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林家二爷文梅逐音-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养珍珠喽
☆、太子之位
皇后五十七岁的千秋过后不到半个月,皇帝就立了二皇子明子暅为太子,毕竟,皇上已经年迈,而嫡子尚且年幼。这消息一出,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欢乐的不用说,就是舒太傅一家和宫中的淑贵妃,以前的二皇子礼亲王,现在的太子爷。忧愁的呢,就是其他有皇子的娘娘们和皇子们了,其中,以梅妃最盛。
梅妃王氏,在宫中并不是最漂亮的,但绝对是这些年最受宠的。她有两个皇子,一个是八皇子明子旸,一个是十四皇子明子睱。八皇子自小就身子弱,七病八灾的,没少折腾,却也安安稳稳的活到成年,十五岁的时候,封了郡王建府出宫去了。因为八皇子的体弱,一直是梅妃的心病,所以十四皇子就被梅妃护的好好地,却养成了他天真自大,目无尊长的性子。梅妃知道自己的两个儿子都不是做皇帝的料,于是她暗中扶持了自幼丧母的七皇子明子晗,明子晗也投桃报李,对自己的两个弟弟很是照顾,皇帝迟迟不肯下诏书立太子,其中就有梅妃一部分功劳,因为,明子晗还算年幼,他手上的势力还没有几个年长的皇子一半。
四年前明子暄出事的时候,受影响最大的是明子暅,但明子晗也受了不小的影响,好在,他不是一开始就想着将明子暄带到青楼里的,是明子暅相邀,他跟着去的。
相对于明子暅从小就不变的夺嫡登位的梦想,明子晗想的就多得多了,他冷眼看着明子暅那毫不掩饰的欢喜和自傲,好似现在做了太子,明天就能登基做皇帝似地。其实,不然,要知道,他们父皇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却依旧健康,没病没灾,少说在皇位上也还能待个十一二年的。按明子暅那沉不住气得性子,迟早会死在他自己的手里。明子晗和明子暅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一个是被淑贵妃宠大的,而另一个在梅妃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时,有整整八年的时间是被人欺负的,这样的两个人谁更能忍耐,当然是七皇子明子晗喽。
有些心怀鬼胎的妃子,就想着从皇后入手,皇帝和皇后可谓是少年夫妻老来伴,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据说以前皇帝还未登基时脾气拗,有时候发起脾气来就连先帝都没有办法,可偏偏皇后娘娘几句话就摆平了。所以说,要想改变皇帝的想法,就要先从皇后这里入手,毕竟,皇后娘娘也是有儿子的不是吗?可是,众人没有想到的是,皇后并没有反对皇帝立二皇子为太子,反而好声好气的跟淑贵妃聊天,聊的是皇帝要二皇子回宫,搬进太子寝宫的事儿。
你说皇后不恼吗?不,皇后的心里也是有算计的。皇后段氏,是明朝出了名的武将之家,当年辅佐过太祖皇帝,不过因为是后来的降将,就没有当初四王八公的风光,只封了个将军。但这不妨碍段家人的彪悍,世代都能出个将军元帅,到了皇后这一代,虽然有些没落了,但皇后的父亲和两个哥哥依旧是封疆大将,统领着十万大军。只是,段家虽然看着风光,实际上也算得上是内争不断,最为突出的一点就是,虽然最为出息的是皇后的父亲,可她家在段家只是旁支的旁支,庶出中的庶出。她家的风光,正好映衬了京城段家的落败。试问,哪个族长愿意看到嫡出的叫庶出的压过头,还是那种压死了绝不让你出头的。为这,族长大人没少整治皇后一家,可奈何皇后一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边疆,整治不到啊!而常年驻扎在边疆的皇后一家,心思其实都很简单,整日练兵打仗,保家卫国。皇后有三个哥哥,除了因为早产而体弱的二哥,另外两个哥哥都在战场,就连她也会舞刀弄枪。当初,帝后二人之所以会一点矛盾都没有,和和美美的,就是因为皇后大体上很规矩,小事情上却大大咧咧的,既不矫情也不会算计人。皇帝就是喜欢皇后这点,要是你天天要防范着自己的一干兄弟,忙碌了一天夜里还要防着枕边的人,那该多累啊!
