇儿毕竟都封了将军,你也不怕给他丢面儿!我想啊,咱俩啊做不了啥大事儿但有力气能干活,我在军中也练了些手艺,等攒点钱开个小食坊。”
  虞二听见他爹说开小食坊挺动心的,他自己也想过自己靠种田打猎养不好媳妇儿,现在他爹给了他一个目标,他觉得挺好的,以后他可以变着花样给他媳妇儿做好吃的。
  虞老大也是个憨直的性子,他爹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于是父子三人相谈甚欢,然后各自回房间休息了。
  徐广父子两人这天夜晚也进行了一场会谈,主要是商谈如何平顺的交出兵权,又能保住一家安宁。
  当然深夜会谈的不止他们还有小皇帝还有几位辅政大臣以及皇帝信任和亲信大臣。
  七八个人在勤政殿争吵了两个多时辰,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最后才商讨出三方都勉强满意的结果。
  皇帝现场拟了两道圣旨并盖上大印,只等明日派人去宣读即可。
  翌日巳时一道圣旨首先到了徐府,守门的侍卫赶紧进去通传。徐广和徐添领着徐家众人赶紧出来接旨。
  传旨的公公看见徐广和徐添连连道贺:“大将军好福气啊,咱家先恭喜小徐将军了!”
  徐添不明所以只能笑着问道:“敢问公公,这喜从何来?”
  “哟,你看,光顾着高兴,赶紧接旨吧”公公立刻正了正身子,拉开玉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徐大将军徐广次子徐添,聪慧过人,乃大将之才,因嫡母不善,错配姻缘,不能成为吾国之良将,朕甚为惋惜,特此纠偏,准许徐添与其夫虞二和离,从此各自再行婚配。朕之皇姐静怡公主,静正垂仪,温良敦厚与徐广次子实乃佳人良配,朕特为二人赐婚,择日完婚。”
  徐添听到这里全身冰冷,如置身于冰窖之中,他趁着自己还有最后一点意识想起身质问,可是被徐广一把按住,并用眼神警告他镇定。
  传旨的公公以为徐添急着接旨赶紧说道:“小徐将军莫急,后面还有大喜呢”说完又接着念道:“大败南蛮,徐添献计有功,已封为三品卫将军,上河村瘟疫之祸,献药救人,挽救无数百姓和将士的性命。特升为二品车骑将军。钦此!”
  传旨公公说完,徐添还是愣在原地一动不动,传旨的公公手快举累了,徐广赶紧替徐添接了旨:“公公见谅,皇恩太盛,小儿一时还反应不过来。”在平时这些公公见了徐广都是巴结的份儿,不过这传旨代表的是皇帝的威仪,所以这时徐广也要给几分薄面。管家见状接机给传旨公公塞了银票。
  传旨的公公把银票收了说道:“这算什么呀,车骑将军现在又是准驸马,这以后还有大造化呢。”
  徐广应和道:“多谢公公吉言,只是小儿的夫家那边……”
  传旨公公当然知道徐广的意思便回道:“皇上的另一道圣旨应该已经快到了,是给虞家的,他们这平头老百姓摊上这样的隆恩,已是几辈子的福气,如今车骑将军这样的身份那是他们能高攀得了的。”
  徐广又应付了几句便叫管家把人送走了。徐广拉起徐添,一路把他拽进了书房。
  刚接的圣旨就放在书案上,徐广轻声责备道:“唉……怎么这么沉不住气?”
  “这要我怎么沉住气?皇上一道圣旨我跟虞二就没关系了,还要娶一个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公主!”徐添刚才一直隐忍不发,现在声音几乎都带着嘶吼。他本想排除一切障碍跟虞二好好过日子,为什么却把虞二越推越远。
  徐广知道他心里难受也没计较他的态度反而安慰道:“这事儿也不是没有回转的余地,你先不要着急,如今另一道圣旨已经到了虞家,你现在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先去安抚好虞二。”
  徐添听了他父亲这么说,眼里终于有了一丝亮光:“这圣旨都下了,父亲有办法吗?”他问得有点心虚,毕竟当年他父亲也没能逃过赐婚。
  徐广冷笑一声,眼里闪过一抹杀意:“我当年做错了选择,我不会让你没得选择,我走过的路也不会让你再走一遍,放心,有我和你父王护着你呢。”
  徐添刚还在冰窖里挣扎,如今听了徐广的话倒是感受到一阵暖意了,这时候他突然急匆匆的出去,跑向马厩,策马往徐家村方向而去。
  另一道圣旨此时已经到了虞家,开门的琴婶一看是宫里来传旨的,赶紧进去把虞家父子三人喊来接旨。
  父子三人那有见过这种场面,还好有琴婶在,给三人整了整衣冠就出来接旨了。
  传旨的公公都有点不耐烦了,赶紧叫他们下跪接旨,传了旨他好回去交差。
  叫四人跪下后,传旨公公摊开玉轴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徐大将军徐广次子徐添,聪慧过人,乃大将之才,因嫡母不善,错配姻缘,不能成为吾国之良将,朕甚为惋惜,特此纠偏,准许徐添与其夫虞二和离,从此各自再行婚配。赐虞二黄金千两,虞大南蛮之战屡立战功,封中郎将,虞海杀敌负伤赐疏筋接骨丸十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