皇后心思简单但她并不愚蠢,要不然也不会在王府保得住自己的长子,直到他十六岁战死沙场。她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可并不代表她什么都不知道,她只是懒得过问,直到她那小了她整整十五岁的表妹进了王府。那个就是后来的段贵妃,一个看似天真心如蛇蝎的女孩子。段贵妃是族长嫡亲的孙女,她自小就被当做未来的妃子教养,学的都是厉害的宫斗法则,断不是半路出家的皇后可以媲美的。皇帝登基之后,段贵妃因为是皇后的表妹就升做妃子,那些在她之前进府的女人反倒落在了她的身后,这样的恩宠立刻就叫段贵妃觉得皇帝是喜欢自己的,渐渐心大了她联合了自己的母家,算计着皇帝为数不多的子嗣。
战场上瞬息万变,本来可以安然回归的大皇子就因为援军晚来了一个时辰,全军覆没,战死沙场。皇后痛不欲生,段贵妃却沾沾自喜,得意非常。
因为,她怀孕了,并在同时升做贵妃。
皇后不相信自己一向骁勇善战的儿子就这样死了,她再三查看着手中的资料,才得出一个惊人的消息,自己的儿子,是叫自己的母家——段家害死的。为了什么,不就是因为段贵妃才是族长嫡亲的孙女,而且她现在怀有身孕,段家人认为皇帝之所以宠爱着皇后,就是因为她是段家人,反正段贵妃与段家更为亲后,她的身份也更高,她做皇后岂不是更好?
皇后不甘心啊,她第一次痛恨自己为什么不好好的防范着这个女人,以为她年纪小又是自己的表妹,断不会想其他女人那样害自己,结果,自己唯一的儿子就这样断送了。从那时候起,皇后就暗暗发誓,她决不会叫段贵妃一家好过。皇后虽然不擅长心机,可她的二哥,榜眼出身的翰林院掌院学士可不是吃素的。他家没有庶出子女,兄弟三人就只有皇后一个妹妹,从小就宝贝的不行,这下子,皇后唯一的儿子就这么没了,他们哪能甘心。
没过多久,皇帝就无意中知道了这件事,多番调查后,才知道了这事的真相,顿时龙颜大怒。可是,段贵妃怀着龙种,皇帝也拿她没有办法,只能叫她先生下孩子再说,谁叫皇帝子嗣单薄啊。
段贵妃生下四皇子的时候,皇帝就下令将其赐死,致死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外面也只是知道段贵妃是难产后大出血死的。皇后依旧悲伤,仇人虽然死了,却怎么也换不回自己儿子,悲痛之下就病倒了。皇帝但是担心,守了皇后整整一个半月,四皇子洗三,满月全都没有管过。段家这才知道原来皇帝之所以宠爱皇后不是因为皇后是段家人,而是因为她是皇后,是皇帝相濡以沫十八年的妻子,只是,这明白的太晚了,等待他们的将是阿鼻地狱。皇后身子好些后,因为中宫无子,皇帝就将四皇子抱到皇后身边。皇后本是不愿意见到这个仇人之子的,可没有想到的是四皇子长的竟有七分像大皇子,尤其是那双眉眼,活脱脱就是年幼的大皇子。那时的皇后就想,莫不是我儿投胎转世,变成了四皇子?从此就待四皇子犹如亲生的孩子一般,皇帝不知道皇后早已知大皇子是怎么死的,只当皇后为死去的妹妹抚养着孩子,心里又多了几分愧疚之情。
其实,皇帝和皇后真正的心仪的皇位人选是四皇子,四皇子是帝后二人共同养大的,他七岁的时候,皇帝就告诉他自己的身世以及母家死亡的真正原因。七皇子是皇后宠溺着长大的,陡然间知道了自己母后的亲身儿子竟然是自己生母害死的,母后要是知道,还会对自己好吗?四皇子不是傻子,段家嫡系已经败落,皇后母家却依旧是掌管着十万大军的镇国将军,自己以后要想过得好,就必须依仗着皇后,要是皇后知道自己的母妃是害死她亲生儿子的人,按皇后那护短的性子,自己怕是活不了了。多番猜测下,四皇子就病倒了,皇后衣不解带的照顾了他七天,四皇子明子晟的身子才渐渐的好起来,皇后是喜极而泣啊。明子晟看着抱着自己哭泣的皇后,下了一个决定,既然母妃害死了皇后的儿子,那他以后就是皇后的儿子。明子晟越是长大就越发的像死去的大皇子,小的时候还只有七分相似,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九分相似,现在,若不仔细观看,就活脱脱的是当年的大皇子。这让帝后二人很是欣慰,尤其是皇后,看着四皇子就像是看到了自己的大皇子,心疼之下就将所有的宠爱都他,就是后来的十五皇子明子暄怕在皇后的心中也没有明子晟重要。皇后家的国舅爷也很喜欢四皇子,反正明子晟是皇后养大的,皇帝又让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不怕以后四皇子听了闲言反水。又想着,反正段贵妃一家都是皇帝动的手,与自家无关,说不定皇帝和四皇子都以为自家不知道呢,便全心全意的教导四皇子习武弄墨。
在二皇子明子暅被立为太子的时候,明子晟正在户部翻查历年的账册,心中只是冷然一笑。自己这二皇兄还真以为父皇会将他捧上皇帝的宝座么?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性子,人前洒脱不爱动脑,人后阴险睚眦必报。知子莫若父,父皇既然能稳坐皇位几十年,又怎么会看不透自己这区区的二皇兄,这次的立太子之事,是父皇计划了好久的,为的就是将自己那些个心大了的兄弟引出来,好为自己以后登基做准备。
------题外话------
都木有人留言,沮丧中/(ㄒoㄒ)/~
☆、东宫之变(上)
帝王的心思是这世界上最难猜的,正当明子暅和淑贵妃为他得了太子之位高兴时,皇帝却突然夺了他手上的实权。这对于明子暅来说可谓是当头一棒,他想不明白,父皇既然要自己当太子,那不就是意味着自己将来可以登上那九五之尊,应该给自己放权才是,怎么的就收了自己手上的权利了呢?莫不是有人从中作梗?明子暅越想越可能,可是是谁呢?
难道是十五?不该啊,虽说十五是皇后的嫡子,可他都已经在外面玩野了,那里还能在朝堂上说的了话。还是说是老四?他跟自己同样是贵妃之子,不同的是,他还是皇后养子,莫不是他看着自己得了太子之位,眼红了,就给自己在父皇面前下绊子上眼药?不会的,老四一向呆板迂腐,最最看重的就是“规矩”二字,应该不会是他。还是说是是老七明子晗,一定是那小子,以为有个宠妃梅妃做养母就能做天下之主了么,真是笑话,梅妃他自己还有两个儿子呢。明子暅的性子比较拗,他一旦认定了的事儿就觉得自己想的一定不会错的,要错一定是别认错的,而淑贵妃也是一样的性子,母子两一合计,认定就是梅妃母子给自己使坏,于是想着法儿的给这母子四人找麻烦。可怜的梅妃母子真真是躺着也中枪啊,可要说他们没有那心儿也不可能叫淑贵妃母子逮着错儿。最近皇后病了,淑贵妃掌管着后宫,梅妃虽然不服一时间叫淑贵妃一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夺了后宫的不少权力,但她这第一宠妃也不是吃素的,很快就开始反扑,双方斗得是不可开交。
两年的时间,林源的店铺又开了不少,明子暄也跟着折腾,这让最初支持他俩胡闹的林如海和四皇子明子晟的荷包也满了不少。这两年来,明子晟越发的沉默,与之相不同的是淑贵妃一脉和梅妃一脉斗的是不亦乐乎。七皇子明子晗虽是个有野心的,却并不是个胆大的,这两年来他算是看明白了,想退出了,做不了明君做个闲王也是可以的,可惜,他的打算虽好,却退不出这夺嫡的战斗。原因无他,梅妃的亲子,小十四顺郡王也就是将来的忠顺王爷明子暇的心也大了,他的母亲梅妃虽然不是个糊涂人,可奈何拗不过自家宝贝儿子,再说,这些年来,梅妃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就是,这两年来皇后的越发不管事儿了,这后宫简直就是她与淑贵妃的天下,淑贵妃年轻的时候虽然有着京城第一美女的称号,但毕竟现在已经上了年纪,她比皇后还大了两岁呢,所以皇帝并不是经常到淑贵妃那里去,而自己就是后宫名副其实的第一人,自己又有两个儿子一个样子三个皇子养在身边,为什么就不能跟淑贵妃那个心思歹毒的女人争一争太后之位。虽然老爸的身子是不好,但自己的小十四身子是个好的,年幼时虽然有些莽撞,但总比太子那个小心眼儿的强。
梅妃打定主意要为儿子争帝位,那身为养子的明子晗就是最好的前锋,所以明子晗现在是骑虎难下,进退不得。
林源十二岁,明子暄十五岁的时候,这场夺嫡之战终于爆发了。
二皇子明子暅虽然才做了两年的皇帝,可是却做了整整四十年的皇子,虽然他是二皇子,但三十年前嫡长子死后他就是名副其实的长子了,现在好不容易做了太子,偏有这些个糟心的兄弟来气他。二皇子的脾性本就不好,心眼儿比那针尖麦芒还小,他想着自己已经是太子了,再过两年父皇死了自己就是皇帝,到时还有谁敢惹自己。可问题是他现在还不是皇帝,眼看着自己的兄弟一个个都已长大,自己的头上也渐渐有了白发,很多事情都有些力不从心了,可老皇帝却越发的健康了。更重要的是,这班糟心的兄弟闹起来叫他是措手不及,原来只有老七跟他叫板,可现在看着倒像是老十四躲在了老七的背后,就连老八这个病秧子也插手了不少,这三兄弟加在一起还真是不好对付。
要知道老七在朝廷上的声望不小,素有贤王之称。老八虽然自小体弱,但他却又是极其的聪慧,深受翰林学士的喜爱。老十四年纪小小,却能说会道再加上他是除了十五之外最小的皇子,往日里在皇帝面前扮娇憨,总能把皇帝惹得哈哈大笑,若是十五不回宫,这最受宠爱的皇子非老十四莫属。还有小十五,以前还可以说他年纪尚小,这转眼就十四了,明年大选皇后定会为他选好王妃,听说父皇连十五的封号都想好了,荣亲王啊,自己这些个兄弟哪有一封府就做了亲王的,就连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个郡王。老三老四虽不闹腾却也不是个省心的,老三自小木讷,却娶了个好妻子,江南大族的谢家,其岳父虽然不过是个二品的侍郎,可他这岳家最要命的不是这个,而是谢家开了间岳山书院,是江南最富盛名的书院,历经七朝不倒,江南优秀的学十有八九都是在那里读书的。老四不仅是贵妃之子还是皇后养子,算得上是半个嫡子,虽然平时不显山不显水的,可那户部,却叫他护的是滴水不漏,自己拼了命的往里面安插钉子可不到两天就会明升暗贬的调出户部。老九虽然现在不在京城,可他在江南的作为着实是叫自己不安啊,这两年来的种种事端叫他这一向自傲的太子殿下情何以堪啊。
话说,这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明子暅实在是受不住这般沉默了,于是……爆发了。
烟花之巷自古以来就是男人消遣作乐的好去处,虽然朝廷明令禁止官员踏足,可这阴奉阳违的人还是不少的。这天,明子暅又在早朝上受了老十四的气,偏皇帝还说老十四年岁尚小,叫他别在意。别在意别在意,再不在意自己这个皇太子的位子就该属于老十四了。明子暅回了东宫,又听到了件打击他的事儿,自己十分宠爱的妾室柳儿居然难产大出血死了,生下了个身子孱弱的女儿。明子暅本就在气头上,他查也不查,就认定这是自己的太子妃不贤,是她害死了自己的爱妾。太子妃并不是明子暅的原配,今年刚满二十的她还是年少气盛了些,气不过就要与明子暅辨认,结果被明子暅当众一耳光甩到了地上,脑袋磕到了墙上,一股鲜血顺着额头流了下来,太子妃昏了过去,明子暅只当她装晕,又踢了她一脚,结果这一脚正好踢到了太子妃的肚子上,血顿时就流满了太子妃青色的衣裙。明子暅这才回过神来,太子妃还怀着三个月的身子,连忙叫人去传太医,可是太子妃的孩子还是没了。太子妃醒来后听到这个噩耗,先是一愣,接着便吐了一口鲜血,又晕了过去。
整个东宫一时间是乱作了一团,黄昏时皇帝又传来了责备的圣旨,这使得明子暅心头那团子邪火烧的越发的旺盛了,想到第二天就是沐休,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宫。明子暅先是去了自己在京里原先置下的宅子里,摔了整整一间书房的东西心情总算是好点了,结果这么一来弄得别院里的仆人个个战战兢兢的,就怕惹着了主子,一条小命就这样去了。别院里住着明子暅当年的奶嬷嬷,明子暅还是很听她的话的,奶嬷嬷马氏不愿看着自己的小主人这般折腾就出了个馊主意,这还真是馊主意,她让明子暅去了烟花之巷逍遥一番。明子暅听了觉得这主意倒是不错,转身就出门了。
京城的烟花巷有个特别雅致的名字,叫做“佳人香”,意味佳人居住的巷落,而明子暅这日去的这家,刚好有个清倌人卖身,那清倌人名曰花春雨,是从古诗“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